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Rev单链抗体细胞内免疫抗病毒基因治疗研究

    作者:朱明华;段凌浔

    应用抗HIV-1 Rev单链抗体细胞内免疫方法,研究在人T细胞和周围血淋巴单核细胞内抗病毒复制的效果,探讨细胞内免疫抗HIV-1基因治疗的可行性.克隆抗HIV-1Rev单链抗体(sFv)基因,以逆转录病毒为基因载体,将包装后的含靶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转导至人CD4阳性T-细胞株CEM和SupT1,以及HIV-1阴性自愿者的周围血淋巴单核细胞(PBMC),再分别用不同剂量(MOI)的HIV-1病毒株PNL4-3和HxB2进行病毒攻击实验.测定HIV-1 p24抗原.滴度以了解抗病毒复制的效果,检测带报道基因CAT以了解靶基因在细胞内的表达状况.分别应用0.24、0.06和0.024MOI的PNL4-3或HxB2病毒株攻击,测定p24抗原.结果显示,抗Rev sFv细胞内表达能有效地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与对照组比较,病毒复制被抑制效率达90%以上.体外培养细胞2个月,仍可观察到效果,病毒攻击后合胞体细胞形成显著减少.CAT实验表明,逆转录病毒载体可使靶基因在人T细胞和PBMC内有效表达.抗HIV-1 Rev sFv细胞内表达可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有望成为抗HIV-1基因治疗的一种手段.

  • 中国HIV-1感染者KIR基因多态性与疾病进展关系的研究

    作者:徐东兵;韩晓旭;张子宁;张曼;代娣;赵彬;王亚男;张晓丽;包名家;尚红

    目的 通过对中国HIV-1感染缓慢进展者(TP)和典型进展者(TP)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频率的研究,探讨中国人群K/R基因多态性与HIV-1感染者疾病进程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分析43例HIV-1感染SP和38例TPKIR基因位点的多态性.结果 SP组和TP组的KIR2DS3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6%和14.2%,SP组显著低于TP组,两组的KIR2DS3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OR=0.210,95%CI=0.053-0.833);SP组的活化性KIR基因数目低于T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8).结论 低表达KIR2D53基因可能是延缓中国HlV-1感染者疾病进程的保护因素之一.

  • HIV/AIDS患者CCR5、CXCR4的表达与疾病进展的关系

    作者:张子宁;尚红;叶晓卉;刘瑛;刁莹莹;王亚男;韩晓旭;姜拥军

    目的了解HIV/AIDS患者淋巴细胞表面第二受体CCR5、CXCR4的表达,分析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探讨HIV感染的免疫基础. 方法收集33例HIV/AIDS患者及13例健康对照的抗凝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第二受体CCR5、CXCR4的表达,并分析第二受体表达与病毒载量、CD4+ T淋巴细胞绝对值及T淋巴细胞活化(HLA-DR+CD38+)的相关性. 结果艾滋病组CD4+、CD8+ T淋巴细胞表面CCR5表达高于无症状HIV-1感染组及健康对照(P<0.001);艾滋病组CD8+ T淋巴细胞表面CXCR4表达低于健康对照(P<0.01).HIV/AIDS患者CD4+、CD8+ T淋巴细胞表面CCR5的表达与病毒载量明显正相关(P<0.01);与CD4+ T淋巴细胞绝对值明显负相关(P<0.01),与T淋巴细胞活化(HLA-DR+CD38+)水平明显正相关(P<0.001). 结论 HIV-1感染者第二受体CCR5的表达与机体对HIV的免疫反应及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 中国HIV感染者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内穿孔素的差异性表达

    作者:王琪;尚红;姜拥军;王亚男;张子宁;刁莹莹;刘静;张民;韩晓旭

    目的了解中国HIV感染者细胞毒性相关的NK细胞及CD8+T细胞内穿孔素表达水平,探讨HIV感染过程中穿孔素表达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采集31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和经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的17例HIV/AIDS患者以及15例健康对照的抗凝全血,应用流式细胞仪胞内染色法检测CD56+/CD3-、CD3-/CD16+NK细胞及CD8+/CD3+内穿孔素表达的百分数,分析其与NK细胞绝对值、NK细胞百分数、CD4+T、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及血浆病毒载量的相关性.结果中国HIV感染者的NK细胞CD56+/CD3-及CD3-/CD16+亚群穿孔素表达百分数(平均13.17%,平均24.05%)高于CD8+T细胞穿孔素表达百分数(平均9.03%);NK细胞内穿孔素表达低于健康对照(P<0.05,P<0.05),CD8+T细胞内穿孔素表达高于健康对照(P<0.05);NK细胞及CD8+T细胞内穿孔素表达水平与其绝对计数显著相关,与疾病进展不相关.HAART治疗组NK细胞内穿孔素表达升高,CD8+T细胞内穿孔素表达无显著变化.结论中国HIV感染者NK细胞内穿孔素表达降低,抗病毒治疗后升高;CD8+T细胞内穿孔素表达升高,抗病毒治疗后无显著变化.

  • HIV-1蛋白诱导T细胞产生IFN-γ反应特征及对HIV-1感染者病情进展的影响

    作者:张永宏;赵艳;徐克沂;闫惠平;马丽娜;伦文辉;吴昊;董涛;陈新月

    目的 探讨HIV-1特异性T细胞反应特征及对HIV-1感染者病情进展的影响.方法 通过合成重叠肽技术及ELISPOT技术,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对37名HIV-1感染者的病毒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83.78%(31/37)的HIV-1感染者对1个或多个合成肽反应(反应强度大于50 SFU/106 PBMCs).HIV-1B型病毒不同蛋白均可激发HIV-1感染者的特异性T细胞反应,其中HIV-1 Gag蛋白被识别的频率高,81%的HIV-1感染者识别HIV-1 Gag而且HIV-1 Gag蛋白诱导的T细胞反应强度高,相对强度达到28.25%,明显高于其他蛋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7.969,P<0.001);重叠肽诱导T细胞分泌IFN-γ反应频率、反应强度在HIV-1感染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无明显区别,但是HIV-1 Gag蛋白诱导的T细胞反应强度在无症状期明显高于艾滋病期.结论 HIV-1B型病毒不同基因编码蛋白激发T细胞分泌IFN-γ反应小同,其中HIV-1 Gag蛋白特异性T细胞在控制病情进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广东省HIV-1流行株的基因亚型分析

    作者:黄呈辉;汤正好;马会慧;姚集鲁;欧阳玲

    目的了解广东省人免疫缺陷病毒-1(HIV-1)感染毒株的亚型分布情况.方法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技术,对1998年初至2002年2月间广东省内13例HIV-1感染者血标本进行膜蛋白基因(env)部分片段扩增,将扩增产物克隆至T载体上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在11例扩增成功的血标本中,B亚型6例,其中3例来自献血人员,1例为性乱人员和2例为吸毒人员;E亚型5例,其中3例为性乱人员,1例来自吸毒人员,1例来自献血人员.5例E亚型基因离散率为(6.6±3.8)%;6例B亚型基因基因离散率为(7.6±1.9)%,与来自泰国和国内的B亚型代表株接近.结论广东省至少有HIV-1B和E亚型毒株流行,且分布广泛,来源复杂.

  • 中国经采供血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CD4+T淋巴细胞趋化因子受体表达研究

    作者:张子宁;尚红;姜拥军;王亚男;张旻;韩晓旭;施万英;李革飞;金鑫

    目的:了解中国经采供血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CD4+T淋巴细胞趋化因子受体表达,分析其与疾病不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43例经采供血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82例无症状HIV感染者、35例AIDS病人及40例健康对照的抗凝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CR5、CXCR4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病毒载量、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及T淋巴细胞活化的相关性.结果:长期不进展组CD4+T细胞表面CCR5的表达明显低于无症状HIV感染组及AIDS组(P<0.01),与健康对照无显著差异;CD4+T细胞表面CXCR4的表达各组无显著差异.CD4+T细胞表面CCR5的表达与CD4+T细胞数量显著负相关(r=-0.498,P<0.05),与病毒载量无显著相关性.CD4+T细胞表面CCR5的表达与HLA、CD38在CD4+、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显著正相关(P<0.001,CD38在CD4+T细胞的表达除外),CD4+T细胞表面CXCR4的表达与HLA在CD4、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CD4+T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CR5表达维持较低水平,与疾病不进展相关.

  • HIV-1感染者灰趾甲与低CD4+细胞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吴萍;卢洪洲;萧秋彬;王江蓉;周晓明;张仁芳

    若无法获得人免疫缺陷病毒-1(HIV-1)感染者的CD4+细胞计数时,则决定其何时开始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Ilerapy,ART)十分困难[1].

  • 1例复杂重组HIV-1亚型(CRF09-cpx)的鉴定

    作者:高磊;张云智;卢洪洲;蔡枫;梅珊;魏飞力;李莉;曹韵贞

    目的 鉴定我国首例报道的复杂重组HIV-1(CRF09-cpx)感染病例,回顾性观察其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及耐药性的产生.方法 分别采用蛋白酶基因、反转录酶基因以及env基因片段进行HIV-1的亚型分析;采用Trugene HIV-1基因型检测系统进行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结果 患者所感染的毒株与CRF09复杂重组毒株亲缘关系为密切;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耐药相关的位点突变并导致对多种药物产生耐受,同时表现出了耐药位点的累积.结论 鉴定了我国首例报道的CRF09复杂重组HIV-1毒株并初步分析其耐药特征.

  • DC-SIGN和DC-SIGNR与HIV-1传播的关系

    作者:李莉平;王自能;肖小敏

    人免疫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是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RDS)的主要病原.HIV-1感染主要经性接触传播、血源性传播及母婴传播[1].HIV-1感染传播的确切机制尚未阐明.近研究表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在HIV-1感染和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而DC的这种介导作用与其表达的特异性表面分子(dendritic cell-specific ICAM-3 grabbing nonintegrin,DC-SIGN)相关[2,4].此外,一种由内皮细胞产生的DC-SIGN相关同源物(DC-SIGN related,DC-SIGNR)也具有吸附和传递HIV-1的作用[5-7].鉴于DC-SIGN和DC-SIGNR与HIV-1感染密切相关,兹重点综述DC-SIGN和DC-SIGNR在HIV-1性接触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中的潜在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