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视网膜断层扫描仪在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杏;梁远波;凌运兰;黄晶晶;郑小平

    目的评价视网膜断层扫描仪在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RT)检测116例(116只眼)正常人和63例(99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的视乳头地形图参数,比较两者间各参数的差异;将正常人与POAG患者的视乳头地形图参数进行逐步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函数,筛选出诊断POAG的敏感参数并进行回代分析.结果POAG患者的视盘面积(DA)、视杯面积(CA)、杯/盘面积(C/DAR)、盘沿面积(RA)、视乳头轮廓线高度变化值(HVC)、视杯容积(CV)、盘沿容积(RV)、平均视杯深度(MCD)、大视杯深度(MxCD)、视杯形态测量(CSM)、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mRNFLT)、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截面面积(RNFLA)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对POAG诊断敏感的视盘地形图参数为C/DAR、RA、CSM、CV和MxCD;判别函数式为Y=-2.083-4.833×C/DAR-20.379×CSM+2.035×RA+3.955×CV-3.701×MxCD;对POAG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1.8%、86.2%及84.2%,与HRT自动分析程序相当.结论 POAG患者视乳头地形图与正常人差异较大;利用我国人的数据资料建立的判别函数对POAG诊断效能与HRT自动分析程序相当,说明HRT自动分析程序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我国POAG的诊断.

  • 误诊为视神经疾病的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菲;姜利斌;闫伟玉;王倩;彭晓燕

    目的 分析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AZOOR)的临床特征及误诊为视神经疾病或颅内病变的原因.方法 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3年11月至2012年6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被误诊为视神经疾病或颅内病变,但经过眼部常规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相干光断层扫描(OCT)、计算机自动视野、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全身风湿免疫学检查及神经影像学检查后终确诊为AZOOR的20例(23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23只眼)AZOOR患者中,男性3例(15.0%),女性17例(85.0%);年龄15 ~ 55岁,平均32.9岁.17例患者为单眼发病(85.0%),3例为双眼发病(15.0%),16只眼患有近视(69.6%).10只眼表现有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58.8%),检眼镜下均未见眼前节及后节活动性炎性改变;眼底检查,除高度近视眼底改变外,4只眼视乳头周围有血管样条纹,3只眼表现为视网膜局部有色素性或萎缩性改变.FFA检查仅发现1只眼血管弓出现轻度荧光素渗漏和周边血管壁染;视野检查缺损类型多样,以颞侧视野缺损和生理盲点扩大多见;14只眼行F-ERG检查,其中12只眼有明显异常;所有患眼进行mfERG检查,均出现与视野缺损相应视网膜区域反应振幅密度的降低;对其中17只眼进行OCT检查,显示出视野缺损相应区域光感受器细胞的内外节层异常.曾怀疑颅内病变者,影像学检查未见视觉相关颅内病变;全身风湿免疫学检查,除1例患者类风湿因子增高外,其他患者均未见异常.结论 本组AZOOR患者较少表现有眼部或全身活动性炎症,眼底检查多无特异性改变,年轻女性单眼发病多见,临床常易误诊为视神经疾病,视网膜功能与形态学特征性改变是AZOOR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 不伴有明显视乳头萎缩改变的慢性压迫性视神经病变临床特征

    作者:姜利斌;史季桐;刘文冬;康军;王宁利

    目的 探讨不伴有明显视乳头萎缩改变的慢性压迫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5年8月至2014年3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发病病程6个月及以上,因眼底正常或改变轻微而被漏诊或误诊为其他眼科疾病,终确诊为压迫性视神经病变的25例患者(37只眼)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症状、视力、视野、神经影像学和(或)病理学诊断结果.结果 25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20例,就诊时年龄9.0 ~74.0岁,平均(47.5±13.4)岁;在临床症状上,患者均表现为单眼或双眼进行性视力下降,不伴眼球突出或运动障碍,除1例患者伴有头痛外其余无全身症状;就诊时患眼矫正视力:眼前手动至1.0不等,眼底视乳头形态和颜色正常;经神经影像学和(或)病理学检查,确诊25例患者中患鞍结节脑膜瘤14例,垂体瘤5例,眶尖部视神经鞘脑膜瘤3例,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1例,眶尖部血管畸形1例,视神经胶质瘤1例;在19例鞍区占位病变患者中,14例曾行视野检查,仅有4例患者表现出典型视交叉病变视野缺损特征.结论 隐匿性进行性视功能损伤是该类疾病重要的临床特征.

  • 核磁共振成像显示视神经蛛网膜下腔增宽的病因分析

    作者:李梅;徐全刚;王均清;王彦荣;赵杰;魏世辉

    目的 分析核磁共振成像(MRI)显示视神经蛛网膜下腔(ONSS)增宽的病因.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研究组为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神经眼科就诊的26例(46只眼)患者,MRI均提示ONSS增宽;对照组为20名(40只眼)健康人.分别测量两组冠状位球后2.4 mm视神经直径(OND)、视神经鞘直径(ONSD),按公式ONSS=(ONSD-OND)/2进行计算.分析研究组ONSS增宽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终诊断,探讨ONSS增宽的病因.定性资料应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定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年龄、BMI、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ONSS宽(1.9±0.4)mm,大于对照组(1.2±0.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9,P<0.001);双眼ONSS增宽20例,其中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5例(75%),神经梅毒2例(10%),视神经周围炎2例(10%),梗阻性脑积水1例(5%);单眼ONSS增宽6例,其中压迫性视神经病变4例(67%),真菌感染1例(17%),视神经周围炎1例(17%).结论 双眼ONSS增宽的病因以颅高压多见,单眼ONSS增宽多提示压迫性视神经病变.

  • 球后注射山莨菪碱对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朱晓青;田蓓;杨文利;魏文斌;翁乃清;王兰

    目的探讨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患者球后注射扩血管药物的必要性.方法对39例(39只眼)临床诊断为AION患者,分别于球后注射山莨菪碱前、注射15 min和1h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检测患眼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鼻和颞侧睫状后短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单位时间内平均大血流速度(TAMX)及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同时将上述检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AION患眼与健眼相比,睫状后短动脉各项参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山莨菪碱球后注射15 min和1 h后,各血流参数指标除阻力指数外,均较注射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睫状后短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检测结果表明,球后注射山莨菪碱15 min和1 h后,CDFI显示血流动力学参数指标变化明显.山莨菪碱球后注射可以有效改善鼻、颞侧睫状后短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速度.

  • 青光眼视神经病变中远端轴突病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旭;刘盛涛;易敬林

    青光眼是一类复杂的综合征,多种机制参与青光眼视神经损害。近年来,随着对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轴突病变研究的重视和深入,轴突变性与青光眼关系的研究也有新的进展。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轴突病变-神经元损伤之间的关系在青光眼病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认为远端轴突病变可能与青光眼视神经病变有关,其病理基础可能是视觉通路上视神经的逆行性变性过程。本文就远端轴突病变的发病机制及其与青光眼关系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精准诱导干细胞分化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康寯;朱梦漾;葛坚

    视网膜神经元的损伤和修复与神经性视觉损伤发生、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精准诱导干细胞分化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及移植为青光眼和视神经退行性病变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总结干细胞的应用分类和RGCs发育特性,分析干细胞定向分化RGCs的诱导方法及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干细胞替代治疗受损RGCs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 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研究现状

    作者:王伟;张秀兰;魏世辉

    放射性视网膜病变和视神经病变都是放射治疗后发生的威胁视功能的严重并发症,均以血管内皮损伤为特征的一种迟发、慢性、进行性进展的血管闭塞性疾病.与视神经相比,视网膜血管对放射性损伤更为敏感,且终可导致眼球萎缩,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危害更大.本文探讨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临床特征、治疗等,这对其诊断治疗和改善预后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使我们对该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的综述.

  • 免疫系统调节在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中的作用

    作者:张扬;赵家良

    青光眼是一种以进行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丧失为特征且伴有视野敏感度降低的慢性视神经变性疾病.随着近年来免疫学研究的深入,免疫系统调节在青光眼性视神经保护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了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当机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调节时,自身免疫反应和应激介导的免疫反应也将导致视神经的退行性改变.全面、系统地了解免疫系统在青光眼视神经病变中的作用,对于确立有效的视神经保护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有必要就免疫系统在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中的作用予以综述.(中华眼科杂志,2007,43:858-861)

  • 神经胶质细胞和青光眼视神经病变

    作者:凌志红;孙兴怀

    青光眼是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视野缺损、视盘生理凹陷扩大为特征的视神经慢性退行性疾病.迄今对青光眼视神经病变的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是在视神经损伤抑或修复中,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目前青光眼领域研究的热点.因此,有必要就神经胶质细胞在青光眼视乳头组织结构重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青光眼性免疫反应中的作用等相关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乙胺丁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的研究现状

    作者:王伟;杨晖;张秀兰

    乙胺丁醇是抗结核病治疗的一线用药,主要的副作用之一是中毒性视神经病变.乙胺丁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危险因素、预后及发病机制等对其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en face相干光层析成像术在眼底病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周瑶;王敏

    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可以对眼底进行快速、无创的横断面成像,被喻为活体的组织切片,发明至今已成为眼科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enface OCT基于新的OCT技术,可以从与视网膜平行的层面逐层观察视网膜脉络膜的组织结构,可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为更加准确诊断疾病和评估预后提供依据,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眼底疾病,如黄斑前膜、黄斑裂孔、黄斑水肿、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血管性疾病以及青光眼和神经眼科疾病的检查.本文就enface OCT的相关概念、工作原理及临床应用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工作和研究提供参考.

  • 重视整合医学诊疗模式 提高神经眼科诊治水平

    作者:王艳玲

    神经眼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横跨眼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多学科.在神经眼科疾病的诊治上,以任何一个专科的知识来分析患者整体复杂的病情,均难免会导致漏诊或误诊.因此,需要以患者为核心,摒弃学科分界,将眼科学和神经科学知识有机融合,重视整合医学诊疗模式,切实提高神经眼科学的诊治水平.

  • 提高对IgG4相关性眼病的认识

    作者:魏世辉;李红阳

    IgG4相关性眼病是一种与淋巴细胞密切相关的慢性系统性疾病,泪腺、眼外肌和眶下神经常常受累,常常为全身病变的首发症状.眼科医师对该疾病尚缺乏足够的认识,经常误诊为炎性假瘤、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等而延误治疗.本文通过对IgG4相关性眼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阐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眼病的认识,降低该眼病的临床误诊率,提升疾病标准化治疗和预后的质量.由于该疾病近年发病率有所提高,因此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十分必要.

  • 加强神经眼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

    作者:张晓君;王宁利

    掌握神经眼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眼科医师在临床实践中正确诊治神经眼科相关疾病的基础.鉴于神经眼科疾病的学科交叉性,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眼相关神经解剖、神经生理以及对于神经影像和神经电生理等重要辅助检查手段的正确理解和应用.特别应该强调的是建立正确的诊断思路对于神经眼科疾病诊治的重要性.采用多种途径,加强神经眼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在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关注继发性视神经损伤及视神经保护制剂的合理应用

    作者:钟勇

    继发性视神经损伤是视神经疾病出现不可逆视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而视神经轴突的变性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丢失是其主要病理机制.基于不同神经损伤机制研制神经保护制剂,已经成为近年神经眼科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成果有望在近期应用于临床.虽然大量实验研究已证实了神经生长因子等在保护视神经轴突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方面的作用,但对于视神经保护制剂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应给予更为广泛的关注.

  • 视神经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4年)

    作者: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神经眼科学组

    视神经炎(optic neuritis,ON)泛指累及视神经的各种炎性病变,是青中年人易罹患的致盲性视神经疾病。以往按受累部位分为4型:球后视神经炎--仅累及视神经眶内段、管内段和颅内段,视乳头正常;视乳头炎--累及视乳头,伴视乳头水肿;视神经周围炎--主要累及视神经鞘;视神经网膜炎--同时累及视乳头及其周围视网膜。目前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分型方法是根据病因分型[1]。我国视神经炎的诊断和治疗比较混乱,亟需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本共识参照目前国内外有关视神经炎的循证证据,推荐对ON以病因分型为基础进行临床诊断,进而选择相应的针对性治疗措施。

  • 应注重相干光断层成像术在视神经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王敏

    相干光断层成像术(OCT)是目前眼科影像学中一项重要的检查项目,其可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进行准确分层和定量分析,对深入了解视神经疾病所致的神经元和轴突丢失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同时其还能鉴别诊断青光眼和黄斑疾病.通过阐述和点评OCT在视神经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使用中的关键点以及en face OCT和OCT血流成像的应用特点,提出在视神经疾病的临床诊疗工作中应注重OCT检查.

  • 聚焦眼眶减压手术治疗甲状腺相关视神经病变的争议问题

    作者:程金伟;魏锐利

    甲状腺相关视神经病变是甲状腺相关眼病引起的压迫性视神经病变,严重威胁视力,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和眼眶减压手术.尽管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被临床推荐为首选治疗方法,尽管眼眶减压手术尚存在颇多争议问题,但是后者仍是临床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通过回顾眼眶减压手术的作用机制、治疗结局及其与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比较的利弊,阐明针对甲状腺相关视神经病变,糖皮质激素冲击和眼眶减压手术的联合治疗应是更为恰当的治疗措施.

  • 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线粒体DNA检测

    作者:冯雪梅;濮伟;高殿文;伊佐敷靖;大庭纪雄

    目的探讨与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相关的线粒体DNA原发位点突变在视神经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79例各种原因引起的双侧视神经疾病中,16例为临床诊断的LHON患者,44例为可疑LHON患者,2例为酒精性弱视患者,4例为多发性硬化症患者,5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视神经萎缩患者,4例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3例为脊髓小脑退行性变和1例乙胺丁醇引起的视神经萎缩患者。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外周血DNA中提取的线粒体DNA的3460位点、11778位点及14484位点,分析3个原发位点的突变。结果 31例(39.2%)呈11778位点突变阳性,中包括16例临床诊断为LHON的患者、13例(29.5%)可疑LHON患者及2例酒精性弱视患者。余48例均未检出上述3个原发位点突变。结论线粒体DNA的检测分析为确立或排除LHON提供了诊断依据,尤其是对无家族史或原因不明的双侧性视神经炎的患者更具有诊断价值。

119 条记录 2/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