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TG/HDLC值与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作者:吴鹏宇;张守彦

    目的 研究血清TG/HDLC值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院内主要不良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洛阳市中心医院接受PCI治疗的患者214例,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G/HDLC是否可作为ACS患者发生院内主要不良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TG/HDLC值分为高TG/HDLC值组(66例)、中TG/HDLC值组(74例)、低TG/HDLC值组(74例),对三组患者院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进行比较.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通过校正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LogTG/HDLC值是ACS患者院内主要不良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6.90,95%CI为1.90~25.06,P=0.003),高TG/HDLC值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是低TG/HDLC值组的3.27倍.结论 TG/HDLC值对ACS患者PCI术后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FDP及D-二聚体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安冬梅;宗刚军;曹丽;刘洁

    目的 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54例ACS患者,随访3个月,依据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分为两组:MACE组(75例)和非MACE组(79例).检测并比较两组FDP、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水平及血小板计数(PLT).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S患者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ROC曲线评估FDP、D-二聚体对ACS患者MACE发生的佳预测值.结果 与非MACE组相比,MACE组血浆FDP、D-二聚体水平增高(P<0.05),但两组PLT、PT及INR水平均无差异(P>0.05).血浆FDP、D-二聚体是ACS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P<0.05).血浆FDP和D-二聚体预测ACS患者发生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2和0.796(P=0.028,P=0.014).以FDP≥2.54 μg/L和D-二聚体≥0.61 mg/L为切点,AUC为0.857,对判断MACE发生的灵敏度为67.9%,特异度为76.5%,准确度为69.1%.结论 ACS患者血浆FDP及D-二聚体水平与发生MACE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介入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作者:杨天贵;付鹏;许长禄;刘晓霞;陈洁;牛铁生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围手术期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行PCI术的111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统计其血清总胆红素等生化指标、临床资料特点、PCI手术资料,记录围手术期MACE的发生情况,将患者按有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结果 MACE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非MACE组明显降低(9.32±2.79μmpl/L比11.97±5.20 μmpl/L;P<0.01),以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PCI术围手术期MACE发生的独立保护因子(RR=0.917,95%CI为0.867~0.970,P<0.01).结论 高血清总胆红素是PCI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围手术期MACE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

  • 冠状动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70例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魏钟海;宋杰;王涟;谢峻;张静梅;黄为;康丽娜;王昆;徐标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无保护左主干(UPLM)病变的临床特点和介入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UPLM病变介入治疗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介入治疗情况,并在其术后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基本特点和介入治疗效果,探讨影响介入治疗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70例患者中男性74.3%,女性25.7%,平均年龄69.30±9.95岁.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为49.0%,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中位数为56 mL/(min·1.73 mm2),Syntax评分平均为26.5分,植入支架长度中位数为34 mm.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3.3个月,Kaplan-Meier估算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累计发生率为24.5%,术后无严重出血并发症.单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显示LVEF增高可显著降低MACE发生率(P=0.01),Syntax评分增高可显著增加MACE发生率(P=0.03);年龄≥70岁有增加MACE风险的趋势(P=0.053),eGFR升高有降低MACE风险的趋势(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显示LVEF和eGFR对MACE发生率有预测作用(P=0.016和P=0.17),而Syntax评分以及年龄≥70岁这两个因素的作用被明显削弱.结论 UPLM病变的介入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LVEF和eGFR是术后MACE发生率的主要预测因素.

  •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作者:王智;邱林;龚艳君;杨帆;洪涛;霍勇

    目的 通过比较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前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判断机体介入前后炎症状况,并随访不良心血管事件,分析炎症因子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 入选从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6月17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并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收集其临床资料和介入手术情况,采集其介入治疗前、介入治疗后1天及30天的血样标本,测定hs-CRP浓度,比较介入治疗前后hs-CRP的变化,介入治疗1年后电话随访所有入选患者,收集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共入选资料完整的冠心病患者84例.介入治疗1天后血浆hs-CRP水平与术前无显著差异(10.00±24.81 mg/L比7.52±17.90 mg/L,P=0.409),介入治疗30天后血浆hs-CRP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2.80±4.66 mg/L比7.52±17.90 mg/L,P<0.001),较术后1天亦显著降低(P<0.001);介入治疗后1年内有16人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有事件的患者术前hs-CRP水平高于无事件患者(10.38±19.40 mg/L比6.84±17.61 mg/L,P=0.018),但术后1天hs-CRP水平无显著差异(12.91 ±27.76 mg/L比9.32±24.24 mg/L,P=0.175),术后30天hs-CRP水平亦无显著差异(3.54±5.98 mg/L比2.63±4.32 mg/L,P=0.316).结论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hs-CRP水平与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存在正相关.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的炎症反应在介入治疗30天后逐渐消退,这种变化可通过hs-CRP的浓度变化得到反映.

  •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和短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作者:段鹏;张西叶;张小勇;谢英

    目的 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短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9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确诊为NSTEMI并择期PC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组(简称序贯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即刻给予80 mg阿托伐他汀钙,随后40 mg/d.序贯治疗组于术前6h内追加40 mg阿托伐他汀钙,阳性对照组术前未追加阿托伐他汀钙.所有患者分别于PCI术前、术后24 h、48 h测定血脂、hs-CRP,并随访所有患者PCI术后12周内MACE.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血脂水平与术前相比未见明显变化(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序贯治疗组术后hs-CRP水平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12周内MACE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比6%,P>0.05);两组均未见有临床意义的肝酶和肌酶升高,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能一定程度抑制NSTEMI患者PCI术后内皮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良好,但是不能减少12周内MACE.

  • 内脂素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PCI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关系

    作者:胡恒境;刘启明;谢忠;周丹;唐志晗;屈顺林;张弛;吴洁;姜志胜

    目的 循环内脂素(visfatin)水平高低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全因死亡发生具有相关性.据此推测,较高的内脂素可能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有关,并增加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 STEMI患者心房颤动(AF)的发生率.方法 604例接受PPCI治疗的STEMI患者纳入研究.使用ELISA法测量术前血浆内脂素浓度.随访1年,记录术后AF及MACE发生率,并分析血浆内脂素水平与MACE、新发AF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604例患者中,新发AF42例(6.95%).与术后无AF患者相比,新发AF患者1年MACE发生率升高(45.24%比19.57%,P<0.05).此外,与血浆低水平内脂素(≤14.5 μg/L)患者相比,血浆高水平内脂素(>14.5g/L)患者拥有更高的MACE发生率(31.02%比9.56%,P<0.001)和新发AF率(10.24%比2.94%,P<0.001).多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血浆内脂素水平为PPCI术后1年新发AF的独立预测因素(HR l.51,95%CI l.03~2.23,P=0.021).结论 在行PPCI的STEMI患者中,血浆内脂素水平高低与MACE的发生有关,并且与新发AF率呈正相关.

  • BANACH评分和TIMI评分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比较

    作者:李艳玲;莫均荣;李云妹;李敏;林珮仪;江慧琳;陈晓辉

    目的 比较BANACH评分和TIMI评分对急诊室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NSTE-ACS) 患者7 d和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3月17日-2013年8月14日在医院急诊室首诊的年龄≥18岁的NSTE-ACS患者.计算患者BANACH评分和TIMI评分(NSTE-ACS);并随访6个月,记录7 d、6个月的MACE情况,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两评分对患者短期和中期MACE预测价值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了105例NSTE-ACS患者.BANACH评分与TIMI评分相比,BANACH评分对患者7 d MACE的发生有更高的预测价值[AUC=0.948,95%CI(0.887~0.982) vs AUC=0.646,95%CI(0.547~0.737)],AUC差别为0.302,95%CI(0.004~0.599),P<0.05;两种评分均能良好地预测患者6个月MACE的发生[AUC=0.847,95%CI(0.763~0.910) vs AUC=0.689,95%CI(0.592~0.776)],AUC差别为0.157,95%CI(-0.0847~0.399),P>0.05.结论 BANACH评分对NSTE-ACS患者7 d MACE的预测价值高于TIMI评分.BANACH评分和TIMI评分对NSTE-ACS患者6个月内MACE的预测价值无统计学差异.

  • 血浆可溶性OX40配体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作者:郭锦军;王玉亭;于洪伟

    目的 探讨检测血浆可溶性OX40配体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入选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锦州市中心医院成功施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自愿随访的患者116例,检测两组患者血浆可溶性OX40配体、血生化及超声心动图等指标.术后随访1年,根据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不良事件组及无不良事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指标、超声心动图、血生化、可溶性OX40配体等指标,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可溶性OX40配体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不良事件组患者血浆可溶性OX40配体水平显著高于无不良事件组[(27.82±6.47) ng/mL vs.(20.96±5.62) ng/mL,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可溶性OX40配体升高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5.056,P=0.003);在可溶性OX40配体预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能力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中,其曲线下面积为0.782(P< 0.001);当血浆可溶性OX40配体取25.79 ng/mL时,其阳性预测值为71.4%,阴性预测值为96.8%.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浆可溶性OX40配体升高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血浆可溶性OX40配体水平超过25.79ng/mL时患者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较大.

  • 老年冠心病并发糖尿病患者PCI治疗后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关系

    作者:刘闻莺;李英梅

    目的 探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并发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关系.方法 选取205例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心内科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间住院行PCI治疗的患者,分为糖尿病组(116例)和对照组(89例).检测CYP2C19基因型,记录患者服用氯吡格雷75 mg/d7 d后血栓弹力图中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抑制率指标.比较糖尿病组不同CYP2C 19基因型患者氯吡格雷血小板抑制率的差异.记录应用氯吡格雷进行血小板预防治疗6个月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的发生率.结果 CYP2C 19基因型检测结果显示,糖尿病组快代谢型36例(31.03%),中间代谢型58例(50.00%),慢代谢型22例(18.97%);对照组快代谢型50例(56.18%),中间代谢型31例(34.83%),慢代谢型例8例(8.99%).糖尿病组患者3组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弱代谢型(中间代谢型+慢代谢型)氯吡格雷抵抗(clopidogrel resistance,CR)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不同CYP2C 19基因型患者血小板抑制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治疗后应用氯吡格雷进行血小板预防治疗6个月期间,糖尿病组与对照组之间MACE(不稳定心绞痛、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糖尿病组不同CYP2C19基因型患者,中间及慢代谢型患者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快代谢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服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并发糖尿病PCI治疗后患者,通过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预测CR,对预防MACE的发生有一定帮助.

  • 接受PCI治疗的NSTE-ACS患者糖尿病、血小板反应性、SYNTAX评分和术后1年预后之间的关系

    作者:程澜

    目的 探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NSTE-ACS)患者的糖尿病状态、高血小板反应性、SYNTAX评分和术后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诊断为NSTE-ACS,并接受PCI治疗的患者500例.所有入选患者PCI治疗前均口服300 mg或600 mg氯吡格雷负荷剂量,阿司匹林300 mg负荷剂量,PCI治疗后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1年.血小板反应性用5 μmol/L 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下,血小板聚集率来表示,高血小板反应性定义为血小板聚集率>50%.血小板聚集率在3个时间点测量:PCI治疗前,出院前,PCI治疗后1个月.结果 接受PCI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当SYNTAX评分≥15分时,MACE发生率高.如果合并有高血小板反应性,其MACE发生率进一步升高.无论是否合并有糖尿病和高血小板反应性,当SYNTAX评分<15分时,MACE发生率<5.0%.结论 接受PCI治疗的NSTE-ACS患者,若合并糖尿病、SYNTAX评分≥15分以及高血小板反应性,其术后1年的MACE发生率高.因此,对于这类患者,仔细的临床监测,二级预防的实施,包括使用强有力的P2Y12抑制剂被强烈推荐.

  • 不同年龄段STEMI患者PCI治疗后住院期间短期预后效果与MACE发生率的差异性分析

    作者:黄丽娜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住院期间短期预后效果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的差异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解放军八五医院住院治疗的STEMI患者178例,根据年龄的差异分为老年组(114例,年龄≥60岁)和非老年组(64例,年龄<60岁),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心功能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缩短分数(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和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及MACE发生率,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STEMI患者MACE发生率的因素.结果 两组在病变血管支数和年龄上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VEF、LVFS和SV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老年组LVEF、LVFS和SV均显著低于非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MACE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6.32%(30/114)vs.12.50%(8/64),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OR=3.387,95%CI:2.329~7.024)和病变血管支数(OR=2.436,95%CI:2.610~5.168)是影响STE-MI患者发生MACE的因素(P<0.05).结论 老年STEMI患者PCI治疗后住院期间的短期预后效果较差、MACE发生率较高.年龄是STEMI患者发生MACE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 两种类型西罗莫司洗脱支架对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MACE、支架内血栓形成及心脏超声指标的影响

    作者:赵生文;芦军

    目的 探讨涂层不可降解和可降解西罗莫司洗脱支架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支架内血栓形成及心脏超声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2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100例)和B组(100例),分别采用涂层不可降解和可降解西罗莫司洗脱支架置入.比较两组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支架内血栓形成情况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等.结果 两组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支架内血栓形成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1年射血分数显著高于术后7 d并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1年室间隔厚度、左心房内径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涂层不可降解和可降解西罗莫司洗脱支架对行PCI治疗冠心病患者总体疗效较为接近;但应用可降解西罗莫司洗脱支架可改善患者远期心脏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 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低促甲状腺素血症患者的治疗及预后

    作者:吕倩;董瑞;高燕男;何彩云;杨德光;沈安娜;郑德仲;刘挺榕;苏威;周滔

    目的 探讨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药物的治疗对并发低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的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60例ACS并发低TSH的患者,按照是否经过抗甲亢药物治疗分为两组:治疗组(n=31)和对照组(未进行抗甲亢药物治疗,n=29).分别评价患者随访期间的再发心绞痛、再次血运重建、新发心力衰竭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发生率及TSH浓度.平均随访时间为6个月.结果 在随访期间,治疗组因心绞痛再次住院、再次血运重建、新发心力衰竭等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8.6%(17/29)vs.25.8% (8/31),P=0.026].结论 早期应用抗甲亢药物可以减少ACS并发低TSH患者的MACE再发生率.

  • 溶栓治疗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内MACE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刁启锋;王飞;王颖颖

    目的 分析溶栓治疗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率的影响,为急性STEMI患者溶栓治疗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新矿集团莱芜中心医院心血管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 173例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溶栓治疗时间分为早期溶栓组(<6 h)、延迟溶栓组(6~12 h)及晚期溶栓组(≥12 h),比较各组患者溶通率、MACE发生率,分析溶栓治疗时间对MACE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随着患者溶栓治疗时间的增加,其溶通率逐渐下降(88.87%vs.80.55%vs.69.96%,P<0.05),其院内MACE发生率逐渐升高(3.18% vs.5.03%vs.10.7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STEMI发生后溶栓治疗时间越短,患者溶通率越高、院内MACE发生率越低,对符合溶栓治疗指征的患者建议于发病6h内实施静脉溶栓,以保证溶栓效果,降低MACE发生风险.

  • STEMI患者入院后急性期内NLR数值与院内MACE发生率的相关性

    作者:赵燕;张毅刚;王海波;任淑红;曹秋枚;蒋春英;王森

    目的 分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与入院后急性期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的相关性,为STEMI患者院内MACE发生的预测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2010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550例STE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院内MACE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及未发生组,计算其院内MACE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间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STEMI患者院内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并绘制NLR预测MACE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结果 550例患者中,共有62例发生院内MACE,发生率1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Killip分级Ⅲ~Ⅳ级、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 60%、高NLR、多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高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峰值、高收缩压是导致STEMI患者院内MACE发生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示,以NLR=5.0为界值,判断患者MACE发生的敏感度为76.9%,特异性为66.7%.结论 入院时NLR水平对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院内MACE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NLR水平的升高预示着患者MACE发生率上升、预后不良风险增加.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成功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陈新东;朱志军;黄彦真;陈永辉;陈竹君;魏水生

    目的 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溶栓成功患者短期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2年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溶栓成功的STEMI患者252例,其中男189例(75%),女63例(25%),年龄(61.5±9.9)岁.入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保守治疗组(125例)和PCI治疗组(127例).患者于基线和随访1年时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浓度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观察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长随访2年.结果 两组基线NT-proBNP浓度和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时的随访发现,与保守治疗组相比较,PCI治疗组LVEF显著升高、NT-proBNP浓度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2年的随访中,与保守治疗组相比较,PCI治疗组的2年MACE发生率明显降低(16.5% vs.25.6%,Log-rank,P=0.027);与单纯保守治疗相比,联合PCI治疗可以使患者的2年MACE发生风险降低25%(校正HR=0.67,95% CI:0.49~0.92,P=0.037).结论 对于溶栓成功的STEMI患者,与单纯保守治疗相比较,联合采用PCI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并能显著降低患者的2年MACE发生风险.

  • 高敏C反应蛋白与不稳定型心绞痛行介入术预后的关系

    作者:何鹏程;谭宁;陈纪言;罗建方;张崇健;邓宇君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预后的关系.方法 测定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术前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术后随访9个月,观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高敏C反应蛋白正常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增高组(P<0.05).结论 高敏C反应蛋白可能与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相关,有望作为预测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指标.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影响

    作者:包强;朱海;林晓强;秦忠;詹源胜;周骏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并指导临床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就诊于我院并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共3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每日接受40mg阿托伐他汀,对照组患者则每日接受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和C反应蛋白水平,随访6~12个月比较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46%,显著高于对照组(74.51%);两组患者治疗前的CK-MB和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K-MB(12.42±2.53)ug/L和CRP(3.15±1.03)mg/L均显著较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随访显示,观察组患者发生MACE4例,显著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方面:观察组的TC、TG和LDL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而HDL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共出现2例明显不良反应,而对照组为10例.两组不良反应的对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40mg)的阿托伐他汀对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后疗效更佳.

  • 戒烟依从性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MACE及血清hs-CRP、Hcy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楚林;吴强;徐名伟;林宇鹏

    目的 探讨戒烟依从性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以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表达的影响.方法 调查186例急性心肌梗死且有吸烟史的患者PCI术后的戒烟状态,根据PCI术后戒烟状态将患者分为两组:戒烟依从性好组(n=122)和戒烟依从性差组(n=64),详细记录随访MACE,并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hs-CRP、Hcy的表达.结果 平均随访(12.0±1.5)个月.戒烟依从性好组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支架再狭窄和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戒烟依从性差组(分别为7.4% vs 12.5%、6.6% vs 10.9%、5.7% vs 15.6%,均P<0.05),而两组术后心力衰竭和死亡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戒烟依从性好组血清hs-CRP、Hcy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戒烟依从性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戒烟依从性好能降低PCI术后血清hs-CRP及Hcy的表达,从而有效减少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支架再狭窄和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

160 条记录 7/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