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低剂量X射线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vWF的影响

    作者:王一凡;郑盈盈;解奇;刘炬

    目的 探讨低剂量X射线(0.1 Gy)照射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vWF的影响.方法 采用医用直线加速器对脐静脉内皮细胞进行0、0.1 Gy(剂量率为200 cGy/min)的X射线照射,然后采用MTT法、台盼蓝染色和细胞凋亡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细胞活力及细胞凋亡.此外,采用ELISA和Westemblot方法检测受X射线照射后的细胞培养液中vWF的表达.结果 以0.1 Gy的低剂量X射线照射脐静脉内皮细胞后,细胞增殖、细胞活力以及细胞凋亡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照射后的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基中vWF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低剂量(0.1 Gy)的X射线剂量照射不会导致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凋亡或细胞活性的显著改变,但是促使其分泌vWF的量增多.

  • PKC抑制剂对子痫前期血清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NF-κB核转位及VCAM-1表达的影响

    作者:蒋荣珍;滕银成;黄亚绢;顾京红;李明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血清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蛋白激酶(PKC)活性改变、核因子-κB(NF-κB)核转位及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以及PKC抑制剂对它们的影响.方法:用胰酶消化培养法培养正常妊娠HUVEC,传代后待细胞长满至70%~80%后,加或不加PKC抑制剂多黏菌素B(PMB)作用30min后分别加入正常妊娠及子痫前期血清,培养2h,Western Blot测定细胞胞浆PKC、胞膜PKC含量、胞浆核因子κB抑制因子(I-κB)、胞核NF-κBp65含量;培养48h,用MTT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学测定细胞凋亡,酶联免疫法测定HUVEC VCAM-1的表达.结果:子痫前期血清培养的HUVEC胞浆PKC及I-κB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胞膜PKC含量、胞核NF-κBp65含量、VCAM-1表达、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加PKC抑制剂预处理后,子痫前期组HUVEC胞浆PKC含量及I-κB含量明显增加(P<0.05);胞膜PKC含量、胞核NF-κBp65含量、VCAM-1表达、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细胞活力明显增加(P<0.05).结论:子痫前期血清可促进HUVEC NF-κB活性及VCAM-1表达,PKC抑制剂可抑制子痫前期患者血清诱导HUVEC的NF-κB活性及VCAM-1表达,PKC、NF-κB在子痫前期内皮细胞损伤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桥梁作用.

  • 缺氧调控滋养细胞和内皮细胞sFlt-1差异表达的研究

    作者:周琼;刘海意;曾万江;龚洵;吴媛媛;乔福元

    目的:探讨缺氧条件下,人早孕绒毛滋养细胞(TEV-1)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VC-304)中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差异表达的特点.方法:CoCl2诱导TEV-1及EVC-304化学缺氧,并于0,6,12,24,48,72,96,120h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上清中sFlt-1蛋白表达,Real time RT-PCR法检测各组sFlt-1 mRNA表达.结果:缺氧72h后滋养细胞sFlt-1 mRNA及蛋白表达随时间延长明显升高(P<0.05),而内皮细胞sFlt-1 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情况下滋养细胞及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均有sFlt-1表达;缺氧诱导滋养细胞sFlt-1表达明显增加,而内皮细胞sFlt-1表达对缺氧刺激无明显反应.

  • 川芎嗪对子痫前期脐血清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NF-κB活性及VCAM-1表达的影响

    作者:蒋荣珍;黄亚绢;顾京红;李明;陈汉平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子痫前期患者脐静脉血清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核因子-κB(NF-κB)活性及其靶基因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用胰酶消化法培养正常妊娠HUVEC,传代后待细胞长满至70%~80%,加或不加川芎嗪作用30min后分别加入正常妊娠及子痫前期脐静脉血清,培养48h后,MTT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学测定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测定HUVEC NF-κB的表达,酶联免疫检测VCAM-1的表达.结果:子痫前期患者脐静脉血清培养HUVEC的增殖活力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胞核NF-κB及VCAM-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子痫前期患者脐静脉血清培养HUVEC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加川芎嗪预处理后,子痫前期组HUVEC增殖活力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胞核NF-κB及VCAM-1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川芎嗪可抑制子痫前期患者脐静脉血清诱导的HUVEC凋亡,NF-κB的核转位及VCAM-1的表达.

  • 米非司酮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

    作者:鹿群;赵兴波;李建峰;李继俊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MIF)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与凋亡的作用.方法:应用MTT比色法观察MIF对HUVEC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DNA缺口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MIF作用前后HUVEC细胞增殖与凋亡变化.结果:不同浓度MIF均能抑制HUVEC细胞生长.MIF≤20μmol/L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在第24h达高峰,此后呈下降趋势.MIF>20μmol/L对细胞生长产生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用40μmol/L的MIF处理72h后,HUVEC细胞的增殖降低、凋亡率增加,P<0.0001;且伴随ER/PR、VEGF表达的下降.结论:MIF具有抑制HUVEC细胞增殖、诱导HUVEC细胞凋亡的作用.

  • 蕨麻多糖对缺氧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作者:葛肖健;张永亮;师超峰;徐葳;李建宇;李灵芝

    目的 探讨蕨麻多糖对缺氧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培养好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缺氧模型组、复方丹参对照组及蕨麻多糖高、中、低浓度组,除常氧对照组外,其余5组构建缺氧损伤模型,同时复方丹参对照组加复方丹参片提取物(终浓度0.1 mg/mL),蕨麻多糖高、中、低浓度组加终浓度分别为0.1、0.05、0.025 mg/mL的蕨麻多糖,均培养2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台盼蓝染色法测算细胞存活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基中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O)水平,ELISA法测定培养基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内皮素1(ET-1)水平,比色法测定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RT-PCR技术测定细胞内iNOS、eNOS mRNA表达.结果 蕨麻多糖各浓度组、复方丹参组与缺氧模型组比较细胞形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缺氧模型组比较,蕨麻多糖各浓度组、复方丹参组细胞活力及存活率升高,细胞LDH外漏量下降,iNOS和ET-1水平降低,eNOS和NO水平升高,SOD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细胞eNOS mRNA表达升高,iNOS mRNA表达降低(P均<0.05).结论 蕨麻多糖可能通过提高缺氧损伤EA.hy926细胞的抗氧化活性、调控ET-1与NO的动态平衡发挥保护作用.

  • EGCG对尿酸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作者:谢华;王彦;李士捷;宗敏;陈艳秋;孙建琴

    目的 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尿酸(UA)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UVEC,取第4~5代细胞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给予EGM-2完全培养液培养;UA组加入含终浓度为8 mg/dL UA的EGM-2完全培养液培养;UA+EGCG组加入含终浓度为50 μmol/L EGCG的EGM-2完全培养液培养12 h,再加入含终浓度为8 mg/dL UA的EGM-2完全培养液培养;EGCG组加入含终浓度为50 μmol/L EGCG的EGM-2完全培养液培养.收集各组培养24 h的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NF-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环氧化酶2(COX-2)、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DCFH-DA法检测活性氧(ROS)水平(以平均光密度值表示).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UA组NF-κB、MCP-1、ICAM-1、TNF-α、iNOS mRNA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均<0.01);与UA组比较,UA+EGCG组、EGCG组NF-κB、MCP-1、ICAM-1、COX-2、TNF-α、iNOS mRNA相对表达量均下降(P均<0.01).对照组、UA组、UA+EGCG组、EGCG组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101.26±12.34、345.98±27.01、112.65±9.62、103.37±5.88,UA组高于对照组,UA+EGCG组、EGCG组均低于UA组,组间比较P均<0.01.结论 EGCG可减轻UA诱导HUVEC发生的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因子释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 2-羟丙基-β-环糊精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作者:戚勋;苑永辉;钟红珊;徐克

    目的:探讨2-羟丙基-β-环糊精(2HP-β-CD)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体外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分为两组,实验组分别加入浓度为10-10、10-9、10-8、10-7、10-6、10-5 mol/L的2HP-β-CD,空白组加入含0.5%FBS的等量培养液。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力,改良Boyden Chamber法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实验组中,加入10-10、10-9、10-8 mol/L 2HP-β-CD者的OD450分别为空白组的1.4、1.6、1.7倍,10-8 mol/L 2 HP-β-CD增强细胞增殖活力的作用明显( P均<0.01);加入10-7、10-6、10-5 mol/L 2 HP-β-CD者的OD450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入10-9及10-8 mol/L 2HP-β-CD者细胞迁移数显著高于空白组(P均<0.05),其他浓度组细胞迁移数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适当浓度的2HP-β-CD可促进HUVEC的增殖和迁移。

  • 体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培养鉴定及抗原表达分析

    作者:刘长乐;郑心田;李广平;孟恒星;邱录贵

    目的 探讨体外分离、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方法及进行HUVECs的扩增和鉴定,明确HUVECs表面抗原表达情况.方法 采集正常人脐带,应用改良的酶消化法进行HUVECs的分离培养;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及免疫荧光化学鉴定HUVECs,应用细胞荧光化学进行内皮细胞(ECs)功能检测;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内皮细胞的特异性抗原表达.结果 观察细胞形态呈铺路石样,Ⅷ因子相关抗原荧光染色阳性,显示出摄取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结合荆豆凝集素等ECs的功能特性;流式细胞仪检测CD31、VWF、KDR、CD34抗原表达阳性百分比高,而CD133处于低水平.结论 通过本实验改良的分离培养方法,可以在体外获得较高数量的HUVECs,在细胞形态、表面抗原标志、细胞功能等方面具有ECs特征,可以用于血管ECs模型的构建.

  • 阿托伐他汀诱导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对血管内皮细胞抗炎症损伤能力的影响

    作者:王忠庆;黄维义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能否通过诱导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增强血管内皮细胞抗炎症损伤的能力.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随机分为5组,分别予以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0、1、2、5、10 μmol/L)孵育24 h,检测HO-1蛋白表达量和上清液胆红素浓度.另将HUVEC随机分5组,对照组(等量纯培养基)、大剂量他汀组(阿托伐他汀10 μmol/L)、小剂量他汀组(阿托伐他汀2 μmol/L)、HO-1阻断组(阿托伐他汀10 μmol/L+ZnPP IX 10 μmol/L)、胆红素组(胆红素5 μmol/L)孵育细胞24 h后,各组均加入终浓度为10 ng/mL 的TNF-α孵育细胞12 h.检测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浓度并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率.结果 与0 μmol/L浓度组比较,阿托伐他汀2、5、10 μmol/L浓度组HO-1蛋白的表达及胆红素水平增高(P<0.05或<0.01).与对照组比较,加用阿托伐他汀或胆红素预处理组上清液MCP-1、MDA、LDH水平降低且NO水平升高,细胞活力增强,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或<0.01),HO-1阻断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具有诱导HUVEC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增强血管内皮细胞抗炎症损伤的能力,且此作用可能存在剂量依赖性.

  • 电纺丝可降解聚氨酯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作者:曹润武;韩建;陈兵;孟艳;李鲁;顾宏斌;冯增国;张建

    目的:观察电纺丝可降解聚氨酯材料(PU)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利用小鼠L - 929细胞和人类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对PU进行细胞毒性试验和贴附增值试验,观察其细胞毒性及其对实验细胞的贴附增值性能的影响.细胞毒实验中共分为三组PU/BDO组,PU/LYS组,对照组;细胞贴附实验中共分为三组PU/BDO组,PU/LYS组,PTFE组.结果:细胞毒实验中各组的细胞毒性评级均为0或1级;在电镜下观察,细胞贴附实验中种植HUVEC时,在PU/BDO组或PU/LYS组,细胞呈单层融合贴附增殖,PTFE组呈单层分散贴附增殖;种植L-929细胞时,在PU/BDO组或PU/LYS组,细胞呈多层融合贴附增殖,PTFE组呈多层分散贴附增殖.结论:PU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和PTFE材料相比,更易使L-929细胞或HUVEC细胞贴附增值.

  • 携带人内皮抑素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感染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生的影响

    作者:汤明芳;于健;钟彦彦;陆晓和

    目的 评价携带人内皮抑素(endostatin,ES)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感染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感染复数的rAAV-ES感染ECV304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裂解液中ES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ES蛋白的分泌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感染后ECV304的细胞周期,MTT法检测ECV304增殖情况.结果 感染了rAAV-ES的ECV304细胞可表达并分泌ES蛋白,表达高峰在感染后96h,表达量为96.93μg·L-1;感染后的ECV304细胞增殖受到抑制,流式细胞仪分析其周期中G0与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S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MTT检测显示以感染复数为5 ×105vg·cell-1感染96h时时ECV304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高(54.54±1.37)%.结论 rAAV-ES感染ECV304细胞后有高水平的ES蛋白表达并能显著抑制ECV304细胞的增殖.

  • 槲皮素通过整合素信号通路调控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的机制研究

    作者:岳岩坤;王海伟;邓禹;田沫;王寅琳;张恩魁

    目的 探讨槲皮素体外、体内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及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生成及发展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研究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体内研究采用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动物模型及激光诱导的CNV动物模型.细胞学研究中分为正常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处理组和VEGF-165+槲皮素处理组.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及Transwell法检测HUVECs的增生及迁移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整合素α5及整合素β3蛋白的表达.体内研究中利用OIR动物模型及激光诱导的CNV动物模型评估腹腔内注射槲皮素在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及CNV中的效果,C57乳母鼠和6~8周龄C57小鼠各18只,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槲皮素处理组,每组6只,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视网膜中整合素α5和整合素β3蛋白的表达. 结果 在体外研究中,20 ng/mlVEGF-165可以促进HUVECs的增生及迁移,而50 μmol/L槲皮素可以抑制HUVECs的增生及迁移,正常对照组、VEGF-165处理组以及VEGF-165+槲皮素处理组细胞增生值和穿过Boyden小室的细胞数量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18.51,P=0.00;F=85.74,P=0.00).在体内研究中,槲皮素连续腹腔内注射20 mg/(kg·d)可以减少OIR模型视网膜无血管灌注区面积,并减少激光诱导的CNV面积,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2,P=0.00;t =5.79,P=0.00).Western blot检测显示,VEGF-165+槲皮素处理24 h组整合素α5和整合素β3蛋白表达量均较VEGF-165处理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46,P<0.05;t=5.18,P<0.01).VEGF-165+槲皮素处理48 h组整合素α5和整合素β3蛋白的表达量较VEGF-165+槲皮素处理24 h组有所升高,但与VEGF-165处理组相比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4,P<0.05;t=7.17,P<0.01).在OIR及CNV模型中,槲皮素可以抑制模型对照组中整合素α5及整合素β3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4、13.52,均P=0.00).结论 槲皮素可以通过调控整合素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为新生血管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 重组质粒pRNAT-U6.1/CFB siRNA的构建、鉴定及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生的影响

    作者:仝欢;尚庆丽;马景学;高建;王鑫

    背景 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是多种眼部疾病致盲的原因之一,研究发现补体系统在CNV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目的 构建针对补体因子B(CFB)的小干扰RNA(siRNA)重组质粒,体外观察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增生的影响.方法 根据人CFB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经PCR扩增后与质粒pRNAT-U6.1连接,得到重组质粒pRNAT-U6.1/CFB siRNA,并进行测序鉴定和PCR鉴定.ECV-304细胞株进行常规培养,用电转染技术将重组质粒或空质粒分别转染人ECV-304细胞株,分为CFB-siRNA转染组和空质粒转染组,未转染的细胞为空白对照组.细胞转染后继续培养48 h,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并计算转染效率;采用半定量逆转录PCR(RT-PCR)法测定各组细胞中CFB mRNA的相对表达量;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转染24、48和72 h时细胞的增生值(A)并计算生长抑制率;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细胞的生长周期变化.结果 PCR扩增的目的片段序列与CFB基因序列完全相符,ECV-304细胞转染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可见CFB-siRNA转染组和空质粒转染组的细胞中GFP呈绿色荧光.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CFB-siRNA转染组、空质粒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的CFB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7±0.04、0.14±0.02和0.14 ±0.03,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3.05,P=0.00);其中CFB-siRNA转染组CFB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空质粒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TT法检测结果显示,各组不同时间细胞增生抑制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212.99,P=0.00);CFB-siRNA转染组细胞转染24、48、72 h后细胞增生的抑制率分别为(23.45±0.01)%、(33.48±0.02)%和(45.49±0.01)%,明显高于同时间点空质粒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FB-siRNA转染组、空质粒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G1期的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44.4±0.5)%、(25.8±0.4)%和(27.9±0.6)%,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98,P=0.00);CFB-siRNA转染组G1期和G2期细胞所占百分比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质粒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重组质粒pRNAT-U6.1/CFB siRNA可通过将细胞阻滞在G1期而有效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生.

  • 阿托伐他汀对内皮细胞微粒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RK、p38MAPK、NF-κB p65蛋白及ICAM-1mRNA 表达的影响

    作者:陆永光;符春晖;严华;陈湘桂;黄军章;陈丽媛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干预对内皮细胞微粒(EM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ERK/MAPK和NF-κB信号通路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UVEC细胞系ECV-304分组培养:①EMPs不同作用时间组用EMPs (终浓度105 mL-1)分别刺激细胞0、3、6、12和24 h.②EMPs不同作用剂量组分别用终浓度为0、102、103、104及105 mL-1的EMPs刺激细胞24 h.③抑制剂预处理组在EMPs刺激前,分别用ERK、p38MAPK及NF-κB抑制剂PD98059、SB203580、PDTC进行预处理.④阿托伐他汀预处理组在EMPs刺激前,用阿托伐他汀进行预处理.然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细胞中ICAM-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磷酸化ERK(p-ERK)、p-p38MAPK、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随EMPs作用时间的延长和作用剂量的增加,细胞p-ERK、p-p38MAPK、NF-κB p65蛋白及ICAM-1 mRNA的表达均逐渐增加(P均<0.001).用上述抑制剂及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后,EMPs诱导的细胞 ICAM-1 mRNA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ERK/MAPK和NF-κB信号通路下调EMPs诱导的内皮细胞 ICAM-1的表达.

  • 溶血卵磷脂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作者:朱云;孙国举

    目的:观测溶血卵磷脂(LPC)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机制.方法:取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用含不同浓度LPC(5、10、20 mg/L)的培养基分别培养6、12、24、48 h,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观测内皮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以不加LPS的培养基培养的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C组HUVECs增殖减少,细胞凋亡增加,且其作用呈浓度-效应依赖关系.结论:LPC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可能是其致动脉粥样硬化机制之一.

  • 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抑制剂在TGF-β1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

    作者:郭亚男;杨海波;赵荫涛;刘源;李凌;周岩强

    目的:观察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抑制剂t-AUCB对TGF-β1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内皮-间质转化(EndMT)的影响.方法:采用t-AUCB(50μmol/L)预处理HUVEC 40 min后,用TGF-β1(10μg/L)诱导HUVEC 24 h,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mad2/3的磷酸化水平;诱导72 h后,光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内皮细胞标记物(CD31)、间质细胞标记物(collagenⅠ、collagenⅢ、vimentin)及EndMT中重要的下游转录因子(snail1、twist1、twist2、ZEB1)mRNA的表达.同时设TGF-β1和t-AUCB单独作用组.结果:光镜下,TGF-β1组细胞转变为狭长形,细胞间隙疏松,TGF-β1+t-AUCB组、t-AUCB组细胞形态正常.TGF-β1组细胞CD31 mRNA表达下调,collagenⅠ、collagenⅢ、vimentin mRNA表达上调,snail1、twist1、twist2、ZEB1 mRNA表达上调,Smad2及Smad3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与TGF-β1组比较,TGF-β1+t-AUCB组、t-AUCB组上述指标的表达均有一定程度的逆转(P<0.05).结论:t-AUCB可通过抑制内皮细胞的EndMT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 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内皮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8

    作者:王淑秀;赵长安;和瑞芝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是否能诱导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8(IL-8).方法将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经相同浓度同型半胱氨酸处理后,采用原位杂交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其IL-8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原位杂交显示,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暴露于0.1*!mmol*L-1同型半胱氨酸分别孵育4*!h和8*!h后,其IL-8 mRNA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0.0313±0.0055和0.0425±0.006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0197±0.0251, P<0.01).方差分析表明,各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F=16.55, 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上述实验组的IL-8荧光标记抗体阳性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34.7%和38.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9.5%, P<0.01).结论同型半胱氨酸能诱导内皮细胞表达IL-8,与同型半胱氨酸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有关.

  • 山麦胶囊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秦秋华;周燕;蒋伟哲;施晓霞;龙凤鸣;韦秀芝

    目的 观察山麦胶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山麦胶囊含药血清培养HUVECs 24h,测定培养液中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损伤HUVECs,用ELISA法测定损伤模型组和含药血清组培养液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含量.结果 含药血清组HUVECs中eNOS活性和NO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含药血清组细胞形态无明显损伤,同时VCAM-1和ICAM-1的含量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山麦胶囊能够增加HUVECs中eNOS的活性,使NO生成增多,抑制VCAM-1和ICAM-1生成,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 山麦胶囊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秦秋华;周燕;蒋伟哲;施晓霞;龙凤鸣;韦秀芝

    目的 观察山麦胶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山麦胶囊含药血清培养HUVECs 24h,测定培养液中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损伤HUVECs,用ELISA法测定损伤模型组和含药血清组培养液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含量.结果 含药血清组HUVECs中eNOS活性和NO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含药血清组细胞形态无明显损伤,同时VCAM-1和ICAM-1的含量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山麦胶囊能够增加HUVECs中eNOS的活性,使NO生成增多,抑制VCAM-1和ICAM-1生成,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216 条记录 7/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