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程国强;周文浩;刘先知;黄海娟;张旭东;邵肖梅

    目的 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期间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38例中重度HIBD新生儿随机分为常温组(20例)和低温组(18例).生后6 h内开始治疗,常温组维持体温在36 ℃;低温组维持鼻咽温度在34 ℃,持续72 h,然后自然复温.其他治疗方法两组相同.7例无窒息史及呼吸系统疾病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三组均持续观察84 h,分别在生后6、12、24、48、72和84 h采用经颅多普勒血流诊断仪测定大脑中动脉血流速率.结果 常温组HIBD新生儿生后6h收缩期峰流速率(Vs)为(32.42±5.28) cm/s、舒张末期血流速率(Vd)为(14.28±7.54) cm/s、平均血流速率(Vm)为(20.42±2.76) cm/s,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4.05±6.87)、(7.27±5.06)和(15.15±5.55) cm/s](P均<0.05);阻力指数(RI)0.81±0.15,较对照组(0.67±0.09)明显增加,(P<0.05).生后12 h,Vs和Vm与对照组无差异,但RI(0.72±0.12)较对照组(0.62±0.08)仍显著升高(P<0.05).生后24、48 h,Vs[(28.0±7.28)、(32.0±6.29) cm/s]和Vm[(17.55±5.28)、(18.65±4.61) cm/s]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生后72和84 h两组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亚低温治疗后大脑中动脉Vs和Vm在生后12和48 h较常温组增加(P<0.05),RI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无差别.结论 中重度新生儿HIBD脑血流速率明显降低,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BD可以改善脑血流动力学.

  • 脑干功能障碍与婴儿突然死亡综合征

    作者:孟淑珍;蒋立群;王华;吴保敏

    目的探讨婴儿突然死亡综合征(SIDS)的病理机制.方法 SIDS和对照组各16例脑标本,通过常规神经病理检查、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orxylase,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胶质细胞增生和脑干TH活性的改变.结果 16例SIDS中7例可见白质软化坏死,白质区GFAP阳性胶质细胞增生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显著.在SIDS组,桥脑滑车神经核、延髓迷走神经核和腹外侧网状结构GFAP阳性胶质细胞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显著;中脑黑质GFAP阳性胶质细胞虽然也增加,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别不显著.迷走神经核和腹外侧网状结构中或强阳性TH免疫反应在SIDS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在中脑黑质和滑车神经核,两组间差别不显著.结论慢性缺氧或缺血可能引起脑干儿茶酚胺神经元的改变,从而导致睡眠时呼吸或循环中枢调节功能障碍,成为SIDS的一个重要促发因素.

  • 宫内急性缺血缺氧对新生大鼠肺表面活性蛋白A和B表达的影响

    作者:蔡栩栩;杜悦;高红;崔振泽;韩玉昆

    目的探讨宫内急性缺血缺氧对新生大鼠肺表面活性蛋白A、B (SP-A、SP-B)表达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新生儿窒息后肺损伤提供依据.方法结扎孕21 d 的Wistar大鼠一侧怀孕子宫角血管,其宫内胎鼠为缺血缺氧实验组,另一侧子宫角血管不结扎,其宫内胎鼠作为假手术对照组,于缺血后不同时间点剖宫取胎鼠;另设胎龄21 d正常剖宫产新生大鼠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肺组织SP-B蛋白和SP-A、SP-B mRNA的表达.结果宫内急性缺血缺氧后,新生大鼠肺组织SP-B阳性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数减少、染色变浅,于缺血20、30和40 min时其平均灰度值分别为78.89±1.08、79.69±0.13和80.00±0.63,与正常对照组(76.13±0.43)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均<0.01);肺组织SP-A和SP-B mRNA的表达随缺血缺氧时间的延长而减弱,于缺血20、30和40 min 时肺SP-A mRNA的相对值分别为1.16±0.06、1.14±0.01和1.13±0.04,SP-B mRNA的相对值分别为0.81±0.02、0.78±0.02和0.79±0.04,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27±0.09与0.89±0.06)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0.01).结论宫内急性缺血缺氧可引起新生大鼠肺组织SP-A和SP-B基因表达下调,SP-B蛋白合成减少.本研究为新生儿窒息后肺损伤早期应用含SP-A、SP-B的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鼠骨形态发生蛋白4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尹晓娟;刘冬云;罗分平;龙琦;封志纯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新生鼠HIBD骨形态发生蛋白4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新生7日SD乳鼠120只,随机分①bFGF组、②HIBD组、③正常对照组,每组40只.HIBD模型建立后①组予以bFGF干预,腹腔注射,连用5 d,根据处死时相点各组又分为7、14、21、28 d等4个小组.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蛋白在海马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各组BMP4 mRNA在海马的表达;采用TUNEL实验检测各组神经细胞的凋亡.采用随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结果 在7 d和14 d时相点,bFGF组BMP4蛋白在海马的表达较H1BD组多;2组在14 d时相点BMP4蛋白在海马的表达较7 d时相点弱.21 d小组、28 d小组等BMP4蛋白在海马的表达3组之间数量无明显变化.在7 d时相点,HIBD组、bFGF组CA1区BMP4 mRNA表达明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在14 d时相点,HIBD组BMP4 mRNA在病侧海马广泛表达,bFGF组仅病侧海马CA1区BMP4 mRNA表达明显,但2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21 d时相点BMP4 mRNA在HIBD组、bFGF组海马的表达均显著;28 d时相点BMP4 mRNA在HIBD组病侧海马的表达开始减少,而bFGF组BMP4mRNA在病侧海马的表达无变化.bFGF组凋亡神经细胞在7 d时相点较HIBD组少[(20.10±0.35)vs(29.12±0.31);F=9.010,P<0.01];在14、21、28 d 3个时相点,HIBD组和bFGF组凋亡神经细胞均较7 d时相点增多,bFGF组凋亡神经细胞仍较HIBD组少[(28.09±0.26) vs (37.46±0.23);(18.75±0.71) vs (35.36±0.77);(12.26±0.57) vs (25.70±0.21);F=9.202,7.932,14.985,P<0.01].结论 bFGF对HIBD具有神经修复作用,其作用机制足促进BMP4蛋白及其mRNA在新生鼠HIBD海马的表达,并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

  • 弥散加权成像在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评价中的意义

    作者:富建华;薛辛东;毛健;陈丽英;王晓明

    目的 探索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弥散加权成像(DWI)动态演变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7年2月收住我院14例重度HIE患儿,分别于生后72 h,7、14、21 d及8个月行DWI及常规MRI扫描.结果 72 h内,常规MRI的T1加权(T1WI)和T2加权(T2WI)均未见异常,DWI表现为双侧腹外侧丘脑对称性的高信号;7 d常规MRI表现双侧腹外侧丘脑对称性T1WI高信号,T2WI稍低信号,DWI表现为双侧基底节高信号,而初期腹外侧丘脑高信号消失;14 d常规MRI双侧丘脑、基底节对称性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21 d常规MRI双侧丘脑及基底节T1WI高信号,T2WI高信号,DWI则未见明显异常;8个月常规MRI脑沟变深、脑室扩大及脑外间隙增宽,基底节T2WI不规则的高信号.结论 重度HIE(主要因急性的完全性窒息所致)生后初期DWI显示相同的病变部位(腹外侧丘脑和基底节)和相似的病变程度,但其异常信号很快消失,而常规MRI可继之弥补DWI的不足.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透过新生大鼠血脑屏障的实验研究

    作者:官晓清;余加林;李禄全;刘官信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能否透过新生大鼠血脑屏障(BBB),大脑缺氧缺血对其透过率及分化有无影响.方法全骨髓贴壁筛选法体外扩增MSCs,Rice法建立新生Wistar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模型,再经腹腔向HIE组(n=8)和正常对照组(n=8)新生大鼠注射BrdU标记的MSCs(4×106,0.5 ml),移植后14天免疫组化法检测进入脑组织的移植细胞及其分化抗原的表达.结果 MSCs广泛分布于大脑组织,HIE组和对照组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26±461 vs 2415±226 ; t=6.68, P<0.05);HIE组右侧(缺血侧)大脑半球的MSCs为1904±267,左侧大脑半球MSCs为1723±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7, P<0.05);对照组右侧及左侧大脑半球MSCs计数分别为1193±127和1222±2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 P>0.05).仅观察到少量的MSCs表达神经前体细胞标志物-巢蛋白(Nestin),未检测到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论 MSCs可以透过新生大鼠BBB进入脑实质,并更多地向脑损伤部位迁移聚集;14天内定居脑实质的MSCs没有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型胶质细胞.

  •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Nogo受体水平及NEP1-40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朱薇薇;赵红洋;温天莲;郭爱丽;毕玫荣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I)新生大鼠脑Nogo受体表达及Nogo受体拮抗剂NEP1-40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只7日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HIBD组、GM-1组和NEP1-40组.正常对照组及HIBD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5 ml/kg,NEP1-40组、GM-1组分别注射5 g/L NEP1-40、2.5μl/d,40 g/LGM-10.25 ml/(kg·d),视分组情况连用3 d或7 d.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24 h、72 h及7 d NgR-mRNA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测其脑神经元与轴突的变化.多个样本率总体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均数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数据均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处理,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HIBD组、GM-1组和NEP1-40组各时期脑组织Ng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48、6.11、6.96、8.24、5.99和5.34,均P<0.05),三组间24 h Ng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8、2.76和1.29,均P>0.05),而NEP1-40组72 h与7 d NgR水平低于同时期HIBD组、GM-1组;GM-1治疗后脑组织神经元得到不同程度的修复,而NEP1-40治疗后神经元修复良好,轴突再生明显.结论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NsR水平下调,NEP1-40可促进脑损伤的修复,发挥脑保护作用.

  • 低温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朱长连;王小阳;程秀永;邱林;胡生海;杨静丽;徐发林

    目的探讨全身低温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结扎7日龄Wistar大鼠左侧颈总动脉后吸入7.7%氧气60 min制成脑缺氧缺血(HI)模型, 随机分成低温组(30℃, n=18)和常温组(36℃, n=18)给予维持恒定目标温度10 h.在HI后24 h,每组8只取脑进行匀浆用于半胱天冬酶-2, 3(caspase-2, 3)活性测定和Western蛋白印迹检查, 其余每组10只在HI 后72 h处死,取脑进行石蜡包埋,冠状切片10 μm用于活性caspase-3, 凋亡诱导因子(AIF), 发夹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HPP)检测凋亡及相关因子,微管相关蛋白-2 (MAP-2) 免疫组化染色用于计算脑梗塞体积和海马CA1神经元丢失, HE染色计算脑损伤积分. 结果常温组在HI后24 h损伤侧大脑半球caspase-2, 3的活性[(27.7±14.7)、(94.9±53.1)pmol/(min*mg蛋白)]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6±0.7)、(12.9±0.5)pmol/(min*mg蛋白)]和低温干预组[(7.9±3.4)、(21.1±18.7)pmol/(min*mg蛋白)],P<0.01;而低温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Western蛋白印迹结果显示低温组caspase-3的激活受到明显抑制.免疫组化显示常温组活性caspase-3及AIF的阳性细胞数(中位数148.5; 22/视野)明显高于低温组(中位数48.5; 9/视野) ,P<0.05;反应凋亡的HPP的阳性细胞数在常温组(中位数144/视野)也明显高于低温组(中位数133/视野),P<0.05.低温组脑损伤积分(10.4±2.9)明显低于常温组(14.2±3.5),P<0.05;低温干预组脑梗塞体积及神经元丢失数[( 40.5±34.8)mm3; 25.7±11.5]均明显低于常温组[(73.9±22.4)mm3、37.4±10.6,P<0.05].结论持续10 h全身低温对HI脑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其机制与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信号的传导有关.

  • 高压氧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海马突触超微结构及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晶;陈燕惠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和突触素(p38)表达的影响.方法 按Bjelke法制作HIBD新生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HIBD组、HIBD+HBO组、单纯HBO组和对照组四组,每组10只.HBO组大鼠于术后24 h开始给予2ATA的高压氧治疗,1 h/d,持续14 d.于大鼠4周龄时采用水迷宫试验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而后取大鼠海马组织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各组海马CA3区锥体神经元超微结构,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p38的表达.结果 HIBD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15.5±4.9)次]明显低于对照组[(10.6±3.4)次](P<0.01),经HBO干预后,测试成绩明显提高[(11.3±2.6)次],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HIBD组海马CA3区锥体细胞见部分核膜消失、线粒体嵴模糊、神经元突触间隙增宽,突触前囊泡减少,突触后致密物变薄;HIBD+HBO组神经元和突触无明显异常.HIBD组海马CA3区始层、辐射层、腔隙分子层及齿状回分子层突触素光密度值(0.41±0.19、0.21±0.11、0.08±0.03、0.38±0.16)明显低于HIBD+HBO组(0.77±0.17、0.67±0.16、0.46 ±0.13、0.86±0.14)和对照组(0.82±0.16、0.70 ±0.16、0.53±0.15、0.91±0.17)(P<0.01),而HIBD+HBO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可能与阻止或减轻HIBD后突触超微结构的损伤、促进突触的重建有密切关系.

  •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对新生猪脑血流-代谢的影响

    作者:程国强;邵肖梅;黄海媚

    目的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时脑血流-代谢调节的变化.方法 16头新生猪随机分为3组:HI常温组、正常低温组和HI低温组.HI后选择性头部低温组鼻咽部温度依次降到35℃和32℃,常温组维持正常体温.彩色微球方法测定脑血流(CBF);计算脑组织氧代谢率(CMRO2)、葡萄糖代谢率(CMRGlu)和乳酸生成率(CLP).CBF/CMRO2、CBF/CMRGlu和CBF/CLP比值变化代表血流-代谢调节变化.结果正常新生猪35℃和32℃时CBF、CMRO2和CMRGlu降低,CLP无显著变化,35℃低温时,CBF/CMRO2、CBF/CMRGlu和CBF/CLP比值变化不明显,32℃低温时,CBF/CMRGlu降低;新生猪HI后CBF降低,CMRO2降低,CMRGlu增加,CLP增加,CBF/CMRO2增加,CBF/CMRGlu和CBF/CLP降低.HI新生猪低温治疗后,35℃和32℃时,CBF和 CMRO2与常温组相应的时间点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CMRGlu和CLP明显降低,CBF/CMRO2、CBF/CMRGlu和CBF/CLP比值恢复.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降低正常新生猪CBF和脑代谢率,血流-代谢调节存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对HIBD新生猪CBF没有影响,改善脑氧合代谢,纠正紊乱的血流-代谢调节.

  •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模型脑组织新生血管形成及调控因素

    作者:黄越芳;庄思齐;陈东平;梁英杰;李晓瑜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模型脑组织新生血管形成及调控因素.方法 68只新生大鼠建立HIE模型组(44只)或行假手术组(24只).两组缺氧后1、3、7和14天各处死5只大鼠,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组织内皮细胞、增生细胞核抗原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模型组的其余24只新生大鼠建立HIE模型,于缺氧后3、12h,1、3、7和14d各处死4只大鼠,取缺氧缺血侧脑组织液氮速冻,用于提取RNA.假手术组的其余4只正常新生大鼠作假手术处理后即刻处死提RNA做正常对照.分析缺氧缺血侧脑组织毛细血管密度(BCDI)、增生毛细血管密度和VEGF表达.用RT-PCR检测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缺氧缺血侧脑组织坏死灶周围BCDI在第3天开始上升,并持续增加;BCDI显著高于假手术组(第14天:13.29±3.90条/HPF vs 6.08±1.50条/HPF,P<0.01).正常新生大鼠脑组织偶见增生毛细血管,而模型组缺氧缺血侧脑组织增生毛细血管密度在第3、7天(0.54±0.15条/HPF和0.90±0.25条/HPF)显著高于假手术组(0.12±0.05条/HPF和0.13±0.07条/HPF,P<0.01).VEGF主要由神经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软膜细胞等细胞表达.缺氧缺血后脑组织VEGF mRNA表达上调,12h时VEGF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1.56±0.27 vs 0.95±0.21, P<0.05);HIF-1α mRNA表达上调先于VEGF,3h时HIF-1α mRNA表达即显著高于正常(1.07±0.21 vs 0.64±0.28, P<0.05).结论新生大鼠HIE模型脑组织有新生血管形成; HIF-1介导的VEGF表达上调在此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石杉碱甲改善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和智能缺陷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来栓;周瑾;邵肖梅;唐希灿

    目的探讨胆碱酯酶抑制剂--石杉碱甲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a-ischemia brain damage, HIBD)智能缺陷的改善和保护作用.方法将HIBD模型鼠随机分为安慰剂组(n=11)、小剂量石杉碱甲组(0.05 mg/kg, n=12)、大剂量石杉碱甲组(0.1 mg/kg,n=12)和对照组(n=10,为假手术组动物).以Morris水迷宫成绩判断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变化;以结扎侧纹状体、皮层、海马损失面积和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密度变化及乙酰胆碱酯酶组化染色判定脑组织损伤程度.结果 HIBD后5周安慰剂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受损严重,水迷宫实验潜伏期(找到平台时间)较对照组延长(44 s与30 s, P<0.05),平台撤除象限搜索时间缩短(14 s与40 s,P<0.01),脑组织损失面积重;而与安慰剂组相比大剂量石杉碱甲治疗明显减轻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潜伏期:34 s与44 s, P<0.05;搜索时间:35 s与14 s,P<0.01), 脑组织损失面积较轻,小剂量石杉碱甲治疗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改善不明显(潜伏期:45 s 与 44 s, P>0.05; 空间搜索时间:17 s与14 s,P>0.05),脑组织损失面积也较重;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缺陷与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密度呈显著相关(r=0.777, P<0.01).结论胆碱酯酶抑制剂--石杉碱甲可减轻HIBD程度,并可改善新生鼠缺氧缺血后智能缺陷.

  • 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后细胞色素C释放与凋亡的关系

    作者:朱长连;王小阳;邱林;杨平;程秀永

    目的探讨未成熟脑在缺氧缺血 (HI) 后细胞色素C释放的时相变化及细胞色素C释放与半胱天冬酶的激活和DNA损伤的关系.方法 7日龄Wistar新生大鼠在缺氧缺血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取脑,部分脑组织进行手工匀浆分离胞浆和线粒体成分进行Western蛋白印迹检查,部分进行组织切片用于细胞色素C免疫组化染色和免疫荧光双染色.结果 Western蛋白印迹显示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在HI后1 h未见明显变化,HI后14 h HI侧较对侧(H)减少46%;而HI侧脑组织胞浆中细胞色素C的含量在HI后1 h已明显增加, 在HI后14 h增加更明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大脑皮层细胞色素C阳性细胞数在HI后1 h为8.4±1.8 个/高倍视野,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的1.5±0.8个/高倍视野(P<0.01),并随HI后恢复时间的延长阳性细胞逐渐增加,在HI后14 h达到峰值(29.0±5.2 个/高倍视野);而TUNEL阳性细胞数在HI后1 h为14±3个/高倍视野,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的1.5±0.8个/高倍视野(P<0.01), 在HI后24 h达到峰值(286±86个/高倍视野). 荧光染色发现细胞色素C释放与活性半胱天冬酶-3仅在HI后早期同时染色, 并且阳性细胞表现为核浓缩,随HI后恢复时间的延长,细胞色素C的阳性细胞明显少于活性半胱天冬酶-3的阳性细胞; 细胞色素C与TUNEL双染色显示仅细胞色素C弱阳性的细胞表现为TUNEL强阳性和核浓缩.结论缺氧缺血后细胞色素C的释放是凋亡的早期改变之一.

  • 弥散加权成像早期预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区域及其表观弥散系数值改变

    作者:蔡清;薛辛东;富建华;刘春丽;轩哲;张磊

    目的 阐明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可于生后早期预测HIE患儿的损伤区域,并且评估不同区域的ADC值变化情况.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6年7月至2009年7月,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26例HIE患儿,其临床分度为重度19例和中度7例,均于生后72 h内完成常规MRI和DWI扫描.其中,10例重度HIE患儿(ADC值组)行8个感兴趣区的ADC值测量,以同期住院的12例无神经系统疾病的足月儿为对照.8个感兴趣区分别为内囊后肢(PLIC)、腹外侧丘脑、基底节、中央沟周围皮层、枕叶皮层、半卵圆中心、脑干、额叶白质.结果 生后72 h内,26例HIE患儿的常规MRI示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硬膜下出血,仅1例患儿的T2WI可见部分皮层稍高信号,此外未见其他异常.但26例HIE患儿的DWI均可见异常高信号.在19例重度HIE患儿中,17例(89%)表现为双侧腹外侧丘脑和中央沟周围皮层的异常高信号(其中6例伴有双侧基底节区异常高信号),仅2例(11%)表现为皮层及皮层下白质的异常高信号.7例中度HIE中,4例表现为皮层及皮层下自质的异常高信号,2例表现为脑室周围白质的异常高信号,仅1例表现为双侧腹外侧丘脑和中央沟周围皮层的异常高信号.ADC值组内囊后肢(PLIC)、腹外侧丘脑、基底节、中央沟周围皮层、枕叶皮层、半卵圆中心、脑干、额叶白质的平均ADC值依次为0.68(0.56~0.88),0.73±0.13,0.67±0.11,0.78±0.22,0.90±0.16,0.87±0.21,0.73±0.19,1.32±0.22×10-3 mm2/S.对照组内囊后肢(PLIC)、腹外侧丘脑、基底节、中央沟周围皮层、枕叶皮层、半卵圆中心、脑干、额叶白质的平均ADC值依次为0.96(0.95~1.02),1.02±0.90,1.15±0.99,1.08±0.07,1.09±0.08,1.39±0.20,0.96±0.05,1.58±0.18×10-3 mm2/S.与对照组相比,ADC值组8个感兴趣区的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usion coefficient,ADC)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 在生后早期,重度HIE患儿的损伤区域大部分为丘脑-中央沟周围皮层,仅少数为皮层及皮层下白质.中度HIE患儿的损伤区域较多样,依次为皮层及皮层下白质、脑室周围白质和丘脑-中央沟周围皮层.HIE患儿的DWI图像异常部位及未见异常部位的ADC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海燕;朱晓峰;王丽敏;罗志宏;杨自金;刘冬炎;原德新;聂磊;吴英杰;王淑贤

    目的 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神经干细胞(NSCs)联合移植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治疗效果.方法 取新生24 h的Wistar大鼠海马NSCs进行培养、鉴定.选7日龄Wistar大鼠制备HIBD动物模型,模型制备后7 d行损伤侧侧脑室移植.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假移植组、NSCs移植组、BDNF组、BDNF+NSCs移植组(联合移植组).移植后4周进行功能实验,取脑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从新生大鼠海马可成功培养出NSCs.Y迷宫实验结果:NSCs移植组达到学会的次数及正确记忆次数(163±11.60,5.00±1.13)n;BDNF组(150.00±8.94,5.17±1.47)n;BDNF+NSCs移植组(111.25±13.56,6.23±1.60)n.悬吊实验结果:NSCs移植组平均(30.10±11.8)s;BDNF组(36.25±10.98)s;BDNF+NSCs移植组(43.6±10.56)s.斜坡试验结果:NSCs移植组(20.3±8.25)s;BDNF组(14.33±2.88)s;BDNF+NSCs移植组(11.17±2.48)s.表明联合移植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神经功能与NSCs移植组比较明显改善(P<0.05),而NSCs移植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神经功能与HIB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移植组损伤侧额叶皮层、海马存活的NSCs数量(9.31±0.71个,10.10±1.65个)与NSCs移植组(3.33±0.24个,4.22±0.33个)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NSCs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明显增多,与NSCs移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DNF与NSCs联合移植较单独NSCs移植对HIBD有更好的疗效.

  •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后μ-calpain活化及其他相关因子表达变化的时程及意义

    作者:江克文;杨翠微;水泉祥;夏哲智;张瑛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脑内μ- calpain的活化、其他相关因子表达变化的时程及相互关系, 进一步研究HIBD的发病机制.方法 HIBD模型采用改良的Rice法.应用Western blot法半定量测定缺氧缺血(HI)后0、1、2、4、12和24 h大脑皮层和海马μ-calpain、c-Fos、c-Jun、HSP70和HSP27的表达.蛋白浓度测定采用改良的Bradford法.结果新生大鼠HI后μ-calpain裂解为76和80两个片段,两者比值在HI后显著提高,以海马更为明显,其中皮层在24 h、海马在12 h达到高峰.c-Fos在HI后2~12 h海马显著高于皮层(P<0.05),24 h海马却低于皮层(P<0.05);c-Jun则0~1 h海马高于皮层(P<0.05),4 h以后皮层均高于海马(P<0.05)(其中12 h差异无显著意义).c-Fos和c-Jun在HI后呈上升趋势,无论皮层或海马均在2~4 h达到高峰,以后渐下降,但24 h仍高于正常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c-Fos在1,2,4,12和24 h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c-Jun在0,1,2,4,12和24 h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 ).HSP70在HI后0 h皮层显著高于海马(P<0.05),1 h海马显著高于皮层(P<0.05),4 h后皮层又均高于海马( P<0.05 );HSP27则HI后1~24 h海马均显著高于皮层( P<0.05 ).HI后HSP70和HSP27亦呈上升趋势,在12或24 h达到高峰.与对照组相比,HSP70在12和24 h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 );而HSP27皮层在24 h、海马在12和24 h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μ-calpain的活化同HSP27和HSP70密切相关.结论 HIBD是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多种变化和机制并存.HI激活calpain、诱导c-Fos和c-Jun的表达,引起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同时启动自身保护机制,如HSP70和HSP27的诱导表达.

  • 未成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白质损伤中F-actin及RhoA变化

    作者:李晋辉;姚裕家;石晶;李德渊

    目的 研究丝状肌动蛋白(filament actin,F-actin)和RhoA在未成熟大鼠缺氧缺血(hypoxic-ischemia,HI)性脑白质损伤(white matter damage,WMD)中的变化,探讨两者作用及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 2日龄SD大鼠(n=184只)随机分为14组:7个时段WMD组(HI后12、24、48、72 h,7、14、28 d)和7个相应时段对照组.采用Back方法制作WMD动物模型.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电镜观察超微结构改变.采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n=80只)和实时荧光定量PCR(n=80只)分别观察HI后12、24、48、72 h,7 d脑组织中F-actin和RhoA的变化.结果 (1)光镜和透射电镜检查脑组织,符合WMD的病理及超微结构也改变.(2)WMD组胞膜荧光染色不连续细胞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WMD组分别为0.32±0.04,0.43±0.04,0.56±0.03,0.65±0.04,0.87±0.03;对照组为0.02±0.01,0.02±0.01,0.01±0.01,0.02±0.01,0.02±0.01.(3)WMD组RhoAmRNA表达在HI后12、24、48、72 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WMD组分别为1.205,2.415,4.830,1.500;对照组为0.300,0.375,0.375,0.530.HI后7 d WMD组RhoAmRNA表达接近对照组(P>0.05).结论 (1)2日龄未成熟大鼠WMD模型建立成功.(2)HI后,F-actin在细胞内分布发生变化:细胞膜上分布减少,胞浆中分布增高,该变化可能与神经细胞生长锥的塌陷和回缩有关.(3)WMD中RhoA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F-actin分布表达的变化,但并不是影响F-actin的惟一因素.

  •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海马caspase-3 mRNA的表达及硫酸镁的神经保护机制研究

    作者:汤亚南;赵凤临;叶鸿瑁

    目的探讨caspase-3 mRNA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海马中的表达,研究硫酸镁对脑损伤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制作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模型,按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n=4);②假手术组(n=4);③缺氧缺血组(n=4);④生理盐水对照组(n=4);⑤硫酸镁预防组(n=4);⑥硫酸镁治疗组(n=4).预防组和治疗组分别在缺氧缺血前或后0.5 h腹腔注射5%硫酸镁500 mg/kg.半定量RT-PCR法测定缺氧缺血后24 h 海马组织caspase-3 mRNA的表达,比较两个硫酸镁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正常对照组新生大鼠海马组织中caspase-3 mRNA相对表达量为0.97±0.46,缺氧缺血组海马组织中caspase-3 mRNA表达量增高至1.88±0.36,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硫酸镁预防组与治疗组表达量分别是1.54±0.49和1.65±0.48,与缺氧缺血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硫酸镁干预抑制了缺氧缺血后海马组织中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论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24 h caspase-3 mRNA在海马中的表达明显增高,硫酸镁对缺氧缺血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海马caspase-3 mRNA表达有关.

  • 胃粘膜pH研究的现状

    作者:曾健生;樊寻梅

    细胞缺氧可导致严重的细胞代谢紊乱,终引起细胞死亡.及时、准确地监测危重患儿重要组织器官的缺氧情况,是重症监护的主要目的之一.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监测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机体具有创伤性;只反映全身总体情况,对局部组织缺氧缺乏敏感性;在循环衰竭、休克早期可以正常.因此需要寻找更为安全、可靠的组织氧合监测方法.近年的实验与临床研究显示,监测胃粘膜pH(intramucosal pH, pHi)可作为胃肠缺氧缺血早期敏感指标,并且有助于判断预后.现就监测pHi的原理、方法、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等问题作一综述.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3例报告

    作者:史浩;宋丹;张永霞;亓敏;李红双;谭政帅;丁红宇

    目的 探讨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 MR灌注技术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用7例无窒息病史以及无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足月新生儿作为正常对照组,将33例有窒息缺氧病史,临床诊断为HIE的足月新生儿按照临床诊断标准分为轻度组(19例)、中度组(6例)和重度组(8例).正常对照组及HIE病例组均行常规横断位MRI(T1FLAIR、T2WI、T2FLAIR)、1 HMRS及ASL(FAIR序列)扫描.经ADW 4.3工作站Functool软件处理后,观察ASL灌注图像,并对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的感兴趣区(双侧灰质、白质、基底节区)进行信号强度值定量测量,求其平均值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正常对照组及病例组均获得了良好的ASL灌注图像.正常对照组灰质、白质及基底节区平均信号强度分别为125.34±11.76、73.42±11.67和173.65±1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E病例组灰质、白质及基底节区平均信号强度值为153.47±11.72、71.35±10.37和217.13±12.51,灰质及基底节区平均信号强度值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白质平均信号强度值与对照组(两组信号强度值分别为73.42±11.67和71.35±10.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L灌注技术能够有效地检测HIE患者脑组织异常灌注情况,有助于判断患者脑损伤的程度,并为临床诊疗提供有力依据.

1049 条记录 7/53 页 « 12...45678910...525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