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海空军陆(特)战人员训练中运动性贫血的特点及防治

    作者:

    运动性贫血是运动医学研究中长期未能解决的难题.其发生机理极其复杂,涉及血管内溶血、血尿中血液和铁的丢失、剧烈运动引起消化道出血、运动后血液的稀释作用以及不合理膳食等.

  • 运动性贫血的中医药防治心得

    作者:刘娅

    运动性贫血是由于运动训练或比赛引起体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减少,多在停止运动后,迅速恢复.笔者就运动性贫血的中医药防治作一探讨,仅供同行参考.

  • 强化队列训练中运动性贫血的预防

    作者:张克勇;吴丽红;赵存方;高丽彩

    运动性贫血是军事训练中经常出现的机体反应,主要是由于运动中机体血红蛋白减少、血液运氧功能下降,致使全身各组织器官缺氧,引起训练效果降低和运动损伤.为预防军事训练中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我们结合强化队列训练卫勤保障的实践,对其发生机制和预防措施进行了研究.

  • 运动性贫血发生中红细胞变形能力与一氧化氮的关系

    作者:林宇峰;韦军;何建伟

    目的:探索运动性贫血发生时,红细胞变形能力、一氧化氮(NO)含量与血浆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含量的变化,以及红细胞变形指数(DI)与NO含量变化的关系.方法:2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运动性贫血组(A组),A组进行5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建立运动性贫血动物模型,模型建立后测定两组大鼠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NO含量和血浆EPO含量.结果:与C组相比,A组大鼠红细胞大变形指数(DImax)显著降低,红细胞NO含量显著降低,且红细胞DImax与红细胞NO含量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76,P< 0.05).两组间血浆EPO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运动性贫血发生时,红细胞变形能力及NO含量降低,而EPO含量并无显著变化;红细胞NO含量降低引起的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可能是运动性贫血发生的机制之一.

  • 运动性贫血机理和防治的研究及探讨

    作者:赵杰修;田野;曹建民;金丽;谢敏豪;满君

    运动性贫血作为运动科学研究中长期未决的难题而备受关注,其发生机理极其复杂,涉及血尿中血液和铁的丢失、剧烈运动引发的消化道出血、运动后血液的稀释作用、运动员的不合理膳食结构、运动员对血液中氧分离曲线右移的适应性等.

  • 不同运动方式对大鼠血红蛋白浓度的影响--大鼠运动性贫血模型建立方法探讨

    作者:赵杰修;田野;曹建民;金丽;谢敏豪;满君;冯连世

    运动性贫血是限制运动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备受运动医学界的重视,由于缺乏合适的运动性贫血动物模型,许多相关的基础研究受到限制.为了探讨如何建立合适的运动性贫血动物模型,本实验分别采用长期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和游泳运动作为实验手段.跑台运动方案以30m/min、0%坡度和1min/次为起始,运动时间以2min/次的速度递增、运动频率前2周为1次/天,后3周为2次/天.游泳运动方案以60min/次和0%负重为起始、160 min/次和5%负重为结束.血红蛋白(Hb)、红细胞数目(RBC)和红细胞压积(Hct)的测试结果显示,长期递增负荷的跑台运动方式可能适用于建立运动性贫血动物模型.

  • 铁制剂和中药营养干预对运动性贫血运动员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影响的研究

    作者:曹建民;田野;赵杰修;金丽;郑弘溶;李进挺;吴永新

    目的 铁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微量元素,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与运动能力关系十分密切.本课题主要目的是探寻营养补剂对运动性贫血运动员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影响的规律.方法 本实验以运动性贫血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在运动训练期间给予抗运动性贫血铁复合制剂,以观察其对其运动员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的影响.结果 运动训练导致机体铁贮备下降时血清铁蛋白降低、转铁蛋白处于较高水平,且血清铁蛋白与转铁蛋白浓度呈高度负相关,血清铁蛋白、血清转铁蛋白指标可以反映机体铁贮备状况;抗贫血铁复合制剂干预后的贫血各组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浓度上升,并显著降低了贫血运动员血清转铁蛋白浓度.结论 抗贫血铁复合制剂可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铁贮备.

  • 1982-2011年我国运动性贫血的文献计量分析

    作者:郭鹏;余星;刘洋;马青

    从文献年度增长、机构分布、作者分布和期刊分布等方面,分析了1982-2011年中国知网的"学术文献总库"收录的运动性贫血论文283篇,阐述了其文献计量学的特征和规律.

  • 8周基础军训对入伍新兵红细胞及其相关指标的影响

    作者:韩新军;封艳;刘婕;郭海青;李世东;冯国梁;朱剑博;努尔兰

    目的 探讨8周基础军训(basic military training,BMT)对入伍新兵血像中红细胞及其相关指标的影响,为指导科学的军事训练提供参考.方法 数据来自新疆边防部队2015年度入伍的50名男性新兵,分别在BMT前后测定并记录受试新兵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及血清铁蛋白等.结果 经过8周的BMT,新兵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血清铁蛋白均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 8周BMT可能导致入伍新兵发生运动性贫血,铁缺乏可能是其主要原因.

  • 力竭游泳对红细胞膜MDA含量、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的影响

    作者:衣雪洁;常波;许豪文

    运动性贫血在运动训练中经常发生,不仅常发于耐力性运动员中,而且在技巧、速度性等项目中也较为常见,它严重影响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和运动成绩.本实验通过对力竭运动大鼠红细胞膜MDA含量、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的研究,旨在探讨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理,为预防和治疗运动性贫血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运动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孙艳芝;李亚英

    运动性贫血是运动员常见的一种症状,尤其是训练量与强度较大的运动项目和控制体质量的项目.运动性贫血直接与心肺功能和吸氧量有关,其结果必然影响训练和比赛能力的提高,甚至影响身体健康或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所以必须以预防为主,积极治疗.

  • 中药防治运动性贫血的研究

    作者:李增明;陶澜

    运动性贫血,即剧烈运动导致的贫血现象,由日本学者Yoshimura提出,此观点逐渐被运动医学界多数学者认可与接受,这也成了运动科学中长期未解决的难题.缺铁性贫血(IDA)是运动性贫血的主要原因[1],由此笔者就中药防治IDA的研究,探讨中药防治运动性贫血的思路与价值.

  • 中医药辨证治疗运动性贫血的思路探讨

    作者:史红霞

    探讨中医药辨治运动性贫血的方法.认为运动性贫血主要与中医的肝脾肾关系密切,判定治疗具体方法,分5型治疗,启示方药.

    关键词: 运动性贫血 中医药
  • 间歇低氧暴露对运动性贫血大鼠血红蛋白及血清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作者:陈福刁;翁锡全;林文弢

    背景:低氧刺激既可诱导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又易促使一氧化氮的释放,合理利用低氧刺激干预,可以促进机体造血机能和改善血流调节.目的:观察低氧暴露对运动性贫血机体血红蛋白及血清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7109在广东省高等学校运动生物化学教学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清洁级6周龄健康雄性SD人鼠60只,体质量(155+10)g,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10只,其余50只采用6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方式建立运动性贫血动物模型,再随机分为运动造模组,常氧恢复组、1 h低氧组、2 h低氧组、间歇低氧组,每组10只.方法:采用6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建屯运动性贫血模型后,在人工常压低氧环境T(14.5%O2),分别进行1 h,2 h低氧暴露和低氧暴露1 h、间歇3 h、再低氧暴露1 h 3种低氧暴露方式实验.主要观察指标:3周后测试运动性贫血大鼠血红蛋白、血清一氧化氮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并与常氧恢复组比较.结果:①经6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后,运动造模组人鼠血红蛋白与安静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血清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显著上升(P<0.05).②与常氧恢复组比较,3种低氧暴露方式均能促使运动性贫血大鼠的血红蛋白含量提高(P<0.05或P<0.01),血清一氧化氮含量显著性增加(P<0.05),血清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显著性升高(P<0.05).3种低氧暴露组间相关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低氧暴露能加速机体血红蛋白生成,提高血清一氧化氮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能有效地治疗运动性贫血及改善机体组织的缺血状态.

  • 抗运动性贫血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

    作者:董静;罗桂林

    长期剧烈的运动训练会引起运动性贫血的发生,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和身体健康.中药能改善红细胞膜的渗透性和变形性,改善消化道出血症状,改善铁代谢紊乱,增加血红蛋白含量,中药有利于抵抗运动训练造成的自由基生成增加对机体的不利影响,对维持和提高运动能力十分有利.中药还可以促进造血生长因子的分泌,影响造血干细胞、祖细胞的增殖分化等多个环节.

  • 桂枝甘草汤对运动性贫血大鼠血浆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血清铁的影响

    作者:傅梦薇;韩宜臻;彭煜;张乐怡;赵宇晗;胡秀华

    目的 探讨桂枝甘草汤对运动性贫血大鼠血浆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血清铁浓度的影响.方法 取25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乙酰苯肼组(APH组)、运动性贫血组(APH+S组)、桂枝甘草汤1组(APH+S+GGD 1组)、2组(APH+S+GGD 2组).除Control组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大鼠均注射2%乙酰苯肼(APH),其中APH+S、APH+S+GGD 1组和APH+S+GGD 2组大鼠进行每日力竭游泳运动,同时这3组大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0.018 g/mL和0.036 g/mL的桂枝甘草汤水煎剂.在给药后第15天取眼后静脉丛血进行全血分析检测;利用血浆总SOD和血清铁试剂盒进行血浆总SOD活性与血清铁浓度检测.结果全血分析结果显示,APH+S+GGD 1组和APH+S+GGD 2组大鼠红细胞计数(RBC)明显高于APH、APH+S组(P<0.05);APH+S+GGD 2组大鼠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明显低于APH和APH+S组(P<0.05);血浆总SOD活性与测试结果中的液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负相关,从液体中SOD活性可得出血浆总SOD活性结果为:APH+S+GGD 1组和APH+S+GGD 2组大鼠血浆总SOD活性明显低于APH+S组(P<0.05);血清铁检测结果发现,APH+S+GGD 1组大鼠血清铁浓度明显高于APH组(P<0.05);APH+S+GGD 1组和APH+S+GGD 2组大鼠血清铁浓度明显高于APH+S组(P<0.05).结论桂枝甘草汤可以明显改善运动性贫血所致的红细胞减少;同时,可明显缓解运动性贫血大鼠的血浆总SOD活性代偿性增高以及降低运动性贫血大鼠血清铁浓度,说明桂枝甘草汤可以通过改善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以及抗氧化保护红细胞来改善运动性贫血大鼠的健康状态.同时,为桂枝甘草汤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 中药治疗运动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潇洁;方素萍;周军

    传统中医药在运动医学领域中运用越来越广泛,利用中医药防治运动性贫血的报道也有不少.本文将近年来运用中药治疗运动性贫血的文献进行整理,就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 灸药结合预防运动性贫血的研究

    作者:祁晓华;杜桂荣;蔡建伟

    目的观察灸药结合对运动性贫血的预防作用.方法治疗前每周测试1次队员的血红蛋白含量,选择周运动量连续2次相似时的测试值进行比较;艾灸、中药治疗1周后,再测试血红蛋白含量,进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结果一定的训练量能够降低机体血红蛋白含量,2周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1周后,周运动量虽然明显大于治疗前(P<0.01),但血红蛋白含量仍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灸药结合治疗能够较快地提高机体血红蛋白含量,对运动性贫血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 运动性贫血的机理和防治探讨

    作者:刘娅

    运动性贫血是运动员常见的一种症状,其发生机理目前仍是运动医学界尚未完全认清的课题.以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就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理和防治作一简要论述.

  • 中药内服联合足底反射疗法治疗运动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作者:覃荣周;王君良;郭文清;王煜

    运动性贫血多是由于运动员在运动训练状态下造成的机体单位容积血液中与正常人相比,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均降低的一种身体功能状态[1],是影响运动员发挥与个人能力的中药因素之一.因此,探索有效防治运动性贫血的干预措施与方法是现今运动医学面临的难题.中医学自肇始既有着对于养生与保健的高度认识,并且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治法,如何将中医药运用于运动医学之中,更好的发挥其保健功效,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所在.

2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