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裂孔型膈疝疝囊积液多层螺旋CT表现

    作者:刘婷婷;曹和涛;李宁;于芹;侯冬梅

    目的:探讨裂孔型膈疝疝囊积液的多层螺旋CT及临床表现,以提高其诊断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裂孔型膈疝疝囊积液的CT资料,分析裂孔型膈疝疝囊积液的形态特征及临床表现。结果32例患者中,男21例,女11例(χ2=0.64,P>0.05)。>60岁25例,≤60岁7例(χ2=13.58,P<0.01)。非脏器型裂孔疝27例,其中脂水混合型23例,单纯积液型4例;脏器型裂孔疝5例(χ2=5.47, P<0.05)。伴腹腔积液28例,其中非脏器型裂孔疝23例,脏器型裂孔疝1例(χ2=9.56, P<0.01)。非脏器型裂孔疝疝囊积液横断位依层面高低呈类圆形、弯月、环状和水滴状,多平面重组主要呈弯月和倒水滴状;脏器型裂孔疝疝囊积液形态不规则。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有吞咽困难、胸闷和上腹部不适。结论胸腹腔压力梯度差增大驱使腹水进入膈上疝囊或裂孔卡压可能是裂孔型膈疝疝囊积液的主要形成机制。类圆形、弯月、环状和水滴状是裂孔疝疝囊积液的特殊形态,且与腹腔相通。

  • 1例成人先天性左侧巨大膈疝继发腹腔内高压患者的护理

    作者:俞佳萍;汪四花;郑贞

    总结1例成人先天性左侧巨大膈疝继发腹腔内高压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运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分析患者的病情要点,医护联合设定目标值并制订有效的干预方案,降低腹腔内高压;进行合理液体复苏,保护脏器功能;纠正低氧血症;做好胃肠道功能恢复延迟的护理.患者术后24 d痊愈出院.

    关键词: 横膈 腹内高压 护理
  • 食管重建术后胃肠道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马群风;刘锟;王云杰;程庆书;周勇安;王小平

    食管重建术后胃肠道梗阻是一种少见的手术并发症,文献仅见少数病例报道[1-10].我科1978-01/2000-07在1964例各类疾病行食管重建术后发生胃肠道梗阻16例,现将诊疗体会报告如下.

  • 创伤性膈疝36例分析

    作者:刘海燕;王家毅

    目的:分析创伤性膈疝的发病因素,讨论其诊断及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36例创伤性膈疝病人,对患者创伤原因、合并伤类型、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分类总结及分析.结果:死亡2例,2例因合并伤出现并发症.32例恢复正常生活.结论:复合伤时,对小的膈肌裂伤的探查应特别注意.胸腹腔引流可以及早发现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

  • 儿童亲体肝移植术后膈疝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王凯;高伟;马楠;孟醒初;张威;孙超;董冲;吴斌;覃虹

    目的 探讨儿童亲体肝移植术后膈疝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4例患者术前原发病均为胆道闭锁,移植时月龄5~7个月,移植物均为肝脏左外叶,发生膈疝的时间为术后1.5 ~16个月,包括右侧膈疝3例、左侧膈疝1例.结果 4例患者的移植物质量及移植物质量与受者体质量比分别为170 g、170 g、210 g、290 g与2.7%、2.5%、3%、5%.4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急性呼吸抑制、消化不良或肠梗阻.4例患者均通过CT或X光片确诊,行开腹手术修补膈疝,其中3例行急诊手术.疝内容物为部分小肠及部分结肠,其中1例存在远端胃进入右侧胸腔.4例患者膈疝修补术后呼吸及消化功能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膈疝为亲体肝移植术后少见的并发症,主要见于以肝脏左外叶为移植物的儿童肝移植受者,诊断明确后应及早手术治疗.

  • 腹腔镜膈疝修补术

    作者:李健文;王文瑞

    该患者为膈疝伴不全性结肠梗阻,术中发现膈疝缺损靠近脾脏下极的后方,采用腹腔镜腹腔内补片植入术(IPOM)进行治疗。手术有三个关键点:(1)补片修补之前先用缝合的方法关闭膈疝缺损,即“加强修补(Augmentation)”代替“桥接修补(bridging)”。(2)切断脾膈韧带,游离部分结肠脾曲,使补片能够充分覆盖缺损的后方。(3)严禁用疝钉来固定覆盖在膈肌上的补片,本例患者使用的是医用胶固定。

    关键词: 横膈 腹腔镜检查
  • 迟发型创伤性膈疝的诊疗体会

    作者:陈硕;李辉

    目的 总结迟发型创伤性膈疝的诊疗经验.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00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3例迟发型创伤性膈疝的诊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3例迟发型创伤性膈疝患者全部治愈,无手术死亡及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迟发型创伤性膈疝的患者,仔细问诊病史,结合CT检查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并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治疗效果良好.

  • 33例新生儿先天性膈疝

    作者:应燕芬;王波;陈尚勤;林振浪

    目的 分析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验,以提高先天性膈疝病婴手术成功率及生存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9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33例先天性膈疝新生儿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结果 33例先天性膈疝中21例行手术治疗,术后生存17例,其中4例产前经超声检出者术后均生存.死亡4例,死因与肺发育不良有关.12例未行手术者全部死亡,其中1例生后即刻死亡.结论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病死率较高,应加强产前诊断及产科、新生儿科、小儿心胸外科的合作以提高先天性膈疝病婴的生存率.

  • 先天性膈疝的诊治进展

    作者:陈文科;侯昉(综述);刘文英(审校)

    先天性膈疝(CDH)是膈肌异常伴随肺发育不良(PH)、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等病理、生理改变的先天性疾病,其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迄今为止,CDH 的具体病因、佳治疗措施及预后影响因素均未阐明,这使得 CDH 的诊治具有挑战性。近年由于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治疗措施的不断改进,CDH 患儿的存活率有所提高。然而,CDH 存活患儿的长期跟踪随访,尚需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包括如何改善其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等。笔者拟就 CDH 的新诊治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 57例先天性膈疝胎儿的产前诊断特点及其预后

    作者:祝菁;杨祖菁;王磊;王蓓

    目的 探讨先天性膈疝胎儿的产前诊断特点及影响胎儿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日至201 3年3月31日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诊断的57例先天性膈疝胎儿的病历资料,结合超声检查特点和新生儿存活情况,分析先天性膈疝胎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t检验、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57例膈疝胎儿中左侧膈疝45例(79%),右侧膈疝12例(21%).57例膈疝胎儿中,引产终止妊娠14例;33例出生后手术治疗,术后存活23例,死亡10例,总体存活率为40%(23/57);另10例胎儿生后未行手术治疗,均死亡.存活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高于死亡新生儿[(3 173±348)与(2 846±568)g,t=2.238,P=0.033],而引产组的诊断孕周明显早于存活组[(24.0±4.1)与(30.0±6.0)周,t=3.181,P=0.003].存活组肺头比(lung-to head ratio,LHR)≥1.4的比例为91% (21/23).线性趋势检验显示,LHR值与膈疝胎儿的预后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x2=9.223,P=0.002),相关系数为-0.730(P=0.000).LHR<1.4时新生儿死亡的危险是LHR≥1.4者的35.867倍(95%CI:1.861~691.341,P=0.018);羊水过多的新生儿死亡危险是无羊水过多者的9.285倍(95%CI:1.102~78.212,P=0.040).而右侧膈疝(OR=0.158,95%CI:0.009~2.824,P=0.210)、肝脏疝人胸腔(OR=1.730,95%CI:0.144~20.707,P=0.665)和新生儿出生体重(OR=1.002,95%CI:0.999~1.005,P=0.135)不是膈疝胎儿生后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论 先天性膈疝胎儿的存活率仍较低,胎儿膈疝出现的孕周、羊水量以及LHR与胎儿的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 胎儿中重度膈疝的产前诊断和生后治疗一体化管理模式

    作者:夏波;俞钢;洪淳;唐晶;刘翠芬

    目的 探讨先天性膈疝的产前诊断和生后治疗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价值. 方法 对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经产前超声和MRI诊断明确、并采取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先天性膈疝病例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一体化管理模式包括产前管理(产前诊断和产前咨询)、围产期管理(产前检查和分娩)以及出生后治疗. 结果 25例胎儿中,重度5例,中度9例,轻度11例.1例重度胎儿在妊娠26周确诊后,因社会因素引产,其余24例选择继续妊娠,均在妊娠35周以后分娩.12例因社会因素剖宫产,1例因双胎行剖宫产,其余11例经阴道分娩.25例CDH患儿产前诊断的胎龄为妊娠(24.5±3.5)周,24例继续妊娠的患儿的出生胎龄为(37.5±1.4)周.13例中、重度胎儿均在妊娠32周常规应用地塞米松行促胎肺成熟治疗,7例实施断脐前气管插管,6例于断脐后插管.11例轻度患儿生后给予面罩吸氧.1 3例中、重度患儿生后常规给予高频振荡通气,平均通气时间58 h,并根据需要辅以吸入一氧化氮治疗,平均使用一氧化氮时间为52 h.除2例重度生后未手术即死亡外,其余22例于新生儿期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中度患儿于术后48 h发生肺动脉高压、呼吸功能衰竭死亡,1例重度患儿于生后2个月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20例(90.9%)患儿存活至出院. 结论 应用产前诊断和生后治疗一体化管理模式对胎儿膈疝进行有效管理,可使胎儿膈疝的诊断和治疗实现无缝衔接,有效降低医疗风险.

  • 胎儿先天性膈疝及其相关异常的产前诊断

    作者:郑菊;谢红宁;李丽娟;林美芳;朱云晓

    目的 分析胎儿先天性膈疝与合并其他畸形及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探讨可能影响膈疝预后的因素. 方法 总结2002年1月至2008年11月在我院产前超声诊断的胎儿膈疝病例,分析其类型、合并畸形种类、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及临床结局.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膈疝71例,左侧62例(87.3%),右侧9例(12.7%).单纯型膈疝38例(53.5%),复合型膈疝33例(46.5%).复合型膈疝中合并的其他异常中常见的有心血管系统畸形18例(54.5%),神经系统畸形10例(30.3%),泌尿系统畸形9例(27.2%).71例膈疝病例中19例行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查,其中12例单纯型膈疝胎儿的染色体均正常,7例复合型膈疝中4例(4/7)染色体核型异常:18-=体综合征2例,13、21-三体综合征各1例.复合型膈疝病例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高于单纯型膈疝(P=0.009).复合型膈疝病例均引产;单纯型膈疝病例中32例引产,6例继续妊娠,其中5例足月出生后接受膈疝修补术,均存活;1例出生后死亡. 结论 胎儿先天性膈疝以左侧多见,近半数合并其他异常且以心血管系统畸形为主.单纯型膈疝发生染色体异常的风险低,复合型膈疝发生染色体异常的风险高.膈疝手术对预后的影响尚不能确定.

  • 32例先天性膈疝胎儿的围产期综合管理及预后

    作者:蔺林;陈琦;黄华;杜俊鹏;曹振杰;陈玄玄

    目的 总结产前评估不同程度先天性膈疝新生儿的围产期综合管理及预后.方法 回顾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分娩并接受救治的32例通过产前检查诊断为先天性膈疝的患儿围产期临床资料,依据产前肺头比、肺头比实际测量值与预测值的比值和肺容积比进行轻、中、重度分型,并给予相应的围产期综合管理,包括产前管理(产前诊断与咨询)、产时管理(分娩)及生后管理(生后诊断、新生儿期处理及手术治疗).分析产前评估不同程度先天性膈疝患儿的预后.应用x2检验及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2例先天性膈疝患儿,均由产前彩超检查发现,结合MRI进行产前评估,轻度膈疝18例,中度9例,重度5例;27例为左侧,5例为右侧.30例患儿于生后明确诊断并给予综合治疗病情稳定后行手术治疗.32例先天性膈疝患儿总存活率为81%(26/32),重度膈疝患儿存活率为1/5,轻度者为18/18,膈疝程度越重存活率越低(x2=16.538,P<0.001).18例轻度先天性膈疝患儿中,5例经微创手术者术后禁食时间、术后应用抗生素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开腹手术者(n=13)缩短[分别为(2.4±0.5)与(4.6±1.2)d,t=-3.939;(7.6±1.2)与(9.8±1.4)d,t=-3.144;(14.4±1.1)与(19.7±2.8)d,t=-4.064;P值均<0.01].在术后3个月到2年的后续治疗与随访中,1例复发,已二次手术,均恢复良好.结论 不同程度先天性膈疝新生儿的预后与产前诊断评估病情密切相关,先天性膈疝围产期综合管理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 胎儿期MRI测量预测肺容积比对左侧先天性膈疝患儿预后的诊断价值

    作者:吕俊健;何秋明;钟微;文豪;黄莉;王哲;吴强;余家康;刘鸿圣

    目的 探讨胎儿期MRI测量预测肺容积比(percent predicted lung volume,PPLV)对左侧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患儿预后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经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前评估及诊断的32例左侧CDH患儿资料.根据生后行膈肌修补术后30 d结局分为存活组24例和死亡组8例;根据患儿是否发生持续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分为无PH组20例和PH组12例.采用t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不同组患儿的胎龄、出生体重、Apgar评分等一般资料及胎儿期MRI测量的PPLV值,并绘制32例患儿胎儿期MRI PPLV值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 结果 (1)存活组胎儿期PPLV值为(39.5±2.5)%,明显高于死亡组(20.4±2.1)%(t=4.27);膈疝首诊孕周晚于死亡组[(31.6±4.2)与(25.4±4.6)周, t=3.40];5 min Apgar评分高于死亡组[(8.7±1.5)与(5.7±3.8)分,t=3.26];PH发生率低于死亡组[16.7%(4/24)与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对32例患儿死亡预测的PPLV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0(95% CI:0.843~1.016, P<0.01);PPLV为28.55%时对CDH患儿死亡的预测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79%.(2)无PH组胎儿期PPLV值为(41.7±2.6)%,明显高于PH组(23.0±2.0)%(t=4.98);膈疝首诊孕周晚于PH组[(32.3±3.4)与(26.3±5.2)周, t=3.81];5 min Apgar 评分高于 PH 组 [(8.6±1.4)与(6.8±2.5)分,t=2.62];病死率低于PH 组 [0(0/20)与8/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对32例患儿发生PH预测的PPLV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2(95%CI:0.800~1.004, P<0.01);PPLV界值为33.67%时对发生PH预测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75%. 结论 胎儿期MRI测量PPLV值可作为左侧CDH患儿死亡及发生PH的预警指标,为产前评估提供依据,并指导合理的临床决策.

  • 产前辅助检查对诊断先天性膈疝及其预后评价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梦楠;顾盛奕;王俊;花晓琳

    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是由于膈肌发育不全,腹腔内容物进入胸腔,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的一种疾病.由于CDH患儿的病死率高、预后差,因此,越早诊断越有利于产前干预和出生后治疗.目前,对于CDH,产前超声筛查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具有方便、经济的特点;MRI可以同时评价肺发育程度和肺成熟度,可以作为超声检查的必要补充;胎儿超声心动图是近年来开展的检查方法,通过观察血流动力学及肺血管发育情况,从而提示预后.

  • 胎儿先天性膈疝MRI诊断的探讨

    作者:董素贞;朱铭;钟玉敏;张弘

    目的 探讨MRI在胎儿先天性膈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4名孕妇,孕龄16~39周.产前常规行超声(US)检查怀疑胎儿先天性膈疝后在24-48 h内行MR检查,采用二维快速平衡稳态采集(2D FIESTA)序列、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以及快速反转恢复运动抑制(FIRM)序列,行胎儿颅脑、胸、腹部常规及胸腹部重点冠状面、矢状面及横断面扫描,将产前MRI、US表现与出生后影像表现或手术(13例胎儿)、引产后尸体解剖(1例胎儿)结果对照.结果 12例为单胎,2例为双胎之一.膈疝位于左侧12例,右侧2例.随访结果与产前MRI诊断完全一致,产前US误诊2例、漏诊2例.12例左侧疝中1例为左胸部被巨大结肠占据,1例仅整个胃泡疝入,5例仅部分肠管疝入,5例整个胃泡和部分肠管同时疝入;2例右侧疝中1例仅部分肠管疝入,1例为肝脏部分和部分肠管同时疝入.结论 MRI对胎儿先天性膈疝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创伤性膈疝20例分析

    作者:田风利;李薇薇;程亮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疝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例创伤性膈肌破裂病例.结果:20例均手术治疗,治愈20例.结论:创伤性膈疝多为复合伤,提高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膈肌损伤的多层螺旋CT特征与诊断价值

    作者:王保海

    目的 探讨膈肌损伤(DI)的多层螺旋CT(MSCT)特征与诊断价值.方法 对行手术治疗的21例MSCT诊断为DI患者的临床及MS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SCT对21例患者DI的诊断均为单侧,其中右侧2例,左侧19例.膈疝、膈肌连续性中断、膈肌缺失征、膈肌游离缘、衣领征及内脏下垂征是DI特征性MSCT表现.MSCT诊断DI的敏感度为95.0%(19/20),特异度为90.9%(20/22),阳性预测值为90.5%(19/21),阴性预测值为95.2%(20/21),准确度为92.9%(39/42).结论 MSCT对DI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以作为评价DI首选的无创检查手段.

  • 创伤性膈疝的早期诊治及误漏诊原因分析:附56例报告

    作者:高红霞;齐书山;祁昕;吴鹏涛;袁洪志;赵婷婷

    目的 探讨创伤性膈疝的早期诊治及如何防止误漏诊的规范化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创伤性膈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史、临床表现、各种辅助检查的正确率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4例患者因紧急手术未行术前影像学检查,其中2例行剖胸探查确诊,2例行剖腹探查确诊.创伤性膈疝术前胸部X线检查诊断正确率为55.8%(29/52),术前超声检查诊断正确率为23.1%(12/52),术前胸腹部CT检查诊断正确率为78.8%(41/52).术前死亡3例(5.4%,3/56),术后患者均未出现胸腹腔感染、肠道梗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创伤性膈疝早期诊断应结合创伤史、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同时掌握创伤性膈疝的手术时机、切口选择及标准的诊治流程可有效提高治愈率.

  • 嵌顿性膈疝16例诊治分析

    作者:张雷;郑钢;张允刚;王秀珍;朱守亮;许正国;杨玉国

    目的 总结嵌顿性膈疝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16例嵌顿性膈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先天性膈疝2例,创伤性膈疝12例,食管癌术后并发的膈疝2例.术前经X线、CT检查、胸腔闭式引流确诊14例,2例为经剖腹探查证实.本组16例术中均行嵌顿疝松解还纳、膈肌缝合修补固定术.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并发脓胸1例.经闭式引流治愈;已发生绞窄穿孔的2例,术后1例死于中毒性休克.痊愈出院的15例术后随访0.5~3.0年未见异常.结论 X线、CT检查是诊断膈疝的重要手段,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240 条记录 3/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