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HLA-DRB1和DQB1基因多态性与药物肝损害关联研究的meta分析

    作者:张渊;陈茹;庞元捷;詹思延

    目的 对人类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system,HLA)基因多态性和药物性肝损害的关联性研究现状进行系统综述,并用meta分析的方法总结可能的诱发药物性肝损害的HLA基因多态性位点.方法 主题词检索PubMed和EmBase电子数据库,根据预先设定的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评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信息提取.对HLA-DRB1* 15、*07、*03和HLA-DQB1 *06、*02进行meta分析并计算合并OR值.结果 纳入11篇文献共14个研究报道HLA基因多态性与药物性肝损害的关联.根据meta分析结果,药物性肝损害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更高的HLA-DRB1* 15、DQB1* 06基因型比例(OR=2.82,95% CI:1.31~6.07,P<0.001;OR=3.47,95% CI:1.77 ~6.81,P<0.001).结论 HLA-DRB1 * 15和HLA-DQB1* 06基因型可能是药物性肝损害发生中的危险因素.

  • 人白细胞抗原和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对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抗体应答的影响

    作者:朱冬梅;王洋阳;周乙华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效的措施,但仍有5%~10%的接种者不能产生有效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应答.免疫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可影响机体对各种疫苗的体液免疫应答.近年来,各国学者比较了免疫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在接种疫苗后不同抗-HBs水平人群的分布情况,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区(A、B、C)、Ⅱ类区(DP、DQ、DR)、Ⅲ类区(C4A)和细胞因子基因如白介素-2(- 330)、肿瘤坏死因子-α(- 308)、干扰素-γ(5644)等的基因多态性可影响乙型肝炎疫苗的体液免疫应答,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应答机理.

  • 多次输血后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的血小板抗体检测与分析

    作者:张秋会;张婧;刘丽娜;李娅;魏贤;党盼玉;胡兴斌

    目的 探讨与检测多次输血后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的血小板(PLT)抗体阳性率、特异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2年1月~2014年7月72例住院患者经多次输血后血小板输注无效的血清标本,采用固相凝聚法检测血小板抗体,统计血小板同种抗体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人类血小板抗体(HPA)的特异性和阳性率,并进一步分析其与年龄、输血次数、所输入血液成分和性别的关系.结果 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血小板同种抗体检出率为64.0%(46/72);其中同种HPA抗体阳性率为22.2%(16/72),同种HLA抗体阳性率为42.0%(30/72),抗体HLA占所有免疫性抗体的6 5.2%(30/46);在检出HPA抗体的患者中有56.0%(9/16)的患者同时检出HLA抗体;血小板自身抗体检出阳性率为13.0%(9/72).女性患者血小板抗体检出阳性率为69.2%(27/39),高于男性患者58.0%(1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5,P>0.05).血小板抗体随着输血次数增多而增高(x2=17.68,P<0.01).不同类型血液成分输注所产生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中,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27.8%(5/18)低于悬浮红细胞72.2%(13/18),单采血小板72.2%(13/18)低于浓缩血小板83.3%(1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21,P<0.01).结论 多次输血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中以同种HLA抗体多见,其次为HPA抗体,少数血小板自身抗体;血小板同种抗体阳性率随输血次数增多而增高,与输入血液成分不同而产生的血小板抗体密切相关,与性别无关.

  • 肾移植供-受者HLA抗原配合率的研究

    作者:贾保祥;田野;毕如玫;马威然;武俊杰

    目的 研究HLA抗原在肾移植供受者间的配合程度. 方法 采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或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915例肾移植供、受者的HLA配型情况. 结果 915例供受者的HLA抗原相配合程度为:在A抗原中,A1有11例(1.20%)、 A2有280例(30.60%)、 A3有8例(0.87%)、 A11有138例(15.08%)、 A24有108例(11.80%)、 A26有5例(0.55%)、A19有90例(9.84%)及A28有3例(0.33%).在B抗原中,B40有97例(10.60%)、B13有75例(8.20%)、B5有47例(5.14%)、B46有43例(4.70%)、B35有21例(2.30%)、B17有14例(1.53%)、B22有15例(1.64%)、B27有7例(0.77%)、B15有37例(4.04%)、B7有5例(0.55%)、B21有1例(0.11%)、B48有6例(0.66%)、B8有1例(0.11%)、B16有2例(0.22%).在DR抗原中,DR1有2例(0.22%)、DR2有119例(13.01%)、DR17(3)有8例(0.87%)、DR4有42例(4.59%)、DR5有115例(12.57%) 、DR6有31例(3.39%)、 DR7有49例(5.36%)、DR8有16例(1.75%)、 DR9有80例(8.74%)、DR10有2例(0.22%).结论 了解HLA抗原频率与肾移植供受者HLA抗原配合率的关系,有助于提高肾移植供受者的HLA配合率.

  • 角膜移植术前HLA氨基酸残基配型的应用

    作者:陈梅珠;徐国兴;赵岐;王庆华;谭建明

    目的探讨眼外伤后角膜盲患者在角膜移植术前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氨基酸残基配型的临床意义.方法 66例(67眼)眼外伤后角膜盲患者,按角膜新生血管程度分2组:新生血管组51眼,术前视力眼前手动~指数;角膜白斑组16眼,术前视力眼前指数~0.1.HLA-Ⅰ、Ⅱ类抗原分别由一步单抗法和DNA法检测.根据HLA氨基酸残基的相配数分为HLA低错配组(2错配、3错配)和高错配组(4错配、5错配).角膜移植术式:单纯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或联合羊膜移植、角膜缘上皮移植手术、带板层巩膜瓣的全角膜移植术.结果新生血管组排斥反应率明显高于角膜白斑组(P<0.05).新生血管组中HLA高错配组排斥反应率高于低错配组(P<0.01),相对危险度RR=1.772,高错配组发生排斥反应的危险性是低错配组的1.772倍;而且低错配组的术后视力高于高错配组(P<0.01).角膜白斑组中HLA高错配组排斥反应率高于低错配组(P>0.05);术后视力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眼外伤后角膜新生血管丰富者,排斥发生率高,其中HLA高错配组的排斥反应率明显高于低错配组,术前进行HLA配型有临床指导意义;单纯角膜白斑组术前HLA配型无特别意义.

  • 环孢素A、甲氨喋呤、霉酚酚酸酯联合抗胸腺细胞球蛋白预防HLA不全相合移植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作者:张鹏;鹿全意;王昭;赵江宁;牛小青;蔡玉璇

    目的 评价环孢素A(CsA)+甲氨喋呤(MTX)+霉酚酸酯(MMF)+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四联方案预防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不全相合移植中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疗效. 方法 10例白血病和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分别接受HLA不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预处理方案应用Flu+Bu+CTX;HLA1-3个位点不和. 结果 11例患者获得造血重建,急性GVHD(aGVHD)发生率7/11,慢性GVHD(cGVHD)发生率6/10,长随访时间26个月,死亡率4/12. 结论 CsA+MTX+MMF+ATG可有效预防HLA不全相合移植中的GVHD,不影响造血重建,不增加移植相关死亡率和感染率.

  • 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及肝癌与HLA-DQA1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

    作者:刘春涛;程宝泉;张宗利

    目的:研究HLA-DQA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HBV)病毒感染、肝硬化及肝癌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分别对168例慢性HBV感染者(包括48例慢性乙型肝炎、4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和78例乙型肝炎后肝癌患者)以及100例对照(感染后自发恢复者)进行HLA-DQA1等位基因的检测.结果:慢性HBV感染者HLA-DQA1*0102的表型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5.6% vs 47.0%,OR=0.39,Pc=0.003),DQA1*0601表型频率高于对照组(4.2% vs 0,OR=0.96,P=0.039),但后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0.05).肝硬化患者DQA1*0104的表型频率显著低于无肝硬化患者(6.4% vs 28.4%,OR=0.17,Pc=0.001),DQA1*0201的表型频率高于无肝硬化患者(27.7% vs 12.2%,OR=2.76,P=0.014),但后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0.05).HLA-DQA1各等位基因的表型频率在肝癌患者与非肝癌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LA-DQA1*0102等位基因可能降低慢性HBV感染的风险,而DQA1*0104等位基因可能降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风险.乙型肝炎后肝癌的发生与HLA-DQA1等位基因无明显相关性.

  • 分娩发动前后胎盘中白细胞抗原G1 mRNA和NK细胞的变化

    作者:何明;邹丽;朱剑文

    目的:检测胎盘及蜕膜组织中白细胞抗原G1(HLA-G1)mRNA和NK细胞在足月妊娠分娩发动前后的变化,探讨其在分娩发动中的作用.方法:通过RT-PCR法检测足月妊娠晚期未临产组(剖宫产组)和临产组胎盘组织中HLA-G1 mRNA的表达,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蜕膜中NK细胞的数量.结果:与未临产组相比临产组胎盘组织中HLA-G1 mRNA表达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产组蜕膜中NK细胞数量明显多于未临产组(P<0.05).结论:分娩发动时胎盘组织表达HLA-G1 mRNA下降,蜕膜组织中NK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推测HLA-G1表达下降激活NK细胞可能参与了分娩发动.

  • 人类白细胞抗原与肺癌

    作者:杨眉;郝萍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参与机体免疫反应的重要分子,参与机体的抗原提呈,决定免疫细胞对肿瘤的识别杀伤.肺癌患者HLA分子表达异常是常见的肿瘤生物学现象,被认为是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肺癌HLA分子表达的情况各不相同,同一型肺癌的不同阶段HLA分子的表达也有差异,HLA分子的表达异常与肺癌的类型、进展、预后都有密切的关系.深入研究HLA分子表达异常与肺癌的关系,以及HLA异常发生机制,对肺癌发生机制的研究和肿瘤免疫治疗提供重要的帮助.

  • 人类白细胞抗原与食管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建明;李锋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在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对HLA-Ⅰ类、Ⅱ类分子与食管癌及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相关食管癌的研究,有助于了解HLA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人类白细胞抗原-G及其与妇科肿瘤的关系

    作者:韩雪川;赵兴波

    免疫逃逸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分子是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物Ⅰ家族中的主要成员,具有抑制免疫的作用,在妇科肿瘤的免疫逃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HLA-G与肿瘤关系研究

    作者:曾而明;袁贤瑞

    HLA-G是一种非经典人类白细胞抗原.近年研究认为HLA-G作为免疫耐受分子,在肿瘤免疫逃逸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现综述HLA-G的基因结构特点、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和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肿瘤的HLA相关生物治疗

    作者:韩美云;郝萍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作为人类复杂、具多态性的遗传系统,其功能涉及到机体免疫的各个方面,肿瘤的发生发展和HLA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因此HLA相关的肿瘤生物治疗成为近年来肿瘤研究的热点,包括发现和鉴定某HLA基因型匹配的、CD8+T细胞所识别的肿瘤特异性抗原肽,寻找CD4+T细胞所识别的抗原肽,针对HLA表型缺失的不同原因而采取的各种HLA基因治疗,以及对HLA分子表达异质性和动态性等的研究,各项研究的进展将为肿瘤的免疫基因治疗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

  • 中国北方汉族人群HLA基因多态性研究

    作者:宋永红;马春红;吕红娟;朱传福;聂向民;王玫;刘艳;张萍

    目的:分析中国北方汉族人群HLA-A,-B,-DRB1位点基因多态性,获得完整、准确的北方汉族HLA分子遗传学数据.方法:应用PCR-SSP及SSOP技术对8 924 名北方汉族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进行HLA-A,-B,-DRB1位点基因分型.结果:共检出低分辨HLA-A基因18种, HLA-B基因44种,HLA-DRB1基因13种,其中包括某些以前国内未检出的低频率基因.北方汉族人群常见的HLA基因为A*02、B*13和DRB1*15,其相应基因频率分别为0.288 6、0.143 0 和0.175 9;北方汉族人群常见的A-B单倍型为A*30-B*13, 频率为0.089 5,常见的A-B-DRB1单倍型是A*30-B*13-DRB1 *07,频率为0.074 2.结论:北方汉族人群HL A -A,-B,-DRB1基因具有显著多态性,大样本和DNA分型有助于HLA低频率基因的检出.

  • 癌间质成纤维细胞对口腔鳞癌细胞HLA-A和CD86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东关;孙善珍;施琳;王振光;王霞

    目的:研究肿瘤间质成纤维细胞(TSF)对肿瘤细胞人白细胞抗原A(HLA-A)和CD86转录和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口腔鳞癌细胞系Tca-8113细胞与口腔TSF共培养,采用RT-PCR、流式细胞术和Westem blotting等方法检测HLA-A,HLA-B,HLA-G和CD86的转录及表达.结果:Rca-8113细胞HLA-A和CD86的转TSF共培养后下调,分别只有对照组Tca-8113的66.49%和52.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也有相同的结果;但HLA-B和HLA-G未受影响.结论:TSF下调口腔鳞癌细胞HLA-A和CD86的转录和表达,造成肿瘤的免疫逃逸,有助于肿瘤的转移和演进.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宿主淋巴细胞HLA-Ⅰ类分子关系的研究

    作者:邓小梅;王金凤;邹雄;于修平;杨晓静;郑桂喜;刘敏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LA-Ⅰ、HLA-Ⅱ类分子表达,并探讨其在宿主细胞免疫状态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51例正常人、58例慢性乙型肝炎、31例肝硬化、13例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HLA-Ⅰ、HLA-Ⅱ类抗原的表达.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LA-Ⅰ类分子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335.80、309.78、114.04,均较正常对照组(565.08)降低(P<0.01),且随病情加重逐步降低.正常对照、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HLA-Ⅱ类分子表达率分别为32.50%、38.28%、42.21%、52.75%,其中肝硬化组和肝癌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LA-Ⅰ类分子表达降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降低更为显著,这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

  • 山东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HLA-A、B、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研究

    作者:戴云鹏;阎文英;马秀峰;沈柏均;杨超;谢松梅;朱娜;王新党

    目的:研究山东省汉族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儿与等位基因HLA-A、B、DRB1的多态性的遗传关联.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CR-SS0)方法,对197例ALL患儿和5841例健康脐带血样本等位基因HLA-A、B、DRB1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在等位基因HLA-A、B、DRB1中,ALL患儿的A11和A24;B40、B15、B56、B67和B27;DR9、DR12、DR14和DR16等基因的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1).而HLA-B48、DR7和DR15等基因的基因频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基因HLA-A11、A24、B40、B15、B56、B67、B27、DR9、DR12、DR14、DR16对ALL患儿有遗传易感作用,尤其是B40与ALL具有强相关性;而基因HLA-B48、DR7、DR15等对ALL患儿有遗传拮抗作用.

  • 人HLA半相合混合脐血在SCID小鼠移植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丽萍;沈柏均;侯怀水;戴云鹏;时庆;马秀峰

    目的:探讨不同供者来源脐血混合移植的可行性和植入特性.方法:分别将两份人HLA半相合混合脐血或单份脐血输入经亚致死量照射后的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观察两组脐血在SCID小鼠体内的植入状况及多系造血重建特性.结果:混合脐血和单份脐血移植均可在受鼠体内植入,形成供-受混合嵌合体,并能重建多系造血,存活率和植入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多聚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PCR-SSO)探针检测人HLA-DQB1基因发现,HLA半相合混合脐血移植可有1份或2份脐血植入,其中造血祖细胞含量和体外克隆形成能力高者,更易于植入.造血重建特性与单一脐血移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LA半相合人混合脐血可同时在SCID小鼠体内植入,形成来自供-受三者的多嵌合状态,并能重建造血及免疫功能.

  • 山东地区汉族类风湿关节炎与HLA-DR1、DR4、DR10基因的关联性研究

    作者:李兴福;潘正论;张芳;马玉燕

    目的:观察山东地区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及其临床表现与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HLA)-DR1,DR4、DR10等位基因频率的关系.方法: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方法分别测定132例RA患者及130例正常人的HLA-DR1,DR4、DR10的基因频率.结果:3种基因在132例RA患者中基因频率分别为9.8%、46.2%、11.4%,而在正常对照组的相应基因频率分别为5.4%、19.2%、6.9%,其中HLA-DR4较正常对照有统计学意义,HLA-DR1,DR10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山东地区RA易感性与共同表位(SE)有关,其中主要和HLA-DR4关联密切.HLA-DR1,DR10不是RA易感基因.

  • HBVPreS2反义寡核苷酸对HepG 2.2.15细胞系HLA-I类抗原表达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作者:丁培芳;孙汶生;王勤友;马春红;蒋保云;曹英林

    目的:观察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PreS2基因特异性反义寡核苷酸(asON)对转基因细胞HepG2.2.15表面的人类白细胞I类抗原(HLA-I)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互补于HBV PreS2翻译起始区的反义寡核苷酸即序列I ,并设非互补序列作对照即序列II,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asON对HepG2.2.15表面表达的HLA-I类抗原的影响,用ELISA法动态检测细胞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的变化, 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asON对宿主细胞自身分泌蛋白-血清铁蛋白的影响.结果:HepG2.2.15细胞表面HLA-I类抗原表达降低 ,用药组和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asON能够抑制HBV表达HBsAg和HBeAg ,对HBsAg和HBeAg的抑制率分别为66%和91% ,而序列II对HBsAg和HBeAg的抑制率均为11% .asON对宿主细胞自身分泌蛋白无影响,即对宿主细胞无毒性作用.结论:asON以序列特异性方式抑制HBV基因表达而对宿主细胞无毒性作用,HLA-I类抗原表达降低,这对减轻过度炎症反应,阻止慢性肝炎至重症肝炎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290 条记录 9/15 页 « 12...6789101112...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