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肾虚"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作者:李晓泓;田阳春;解秸萍

    骨质疏松症是单位骨体积内骨量减少,松质骨的骨小梁变疏松,皮质骨变薄,从而产生腰背四肢疼痛、体态改变以致出现"龟背"甚至骨折,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伴随年龄增加妇女绝经的骨质疏松症属原发性,是由于绝经造成内分泌腺体功能紊乱,影响正常的骨代谢,使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量逐渐丢失,造成骨质疏松.

  • 运动与复方丹参合剂联合应用对去卵巢大鼠骨体积和骨量的影响

    作者:陈鸿生;宋冰;张兆强

    目的:观察运动和复方丹参合剂(CDM)联合应用对去卵巢大鼠骨体积和骨量的影响.方法:健康4月龄雌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假去卵巢组,去卵巢组,去卵巢+复方丹参合剂组,去卵巢+运动组,去卵巢+复方丹参合剂+运动组.去卵巢+复方丹参合剂组和去卵巢+复方丹参合剂+运动组大鼠于去卵巢手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复方丹参合剂溶液(10ml·kg-1·d-1)灌胃,持续11周.去卵巢+运动组和去卵巢+复方丹参合剂+运动组大鼠于去卵巢术后第7天开始给予中等强度的运动训练,每周5天,每天以16m/min速度跑45min,跑道倾角0,持续10周.第11周末,麻醉状态下动脉放血处死各组大鼠,观察左股骨骨直径、骨体积、骨湿重、骨干重、骨灰重变化.结果:去卵巢组大鼠骨直径、骨体积、骨湿重、骨干重、骨灰重等指标均低于假去卵巢组(P<0.01);去卵巢+复方丹参合剂组和去卵巢+运动组大鼠骨直径、骨体积、骨湿重、骨干重、骨灰重等指标虽较去卵巢组显著增加(P<0.01),但仍显著低于假去卵巢组(P<0.01);去卵巢+复方丹参合剂+运动组大鼠骨直径、骨体积、骨湿重、骨干重、骨灰重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去卵巢+复方丹参合剂组和去卵巢+运动组(P<0.01).结论:运动可加强复方丹参合剂改善去卵巢大鼠骨体积和骨量的作用.

  • 影响骶尾椎侧位计算机X线摄影图像质量的因素分析

    作者:LU Yong-qin;CHENG Ru-xiu;FENG Qing-yu;杜湘珂;SHI Jian;陈翌冰

    计算机X线摄影(C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图像质量大幅度提高.但骶尾骨体积较小,周围软组织厚,与周围的空气部分密度差过大,因此尾骨侧位摄影的图像显示效果欠佳.笔者旨在观察分析影响骶尾椎椎体图像质量的各种因素,同时对骶尾椎侧位CR的佳摄影技术参数进行探讨.

  • 数字化牙片的骨密度测量技术及应用现状

    作者:许世梃;石四箴

    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是指单位骨体积的平均骨矿物质含量.长期以来,口腔临床医师依靠肉眼观察X线片来估计骨密度的高低,是相当粗糙的,更不能作出定量的分析判断.自1969年Ando[1]首次描述了将牙科X线片转换成数字模式(Digital format)的技术以来,数字化影像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这为准确测量骨密度的变化提供了前提条件.近年来,基于数字化牙片的骨密度测量技术(Digital imaging technique)在国外已广泛地应用于口腔医学的研究领域.

  • 骨大小与绝经后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关系

    作者:欧文君;姚珍薇;骆建云;韩力力;卢起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大小与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重庆地区140例绝经后女性第2~4腰椎正、侧位,及股骨近端(包括股骨颈、大转子及Ward′s三角)的投射骨面积、骨骼高度、骨密度及其T值,运用适当的几何模型推算L2、L3及股骨颈体积.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受试者是否曾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结果 重庆地区绝经后女性患PMO可能与L2、L3体积及L4投射骨面积相关(P<0.05,P<0.01),而其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可能与L2体积相关(P=0.016 7).校正相关影响因素的混杂效应后,PMO发病与L3体积和大转子投射骨面积独立相关(P<0.01),而骨质疏松性骨折史与各部位骨大小均无明显关联(P>0.05).结论 重庆地区绝经后女性的L3及大转子骨大小可能是其发生PMO的独立相关因素,而其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可能与腰椎及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大小均不相关.

  • 应用牙CT扫描仪计算正常颅骨牙槽窝的体积

    作者:吴军;钱玉芬;王国民;毕玉升

    目的:通过牙CT扫描Maflab7.0软件,建立一种精确计算牙槽窝体积的方法.方法:选取干燥头颅骨1具,采用三维牙CT扫描仪,进行上颌前牙部位的扫描,分别选取标准位和顺时针旋转15°位及逆时针旋转15°位进行拍摄,计算3种位置下左上侧切牙牙槽窝的体积;在左上侧切牙牙槽窝内注入液体,计算液体体积,获取牙槽窝的实际体积;比较2种测量方法的测量差异.结果:干颅左上侧切牙的牙槽突体积,标准位时为211.93mm3,顺时针旋转15°时为211.61 mm3,逆时针旋转15°时为187.54 mm3,3个方位结果的平均值为203.69mm3,实际测量值为200 mm3.结论:牙CT扫描所提供的数据,可较精确地计算牙槽窝的体积,此法对临床上计算牙槽突裂缺损体积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牙槽窝 骨体积 牙CT
  • 智齿拔还是不拔

    作者:戴秀娟;刘爱群

    智齿容易发炎智齿即第三磨牙,是指16岁以后萌出的或尚未萌出的第八颗牙,一般在18岁左右萌出,也有20多岁甚至30多岁才萌出者.由于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颌骨体积变小,于是往往无足够的颌骨空间得以让智齿萌出,从而造成智齿萌出后其位置和方向异常.智齿如果仅部分萌出,可导致智齿向前倾斜生长,牙冠被牙龈覆盖,从而形成较深的盲袋,食物及细菌易嵌塞于袋内且极难清洁,这是引起牙冠周围组织发炎的主要原因.

  • Micro-CT对骨皮质切开术中区域性加速现象的分析

    作者:刘畅;栾俐阳;江久汇;李翠英;王海丞;陈雅文;许舒宇;杨月;彭靖

    目的:Micro-CT观测骨皮质切开辅助正畸治疗中牙齿移动速率和牙槽骨结构的改变.方法:选用75只4~6周龄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组1:牙槽骨皮质切开辅助正畸(CO+TM),组2:传统正畸(TM),组3:单纯牙槽骨皮质切开(CO),按照时间点(加力4、7、14、21、28 d后)处死实验动物并进行Micro-CT扫描,测量牙移动距离;三维重建后测量牙颈部、根中部、根尖部3个平面张力侧及压力侧共6个区域的牙槽骨骨密度及骨体积.结果:1)牙移动距离:初期TM组高于CO+TM组,在第14、21、28天时,CO+TM组明显高于TM组(P<0.05).速率:4~7 d时TM组大于CO+TM组,之后小于CO+TM组,组间比较P<0.05.2)骨密度:4、7、21、28 d时远中骨密度CO+TM组与CO、TM组比较持续下降,TM组则先下降后上升,CO组稳定于0左右(P<0.05).3)骨体积:CO+TM组近中骨体积始终呈下降趋势,TM组近中骨体积自加力4d后持续缓慢升高.结论:牙槽骨骨皮质改良切开术辅助正畸可以在术后14~28 d内增加正畸牙移动距离;牙槽骨远中侧骨密度降低明显,压力侧骨体积下降,张力侧骨体积上升,骨改建活跃,区域性加速现象在21d时明显.

  • 牙槽突裂植骨术后的植骨效果评价

    作者:吴军;王国民;钱玉芬;毕玉升;陈振琦

    目的 通过牙CT的扫描及Matlab7.0软件的应用,评价牙槽突裂植骨术后的骨缺损区的体积变化.方法 选取11名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患者,应用牙CT扫描及Matlab7.0软件计算植骨前和植骨后3个月的牙槽突裂空隙体积和所植入骨的体积,并计算术前后体积比值.结果 植骨术后骨桥的体积与植骨前牙槽突裂隙的体积比值,大值可达114.99%,小值仅有13.36%,平均数为71.80%,变异系数为47.987.结论 植骨后存活的骨桥体积变化较大.

  • 颧骨增大术的进展

    作者:尹琳;归来

    颧骨位于面中外侧突出位置,是面部轮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面貌美学影响很大.临床上一般认为颧部突起主要由颧骨构成,还应包括上颌骨颧突和颞骨的颧突[1].颧骨低平的整复目标在于重塑一个接近健侧或高度正常的颧骨.为了增大颧骨体积,不但要重塑颧骨外形曲线,而且要增加颧骨前、外侧高度.根据以上要求,颧骨增大术主要可分为三大类:贴附移植颧骨增高术,颧骨截骨扩展术和牵引成骨术.

  • 口内进路正颌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杨立群;李红梅;何淑芳

    牙颌面畸形是因颌骨发育异常引起的颌骨体积、形态和上下颌骨之间及其与颅颌面其他骨骼之间的关系异常,以及随之伴发的牙颌关系及口颌系统功能异常与颌面形态异常.牙颌面畸形不但影响面容美观,造成牙颌功能障碍,更重要的是影响儿童全身发育及健康[1].我院于1990~ 2004年对44例牙颌面畸形患者采用口内进路正颌全麻手术,手术效果较好,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