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运动方式对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机制

    作者:首健;陈佩杰;肖卫华

    运动疗法是糖尿病综合管理的5项基本措施之一,其中耐力和抗阻训练为适合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运动方式,有助于改善骨骼肌IR.耐力训练主要通过增强线粒体功能、促进葡萄糖摄取、抑制IS负向调控因子(活性氧簇、炎症因子、神经酰胺及二酰甘油等有害脂质)合成来改善骨骼肌IR.抗阻训练主要通过增加肌肉合成、增强线粒体氧化能力、促进葡萄糖摄取及运动后肌糖原合成、增强IS正向调控因子(甘丙肽、热休克蛋白等)合成来改善骨骼肌IR.本文介绍不同运动方式改善骨骼肌IR的机制,为运动疗法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充足的依据.

  • 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影响的观察

    作者:毛立伟;余萍;季鹏;胡树罡;王萍;汤瑶;王磊

    目的:探索个体化有氧联合抗阻运动较单纯有氧运动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血脂及整体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并分析可能机制。方法招募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60例纳入研究,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有氧运动组(20例)和联合运动组(20例)。3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健康宣教及饮食指导,而对照组不增加其他干预;有氧运动组根据心肺运动试验测试评估结果,进行强度为60%~85%目标心率的个体化有氧训练,联合运动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等速肌力训练,通过角速度的调节,根据自主感觉劳累分级表,使受试者训练强度控制在11~13。每次运动时间30~60 min,每周3次,共12周。治疗前后所有患者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肪重、瘦体重、大摄氧量,同时评估下肢肌群的峰力矩及平衡能力。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两运动组患者血糖、血脂、脂肪重、大摄氧量等指标较对照组均显著改善(均为P<0.05);两运动组大摄氧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联合运动组均优于有氧运动组(均为P<0.05);联合运动组在瘦体重、肌力及平衡能力等方面均优于其他两组(均为P<0.05)。结论个体化有氧联合抗阻运动较单纯有氧训练能更好地改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同时能够增强肌力,改善平衡能力。

  • 弹力带抗阻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对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吴克琴;董姣姣

    目的 探讨弹力带抗阻训练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支架术后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到6月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术后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复组30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与指导,康复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抗阻运动,采用弹力带训练.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情况以及每天胸部不适发生次数及时长. 结果 干预6个月后,康复组6 min步行实验(6MWT)[(530.9±39.9)m和(328.3±26.8)m,(t=24.104,P<0.01)];康复组≥50%左室射血分数(LVEF)患者比例[83.3%和50%(x2=7.850,P<0.01)]均高于对照组;康复组平均每天胸部不适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长比例均低于对照组(x2=11.563、9.067,均P<0.01). 结论 抗阻训练可明显改善心肌梗死支架术后患者心功能情况,在临床可推广应用.

  • 渐进性抗阻训练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标记物的影响

    作者:李丽娟;别明波;张宗欣;王垚;汤大帅

    目的 观察渐进性抗阻训练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标记物的影响,同时观察对患者疼痛的缓解作用.方法 将30例PMO患者分为渐进性抗阻训练组(15例)以及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即碳酸钙D3+骨化三醇胶丸+阿伦膦酸钠(抗骨吸收药物).而渐进性抗阻训练组患者还接受了渐进性抗阻训练.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骨密度、骨代谢标记物和疼痛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骨密度、骨代谢标记物水平以及疼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的腰椎骨密度及左股骨近端骨密度均有所增加,但训练组变化要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的骨代谢标记物均有所降低.其中,两组患者的骨形成标记物未见差异,但训练组的骨吸收标记物水平要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下降,但训练组评分同样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渐进性抗阻训练能抑制PMO患者的骨吸收过程,提升患者骨密度,并且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 抗阻力量训练对青年和老年女性骨密度的影响

    作者:黄山鹰;程亮

    目的 探讨相同负荷强度的抗阻力量训练对青年和老年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身高、体重相匹配的青年组(n=36)和老年组(n=34)进行16w躯干、上下肢的抗阻力量训练.测试受试者腰椎(L2~ L4)、股骨近端(股骨颈、Ward三角区、大转子)骨密度,拉力和下肢肌力.结果 ①③干预后青年组股骨颈、Ward三角区和腰椎(L2 ~L4)BMD和拉力显著增大(P<0.05),大转子BMD无显著变化;老年组股骨颈、Ward三角区和腰椎(L2~L4)BMD、拉力和下肢肌力显著增大(P<0.05),大转子BMD无显著变化.②拉力与腰椎(L2~ L4)、股骨颈、Ward三角区和大转子BMD呈显著正相关(r=0.642、0.686、0.600、0.781)、下肢肌力与腰椎(L2 ~L4)和Ward三角区BMD呈显著正相关(r=0.526,r=0.619).结论 16 w力量训练改善了青年和老年女性腰椎和股骨近端的骨密度且无年龄差异,但对大转子骨密度改善不显著.

  • 抗阻训练明显减轻空军歼击机飞行员颈肩肌群疼痛浅析

    作者:李雅慧;张寅超;张建华

    目的 提出空军歼击机飞行员颈肩肌群抗阻训练方法,以期减轻空军歼击机飞行员颈肩疼痛.方法 选取年龄在30~38岁且间断肩颈疼痛期约为1周至1个月不等的80名空军歼击机飞行员,进行颈肩部肌群抗阻训练与放松按摩治疗.结果 抗阻训练方案在缓解空军歼击机飞行员颈椎疼痛、改善体征方面都有较好的干预效果.结论 颈肩肌群抗阻训练方法有利于提高空军歼击机飞行员目标肌群力量.

  • 抗阻训练对肥胖儿童下肢肌力、步态和步行中能量消耗的影响

    作者:纪之光;庄洁;黄亮;冯磊;张彦新

    目的:探讨力量干预对肥胖儿童下肢肌力、步态和步行中能量消耗的影响.方法:32名肥胖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6人、对照组16人.实验组参加8周力量干预训练,两组均正常参加日常体力活动.两组实验前后均采用CON-TREX等速测试仪测量下肢肌力;K4b2心肺功能分析仪测量代谢能耗;VICON运动捕捉系统采集运动学数据,并采用双因素重复测试方差分析对生物力学和能量学参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有显著影响的参数用配对t检验检验差异性.结果:实验组身高、体重均无显著变化(P>0.05),干预与组间的交互作用对实验组肥胖儿童下肢肌力、步幅时间、步速、髋关节峰力矩、总机械功有显著影响(P<0.05).实验组除伸膝肌力外,其他下肢肌力均增加,步幅时间减少,步速增加,总机械功增加(均P< 0.05).对照组伸膝肌力和踝背屈肌力显著下降,步幅时间显著下降(P<0.05),其他参数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单纯力量干预可以有效提高肥胖儿童下肢肌力,提高自然步行速度,但无法完全改变肥胖对其造成的步态和步行中能耗的影响.

  • 不同强度抗阻训练对青年男性腰部肌肉形态及机能的影响

    作者:邱丹;何辉;熊开宇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联合表面肌电技术测试不同强度抗阻训练后青年男性腰部肌肉产生的形态及机能变化.方法:招募青年男性受试者45人,随机分为6 RM组、10 RM组、15 RM组,各15人,进行8周腰部肌肉抗阻训练,负荷分别为6 RM、10 RM、15 RM,在训练前,训练4周、8周后对腰部左右竖脊肌、多裂肌进行超声、表面肌电和腰部大力量测试.结果:(1)超声:放松状态下,15 RM组8周后与训练前比,左右竖脊肌、左多裂肌横截面积显著增加(P<0.05),各肌肉厚度均显著增加(P<0.05).15 RM组与10 RM组相比,左、右竖脊肌厚度的变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自主收缩(100%MVC)状态下,6 RM组8周后与训练前比,左竖脊肌、左右多裂肌肌肉厚度显著增加(P<0.05),6 RM组与10 RM组相比,左竖脊肌肌肉厚度变化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大力量:15 RM、10 RM组4周后与训练前比大力量显著增加(P<0.05),8周较4周无显著差异;6 RM组各阶段大力量均显著增加(P<0.05),且变化率高于10 RM组和15 RM组(P<0.05);(3)表面肌电:在100%MVC状态下,15 RM、10 RM和6 RM组8周训练后各组腰部肌肉积分肌电相较于训练前和4周均显著增加(P<0.05),并表现出前4周增幅小,后4周增幅大的特点,同时平均功率频谱呈降低趋势.6 RM和10 RM组左竖脊肌和右多裂肌IEMG变化率明显高于15 RM组(P<0.05).结论:抗阻训练增加青年男性腰部慢肌纤维动员程度,长期小强度抗阻训练增加腰部肌肉横截面积及厚度,有助于预防和缓解下腰痛.

  • 衰老大鼠跑台抗阻训练模型的实验研究

    作者:翁锡全;林文弢;孟艳;翟三华;王震;杜亚;赵晓逍

    目的:探讨衰老大鼠跑台抗阻训练模型的建立.方法:以45只19月龄SD大鼠为实验对象,利用动物跑台,通过大鼠爬坡状态和运动后血乳酸变化确定跑台抗阻训练的爬坡大角度、跑速及间歇训练时间,在此基础上,以无负重(抗阻训练模型I组)、30%(抗阻训练模型Ⅱ组)、50%(抗阻训练模型Ⅲ组)和70%(抗阻训练模型Ⅳ组)大负重等4种强度进行8周抗阻训练.训练结束后测量骨骼肌形态、横截面及蛋白质含量,评价抗阻训练对衰老大鼠骨骼肌的作用.结果:衰老大鼠跑台抗阻训练方案为跑台适宜坡度为35°,跑速15 m/min,每次跑15 s,间歇30 s,每组4次,组间间歇3 min,训练3组为一个循环,每天训练2个循环,隔天训练1次.训练8周后,抗阻训练模型各组肌纤维排列相对整齐,且抗阻训练模型Ⅱ组、Ⅲ组和Ⅳ组实质横截面积和肌蛋白含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P< 0.01).结论:利用动物跑台的动力和坡度结合大鼠负重建立抗阻训练模型可解决大鼠训练的主动性以及对训练强度、次数、组合的定量控制,跑台抗阻训练模型可有效预防和延缓衰老引起的增龄性骨骼肌质量下降.

  • 雄激素受体在抗阻和耐力训练提高大鼠运动能力中的作用

    作者:林小晶;鲁林;王晓慧

    目的:采用雄激素受体(AR)阻断剂氟他胺(Flutamide)研究AR对耐力和抗阻训练大鼠运动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6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n=8):安静对照组(C)、氟他胺组(F)、抗阻训练组(R)、抗阻训练+氟他胺组(R+F)、耐力训练组(E)和耐力训练+氟他胺组(E+F).E、E+F组大鼠进行中等强度(速度20 m/min,1h/日)的跑台耐力训练,而R、R+F组大鼠进行递增负荷的爬梯抗阻训练(起始负重为40%体重,每2天递增10%体重,直至120%体重,3组/d,4次/组,组间间隔20 s),均为每周训练6d,持续3周.检测大鼠的体重、力量(包括大力量和速度力量)和耐力;ELISA检测血清睾酮水平;蒽酮法检测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肌糖原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AR、肌球蛋白重链(MHC,反映肌肉内在收缩力)、快肌球蛋白fs-myosin(反映快肌纤维含量)和慢肌钙蛋白ss-TnT(反映慢肌纤维含量)的蛋白水平.结果:(1)与C组比较,R组大鼠的大力量和速度力量增加,E组大鼠的耐力增加;R+F组与R组比较,大鼠大力量和速度力量降低;但E+F组与E组比较,大鼠耐力无变化;(2)与C组比较,R组大鼠腓肠肌的相对质量、fs-myosin和MHC的蛋白水平以及肌糖原含量增加,E组大鼠比目鱼肌的相对质量、ss-TnT和MHC的蛋白水平以及肌糖原含量增加.R+F组与R组比较,上述增加的腓肠肌各指标均被逆转;而E+F组与E组比较,上述增加的比目鱼肌各指标仅ss-TnT未被逆转.结论:抗阻训练增强大鼠大力量和速度力量的作用是通过AR介导的,其机制与腓肠肌的相对质量、快肌纤维含量、内在收缩力和肌糖原含量的增加有关.但耐力训练增强大鼠耐力的作用可能与AR无关.

  • 抗阻训练对衰老大鼠线粒体介导腓肠肌细胞凋亡通路相关因子表达影响的研究

    作者:林文弢;王震;翁锡全;黄丽英;徐国琴

    目的:探讨抗阻训练对衰老大鼠线粒体介导腓肠肌细胞凋亡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饲养至18月龄后通过8周抗阻训练干预,分别以无负重,30%、50%、70%大负重进行间歇跑台运动,坡度为35°,跑速15 m/min,隔天1次.8周末检测腓肠肌ROS、Cyt c和Bcl-2 mRNA表达,并与安静组比较.结果:8周抗阻训练使衰老大鼠腓肠肌ROS、Cyt c减少,Bcl-2mRNA表达增加,其中30%、50%大负重抗阻训练两组大鼠ROS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0%、50%大负重抗阻训练两组大鼠腓肠肌Bcl-2 mRNA表达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无负重,30%、50%大负重抗阻训练3组大鼠腓肠肌Cyt c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低、中等负重抗阻训练能下调衰老过程中大鼠腓肠肌ROS、Cyt c,促进Bcl-2 mRNA的表达,起到改善线粒体功能的作用,从而预防、延迟细胞凋亡的发生.

  • 抗阻训练导致骨骼肌肥大的细胞和分子机理

    作者:王水泓

    骨骼肌主要由骨骼肌细胞组成,由于骨骼肌细胞细长呈纤维状,故又称骨骼肌纤维(skeletal muscle fiber).骨骼肌细胞的长度从1mm到40mm不等,粗度(即直径)一般在10~100μm.

  • 一种新型大鼠抗阻训练模型的建立

    作者:任飞;胡敏;潘慧文;聂文良

    目的 研究人员已设计出多种大鼠抗阻训练模型并得到较广泛应用,但现有的抗阻训练模型仍存在一些不足.为此,设计了一种新型大鼠抗阻训练模型.方法 通过逐步提高放置饲料和饮水的鼠盒盖而达到大鼠自主攀爬运动的目标.结果 该模型制作简易、训练过程对动物造成的心理应激小,行为学观察效果良好.结论 该大鼠抗阻训练模型建立成功,有望用于抗阻训练的生理适应研究.

    关键词: 抗阻训练 攀爬 模型
  • 抗阻训练联合有氧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及透析相关性疲劳的影响研究

    作者:邹玉梅

    目的:探讨抗阻训练联合有氧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睡眠及疲劳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病情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4次/周,共12周的抗阻训练联合有氧运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 I )和疲乏量表(FS-14)评价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疲劳状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FS-14躯体疲劳评分、脑力疲劳评分、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有氧运动能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患者的疲劳程度,提高其生存质量。

  • 抗阻训练联合有氧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作者:罗智敏;李容;赵华云;陈伟强;余秀兰

    目的:探讨抗阻训练联合有氧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8月在佛山市中医院治疗且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 CHF 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混合训练组、有氧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3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在此基础上,有氧训练组进行有氧训练12周,混合训练组进行抗阻训练联合有氧训练1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对各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大耗氧量(VO2 max)、大功率、力竭时间、6 min 步行距离测试(6MWT)结果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得分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治疗前,3组间 LVEDD、LVESD、LVEF、VO2 max、大功率、力竭时间、6MWT 和 MLHFQ 得分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12周后,3组的 LVEF、VO2 max、6MWT 和 MLHFQ 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两两比较显示:有氧训练组、混合训练组与对照组比较,LVEF、VO2 max、6MWT 和 MLHFQ 得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混合训练组与有氧训练组比较,LVEF 和 MLHFQ 得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VO2 max 和6MWT 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抗阻训练联合有氧训练可以改善 CHF 患者的心功能及运动耐力,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 CHF 临床治疗制定新的训练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 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有氧运动结合原地深蹲抗阻训练方案及其干预效果研究

    作者:常凤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结合原地深蹲抗阻训练的有效方案及其对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2016年3—9月选取于湖北大学校医院就诊的45~59岁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在均衡性别、年龄、病程、BMI、用药等因素的前提下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维持原有锻炼习惯)、有氧运动组(18例,采用有氧运动方案)和有氧运动结合原地深蹲组(18例,采用有氧运动结合原地深蹲抗阻训练方案,其中有氧运动方案同有氧运动组,原地深蹲抗阻训练方案通过原地深蹲正交试验确定).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记录不同运动负荷原地深蹲患者深蹲次数、心率、间歇时间、运动时间,不同原地深蹲组合时间-血糖曲线下面积(GAUC),3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C肽、血脂.结果 中等负荷、较大负荷原地深蹲患者深蹲次数、心率大于低负荷,间歇时间、运动时间长于低负荷(P<0.05);较大负荷原地深蹲患者深蹲次数、心率大于中等负荷,间歇时间、运动时间长于中等负荷(P<0.05).L-5-60"(餐后60 min低负荷5组)、M-5-45"(餐后45 min中等负荷5组)原地深蹲组合GAUC小于对照(餐后保持静坐)及L-3-30"(餐后30 min低负荷3组)、M-3-45"(餐后45 min中等负荷3组)、H-3-60"(餐后60 min较大负荷3组)、L-4-45"(餐后45 min低负荷4组)、M-4-60"(餐后60 min中等负荷4组)、H-4-30"(餐后30 min较大负荷4组)、H-5-30"(餐后30 min较大负荷5组)原地深蹲组合(P<0.05).综上,确定有氧运动结合原地深蹲组的原地深蹲抗阻训练方案:运动方式为原地深蹲;运动强度为30%或50%大原地深蹲次数,5组;运动时间为20~30 min,间歇时间为2~3 min;运动频率为2次/周(周二、四);运动起始时间为血糖峰值前30~45 min.干预后,有氧运动组、有氧运动结合原地深蹲组患者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有氧运动组干预后血糖低于干预前(P<0.05);有氧运动结合原地深蹲组患者干预后血糖、C肽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有氧运动组、有氧运动结合原地深蹲组患者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有氧运动结合原地深蹲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有氧运动组(P<0.05).有氧运动组患者干预后TG、CHO低于干预前(P<0.05);有氧运动结合原地深蹲组患者干预后TG、CHO低于干预前,HDL-C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 有氧运动结合M-5-45"、L-5-60"原地深蹲可作为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氧运动结合原地深蹲抗阻训练的有效方案,其具有改善患者血糖、血脂及增强胰岛细胞功能的作用,且增加HDL-C的作用优于单纯有氧运动.

  • 抗阻训练联合有氧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睡眠质量及疲乏状况的影响

    作者:徐月萍;胡倩;朱晓珍;张春晓

    [目的]探讨抗阻训练联合有氧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睡眠质量和疲乏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病情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抗阻训练联合有氧运动,干预前及干预12周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疲乏量表-14(FS-14)评价两组病人的睡眠质量和疲劳状况.[结果]干预12周后,观察组病人PSQI总分(5.46分±2.74分)和FS-14总分(5.98分±1.65分)低于对照组(7.89分±4.05分,9.15分±2.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阻训练联合有氧运动能有效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睡眠质量,降低病人的疲乏程度.

  • 衰老骨骼肌中的兴奋—收缩偶联与MG29蛋白

    作者:瞿惠芳;潘文朝;闫万军

    背景:"兴奋-收缩偶联"是神经-肌肉功能的基本功能特点,在衰老过程中肌肉功能的衰退与肌细胞中的兴奋-收缩解偶联存在密切关系.近年来针对衰老肌细胞功能退化的研究有了许多新进展.目的:综述有关衰老肌细胞钙离子变化的机制以及MG29蛋白在钙离子及与兴奋-收缩偶联过程中的作用的有关文献,为进一步了解衰老骨骼肌功能退化的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09-11)和PubMed数据库(2009-01/2009-12)与衰老肌细胞钙离子变化的机制以及MG29蛋白及兴奋-收缩偶联相关的文献,检索词分别为"兴奋-收缩偶联:肌组织;肌细胞;衰老;抗阻训练;MG29"和"excitation-contraction;muscle;muscle cell;senescence;resistance traininq;MG29".纳入和衰老肌细胞钙离子、兴奋-收缩偶联及MG29蛋白相关的研究,排除陈旧的、重复的以及缺乏可信度的文献.结果与结论:初步检索到中英文文献共43篇,根据本研究的纳入排除标准,排除9篇不符合标准的文献,终纳入34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许多研究已经证明MG29蛋白在肌细胞兴奋-收缩偶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随增龄MG29会出现明显减少的规律,推断其在肌组织衰老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更为重要的是,新近有研究者发现适宜的抗阻训练可以使肌组织中MG29表达量增加.

  • 抗阻训练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手关节功能康复的效果评价

    作者:肖文;绳宇;朱宏伟;霍晓鹏

    目的 探讨抗阻训练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手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的非急性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6例,采用便利抽样法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3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指操功能锻炼指导;干预组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士进行手指操+抗阻训练指导.在锻炼前及3个月后分别测试2组患者的双手握力、记录患者手部晨僵时间,通过关节功能障碍评分量表(SOFI)评估患者手功能.结果 入组时对照组双手握力、晨僵时间、SOFI评分分别为60.0(43.0,100.5)mmHg(1 mmHg=0.133 kPa)、45.0(30.0,60.0)min、2.0(1.0,3.0)分,干预组分别为85.0(49.3,108.7)mmHg、45.0(30.0,60.0)min、2.0(1.0,3.0)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88、-0.609、-0.118,均P>0.05);3个月后,对照组双手握力、晨僵时间、SOFI评分分别为60.0(40.5,102.7)mmHg、30.0(10.0,45.0)min、1.0(1.0,2.0)分,干预组分别为89.5(56.0,119.0)mmHg、10.0(5.0,15.0)min、1.0(0.0,1.0)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12、-3.668、-2.998,均P<0.05或0.01).同时干预组中,握力较入组时明显升高,晨僵时间、SOFI较入组时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865、-5.508、-4.711,均P<0.01).结论 抗阻训练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手关节功能的康复效果优于常规的手指操护理指导,尤其在提升握力方面.

  • Meta分析联合运动与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危险因素的影响

    作者:侯云英;汪小华;李伟;仇静波

    目的 比较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训练(combined training,CT)与单纯有氧运动(aerobic training,AT)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并发症危险因素的效果.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 等资源,收集比较CT与AT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的随机对照实验,以RevMan5.1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纳入文献6篇.CT在控制血糖、减少腹部脂肪、改善血脂方面的作用优于AT,两者对血压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优于AT.

80 条记录 2/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