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保护研究思路的探讨

    作者:张久亮;李英姿

    减轻半暗带损伤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尽快复流及神经保护治疗是前提.因时间窗的限制,溶栓率很低(发达国家小于5%);而所有神经保护剂迄今未能在人类中证明有效.根据中医整体观思路及对两医相关研究的分析,笔者发现未缺血脑区功能状态对缺血灶损伤程度有影响.未考虑这一影响,可能是神经保护未成功的原因之一.笔者提出未缺血脑区可通过复杂的神经网络对缺血灶损伤产生影响,有效地调整未缺血区脑区功能状态是减轻缺血灶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 癫痫与脑电图检查

    作者:陶华英

    脑电图(EEG)是将大脑神经细胞的自发性生物电活动放大百万倍并记录,以研究大脑功能状态的一种无痛、无创、便捷且经济的电生理检查方法.癫痫是由于大脑神经元超同步放电而引起的阵发性大脑功能紊乱,在发作期及发作间期EEG均可出现特异的癫痫波.因而脑电图可用于癫痫的正确分型,而根据不同的发作类型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当的抗癫痫药物,才能获得良好的疗效.癫痫发作得到有效控制后.

  • 脑电波中脑功能状态认知指数在不同特征人群中的分布特点研究

    作者:吴一兵

    目的 分析脑电波中脑功能状态认知指数在不同特征人群中的分布特点.方法 2013年6月—2018年5月,从学校、企业或机构、社区、大型展会选取健康人20806例,年龄<7岁238例,7~9岁553例,10~13岁1167例,14~24岁2345例,25~39岁6686例,40~65岁7754例,66~80岁1608例,>80岁455例.选取北京市某重点大学学生517例(A组),脑病患儿118例(B组),自闭症儿童30例〔C组,其中参加正常儿童教育15例(C1组)、参加特殊儿童教育15例(C2组)〕,语言障碍儿童65例(D组),北京市某医院肝性脑病患者68例(E组),北京市某医院确诊的心脏病患者1237(F组),北京市某医院手术室全身麻醉患者94例(G组),北京市某医院癌症患者32例(H组).分别从建模对象中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A组517例、对照-B组118例、对照-C组30例、对照-D组65例、对照-E组68例、对照-F组1237例、对照-H组32例,另选取北京市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昏迷患者135例作为对照-G组.采用HXD-I多功能组合式监护仪采集所有受试者脑电波,采用小波算法脑电分析软件包1.0版处理采集到的脑电信号并自动计算反应速度、记忆加工、警觉度、困倦、脑惰性、脑耗能、脑混沌、脑内敛、脑排空、脑疲劳、脑稳定、脑抑制、内源性焦虑、外专注、外专注、左右脑偏侧指数.结果 (1)随着年龄增长,反应速度、记忆加工、警觉度、脑抑制、外专注指数呈"反U字形"趋势,脑惰性、脑耗能、脑混沌、脑疲劳、内源性焦虑、内专注指数呈"U字形"趋势,困倦、脑稳定指数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脑内敛、脑排空、左右脑偏侧指数呈缓慢上升趋势.(2)A组记忆加工、脑内敛指数高于对照-A组,脑惰性指数低于对照-A组(P<0.05).(3)B组脑耗能、脑疲劳指数高于对照-B组,脑内敛、脑抑制指数低于对照-B组(P<0.05).(4)C1组和C2组脑耗能、脑混沌、脑疲劳指数高于对照-C组,C2组脑耗能、脑混沌、脑疲劳指数高于C1组(P<0.05);C1组左右脑偏侧指数高于对照-C组和C2组,C2组左右脑偏侧指数低于对照-C组(P<0.05).(5)D组脑惰性、脑排空、脑疲劳、外专注指数高于对照-D组,记忆加工、脑抑制指数低于对照-D组(P<0.05).(6)E组反应速度、记忆加工、警觉度、脑惰性、脑耗能、脑内敛、外专注指数低于对照-E组,困倦、脑排空、脑稳定、脑抑制、内专注指数高于对照-E组(P<0.05).(7)F组脑排空、内专注、内外专注和指数高于对照-F组,脑内敛指数低于对照-F组(P<0.05).(8)G组记忆加工、困倦、脑内敛指数高于对照-G组,脑惰性、脑耗能、脑排空、脑稳定、脑抑制、内源性焦虑、内专注指数低于对照-G组(P<0.01).(9)H组脑惰性、外专注、左右脑偏侧指数低于对照-H组,脑稳定、脑抑制、内专注指数高于对照-H组(P<0.05).结论 脑电波中脑功能状态认知指数分布趋势符合人体生命周期中的客观变化规律,且其在不同特征人群中呈特异性变化.

  • 亚健康失眠人群脑功能状态与睡眠质量关系

    作者:杨明会;季绍旦;刘毅

    目的 探讨亚健康失眠人群的脑功能状态变化及其与失眠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脑电超慢涨落图(EFG)分析仪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检测亚健康失眠人群的脑功能状态指数,包括运动指数、兴奋抑制指数、血管舒缩指数与PSQI总分.结果 46例失眠者(其中男27例.女19例)脑功能均有异常.其中脑功能状态指数中的运动指数、兴奋抑制指数的实测值都高于正常参考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部受检者PSQI总分均≥7分,其中以12~16分的中度失眠为主,占受检总人数的50.0%.所有失眠者PSQI总分与脑功能状态3种指数实测值之间均无线性相关性.结论 亚健康失眠人群脑功能状态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但脑功能状态异常与其失眠程度之间无明显密切关系.

  • 脑电超慢涨落图技术对阿尔茨海默病脑功能状态的评估价值

    作者:李沫;吕继辉;郝智慧;李文杰;母海艳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功能状态特点及与痴呆严重程度的关系.采用脑电超慢涨落图技术检测42例AD患者和50例正常老年人的脑功能指数,并进行比较分析.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痴呆严重程度进行评估,进而与脑功能指数进行相关分析.AD组和正常组相比,大脑总功率和兴奋抑制指数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得分与兴奋抑制指数呈负相关(r=-0.474).本研究发现AD的脑功能异常可能对研究AD的病理生理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脑电双频指数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中的应用及镇静效果评价

    作者:熊晓林;原桂华;王文元;钟泰迪

    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是目前已知围术期监测麻醉深度及脑功能状态灵敏的指标之一.Andra E等[1]研究表明BIS与单一镇静药(如异丙酚)有较好的相关性,但临床工作中发现良好硬膜外阻滞的患者在维持良好镇痛效果的同时,似乎尚能呈现出一定的镇静作用.本次研究拟引入BIS监测脑功能状态作为围术期麻醉深度的客观指标,评价老年患者行择期开腹手术中单纯全身麻醉与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对镇静效应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亚健康失眠患者脑功能状态调查分析

    作者:王宏宇

    目的 探讨亚健康失眠患者的脑功能状态.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亚健康失眠患者25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25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使用SPO3型脑电超慢涨落图(encephal of luctuograph,EFG)分析技术检测脑内6种神经递质的值[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谷氨酸(glutamate,Glu)、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多巴胺(dopamine,DA)],并进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GABA、Glu、5-HT、Ach、NE、DA观察组分别为:18.7±3.8、28.1±4.4、221.5±28.9、188.5±31.3、108.8±18.9、66.7±10.5,对照组分别为40.1±5.1、50.2±7.6、466.3±71.8、435.6±69.8、281.5±44.8、166.2±25.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亚健康失眠患者脑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情况,了解这些异常情况可帮助检查和治疗亚健康失眠状态.

  • 自杀倾向者脑内神经递质水平及其与脑功能状态的相关性

    作者:张康莉;张晓明;姚金慧

    对自杀倾向者进行科学有效的防治,降低自杀死亡率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大课题.及时发现影响自杀倾向的相关因素,是有效预防自杀发生的关键~([1]).为此对自杀倾向者的负性生活史、遗传因素、躯体疾病、社会环境等相关因素研究较多.

  • 脑电超慢涨落图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许维春;王新瑞;马德林;唐卫东;岳晓斌;何睿哲;谢东;吴一斌;李亚娟

    目的 研究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和脑功能状态的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ML-2001型脑电超慢涨落分析仪,检测抑郁症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2,4,6周各检测一次脑电超慢涨落图,共4次,经配对t检验,分析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神经递质及脑功能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1)抑郁症患者治疗前脑内神经递质测值与正常值对照比较,其sl(r-氨基丁酸,GABA)、s2(谷氨酸,GLu)、s3(乙酰胆碱受体,AchR)、s4(5-羟色胺,5-HT)、s5(乙酰胆碱,Ach)、s13(深抑制递质,INH)测值均高于正常值,其中Glu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s6(强兴奋递质,EXC)、s7(去甲肾上腺素,NE)、s11(多巴胺,DA)测值均低于正常值,其中NE、DA差异有显著性(P<0.05).(2)治疗前与治疗后2,4,6周各次测值比较,其中GABA治疗前测值(9.18±4.03)与治疗后2,4,6周每次测值(5.89±4.09)(5.91±3.88)(6.19±3.74),Glu治疗前测值(7.59±4.71)与治疗后2,4,6周每次测值(4.19±4.11)(3.71±3.59)(3.65±3.27)比较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5-HT、Ach、NE、DA经治疗后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EXC亦升高(P<0.05).AchR、INH差异无显著性(P>0.05).(3)HAMD、SD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4)脑功能状态治疗前后对照比较,也有明显好转.结论 抑郁发作可能与脑内神经递质GABA、Glu、5-HT、Ach、NE、DA、EXC物质和功能失调有关.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无创颅内压监测与脑功能状态相关性及其应用研究

    作者:李肖亮;杜波;单爱军;陈东;吕文;梁建;钟贤良

    目的 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早期有创颅内压监测(腰椎穿刺测压或脑室外引流测压)与无创颅内压监测[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监测]的差异性和适用性,并探讨颅内压、GCS评分与脑状态监测仪获取的数字化脑电信号[脑状态指数(CSI)、肌电指数(EMG)]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对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3例GCS评分3~12分SAH患者早期行腰椎穿刺测压或脑室外引流测压,同步进行F-VEP无创颅内压监测及脑功能状态监测,分析无创与有创颅内压监测值是否存在差异以及上述指标间的相关性. 结果 (1)患者有创颅内压监测(腰椎穿刺测压/脑室外引流测压)与无创监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69,P=.946;t=-0.158,P=0.876).(2)患者颅内压与CSI呈负相关关系(r=-0.898,P=0.000),与EMG呈正相关关系(r=0.938,P=0.000); GCS评分与CSI存在正相关关系(r=0.472,P=0.011),与颅内压暂未发现相关关系(r=-0.047,P=0.814),与EMG不存在相关关系(r=-0.170,P=0.388).控制颅内压、GCS评分因素后偏相关分析发现CSI和EMG无相关关系(r=0.288,P=0.138). 结论 (1)SAH患者F-VEP监测颅内压与腰椎穿刺测压法或脑室外引流测压法监测具有相似效用.(2)CSI和EMG与颅内压具有良好相关性,表明病情变化与颅内压动态变化趋势相一致.

  • 亚健康失眠人群脑内神经递质活动的脑电超慢涨落图表现

    作者:李绍旦;杨明会;刘毅

    目的:探讨亚健康失眠人群的脑电超慢涨落图(EFG)表现.方法:应用EFG分析仪检测亚健康失眠人群的脑内神经递质活动变化情况及其脑功能状态表现.结果:脑内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谷氨酸、5-羟色胺、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的实测值都低于正常参考值,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脑功能状态指数中的运动指数、兴奋抑制指数的实测值都高于正常参考值,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而血管舒缩指数的实测值则稍高于正常参考值,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亚健康失眠者脑内主要神经递质均明显降低,其脑功能状态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

  • 抑郁症患者的脑电超慢涨落图47例分析

    作者:许维春;李亚娟;王新瑞;马德林;唐卫东;岳晓斌;何睿哲;谢东

    目的:利用脑电超慢涨落图技术(ET)研究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脑内多种神经递质的变化和与脑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本文47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于用药前及用药后2、4、6周各作一次ET检测,共4次.采用t检验,分析抑郁症治疗前后神经递质及脑功能状态变化情况.结果:①抑郁症患者治疗前脑内神经递质测值与正常值比较,其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5-羟色氨(5-HT)、乙酰胆碱受体(AchR)、强抑制物质(INH)等测值均高于正常值,而强兴奋物质(EXC)、乙酰胆碱(Ach)、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的测值均低于正常值,但经配对t检验差异无显著意义(P>0. 0 5);②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4、6周GABA、G1u均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③治疗后Ach上升(P<0.01);④在治疗后第二周、第四周和第六周5-HT、NE显著升高(P<0.05);⑤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脑内神经递质GABA、Glu、5-HT、Ach、NE、DA、INH物质、EXC物质和脑功能失调有关.

  • 脑脊液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在急性颅脑损伤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金涌;沈宏;刘池波;余捷凯

    颅脑损伤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患之一,尽管对颅脑损伤的研究不断深入,但颅脑损伤仍有高伤残率和高致死率.常规的颅腩损伤诊断多依赖于CT、MRI、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等神经影像学技术,这些诊断工具在判定患者的一般脑功能状态上是有价值的,但缺乏对脑损伤程度的精确及量化的评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