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无公害人参氮肥精细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作者:郭丽丽;郭帅;董林林;沈亮;李西文;徐江;陈士林

    无公害农田栽参是人参种植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模式,氮肥精细化管理是人参无公害农田栽培技术体系的关键环节.为探究氮肥精细化管理对人参生长阶段生物量积累及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影响,试验以两年生营养生长阶段人参为试材,分别施加氮质量浓度为0,10,20,40 mg·L-1霍格兰氏培养液,观测叶色、茎粗、叶绿素含量等表性变化,测定光合速率动态变化,定量分析皂苷合成关键基因PgHMGR,PgSQE的时空表达量.结果表明,不同氮浓度处理下人参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变化差异显著,根、茎和叶中PgHMGR,PgSQE基因相对表达量差异显著.氮质量浓度为20 mg·L-1时,人参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大,叶片净光合速率随时间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根中PgHMGR与PgSQE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高.推测适宜人参营养生长阶段的适氮质量浓度为20 mg·L-1(硝酸铵57.14 mg/株,纯氮量20 mg/株),该浓度是人参的适皂苷合成氮浓度.无公害人参氮肥精细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有利于优质高效人参药材的生产,对减肥增效及环境友好型可持续生态人参种植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新肿瘤抑制基因SLC5A8在结直肠癌组织中mRNA转录水平的研究

    作者:陈娜;靳小石;矫政洧;程树杰

    目的 分析新肿瘤抑制基因SLC5A8在结直肠癌组织中mRNA的转录水平.方法 收集23例结直肠癌患者标本,分别切取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基因SLC5 A8的mRNA转录水平,并对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结果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SLC5 A8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02).结论 SLC5A8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下降或缺失,提示其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

  •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玉敏;王金林;师锁江;崔杰

    目的 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和MUC-1的表达,确定其作为早期胃癌微转移分子标志物的可能性;讨论CK-19 mRNA对早期胃癌微转移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共分为三组,其中2009年3月~2012年3月期间于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住院的96例初治胃癌患者作为实验组,30例胃良性疾病患者和3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分别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法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的外周血中CK-19 mRNA及MUC-1 mRNA的表达情况并评估目的 基因的表达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选取出合适的标本进行PT-QPCR实验.RT-QPCR法检测44例早期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的表达量,通过绘制ROC曲线,探索诊断效果好的临界值并计算AUC.结果 ①实验组和对照组中CK-19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13%(51/96)、1.67%(1/6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且胃癌组中CK-19 mRNA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分期和和分化程度有关;胃癌组和对照组中MUC-1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46%(59/96)、51.67%(31/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②本实验结果统计的临界值为0.2358,灵敏度为95.45%,准确度为77.37%;AUC为0.897.结论 RT-QPCR法检测外周血中的CK-19 mRNA,适合作为诊断早期胃癌微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

    关键词: 胃癌 CK-19 RT-qPCR 外周血
  • 核糖体蛋白L37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盛镔;张蒙;马鹏德;杨阔;徐勇;王玉琢

    目的:研究人核糖体蛋白L37(RPL37)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real-time qPCR(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64例前列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RPL37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 分析其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状况之间的关系. 结果: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前列腺癌组织中RPL3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RPL37 mRNA的表达增高与患者血清中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增加、高Gleason评分及肿瘤的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淋巴结转移、精囊侵犯及手术切缘无关(P>0.05). 生存分析表明,前列腺癌患者中RPL37 mRNA高表达组的总生存期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06). 结论:RPL37 mRNA的表达增高与前列腺癌的发生、 发展相关;RPL37可以初步判断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

  • 冠通方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组织CRP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何劲松;曲楠;刘婧;白法文;杨小英;易自刚;岳桂华

    目的:探讨冠通方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组织中CRP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成功造模的急性心肌梗死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冠通方组,每组10只.空白组10只SD大鼠不作处理,假手术组10只开胸但不结扎冠脉.冠通方组冠通方灌胃,各组均正常饲料及饮水喂养,8周后处死大鼠.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测量心肌梗死面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方法测定各组心肌组织中C反应蛋白(CRP)的mRNA表达结果.结果:(1)假手术组出现心肌损伤并未出现明显心肌梗死,冠通方组同模型组比较心肌梗死面积稍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RP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假手术组CRP mRNA表达量升高,无显著性差异(P>0.05).(4)冠通方组与模型组相比,CRP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CRP参与了心肌梗死后的炎症反应,中药冠通方对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无明显影响,对心梗后CRP mRNA表达有一定抑制作用.

  • RT-qPCR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李瑶;赵良中;方芳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速度快、全封闭反应等优点。本文就RT-qPCR技术在检测与前列腺癌关系较密切的三个肿瘤标志物: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PSMA)、α-甲基酰基辅酶A消旋酶(AMACR)及前列腺癌基因3(PCA3)中的应用进行如下综述。

  • Acidiphilium cryptum DX1-1C02固定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在不同营养方式下的差异表达研究

    作者:刘可可;聂珍媛;徐爱玲;夏金兰

    目的:研究Acidiphilium cryptum DX1-1 CO2固定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在不同营养方式下的差异表达.方法:以Acidiphilium cryptum DX1-1(CCTCC M 208056)的DNA为模板,基于A.cryptum JF-5同源功能基因序列(JGI,http://genome.oml.gov/cgi-bin/JGI_ microbial/kegg_categories.cgi)设计引物,对菌株DX1-1中的CO2固定相关基因Acry_0824,Acry_082,Acry_ 1067,Acry_1272,Acry_0022和Acry_0827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比对分析;并对它们在不同营养条件下的基因差异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从菌株DX1-1成功克隆了所选择的CO2固定相关基因,其序列与菌株JF的同源功能基因序列一致性分别达到了99.8%,99.6%,99.6%,99.5%,99.3%和99.8%; Acry_0824,Acry_ 1272和Acry_0827三个基因在各种混合养条件下表达均上调,说明它们在DX1-1 CO2固定中起较关键的作用.在加入0.1%的葡萄糖混合养条件下,DX1-1细胞明显利用空气中的CO2来生长和累积PHB.结论:限制性葡萄糖可以促进细胞自养生长和累积PHB.

  • Wnt10a在甲乳癌及桥本合并甲乳癌中的差异表达

    作者:陈培杰;赵世华;候旭;王颜刚;车奎;刘璐

    目的:探讨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10a(Wnt10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和桥本合并甲状腺乳头癌(Hashimoto's thyroiditis associated with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方法检测Wnt10a mRNA在41例新鲜甲状腺组织(PTC组织18例,HT合并PTC组织1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11例)中的表达;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Wnt 10a蛋白在50例甲状腺石蜡标本(PTC组织20例,HT合并PTC组织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10例)中的表达.结果:①RT-PCR Wnt10a mRNA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良性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P<0.01),差异有显著性;Wnt 10a mRNA在PTC、HT合并PT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强度分别为2.49×10-5 (0.68×10-5,15.28× 10-5),1.26× 10-5(0.97×10-5,13.73× 10-5);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Wnt10a mRNA在PTC、HT合并PTC组织中的表达分别是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的9.98、2.69倍.②SP法:Wnt10a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良性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Wnt10amRNA和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因素无明显关系(P>0.05),只与甲状腺癌组织的病理分型相关,(P<0.05).结论:Wnt10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桥本合并甲状腺乳头癌中呈现高表达,且有差异性,有望作为甲状腺癌的病理分型的参考指标,有助于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及病理分型的判定,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 miR-10b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关系

    作者:周怡锦;龙成根;张英;刘涛;黄文楠

    目的 探讨miR-10b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RT-qPCR法检测50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乳腺组织中miR-10b的表达情况,分析miR-10b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miR-10b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是癌旁乳腺组织的3.87倍,其中有、无淋巴结转移乳癌分别为癌旁乳腺组织的6.12倍和0.95倍;分析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发现随着肿瘤增大(T2~T4)、病理学分级增高(Ⅱ、Ⅲ级),腋窝有淋巴结转移、Her-2表达阳性、ER阴性及Ki-67数值(≥50%)增高,miR-10b表达均增多,均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年龄、PR、P53的表达未显示出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miR-10b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增加,并且与乳腺癌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提示miR-10b有可能成为临床判断预后的指标.

  • 新致病基因在颅缝早闭Crouzon综合征中的初步机制研究

    作者:杨娴娴;Jodie T Hatfield;Susan J Hinze;穆雄铮;Peter J Anderson;Barry C Powell

    目的 研究Rbp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Gpc3 (Glypican family of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3)、Clqtnf3 (Collagenous repeat-containing sequence of 26 KDa protein)等新致病基因在颅缝早闭症中的发病机制,为疾病非手术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以Crouzon综合征Fgfr2cC342Y/+小鼠为实验模型,应用MicroCT和组织学染色,研究小鼠颅缝闭合模式;以Fgfr2cC342Y/+模型,RT-qPCR研究Rbp4、Gpc3、C1qtnf3等新致病基因的表达差异,初步探讨其在颅缝闭合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以体外培养的Fgfr2cC342Y/+小鼠颅缝细胞为模型,研究基因突变动物细胞增殖与代谢改变.结果 获得Fgfr2cC342Y/+小鼠后额缝、冠状缝、人字缝、矢状缝等颅缝闭合模式,随颅骨发育、颅缝闭合,OC (Osteocalcin)、ALP(Alkaline phosphatase)表达增加,目的基因Rbp4、Gpc3、Clqtnf3表达下降,Msx2(Muscle segment homeobox gene 2)表达增加,杂合子与野生型小鼠之间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与前期人颅缝组织Microarray研究结果一致.Gpc1 (Glypican family of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1)、FliⅠ(Flightless Ⅰ)在颅缝闭合中的表达较恒定,野生型与杂合子之间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体外培养Fgfr2cC342Y/+小鼠颅缝细胞,CellTiter96 MTS和Quant-iT Picogreen dsDNA细胞增殖与代谢分析结果显示,Fgfr2功能获得性突变可促进冠状缝细胞的增殖,从而导致成骨增加,颅缝早闭.结论 Fgfr2cC342Y/+模型新致病基因表达趋势与前期人颅缝组织Microarray研究结果一致,Rbp4、Gpc3、C1qtnf3可能在颅缝早闭中具重要调控作用.

  • Reg-Ⅲβ和 C-fos mRNA 在尼莫地平抗大鼠背根反射介导的神经病理痛中的作用

    作者:冯文龙;伍磊;林洪;王欢欢;李招胜;陈智彪;沙漠;丁真奇

    目的:研究C-fos及Reg-Ⅲβ在大鼠背根反射介导的神经病理痛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尼莫地平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选择性坐骨神经损伤( SNI)模型,采用Von Frey 纤维丝测量不同时间点手术侧后肢的机械痛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RT-qPCR )检测坐骨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内Reg-Ⅲβ及C-fos的mRNA表达,以及不同剂量尼莫地平治疗对这些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与-1 d相比,1、3、5、7、14 d大鼠其SNI术后各时间段脊髓背角组织中的Reg-Ⅲβ及C-fos mRNA表达均普遍上调。腹腔注射尼莫地平对Reg-ⅢβmRNA的表达上调产生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模型组大鼠的机械痛阈在SNI 术后1 d即明显低于基础痛阈,术后5d降至低,随后缓慢恢复。尼莫地平治疗后大鼠机械痛阈仍呈下降趋势,但其幅度较模型组显著减小,且术后转归时间显著提前。这些治疗效果随药物浓度提升而明显加大。结论选择性坐骨神经损伤可引起大鼠脊髓背角组织中C-fos及Reg-ⅢβmRNA表达发生时序性变化,尼莫地平能显著减轻神经病理性痛并缩短疼痛转归时间,其机制可能与逆转背根神经节介导的脊髓背角中C-fos及Reg-Ⅲβ的病理性表达有关。

  • 血浆miRNAs水平检测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早期筛查中的价值

    作者:刘志虎;董淑晓;张振亮;王继涛;甄忠广

    [目的]探讨血浆miRNAs水平检测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早期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采用TaqMan低密度芯片(TaqMan Low Density Array)的方法,筛选出候选可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早期筛查的miRNAs标志物,并采用RT-qPCR方法在9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样本中进行验证.[结果]5个候选miRNAs在HCC患者血浆中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miR-21(病例组△Ct =5.8675±1.3561,对照组△Ct =8.5214±1.8956)、miR-222(病例组△Ct =6.2568±2.5842,对照组△Ct =9.2354±1.5627)、miR-18(病例组△Ct =9.4237±2.4785,对照组△Ct=12.5862±0.9852)在病例组中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miR-16(病例组△Ct=13.4211±1.2258,对照组△Ct =8.4251±0.8625)、miR-451a(病例组△Ct =8.2358±1.2372,对照组△Ct =5.2666±1.1656)在病例组中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miR-21在对照组、Ⅰ期、Ⅱ期、Ⅲ期及以上组中表达量存在差异性,呈现递增趋势(P<0.05),miR-16在对照组、Ⅰ期、Ⅱ期、Ⅲ期及以上组中表达量存在差异性,呈现递减趋势(P<0.05).[结论]患者血浆miRNAs表达的差异可能可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早期筛查的血浆学分子标志物.

  • 斜纹夜蛾嗅觉反应昼夜节律及其调控机制

    作者:林慧玥;钱凯;白家秀;张道根;鲁瑞;万新龙

    目的:研究斜纹夜蛾嗅觉反应的昼夜节律和调控机制,为更有效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通过测定多种寄主植物气味化合物和性信息素在昼夜8个不同时间点下的斜纹夜蛾触角电位(EAG)反应,发现斜纹夜蛾的EAG反应昼夜节律并筛选出斜纹夜蛾EAG反应为强烈的化合物,进一步通过风洞技术测定黑暗期5个不同时间点斜纹夜蛾对这些化合物的行为反应,验证其行为昼夜节律;同时通过RT-qPCR技术检测多个调控昼夜节律的时钟基因和嗅觉受体基因在昼夜各个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水平差异.结果:斜纹夜蛾雄虫对所有测试植物气味化合物和性信息素的EAG反应都表现出双峰模式,即都在黑暗之后3 h和9 h的反应为强烈,并筛选出斜纹夜蛾为敏感的5种化合物:Z9E12-14:OAc、Z9E11-14:OAc、石竹烯、芳樟醇和苯乙醛.斜纹夜蛾在黑暗期S个时间点对这5种化合物行为反应也表现出与EAG反应相类似的夜间节律.从基因表达水平来看,大部分嗅觉受体基因和时钟基因都在黑暗之后3h和(或)9 h表达水平达到高峰值.结论:斜纹夜蛾的嗅觉反应昼夜节律与嗅觉基因和时钟基因表达的昼夜节律大体上是一致的,表明斜纹夜蛾的嗅觉反应节律可能都是由这些时钟基因和嗅觉基因在其体内进行表达调控的.

  • RT-qPCR法定量检测乳腺癌FFPE样本ER、 PR、 HER2、Ki-67表达的初步分析

    作者:韦晓霞;姜瑞瑞;雷婷;叶丰;步宏

    目的 初步探索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法与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法检测乳腺癌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ormalin fixed and paraffin embedded,FFPE)样本ER、PR、HER2、Ki-67的一致性及评估RT-qPCR法的应用前景.方法 纳入术前穿刺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资料完整、肿瘤成分大于20%的FFPE样本73例.RT-qPCR采用人乳腺癌分子分型定量检测试剂盒(MammaTyper)检测.结果 RT-qPCR法与IHC法一致率ER、PR、HER2、Ki-67分别为90.41%、87.67%、84.93%、94.52%;一致性分析Kappa值分别为0.777 5、0.752 2、0.701 2、0.800 8.结论 RT-qPCR法与IHC法检测ER、PR、HER2、Ki-67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在检测ER、PR和HER2时应注意导管原位癌和残存乳腺组织的可能影响,并进一步扩大检测样本量,不断优化RT-qPCR的截断值.与ER、PR和HER2相比,RT-qPCR法检测Ki-67可能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 MiR-148a在国人血浆中的分布及与高脂血症的关联性探讨

    作者:李西;靳高凤;刘志军;李新华;刘名义;张红;熊玉卿

    目的:探讨国人血浆中microRNA-148a的分布情况,研究健康受试者与高脂血症患者血浆中miR-148a的表达水平的差异性.方法:按临床试验方案收集高脂血症患者血浆样本52例及招募的健康受试者血浆样本77例,采用RT-qPCR测定miR-148a表达水平;以Shapiro-Wilk test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两组间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数据利用one-way ANOVA进行分析.结果:129例受试者血浆中miR-148a表达水平按四分位数分组后,各组的表达水平△Ct分别为1.65±0.80、3.91 ±0.64、5.68±0.61和8.21±1.16,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健康受试者组和高脂血症患者组血浆中miR-148a的表达水平△Ct分别为4.81±2.75和4.84±2.2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人血浆中miR-148a的表达水平呈正态分布且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健康组与高脂血症患者组血浆中miR-148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人体血浆中miR-148a的表达与高脂血症可能无关.

  • 姜黄素对鼻咽癌抗拒株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朱道琦;黄沐;刘钊汝;李爱武;邵萌;刘远亮;房淼;杨家彬;吕英;莫志贤;范钦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放射诱导产生的鼻咽癌抗拒株CNE-2R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MTT实验筛选姜黄素的佳浓度;对克隆生存实验结果进行L-Q拟合和单机多靶拟合,计算相关放射生物学参数;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后通过RT-qPCR实验检测细胞周期及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浓度在10 μmol·L-1的姜黄素对CNE-2R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给药后抗拒株CNE-2R的α/β值从6.56增加到1 596;SF2从1.93 Gy减少到0.361 Gy;N值从1.60减少到1.06;D0值从3.27减少到2.12;Dq值从1.53减少到0.12.细胞周期G2期明显增多,G1期稍微减少,S期明显减少.CDK4基因的表达明显上调,GADD45 g、BRCA1基因的表达明显下调.结论 姜黄素通过调控GADD45 g、CDK4、BRCA1基因的表达,改变CNE-2R的细胞周期和影响DNA损伤修复,发生G2期阻滞,从而增加了抗拒株的放射敏感性.

  • 胸腺素β4对离体脑缺血模型神经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

    作者:季华;王征;范兴丽;吴丽慧

    缺血性脑血管病(脑缺血)是以脑循环血流量减少为特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对于脑缺血防治药物的研究至今尚无突破,寻找新型脑缺血防治药物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热点。脑缺血发生后,神经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包括凋亡和自噬( autophagy)[1]。近年来,自噬作用逐渐引起关注。

  • SIRT6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齐佳;崔春晖;陈日红;翟端洋;王利峰;谢朗;俞金龙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去乙酰化酶6(SIRT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29对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SIRT6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SP法检测SIRT6蛋白在113例(含前29例)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切片中的表达,分析SIRT6的表达与各临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SIRT6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T6蛋白在不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RT6在结直肠癌中的低表达与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SIRT6可能是结直肠癌的抗癌蛋白之一,可成为结直肠癌诊断和治疗的新靶标.

  • 膀胱尿路上皮癌中MIF与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珺;吴奎;肖峻;陈远哲;熊宇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转移抑制因子( MI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膀胱尿路上皮癌( BTCC)组织中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 RT-q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MIF及VEGF在BTCC及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进一步分析MIF及VEGF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RT-qPCR 结果显示MIF mRNA及VEGF mRNA在BT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 P<0.05);两者在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亦高于表浅性膀胱癌组织( 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膀胱癌组织中MIF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6%(53/75)和61.3%(46/75),均高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 P<0.05)。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提示MIF和VEGF的表达水平同膀胱癌的淋巴结转移、初复发性、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癌灶数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BTCC组织中,MIF与VEGF的过度表达对肿瘤的血管形成和发展过程起着重要作用,且 MIF可能是促进VEGF表达的重要因素之一。

  • Bcl-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蒋朋朋;刘继先;吴昊;乌达

    目的 探讨Bcl-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NSCLC及相应的癌旁标本51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对51例NSCL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Bcl-2 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SCL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Bcl-2 蛋白的表达;分析Bcl-2的表达量和患者的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 RT-qPCR结果显示NSCLC组织中Bcl-2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而在高、中分化组的NSCLC组织中Bcl-2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低分化组(P<0.05).免疫组化显示NSCLC组织Bcl-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与NSCLC组织的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有关,其分化程度越高或TNM分期越低,Bcl-2蛋白的表达程度也越高(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及是否吸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Bcl-2的表达在NSCL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存在差异,Bcl-2可能与NSCLC的发生发展有关.

43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