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诊断价值

    作者:王梅;唐静悦;毛立新;赵玮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在原发性肝癌中的阳性率及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对11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117例肝硬化患者和182例健康体检者检测血清AFP、γ-GT、CEA、CA125、CA199,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AFP、γ-GT、CEA、CA125、CA199在原发性肝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77.4%、36.5%、42.6%、56.5%、69.6%.5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组的阳性率高为95.7%.结论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对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γ-谷氨酰转移酶随年龄及性别变化趋势分析

    作者:冯磊;年士艳;徐文波;叶丹;罗曼玲

    近期国外文献报道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升高可预示心血管疾病[1].其价值优于血清胆固醇等指标.GGT升高可预示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发生,在切除的动脉硬化斑块中发现有GGT的酶活性[2].GGT作为心血管疾病诊疗及预后判断的一个新指标,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但却缺乏对正常人群不同性别及年龄生理性变化的了解,导致该指标在实际运用中存在很多问题.本研究通过制作折线图展示正常人群不同性别GGT随年龄变化的趋势,了解GGT在正常人群不同性别及年龄段的生理性变化,以更准确的临床运用.

  • γ-谷氨酰转移酶在冠心病不同性别及病变支数的变化

    作者:冯磊;年士艳

    目的 从不同性别入手,探讨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transferase,GGT)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诊断或评估中的价值,及与其他传统指标的相关性,全面认识GGT在CHD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分别比较相同性别、不同性别病例组与对照组间GGT的差异,通过相关性分析GGT与CHD及其他传统指标的关系,通过ROC曲线了解GGT在CHD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对照组不同性别间、女性病例组和对照组间GG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GGT与是否患CHD具有很强的正相关,与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POA)、同型半胱氨酸存在一定相关性;女性GGT水平与是否患病的ROC曲线下面积达到0.793.结论 GGT与CHD相关性存在性别差异,男性GGT与CHD无关,女性GGT升高与CHD存在正相关,女性GGT水平在判断是否患CHD方面具有较高诊断效能,而与病变支数关系不明显.

  • 自身免疫性肝炎42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俊霞;刘钧娟;李嘉

    目的 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患者临床表现、生化、免疫学及病理学特点,以期提高诊断率和减少漏诊率.方法 采用国际AIH小组制订的描述性诊断标准和计分系统,对42例确诊为AIH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另选同期住院的40例急性乙型肝炎(急乙肝)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AIH多见于女性(97.7%),>50~60岁占76.2%.急乙肝则以40岁以下(75.0%)的男性(72.5%)多见.15例(35.7%)AIH患者同时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10例(23.8%)家族成员同时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AIH和急乙肝均以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为主,分别为(808.8±532.1)U/L vs (810.2±523.4) U/L; (750.2±591.4)U/L vs(746.8±602.3)U/L( P>0.05).AIH组以(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明显升高为特征,大于正常值上限10倍者15例(35.7%),11例(26.2%)在ALT逐渐下降中反而继续升高.急乙肝组(γ-)GT仅轻度升高,与AI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1.0±163,5) U/L vs(85.7±23.4) U/L( P<0.05).AIH组抗核抗体阳性率高,有6倒(14.3%)自身抗体全部阴性.急乙肝仅1例(2.5%)自身抗体阳性.结论 结合临床症状、免疫学、生化指标及病理特点可提高AIH的诊断率.仔细询问合并症及家族史,同时观察(γ-)GT的变化有助于AIH的诊断.

  • 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吴聪;李华;陈素芳;冯明;焦文君;李天艺;杨再刚;岳欣阁;商慧鲜

    目的 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及老年内分泌科收治的老年患者291例,根据患病情况将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组92例(DA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103例(DM组),单纯急性冠脉综合征组96例(ACS组);另选同期在我院门诊体检健康者81例为对照组(NC组).比较各组一般情况及血清学指标.结果 DA组BMI大于NC组、DM组和ACS组,血清GGT、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NC组、DM组和ACS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均高于NC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NC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GGT水平与血清TG、LDL-C水平呈正相关(r=0.657,0.742,P<0.05).按照血清GGT水平将DA组和DM组患者分为≤17.4 U/L组49例,17.5~25.3 U/L组49例,25.4~42.7 U/L组49例,>42.7 U/L组48例,以≤17.4 U/L组为对照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7.5~25.3 U/L组、25.4~42.7 U/L组、>42.7 U/L组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OR分别为1.41、2.03、2.23;校正BMI、HbA1c后,血清GGT水平预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OR为1.784[95%CI(1.146,2.778),P=0.010],进一步校正TG、LDL-C后,血清GGT水平预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OR为1.690[95%CI(1.023,2.794),P=0.041].结论 血清GGT水平升高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监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GGT水平有助于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正五聚蛋白3和超敏C反应蛋白及γ-谷氨酰转移酶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黄景明;徐朝阳;史煜波;翁跃颂;陈新江;张义喜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2月宁波市第一医院门诊和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31例,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患者分成3组:正常蛋白尿组(UAER<30 mg/24 h,46例)、微量蛋白尿组(UAER 30~300 mg/24 h,43例)和临床蛋白尿组(UAER>300 mg/24 h,42例);另选取同期同院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比较4组受试者血清PTX3、hs-CRP、GGT水平.非正态分布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4组受试者血清PTX3、hs-CRP、GG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正常蛋白尿组血清PTX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血清PTX3、hs-CRP、GGT水平依次升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TX3、hs-CRP、GGT均与UAE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67、0.633和0.365,P均<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PTX3、hs-CRP和GGT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者,且随着肾损害程度的加重而升高.故检测这3个指标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具有诊断价值.

  • γ-谷氨酰转移酶与代谢综合征及各组分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康慨;姜涛;宋秀霞;程飞;姚晓爱

    目的 探讨γ-谷氨酰转移酶(GGT)对代谢综合征(MS)及其各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2010年每年来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471例铁道部机关在职人员,2007年共检出MS 118例(25.1%).纳入后每年随访1次,连续3年,每年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WC)、血压,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P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GGT、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1)MS组的男性比例、年龄、WC、血压、TC、TG、FPG、HOMA-IR、ALT、AST、ALP、GGT水平均高于非MS组,HDL水平低于非M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以2010年MS作为应变量,2007年ALT、AST、ALP、GGT水平作为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GT与MS具有相关性[OR=1.041,95%CI(1.020,1.063)].(3)根据2007年非MS组GGT水平的四分位分为Q1组<14 U/L,Q2组14~20 U/L,Q3组21~30 U/L,Q4组>30 U/L,以2010年MS作为应变量,进行发病风险的比较,模型1(未调整)和模型2(调整年龄、性别)中Q3组和Q4组与Q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3(模型2 加调整BMI、WC、ALT)中Q4组与Q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4(模型3 加调整TG、HDL)和模型5(模型4 加调整HOMA-IR)中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GGT水平者MS及其各组分发病风险比较,结果显示,以TG和血压为应变量时Q2组、Q3组和Q4组与Q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WC、FPG为应变量时Q3组和Q4组与Q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HDL为应变量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GT与MS的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同时随着GGT水平的升高,WC、TG、血压、FPG升高的风险也增加.

  • 一种肝癌特异性GGT的DSA亲和色谱检测方法

    作者:蒋淑莲;王念跃;文剑;赵伟;吴引伟

    目的 建立一种特异的检测血清中肝癌特异性γ-谷氨酰转移酶(HS-GGT)的亲和层析方法,并观察HS-GGT对原发性肝癌(PH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集64例PHC、22例肝外肿瘤、68例良性肝病及21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以神经胺酸酶(NMD)水解后直接用欧曼陀罗凝集素(DSA)亲和层析柱分离,首先用柱平衡液洗脱不结合组分,再用50 mmol/L醋酸洗弱结合组分,后用100 mmol/L醋酸洗脱强结合组分,用连续监测法测定各组分中的GGT活性,并分析各组分GGT在PH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DSA强结合组分中的GGT为PHC患者所特有,以其在总GGT所占比例>2%为PHC诊断的Cutoff值,其诊断特异度为95.5%,灵敏度为85.8%,准确度为92.0%.结论 该方法能较好地鉴别诊断PHC,较其他检测方法更为简便,且同样有着较高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

  • 冠心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放;安浩君;李霞;张志强;王志军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 GGT)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2年12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心内一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90例。根据GGT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第1四分位组(GGT≤17 U/L)、第2四分位组(17 U/L 30 U/L)〕,对各变量进行趋势分析;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相关生化检查,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并进行Gensini评分。结果4组年龄、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肌酐( Cr)、尿酸( UA)、Gensini评分、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手术率、吸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四分位组TC、LDL-C、Cr、UA、Gensini评分高于第1四分位组和第2四分位组(P<0.05);第3四分位组TC、Gensini评分高于第1四分位组和第2四分位组(P<0.05)。血清GGT水平与Gensini评分、年龄、TC、TG、LDL-C、Cr、UA水平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Gensini评分的升高与血清GGT水平的升高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在校正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均进入回归方程,随血清GGT水平的升高而增加( P<0.05)。结论校正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后,血清GGT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血清GGT水平升高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血清GGT及与转氨酶比值在肝癌与肝硬化的差别

    作者:傅春花;陈爱静;杨媛媛

    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及与转氨酶的比值在肝硬化与肝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就诊的肝硬化患者和肝癌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进行ALT、AST、GGT检测,并计算(ALT+AST)/GGT比值。结果肝硬化组中GGT不高,但AST高,比值高;肝癌组中GGT高,但其比值不高。结论检测血清GGT值及其与转氨酶比值在肝硬化、肝癌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血清Lp-a、sICAM-1、GGT水平联合检测在冠心病病人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丽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γ-谷氨酰转移酶(GGT)、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联合检测在冠心病病人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冠心病病人为研究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42例,稳定型心绞痛26例;轻度35例,中度47例,重度20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02名为对照组.入院后第2 天晨起时抽取所有受检者空腹静脉血4 mL,测定血清Lp-a、sICAM-1、GGT水平,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不同病理类型及不同病情程度冠心病病人血清Lp-a、sICAM-1、GGT水平,并分析血清Lp-a、sICAM-1、GGT水平与冠心病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血清Lp-a、sICAM-1、GGT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冠心病病人血清Lp-a、sICAM-1、GG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程度冠心病病人血清Lp-a、sICAM-1、GG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Lp-a、sICAM-1、GGT水平均与冠心病病情程度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r=0.452,P<0.05;r=0.391,P<0.05;r=0.443,P<0.05).结论 冠心病病人血清Lp-a、sICAM-1、GGT水平异常增高,其与冠心病病情程度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联合检测上述指标水平可有效评估冠心病病情程度,且可为冠心病病理类型鉴别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代谢综合征病人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与动态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阴瑞红;张艳玲;王建伟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病人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与动态血压的关系.方法 选取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者100例,根据γ-GGT水平四分位法将入选者分为4组:A组(γ-GGT≤11 mmol/L)、B组(11 mmol/L<γ-GGT≤17 mmol/L)、C组(17 mmol/L<γ-GGT≤25 mmol/L)、D组(γ-GGT>25 mmol/L).行动态血压检测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及平均舒张压(24 h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及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及平均舒张压(nDBP).结果 4组24 hSBP、24 hDBP、dDBP、nSBP、n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增高,病人24 hSBP、24 hDBP、dDBP、nSBP、nDBP均增高.4组间非杓型血压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γ-GGT增高MS病人不仅平均血压增高,且夜间血压尤其是夜间平均舒张压增高更明显,呈非杓型血压者比例明显增高.

  • 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作者:胡啸吟;陈悦;杨娇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15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正常组30例及冠状动脉病变组85例,冠状动脉病变组进一步分为单支病变组28例、双支病变组26例、3支以上病变组31例,采用Gensini积分法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CIMT,同时检测血清γ-GGT水平,分析血清γ-GGT、CIMT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冠状动脉病变组吸烟、高血压、γ-GGT、尿酸(U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IMT、Gensini评分明显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与冠状动脉正常组比较,3个不同病变亚组γ-GGT、CIMT、Gensini评分均明显增高(P<0.01或0.05),并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差异越显著(P<0.01或0.05),Gensini评分与CIMT呈正相关(r=0.622,P<0.05),与γ-GGT呈正相关(r=0.524,P<0.05);CIMT与γ-GGT呈正相关(r=0.583,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UA、CIMT、γ-GGT是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γ-GGT的面积为0.671[95%CI (0.557,0.785),P<0.01],CIMT的面积为0.733[95%CI (0.624,0.842),P<0.01].结论 CIMT及血清γ-GGT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 谷氨酰转肽酶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

    作者:李锦;李晓华;王勤

    目的 探讨谷氨酰转肽酶(GGT)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危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院住院及门诊的132例2型糖尿病伴视网膜病变患者和137例不伴有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比较2组常规临床参数、生化指标及GGT、铁蛋白水平的差异,对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2组间体质量指数、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GGT和铁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GGT水平的升高,不同程度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病率呈升高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GT[OR=3.259,95% CI (1.399,7.592)]、TG[OR =4.271,95%CI (2.148,8.491)]、糖尿病病程[OR=1.969,95%CI(1.127,3.439)]及HbAlc[OR =2.397,95%CI(1.394,4.124)]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GGT与不同程度DR均有相关性.结论 GGT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临床应用价值尚需前瞻性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 肝脏酶谱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淑敏;张红玲

    肝脏酶谱很多,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胆碱酯酶(CHE)等四种有代表性的酶进行检测,并以此数据鉴别诊断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以及观察其预后.

  • 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的结果分析

    作者:付玉涛;仇天保

    目的:分析血清中谷氨酰转移酶的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患者682例按病种分为5组和对照组100例清晨空腹抽血,2小时之内检测完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酒精肝>肝癌>胆石症>肝硬化>脂肪肝..结论: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并非特异性指标,但对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及其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 假单胞菌菌苗免疫调节和抑瘤活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冰;于芒

    应用假单胞菌菌苗(DLPV)皮下注射来调节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结果发现DLPV能解除小鼠荷瘤状态所抑制的自然杀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以及脾脏单个核细胞的增殖活力;同时发现,DLPV能够显著提高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其结果,经DLPV治疗的荷瘤小鼠,其体内的移植瘤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肿瘤生长抑制率达到41.35%).通过测定血清和瘤体中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的活性,也证实了DLPV的抑制作用.

  • 颈动脉超声、血浆内脂素及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赟;汪宏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血浆内脂素及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联合检测对冠心病(CA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7例拟诊CAD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按造影结果分成对照组(44例)及CAD组(63例),其中CAD组根据病变支数进一步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对所有拟诊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血浆内脂素及血清γ-GT检测,并与CAG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AD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D各组间比较多支病变组的IMT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D组血浆内脂素及血清γ-G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病变组血浆内脂素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血清γ-GT水平在两组中并无明显差别,而与心脏射血分数(EF)呈明显负相关(r=-0.24,P<0.01).结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血浆内脂素及血清γ-GT与CAD密切相关,颈动脉内中膜增厚、血浆内脂素对CAD的诊断及判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而血清γ-GT升高提示心脏功能的下降.

  • 体外冲击波能量与家兔肾脏损伤关系的研究

    作者:冯艳红;姜华茂;郭敏;张春阳;邵佑之;李晨光

    目的 建立家兔体外冲击波致伤模型,探讨不同冲击电压和冲击次数对肾脏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 家兔30只,不同体外冲击波(14 KV·1 000次、 14 KV·2 000次、14 KV·3 000次、12 KV·2 000次和10 KV·2 000次)致伤,测定尿白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γ-谷氨酰转移酶和IgG水平,并进行病理观察.结果 体外冲击波致伤后尿白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的水平升高,而IgG的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随冲击次数增加和冲击电压增高,尿白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的水平升高;病理观察示肾脏出现不同程度损伤.结论 体外冲击波能量升高可加重肾脏损伤,建议在不影响碎石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冲击电压和减少冲击次数.

  • 瘢痕灸肝俞穴对原发性肝癌大鼠血清标记物含量影响

    作者:王颖;胡晓龙;张晓露;李迪;荆秦;关圣涛;王琪格

    目的:探讨瘢痕灸肝俞穴对原发性肝癌大鼠血清标记物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抽取12只作为对照组,其余大鼠腹腔注射二乙基亚硝胺(50 mg/kg)制备原发性肝癌模型.造模结束后,将48只大鼠分为模型组、阿霉素组、肝俞组和足三里组,每组12只.给予阿霉素组阿霉素溶液腹腔注射,肝俞组、足三里组瘢痕灸处理.ELISA检测血清中AFP、AFU、γ-GT的含量,并观察大鼠肝细胞结构和形态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阿霉素组、肝俞组和足三里组AFP、AFU、γ-GT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阿霉素组、肝俞组和足三里组在血清中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阿霉素组比较,肝俞组、足三里组含量显著降低(P<0 05);与肝俞组比较,足三里组含量显著升高(P<0.05).镜下观察可见:足三里组肝细胞纤维化,肝俞组部分空泡样变,两组肝细胞结构与形态明显好于模型组.结论:瘢痕灸肝俞穴对原发性肝癌大鼠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45 条记录 4/13 页 « 12345678...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