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结膜炎患者泪液中腺病毒与单纯疱疹病毒的检测分析

    作者:田萍

    目的 探讨腺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在慢性结膜炎患者泪液中的分泌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慢性结膜炎患者、急性病毒性结膜炎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的泪液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三组患者泪液标本腺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核酸,并进行对比分析.观察腺病毒或单纯疱疹病毒阳性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 慢性结膜炎组标本中腺病毒与单纯疱疹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48.5%(33/68)和17.6%(12/68).慢性结膜炎组有明确既往急性结膜炎病史的患者中腺病毒核酸阳性率为62.5% (15/24),高于无既往病史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既往病史的慢性结膜炎患者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阳性(29.2%)率亦高于无既往病史者(15.0%)(P<0.05).急性结膜炎组患者的泪液中腺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的核酸阳性率分别为100.0%(15/15)和86.7%(13/15),健康对照组标本中两种病毒核酸的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眼红、眼痒、下睑滤泡是感染以上两种病毒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结论 腺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在慢性结膜炎患者中的阳性率差异不明显.但有既往感染史患者上述两种病毒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既往感染史患者,下睑滤泡症状对评估是否存在病毒感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不孕妇女支原体感染及方法学研究

    作者:黄粤

    目的:探讨不孕不育症与溶脲脲原体(UU)感染之间的关系,建立检测UU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培养法、聚合酶链反应(PCR)和ABC法分别对205例不孕妇女和100例对照组进行UU检测,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不孕不育组UU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BC法对临床标本的检出率与培养法和PCR法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女性不孕与UU感染密切相关,ABC法可作为诊断UU感染的快速检测方法.

  • 微孔渗漏法与聚合酶链反应联合检测淋病奈瑟氏球菌

    作者:孙亚军;喻海忠;袁建芬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经济、敏感的方法用来诊断泌尿生殖道中淋病奈瑟氏球菌(N.gonorrhoeae,简称NC).方法用微孔渗漏法与聚合酶链反应(PCR)联合检测检泌尿生殖道中淋病奈瑟氏球菌.结果对186例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微孔渗漏法阳性为67.2%(125例),聚合酶链反应阳性为81.2%(151例),培养法阳性为66.1%(123例),且微孔渗漏法不需要特殊仪器,测定时间短,工作量小,灵敏度高.它与培养法二者无显著性差别(P>0.05).PCR与培养法二者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别(P<0.01).结论因此微孔渗漏法与聚合酶链反应联合检测NG具有简便、快速、检出率高的优点.

  • PCR方法制备地高辛标记DNA探针检测中国对虾非包涵体型杆状病毒

    作者:徐洪涛;朴春爱;杨朵;王雷;张新宇;侯云德

    对虾白斑症杆状病毒(white spot baculovirus,WSBV)在过去6年内已使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整个亚洲地区对虾养殖业严重滑坡.1992年中国大陆养殖对虾产量为20万吨,居世界首位,自1993年受中国对虾非包涵体型杆状病毒(Panaeus chinensis non-occluded baculovirus,PcNOBV)侵袭暴发虾病以来,年产量仅六、七万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对虾属无脊椎动物,缺乏特异性免疫系统,养殖水体环境的恶化及养殖密度的加大,促进了对虾病毒性流行病的发生和传播.目前有效的防治方法仍然是避免使用带毒亲虾、虾苗及鲜活饵料,尽早发现和消灭传染源.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敏感、特异并且适用于基层实验室的检测方法.

  • 大肠杆菌菌株(λ衍生噬菌体)/PBR322衍生质粒作为人IL-6表达系统的研究

    作者:狄凯军;刘世广;章秋珩;章静波

    为探索人白细胞介素-6(IL-6)在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的途径,选用BL21(DE3)/PET-28作为表达系统,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了hIL-6的互补DNA(cDNA)的编码区,引入了EcoRI和Hind Ⅲ位点.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和Hind Ⅲ酶切后,克隆于PET-28载体的相应位点,转化DH5α.选出阳性克隆,经DNA序列分析,表明其编码区内无非特异突变.将重组质粒转入DH5α,筛选阳性克隆,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表达.全细菌裂解液进行十二烷基黄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结合固化蛋白质的免疫学测定(Western-blot)杂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Western-blot杂交发现有与抗IL-6特异结合的蛋白带,以4h的产量多,激光扫描显示IL-6的吸收峰占总吸收面积的37%(4h诱导).分子量约为27kD.实验显示,人IL-6在原核细胞中实现了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具有IL-6的免疫活性.

  • 微小隐孢子虫的基因检测实验研究

    作者:丁慧萍;卢思奇;李凤舞;戎煜;张西臣;王凤云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感染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方法用Sheather's蔗糖梯度离心法从微小隐孢子虫感染者粪便标本中分离纯化卵囊.用酚-氯仿法抽提卵囊总DNA.针对本虫18S rRNA基因片段设计1对引物,对模板DNA进行PCR扩增,同时以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和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以及人体血细胞等DNA样本为对照.用琼脂糖电泳和溴乙腚染色对PCR产物进行检测. 结果仅微小隐孢子虫DNA被扩增出一 500 bp的DNA片段.其它对照DNA样本均未出现扩增反应. 结论 PCR对隐孢子虫检测的特异性可高达100%,敏感性也很强,可检测到20 pg微小隐孢子虫卵囊的DNA.表明本实验建立的检测微小隐孢子虫的PCR方法有效.

  • 实验感染昆明鼠粪便微小隐孢子虫18SrRNA基因检测

    作者:卢思奇;罗晓冰;陈小宁;王凤云

    目的探讨隐孢子虫感染的基因检测方法. 方法用分离自人和牛的微小隐孢子虫各1株分别感染2组昆明小鼠,于接种后第6 d、10 d和14 d分别收集每只动物粪便,用显微镜检查,再用Sheather's蔗糖梯度密度离心法纯化卵囊,提取总DNA,对每份DNA样本做100~10-3稀释,然后用PCR对微小隐孢子虫18SrRNA基因进行特异性扩增.结果接受具有活力的1×104个卵囊/只的36只小鼠,均获得感染;阳性样本被扩增出1条500 bp的片段.隐孢子虫感染小鼠粪便样本各稀释度的PCR检测实验结果表明,PCR检测阳性率随模板DNA样本稀释倍数的增加而增高;小鼠感染后第6 d、10 d和14 d 的100 和10-1两个稀释度的PCR检测阳性率低于镜检结果,而10-2和10-3两个稀释度均高于镜检结果. 结论受染昆明鼠粪便内的微小隐孢子虫可通过扩增其18SrRNA基因检出.

  • 阴道加德纳菌对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原学诊断评价

    作者:李连青;朱庆义;刘俊芬;李兆艾;武素梅

    目的探讨阴道加德纳菌对细菌性阴道病(BV)的病原学诊断价值. 方法对237例妇科门诊生殖道感染患者,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用直接涂片染色、细菌分离培养、PCR和BV试验等4种方法,检测阴道加德纳菌和细菌性阴道病;BV诊断按照Amsel金标准分组:BV组174例,非BV组63例;另设对照组40例为健康体检妇女. 结果BV组174例直接涂片(线索细胞)、细菌培养、PCR和BV试验等4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0.5%、51.1%、78.2%和89.7%;63例非BV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3%、9.5%、11.1%和28.6%,2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值均<0.05,差异有显著性;40例健康对照组,只有PCR阳性检出率为12.5%,余均为阴性;23株GV药敏试验结果甲硝唑敏感2株,替硝唑敏感3株,罗红霉素敏感3株,阿奇霉素敏感4株,克林霉素敏感1株.结论阴道加德纳菌在细菌性阴道病中占有主导作用,是细菌性阴道病的重要致病菌之一;BV诊断试验快速、敏感,适用于BV筛查;涂片染色检测线索细胞简单、易行,且可同时进行真菌、淋菌等检测;细菌分离培养是阴道加德纳菌鉴定的金标准.

  • 肝癌高发区抗-HBc阳性慢性乙肝患者HBVDNA血清学分析

    作者:孙燕;黄兴华

    目的:了解启东肝癌高发区抗-HBc阳性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HBVDNA分布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筛选慢性乙肝患者中抗-HBc阳性者,再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这些血清中的HBVDNA.结果:HBVDNA总检出率为75.24%(158/210).抗-HBc与HBsAg、HBeAg同在时HBVDNA阳性率高,达97.26%(71/73),显著高于其它模式(P<0.005).抗-HBc/HBsAg阳性血清中HBVDNA检出率为81.08%(150/185),单纯抗-HBc/HBsAg阳性血清中HBVDNA检出率为80.77%(42/52),单纯抗-HBc阳性血清中检出率为20%(1/5).结论:抗-HBc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一个直接标志.判断患者的传染性应通过免疫学和基因学两种方法来检测.启东慢性乙肝患者中HBVDNA整合现象可能要高于其它地区,这或许是启东肝癌高发的机制之一,值得进一步研究.基因学和免疫学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各有利弊,应互补共存.

  •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角膜组织病毒潜伏感染的PCR检测分析

    作者:徐欣;张樱楠;骆非;潘志强

    目的 探讨通过穿透性角膜移植获取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病变角膜组织中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DNA的表达情况及意义.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 2010年5-12月北京同仁医院因病毒性角膜炎角膜白斑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角膜标本20例,圆锥角膜、大泡性角膜病变和角膜营养不良等非感染性角膜病变的角膜标本20例.方法 对角膜组织标本中HSV-1 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主要指标 HSV-1 DNA的阳性率.结果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静止期患者角膜组织中12/20例(60%)检出HSV-1 DNA,非感染性角膜组织中6/20例(30%)检出HSV-1 DNA(x2=3.64,P=0.057).结论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静止期角膜组织多数表达HSV-1 DNA,角膜内潜伏病毒是引起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可能原因,正常人角膜也可能有HSV-1的DNA存在.

  • 口腔印模乙肝病毒污染的临床探讨

    作者:尹海;曹承南;祝宏;叶菲;贾玲;杨锡强;杨双旺

    目的:探讨口腔印模在乙型肝炎病毒(HBV)在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同时检测口腔印模标本和外科患者血液标本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以确定HBV污染的程度和传染性强度.结果:206份口腔印模标本中8份(3.9%)有肉眼血液,19份(9.2%)HBsAg阳性.HBsAg阳性标本中4份(21.1%)HBeAg阳性,15份(78.9%)HBVDNA阳性.992份外科患者血液标本中156份HBsAg(15.7)阳性.其中31份(19.9%)HBeAg阳性,115份(73.7%)HBV DNA阳性.31份HBsAg和HBeAg双阳性血液标本中,HBV DNA均为阳性,HBV传染性范围为102-109感染剂量/ml.结论:口腔印模受到严重的HBV污染,这种污染可能是医院HBV感染的重要来源.

  • 丙肝抗体假阳性检测中ELISA法应用

    作者:刘学文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丙肝抗体(HCV-Ab)过程中存在假阳性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 回 顾性统计分析了 36 例用 ELISA 方法检测的 HCV-Ab 弱阳性血清标本,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定量检测 HCV-RNA 进行确证试验,确定 ELISA 方法的假阳性率,并分析影响 ELISA 方法出现假阳性的因素及其解决方法.结 果 ELISA 方法检测的 HCV-Ab 弱阳性血清标本用 PCR 法检测 HCV-RNA 复检后 28 例仍为阳性,8 例阴性,表明以 PCR 检测 HCV-RNA 方法为准,ELISA 法有 77.8%的真阳性率,有 22.2%的假阳性率.影响因素除了方法学、试剂盒本 身之外,还有标本处理、操作不当等多种因素.结论 多种因素可能会导致 ELISA 法检测丙肝抗体出现假阳性,除了 严格操作、做好质控外,对可疑假阳性的标本一定要认真复测,好采用 PCR 检测 HCV-RNA 进行确证.

  • 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分析

    作者:朱艳

    目的 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输卵管妊娠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输卵管组织行UUDNA检测,以探讨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方法 采集所有病例行妇科检查时用灭菌棉拭子取宫颈管分泌物置于无菌试管中手术中取少许输卵管组织置于无菌试管中,标本送实验室检测.结果 检测40例输卵管妊娠者宫颈分泌物UUDNA,结果45%为阳性,明显高于非输卵管妊娠即对照组的32%(P<0.05);同时对输卵管妊娠者的输卵管组织进行UUDNA检测,结果32.5%为阳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P<0.05).结论 输卵管妊娠与生殖道UU感染密切相关,生殖道UU感染是输卵管妊娠的重要原因之一.

  • 克罗恩病与肠结核鉴别诊断对比分析

    作者:周强;张言斌;汤春梅;肖海浩

    目的 对克罗恩病与肠结核的特点进行分析,寻找更好的鉴别诊断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十年(1 998~2008)确诊的肠结核60例,克罗恩病30例的临床特点,内镜及手术中的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异同,抗酸染色镜检和POR技术检测结核杆菌DNA.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腹泻,血便在克罗恩病多见("P<0.05"),二者在腹痛,发热,腹部包块等在临床表现上无显著性差异.内镜及手术表现:克罗恩病表现为肠粘膜充血水肿,裂隙状溃疡,卵石状改变多见,多发生在回肠(37%)和结肠(53%);肠结核表现为假性息肉,肠腔狭窄,好发回盲部(70%)及末端回肠(20%).病理表现:克罗恩病表现为裂隙状溃疡,非干酪性肉芽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多见;肠结核表现为干酪性坏死,内芽肿性炎症.标本抗酸染色阳性(23.3%);TB-POR检测阳性率(68.33%).结论 克罗恩病和肠结核临床表现相似,内镜和病理检查是较好的鉴别方法,标本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和结核杆菌POR检查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 海南黎族高血压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研究

    作者:钟江华;云美玲;金水晶;张勇;周代锋;王红霞;蔡望韦;刘裕芬;黎海文;李宗奇;王镇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16内含子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海南黎族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46例黎族正常对照组与111例高血压病人血中ACE基因16内含子I/D多态标记,得到3种基因型:缺失纯合子(DD型)、插入纯合子(Ⅱ型)及插入缺失杂合子(DI型).并对所有普通PCR定为DD型的样本进行插入特异性PCR检测,以减少误分型率.统计各基因型频率,计算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海南黎族正常对照组DD、DI、Ⅱ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3.0%、43.8%、43.2%;D及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4.9%、65.1%.海南黎族高血压组DD、DI、Ⅱ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8%、37.8%、51.4%;D及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9.7%、70.3%.两组之间DD、DI、Ⅱ基因型频率及D、I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黎族正常人和高血压病人的D等位基因频率均比I等位基因频率低;ACE基因L/D多态性与黎族高血压无显著关联.

  • 海南黎族、汉族高血压ACE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研究

    作者:云美玲;钟江华;金水晶;张勇;周代锋;王红霞;蔡望伟;刘裕芬;黎海文;李宗奇;王镇

    目的 研究海南黎族、汉族高血压ACE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对海南黎族111例高血压患者、146例黎族正常人、海南汉族106例高血压患者、97例汉族正常人的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检测,观察DD、DI、II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并对所有普通PCR定为DD型的样本进行插入特异性PCR检测,以减少误分型率.并调查经典危险因素.结果 海南黎族高血压组DD、DI、II基因频率分别为10.8%、37.8%、51.4%;D及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9.7%、70.3%.正常对照组DD、DI、II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3.0%、43.8%、43.2%;D及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4.9%、65.1%.两组之间DD、DI、II基因型频率及D、I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汉族高血压DD、DI、II基因频率为16.0%、28.3%、55.7%;D及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0.2%、69.8%.汉族正常人DD、DI、II基因频率15.5%、44.3%、40.2%,D及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7.6%、62.4%.两组之间DD、DI、II基因型频率及D、I等位基因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黎族、汉族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有显著性差异(P<0.05);黎族高血压组收缩压,舒张压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汉族高血压组收缩压、舒张压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海南黎族高血压和黎族正常人的D等位基因频率均比I等位基因频率低;ACE基因I/D多态性与黎族高血压无显著关联;海南汉族高血压和汉族正常人D等位基因频率均比I等位基因频率低;ACE基因I/D多态性与汉族高血压的发病有相关性,是汉族高血压的主要致病基因,早期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治疗干预.

  • 门诊呼吸道感染患者TB、MP、CP PCR检测临床意义探讨

    作者:李家树;胡蓉;李春华

    目的了解呼吸科门诊呼吸道感染患者TB、MP和CP感染情况.方法应用PCR基因诊断方法对235例患者进行TB、MP和CP检测.结果TB-PCR检测,阳性率为15.31%(36/235);对其中的191例进行了MP检测,阳性率为39.27%(75/191);对其中的168例进行了CP检测,阳性率为6.55%(11/168).结论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TB、MP和CP感染均有发生,特别是一般治疗6周以上不愈的患者,应用PCR基因诊断方法对其进行病原学检测,指导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 产ESBLs大肠埃希菌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基因aac(6')-Ib'的检测

    作者:秦雯;胡大春;楚青

    目的 了解本地产ESBLs大肠埃希菌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基因携带状况,为探讨其耐药机制提供信息.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 法对临床分离的62株产ESBLs并耐庆大霉素的大肠埃希菌,进行aac(6')-Ib'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检测.结果 62株菌中被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Ib'阳性17株,阳性率27.4%,同时耐阿米卡星的3株中,阳性1株.结论 本研究样本菌株中部分菌株的氨基糖苷类耐药性可能与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AC(6')-Ib'有关.

  •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真菌感染的检验学研究

    作者:柳大芳;李青;刘晓华

    目的 研究以NS5-NS6为引物,扩增真菌同源性序列ssu-rDNA片段,建立广范围真菌检测的方法.方法 扩增医学主要致病真菌、细菌和人体细胞.结果 声有真菌均扩增出一个约310bp的产物,而细菌和人体细胞均扩增阴性,1pg白色假丝酵母菌DNA即可检出.结论 用PCR扩增真菌同源性ssu-rDNA具有高度的特异度和敏感度,而且缩短了检出时间.若深入研究,有可能成为诊断真菌感染的一种实用、理想的方法.

  • 钩端螺旋体病PCR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颜仕鹏;刘富强;陈立章

    聚合酶链反应(PCR)DNA扩增技术是一种快速简便、特异性较高的钩端螺旋体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大量的文献表明,该方法对钩端螺旋体的鉴定和诊断是十分有帮助的,本文对近些年来钩体病PCR检测技术所采用的新方法和PcR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评价做一综述.

110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