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疗效观察

    作者:冯春阳

    葛根素注射液是自中药葛根中提取的异黄酮类化合物.有关研究表明,它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对脑血管有扩张作用,并能改善微循环.血栓通注射液的有效成分为三七总皂甙,它能活血祛瘀,通脉活络,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局部静脉血流量的作用,改善视网膜的微循环,降低血管的通透性.我科于2000年1月至2002年1月,以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 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心绞痛型冠心病疗效观察

    作者:牛辉;胡国梁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心绞痛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心绞痛型冠心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绞痛型冠心病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型冠心病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3%(P<0.05);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 (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心绞痛型冠心病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检查结果.

  • 血栓通注射液对高血压患者脑血流的影响

    作者:李素霞;李健慧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高血压病发生后多伴有脑血管病变[1].我们对早期高血压患者的经颅多普勒(TCD)观察发现存在有血流速度异常,随着病变的发展,可出现持久脑供血不足以及脑血管意外.2003年6月-2006年6月仅对早期高血压病应用血栓通针治疗前后的108例脑血流速度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 血塞通注射液和血栓通注射液致不良反应差异性比较

    作者:葛巍玲;乐云敏;管云飞

    目的 比较血塞通注射液和血栓通注射液致药物不良反应(ADR)一般规律和特点的差异性,为临床合理选择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CBM、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中从建库至2015年3月收录的血塞通注射剂和血栓通注射剂致ADR个案报告进行分类、归纳、统计、分析,对2种药物致ADR一般规律和特点的差异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血塞通注射液和血栓通注射液致ADR分别为156例和138例,二者在患者性别和年龄、溶媒种类和体积、ADR发生时间、联用药物数和类别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对于血栓通,血塞通致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较高,而致呼吸系统损害和全身性损害则较小,差异性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塞通致ADR以轻度为主,血栓通以中度为主.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和血栓通注射液致ADR的一般特点基本相似,累积器官/系统存在显著性差异,建议临床根据患者个体机能间的差异,有条件选择,以降低ADR发生.

  • 血栓通注射液致低血钾

    作者:李丽华;姜维;刘璐;张婧

    患者女,46岁,入院诊断为脑梗死,首次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0.6 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时,约50 min后突现严重烦燥、软弱无力、大汗淋漓;实验室检查:血钾2.7 mmol/L,ECG示T波低平,U波增高.治疗后血钾恢复至4.5 mmol/L,3 h后患者安静入睡,第2天症状完全缓解.

  • 血栓通注射液与阿司匹林对急性复发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麻伟兴;王保平;张翼;柯博熙

    目的 观察血栓通注射液与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复发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急性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试验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100 mg,pid,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注射液500mg,每天1次,静脉滴注,2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D-二聚体(D-dimer)水平及VEGF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50%(37/40例),对照组为82.50%(33/40例,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5.45±0.78)mPa·s,血浆高切黏度(1.87±1.33) mPa ·s,对照组全血高切黏度为(5.91 ±0.24)mPa·s,血浆高切黏度为(2.20 ±3.09)mP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TM为(35.36±8.14)ng·mL-1,PAI为(0.73 ±0.30)AU·mL-1,t-PA为(1.97±0.18)U·mL-1,D-二聚体为(0.42 ±0.28)mg·L-1;对照组TM为(39.50±10.25)ng·mL-1,t-PA为(1.35 ±0.14)U·mL-1,D-二聚体为(0.43 ±0.24)mg·L-1,2组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P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3,7,14 d的VEGF水平分别为(320.24 ±45.63),(436.33±35.84),(398.31±46.60)ng·L-1,对照组分别为(370.41±39.52),(542.72±68.00),(352.72±49.80) ng·L-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中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结论 血栓通注射液与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复发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血栓通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清VEGF水平.

  • 阿托伐他汀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周劲建;郭忠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与血栓通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患者对其血脂及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入选68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每天20 mg,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栓通注射液450 mg,2周为一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清总胆固醇( TC )、三酰甘油( 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血脂指标及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积压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以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上述指标比较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67.65%)(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血栓通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脂及血流动力学,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探究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范化杰;侯文

    目的 探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12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6%,对照组患者为79.3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为(24.96±7.25)分,治疗后为(18.52±5.18)分;对照组治疗前NDS评分为(26.52±7.41)分,治疗后为(17.32±5.22)分;观察组患者ND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效果突出,可以明显改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应用研究

    作者:成金汉

    目的 探讨红花注射液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在常规抗血小板聚集基础上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抗血小板聚集基础上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两组均不使用其他活血化瘀中药治疗.结果 配合红花注射液治疗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总有效率为88%,明显优于对照组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抗血小板聚集基础上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更理想,安全性较高.

  • 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安全性

    作者:王新刚;李建平;霍勇

    目的:本研究针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以急性冠脉综合征常规治疗组作为对照,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注射用血栓通,观察用药的安全性.方法:40例非ST段的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入选后,对照组继续常规治疗,试验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血栓通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事件和出血事件,次要终点为30 d内的心肌梗死和死亡的联合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入组19例患者,发生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10.53%,分别为头痛1例、血小板计数减少1例,其中与试验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1例(5.26%),对照组入组20例患者,未发生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出血事件.30 d内试验组未发生心肌梗死,对照组发生1例心肌梗死,发生率5.00%;两组均未发生死亡事件,两组心肌梗死和死亡事件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不良事件发生少,没有增加出血风险.

  • 血栓通注射制剂非临床安全性检查

    作者:李海芳;闫明俞;耿文宁;孙鹏;迪丽努尔·沙比托夫

    目的:对血栓通注射制剂进行非临床安全性检查.方法:对血栓通注射制剂进行了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并对三个厂家的血栓通注射制剂进行血管刺激性、溶血性及过敏试验研究.结果:血栓通注射制剂的小鼠LD50为(419.351±22.605) mg·kg-1;临床使用大浓度对新西兰兔耳缘静脉无明显刺激作用;溶血试验结果显示三个厂家的溶血率有较大不同;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显示血栓通注射制剂在该实验条件下静脉注入豚鼠体内会出现类似过敏反应症状;在本实验条件下血栓通注射液和注射用血栓通注入豚鼠体内后,没有引发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结论:血栓通注射制剂小鼠LD50为(419.351±22.605) mg·kg-1;血栓通注射制剂临床使用大浓度对新西兰兔耳缘静脉无明显刺激作用;其不同厂家的溶血率明显不同;可引发豚鼠类似过敏反应的症状.

  • 注射用血栓通和血栓通注射液降压物质及过敏反应方法学研究

    作者:吴超权;周智;张赞;韦奇志

    目的:建立注射用血栓通和血栓通注射液“降压物质”和“过敏反应”检查项,提高其临床用药安全。方法:通过对注射用血栓通和血栓通注射液与组胺对照品引起麻醉猫血压下降程度进行比较,以确定降压物质检查法的限值。测定注射用血栓通和血栓通注射液豚鼠腹腔和静脉给药的无毒反应剂量,采用豚鼠过敏试验的方法设定腹腔致敏和静脉过敏激发的剂量限值。结果:降压物质检查中,注射用血栓通和血栓通注射液限值分别为15,7 mg? kg -1;过敏反应检查中,注射用血栓通和血栓通注射液限值试验浓度分别为5,4 mg? mL -1,致敏每只用0.5 mL,激发每只用1 mL。结论:为减少本品临床使用的不良反应,建议在其质量标准的〔检查〕项中增加“降压物质”和“过敏反应”项目。

  •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费红均;刘品;肖永莉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德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44例为研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血小板黏附率、血浆黏度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效果满意。

  • 血栓通注射液对大鼠体内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刘史佳;居文政;陈为烤;许黎君;熊宁宁;谈恒山

    目的 用Cocktail探针药物法,研究血栓通注射液对大鼠肝细胞细胞色素P450(CYP450)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茶碱、氯唑沙宗和咪哒唑仑作为CYPIA2,CYP2E1及CYP3A4的探针药,将大鼠随机分为低剂量和高剂量两组,每日尾静脉注射血栓通注射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连续使用血栓通注射液前后大鼠血浆中相应的探针药物的浓度及其药动学参数.结果 连续注射14 d后,与用药前比较,茶碱、氨苯砜的血药浓度及其药动学参数未见显著性改变;但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中氯唑沙宗的AUC,_(0-t)减少,ρ_(max) 明显降低,CL/F显著增加,t_(1/2)和V_d/F变化不明显.高剂量组中t_(max)有所降低(P<0.05).结论 连续注射血栓通注射液14 d后,对CYP2E1酶活性有显著诱导作用,而对CYP3A4、CYPlA2酶活性无影响.

  • 血栓通注射液质量评价研究

    作者:甄健存;陈志刚;常增荣;张小茜;张伟

    目的对国内3个厂家的血栓通注射液质量进行对比研究,为优选药品、控制产品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部颁标准的基础上,采用HPLC测定人参皂苷Rg1、Rb1和三七皂苷R1的含量.结果各厂家的产品质量有较大差异,并且各有优势和不足.结论建议临床优选用药,厂家严格管理,积极采取措施提高产品质量.

  • RP-HPLC测定血栓通注射液中4种皂苷的含量

    作者:沈国芳;吴永江;程翼宇

    目的 RP-HPLC测定血栓通注射液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SB-C18分析柱,乙腈-磷酸-水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nm.结果该方法线性范围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R1 103.3%,Rg1 101.8%,Rb1 99.6%,Rd 103.9%,方法重复性好,RSD<1.2%(n=5).结论建立的方法精密度高,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血栓通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 低分子肝素钙致不良反应1例

    作者:盛洁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9岁.因"2型糖尿病,右侧糖尿病足伴感染,高血压病2级"于2012年2月12日入院.入院后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抗感染,给予血栓通注射液以活血祛瘀,肌内注射甲钴胺以营养周围神经,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以控制血糖.2月14日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检查正常,为抗凝血及消除血栓于2月15日始用低分子肝素钙6000U(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102271)ih、qd至2月16日;2月17日开始低分子肝素钙增至6000U、ih、q12h使用.2月22日患者诉左臀部疼痛,活动受限,左腿行走困难.

  • 血栓通注射液辅以针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作用观察

    作者:牛琦云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辅以针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作用观察.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2~5 mL,qd),研究组采用血栓通注射液(2~5 mL,qd)辅以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P<0.05);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治疗2周后、4周后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辅以针灸治疗对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更具优势,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脑组织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血栓通注射液对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hs-CRP及MMP-9的影响

    作者:王俊

    目的 :探究血栓通注射液对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栓通注射液(4 mL加入250 mL10% 葡萄糖注射液混匀,ivgt,qd)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hs-CRP及MMP-9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脑水肿、脑梗塞病灶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hs-CRP、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髓磷脂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 B蛋白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脑出血疗效显著,能降低血清 hs-CRP 及 MMP-9 水平,改善神经功能.

  • 血栓通注射液与利伐沙班联合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作者:潘磊;蒋红明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在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DVT患者1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口服利伐沙班片(10 mg,qd)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5 mL,qd)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血液中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水平明显升高,而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显著下降,且研究组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在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DVT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了凝血功能和血液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420 条记录 3/21 页 « 12345678...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