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双眼瘢痕性类天疱疮一例

    作者:陈酉;晏晓明

    瘢痕性类天疱疮(cicatricial pemphigoid)是一种少见的主要累及黏膜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受累的部位是口腔、结膜、皮肤、生殖器-肛门区,也可累及鼻咽部、食管及喉部[1-2].

  • 类天疱疮伴2型糖尿病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作者:徐赤字;王喜国;王彦;罗平;刘辉

    1 病例报告患者女,77岁.因反复皮肤瘀点、瘀斑8个月余,周身红斑、水疱1个月余就诊.皮肤科检查:全身散在分布黄豆至鸡蛋黄大小水疱,张力性强,胸部、臀部及四肢伸侧多发,破溃处皮肤呈鲜红色,疱间皮肤色素沉着,略高起皮面,压之不褪色.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1.8×109/L;空腹血糖13.9 mmol/L;红细胞沉降率41 mm/h;自身免疫抗体谱、抗核抗体、抗双链DNA(一).骨髓穿刺检查:血小板37×109/L.

  • 1例超高龄患者类天疱疮的护理

    作者:谢新;徐杰;高萌

    天疱疮是累及皮肤和黏膜的自身免疫性表皮内大疱病.我科于2009年治愈了1例类天疱疮的患者,总结护理经验如下.

  • 大疱性类天疱疮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曹学

    目的 探讨霉芬酸酯在大疱性类天疱疮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采用霉酚酸酯联合强的松治疗的42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采用雷公藤多甙和强的松治疗的42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霉酚酸酯联合强的松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化妆品引起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护理1例

    作者:冯静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慢性、全身泛发性表皮下大疱性皮肤病.其好发于老年人,病程长,治疗棘手且易复发[1].本院于2008年6月7日诊治1例因头部使用染发剂致全身诱发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皮肤红疹消退、水疱愈合,现报道如下:

  • 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结核感染4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左亚刚;晋红中;王宏伟;乔菊;刘跃华;刘洁;孙秋宁;王家璧

    目的 探讨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合并结核杆菌感染的临床、实验室和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12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4例住院的有完整记录的BP合并结核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治规律.结果 4例患者中3例结核菌素(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试验阴性,1例阳性.4例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明显升高,且与病情相平行.3例患者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利福平为主的三联抗痨药,1例采用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和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2例皮质类固醇激素剂量超过180 mg/d.3例患者皮损全部消退,结核感染得到控制.2例静脉点滴人免疫球蛋白有短期疗效.结论 对于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BP患者仔细筛查潜在的结核感染至关重要.在皮质类固醇激素应用患者中,PPD试验可出现假阴性.为此,若同时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与利福平,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剂量应增加一倍以上.此外,人免疫球蛋白也是治疗BP合并结核感染的一种较好方法.

  • 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治疗现况

    作者:翟志芳;刁庆春

    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病,以正常皮肤或红斑基础上出现大疱为特点,常发生于老年人,多伴有瘙痒症状.组织学上表现为以嗜酸细胞浸润为主的皮表下水疱.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可见以IgG及C3沿基底膜带呈线状沉着.

  • 1例类天疱疮的护理体会

    作者:陶立东

    类天疱疮为一泛发的大疱性疾病,目前,认为是一种侵犯人体磷状上皮组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皮质类固醇问世以前死亡率很高,它的疱壁紧张,不易破裂,位于表皮与真皮之间.此症状在皮肤科属于重症.2007年9月,我院皮肤科收治了1例类天疱疮患者,皮损面积达到80%以上,周身布满大小不等的水疱,以肢体屈侧及腹部中央、双腋下为重,并伴有瘙痒和烧灼样疼痛,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 类天疱疮 护理 体会
  • 抗BP180NC16A IgE 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刘冰;左亚刚;周细平;何春霞;李军;铁·杜尔娜;李丽;孙秋宁

    目的 建立抗BP180NC16A IgE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方法,评价其在大疱性类天疱疮(BP)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pGEX-2T原核表达GST-BP180NC16A融合蛋白,并用谷胱甘肽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采用棋盘滴定法确定抗原包被浓度,明确二抗及待测标本佳稀释度,确定佳实验条件.对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的56例BP患者、24名健康对照以及18例天疱疮、1例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患者血清进行检测,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优阳性界值并评价其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确定抗原包被浓度为500 μg/ml、酶标二抗佳稀释倍数为1∶1000,血清标本采用原液及1∶10为佳实验条件.根据ROC曲线判断优阳性界值为0.549,实验的敏感度为71.4%、特异度为100%.天疱疮和SJS患者血清中此抗体均为阴性.结论 抗BP180NC16A IgE抗体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度以及相对较高的敏感度,在BP的诊断及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 天疱疮及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治疗

    作者:陈喜雪;朱学骏

    获得性原发性大疱性皮肤病是一组以皮肤粘膜出现水疱大疱为特点的一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其中以天疱疮和类天疱疮的为常见.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病程慢性,可危及生命,属于重症皮肤疾病.因此,积极有效的治疗以及对药物副作用的预防,对于疾病的控制及预后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着重介绍我科在天疱疮和类天疱疮治疗方面的一些经验及目前国际上一些新的治疗进展.

  • 大疱性类天疱疮中医证型分析

    作者:王丽梅;刘保国;杨曙民;李志英

    大疱性类天疱疮又称泛发性类天疱疮,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的慢性泛发性大疱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临床上表现为胸腹、腋下、腹股沟和四肢屈侧等部位红斑或正常皮肤上出现紧张性大疱,疱液澄清,疱壁紧张不易破裂等.目前对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研究虽呈现多方位、多角度的趋势,但有关其中医证型的研究几乎未见报道.2004-01-2008-06,我们选择68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采用四诊合参的方法,从宏观辨证与微观指标相结合的角度,探讨大疱性类天疱疮中医证型的特点,并与20例健康者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 大疱性类天疱疮误诊为泛发性湿疹

    作者:刘辉;罗平;储利亚

    1 病例资料男,54岁.因全身出现红色斑丘疹、水疱1个月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红色斑疹、丘疹、小水疱,无明显瘙痒,在多家医院就诊,按"湿疹"予抗组胺、对症、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等治疗,皮疹无明显好转,以泛发性湿疹收入我院.

  • 多形红斑型药疹误诊为大疱性类天疱疮

    作者:梁建梅

    1 病例资料[例1] 女,52岁.患者于1个月前四肢、躯干出现大量直径1~2 cm的红斑,伴瘙痒.自购丁苯羟酸霜(皮炎平)外用无效,3天后红斑融合成片,其上出现水疱、大疱及少量红色丘疹,外阴部也有类似皮损.

  • 大疱性类天疱疮误诊为带状疱疹

    作者:龙纪科

    1 病例资料男,65岁.因反复胸部、腋下出现多个大疱近1个月就诊.曾在外院2次按"带状疱疹"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治疗后个别疱疹愈合留有色素沉着,但迁延不愈,疱疹数量逐渐增多.发病期间无疼痛,微痒,不发热.否认糖尿病及类似家族病史.查体发现胸部及腋下有数个2~7 cm大小疱疹,散在分布,不局限于一侧,疱液澄清、混浊不一,疱壁较厚,无红疹、红斑,个别已先期愈合.

  • 1例糖尿病并发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护理

    作者:徐会萍;底国琴

    天疱疮是一种由于表皮棘层细胞松解所致的慢性、复发性、表皮内大疱性皮肤病.临床特点为在正常皮肤、黏膜上出现难以愈合的松弛性大疱.

  • 以瘙痒症为首发表现的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

    作者:谢泽初

    患者,男,72岁.因"全身反复瘙痒4个月,红癍、水疱2个月"入院.4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自觉腰部瘙痒不适,无红癍、丘疹、水疱等皮损,自行服用氯雷他定片,症状反复,瘙痒范围不断扩大遍布全身.于2010年11月以"老年皮肤瘙痒症"在我科第1次入院治疗,当时查体未见原发皮损,仅胸部、腹股沟可见鲜红色抓痕.予以静脉滴注维生素C、钙剂、甘草酸二铵,肌肉注射苯海拉明,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外用丹皮酚软膏等治疗,瘙痒症状未见改善,予以普鲁卡因静脉注射治疗,瘙痒仍未见改善.后予以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d静脉注射,瘙痒症状明显缓解,激素逐渐减量后病情好转出院.

    关键词: 瘙痒症 类天疱疮
  • 血浆置换对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皮损糖皮质激素受体α和β表达影响的研究

    作者:杜明;张秀娟

    目的 了解血浆置换对大疱性类天疱疮(激素治疗抵抗)患者皮损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α和β表达的影响,探讨血浆置换在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 选择33例临床诊断为大疱性类天疱疮(激素治疗抵抗)患者在血浆置换前后的皮损.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链酶卵白素-过氧化物酶法)检测血浆置换前后患者皮损中GR-α、GR-β的表达强度和分布特点.结果 血浆置换前后的表皮各层细胞中GR阳性细胞表达强度不同(P<0.05).结论 血浆置换与皮损组织中的GR表达强度具有相关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糖尿病酮症并大疱性类天疱疮一例

    作者:白梅

    [病例] 男,75岁.因全身皮疹伴瘙痒1周入院.既往有糖尿病史10余年,用胰岛素治疗(每日24单位).查体:消瘦,心肺未见异常,肝脾不大,其他检查未见异常.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红斑及较大(大8 cm×10 cm)紧张性水疱,壁厚,浆液渗出伴有大小不一破溃、糜烂面及血痂抓痕,尼氏征(-),口腔黏膜溃疡.

  •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重症大疱性皮肤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罗卫;赵广

    目的 观察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和免疫抑制荆治疗重症大疱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重症大疱性皮肤病患者合刑采用大刺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荆治疗(A组,32例)与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B组,2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起效时间、皮损明显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起效时间、皮损明显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较单纯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重症大疱性皮肤病起效快、临床疗效好.

  • 以皮肤表现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贺洋;颜晓菁;徐媛媛;徐弘慧;徐学刚;李艳

    临床上约10.0%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会出现皮肤浸润的髓外表现。以皮肤表现为首发症状就诊,在基层医疗机构或无血液科的医院比较容易误诊,但按皮肤病治疗无效、白血病临床症状明显后,患者往往已处于晚期,预后较差。本文报道了1例以皮肤表现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类疾病的认识。

267 条记录 3/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