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及端粒酶活性与宫颈癌的关系

    作者:吕雯;张广美;隋丽华;王晶

    目的探讨不同型别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和端粒酶活化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对83例宫颈癌、47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10例正常宫颈应用TRAP-PCR银染定性及TRAP-PCR-ELISA定量法检测端粒酶活性,PCR法检测HPV分型.结果 (1)端粒酶阳性率和HPV 16/18型阳性率:宫颈癌>宫颈CIN>正常宫颈,CIN Ⅲ级>CIN Ⅰ、Ⅱ级;HPV 6/11型阳性率:CIN Ⅰ、Ⅱ级>CIN Ⅲ级.(2)宫颈癌中端粒酶阳性:Ⅰ期<Ⅱ期<Ⅲ、Ⅳ期;中分化>高分化;腺癌与鳞癌差异无显著性;HPV 16/18阳性:Ⅰ期<Ⅱ期<Ⅲ、Ⅳ期;HPV 6/11阳性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病理类型无关.(3)端粒酶阳性值:宫颈癌>CIN,CIN Ⅲ级>CINⅠ、Ⅱ级;HPV 6/11拷贝数:CIN>宫颈癌,CIN Ⅰ、Ⅱ级>CIN Ⅲ级;HPV 16/18拷贝数:宫颈癌>CIN,CIN Ⅲ级>CIN Ⅰ、Ⅱ级.结论 HPV感染尤以16/18型和端粒酶的激活与宫颈病变恶变关系密切.

  • 山西省襄垣县妇女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

    作者:赵方辉;戎寿德;乔友林;李楠;吴令英;张洵;LorinczA;Belinson J

    目的了解我国宫颈癌高发区妇女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状况,研究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应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对山西省襄垣县1 997名35~45岁已婚妇女自己采集的阴道细胞和医生采集的宫颈细胞,检测13种高危型HPV脱氧核糖核酸(DNA).采用多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PV感染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关系.用卡帕(kappa)系数衡量两种标本HPV检测的符合度.结果该人群的高危型HPV DNA总检出率为20.8%.HPV DNA检出率随病变程度加重呈趋势性增高(x2=444.04,P=0.000).两年龄组(35~39岁和40~45岁)妇女的宫颈HPV DNA检出率几乎一样(20.9%:20.6%,/=0.03,P=0.86).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及癌症(≥CINⅡ)和低度病变(CINI)的发生高度相关(OR=254.2和OR=26.4),归因危险百分比(ARP)分别为98.1%和83.6%.自我取样HPV检测的灵敏度低于医生取样HPV检测(84%:98%,X2=5.92,P=0.015),特异度差异无显著性(86%:85%,x2=0.00,P=0.997),但两种标本HPV检测的符合度较好(kappa=0.74).结论女性生殖道高危型HPV感染是当地官颈癌及CIN流行的主要危险因素,提示宫颈癌的防治重点应放在防止HPV感染、对HPV感染的筛查和密切监测已感染高危型HPV的对象.自我取样HPV检测是一种较实用的宫颈癌初筛手段.

  • 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编码体会

    作者:张益娟

    作为一个教学专科医院,临床与科教并重,体现在我们编码工作上就是不可遗漏任何具有专科特色的疾病诊断,因此,编码人员必须具备全局观念与前瞻性,并注意编码的严谨性.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载量与子宫颈病变的关系

    作者:赵方辉;胡尚英;王少明;陈凤;张询;章文华;潘秦镜;乔友林

    目的 研究妇女生殖道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载量与各级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关系.方法 汇总1999-2008年间在我国14 6个城市地区和8个农村地区开展的以人群为基础的子宫颈癌筛查横断面研究的数据.共有18 186名17~59岁的妇女参加了筛查,并收集子宫颈脱落细胞用于HR-HPV DNA检测.采用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he2),病毒载量由样本的相对光单位与标准阳性对照之比(RLU/PC)来衡量.根据HR-HPV载量,除阴性组[0,1.00)以外,将阳性对象分为3组:低度载量[1.0,10.00),中度载量[10.00,100.00)和高度载量≥100.00.子宫颈病变按照病理诊断分为正常、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1)、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2)、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3)和子宫颈癌(SCC).采用非条件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病毒载量与子宫颈病变级别的关系.结果 HR-HPV感染率为14.51%(2515/17 334),其中100.00%(29/29)的SCC、97.63%(206/211)的CIN 3、93.43%(199/213)的CIN 2、75.04%(421/561)的CIN 1和10.17%(1660/16 320)的正常妇女HR-HPV DNA检测阳性.HR-HPV感染阳性的SCC、CIN 3、CIN 2、CIN 1和官颈正常妇女的病毒载量中位数分别是320.85、158.05、143.70、125.34和9.64.各级病变中病毒载量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90.40,P<0.01);病毒载虽越高,CIN程度越高(X2=5493.35,P<0.01).低、中和高度载量组与阴性组相比,发生各级CIN的危险性均增加[OR(95%C/):CIN 1为9.01(6.31~12.87)、24.96(18.23~34.17)和68.42(51.40~91.08),CIN 2为26.44(12.07~57.95)、98.53(49.54~195.98)和322.88(168.62-618.27),CIN 3+为72.89(24.02~221.18)、343.58(121.81~969.09)和>999.99(473.38~>999.99)],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X趋势2势分别为3115.05、2413.95和3098.57,P值均<0.01).HR-HPV阳性人群各年龄组内,HR-HPV中、高度载量组患CIN 2+的危险性高于低载量组[OR值(95%CI):<35岁组为4.71(1.23~18.09)和15.06(4.40~51.49),35岁~组为4.01(1.62~9.90)和14.09(6.15~32.28),40岁~组为3.06(1.52~6.16)和7.78(4.05~14.95),≥45岁组为3.50(1.36~9.01)和7.57(3.13~18.30)],且随病毒载量升高,危险性升高(X趋势2分别为51.33、66.28、53.64和51.00,P值均<0.01);高载量40岁~组患CIN 2+的风险大[OR值(95%CI)为2.02(1.15~3.52)].结论 子宫颈HR-HPV病毒载量与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级别、CIN 2+患病率高度相关;中、高度病毒载量是SCC、CIN 2和CIN 3的主要危险因素,其对于35岁以上女性的致病风险更大.综合考虑年龄和病毒载量将有助于医生有效地分类管理患者或筛查妇女.

  • 2017年WHO HPV疫苗立场文件的解读

    作者:胡尚英;乔友林

    HPV是一种常见的生殖道感染病毒.高危型HPV(high-risk HPV,HR-HPV)持续感染能够引起宫颈癌,与阴道癌、外阴癌、肛门癌、阴茎癌和口咽癌的发生也有关,是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此外,低危型HPV(low-risk HPV, LR-HPV)感染可引起生殖器疣、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等良性病变.预防性HPV疫苗于2006年研发成功,目前已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WHO从2009年起开始发布HPV疫苗的立场文件,之后分别在2014年10月和2017年5月发布更新版.与2014年版本[1]相比,2017年版[2]整合了HPV疫苗领域的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九价疫苗的批准上市和疫苗效果的新数据,提供了疫苗选择的指导原则,更新了对目标人群的接种策略,以及新增了对多个年龄组女性接种的推荐建议.

  • 宫颈癌是感染疾病预防很重要

    作者:陈红敏

    目前,我国每年的宫颈癌新发病例已达到15万人,死亡人数在8万左右,它排在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排在我国生殖道恶性肿瘤的第一位,而且发病有上升的趋势,也趋于年轻化.宫颈癌除了与行为因素,如早婚、早育、多产、性生活紊乱有关外,还跟病毒感染有很大的关系.早在2001年医学界就明确认定:HPV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是造成宫颈癌变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95%~99.7%的宫颈癌病例都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

  •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子宫颈环形电切术后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马满淑

    目的:探讨子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CIN患者随机分为冷刀子宫颈锥切术(CKC)组41例与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组43例,两组分别施CKC与LEEP术式治疗,对比研究两种术式治疗CIN的疗效、各术式优点及并发症情况.结果:CKC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9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5mL;LEEP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0 ml,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CKC组患者术后半年随访复发7例(CINⅡ级3例,CINⅢ级4例),治愈34例,治愈率82.93%,LEEP组患者术后半年随访复发5例,治愈38例,治愈率88.37%;CKC组术后半年复查高危型HPV感染率为31.7%,LEEP组为32.56%.两组间治愈率、HPV感染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子宫颈环形电切术在治疗CIN中具有重要价值,是治疗CIN较理想的方法.

  • 中医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30例

    作者:韩凤娟;隋丽华;张广美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cia,CIN)是一组与浸润性宫颈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的统称.由于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方法的普及应用和防癌检查的广泛开展,浸润性宫颈癌的发病率已趋下降;随着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疱疹病毒(HSV)等感染因素的出现及病理诊断技术的发展,CIN的检出率不断增加,引起了妇科临床医师的重视.

  • 鸦胆子油乳对HPV16亚型感染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胡燕;万小洁;潘镏镏;章圣辉;郑飞云

    目的 研究鸦胆子油乳(brucea javanica oil emulsion,BJOE)在体外对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亚型感染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人宫颈鳞状上皮永生化细胞系(Ect1/E6E7)与人宫颈癌CaSki细胞系作为HPV16亚型感染的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体外实验模型.采用MTT法检测5、10、20及40 μg/mL BJOE体外分别作用24、48及72 h对HPV16感染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Hoechst33258细胞核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半定量RT-PCR法检测HPV16 E6、E7基因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Elivison二步法)检测HPV16 E6、E7、p53及Rb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 (1)5、10、20及40 μg/mLB JOE体外分别作用24、48及72 h对HPV16感染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表现为浓度与时间的依赖性(P<0.05).(2)HPV16阳性细胞在BJOE作用后发生了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5、10及20 μg/mLB JOE体外作用48 h后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P<0.05).(3)5、10及20 μ g/mL BJOE体外作用HPV16阳性细胞48 h后E6与E7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P<0.05).(4)5、10及20μg/mL B JOE作用后,HPV16 E6、E7及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逐渐减弱(P<0.05),而Rb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强(P<0.05).结论 BJOE在体外对HPV16亚型感染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药物下调病毒癌基因E6、E7表达相关.

  • 人乳头状瘤病毒协同60钴照射促进食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

    作者:沈忠英;岑山;滕智平;蔡唯佳;沈健;陈炯玉;陈志坚;李德锐;曾毅

    为探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和促癌剂对食管上皮致癌作用,人胚食管上皮细胞转染HPV协同60钴(60Co)放射观察其恶性转化.用HPV18E6E7AAV转染的人胚食管上皮(SHEE),培养至13代,分为4组,实验组分别用60Co2、4、8Gy照射,每周1次共4周;SHEE未经照射为对照组.细胞形态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DNA合成和定量用3H-TdR掺入和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染色体众数用常规方法分析;致瘤性用软琼脂培养和裸小鼠接种;HPVDNA用PCR检测.经60Co照射后细胞呈凋亡和坏死(危象期).8周后SHEE 4Gy组细胞增殖,增殖指数(34%)和3H-TdR摄入增高,软琼脂培养和裸鼠接种出现致瘤性.对照组SHEE组细胞增殖指数24%,伴有少数3H-TdR掺入,裸鼠未成瘤.染色体众数:对照组,58~62;4Gy组,63~65;两组HPV18E6E7 PCR呈阳性条带.此结果表明,用HPV18E6E7协同60Coγ射线可以使人胚食管上皮恶性转化,60Co γ射线有加速食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作用.

  • 人乳头状瘤病毒诱导人胚食管上皮永生化细胞恶性转化

    作者:沈忠英;陈晓红;沈健;蔡维佳;陈炯玉;黄天华;曾毅

    为了证实HPV18E6E7基因诱导的人胚食管上皮永生化细胞(SHEE)61代(SHEE61)部份细胞(SHEE61A)已经恶性转化,以寻找监控细胞早期恶性转化的方法.对培养的SHEE第10代(SHEE10)和61代(SHEE61)细胞,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形式;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用染色体G带核型分析和间期核染色体1、7、8号着丝粒探针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细胞染色体改变;用增殖优势克隆优选法选出生长快的细胞群体,接种裸小鼠和SCID小鼠.结果:光学显微镜下见SHEE61细胞大小不等,重叠生长;电子显微镜下见细胞核多型性和核仁增大等增殖表型;流式细胞仪检测,SHEE61增殖指数和DNA>4n细胞高于SHEE10;SHEE61细胞染色体众数出现57~60、63~65两亚群,1、7、9、13、17等染色体出现较多3体、4体或5体;FISH间期核1、7号着丝粒数增多;SHEE61克隆优选的细胞SHEE61A接种SCID小鼠成瘤.这表明:SHEE61细胞形态及生长特性有了改变,接触抑制减弱,高倍体和不整倍体细胞增多,染色体数目明显改变,SHEE61A接种SCID小鼠产生浸润性肿瘤,可以判定SHEE61部份细胞已恶性转化.用克隆优选法筛选和染色体检测可以监控永生化细胞早期恶性转化.

  • 宫颈癌相关基因表达与HPV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英

    目的 探讨宫颈癌凋亡相关Bcl-2、TRAIL及Caspasc-3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宫颈正常组织(NE)26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SCC) 30例进行Bcl-2、TRAIL及Caspasc-3蛋白表达的测定,同时采用PCR技术测定各组患者HP16/18感染情况.结果 ①TRALL在SCC组宫颈活检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NE组(P<0.05),SCC组中Caspage-3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NE组(P<0.05),Bcl-2、HPV16/18在SCC组宫颈活检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NE组,(P<0.05).②在宫颈组织中,TRALL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P<0.05),Caspage-3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P <0.05);Bcl-2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P< 0.05);HPV16/18阳性表达率和SCC病理特征均无关.③HPV16/18感染及Bcl-2表达与TRALL、Caspage-3表达呈负相关(P< 0.05);TRALL与Caspage-3表达呈正相关(P<0.05),HPV16/18感染与Bcl-2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Bcl-2的过度表达,TRAIL及Caspasc-3低表达和HPV16/18感染在宫颈癌发病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

  • TCT技术与HPV分型技术在子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余琦;李宁;杨江辉;宋业颖;白雪娟

    为探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法(TCT)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分型检测在子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对18534例妇科宫颈刷检标本进行TCT 检测,其中257例标本采用导流杂交技术(FTH)检测HPV分型.结果表明,257例标本中,108例HPV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率42.1%),包括93例高危亚型感染,15例低危亚型感染,20例感染两种以上HPV亚型,149例HPV为阴性(57.9%).HPV是诱发女性宫颈癌及生殖器病变的主要病源.TCT检测技术联合HPV分型应用于宫颈癌早期防治以及确诊子宫颈病变具有着重要意义.

  • 湖北省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分析

    作者:刘世国;刘淼;黄劲松;张军霞

    目的 调查湖北省女性人群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状况,为宫颈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在湖北省中山医院就诊的3956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采用PCR体外扩增和DNA反向点杂交相结合的DNA芯片技术,对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3956例患者中共检出HPV阳性818例,阳性率为20.68%,其中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为15.77%(624/3956).在被检测的23个HPV-DNA亚型中,常见的依次为16型(3.72%,147/3956),52型(3.67%,145/3956),43型(3.64%,144/3956),58型(2.78%,110/3956),18型(1.49%,59/3956),33型(1.06%,42/3956),未检出MM4型.HPV阳性者中多重感染率为17.36%(142/818),以二重感染常见(85.21%,121/142).结论 湖北省地区高危型HPV感染以HPV16、52、58、18和33比较常见,低危型HPV感染以HPV43比较常见.

  • HPV检测在"不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宫颈高度上皮内病变"中的意义

    作者:张小燕;卞美璐;陈庆云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检测对细胞病理学诊断为不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宫颈高度上皮内病变的(ASC-H)患者的临床处理价值.方法 2004年6月~2007年4月于中日友好医院妇产科门诊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的患者17 125例,选择其中细胞学诊断结果为不典型鳞状细胞的患者,应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方法检测HR-HPV,观察HR-HPV检测对细胞学诊断结果为ASC-H进行分流的意义.结果 HR-HPV阳性的ASC-H患者中宫颈高度病变的检出率(48.1%)显著高于ASC-US(25.2%),(P<0.01).13例HR-HPV阴性的ASC-H患者中1例官颈活组织检杳结果为CIN2(5.9%),与ASC-US(5.7%)相比无差异.在ASC-US和ASC-H患者中,HR-HPV检测对于宫颈高度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82.8%、96.2%,阴性预告值分别为94.3%,92.3%.结论 对于HR-HPV阴性的ASC-H患者可以考虑定期随诊细胞学和高危型HPV,减少阴道镜检查,HR-HPV检测可能对于ASC-H患者同样具有分流作用.

  • HPV感染、HIF-1α及VEGF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相关

    作者:周颖;张辉;谢永红;李晓超;沈彦;尹端端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中的病因学意义,并初步分析HPV感染与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NSCLC及2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用PCR法选用HPV16、18型特异性引物检测两组中HPV DNA的表达.结果 1)NSCLC组HPV DNA积分吸光度比值为0.6046±0.0224,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的0.0275 ±0.1230(P <0.05).2)NSCLC组HIF-1α和VEGF蛋白的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0.2548±0.0219和0.2051±0.0321,均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组(0.0826±0.0150和0.0726±0.0227)(P<0.05).3)NSCLC中HIF-1α的表达率与VEGF呈正相关(P<0.05).4) NSCLC中HPV(+)组VEGF的表达率为56.0%,显著高于HPV(-)组的28.6% (P <0.05).结论 HPV感染可能是NSCLC发生的病因学因素之一;HPV感染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促进肺癌的发生发展.

  • 人乳头状瘤病毒标志物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费小蔷;沙敏;叶军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第3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约85%的病例发生在欠发达国家[1]。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达国家应用肿瘤筛查方法,成功地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然而,在一些对宫颈癌不筛查或低质量筛查和低覆盖筛查的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已经在稳定或成更高趋势的增长[3?4]。研究发现,宫颈癌的发病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些生物标志物已可能大致确定HPV感染与宫颈癌进展自然史的特定阶段。这些生物标志包括病毒核酸、病毒蛋白或通过病毒癌基因诱导改变的因子。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在临床应用于筛查HPV感染或细胞学异常女性的宫颈病变和分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HPV病毒检测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癌的研究进行综述。

  • 挖空细胞及6/11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原位杂交检测与尖锐湿疣关系的对比研究

    作者:黄宗明;杨守京;李青;晏培松;李良寿

    目的通过对2063例临床诊断为尖锐湿疣活检组织的形态学观察,并应用原位杂交检测方法分析尖锐湿疣组织中低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和组织形态学改变之间的关系,首次对挖空细胞在尖锐湿疣组织病理学诊断上所起的作用进行评价.方法收集2063例活检组织标本,①根据组织病理学诊断尖锐湿疣的标准分为2组,尖锐湿疣组1409例,非尖锐湿疣组654例.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组织中低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情况和形态学改变.②以挖空细胞为诊断标准,将2063例活检标本分为"挖空细胞组”1129例与"非挖空细胞组”934例,并将结果与病理诊断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原位杂交阳性信号主要位于挖空细胞的细胞核中,在2063例中有1466例阳性,阳性率71.06%,其中尖锐湿疣组1409例有1341例阳性,阳性率95.17%;非尖锐湿疣组654例有125例阳性,阳性率19.11%.以挖空细胞作为诊断标准,其灵敏度为77.93%,特异度95.26%,阳性预告值97.25%,阴性预告值66.70%,阳性似然比81.81%,阴性似然比23.17%,漏诊率22.07%,误诊率4.74%.结论低危HPV-6/11病毒感染是尖锐湿疣形成的主要病原因素,棘层中的挖空细胞是诊断尖锐湿疣的重要组织学依据之一,是细胞感染HPV或其他病毒后的特征性形态学改变.

  • 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与人乳头状瘤病毒负荷量的研究

    作者:舒维清;武景波;李小静

    目的 探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发生与人乳头瘤病毒(HPV)负荷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01-2015-12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病理科各类宫颈活检存档蜡块标本147例,其中正常宫颈组织20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 52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 46例,宫颈鳞状细胞癌(SCC) 29例.通过基因芯片对23种HPV亚型进行检测分型;再通过Real-time PCR方法对其中80例标本进行HPV定量分析,检测HPV负荷量.结果 147例宫颈活检标本HPV总检出率为73.5%,检出HPV亚型14种,其中高危亚型12种,低危亚型2种.高危亚型检出率高前4位分别为HPV16(33.3%)、HPV31 (6.1%)、HPV52(6.1%)以及HPV58(5.4%);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逐渐加重,HPV负荷量逐渐升高,LSIL组、HSIL组以及SCC组的HPV负荷量均明显高于宫颈正常组织组,差异均显著(P<0.05).但LSIL组、HSIL组以及SCC组相互之间HPV负荷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HPV负荷量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病程的发生关系密切,但尚不能作为判定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

  • 宫颈病变诊断中TCT和HPV联合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赵丽华;林竞;林秋兰;位嘉;王燕;吴倩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技术联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150例患者进行TCT和HPV检测,其中有1项或2项检测异常者同时进行阴道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及其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正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TCT检测阳性171例,敏感度95.9%,特异度56.5%,诊断正确率83.3%,阳性预测值82.5%,阴性预测值86.7%;HPV检测阳性178例,敏感度94.6%,特异度43.5%,诊断正确率78.2%,阳性预测值78.1%,阴性预测值78.9%;TCT和HPV联合检测阳性162例,敏感度98.6%,特异度75.4%,诊断正确率91.2%,阳性预测值89.5%,阴性预测值96.3%.TCT与HPV检测结果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TCT或HPV检测结果与两种方法联合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联合检测的特异度和诊断正确率与上述一种方法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TCT与HPV检测是筛查宫颈病变的有效方法,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宫颈病变的诊断正确率和特异度.

1247 条记录 3/63 页 « 12345678...626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