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血乳酸变化的研究

    作者:李海燕;朱俊波

    目的: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血乳酸变化,对判断临床疗效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将49例患者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两组入院时、入院12小时、24小时抽动脉血查血乳酸,准确记录.观察两组患者动脉血乳酸变化.结果:表明死亡组与存活组血乳酸动态变化有显著差异,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监测血乳酸动态变化,对判断临床疗效及预后有较好参考意义.

  • 国家早期预警评分联合动脉血乳酸对急诊老年危重患者死亡预测的研究

    作者:温伟;杨鲁;张新超

    目的 评价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EWS)联合动脉血乳酸在急诊老年危重症患者死亡预测中的意义.方法 随机(随机数字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入北京医院急诊科抢救室的413例老年危重症患者.计算NEWS评分并检测动脉血乳酸,电话随访30 d转归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NEWS评分、动脉血乳酸以及两者联合对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死亡组与存活组NEWS评分、动脉血乳酸值存在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EWS评分、动脉血乳酸以及两者联合均为30 d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均P<0.05,OR>1).三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21、0.746、0.762.NEWS评分和NEWS评分联合动脉血乳酸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EWS评分佳截断点为7分,动脉血乳酸水平佳截断点为2.7 mm01/L.结论 NEWS评分、动脉血乳酸、NEWS评分联合动脉血乳酸均为急诊老年危重症患者30 d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三者均有中等预测价值,NEWS评分联合动脉血乳酸在急诊老年危重症患者30 d死亡预后评估方面较单纯NEWS评分预测能力更强.

  • 动脉血乳酸测定在严重脓毒症患儿病情转归中的评价

    作者:刘传勇;江莲英;吕曦;唐渊;魏凯

    目前,儿童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仍是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儿童严重脓毒症的主要危害是顽固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早期评估脓毒症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积极指导临床治疗,对改善患儿预后有重要意义.临床工作中,通过监测严重脓毒症患者各器官功能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而当出现器官功能不全时病情往往已较重,延误了佳干预及治疗的时机.动脉全血乳酸是近些年来提出的相对较新的监测指标,乳酸浓度是反映外周组织灌注情况和细胞内是否缺氧的敏感标志物,可较早反映病情严重程度.

  • 血乳酸对重症感染患儿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龙贵;罗海燕;肖政辉;范江花;袁远宏;段蔚

    目的 探讨血乳酸(lactic acid,Lac)对重症感染患儿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湖南省儿童医院急救中心收治的408例重症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常规查血气分析、肝肾功能、电解质等临床参数并评估脏器功能,在入院时、3d、7 d测动脉血Lac值.结果 死亡组、未愈组住院1、3、7 d血Lac水平均显著高于好转组(均P<0.05);器官功能障碍组患儿住院1d血Lac水平高于无器官功能障碍组(P<0.01);住院1、3、7d时血Lac值≥4mmmo/L组患儿死亡率、未愈率均高于Lac≤1.78mmmo/L、1.780.05).结论 血乳酸动态监测对重症感染患儿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感染性休克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与APACHEII评分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陈丽;谢文锋;郑东华

    目的:观察感染性休克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与 APACHEⅡ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共有105例患者入选,测定患者入ICU时的动脉血乳酸水平,并将动脉血乳酸≤3.0mmol/L的患者分为A组,将动脉血乳酸>3.0mmol/L分为B组,同时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 APACHEⅡ评分),分析各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和顸后。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动脉血乳酸水平和APACHEⅡ评分。结果:A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于B组(P<0.05),A组死亡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低血乳酸水平组APACHE II评分明显低于高血乳酸水平组,高血乳酸水平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低血乳酸水平组,联合动脉血乳酸水平与APACHE II评分有助于早期判断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 作者:

    关键词:
  • 动脉血乳酸水平及APACHEII评分对脓毒血症患者预后应用价值

    作者:宫敏敏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水平、APACHEII评分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价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共60例,将60例患者按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入院治疗后12 h、24 h、48 h、72 h各时点的动脉血乳酸指标、APACHEII评分情况。结果生存组治疗后12 h、24 h、48 h、72 h动脉血乳酸水平和APACHEII评分,均优于同期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血乳酸水平及APACHEII评分可以反应脓毒血症预后效果,对两项指标的综合运用对疗效评估十分有效。

  • 血乳酸与APACHE Ⅱ评分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影响的分析

    作者:马建齐;白静慧;蒋雷;王志勤

    目的 研究感染性休克患者动脉血乳酸浓度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在转入辽宁省肿瘤医院ICU时进行APACHEⅡ评分及动脉血血乳酸测定,6h后再次进行血乳酸测定,并计算血乳酸清除率;比较不同APACHEⅡ评分分值组的动脉血乳酸浓度及APACHEⅡ与血乳酸浓度间的相关性;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观察两组患者血乳酸浓度的变化、APACHEⅡ评分及乳酸清除率情况.结果 随着APACHEⅡ评分分值的升高(<15、15~<25、25 ~<35、≥35分),动脉血乳酸浓度也逐渐升高[(3.45±0.12)、(4.71±1.04)、(9.80±3.29)、(14.29±0.88) mmol/L],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动脉血乳酸浓度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962,P< 0.001);死亡组APACHEⅡ评分分值、血乳酸浓度高于存活组,而乳酸清除率均低于存活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01),血乳酸值>10 mmol/L且6h血乳酸清除率<10%的1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均死亡.结论 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增高,动脉血乳酸浓度逐渐增高,而乳酸清除率逐渐下降,这与病情严重度呈正相关.

  • 血乳酸水平和乳酸清除率评估脓毒血症的预后研究

    作者:何美娜;招晓俊

    目的 分析血乳酸水平和乳酸清除率对于评估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住院的152例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动脉血乳酸水平将其分为乳酸正常组(血乳酸<2.0 mmol/L,n=53)、轻度升高组(2.0 mmol/L≤血乳酸<4.0 mmol/L,n=67)和重度升高组(血乳酸≥4.0 mmol/L,n=32),观察三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平均住院时间以及病死率;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n=58)(存活<28 d)与存活组(n=94)(存活>28 d),分析两组入院即刻、入院6、24、48 h血乳酸水平以及入院6、24、48 h乳酸清除率.结果 重度升高组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以及病死率明显高于乳酸正常组与轻度升高组(P<0.05);死亡组入院即刻、入院6、24、48 h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入院6、24、48 h乳酸清除率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结论 乳酸水平和乳酸清除率能有效评估脓毒血症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预后.

  • 血乳酸水平和乳酸清除率与急诊病情分层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于丽琴;马星;杨蓉佳

    目的 探讨血乳酸(Lac)水平和乳酸清除率(LCR)与急诊病情Ⅰ、Ⅱ级分层及预后评估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接诊的急诊病情为Ⅰ、Ⅱ级伴高乳酸血症的370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Lac≥10 mmol/L组(181例)和Lac 4~10 mmol/L组(189例),比较两组患者剩余碱(BE)、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住院病死率的差异;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急诊病情Ⅰ级与Ⅱ级组患者初始Lac、6 h LCR、APACHEⅡ评分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初始Lac和6 h LCR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①随着Lac水平升高,危重患者BE负向偏离和APACHEⅡ评分逐渐增加[BE(mmol/L):-16.74±8.21比-5.98±8.43,APACHEⅡ评分(分):27.6±5.6比20.1±4.8],住院病死率也随之升高[76.79%(139/181)比43.39%(82/1 89),均P<0.01].②死亡组患者初始Lac和APACHEⅡ评分较存活组明显升高[初始Lac(mmol/L):8.81±4.71比4.43±2.82,APACHEⅡ评分(分):23.6±5.6比17.3±3.7 J,6 hLCR则明显低于存活组[(12.26±6.47)%比(35.16±10.63)%,均P<0.01].③急诊病情Ⅰ级组初始Lac、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Ⅱ级组,而6 h LCR较Ⅱ级组显著降低[初始Lac(mmol/L):8.7±2.6比6.8±2.0,APACHEⅡ评分(分):25.2±6.3比16.3 ±4.7,6 h LCR:(14.8±4.7)%比(33.5±5.8)%,均P<0.01].④相关性分析提示,370例急诊危重患者初始Lac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731,P=0.017),而6hLCR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694,P=0.010).结论 急诊病情Ⅰ级患者的早期动脉血Lac显著高于急诊Ⅱ级,而急诊病情Ⅱ级患者的6h内LCR显著高于急诊Ⅰ级;急诊危重患者Lac和LCR具有与APACHEⅡ评分相似的评估病情的作用,且较APACHEⅡ评分简单易行.

  • 急性百草枯中毒早期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才权;刘志

    目的 寻找判断急性百草枯(PQ)中毒患者早期(72 h内)死亡的相关临床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93例急性PQ中毒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毒后是否在72 h内死亡分为两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服毒量、尿中PQ浓度、每次灌流后尿中PQ浓度的降低率;中毒后24 h内血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动脉血气分析值,血K+、Na+、Cl-,以及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总胆红素、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CK)、尿素氮、血肌酐的差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尿中PQ浓度与服毒量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中毒早期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93例急性PQ中毒患者72 h内死亡19例,早期病死率为20.4%.与非早期死亡组比较,早期死亡组服毒量(mL:133.4±108.8比58.6±40.0,t=3.145,P=0.002)、尿中PQ浓度[mg/L:16.34(11.87,96.76)比4.46(1.21,12.78),Z=-3.422,P=0.001]、WBC(×109/L:22.63±9.72比14.95±8.39,t=3.446,P=0.001)、动脉血乳酸[Lac(mmol/L):6.7(2.2,12.1)比1.9(1.1,3.4),Z=-3.294,P=0.001]均明显升高,第一次血液灌流后尿中PQ浓度降低率[(38.40±15.63)%比(67.59±27.87)%,t=2.945,P=0.004]、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mmHg,1 mmHg=0.133 kPa):28.7±9.3比34.8±6.7,t=-3.245,P=0.002]明显降低,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服毒量与尿中PQ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450,P<0.001).ROC曲线显示,尿中PQ浓度、WBC、Lac预测PQ中毒早期死亡价值较大[尿中PQ浓度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6,95%可信区间(95%CI)为0.699~0.913,截断值为11.64 mg/L时,敏感度为84.6%,特异度为71.4%;WBC的AUC为0.734,95%CI为0.569 ~ 0.899,截断值为15.94×109/L时,敏感度为69.2%,特异度为76.8%;Lac的AUC为0.729,95%CI为0.568 ~ 0.891,截断值为1.95 mmol/L时,敏感度为84.6%,特异度为42.9%].结论 尿中PQ浓度、WBC、Lac、服毒量、PaCO2为PQ中毒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尿中PQ浓度、WBC、Lac对患者早期死亡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动脉血乳酸动态监测在心脏外科重症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作者:马晶;袁国祥

    目的:分析动脉血乳酸动态监测在心脏外科重症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所在医院收治的64例心脏外科重症患者,根据Euro SCORE评分系统标准,将患者分为低中度组(43例)和重度组(21例),测定2组患者围手术期动脉血乳酸含量。结果:2组动脉血乳酸含量随着麻醉处理与手术操作逐渐上升,至术后6h含量达到峰值,后渐回落;低中度组术后48h内动脉血乳酸含量均恢复正常,明显低于高危组,2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高危组主动脉阻断时间、转机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低中度组(P<0.05)。结论:动脉血乳酸上升幅度与主动脉阻断时间、转机时间呈正比例关系,通过对2组患者动脉血乳酸含量开展动态监测,可及时掌握心脏外科重症患者体内环境,对患者病情判断及对症治疗提供良好指标。

  • 动脉血乳酸和乳酸清除率在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分析

    作者:焦丽杰;朱明哲

    目的 分析动脉血乳酸和乳酸清除率评估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和判断患儿预后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 85例新生儿窒息患儿根据1 min Apgar评分分为重度窒息组(40例)和轻度窒息组(45例),根据预后分为治愈组(68例)和死亡组(17例).同期选择40例因其他疾病入院治疗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及对照组血乳酸水平、6h乳酸清除率、动脉血气指标、多器官损伤比例,比较治愈组、死亡组患儿血乳酸水平、6h乳酸清除率、动脉血气指标.结果 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及对照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窒息患儿血pH值、碱剩余(BE)及6h乳酸清除率均低于对照组,血乳酸水平、多器官损伤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窒息严重程度加重血pH值、BE及6h乳酸清除率明显降低,而血乳酸水平、多器官损伤比例明显升高(P<0.05);治愈组、死亡组及对照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愈组与死亡组血pH值、BE等动脉血气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死亡组6h乳酸清除率、1 min Apgar评分明显低于治愈组(P<0.05),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治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脉血乳酸、6h乳酸清除率在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判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动脉血乳酸清除率与 ICU 危重患者预后的关系

    作者:许运铎;张晓博;张桂英;白雪景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清除率与 ICU 危重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入住的142例危重症患者行动脉血乳酸水平测定,分别在入住 ICU 30 min 内、6、12、24、48、72 h 后分别进行血乳酸测定,观察血乳酸水平与预后及病死率的相关性。计算治疗后6、24 h 动脉血乳酸清除率,采用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评分系统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72 h 对患者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6 h 内动脉血乳酸清除率≥10%的患者62例、6~24 h 内动脉血乳酸清除率≥10%的患者64例、24 h 动脉血乳酸清除率<10%的患者16例,病死率分别为12.9%(8/62)、31.8%(20/64)、81.3%(13/16),治疗后6、24 h 病死率与28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6、24 h APACHE-Ⅱ评分、心率、呼吸、PaO2/ FiO2、pH 值、动脉血乳酸与28 d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全部患者治疗后存活101例、28 d 死亡41例,治疗后24 h 动脉血乳酸清除率≥10%126例、24 h 动脉血乳酸清除率<10%16例,病死率分别为22.2%(28/126)、81.3%(13/16)。结论动脉血乳酸清除率与ICU 危重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及早恢复动脉血乳酸的正常值可改善危重患者的预后。

  • 动态监测D-Dime、动脉血乳酸、纤维蛋白原、氧合指数在小儿脓毒血症的临床意义

    作者:江秀清;阙学俊;苏岸华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D-Dime、动脉血乳酸、纤维蛋白原、氧合指数在小儿脓毒血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该院2007年4月~2010年4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小儿脓毒血症患儿48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预后终生存34例设立为生存组,死亡14例设立为死亡组。所有患者入ICU后,常规检测凝血五项、动脉血气分析和动脉乳酸值(LA),计算动脉血气氧合指数(Pa02/FiO2)。采用贝克曼DXC800全自动生化仪进行测试取桡动脉血进行血乳酸测定。纤维蛋白原(FBG)的检测:0.109mmoL/L枸橼酸钠抗凝试管取血3mL,Sysmex CA-1500凝血分析仪进行分析。以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DD)。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生存组患者Pa02/Fi02治疗后24 h、治疗后48 h、治疗后72 h得到明显改善,且改善效果明显优于死亡组(P<0.05),而生存组的动脉血乳酸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而死亡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本组病例治疗前DD死亡组较生存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生存组DD治疗后24h、治疗后48h、治疗后72 h逐渐下降,且生存组下降水平明显优于死亡组(P<0.05)。而纤维蛋白原同DD正好相反。结论:动态监测D-Dime、动脉血乳酸、纤维蛋白原、氧合指数在小儿脓毒血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反映疾病的预后及严重程度。

  • 动脉血乳酸对婴幼儿重症肺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立芹;安俊荣;崔梁爽;李凤云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对婴幼儿重症肺炎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2013年婴幼儿重症肺炎160例和同期住院婴幼儿普通肺炎156例,于入院初、入院6h、入院24h、入院48 h抽动脉血化验乳酸进行比较,并计算6h乳酸清除率.结果:入院时重症肺炎组血乳酸(3.90±1.25) mmol/L,高于普通肺炎组(1.75 ±0.55) mmol/L,P<0.05.重症肺炎组6h后乳酸清除率(4.21±3.25) mmol/L,明显低于普通肺炎组(13.21±4.51) mmol/L,P<0.01.结论:动态监测血乳酸,尤其6h血乳酸清除率对判断婴幼儿重症肺炎的预后有较高的价值.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心肺复苏后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意义

    作者:范爽;宋德彪;李艳辉;王杨

    目的 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用于早期评价心肺复苏(CPR)术后发生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的可行性.方法 2009-05~2011-06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急救医学科收治的CPR术后恢复自主循环并处于昏迷状态需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的患者25例.在患者入院后的24 h内留取标本行NSE、动脉血乳酸水平的测定,并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动态监测NSE水平变化.对入选病例进行随访(期限为3个月),并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按照评分标准分为A组(死亡、植物状态、意识转清生活不能自理)和B组(生活能自理、正常生活但有轻度神经障碍).利用SPSS7.0软件对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患者入院时GCS评分低于B组,但动脉血乳酸、血NSE水平均高于B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动态监测NSE水平,NSE水平高峰值约在CPR后48 h出现.结论 NSE可以作为评价CPR术后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早期指标.NSE与GCS评分、血乳酸等指标均可反映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NSE水平越高,脑损伤程度越重,预后越差.

  • 经皮组织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价值的临床研究

    作者:瞿金龙;赵良;王虑;王玺;李文放;林兆奋;刘雪峰

    目的:探讨经上肢前臂背侧测得经皮组织氧分压( tcpO2)和二氧化碳分压( tcpCO2)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微循环情况评估与预后评估价值的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06-01~2014-03-31诊断为感染性休克的患者30例,动态监测诊断当天、24 h动脉血氧分压( 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PaCO2)、tcpO2、tcpCO2、血乳酸,并计算出氧偏移度、二氧化碳偏移度等指标,选取即将出院的10例治愈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统计学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感染性休克患者动脉血乳酸、tcpO2和tcpC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性休克死亡组二氧化碳偏移度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氧化碳偏移度与血乳酸呈线性正相关(R2=0.538),诊断当天二氧化碳偏移度较血乳酸、APACHEⅡ评分能更好地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且佳截断值为0.38。结论二氧化碳偏移度能与动脉血乳酸一样提示微循环情况,且二氧化碳偏移度能更好地早期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 血乳酸水平和SOFA评分对急诊严重脓毒症患者的评估作用

    作者:李晓晶;陈旭岩

    目的 探讨SOFA评分和动脉血乳酸在急诊严重脓毒症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检测我院急诊重症观察室中的28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入院时和正规治疗6h的动脉血气分析、血常规、血肝肾功能,监测入院时和正规治疗6h后平均动脉压、心率、体温和尿量变化.比较两组SOFA评分、血乳酸和6h乳酸清除率.结果 治疗前血乳酸水平死亡组(7.98±4.24) mmol/L明显高于存活组(3.99 ±4.09)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死亡组SOFA评分(7.55 ±2.67)分明显高于存活组(4.94±3.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治疗前SOFA评分判断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是0.798,治疗前血乳酸的AUC是0.847.结论 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初始血乳酸水平和SOFA评分越高,患者预后越差.早期监测患者血乳酸水平,进行SOFA评分是急诊判断严重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良好方法.

  • APACHEⅡ评分、动脉血乳酸及血清降钙素原与重症肺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林桂仪

    目的:探讨APACHE II评分、动脉血乳酸、血清降钙素原与重症肺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2011~2013年住院82例重症肺炎的病例资料,统计出院时的死亡率、存活率,并根据患者存活与否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观察两组患者组间及组内APACHEII评分、动脉血乳酸、血清降钙素原的动态变化。结果出院时重症肺炎患者的存活率为59.76%,死亡率为40.24%。存活组患者确诊重症肺炎时的APACHE II评分、动脉血乳酸、血清降钙素原分别为(21.85±6.50分)、(3.81±2.43 mmol/L)、(3.68±3.09 ng/mL),而死亡组分别为(25.24±7.15分)、(5.42±3.76 mmol/L)、(5.48±4.15 ng/mL),三者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存活组患者APACHE II评分、动脉血乳酸、血清降钙素原随住院天数的增加而降低,死亡组患者相反。 APACHE II评分与动脉血乳酸、血清降钙素原呈正相关。存活组、死亡组治疗第3、7天后三组间相比,APACHE II评分、动脉血乳酸、血清降钙素原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重症肺炎治疗后的APACHE II评分及动脉血乳酸、血清降钙素原的动态变化情况,可作为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的参考之一。

52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