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分级转运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作者:李炯艳;李磊

    目的 探讨分级转运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对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 转运前进行转运风险评估,划分风险等级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根据转运风险等级确定转运人员及转运物品.结果 实施分级转运后,转运总体不良事件下降,其中,患者相关性不良事件与转运人员相关性不良事件均下降(P<0.01).结论 分级转运模式能够有效降低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了危重患者的转运安全.

  • 降低危重症早产儿眼部感染的方法与效果

    作者:徐助亚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危重症早产儿眼部感染率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活动主题,并进行现状调研,分析引起危重症早产儿眼部感染的主要原因,制订并落实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危重症早产儿的眼部感染率下降(P<0.01).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降低危重症早产儿的眼部感染率,提高护理质量.

  • ICU信息管理系统在危重症病人救护中的应用成效

    作者:王红;郭雪青;华莎;曾匙梅;周铁波

    目的 提高ICU病人监护信息采集的准确性、病人服务满意度及护理工作效率.方法 应用ICU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病人信息、床位管理、医嘱处理、整体护理、电子病历、护理文书、科研统计、系统设置及效果评价.结果 应用ICU管理信息系统后缩短了24 h护士书写文书时间,24 h护士床边护理时间明显延长,提高了护士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观察病情及时率和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P<0.01或P<0.05).结论 ICU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改进了ICU综合管理模式,提升了护士救护能力和病人满意度.

  • 临床危重症报告登记表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江华

    患者安全足医疗、护理工作的根本,为了更好地保障患者安伞,对临床危重症报告的登记及紧急处理显得尤为重要.临床危重症报告是指某一检测结果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有决定意义,临床必须做出处理的阈值,我院也称之为"危急值报告".

  • 香港医院ICU的组织管理与发展现状

    作者:马继红

    1999年我参加了香港举办的"国际危重症护理研讨会",在港期间我参观考察了威尔斯亲王医院、依丽莎白医院、玛丽医院等六所医院的ICU.同时,有幸结识了香港危重病护士学会执行委员会主席陈永强先生.陈先生是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ICU的专科护士,同时兼任香港中文大学、英国和澳大利亚ICU课程文凭的讲师,对ICU专科护理有很深的研究,由此被我院聘为重症护理协作指导顾问.近年来,陈先生先后两次在我院举办的北京军区重症监护学习班上进行专题讲学,我也多次与陈先生就ICU护理专业进行交流与探讨.2000年我被吸收为香港危重病护士学会的会员,使我对香港ICU的管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 江苏省儿科危重症专科护士培训体验的现象学研究

    作者:王新;杨巾夏;姚文英

    目的 了解儿科危重症专科护士培训过程中的真实体验与感受,为进一步完善其培养模式和定位其职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1名儿科危重症专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通过访谈资料分析,提炼出儿科危重症专科护士培训的正性体验与负性体验,正性体验包括专业理论知识提升、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护理科研水平提升、临床思维能力提升、职业发展路径拓宽、专业交流平台拓展;负性体验包括培训内容与个人需求有差异、培训时间短与培训内容多有矛盾、专科护士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结论 儿科危重症专科护士培训能够有效提升个人的理论、实践与科研等能力,但其培养模式还需进一步完善与优化,同时希望管理者能进一步明确其职业发展方向.

  • 脑内窥镜治疗急性期高血压性脑出血30例

    作者:唐安华;周明根;王海燕;秦宗和;李强

    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常见危重症,近几年来,直视下脑内窥镜清除血肿已成为一种有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方法.我科从1998年1月~1999年12月,用直视下脑内窥镜清除血肿30例,现报道如下.

  • 危重症患者不同原因血糖升高的临床意义及预后

    作者:张海燕;李丽华;吴彩军;李春盛

    目的 探讨急诊危重症患者不同原因导致的血糖升高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北京朝阳医院急诊抢救室2006年10月至2007年11月救治的危重症患者826例,就诊第1小时内进行快速随机血糖测定,有651例患者随机血糖异常升高并进一步行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GHb)检测,根据GHb测试结果将651例患者分为GHb正常与GHb升高两组.651例患者均随访28 d记录患者是否诊断为糖尿病(包括就诊时已经明确糖尿病)以及生存死亡情况,GHb正常与GHb升高两组患者根据患者是否确诊为糖尿病再分为两亚组,分别计算各个亚组患者28 d病死率.结果 651例随机血糖异常升高患者确诊糖尿病患者385例,其中既往无糖尿病病史者155例,占血糖升高例数的23.81%;应激性高血糖266例,占血糖升高例数的40.86%;GHb升高组患者28 d病死率(12.23%)较GHb正常组患者28天病死率(5.82%)明显升高(P=0.001);GHb升高组内无明确糖尿病病史患者病死率(19.21%)较有明确糖尿病病史患者病死率(7.11%)明显升高(P=0.000).结论 危重症患者既往无明确糖尿病史血糖升高不能全部归因为应激性高血糖;不同原因导致的危重症患者血糖升高其预后不同.

  • 14例危重创伤急诊手术中心搏骤停的心肺脑复苏

    作者:武钢;桑显富

    危重症的急诊手术要求快速有效的外科处理,如果此类手术术中发生心搏骤停则死亡率极高.自1988年以来我们在危重创伤急诊手术中遇到心搏骤停14例,报告如下.

  • 留置胃管间断洗胃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探讨

    作者:阳世宇;钱晓明;吴学豪;孙海晨;唐文杰;许宝华;聂时南;王忠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危重症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其救治率,我科自1999年6月采用留置胃管间断洗胃方法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 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急性呼吸衰竭

    作者:谢建忠;许永华;杨兴易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actue respiration failure,ARF)是临床危重症之一.我院ICU于1998年1月~2002年1月收治32例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并ARF患者,报告如下.

  • 持续低效血液透析与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

    作者:程骏章;胡守亮;卢宏柱;莫继安;艾俊英;刘俊成;袁凡丽;陈蓉

    目的 比较持续低效血液透析(sustained low-efficiency dialysis,SLED)与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在危重症患者治疗效果中的差异.方法 将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96例危重症患者按血液净化方式的不同分为连续性血液净化(CBP)组和持续低效血液透析(SLED)组,比较两种治疗方式治疗后各项生化指标、住院天数、血流动力学参数、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以及存活率和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两种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肌酐(Cr)、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1d、2d、和7d的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SLED组与CBP组比较,患者的住院天数、生化指标、APACHEⅡ评分、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存活率和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D具有CBP相似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且两者在危重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相当,SLED为临床治疗危重症提供了一种更经济方便的方式.

  • 危重症应激性高糖血症组织灌注与胰岛素组份的关系

    作者:马春霞;曹相原

    目的 研究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SHG)患者动脉血乳酸(ABL)与胰岛B细胞分泌组份的关系,探讨组织灌注不良对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照人科2 h内的ABL水平三分位数法,将68例SHG患者分为三组:A组,ABL≤1.5 mmol/L;B组,ABL 1.6~4.4 mmol/L;C组,ABL≥14.5 mmol/L;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25例.检测研究对象血中胰岛素原(PI)、真胰岛素(TI)、C.肽(C-P)及免疫反应性胰岛素(IRI)水平,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组Tl显著低于A组(P

  • 小儿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呼吸支持相关预后差异及影响因素

    作者:胡晓光;钱素云;李昌崇;许峰;王莹;周东元;祝益民;陈爱勇;樊寻梅;孙波;中国小儿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临床协作组

    目的 探讨26家医院小儿重症监护室(PICU)患者呼吸支持相关的预后之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 多中心前瞻性临床协作研究,研究时间为2005年12月至2006年11月连续12个月,研究对象为29 d至15周岁的PICU患儿.患儿纳入后记录其基本情况、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数据,汇总后分析不同PICU其患者预后及呼吸治疗的差异.结果 在研究期间,26家PICU共收治危重病例11521例,占PICU收治患者总数的70%,不同单位该比例从14%到98%.26家单位共纳入小儿低氧性呼吸衰竭(AHRF)病例461例,患病率4%,各单位AHRF患病率中位值4.7%(Qr:2.4%~7.1%).AHRF总病死率41.6%,26家PICU病死率中位值39.8%(四分位数间距22%~57%).AHRF病死率在大学附属医院低于非大学附属医院(37%vs.46%,x~2=4.16,P:0.04),经济发达地区低于欠发达地区医院(38%vs.46%,x~2=3.1,P=0.08).结论 我国不同地区及不同类别医院PICU危重病例及AHRF呼吸支持相关的预后存在较大差异.PICU所在医院的学术背景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两个重要原因.在开展提高PICU的呼吸支持治疗水平和AHRF生存率的干预性研究设计中应予考虑.

  • 浙江省ICU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早期腹泻的调查研究

    作者:王先美;陈卫挺;叶立刚;徐善祥;蔡洪流;张茂

    目的 了解监护室内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早期阶段腹泻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提高此类患者的肠内营养治疗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自2016年6月1日至10月31日对浙江省内28家综合性医院的29个ICU进行了前瞻性断面调查.调查对象为新入住ICU且行肠内营养治疗的连续患者.自患者入住ICU实施肠内营养后开始调查,连续观察7 d或直至转出ICU.记录患者的一般指标、病情严重度、肠内营养、腹泻相关及预后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腹泻和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纳入533例患者,期间腹泻的发生率为30.8%(164例),腹泻常见于肠内营养开始后前3 d,持续时间中位数值为2(1,3)d,随着ICU住院时间的延长,新发生腹泻的比例逐渐下降(P<0.01).使用促胃肠动力药、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增高及幽门后喂养途径是导致腹泻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应的OR值(95%CI)为1.82(1.24~2.65)、1.04(1.02~1.07)、1.90(1.11~3.36).而暂停肠内营养、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增高、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延后(>48 h)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应的OR值(95%CI)分别为3.74(1.85~7.54)、1.07(1.04~1.11)、2.31(1.42~3.77)、2.00(1.08~3.70).结论 本研究范围的ICU危重症患者开始肠内营养1周内的腹泻发生率为30.8%,腹泻常见于肠内营养开始后前3 d,持续的中位数时间为2 d.病情严重度增高、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幽门后喂养途径是增加腹泻的高危因素.腹泻患者的机械通气和ICU住院时间延长,住院病死率增加,其中暂停肠内营养可能是增加死亡风险的原因.

  • 急诊危重症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王涛;王烁;李春盛;唐子人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变化对急诊抢救室危重症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能力,为临床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探讨新的思路.方法 对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抢救室救治的所有内科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入院后监测血常规、生化全项指标、血气分析、凝血功能等化验室指标,行APACHEⅡ评分,记录28 d预后.结果 纳入研究患者1 992例,按28 d预后分为生存组(n=1 522)与死亡组(n =470).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及疾病种类等基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与死亡组入院即刻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2.11±4.12)与(21.15±5.55).死亡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至M(Qr)为265 (0,718) μg/L,PLT水平低至(208.16 ±89.87)×109/L-1,与生存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3d后,死亡组凝血功能进行性恶化,而生存组有所改善.Logistic回归表明APACHEⅡ评分与D-二聚体为危重症患者预后不良的的危险因素.ROC曲线进一步证实D-二聚体的异常升高且对治疗反应不佳提示预后不良.结论 急诊危重症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其中D-二聚体的异常升高且对治疗反应不佳提示预后不良.

  • 危重症患者血催乳素、免疫功能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石松菁;游婷婷

    目的 本研究探讨危重症患者血清催乳素(prolactin,PRL)水平、免疫功能改变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福建省立医院内科重症监护室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10月1日收治的符合标准资料完整的80例危重症患者,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分别于入院第2天、第4天、第8天早晨抽取空腹血,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其外周血血清PRL,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其外周血中体液免疫五项,并用多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和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危重症患者血清PRL值(P为0.037,0.036,0.030)和外周血CD3+(P为0.034,0.023,0.023)、CD4+(P为0.046,0.003,0.046)、CD8+(P为0.040 1,0.039,0.045)细胞百分数明显低于存活组.血清PRL值和CD3+、CD4+、CD8+正相关(P为0.004,0.043,0.003),血清PRL值越高,CD3+、CD4+、CD8+细胞百分数越高.结论 细胞免疫的改变,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细胞免疫下降,提示预后不良.血清PRL对细胞免疫功能可能有着正调节作用.

  • 国家早期预警评分联合动脉血乳酸对急诊老年危重患者死亡预测的研究

    作者:温伟;杨鲁;张新超

    目的 评价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EWS)联合动脉血乳酸在急诊老年危重症患者死亡预测中的意义.方法 随机(随机数字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入北京医院急诊科抢救室的413例老年危重症患者.计算NEWS评分并检测动脉血乳酸,电话随访30 d转归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NEWS评分、动脉血乳酸以及两者联合对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死亡组与存活组NEWS评分、动脉血乳酸值存在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EWS评分、动脉血乳酸以及两者联合均为30 d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均P<0.05,OR>1).三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21、0.746、0.762.NEWS评分和NEWS评分联合动脉血乳酸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EWS评分佳截断点为7分,动脉血乳酸水平佳截断点为2.7 mm01/L.结论 NEWS评分、动脉血乳酸、NEWS评分联合动脉血乳酸均为急诊老年危重症患者30 d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三者均有中等预测价值,NEWS评分联合动脉血乳酸在急诊老年危重症患者30 d死亡预后评估方面较单纯NEWS评分预测能力更强.

  • 妊娠合并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ICAM-1、TNF-α和IL-8水平的临床价值

    作者:罗清逢;彭希琳;郑兴武;高孝慈;龙尧

    妊娠合并肝衰竭(PLF)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为了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与妊娠合并肝功能衰竭的关系,作者采用ELISA法检测了49例妊娠合并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ICAM-1、TNF-α和IL-8水平.现报告如下.

  • 掌上超声在ICU医师院内急会诊中的价值

    作者:尹万红;曾学英;王波;舒艾娅;康焰;李易

    目的 探讨ICU医师院内急会诊时掌上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研究.ICU医师接到会诊请求后携掌上超声(VSCAN)到达病房,先按照传统方式进行会诊(病史、查体、辅助检查),判断病情恶化及抢救的原因,评估呼吸循环病理生理状态.记录上述结论,作为后继统计分析的对照组资料(VSCAN前),不作临床使用.然后使用VSCAN进行目标导向检查,结合临床分析超声检查结果,形成终的会诊结论,包括终诊断、循环呼吸病理生理状况及治疗建议.记录会诊结论,作为后继分析的研究组资料(VSCAN后),并将会诊结论告知患者的原主治医师执行.随访治疗效果及结局.统计分析,比较VSCAN检查后能否提高诊断、循环评估及呼吸衰竭原因判断的正确率及减少患者的病死率.结果 共90例患者完成分析.申请急会诊原因为急性循环障碍16例(17.8%),急性呼吸衰竭40例(44.4%),两者兼有者29例(32.2%),心肺复苏5例(5.6%).VSCAN检查后较前显著提高诊断正确率(81.1% vs.58.9% P=0.001),血流动力学评估、急性呼吸衰竭原因判断的准确性(78.3% vs.52.2%P=0.009;71.0% vs.43.5% P=0.001).结论 掌上超声在ICU医师院内急会诊中应用能够提高诊断的正确性,更及时准确的进行循环及呼吸系统的早期评估指导临床治疗.

2505 条记录 8/126 页 « 12...567891011...12512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