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Rev单链抗体细胞内免疫抗病毒基因治疗研究

    作者:朱明华;段凌浔

    应用抗HIV-1 Rev单链抗体细胞内免疫方法,研究在人T细胞和周围血淋巴单核细胞内抗病毒复制的效果,探讨细胞内免疫抗HIV-1基因治疗的可行性.克隆抗HIV-1Rev单链抗体(sFv)基因,以逆转录病毒为基因载体,将包装后的含靶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转导至人CD4阳性T-细胞株CEM和SupT1,以及HIV-1阴性自愿者的周围血淋巴单核细胞(PBMC),再分别用不同剂量(MOI)的HIV-1病毒株PNL4-3和HxB2进行病毒攻击实验.测定HIV-1 p24抗原.滴度以了解抗病毒复制的效果,检测带报道基因CAT以了解靶基因在细胞内的表达状况.分别应用0.24、0.06和0.024MOI的PNL4-3或HxB2病毒株攻击,测定p24抗原.结果显示,抗Rev sFv细胞内表达能有效地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与对照组比较,病毒复制被抑制效率达90%以上.体外培养细胞2个月,仍可观察到效果,病毒攻击后合胞体细胞形成显著减少.CAT实验表明,逆转录病毒载体可使靶基因在人T细胞和PBMC内有效表达.抗HIV-1 Rev sFv细胞内表达可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有望成为抗HIV-1基因治疗的一种手段.

  •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患儿T细胞活化亚群、细胞因子的变化

    作者:邹小杰;徐震;毛姗姗;高峰

    目的 通过对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enign infantile convulsions with mild gastroenteritis,BICE)患儿T细胞活化亚群、细胞因子的检测,探讨其在BICE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科病房收住院的31例BICE患儿为病例组,同期门诊体检的23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CD25 +/CD3+ CD4+、CD69 +/CD3+ CD4+、HLA-DR/CD3+ CD4+、CD25 +/CD3+ CD8+、CD69+/CD3+ CD8+、HLA-DR/CD3+ CD8+,及IL-2、IL-4、IL-6、IL-10、TNF-α、INF-γ水平.结果 病例组外周血HLA-DR/CD3+CD4+、HLA-DR/CD3+CD8+的表达含量(7.300%±2.725%,29.560%±14.079%)高于对照组(t=2.110,2.649,P=0.040,0.011),外周血IL-10的表达水平为8.100(5.800~ 19.700) pg/m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42,P<0.01).结论 BICE患儿存在一定程度的免疫功能紊乱,T细胞活化亚群和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BICE的发病过程.

  • 肠道病毒性脑炎的患儿T细胞活化亚群和细胞因子的变化

    作者:方春艳;邹小杰;袁哲峰;黄明海;高峰

    目的 通过对肠道病毒性脑炎(Enterovirus Encephalitis,EVE)的患儿T细胞活化亚群、细胞因子的检测,探讨其在EVE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科病房收住院的24例脑脊液肠道病毒阳性的EVE患儿为病例组,其中14例予活化T细胞亚群检测,24例均予细胞因子流式测定,同期门诊体检的49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CD25 +/CD3+ CD4+、CD69 +/CD3+CD4+、HLA-DR/CD3+ CD4+、CD25 +/CD3+ CD8+、CD69 +/CD3+ CD8+、HLA-DR/CD3+ CD8+,及IL-2、IL-4、IL-6、IL-10、TNF-α、INF-γ水平.结果 病例组外周血CD69/CD3+ CD4+、CD69/CD3+ CD8+的表达含量(1.193% ±2.849%,0.696%±1.242%)低于对照组(Z=-2.722,P=0.006;Z=-3.321,P=0.001).外周血病例组IL-2的表达水平(3.342±1.089 pg/ml)低于对照组(Z=-2.722,P=0.019);而IL-6,TNF-α的表达水平(123.046±355.349;3.367±1.717 pg/ml),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71,P=0.001;Z=-4.803,P<0.001).结论 EVE患儿存在一定程度的免疫功能紊乱,T细胞活化亚群和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EVE的发病过程.

  • 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钟旬华;杨桂林;张培燕;方木通;肖万玲;刘艳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学功能的变化.方法 纳入对象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50例,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接受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12个月,对照组未接受核苷类似物或干扰素抗病毒治疗.通过流式细胞术动态分析两组患者外周T细胞亚群和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的表型和频率变化.结果 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其CD4 T细胞、CD4/CD8逐渐增高和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逐渐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观察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12个月,其调节性T细胞的下降幅度与血清HBV DNA的下降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5,P<0.01).结论 恩替卡韦在有效抗病毒治疗同时具有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 供者肝内单个核细胞与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林芳;马筠

    目的 研究供者肝移植物内的单个核细胞(intrahepatic mononuclear cell,HMC)的表型分析和产生的细胞因子,及其对移植物急性细胞排斥反应(acute cellular rejiection,ACR)的影响.方法 采集2006年4月-2010年8月伦敦国王学院医院行原位肝移植的60例供者的HMC,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其表面免疫分子标志物和细胞因子,将其与上述移植物受者ACR的发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HMC内CD4+/CD8+比值(均值0.5)明显低于健康者外周血比例(均值1.4),证实细胞标本的肝源性.23.33%的患者在随访期发生了ACR.发生反应患者HMC内的自然杀伤(nature killer,NK)细胞频率[(24.65±4.83)%]明显低于无排斥反应患者[(39.46±2.93)%],P=0.020,呈负相关(r=-0.321).发生ACR患者HMC内产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的CD4+T淋巴细胞水平[(20.55±2.29)%]明显高于无排斥反应患者[(14.95±1.29)%],P=0.048;产IL-4的CD4+T淋巴细胞水平[(6.5±0.84)%]高于无排斥反应患者[(3.85±0.41)%],P=0.006;产IL-17的CD8+T淋巴细胞水平[(5.39±1.17)%]高于无排斥反应患者[(2.25±0.31)%],P=0.025;产IL-4的CD8+T淋巴细胞[(7.05±0.73)%]高于无排斥反应患者[(4.51±0.56)%],P=0.041;产IL-23的CD8+T淋巴细胞[(3.0±0.64)%]高于无排斥反应患者[(1.74±0.24)%],P=0.031.结论 供肝内的NK细胞、产IL-2、IL-4的CD4+T淋巴细胞、产IL-17、IL-4和IL-23的CD8+T淋巴细胞与肝移植患者发生ACR相关,上述细胞可能参与ACR的发生.

  • 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 NS特异性T细胞应答的影响

    作者:鲁俊锋;柳雅立;于海滨;画伟;张永宏;陈新月

    目的探讨HCV特异性T细胞应答与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抗病毒治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CHC患者48例,在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第12周时收集患者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通过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对HCV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NS)区合成肽的特异性T细胞应答,进行纵向比较分析.结果基线时,52%的患者可检测出HCV NS3、NS4和NS5A特异性T细胞应答,其中NS3诱导的免疫反应强.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组患者较非SVR组患者对多肽刺激的应答率高.SVR组患者在治疗第12周时仍维持较高水平的HCV特异性T细胞应答,而非SVR组患者在治疗第4周时HCV特异性T细胞应答明显下降,第12周时仅维持低水平.结论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CHC患者中,HCV特异性T细胞应答与SVR相关.

  • HIV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相关性研究

    作者:涂波;秦恩强;黄磊;王利;赵敏

    目的 分析HIV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total lymphocyte count,TLC)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相关性,探讨将外周TLC作为监测HIV感染者病情变化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4例HIV感染者TLC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相关性,判断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100× 106/L、<200×106/L和<350×106/L时TLC的临界值及准确度,计算各临界值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TLC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642,P< 0.001).将TLC分别为955×106/L、1010×106/L和1570×106/L作为估计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 106/L、<200×106/L和<350×106/L的诊断界值有较高准确度,Youden指数分别为0.724、0.613和0.535.结论 本研究为将TLC作为替代CD4+T淋巴细胞计数监测HIV感染情况的指标提供了依据.

  •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外周血中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频率变化

    作者:李海文;徐向升;张政;林沪;曾珍;李元元;彭琼;李颖;王福生;戴夫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患者外周血中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频率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集22例AIH患者和24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分析MDSCs频率,对患者MDSCs频率与肝脏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非肝硬化组外周血MDSCs频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MDSCs频率与ALT和AST水平成正相关.结论 在AIH非肝硬化期,外周血MDSCs频率呈反馈性增高,抑制体内自身免疫反应;在AIH肝硬化期,各种原因致使MDSCs数量下调,加速肝细胞损伤和肝硬化进程.

  • 人工肝支持系统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Th1/Th2、Tc1/Tc2亚群的影响

    作者:毛燕群;陈凯红;裴豪

    目的 研究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对机体Th1/Th2、Tc1/Tc2亚群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前、后患者Th1/Th2、Tc1/Tc2亚群的变化.结果 患者Th1/Th2、Tc1/Tc2亚群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治疗后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结论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存在明显的紊乱,人工肝支持系统可调节其Th1/Th2、Tc1/Tc2亚群的平衡.

  • HIV慢性感染者Vδ2T淋巴细胞的CD25表达与其凋亡及疾病进展的关系研究

    作者:许文;黄磊;谢杨新;秦恩强;石磊;武晓丽;杨俊连;杨欣欣;赵敏

    目的 探讨HIV慢性感染者Vδ2 T淋巴细胞上CD25的表达与其频率、凋亡及HIV感染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门诊随访的HIV慢性感染者31例及健康对照者10例.31例HIV慢性感染者中,未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的患者10例(未治疗组),治疗3个月的患者10例(治疗3个月组),治疗6个月的患者11例(治疗6个月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Vδ2 T淋巴细胞频率、凋亡率及CD25表达情况,观察未治疗组、治疗3个月组和治疗6个月组上述指标的变化,分析这些变化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的关系,并分析CD25表达与Vδ2 T淋巴细胞频率和凋亡率的相关性.结果 HIV慢性感染者Vδ2 T淋巴细胞上CD25表达与健康对照者相比显著增加,给予HAART 6个月可使其下调,但仍高于健康对照者.HIV慢性感染者Vδ2 T淋巴细胞上CD25表达具有随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而下降的趋势,但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其与未接受HAART患者的病毒载量相关性不显著.HIV慢性感染者Vδ2 T淋巴细胞频率与其CD25表达呈负相关,但其凋亡率与CD25表达相关性不显著.结论 HIV慢性感染者Vδ2 T淋巴细胞处于免疫激活状态,其异常免疫激活可能与其频率下降有关.6个月的HAART可部分降低其激活水平和凋亡率,但不能使其频率恢复.

  • 未接受HAART的HIV/AIDS患者血清隐球菌抗原阳性率调查

    作者:陈媛媛;刘春礼;赵清霞;樊素琴;原海珍;刘旭辉;侯明杰;李超锋;孙燕;李解军

    目的 调查未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的HIV/AIDS患者血清隐球菌抗原的阳性率.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院感染科2012年1-9月住院的77例未接受HAART的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血清隐球菌抗原阳性率,比较隐球菌抗原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77例(男53例,女24例)中,血清隐球菌抗原阳性48例,阳性率为62.34%,阴性29例,阴性率为37.66%.其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mm3的患者血清隐球菌抗原阳性率为72.73%.血清隐球菌抗原阳性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低于阴性患者(P=0.022).结论 未接受HAART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的HIV/AIDS患者血清隐球菌抗原阳性率高,血清隐球菌抗原阳性患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低于阴性患者(P<0.05).

  • 不同形式的HIV DNA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姜太一;李红艳;张彤;吴昊;焦艳梅

    目的:研究不同形式的HIV DNA与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来检测48例具有明确感染时间的患者总的、整合的及2个长末端重复序列(long terminal repeat, LTR)的环状HIV DNA。分析随着时间的变化,不同形式HIV DNA的动力学变化特点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结果随着疾病的进展,总的及整合的HIV DNA增加。总的HIV DNA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总的及整合的HIV DNA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2个LTR的环状HIV DNA与病毒载量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无相关性。结论总的及整合的HIV DNA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2个LTR的环状HIV DNA与疾病进展无相关性。

  • AIDS合并结核病患者HIV RNA定量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特点分析

    作者:李洪智;成金钟;何云;郭锐

    目的 总结AIDS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提高对AIDS合并结核病的认识.方法 将AIDS合并结核病患者分为肺内结核组、肺内结核并肺外结核组和肺外结核组,比较和分析3组之间HIV RNA定量、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差异.结果 肺内结核组的HIV RNA定量明显低于肺内并肺外结核组和肺外结核组(P均<0.05).肺内结核组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肺内并肺外结核组和肺外结核组(P均< 0.05).结论 患者的HIV RNA载量越高、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低,免疫功能越差,越易发生肺外结核和肺内并肺外结核,越易导致结核分枝杆菌播散性传播.

  • 3型天然淋巴细胞在HIV-1慢性感染中的免疫特征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研究

    作者:张昕;涂波;赵娟娟;聂为民;陈威巍;王福生;张政

    目的:探讨HIV-1慢性感染过程中,外周血3型天然淋巴细胞(group 3 innate lymphoid cells, ILC3s)的频率变化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募集48例HIV-1慢性感染者和17例健康对照,留取外周血并分离单个核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检测ILC3s频率,同时分析ILC3s频率与患者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比较, HIV-1感染者外周血总的ILC3s频率显著下降(P<0.001);其中尤以NCR-ILC3s下降更为显著(P<0.001)。进一步分析显示:HIV-1感染者外周血ILC3s频率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呈弱正相关(r=0.461,P=0.001),而与血浆病毒载量呈弱负相关(r=-0.399,P=0.005)。结论 HIV-1慢性感染者外周ILC3s显著减少,并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该研究为阐明HIV-1慢性感染致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解释。

  • 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嵇武;陈训如

    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ic operation, LO)正在世界各地迅速推广,其范围已涉及外科诸多领域,并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近来,不少报道LO用于肿瘤、感染性疾病的治疗[1]. 在腹腔镜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开始关注LO对机体的影响. LO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是新近研究的崭新领域,它对于LO术后肿瘤的复发、转移、种植以及感染性疾病的扩散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2]. 国内外对这一问题的观察研究刚刚起步,报道不多,有些方面尚无一致看法. 兹将有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Th2优势应答与HBV慢性感染

    作者:张树林;刘敏;朱江;柴宁莉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中Th1/Th2应答特征及其与乙肝病毒(HBV)侵犯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60例慢性HBV感染者. ELISA法检测患者PBMC体外植物血凝素(PHAP)刺激培养上清液中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和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套式多聚酶链反应(n-PCR)检测PBMC中HBV DNA. 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 66.67%(40/60)的慢性HBV感染者PBMC中检出HBV DNA,其中9例血清HBV DNA阴性;慢性HBV感染者PBMC分泌Th1类细胞因子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1(pg/mL,IL-2:54.40±17.92 vs 74.53±17.73),Th2类细胞因子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g/mL,IL-4:98.23±23.27 vs 29.57±11.36,IL-10:pg/mL,56.77±19.02 vs 25.30±8.87);PBMC中HBV DNA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IL-2水平相对高,P<0.01(pg/mL,64.40±23.73 vs 40.40±15.89),而IL-10相对低,P<0.05(pg/mL,53.85±18.54 vs 64.60±19.11),且见PBMC中HBV DNA阳性血清ALT异常发生率(47.5%,19/40)显著高于阴性组(15.0%,3/20),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时,HBV侵犯PBMC为常见事件,血清HBV DNA消失后PBMC中仍可有HBV存在;Th2优势应答为慢性HBV感染的主要Th1/Th2应答,与感染慢性化有关;HBV侵犯PBMC可改变Th1/Th2应答,在Th2优势应答前提下,Th1应答相对升高,Th2应答相对降低,与肝细胞损伤加重有关.

  • 福多司坦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Th1、Th2细胞以及血清中IFN-γ和IL-4的影响

    作者:周淑芳;姜秀峰;卞涛;张希龙;曹娟

    目的 探讨福多司坦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Th1、Th2细胞的比例以及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呼吸科就诊的门诊以及住院的重度OSAS患者57例和单纯打鼾患者20例,所有受试者均为男性,年龄55~76(67.0±6.4)岁.按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次/h)将患者分为3组,即对照组(AHI≤5,n=20)、OSAS组(AHI>40,n=28)和OSAS+福多司坦组(AHI> 40,口服福多司坦片2周,n=29).采用流式细胞检测法测定Th1和Th2细胞所占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IFN-γ和IL-4的浓度.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3组患者的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OSAS组患者Th1细胞所占比例显著升高[F(2,74)=85.06,P<0.01],同时Th1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IFN-γ的浓度也明显上升[F(2,74)=131.4,P<0.01];与OSAS组相比,OSAS+福多司坦组患者Th1细胞所占比例显著下降[F(2,74)=85.06,P<0.01],血清中IFN-γ的浓度也明显下调[F(2,74)=131.4,P<0.01];而3组患者Th2细胞的比例[F(2,74)=2.66,P=0.08]和血清中IL-4的水平[F(2,74)=2.29,P=0.1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度OSAS患者体内Th1细胞的激活程度显著升高,表现为相关细胞因子分泌的增多,而Th2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不明显.福多司坦可以抑制Th1的过度激活,并降低Th1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

  • 恶性肿瘤组织DNA倍体分类与CD8+/CD28+表达的关系

    作者:周振英;沈宗丽;昊晓柳;朱月清;张军妮;王亚平

    目的;探讨组织DNA倍体分类与CD8+/CD28+表达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对190例恶性肿瘤组织DNA倍体做了分类,并对其CD8+/CD28+细胞检出率进行了检测。同时分析了不同DNA倍体组织中CD8+/CD28+细胞表达率。结果:恶性肿瘤组织CD8+/CD28+表达细胞检出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织(P<0.01)。恶性肿瘤组织DNA倍体分为二倍体(D)、近二倍体(ND)、四倍体(T)、非整倍体(AN)和多异倍体(M),后4种DNA倍体类型统称为DNA异倍体(H)。DNA异倍体肿瘤组织的CD8+/CD28+细胞检出率显著低于二倍体肿瘤(P<0.01);在不同DNA异倍体组织中,从ND→T→AN到M,其CD8+/CD28+细胞检出率逐渐减低,但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恶性肿瘤能抑制肿瘤局部组织的免疫功能,不同DNA倍体类型组织的免疫状态是不同的。由此可见,肿瘤局部组织CD8+/CD28+细胞表达水平与其DNA倍体类型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 头低位(-6°)卧床对人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温秀兰;胡平;杨光华;段渊儒;司少艳

    目的探讨头低位(-6°)卧床对人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某些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方法 6名健康男性青年头低位(-6°)卧床6 d,卧床前1 d、3 d、6 d各采血一次,测定免疫指标.结果卧床3d,α-干扰素(interferon α,IFN-α)产生明显降低(P<0.05),NK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杀伤活性明显增强(P<0.05),γ-干扰素(interferon γ,IFN-γ)的产生和白细胞介素2受体(interleukin-2 receptor,IL-2R,又称CD25)表达功能均呈降低趋势.卧床6d ,IFN-α产生和NK杀伤活性均恢复至卧床前的水平,IFN-γ产生和CD25则明显降低(P<0.05).随着卧床时间的延长,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IL-2的产生则逐渐降低,而IL-6的产生则逐渐增加.结论头低位(-6°)卧床对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 雷公藤多苷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冯先礼;岑国栋

    目的 研究雷公藤多苷对正常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及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分别测定雷公藤多苷对正常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雷公藤多苷可显著降低成熟淋巴细胞(CD3+)、T辅助性及T诱导性淋巴细胞亚群(CD4+)百分比以及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也可显著升高T抑制淋巴细胞亚群(CD8+)百分比.结论 雷公藤多苷具有一定的细胞免疫抑制作用.

48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