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普通外科手术后患者早期口服补液与延迟口服补液的比较研究

    作者:朱海龙;尹清

    目的:探讨普通外科手术后患者早期口服补液(EOH)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收治全身麻醉非胃肠道手术患者500例,随机分为DOH组和EOH组各250例,DOH组采用延迟口服补液,EOH组采用早期口服补液,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接受饮水后,EOH组呕吐发生率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OH组比较,EOH组口渴记分和口咽不适记分显著下降,满意度显著增加(P<0.001)。结论:非胃肠道手术的外科患者,早期经口补液是安全的,口渴记分和口咽不适记分显著下降,患者的满意度较高。

  • 口服补液对犬50%TBSA烧伤休克期循环氧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作者:胡森;林凯;车晋伟;田易军;盛志勇

    目的 研究口服补液对50%TBSA烧伤休克期循环氧动力学指标的影响,为提高烧伤休克口服补液的复苏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成年雄性Beagle犬18只,先期无菌手术行颈动、静脉置管,24 h后用凝固汽油燃烧法造成5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随机分为不补液组(n=6)、口服补液组(n=6)和静脉补液组(n=6).伤后第一个24 h不补液组无治疗,口服补液组和静脉补液组根据Parkland公式分别从胃内或静脉输注葡萄糖-电解质溶液;伤后24 h起三组均实施延迟静脉补液.测定动物非麻醉状态下的平均动脉压(MAP)、红细胞压积(HCT)和血乳酸(LAC)含量,抽取动脉和混合静脉血测定动、静脉氧分压和血氧含量.计算氧供量(DO2)、氧耗量(VO2)和氧摄取(Oext),并统计3 d死亡率.结果 不补液组伤后8 h MAP比伤前降低77.1%,HCT和血乳酸分别升高48.5%和533.7%;DO2,VO2和Oext水平伤后进行性降低,24 h内动物全部死亡.两补液组上述指标逐渐恢复,伤后72 hMAP和HCT恢复至伤前(P>0.05),但血乳酸水平仍显著高于伤前(P<0.01).伤后24 h内同期比较,口服补液组MAP,DO2,VO2和Oext水平显著高于不补液组(P<0.01),但低于静脉补液组;血乳酸低于不补液组,但高于静脉补液组(P<0.01).伤后24 h起Do2与静脉补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VO2和Oext仍显著低于静脉补液组(P<0.01).72 h死亡率:不补液组100%、口服补液组50%(3/6),而静脉补液组为零.结论 50%TBSA烧伤休克期采用口服补液能显著改善动物循环氧动力学指标,减轻高乳酸血症,降低动物的病死率.

  • 口服丙酮酸盐糖液对致死性失血性休克大鼠脏器功能及存活率的影响

    作者:喻文;罗红敏;钟毓贤;周方强;谢志毅;胡森

    目的 研究和比较口服丙酮酸钠-葡萄糖-电解质液(PGES)与碳酸氢钠-葡糖糖-电解质液(BGES)对致死性失血性休克大鼠的复苏效果.方法 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行胃造瘘置管及左侧股、动静插管后经股动脉按45% TBV(全身血容量)放血后,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三组(每组20只):不复苏组(NR组),口服丙酮酸盐糖液组(PGES组)和口服碳酸氢盐糖液组(BGES组).NR组不接受任何液体或药物治疗;PGES组和BGES组于失血后30 min开始经胃造瘘管采用微量泵6h内匀速输入2倍失血量提前预热的PGES或BGES.失血前,失血后0、1、2、4h取血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指标.另84只大鼠随机分为NR组(n=24)、PGES组(n=24)、BGES组(n=24)和手术后不放血对照组(NH,n=12),各休克组处理同前,NH组行胃造瘘及动静脉置管术但不放血,分别观察各组动物存活时间并进行24 h生存分析.结果 PGES组和BGES组大鼠的24 h存活率显著高于NR组(11/24 vs.1/24,x2=18.087,P<0.01; 5/24 vs.1/24,x2=6.445,P<0.05),且PGES组24 h存活率显著高于BGES组(11/24 vs.5/24,x2=4.02,P<0.05).脏器功能观察中NR及两口服补液组失血休克后1、2、4h的指标:ALT、CK-MB、Cr和iFABP均分别显著高于失血前水平(P<0.01);失血后2h和4h时间点PGES和BGES组的以上所有指标均分别显著低于NR组(P<0.01),且PGES组明显低于BGES组(P<0.05).结论 口服含丙酮酸盐的ORS液(PGES)在改善致死性失血性休克大鼠的脏器功能指标及延长动物生存的效果优于含碳酸氢盐的ORS液(BGES).WHO推荐的ORS液有望得到进一步改良,丙酮酸盐糖液有可能成为无静脉复苏条件下救治致死性失血休克的首选口服补液盐.

  • PCI术后不同口服补液途径对患者排尿时间及舒适度的影响

    作者:林琳;王琳;邢攸红;李海燕

    目的 研究经皮冠脉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不同口服补液途径对患者排尿时间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120例患者PCI术后分别予以口服温开水、5%葡萄糖、10%葡萄糖进行造影剂排泄,观察3组患者在排尿时间和副反应发生的不同.结果 120例患者中温开水、5%葡萄糖、10%葡萄糖三组排尿时间分别为(87±42.35)min、(40.63±14.06)min、(29.5±16.52)min,排尿量分别为(1.61±0.47)L,(2.15±0.43)L,(2.44±0.56)L.差异显著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CI术后患者采用葡萄糖液行造影剂排泄效果优于温开水法.

  • 纠正小儿病毒性肠炎脱水小成本的补液方式

    作者:胡景鲁

    目的::探讨纠正小儿病毒性肠炎脱水小成本的补液方式。方法:对小儿病毒性肠炎患儿1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患儿在接受益菌剂及锌的基础上,A组患儿给予口服补液盐(ORSII)溶液,B组患儿建立静脉通道,根据电解质丢失情况决定补液成分及剂量。治疗3 d,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并运用小成本分析进行两组补液方法的经济学评价。结果:A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8%,B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2.5%,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人均花费A组为(215.5±45.6)元,B组为(436.8±108.5)元,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补液是纠正小儿病毒性肠炎脱水小成本的补液方式。

  • 电针足三里在血容量失血大鼠口服补液时对胃排空率、血浆一氧化氮及胃动素的影响

    作者:张立俭;胡森;侯经元;周国勇;石现;盛志勇

    目的:研究电针足三里对40%血容量失血大鼠早期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液(GES)时胃排空率、血浆一氧化氮(NO)及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口服GES组(GES组,n = 8)、失血+口服GES+电针足三里组(H+GES/EA,n = 8)、失血+口服GES+非经非穴组(H+GES/SEA,n = 8).用氯胺酮-速眠新Ⅱ肌注复合麻醉后,行右侧颈总动脉插管,按全身血容量的40%分两次间隔15min放血制作失血性休克模型,GES组不予放血.于失血后0.5 h及1 h分两次灌胃给予总计2倍失血量的GES.H+GES/EA组和H+GES/SEA组大鼠用自制布袋固定,于第2次灌胃后在清醒状态下电针刺激足三里穴(频率2-100 HZ,强度2-3 mA,时间1 h)和非经非穴处皮肤(足三里外侧旁开0.5 cm,频率2-100 HZ,强度2-3mA,时间1 h).失血后4 h腹主动脉抽血处死动物,酚红法测定胃排空率,检测血浆NO和MTL水平.结果:失血后4 h,H+GES/EA组胃排空率比H+GES/SEA组提高了21.6%,比GES组降低了17.6%( P<0.05).H+GES/EA组血浆NO水平显著低于H+GES/SEA组(90.2±8.3 vs 103.9±12.5,P<0.05),而显著高于GES组(90.2±8.3 vs 53.6±6.9,P<0.01);MTL含量显著高于H+GES/SEA组(101.3±18.7 vs 73.7±14.1,P<0.01),而显著低于GES组(101.3±18.7 vs132.26±24.1,P<0.01).结论:电针足三里能显著降低血浆NO水平,提高MTL含量,改善40%血容量失血大鼠早期口服补液时胃排空率.

  • 血容量失血40%大鼠早期口服补液时胃排空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周国勇;侯经元;张立俭;胡森;盛志勇

    目的:观察40%血容量失血大鼠模型早期口服补液时胃排空(GE)率的变化及其与血浆一氧化氮(NO)、胃动素(MTL)水平的关系.方法:♂ 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葡萄糖-电解质溶液(GES)组(GES组,n=8)、单纯失血组(H组,n=8)、失血+GES组(H+GES组,n=8).氯胺酮-速眠新Ⅱ肌注复合麻醉发后,行右侧颈总动脉插管,H组和H+GES组按全身血容量的40%分2次间隔15 min放血,GES组不予放血.GES组和H+GES组大鼠在手术或失血后0.5 h及1 h分2次灌胃给予总计2倍预计放血量的GES.失血后4 h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动物,检测血浆NO和MTL水平,酚红法测定胃排空率.结果:失血后4 h H+GES组胃排空率显著低于GES组(62.4%±11.4% VS 92.4%±12.5%,P<0.01).H+GES组血浆NO水平显著高于GES组与H组(105.7±13.2 μmol/L VS 53.6±6.9μmol/L,75.4±10.5 μmol/L,均p<0.01),MTL含量显著低于GES组与H组(72.5±14.3 ng/L VS 132.3±24.1 ng/L,95.7±15.5 ng/L,均P<0.01).胃排空率与血浆NO水平呈负相关,与MTL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大鼠40%血容量失血早期口服补液时胃排空率降低,其机制可能为失血性休克时血浆NO水平升高,KMTL水平降低等因素有关.

  • 电针足三里穴对大鼠40%血容量失血口服补液时胃排空和胃血流量的影响

    作者:张立俭;石现;周国勇;侯经元;包呈梅;胡森

    目的:研究电针足三里穴对40%血容量失血大鼠早期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液(GES)时胃排空和胃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口服GES组(GES,n=16);失血+口服GES+电针非经非穴组(H+GES/SEA,n=16)和失血+口服GES+电针足三里穴组(H+GES/EA,n=16).大鼠用氯胺酮-速眠新Ⅱ肌肉注射复合麻醉后,行右侧颈动脉插管,按全身血容量的40%分两次间隔15 min放血制作失血性休克模型.于失血后0.5 h及1 h分两次给予2倍失血量的GES灌胃.需电针治疗的大鼠用自制布袋固定后,于第二次灌胃后在清醒状态下电针足三里穴(频率2~100 Hz,强度2~3 mA,时间30 min).非经非穴组于失血口服GES后刺激非经非穴(足三里穴外侧旁开0.5 cm,频率2~100 Hz,强度2~3 mA,时间30 min).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测定失血后2 h和4 h胃组织血流量,采用酚红法测定胃排空率.结果:失血后2 h和4 h,H+GES/SEA组胃排空率分别为(42.2±7.8)%和(62.4±11.4)%,显著低于GES组(86.8±7.2)%和(92.4±12.5)%(P均<0.01);胃血流量分别为(80.091±42.200)U和(94.641±9.442)U,显著低于GES组(161.760±38.277)U和(146.010±17.512)U(P均<0.01).H+GES/EA组失血后2 h和4 h胃排空率比H+GES/SEA组提高34.0%和18.0%;胃血流量增加17.0%和12.6%(P<0.05或P<0.01).结论:电针足三里穴能显著增加大鼠失血性休克早期胃排空率和胃血流量,提高口服液体复苏的效果.

  • 丙酮酸盐-糖液对50%总体表面积烧伤休克犬口服补液时血液动力学和脏器功能的影响

    作者:孟祥熙;李娟;白晓东;胡森;周方强

    目的 研究丙酮酸盐-糖液对烧伤休克犬口服补液时血流动力学、脏器功能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28只雄性Beagle犬施行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胃及空肠置管术,24 h后造成50%总体表面积(TBSA)Ⅲ°烧伤.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单纯烧伤组(NR组,n=8)、NaHCO3盐-糖液组(OH组,n=10)和丙酮酸盐-糖液组(OP组,n=10).NR组不予补液治疗;补液组于伤后30 min根据Parkland公式经胃造口分别输注NaHCO3-葡萄糖电解质液或丙酮酸盐-葡萄糖电解质液.在动物清醒状态下测定伤前和伤后2、6、8、12、24 h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脏器功能,并记录伤后24 h生存率.结果 伤后2h,NR组、OH组和OP组动物平均动脉压分别为(45±8)、(57-±8)和(80±9)mmHg(1 mmHg =0.133 kPa),较伤前[分别为(142 ±6)、(144±6)和(142±6)mmHg]明显降低(t=16.967、14.595、10.100,均P<0.05),心输出量、左心室内压大变化速率、小肠黏膜血流量变化趋势与平均动脉压相同.各组动物伤后各时间点外周血管阻力及脏器功能指标(血肌酐、血清肌酸肌酶同工酶、ALT、二胺氧化酶)较术前显著升高(t=-46.894~-2.465,均P<0.05).NR组各项指标持续恶化,直至死亡;口服补液组血流动力学及脏器功能指标逐渐恢复(F =0.001 ~ 1.600,均P<0.05),OP组显著优于OH组(F=0.013 ~0.466,均P<0.05).伤后24 h OP组存活6只(6/10),OH组存活4只(4/10),NR组全部死亡(0/8).结论 50% TBSA烧伤犬口服补液复苏过程中,丙酮酸盐-糖液在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脏器功能损伤中显著优于标准NaHCO3盐-糖液.

  • 关于口服补液配方的讨论

    作者:吴升华

    编辑同志:对于世界卫生组织(WHO) 推荐并在我国广泛应用的口服补液(ORS)配方,有几点需要讨论.在20世纪70年代,WHO推荐的ORS配方为:氯化钠3.5 g、碳酸氢钠2.5 g、氯化钾1.5 g、无水葡萄糖20 g,加水至1 L.ORS中Na+含量为90 mmol/L、K+为20 mmol/L、Cl-为80 mmol/L、HCO-3为30 mmol/L、无水葡萄糖为111 mmol/L,电解质渗透压为220 mmol/L,总渗透压为311 mmol/L[1-3].1985年WHO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又推荐一种新的ORS配方,用枸橼酸钠(Na3C6H5O7*2H2O,分子量294.11) 2.9 g取代碳酸氢钠2.5 g[1,4].碳酸氢钠易变质,味道苦涩,而枸橼酸钠不易潮解,性质稳定,味酸甜,便于小儿服用[1].新ORS配方中无HCO-3,而枸橼酸根含量为10 mmol/L,其余成分含量与旧ORS配方相同[1].国内药厂如上海衡山药业有限公司等均按新ORS配方生产ORS.WHO的这两种ORS配方均基于霍乱患者肠道丢失电解质较多的特点而制定的[4,5].而对于非霍乱患者,肠道丢失电解质少于霍乱患者[5],ORS中Na+含量为30~90 mmol/L才是安全及有效的[2].

  • "关于口服补液配方的讨论"的答复

    作者:杜立中

    吴升华医生的<关于口服补液配方的讨论>[1]基本是正确的,现回答如下.1.2001年WHO修改的"低渗透压配方"实际正式发布的时间是2002年5月,并将此配方称为"新配方".当时的新教材正好编写,未改变原教材中的配方.因未及时在清样稿中修改此配方,实属遗憾.在即将出版的<临床儿科学>中,我们已将ORS配方写为WHO的"低渗透压配方".

  • 卡巴胆碱对大鼠烫伤休克早期口服补液时胃排空和胃血流量的影响

    作者:胡森;郝波;车晋伟;耿世佳;吴静;杜颖;盛志勇

    目的 研究拟胆碱药卡巴胆碱对大鼠烫伤休克早期口服补液时胃排空和胃血流量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78只,随机分为假烫组(n=6)、单纯烫伤组(单烫组,n=18)、卡巴胆碱组(CAL组,n=18)、葡萄糖-电解质液组(GES组,n=18)和GES+CAL组(GES/CAL组,n=18).用沸水(100℃,15s)造成大鼠背部35% TBSA烫伤.单烫组不补液;GES和GES/CAL组于伤后0.5h开始按Parkland公式量的半量(即每1%TBSA烧伤补液2ml/kg)分2次、间隔2h口服GES液;CAL和GES/CAL组于伤后0.5h口服CAL(60μg/kg).烫伤后2、4、6h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胃血流量,酚红法测定胃排空率.结果 烫伤后胃排空率和胃血流量显著降低(P<0.05);GES或CAL各组胃排空率和胃血流量均显著回升,明显高于单烫组(P<0.05);GES/CAL组胃排空和胃血流量改善比GES、CAL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 CAL能显著改善大鼠烫伤休克早期胃排空和胃血流量,提高口服液体复苏的效果.

  • 母乳喂养成功的体会

    作者:宗淑彦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在发展中国家,患营养不良及其导致的疾病加重使每天有4万儿童死亡(每分钟死亡28人).为此,世界卫生组织明确7种简易技术能有效地挽救上百万上述儿童的生命.即:①生长发育监测;②口服补液监测疗法;③母乳喂养;④计划免疫;⑤计划生育;⑤妇女教育;⑦食品分配.

  • 口服补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

    作者:戴宇婷;倪兆武;侯晋芳

    目的 建立医院制剂口服补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确保该方法所得结果可靠准确.方法 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1105、1106)对口服补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 微生物计数法(需氧菌计数及霉菌酵母菌计数):采用常规法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检查时原液有抑菌作用,1:10稀释后5种实验菌的回收率均达到要求;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实验5种实验菌回收率均达到要求.控制菌的检查法:可以采用常规法进行.结论 对本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时,应充分考虑采用一定的方法,消除其抑菌性后再依法检查.

  • 两种方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效果比较

    作者:陈恩利;徐晓丽

    小儿秋季腹泻主要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潜伏期1~3d,多发生在6~24个月婴幼儿,4岁以上者少见.

  • 儿童急性腹泻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满元;刘卫东;许崇波

    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它是发展中国家导致儿童死亡的第二原因,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8%.2004年估计有150万儿童死于腹泻,2岁以内儿童腹泻死亡占80%.急性腹泻的治疗目标是防止脱水和营养丢失,并减少腹泻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使用口服与补液结合的治疗方法.世界胃肠病组织治疗指南认为使用消旋卡多曲可以减少粪便排泄量.推荐的治疗方案是提供口服补液和继续喂养.口服补液有效地减轻脱水,微量营养和益生菌辅助治疗以及止泻剂的应用具有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主要介绍儿童急性腹泻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以及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为改善及治疗儿童急性腹泻提供参考依据.

  • 小儿腹泻

    作者:武际英;陈焕芝

    腹泻是小儿主要的发病和死亡原因.在发展中国家,每年有10亿人次发病和4百万人死亡.幼儿常被感染,每人每年腹泻3~10次.大于5岁和成人每人每年腹泻少于1次[1],在发达国家,腹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经济和环境卫生的改善而降低.据统计,美国每个小儿每年腹泻1~2.5次,2百万~3.7百万人就诊,22万人住院和325~425人死亡[2].尽管引起腹泻的病因很多,但治疗是相似的.主要预防两个并发症,脱水和营养不良.目前强调口服补液和早期与年龄相称的食物喂养.

  • 小儿肠炎口服补液的护理体会

    作者:鞠惠

    肠炎是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发病年龄多在1.5岁以下,发病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腹泻、呕吐,因吐泻大量体液丢失,加之摄入不足,导致水和电解质紊乱,造成脱水和酸中毒.

  • 口服补液减轻40%血容量失血大鼠肠组织缺血性损伤

    作者:侯经元;张立俭;周国勇;李琳;胡森;盛志勇

    目的:研究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液(GES)对大鼠40%血容量失血时肠组织缺血性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用氯胺酮-速眠新Ⅱ肌注复合麻醉后,行右颈动脉插管.随机分为3组(n=24):GES对照组(GES),失血性休克组(HS)和失血性休克+口服GES液组(HS+GES).GES组:不放血,手术后口服GES;HS和HS+GES组按全身血容量的40%分两次间隔15 min放血制作失血性休克模型.HS+GES组于失血后0.5 h、1 h和6 h分3次给予3倍失血量的GES灌胃.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测定失血后2 h、4 h和24 h肠组织血流量(IBF)后,处死动物后取肠组织检测二胺氧化酶(DA0)和Na~+-K~+-ATP酶活性,测定肠组织含水率(WG),并做病理学检查.结果:HS+GES组IBF和Na-K-ATP酶活性均显著高于KS组(P<0.05),但显著低于GES组(P<0.05);失血各组肠WG显著高于GES组(P<0.05),24 h时HS+GES组WG显著低于HS组(P<0.05);HS+GES组24 h DAO活性均显著高于HS组(P<0.05),但显著低于GES组(P<0.05);失血后24 h病理检查HS+GES组肠组织水肿和充血改变比HS组明显减轻.结论:口服GES液能显著增加大鼠失血性休克早期IBF,提高Na~+-K~+-ATP酶和DAO活性,减轻肠组织水肿和缺血性损伤.

  • 口服补液在战士大强度训练体能恢复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李成亮;房民;高晓燕

    [目的]研究武警部队高强度体能训练对战士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探讨更为合理、有效的口服补液方法.[方法]随机选取部队战士30名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常规能量补给组及口服补液组,每组各为10人;分别在高强度体能训练前10 min及训练结束后2 min时和2h时,抽取受试者静脉血,测定Na+、C1-、K+、Glu、CK及CK-MB含量.比较评价高强度体能训练中口服补液的有效性.[结果]训练后2 min时Na+、Cl-、Glu、CK、CK-MB含量升高,K+含量下降,训练后2h时各指标含量有恢复到训练前的趋势,口服补液组较空白对照组与常规能量补给组生化指标波动幅度小,且较快接近训练前水平.[结论]高强度体能训练中战士体液及能源物质消耗较大,应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溶液较常规能量补给能更及时、有效的改善电解质紊乱和降低心肌细胞功能的损伤,补充战士体能.

44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