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测试方法

    作者:景欣悦;康维钧;张宏伟

    大量化学物质进入环境,对人类产生明显的急性毒性,甚至造成远期危害,如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检测这些环境污染物,防止环境污染,保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环境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对环境污染物的几种生物测试方法的原理、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及其优缺点作一综述.

  • 环境污染物内暴露与儿童肥胖发生发展的关系

    作者:李岚;施卫星;陈枢青

    直到现在,大部分医师和研究者仍然认为食物摄人和能量输出的不平衡是导致肥胖的根本原因,而很少注意到环境污染物也是导致肥胖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儿童有别于成年人的特殊生活饮食习惯,这种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故此本文对引起儿童肥胖的环境污染物及其作用机制进行.

  • 环境污染物暴露与甲状腺疾病研究进展

    作者:张磊;赵云峰;李敬光;吴永宁

    近年来我国甲状腺良性结节、甲状腺癌等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发病受多因素影响,其中环境污染因素不容忽视.二噁英(PCDD/Fs)、多氯联苯(PCBs)、多溴联苯醚(PBDEs)、有机氯农药、高氯酸盐等典型环境污染物具甲状腺干扰作用,可能对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

  • 环境毒理学研究的新动向

    作者:郭新彪

    环境毒理学(environmental toxicology)是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尤其是对人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它既是环境科学和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 环境污染物对着床前小鼠胚胎的DNA甲基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吴庆;周志俊;大迫诚一郎

    目的探讨环境污染物对着床前小鼠胚胎发育的直接影响,以及对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影响.方法着床前小鼠1细胞期胚被放入含有不同的环境污染物的培养液中进行体外培养;观察1细胞期胚发育至胚泡期胚的发育率;测定胚泡期胚的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活性.结果小鼠胚胎着床前期在含有环境污染物的培养液里发育的过程中,其形态没有发生显著的异常变化,各实验组的胚胎发育率在61%~67%.然而,DNA甲基转移酶活性应环境污染物种类而异发生不同变化.与对照组相比,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使着床前胚的DNA甲基转移酶活性显著升高;而二乙烯二苯乙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DES)和多氯联苯中的2,2',3,3'4,4'-polychlorinated biphenyl(PCB153)使着床前胚的DNA甲基转移酶活性显著下降.不过,二氯联苯二氯乙烯p,p'-dichlorodiphenel ethylene(DDE)和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对着床前胚的甲基转移酶活性的影响未达到统计显著水平.结论环境污染物可在体外培养中对着床前胚DNA甲基转移酶活性产生作用,进而可能影响基因组甲基化模式的变化.

  • 液质联用技术在环境污染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李翠萍

    随着工业化的大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成为人们关注焦点.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因其高灵敏度、高效、高速等优势,在物质的痕量分析以及结构鉴定上被广泛应用.本文简单概述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环境污染物以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环境污染物中的应用.

  • 2001年我国部分蔬菜和肉类污染状况调查及分析

    作者:王永芳;杨大进;蒋定国;王竹天

    为了解我国蔬菜和肉类污染的状况,受卫生部和国家三绿工程办公室委托,我们于2001年秋季在全国14个城市采集了6种蔬菜108份样品和30份猪肉及15份鸡肉进行了有关污染物的污染状况调查.监测指标有铅、砷、甲胺磷和氯霉素等.结果发现所检的45份肉的铅、砷和氯霉素全部符合国家标准,108份蔬菜中有一份铅超标,砷含量全部合格,但是发现蔬菜中存在滥用剧毒农药甲胺磷的情况,蔬菜中甲胺磷的平均检出率为12%,检出率高的为卷心菜27.7%.

  • 中国2000年食品污染状况监测与分析

    作者:王茂起;王竹天;包大跃;冉陆

    为系统准确地了解食品污染物在我国的污染状况和污染水平,为制修订食品中污染物的限量标准及相关食品卫生政策,为对我国开展的食品污染状况的评价和预警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2000年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组织并建立了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体系.全国10个省市(各选择2~4个区或县)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按照统一的方法,对10类食品中的重金属、有机氯农药残留、有机磷农药残留,6类食品中的3种食源性致病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及其17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了监测,共获得有效数据近2万个.监测数据表明除皮蛋中的铅以外,大部分食品中的铅、砷、镉污染水平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和CAC标准;六六六、DDT的污染水平低于国家标准;个别省份粮食中甲基对硫磷的残留量高于国家标准;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总检出率为4.1%,并分离鉴定出多重耐药沙门氏菌株.

  • 深圳市部分市售禽类制品二噁英污染水平研究

    作者:刘斌;张立实;张建清;蒋友胜;周健;方道奎;黄海燕

    目的 了解深圳市部分市售禽类制品(鸡肉、鸭肉、鸡蛋、鸭蛋)中17种二噁英污染情况.方法 于2004年12月至2008年10月期间,随机采集深圳市市售的26份禽类样品,参照美国国家环保局EPA1613方法,采用索式抽提装置和FMS自动纯化系统分别对样品进行提取和净化,采用同位素稀释技术,用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双聚焦磁式质谱联用(HRGC/HRMS)的超痕量有机分析技术平台,对样品中的二噁英进行定量分析检测.结果 禽内中PCDD/Fs含量(pgWHO-TEQ/g脂肪)范围是0.03~1.61.平均含量为0.50;禽蛋中PCDD/Fs含量范围是0.22~5.66,平均含量为1.43.其中有1份鸡肉和1份鸡蛋中二噁英含量超过欧盟执行标准,含量分别为1.61和5.66.结论 本次调查的禽类制品中二噁英平均含量低于欧洲标准,但个别样品存在二噁英污染现象.

  • 环境污染物与消化道肿瘤

    作者:谢梦;武爱文

    全球肿瘤流行趋势表明,在经历社会和经济剧烈变化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的快速推进造成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环境和生活的变化造成与饮食、生殖和激素等相关的癌症病例攀升。根据《全球癌症报告2014》的数据显示中国食管癌、胃癌等消化道肿瘤的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均居世界首位。本文从水污染、土壤污染和空气污染等方面综述了目前环境污染对消化道肿瘤影响的研究;并简要介绍了个体行为习惯和感染控制在消化道肿瘤研究中的新进展。

  • 特定环境污染物与出生缺陷、妊娠失败

    作者:卢雅婧;洪新如;孙庆华

    不良妊娠结局没有明确的定义,主要包括出生畸形、早产、足月出生低体重、胎儿宫内受限、死胎、死产和新生儿死亡等.虽然许多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原因还未明确,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广义的环境因素包括营养、产前护理、烟、酒、怀孕年龄、社会经济水平;狭义的环境因素主要指室内外环境污染和化学因素.在许多情况下,多个环境因素可协同或相互作用.另外,环境因素的效应也可以被个体众多遗传因素中的某些因素所影响.本文主要论述了除草剂、杀虫剂、有机溶剂、增塑剂与对出生缺陷的关系及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双酚-A与妊娠失败的关系.

  • DNA甲基化改变与神经管缺陷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黄芸;林珊珊;任爱国

    神经管缺陷是一类严重的先天缺陷性疾病.有研究显示,神经管缺陷的发生可能与DNA甲基化异常有关.本文对发育期胚胎神经管形成相关基因甲基化及神经管缺陷相关的DNA甲基化异常研究进行综述,探讨一碳单位代谢因子,环境污染物及高糖三类外界因素与DNA甲基化在神经管缺陷发生中的可能作用.同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简要论述.

  • 人体内自由基的研究进展

    作者:汪启兵;许凡萍;魏超贤;彭娟;董旭东

    自由基是人体代谢的中间产物,广泛存在于人体中.正常情况下,自由基在人体新陈代谢,细胞信号传导和基因调节,诱导细胞增殖、凋亡,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以及在抑制细菌病毒和癌症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当机体发生病变或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体内自由基产生/清除平衡被打破时,自由基又会与人体内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发生反应,从而危及健康.本文从人体内自由基的种类、寿命、来源、检测方法、清除机制及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对自由基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多环芳烃等环境污染物介导体内氧化应激及体内自由基清除的可能机制.

  • 我国某海域海鱼中二噁英污染分析

    作者:张建清;蒋友胜;周健;姜杰;庄志雄;刘小立;吴永宁

    目的对我国某海域20个海鱼样品进行了二噁英污染状况的定量分析检测,并对该地区人群从鱼获得的膳食暴露进行了初步评估.方法 2003年6月至12月采集海水养殖鱼7类,20个样品.采用索式抽提装置、FMS专用净化装置对样品进行提取、纯化和富集,采用国际权威标准方法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双聚焦磁式质谱联用(HRGC/HRMS)技术,以HRGC/HRMS-多离子检测方式分析了样品中的17种氯化二苯并二噁英和氯化二苯并呋喃(PCDD和PCDF)化合物的含量,用放射性核素稀释技术定量.结果质控样品对方法的验证结果在国际认可的范围内,3次检测数据的相对标准偏差<15%.20个海鱼样品的总PCDD/PCDF平均含量以湿重计是1.48 ng/kg,范围分布在0.21~8.10 ng/kg湿重,以世界卫生组织毒性当量因子(WHO-TEF)计,样品总毒性当量浓度(WHO-TEQ)分布于0.030~1.291 ng/kg湿重之间,平均总的毒性当量浓度是0.292 ng/kg.以该TEQ值进行估算,该地区人群由鱼引起的二噁英污染暴露量估计为每日每公斤体重0.58 pg WHO-TEQ.结论不同样品间二噁英污染水平相差很大,人群由鱼引起的二噁英暴露量虽然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但若考虑人体多渠道摄入的食品,说明我国二噁英的污染现状不容忽视.

  • 玉米赤霉烯酮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余增丽;张立实;吴德生

    目的观察真菌雌激素玉米赤霉烯酮(ZEA)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方法用噻唑蓝比色法观察ZEA对MCF-7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观察ZEA对MCF-7细胞增殖活力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用凋亡DNA片段检测试剂盒和流式细胞术从不同方面检测ZEA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技术检测ZEA对bcl-2和bax 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结果 MCF-7细胞生长为雌激素依赖性:溶剂对照组(外源性雌激素缺乏且内源性雌激素耗尽的条件下)细胞增殖活力为100%,10 nmol/L雌二醇组细胞增殖活力为257.6%;另外,以溶剂对照组发生凋亡率为100%来计,10 nmol/L 雌二醇组细胞凋亡率只有为10.8%.ZEA对MCF-7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影响同雌二醇类似:在2~96 nmol/L浓度范围内,ZEA可快速恢复MCF-7细胞增殖活力(96 nmol/L组细胞增殖活力为对照组的2.4倍),提高S期细胞分布比例(96 nmol/L组S期细胞分布比例为对照组的2.3倍),降低凋亡百分率(96 nmol/L组细胞细胞凋亡率为对照组的23.7%),并呈现出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RT-PCR和蛋白印迹结果分析显示,ZEA能够促进bcl-2 mRNA和蛋白质表达,对bax的表达则表现出抑制作用.结论同雌激素类似,ZEA可提高MCF-7细胞增殖活力并促进有丝分裂指数;通过对bcl-2和bax表达的调节作用,ZEA可抑制雌激素耗尽所诱导的MCF-7细胞凋亡.

  • 十溴二苯乙烷污染水平及毒性研究进展

    作者:余旸帆;白易;陈田

    十溴二苯乙烷(DBDPE)作为新型溴系阻燃剂,正逐渐取代十溴联苯醚而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纺织等产品中.文章总结了近年来DBDPE在环境中的污染水平和人体污染负荷,数据显示环境和人体内DBDPE的水平呈现上升趋势.有限的DBDPE毒理学实验也表明DBDPE显示出与十溴联苯醚相似的甲状腺激素干扰毒性、肝脏毒性、肾脏毒性、神经毒性、生殖发育毒性等,提示DBDPE可能是一种新的环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相关研究需要进一步展开.

  • 关注新型环境污染物——溴化阻燃剂

    作者:田英

    溴化阻燃剂(brominated flame retardants,BFRs)由于其阻燃效果好,被广泛地应用于家庭消费品中,如电子设备(家用电器和计算机等)、日用家具、室内装饰等,是正在受到全球关注的新型环境污染物.

  • 白细胞中各群细胞在有机磷农药中毒预后评估中的意义

    作者:叶纪录

    细胞免疫功能在人体抗感染及内环境自身稳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大量资料表明,在职业性接触毒物或意外中毒时,多种环境污染物和药物能改变细胞免疫功能[1-2].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可引起机体多脏器损害以及多种生理、生化指标的改变,亦可引起体液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3-4].但有关细胞免疫功能与预后关系的研究未见报道,笔者对235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体内白细胞的各个群体进行分析,以了解其与有机磷农药中毒预后的关系.

  • 香烟烟雾暴露对支气管哮喘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盖晓燕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以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环境污染可能是其发病原因之一.香烟烟雾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近年来研究结果显示,母亲孕期吸烟、儿童被动吸烟以及主动吸烟均可增加哮喘发病率,长期吸烟能够增加哮喘发作严重度及病死率,且减弱对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的反应性.本文对香烟烟雾暴露与哮喘发病和病情发展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进行综述.

  • 内分泌干扰物TCDD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晓秋;李大金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s)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发病原因不明,影响10%~15%生育期妇女及50%不孕症妇女.EMs与雌激素依赖和免疫调节失衡有关,但不足以解释其发病原因.在所有具有正常月经周期的妇女中几乎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经期逆流,但EMs仅发生在部分妇女中,提示基因易感性和/或环境因素也参与这种疾病的发生.二英(tetrachorodibenze-p-dioxin, TCDD)是大气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具有多种毒性效应,人们可通过食物、空气和饮用水等接触到这种污染物.将灵长类动物长期暴露于TCDD的情况下,EMs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也相应增加[1].本文介绍内分泌干扰物(EDs)中TCDD的生殖毒性及其促进EMs发生发展的机制.

105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