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原环境对阿莫西林药代参数的影响研究

    作者:张娟红;王荣;谢华;贾正平;李文斌;鹿辉;王昌;孙玉环;王延玲

    目的 探讨急进高原后大鼠体内阿莫西林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方法 Wistar大鼠于平原地区和急进高原后灌胃给药,分别于给药前(0 h)及给药后0.33、0.66、1、1.5、2、3、4、6、8、12、24h采血,采用LC-MS/MS方法测定血药浓度,并分别计算蛋白结合率和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急进高原组血浆蛋白结合率(45.00%)与平原组血浆蛋白结合率(36.31%)相比显著升高,药-时曲线下面积从(11 616.40±1071.92) μg·L-1·h增大到(47 879.24±9417.18) μg·L-1·h,急进高原后体内平均驻留时间延长,峰浓度增大,清除率降低.结论 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急进高原后,阿莫西林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发生显著变化,为进一步研究人体药代动力学提供实验基础和参考依据.

  • 双靶标新药YL-0919在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邓鸣;李敬来;乔建忠;王晓英;张小琼;张振清

    目的 研究5-HTIA受体激动和5-HT重摄取抑制双靶标新药YL-0919在比格犬体内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比格犬按1.5 mg ·kg -剂量灌胃给药,第1天和第5天各给药1次,第2~4天每大给药2次.采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YL-0919浓度,用DAS 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首次和末次口服YL-0919(1.5 mg ·kg-1)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Cmax分别为( 287.73±106.50)和(220.07±58.90) ng·ml-1;tmax分别为(1.10±0.55)和(0.95±0.67) h;t1/2z分别为(3.28±0.85)和(3.02±1.20) h;MRT(0~24)分别为(4.16±0.59)和(3.81±1.22)h;AUC(0-24)分别为(1242.10±462.27)和(922.29±345.29) ng·h·ml-1;AUC(0~∞)分别为(1251.23±464.03)和(938.57±350.30) ng·h·ml-1; CL2/F分别为(1.41±0.74)和(1.95±1.23) L·h-1·kg-1; Vz/F分别为(6.43±2.79)和(7.11±1.90)L·kg-1.经配对t检验,多次给药达稳态后除AUC(0-24)和AUC(0-∞)降低外,其余药动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YL-0919在比格犬体内多次给药后无明显蓄积作用.

  • 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米非司酮浓度及其生物等效性评价

    作者:杨林;丁莉坤;贾艳艳;高晓华;宋颖;鹿成韬;陈敏纯;文爱东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米非司酮浓度的LC-MS/MS测定方法,并评价米非司酮的药动学特征及2种制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 24名女性健康受试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交叉给予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采用LC-MS/MS测定米非司酮的浓度.流动相为甲醇-20 mmol·L-1的醋酸铵水溶液(含0.2%甲酸)(12:88),柱温:35℃.质谱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离子为米非司酮m/z 430.3→372.2,地西泮为m/z285.1→193.1,评价米非司酮的药动学参数及2种制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结果 人血浆中米非司酮片的低定量限为10 μg ·L-1,在10~3000 μg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批内及批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5%.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各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0.88±0.27)和(0.81 ±0.42)h,Cmax分别为(1332 ±373.3)和(1479±388.3)μg·L-1,t1/2分别为(25.7±8.0)和(25.9±10.0)h,用梯形法计算AUC(0-120h)分别为(16 410±4086)和(16 673±4458)μg·h·L-1;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4.6%.结论 对主要药动学参数进行比较,评价结果显示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 LC-MS/MS法测定裸鼠肝脏中6'-羟基爵床定A的浓度

    作者:覃禹;仇峰;罗祖良;毛晓丽;毕明刚;杨美华;覃洁萍

    目的 建立测定裸鼠肝组织中6’-羟基爵床定A浓度的LC-MS/MS法,并用于裸鼠的组织分布研究.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流动相为水(含0.1%甲酸)-乙腈(含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0.5 ml ·min-1,柱温为室温.采用ESI源,以多反应监测方式分别监测离子对m/z 410.8→136.9(6’-羟基爵床定A)和m/z 386.1→122.0(内标丁螺环酮).肝组织匀浆后采用蛋白沉淀法进行预处理.结果 6’-羟基爵床定A在裸鼠肝组织中的线性范围为1.0 ~2000ng ·ml-1,日内精密度RSD小于8.61%;日间精密度RSD小于8.15%,回收率在89.3%~98.3%范围内.结论 该方法简单、灵敏、准确,适用于裸鼠肝组织中6’-羟基爵床定A的浓度测定及其组织分布研究.

  • LC-MS/MS法测定健康人血浆中坦洛新的浓度

    作者:梁彬彬;王艳凯;胡玉钦;刘建芳

    目的 建立快速、灵敏的LC-MS/MS方法测定健康人血浆中坦洛新的浓度,并应用于盐酸坦洛新缓释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血浆样品用甲基叔丁基醚提取浓缩后进行LC-MS/MS分析.分离柱为Zorbax SB-C18 (100 mm×2.1 mm,3.5 μm),流动相为10 mmol·L-1乙酸铵(含0.2%冰乙酸)-甲醇(52∶48,V/V),流速:0.30 ml·min-1;用Qtrap 4500型质谱仪检测,APCI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监测离子对为m/z 409.1→ m/z 228.1(坦洛新)和m/z 412.1→ m/z 231.1(氘代坦洛新,内标).结果 血浆中坦洛新的线性范围为0.05~50 ng·m1-1,低定量限为0.05 ng ·ml-1,提取回收率为84.8%~95.8%,定量下限和低、中、高3个浓度质控样品的日内和日间RSD均低于8.1%.血浆样品在室温6h、3次冻融循环及-20℃冻存23 d后,测定浓度的相对偏差均在±15%以内.结论 本法灵敏、准确、稳定,可用于人血浆中盐酸坦洛新浓度的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 猕猴血浆中SARS冠状病毒主蛋白酶肽类抑制剂N3的测定

    作者:王明媚;王清清;向慎思;杨杰;贾彦波;宋海峰;傅晟;郝一鸣

    目的 建立测定猕猴血浆中N3的LC-MS/MS法.方法 以BioBasic C18(100 mm×2.1 mm,5μm)色谱柱为分析柱,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2%甲酸)(55∶45,Ⅴ∶Ⅴ),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扫描方式,选择离子反应监测(SRM)模式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为m/z 681.3→402.3.结果 血浆中的N3用乙腈沉淀蛋白后,样品经LC-MS/MS系统进行检测.在优化后的样品预处理、色谱及质谱条件下,LC-MS/MS法检测猕猴血浆中的N3,线性范围为20 ~ 2500μg·L-1,准确度RE范围为-12.9%~2.9%,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分别小于7.5%(n=6)和7.8%(n=18);低、中、高3个浓度(50、1000和2000μg ·L-1)N3质控样品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75.5%、77.3%和79.6%.结论 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灵敏、准确、快速等优点,适用于N3在猕猴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LC-MS/MS法测定大鼠全血中前药MC002活性代谢产物雷公藤内酯醇浓度

    作者:刘萍霞;庄笑梅;王晓霞;张振清

    目的 建立测定大鼠全血中前药MC002的活性代谢产物雷公藤内酯醇(TP)血药浓度的方法 .方法 样品用乙酸乙酯萃取,采用LC-MS/MS方法 ,正离子检测方式,TP分子离子峰m/z 361,二级离子碎片m/z 128,Xcalibur1.4 SR1采集分析数据.结果 TP在10~4 000ng·m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5 6,n=5),批内及批间精密度RSD<8.2%,准确度95.7%~108.5%,低、中、高3种浓度方法 绝对回收率(63.5±4.5)%,(55.6±5.4)%和(58.8±7.4)%.结论 该方法 首次建立了检测大鼠全血中前药MC002活性代谢产物TP的LC-MS/MS方法 ,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可用于临床前MC002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研究.

  • 高原环境对醋甲唑胺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张娟红;王荣;谢华;尹强;贾正平;李文斌;王延玲;武晓玉

    目的 高原环境下醋甲唑胺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研究.方法 Wistar大鼠于平原地区(~50 m)禁食12 h后将0.0049 g(约含醋甲唑胺0.476 mg)醋甲唑胺片剂灌胃给药,1周清洗期后急进高原(~4100 m),灌胃给药.平原组及急进高原组于给药前及给药后0.083、0.25、0.5、0.75、1、1.5、2、4、6、8、12、24h由眼眶后静脉丛取血,采用LC-MS/MS方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 醋甲唑胺急进高原组与平原组相比部分药代动力学参数发生显著变化,与高原组相比半衰期从(6.72±0.41)h减小到(2.61±0.72)h,体内平均驻留时间缩短,峰浓度增大.结论 急进高原后,醋甲唑胺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发生显著变化,本研究结果为平原和急进高原后临床合理应用醋甲唑胺提供参考依据.

  •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人粪便中匹诺塞林浓度的不确定度评定

    作者:严蓓;曹国颖;闫记灵;彭悦颖;边子睿;李可欣

    目的:对人粪便中匹诺塞林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定量分析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分析人粪便中匹诺塞林浓度测定过程,确定并简化不确定度来源,利用LC-MS/MS测定人粪便中匹诺塞林的方法学验证数据,通过统计学方法,依次计算各变量的不确定度、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人粪便中低(51.07 ng·mL-1)、中(510.44 ng·mL-1)和高(2957.50 ng·mL-1)质量浓度匹诺塞林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14.58 ng·mL-1、26.30 ng·mL-1和206.46 ng·mL-1(k=2,置信概率为95%)。结论:测量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数值相关,随浓度高低不同而有所差异,而且测定不确定度比例在匹诺塞林不同浓度的结果也不相同,标准曲线拟合对低浓度点的影响非常大。

  • 人参皂苷Rg_1及其代谢产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冯亮;胡昌江;余凌英

    研究静注和灌胃给予一定量人参皂苷Rg_1后,其原形和3种代谢产物的药代动力学.以Wistar大鼠为模型动物,以LC-MS/MS法测定血浆中人参皂苷Rg_1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灌胃给药后,在血浆中检测到人参皂苷Rg_1、Rh_1、F_1和原人参三醇4种物质.其Tmax分别为0.92、3.64、5.17和7.30 h,MRT分别为2.68、5.06、6.65和5.33 h,AUC0-t为2 363.5、4 185.5、3 774.3和396.2 ng·mL~(-1)·h.静注给药后,在血浆中检测到人参皂苷Rg1、Rh1和F_1 3种物质.其T_(1/2β)分别为3.12、5.87和6.87 h,MRT分别为1.92、5.99和7.13h,AUC_(0-t)分别为1 454.7、597.5和805.6ng·mL~(-1)·h.结果表明灌胃给药后,大鼠体内的人参皂苷Rg1代谢产物的量超过原形药,且代谢产物的吸收和消除速率相对缓慢.静注给药后,大鼠体内的人参皂苷Rg_1以原形为主,但仍有少量代谢产物存在,且代谢产物的吸收和消除速率相对缓慢.

  • LC-MS/MS及离子簇技术分析鉴定盐酸戊乙奎醚外消旋体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

    作者:薛明;阮金秀;袁淑兰;张振清;乔建忠;郭继芬

    目的研究盐酸戊乙奎醚外消旋体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方法健康大鼠同时等量im盐酸戊乙奎醚外消旋体及其氘标盐酸戊乙奎醚,收集尿样并处理.用LC/MS/MS,GC-MS,FAB-MS及氘标离子簇示踪技术分析鉴定盐酸戊乙奎醚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结果共检测到8个代谢产物,分别为原形环戊基上的单氧化产物(M1与M1*)、原形环戊基上的单羟基化产物(M2与M2*)、原形环戊基间位上的氧化羟基化产物(M3与M3*)及原形环戊基与奎宁环上的羟基化产物(M4与M4*).其中,M1与M1*,M2与M2*,M3与M3*及M4与M4*互为异构体.结论此法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新抗胆碱能手性药物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LC-MS/MS法同时测定犬全血中丁酸氯维地平及其代谢物氯维地平酸

    作者:隗慧慧;谷元;刘延平;魏广力;陈勇;刘昌孝;司端运

    本文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简便的可同时测定Beagle犬全血中丁酸氯维地平及其代谢产物氯维地平酸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全血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后,以甲醇-5 mmol·L-1甲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通过Ecosil C18(150 mm×4.6 mm,5μm)梯度洗脱,色谱运行时间为13.0 min.质谱检测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定量离子对为m/z 454.1[M-H]-→234.1(丁酸氯维地平),m/z 354.0[M-H]-→208.0(氯维地平酸),m/z256.1[M-H]-→227.1(乙氧苯柳胺,内标).测定Beagle犬全血中丁酸氯维地平及其代谢物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分别为0.5~100和1~200 ng·mL-1,定量下限分别为0.5和1 ng·mL-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2.9%.应用建立的定量方法成功地研究了Beagle犬静脉输注(5 mg·h-1)丁酸氯维地平注射液30 min后药动学特征.

  • LC-MS/MS法定量测定人血浆和尿液中西格列汀浓度及其应用

    作者:赵芊;王博雅;江骥;胡蓓

    建立快速、灵敏的LC-MS/MS法定量测定人血浆和尿液中西格列汀浓度,并用于首次在中国人群中评价单次和多次给药后西格列汀片药代动力学特征的研究.血浆样品经液液萃取、尿液样品经直接稀释后,以甲醇-水(85:15)作为流动相,采用ESI离子源MRM质谱扫描模式对血浆和尿液中的西格列汀浓度进行定量检测.研究结果表明,西格列汀血浆和尿液浓度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1 000 ng·mL-1和0.2~100μg·mL-1、日内/日间准确度分别为98.98%~103.69%和97.63%~102.29%.日内/日间精密度<5.51%和<4.26%.西格列汀母液在-30℃条件下可稳定放置55天;经过预处理的血浆和尿液样品在自动进样器中(15℃)可稳定放置24 h;血浆和尿液样品中的西格列汀在室温放置24 h、反复冻融3次(-30℃至室温)以及-30℃条件下冻存40天的情况下,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西格列汀的血浆提取回收率为7¨%,无明显基质效应.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快速,满足生物分析的法规要求,可用于西格列汀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茶多酚在大鼠的多效应成分整合药代动力学及其与抗自由基药效动力学的相关性

    作者:李秋莎;郗恒;韩国柱;王长远;吕莉;邹玲莉;李楠

    LC-MS/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的4种儿茶素类抗氧化活性成分EGCG、ECG、EGC和EC.利用各成分血药浓度(C)-时间(T)曲线下面积占总面积百分率作为自定义权重系数W,计算TP的整合血药浓度(C),并从logC'T曲线估算TP多效应成分整合药代动力学(PK)参数.采用大鼠静脉注射TP后不同时间含药血清对小鼠体外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1)考察TP抗自由基效应(E),从E-T曲线计算TP的有关药效动力学(PD)参数;进而通过E-logC和E-logC’作图,线性回归,求出相关系数R2.结果表明,TP的E-logC'-T曲线符合静脉注射给药的三室模型药物消除规律,其整合PK参数显示TP在大鼠体内分布快速而广泛,自深室的消除缓慢;不同成分的PK参数相差较大,而其整合PK参数充分兼顾了酯型与非酯型儿茶素的PK特性.E-T曲线呈三相衰减,时程与logC'-T曲线时程一致.C'与I高度相关,且其吻合程度优于各成分,从而表明整合PK参数能够大程度表征中草药的整体处置规律,反映整体效应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存留特点.

  • 中药复方天龙通心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林力;孙明谦;苗兰;任常英;林成仁;刘建勋;付建华

    天龙通心方(TLTX)是由红景天、丹参、川芎等6味中药组方而成,临床主要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胸痹.为探讨TLTX药效物质基础,并为给药方案提供依据,给予大鼠TLTX后对7种成分的血药浓度和药代特征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同时检测生物样品中7种化合物的高灵敏度LC-MS/MS分析方法,经过对线性、专属性、回收率、准确度、精密度和稳定性考察,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符合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要求.灌胃TLTX 4.5 g·kg1后在大鼠血浆中检出7种成分,并分别在给药后0.11~4.67 h达峰.各成分体内含量差异较大,其中红景天苷的药时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其他成分,这表明该成分可能是复方中的主要起效成分,也从体内血药浓度角度说明了红景天为君药的科学性.

  • 基于粒子设计原理的中药制丸粉末中间体均一性优化与评价:以小金丸为例

    作者:熊茜;王小平;张定堃;任桂林;郭治平;杨明;谭庆刍;韩丽

    基于粒子设计原理,制备小金丸粒子设计粉体,采用粉体学表征技术与含量均匀度等方法,对其质量均一性进行考察.通过研究分类物料的混合粉碎规律,结合中药粉体粒子设计原理,制备小金丸粒子设计粉体,同时制备核壳粒子人工混合粉体及药典法制备粉体,以粒径分布及色差检查分别对3种粉体的混合均一性进行粉体学评价,并分别建立GC-MS、LC-MS/MS方法对其含量均一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得出粒子设计小金丸粉体佳制备工艺为:易粉碎物料置振动式超微粉碎机(-15℃)中粉碎50 min,再加入难粉碎物料,粉碎复合3 min 即得.其中核壳粒子人工混合粉体粒径变化范围大,粒径差超过100 μm,RSD值达26.07%;药典法制备粉体粒径差超过50 μm,RSD近15%;粒子设计粉体粒径变化范围在4μm左右,RSD值3.18%.色差检查结果表明,药典法制备粉体综合色差(dE*)值变化范围大,RSD为84.56%;其次为核壳粒子人工混合粉体和粒子设计粉体,RSD分别为53.83%和32.83%.粒子设计粉体麝香酮含量的RSD值约为核壳粒子人工混合粉体和药典法制备粉体的1/2,LC-MS/MS测定粉体中10种成分的含量,粒子设计粉体各化学成分含量的RSD值大多明显小于混合粉体和药典法制备粉体.结果表明,粒子设计粉体均一性明显优于核壳粒子人工混合粉体与药典法制备粉体,中药粒子设计技术能有效改善中药粉体的均一性.

  • 盐酸伊立替康纳米粒的药动学和组织分布

    作者:杨付英;张文萍;陈和莉;付岩;王欣瑜;魏世杰;杨小英;张宇馨;党宏万

    考察盐酸伊立替康纳米粒(irinotecan hydrochloride nanoparticles,CPT-11 NPs)在大鼠体内药动学和小鼠体内组织分布特性.LC-MS/MS法测定生物样品中伊立替康的浓度,比较盐酸伊立替康纳米粒和盐酸伊立体康溶液尾静脉给药后的药动学参数与体内分布特点.在药动学研究中,与盐酸伊立替康溶液相比,纳米粒组中CPT-11的AUC是溶液组的1.47倍,t1/2由2.28 h延长到3.95 h.在组织分布研究中,盐酸伊立替康纳米粒在小鼠血液、结肠和肺中的药量显著提高,其次是脾、肝、肾及心,脑中少.CPT-11 NPs可以提高CPT-11的生物利用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该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循环时间.

  • 体内外方法快速筛选系列候选化合物的药动学性质

    作者:董晓娜;朱晓霞;孟志云;刘江林;曹颖林;窦桂芳

    天然药物分离提取技术和组合化学等技术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候选药物的发现速度,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新化合物需要进行筛选.药代动力学是药物筛选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统计数据表明,在药物开发阶段,大约有39%的候选化合物由于药代动力学方面的原因被淘汰[1].

  • 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氨氯地平浓度:改善色谱条件消除基质效应

    作者:李丹;黄建耿;杨丛莲;斯陆勤;李高

  • 静脉注射盐酸伊立替康纳米粒后代谢物7-乙基-10-羟基喜树碱的药动学和组织分布研究

    作者:杨付英;张文萍;王欣瑜;杨文成;党宏万

    考察大鼠和小鼠尾静脉注射盐酸伊立替康纳米粒(CPT-11 NPs)后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的药动学和组织分布特性.LC-MS/MS法测定生物样品中SN-38的含量,比较尾静脉注射CPT-11 NPs和CPT-11溶液后代谢物SN-38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与小鼠的组织分布特点.在药动学研究中,与CPT-11溶液相比,纳米粒组中SN-38的t1/2由2.17 h延长到2.67 h,AUC与溶液相比无变化;在组织分布研究中,与溶液组相比,纳米粒组中的代谢物SN-38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在小鼠血液、结肠及肺中的药量显著提高,其次是肝和脾,心与脑无变化,肾脏中的药量随时间的延长反而减少.CPT-11 NPs能延长代谢物SN-38的体内循环时间,显著增加小鼠血液、结肠及肺组织中的药物含量,将前药盐酸伊立替康制备为纳米粒使代谢物有结肠和肺部靶向性.

508 条记录 4/26 页 « 12345678...252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