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豆异黄酮对β淀粉样肽诱导的大鼠脑组织炎症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周新;丁冰杰;肖荣;苑林宏;麻微微;余焕玲;席元第;丁娟;封锦芳

    目的 研究大豆异黄酮(SIF)对β淀粉样肽1-42( Aβ1-42)诱导的大鼠脑炎症损伤的作用.方法 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对照组、Aβ模型组,SIF干预组(SIF+ Aβ组)和SIF组(SIF单独处理组).SIF 干预组和SIF组大鼠每日给予大豆异黄酮(80 mg/kg)灌胃处理,共14 d.然后Aβ模型组和SIF干预组采用微型注射泵在大鼠侧脑室区持续注射Aβ1-42 14 d,建立大鼠脑炎症损伤模型.采用RT-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脑组织白介素-1β(IL-1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以及白介素-10 (IL-10)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SIF干预组大鼠脑组织IL-1β、iNOS及IL-10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 大豆异黄酮可能是通过影响大鼠脑组织炎症相关因子及酶基因/蛋白水平的表达来拮抗Aβ1-42介导的脑炎症反应.

  • 雌激素低下动物模型研究

    作者:张晓鹏;刘兆平;向钱;王伟;张馨;李宁

    目的 研究雌激素低下大鼠模型对更年期综合征的模拟程度,为建立我国"辅助改善更年期综舍征的功能学评价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以雌二醇(0.2 mg/kg)为阳性物,用大鼠建立雌激素低下模型,测定大鼠尾温和血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β-内啡肽的浓度,观察这些指标对更年期综合征相应指标的模拟程度,并用不同剂量的大豆异黄酮(50、100、200 ms/kg)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试验期间雌激素低下模型组大鼠尾温显著升高,雌二醇和不同荆量大豆异黄酮均不同程度地降低大鼠尾温.试验结束时,雌激素低下模型组大鼠雌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雌二醇组和各剂量大豆异黄酮组;雌激素低下模型组大鼠黄体生成素水平显著升高,雌二醇组和高剂量大豆异黄酮显著降低血清黄体生成素水平;雌激素低下模型组血清卵泡刺激素的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而β-内啡肤的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各组.结论 雌激素低下大鼠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更年期综合征,大豆异黄酮能够一定程度地改善该模型造成的更年期综合征.

  • 热处理与大豆异黄酮苷元的转化分析

    作者:韩慧;张加玲

    目的 研究不同加热处理后大豆异黄酮苷元的含量和比例变化情况.方法 大豆样品经烘箱50、100和150℃烘干,微波加热5 min和炒熟等热处理后,由80%乙醇溶液超声提取,经高效液相色谱SB-C18柱(4.6 mm×250 mm,5μm)分离,0.2%冰乙酸+甲醇溶液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260 nm检测苷元和β-葡萄糖苷型大豆异黄酮含量.结果 黄豆中检测出黄豆苷元、染料木素2种苷元和黄豆苷、黄豆黄苷2种β-葡萄糖苷.随烘箱加热温度升高,黄豆苷元含量增加1~5倍;染料木素增加3~15倍.炒豆中苷元和β-葡萄糖苷增加量多.微波加热与50℃烘箱加热结果基本相同.青豆、黑豆与黄豆结果相近.结论 加热使豆粉中部分糖苷型大豆异黄酮分解转化为苷元,活性成分增多,营养保健价值提高.

  • 大豆异黄酮内分泌干扰毒性研究进展

    作者:张文众;李宁

    大豆异黄酮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作为暴露量大的植物雌激素,其内分泌干扰毒性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从大豆异黄酮对雌性动物和雄性动物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全面综述了大豆异黄酮对未成年和成年动物的内分泌干扰毒性特点,以及人群流行病学研究资料.

  • 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对去势大鼠子宫内膜的影响

    作者:赵更力;江元慧;张小松;王临虹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大豆异黄酮的雌激素样作用和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采用性成熟去势SD大鼠44只,随机分为大、中、小剂量大豆异黄酮组、戊酸雌二醇组和对照组5组.6周后,测量子宫重量系数、观察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和核分裂率及增殖细胞核抗原指数.结果大、中剂量大豆异黄酮组和戊酸雌二醇组的子宫重量系数比小剂量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大豆异黄酮组的核分裂率及PCNA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戊酸雌二醇组的核分裂率和PCNA指数比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大豆异黄酮具有雌激素样作用,且作用强度与剂量有关,大豆异黄酮无明显促进子宫内膜增殖的作用.

  • 大豆异黄酮抗高脂型大鼠主动脉血管壁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研究

    作者:张玉梅;滕燕平;邱隽;崔洪斌

    目的研究高含量的大豆异黄酮(ISO)与高脂型动脉硬化(AS)体内发生过程中iNOS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总异黄酮含量为72.4%的大豆异黄酮作为受试物,设30 mg/kg、90 mg/kg、270mg/kg 3个剂量组,同时设雌激素(己烯雌酚)对照组,与AS高脂模型组、正常饲料对照组,喂饲Wistar大鼠,随时观察对大鼠体征(体重、脏体比值)的影响,运用光学显微镜检测HE染色的主动脉壁横切面病理改变,采用RT-PCR、Western-blot法检测血管壁内iNOS的mRNA和蛋白表达,并运用生化法检测血清中NO含量以及NOS活力.结果大豆异黄酮可以剂量-效应地抑制高脂饲料诱导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壁病理变化,增加血液中NO和NOS活力,显著增进血管壁内iNOS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高脂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高脂饲料可以诱导大鼠主动脉壁形成动脉粥样斑块,并降低血清中NO含量和NOS活力,减少iNOS基因在主动脉内的表达,大豆异黄酮可以减轻高脂饲料诱导的主动脉壁病理变化,增进血清中NO含量和NOS活力,促进iNOS基因在主动脉内的表达,且这种作用可能与植物雌激素作用无关,与抗氧化分子结构有关.

  • 大豆异黄酮对动脉硬化大鼠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作者:季莉莉;周虹;李贤标;张玉梅

    目的研究高含量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s,SI)对高脂型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动脉斑块面积及体内氧化酶活力、过氧化脂质的影响.方法国内首次采用总异黄酮含量为72.35%(金雀异黄素含量28.49%)的大豆异黄酮作为受试物,设30 mg/kg体重、90mg/kg体重、270 mg/kg体重3个剂量组,同时设雌激素(己烯雌酚)对照组,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高脂模型组、正常饲料对照组,喂饲Wistar大鼠,经一段时间,检测血液、肝脏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及总抗氧化活力(T-AOC)和过氧化脂质产物丙二醛(MDA)的浓度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粥样斑块面积.结果添加高含量大豆异黄酮的饲料组大鼠血液和肝脏中SOD、GSH-Px、T-AOC等抗氧化酶的活力升高,过氧化脂质产物MDA的含量降低,动脉粥样斑块形成面积显著减少(P<0.05),且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大豆异黄酮在高脂型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体内发挥抗氧化作用,抵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 高含量大豆异黄酮对高脂大鼠的降血脂作用

    作者:张玉梅;季莉莉

    目的研究高含量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s,SI)对高脂型大鼠体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国内首次采用异黄酮含量为72.4%的大豆异黄酮作为受试物,按每公斤体重设30、90、270 mg 3个剂量组,同时设雌激素(己烯雌酚)对照组,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高脂模型组、正常饲料对照组,喂饲Wistar大鼠,经一段时间,采尾血测定其体内血脂水平.结果添加大豆异黄酮的饲料组大鼠血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apo B含量降低,HDL-C、apo A水平升高(P<0.05),且成剂量效应关系.结论大豆异黄酮可通过影响大鼠体内血脂水平抵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 染料木黄酮抗辐射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健全

    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en)是大豆异黄酮的主要成分之一,化学名称为5,7,4'-三羟异黄酮,生物学作用非常广泛,因此受到普遍关注.电离辐射可诱发自由基,造成组织损伤.

  • 红曲黄酮片调节血脂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何升良;楼晓明;章荣华;徐加广

    目的 探讨红曲黄酮片的辅助降血脂功能.方法 选择高脂血症患者100例,分为2组,试食组50例,服用红曲黄酮片,对照组50例,服用安慰剂.结果 试食组总有效率74%,对照组为28%,其中治疗组TC、TG下降率分别为13.75%和27.62%,LDL-C无明显变化,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红曲黄酮片具有辅助降低血脂功能的作用.

  • 广州市40~65岁中老年人膳食大豆异黄酮摄入与血脂关系的横断面研究

    作者:张波;蔡莉;苏萌;周晓星;黄莉莉;陈超刚;甘人友;陈若青;苏宜香

    目的 研究广州市中老年人大豆异黄酮摄入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用食物频数问卷分析395名40~65岁广州市居民每日大豆异黄酮及其他食物和营养素的摄入量,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脂.结果 134名男性和261名女性的大豆异黄酮摄入分别为11.95(0~61.96)mg/d和14.90(0~82.52)mg/d.按照大豆异黄酮摄入量将研究对象等分为低、中、高三组,在校正了总能量摄入和脂肪供能比后,三组间TC、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08),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趋势分析P值分别为<0.001、0.012);高摄入组与低摄入组相比,TC、LDL-C分别下降7.06%、10.13%.在进一步校正年龄、BMI和腰臀比后,上述结果无明显改变.结论 膳食大豆异黄酮摄入与血浆TC、LDL-C负相关.

  • 大豆异黄酮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作用研究

    作者:马吉祥;苏军英;马金姝;李会庆;颜云

    目的在体外实验中,探讨大豆异黄酮诱导食管癌细胞发生凋亡的可能性,揭示该凋亡发生与bcl-2和bax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大豆异黄酮对食管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以透射电镜和TUNEL 染色法,定性、定量地研究大豆异黄酮与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关系;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 的表达.结果大豆异黄酮对食管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随大豆异黄酮浓度增加和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强;透射电镜可见食管癌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如细胞核染色质致密浓缩,或聚集于核膜呈新月形小体;TUNEL染色法可见,经大豆异黄酮处理24、48、72、96 h后,食管癌EC-9706细胞凋亡数明显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免疫组织化学法发现经大豆异黄酮处理24、48、72、96 h后,食管癌EC-9706细胞的bcl-2蛋白阳性率减少,bax蛋白阳性率增加.经大豆异黄酮处理24、48、72、96 h后,经RT-PCR检测发现食管癌EC-9706细胞bcl-2和bax的mRNA表达阳性,并显示bcl-2 mRNA条带密度随时间的延长而递减,bax mRNA条带密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结论诱导食管癌细胞发生凋亡是大豆异黄酮抗食管癌作用的机制之一,大豆异黄酮可能通过下调bcl-2的表达和上调bax的表达而诱导食管癌细胞发生凋亡.

  • 大豆异黄酮对肝纤维化大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育芳;黄亦琦;张永生;徐珊;杨辉

    目的 观察大豆异黄酮(SI)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为进一步研究SI抗肝纤维化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CCI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用SI水溶液10ml/kg·d(90mg/kg·d)灌胃进行早期干预,检测血清肝功能(ALT、AST、ALB、TP),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及炎症活动度.结果 SI可明显降低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升高血清ALB、TP水平,减轻肝实质的炎症病理损伤.结论 SI具有一定的保肝护肝作用,有助于预防和阻断肝纤维化的发生.

  • 大豆异黄酮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血脂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刘社星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 SI)对实验性糖尿病模型大鼠血脂调节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豆异黄酮40、80、160和320 mg/kg组,每组2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腹腔注射60 mg/kg链脲佐菌素(STZ)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大豆异黄酮40、80、160和320 mg/kg组腹腔注射相应浓度大豆异黄酮溶液,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8周后取材检测。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浓度;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测定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大豆异黄酮80、160和320 mg/kg组大鼠血清中 AST[(104.25±24.92)U/L、(93.71±22.58)U/L、(88.26±23.80)U/L 比(127.65±38.17)U/L]、LDH[(954.7±153.5)U/L、(868.7±136.2)U/L、(834.1±146.3)U/L比(1097.6±184.2)U/L]、CK[(887.1±185.4)U/L、(831.9±182.8)U/L、(796.2±165.8)U/L比(973.6±211.4)U/L]活性降低(P<0.05或P<0.01),心肌组织中SOD [(9.96±2.05)U/mg、(10.47±2.32)U/mg、(11.06±2.29)U/mg比(8.72±1.70)U/mg]活性升高(P<0.05或P<0.01)、MDA[(5.98±1.35)nmol/mg、(5.47±1.42)nmol/mg、(5.16±1.53)nmol/mg 比(6.58±1.54)nmol/mg]水平降低(P<0.05或P<0.01);大豆异黄酮160、320 mg/kg组大鼠血糖水平[(15.2±0.9)mmol/L、(14.8±0.8)mmol/L 比(18.6±1.2)mmol/L]降低(P<0.05或 P<0.01);血清中 T-AOC[(10.15±2.76)U/L、(11.29±3.47)U/L比(7.95±2.26)U/L]、HDL-C水平[0.73±0.20)mmol/L、(0.78±0.22)mmol/L比(0.62±0.14)mmol/L]升高(P<0.05),TC[(2.69±0.85)mmol/L、(2.43±0.76)mmol/L比(3.42±0.81)mmol/L]、TG[(1.36±0.40)mmol/L、(1.18±0.23)mmol/L比(1.70±0.53)mmol/L,]、LDL-C[(1.02±0.26)mmol/L、(0.95±0.28)mmol/L比(1.18±0.27)mmol/L]水平降低(P<0.05或P<0.01);心肌组织中GSH-Px活性[(13.79±2.62)U/mg、(14.21±2.87)U/mg比(11.90±2.03)U/mg]升高(P<0.05或P<0.01);大豆异黄酮160、320 mg/kg组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改善。结论大豆异黄酮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降低血脂,增强机体抗氧化酶系统活性、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对糖尿病大鼠有保护作用。

  • 100 大豆异黄酮的研究进展

    作者:苗慧;赵海;戚天胜

    对有关大豆异黄酮的代谢与吸收、药理作用机制、生物活性与结构的关系及其酶解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王利芬

    本综述回顾了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西医病因病机、治疗现状,并展望了该病的可能研究方向.特殊的身体时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这个内分泌轴发生变化,导致一系列植物神经紊乱为主的症状.中医认为本病肾虚为本,同时肝气郁结、痰瘀内生等密切相关.西医治疗以激素替代疗法为主,大豆异黄酮治疗以及心理治疗也取得一定的研究进展.中医以辨证治疗为主,专方专药、针灸疗法也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医治疗可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低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充斥,尚无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肯定其疗效.严格的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 淡豆豉药材中大豆异黄酮质量评价法的研究

    作者:王智勇;王世龙;张金录

    目的:建立淡豆豉药材中大豆异黄酮的质量评价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以甲苯-乙酸乙酯-丙酮-甲酸(20∶4∶2∶1)为展开剂对淡豆豉中大豆素进行定性鉴别;采用碱水解法,对淡豆豉提取液以浓氨水-甲醇-水( 20∶75∶5)为碱解溶剂加热回流2h,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测定淡豆豉中葡萄糖苷类、丙二酰基葡萄糖苷类和苷元类成分共9种化合物的含量,流动相为水(0.5%冰醋酸)-甲醇(0.5%冰醋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60 nm,柱温40℃.结果:在淡豆豉薄层色谱中,可清晰检出大豆素斑点;在上述水解条件下,丙二酰基葡萄糖苷类完全转化为相应的葡萄糖苷类,苷元类成分无变化;在淡豆豉高效液相色谱中,9种大豆异黄酮色谱峰完全分离.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淡豆豉药材中大豆异黄酮的质量评价法.

  • 大豆异黄酮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刘社星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大豆异黄酮(40、80、160和320 mg/kg)治疗组,每组2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8周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和肝脏指数;检测血清中谷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谷草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和丙二醛( MDA)含量;分析测定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通过苏木精-尹红( 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大豆异黄酮(160和320 mg/kg)治疗组体质量显著增高且肝脏指数显著降低( P﹤0.05,P﹤0.01),血清中ALP活性明显降低(P﹤0.05,P﹤0.01),肝脏组织中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1,P﹤0.05);大豆异黄酮治疗组(80、160和320 mg/kg)血清中ALT、AST活性和MDA含量均显著降低( P﹤0.05,P﹤0.01),肝脏组织中SOD、CAT活性显著升高( P﹤0.05,P﹤0.01);大豆异黄酮治疗组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明显改善。其中以320 mg/kg治疗组疗效为显著。结论大豆异黄酮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肝脏组织具有剂量依赖性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能够有效改善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降低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 大豆异黄酮对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作者:龙军;袁冬平;周玲玲;周静;许立;刘娟

    目的:研究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的影响以及大豆异黄酮(ISO)对抗ONOO-致脑神经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并经免疫荧光鉴定.以吗啉-斯得酮亚胺(SIN-1,1 mmol·L-1)作为ONOO-供体引起海马神经干细胞出现分化障碍,再分别用氧合血红蛋白( HbO2,0.05 mmol·L-1),超氯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SOD/catalase,50 U·mL-1),褪黑激素(0.5 mmol ·L-1)以及ISO(0.1mg·L-1)进行干预,免疫荧光检测神经干细胞及其分化情况.结果:SIN-1引起海马神经干细胞巢蛋白阳性(NSE*)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已分化神经细胞形态变化很明显.单独使用一氯化氮阴离子(NO-)清除剂HbO2或超氧阴离子(O-2)清除剂SOD/catalase可以增加NSE+细胞数量,改善形态变化.但ONOO-清除剂(褪黑激素)和ISO能够更明显地增加NSE+细胞数量并改善形态变化,尤以前者效果更加明显.结论:ONOO-可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分化产生不利影响.ISO可以对抗ONOO-引起的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分化障碍,在脑神经细胞氧化损伤的修复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 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学习记忆和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

    作者:买文丽;刘行海;刘亮;刘红;刘华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isoflovone,IS)对去卵巢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和脑内单胺类递质的影响.方法:选用青年SD雌性大鼠,去除双侧卵巢造模.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苯甲酸雌二醇组、大豆异黄酮低、中、高剂量组.苯甲酸雌二醇组给大鼠苯甲酸雌二醇ip 0.2 mg· kg-1每周1次,IS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ig给以大豆异黄酮30,60,120 mg·kg-1·d-1,共3个月.观察各组大鼠Morris水迷宫学习能力,高效液相检测海马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放射免疫法测定下丘脑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的含量.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前3d定位航行学习能力和空间探索能力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苯甲酸雌二醇组、IS中剂量组前3d定位航行学习能力和空间探索能力明显提高(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海马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多巴胺(dopamine,DA),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IS高剂量组海马NE含量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剂量组和苯甲酸雌二醇组海马DA和5-HT含量明显增高(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GnRH含量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苯甲酸雌二醇组、IS中、高剂量组GnRH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中剂量大豆异黄酮通过提高海马内NE,DA,5-HT含量,降低海马GnRH含量,提高去卵巢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647 条记录 3/33 页 « 12345678...323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