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肺功能测定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琦

    肺功能指肺的生理功能,包括肺的非呼吸功能和呼吸功能,前者指肺的生化代谢功能,也是呼吸生理的生化基础;后者是临床肺功能检测的内容,分为肺通气功能、肺换气功能、呼吸调节功能和肺循环功能.其中,肺通气功能检测包括肺容积、肺通气量、小气道功能、吸入气体分布和呼吸动力学(呼吸阻力、顺应性和呼吸肌功能)检测;肺换气功能检测包括肺弥散功能和通气血流比值检测.

  •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与小气道功能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生山;张旭华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患者小气道病变与气道高反应性的相关性,从而预判小气道功能检测对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79例以慢性咳嗽为主患者行肺功能检测并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回顾性分析小气道病变与气道高反应性的相关性.结果:179例中,小气道功能有改变者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明显增高,其中尤以小气道功能显著改变者为著,与1秒量(FEV1)改变成正相关.结论:小气道功能改变是气道高反应性的重要特征,对不典型哮喘患者的诊断和筛查有重要意义.

  • 慢性咳嗽患者小气道功能及气道反应性测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高赏;赵松林;张霖;任魁

    目的 探讨小气道功能及气道反应性测定在慢性咳嗽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8月呼吸内科门诊筛选的268例慢性咳嗽患者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测和支气管激发试验,观察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小气道功能指标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小气道功能异常与气道高反应性之间的相关性及与患者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 268例患者中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107例,阴性161例.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患者25%、50%、75%肺活量位的用力呼气流量和大呼气中期流速较阴性患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峰值呼气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68例患者中有104例提示小气道功能异常,有小气道功能异常患者的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83.7%,87/104)较小气道功能正常患者(27.4%,45/164)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气道功能异常患者中,<40岁组的激发试验阳性率(91.0%,61/67)明显高于≥40岁组(70.3%,2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咳嗽患者小气道功能及气道反应性测定,可早期诊断咳嗽变异型哮喘,尤其对于合并小气道功能异常的年轻患者更重要.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通气不均指数的水平及其应用价值

    作者:刘贝贝;周庆涛;贺蓓

    目的 观察多次呼吸氮冲洗技术获取的肺通气不均指数(Sacin、Scond)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中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肺通气不均指数对病情严重程度的指导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门诊长期随访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43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7±9)岁;以同时期门诊体检的非吸烟健康者56名为对照组,其中男14名,女42名,平均年龄(37±13)岁.比较慢阻肺组及健康对照组肺通气不均指数的差异,应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观察Sacin和Scond指数与传统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并将慢阻肺患者以FEV1占预计值%为50%为界分为2组,比较组间Sacin和Scond的差异.结果 慢阻肺组Sacin[0.320(0.238,0.432)]和Scond[0.082(0.043,0.103)],较健康对照组[0.097 (0.073,0.144),0.018(0.007,0.028)]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44.5,103.5,均P<0.001).Sacin和Scond与FVC占预计值%(r=-0.686,-0.551)、FEV1占预计值%(r=-0.681,-0.475)和FEV,/FVC(r=-0.4581-0.210)均呈负相关,Sacin与DLCO呈负相关(r=-0.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Sacin和Scond逐渐升高.结论 慢阻肺患者肺通气不均指数(Sacin、Scond)明显升高,与传统肺功能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提示慢阻肺患者传导区及腺泡区存在显著的通气不均,肺通气不均指数可作为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 食管癌病人术前肺功能与全麻开胸状态下气道阻力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毛友生;张汝刚;孙莉;张大为;严少平;李文庆

    目的:探讨食管癌病人术前肺功能与双腔管全麻双侧和单侧通气状态下气道阻力的相关性.方法:93例食管癌病人依据术前肺功能分为3组;正常组51例(%VC≥80%、%FEV1≥70%、%V25/HT≥50%),轻度异常组15例(%VC≥80%、%FEV1≥70%、%V25/HT为45%~49%);重度异常组27例(%VC≥80%、%FEV1<70%、%V25/HT<45%).结果:小气道功能重度异常组的病人其单侧、双侧通气时初始气道阻力明显高于小气道功能正常组且术中波动较大,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术后心肺并发症(22.2%)明显高于正常组(0)及轻度异常组(6.6%).结论:在预测双腔管全麻下气道阻力变化的小气道功能指标中以%FEV1可靠性较好,而%V25/HT因较敏感而可靠性较差.

  • 治疗变应性鼻炎对小气道功能的影响

    作者:季俊峰;张勇;江满杰;王志颐;许莉;薛飞;陈伟;王秋萍

    目的:针对伴有小气道功能异常的变应性鼻炎患者,给予正规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其对小气道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具有小气道功能异常的变应性鼻炎患者,给予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鼻治疗12周。治疗前予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及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评分、肺通气功能检查;治疗后4、8、12周再次评估鼻部症状评分,4、12周时复查肺功能指标,观察肺功能的变化。结果经过12周治疗,患者主观症状均有显著改善(P<0.01),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比值(FEV1/FVC%)、大呼气中段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MEFpred%)、用力呼出7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EF75pred%)、用力呼出50%肺活量的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EF50pred%)、用力呼出2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EF25pred%)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其中代表小气道功能的指标MMEFpred%、MEF75pred%、MEF50pred%的改善具有统计学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小气道损伤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可以明显改善其小气道功能,这对于预防变应性鼻炎发展为哮喘具有积极的意义。

  • 21d -6°头低位卧床对肺气体分布和小气道功能影响的实验观察

    作者:卫世强;宿双宁;鲁立力;李勇枝;仲崇发;任红茹

    目的探讨21 d -6°头低位卧床(HD BR)对气体分布和小气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Vmax 22LV肺功能仪,对16名健康男性被试者卧床前、后及卧床不同时间反映小气道功能的指标(ΔN2、CV、CV/VC%、LCI)进行了测试. 结果ΔN2 在恢复期平卧位与卧床前平卧位及卧床早期比较其增加有统计学意义; CV仅在卧床第1天(HDBR 20 min左右)测量值与卧床前平卧位比有显著增加,CV/VC%的变化与之一致;LCI的变化不明显.结论 21 d -6°头低位卧床对气体分布有影响.CV仅在头低位卧床开始阶段一过性的增加,21 d -6°头低位卧床使气体分布不均有增加趋势.

  • 在校体能训练对飞行学员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樊再雯;张帅;王树明;何萍萍;邹志康;马中立

    目的:观察在校体能训练对飞行学员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肺功能检测仪,对136名在校飞行学员体能训练2年前后肺功能进行测定。结果①在校飞行学员体能训练2年后,用力肺活量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与训练前比较均有显著提高(P<0.05);小气道功能( MMEF、FEF50%、FEF75%)占预计值百分比与训练前比较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体能训练前,136名飞行学员中肺通气功能障碍者15例,占总数的11.0%。15例肺通气功能障碍者均为轻度,其中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者11例,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者4例,无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经过2年体能训练后,3例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者肺通气功能恢复正常,8例仍存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4例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者肺通气功能均恢复正常。③体能训练前有2例飞行学员存在小气道功能障碍,经过体能训练2年后小气道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在校体能训练可提高飞行学员肺通气功能,提示在校体能训练对提高大气道功能有重要意义,部分小气道功能亦可逆转,体能训练对小气道功能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作者:

    关键词:
  • 中国优秀运动员肺功能调查与分析

    作者:崔蓉;马云;贺蓓;王玉柱;赵鸣武;姚婉贞

    目的:了解中国优秀运动员肺功能水平并探讨长期不同运动训练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2004年6月~11月,对10个不同项目运动队147名运动员进行肺通气功能测试,包括大分钟肺通气量(MMV)、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气一秒量(FEV1)、用力呼气一秒率(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用力呼气流速(FEF)和大中段呼气流速(MMF),分析不同项目运动训练对运动员肺功能的影响.结果:各项目运动员FVC、FEV1/FVC有显著性差异(P<0.05).游泳、球类、力量项目运动员FVC及FEV1优于其他项目,游泳项目运动员FVC/BMI及FEV1/BMI高.各项目运动员小气道功能实测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游泳项目运动员MMF、FEF50和FEF75实测值均低于其他类型运动员,其实测值/预计值分别为72%、70%、78%;耐力项目运动员MMF、FEF50和FEF75实测值/预计值也低于正常,分别为79%、75%和99%.结论:不同项目运动员肺功能之间存在差异;游泳运动员肺功能高于其他类型运动员;部分长期从事游泳和耐力训练运动的运动员存在小气道功能受损.

  • 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秀蜀;黄轶喆;邓灵东

    目的:探讨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3例诊断哮喘患儿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测,并予相应抗哮喘治疗3个月后再行肺通气功能检测,了解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呼吸生理参数。结果治疗前肺功能大气道及小气道通气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大呼气量(FEV1)、大呼气流速峰值(PEF)和用力呼气25%流速(FEF25)、用力呼气50%流速(FEF50)]均明显低于预测值,经治疗后其指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功能检测客观而且重复性强,与临床相关性好,可动态观察,是诊断哮喘必不可少的手段,在指导治疗、判断预后、评价疗效有重要意义,应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

  • 慢性咳嗽患者小气道功能与气道高反应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曹璐;陈一冰;郝峰英

    目的 探讨小气道功能对气道高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疑似存在气道高反应且通气功能和支气管舒张试验均正常的慢性咳嗽患者194例,分析小气道功能指标与气道反应性和敏感性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本组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72.68%,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25%,50%,75%肺活量位的用力呼气流速(FEF 25%、FEF 50%、FEF 75%)和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75/25)显著下降(P<0.01),而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大呼气流量(PEF)无统计学差异.小气道功能异常发生率为39.18%,异常组激发试验阳性率为92.11%,正常组为60.17%,两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气道功能正常组和异常组比较,基础呼吸阻力(Rrs)、基础呼吸传导率(Grs)、反应阈值(Dmin)和PD3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传导率下降斜率(SGr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气道功能指标与气道反应性和敏感性指标相关(r值高为0.47).FEF 25%、FEF 50%、FEF 75%、MMEF 75/25与PD35、Dmin多元同归分析的负相关系数分别为0.472 1和0.459 1(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气道功能异常对激发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P=0.000 3,OR值为6.19).结论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相比小气道功能有统计学差异,小气道功能下降对气道高反应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肺功能检查的选择和临床应用

    作者:余健民

    肺功能包括:肺的非呼吸功能和呼吸功能,前者指肺的生化代谢功能,后者是临床肺功能.检测的内容分为肺通气功能、肺换气功能、呼吸调节功能和肺循环功能.肺通气功能包括:肺容积、肺通气量、小气道功能、吸入气体分布和呼吸动力学(呼吸阻力、顺应性和呼吸肌功能)检测;换气功能包括:肺弥散功能和通气血流比值检测.

  • 支气管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评估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光熹;杨永红

    不同程度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均存在明显的小气道功能异常,支气管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的评估手段多样,现有的技术包括脉冲振荡法、肺量计、光学相干成像断层扫描等,有效评估支气管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可保证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异常除早期准确评估外,为患者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也尤为重要.目前其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吸入治疗、白三烯调节剂、抗Ig-E抗体等,各治疗方案的均有其优缺点.

  • 肺恶性间皮瘤1例临床报道

    作者:李保庆;张云杰;张月峰;田子强;李勇;李作生

    间皮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临床良性少见,恶性多见.恶性以胸膜常见,而发生于肺的恶性间皮瘤临床更为少见,我院遇到1例,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某患者,男,因胸闷不适伴右背疼2个月,加重3天,于2006年2月23日入院.既往体健,无烟酒嗜好,无外伤、手术及药物过敏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可,体温36.5℃,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0/90mmHg.右上肺叩实音,未闻及呼吸音,心、腹(-).X线示:右上肺野巨大致密阴影,印象为:右上肺占位性病变.CT示:右上肺野团块状高密度影,边缘有分叶及毛刺,其内密度不均匀,印象:右上肺占位性病变,肺癌可能性大.ECT示:全身骨显象未见明显异常.支气管镜示:右上叶尖段开口稍有狭窄.刷检细胞学示:粘膜上皮细胞未见异常.初步诊断为:右上叶肺癌.术前评估,肺功能示:通气功能无障碍,小气道功能中度受损,弥散功能未见异常,气道阻力未见异常,肺顺应性未见异常;心功能示:左心功能未见异常.2006年2月28日在全麻下行右上肺叶切除术.术中见肿物巨大,约15cm×15cm×13cm大小,质软,占据整个右上肺叶,与胸壁粘连固定,分离困难,肿瘤破裂,出血多,瘤内大量坏死物,取出坏死物后,游离顺利,切除上叶后,清除残余粘连干净,未见肿大淋巴结,术中输血800ml,术毕临床诊断:右上叶肺癌.

  • 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在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

    作者:聂晖;韦红

    目的 探讨潮气呼吸肺功能相关参数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其在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婴幼儿呼吸生理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本院儿科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89例处于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急性期的住院患儿及经治疗后处于缓解期的忠儿(观察组)分别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并与同期70例健康婴幼儿(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婴幼儿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观察组患儿呼吸频率(RR)高于对照组(P<0.05),每千克体重潮气量(TV/kg)、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TEF/VE)、2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25%)、50%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50%)低于对照组(P<0.05);潮气呼气峰流速(PTEF)、7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75%)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观察组患儿急性期RR高于缓解期(P<0.05),吸呼比(TI/TE)、TV/kg、TPTEF/TE、VPTEF/VE、TEF25%、TEF50%均低于缓解期(P<0.05);PEF、TEF75%高于缓解期,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观察组患儿缓解期TI/TE、TPTEF/TE、VPTEF/VE、TEF25%、TEF50%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在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病情跟踪观察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福多司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小气道功能及气道炎症状态的影响观察

    作者:方洁;夏斌;徐和彬;杨华;汪安童;邱志江

    目的 观察福多司坦对慢阻肺患者小气道功能及气道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的66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慢阻肺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福多司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小气道功能及气道炎症状态(痰液炎性细胞因子).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小气道功能及痰液炎性细胞因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小气道功能及痰液炎性细胞因子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福多司坦对慢阻肺患者小气道功能及气道炎症状态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在慢阻肺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脉冲振荡响应频率检测小气道功能障碍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洪波;林耀广;林江涛;马毅

    目的:探讨脉冲振荡响应频率(RF)与小气道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在气道可逆实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9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小气道功能及响应频率测试;对RF与小气道功能指标(V25、V50)作相关性分析;以V25、V50同时<80%预计值作为小气道功能障碍的标准,评价RF>10 Hz作为小气道功能障碍诊断标准的可靠性.行20例哮喘患者的气道可逆试验,对试验前后RF下降值与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改善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RF与V25、V50均显著相关(γ=0.601,0.711,P<0.01);以RF>10 Hz诊断小气道功能障碍的敏感性为95.34%、特异性为93.18%.在气道可逆实验中,RF的下降值与FEV1改善率呈直线相关.结论:RF是反映小气道功能的可靠指标,在气道可逆试验中也可应用.

  • 支气管激发试验与小气道功能的改变

    作者:朱敏立;朱宝玉;郭美南

    目的探讨支气管气道高反应性测定中小气道功能的变化情况. 方法以组织胺为激发源, 经定量雾化吸入器吸入, 对66例慢性咳嗽患者进行非特异性激发试验, 同时观察试验前后FEV1, MEF50及R0的变化情况, 并进行分析. 结果在66例患者中, FEV1下降超过20%的阳性率为50%, MEF50下降超过20%的阳性率为71%, MEF50与FEV1下降比例有明显相关性, MEF50下降百分比(MEF50%)与试验前后R0的差值(R0-d)亦有相关性, 但是FEV1下降百分比(FEV1%)与R0-d无明显相关性. 同时, 激发阳性患者的MEF50与R0在试验前即与阴性组患者有明显差异性, 而两组的基础FEV1, R4及R16无差异. 另外, 两组患者激发前后R4的差值(R4-d)有差异性, 而R16-d无显著差异. 结论在可疑哮喘患者的常规肺功能检查中, MEF50及R0比FEV1更敏感, 更能提示早期小气道的病变. 同时在激发试验中, 应结合小气道功能指标进行结果判定, 以提高试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 过敏性鼻炎对轻度持续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特征的影响

    作者:张景熙;李强;白冲

    目的 总结并比较合并与未合并过敏性鼻炎(AR)轻度持续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临床症状及小气道功能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总结并比较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门诊初诊轻度持续哮喘患者65例临床症状分布、肺功能指标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结果,将患者分为AR组与非过敏性鼻炎(NAR)组并比较2组间上述结果的差异.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43.90±13.63)岁,男:女为1:2.4.AR组皮肤点刺试验尘螨阳性比例、血嗜酸粒细胞比例、嗜酸粒细胞绝对值计数、IgE水平较NAR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9.41% vs 37.50%,x2=11.19,P<0.01);[(7.28±3.06)% vs(4.31±2.07)%,t=2.35,P <0.05];[(0.63±0.29)×109/L vs (0.42±0.16)×109/L,t=2.20, P<0.05];[(240.71±68.29) U/ml vs (119.06±65.39) U/ml,t=2.88,P<0.05)];胸闷、气短、全身乏力(活动后明显)、心悸为常见的临床症状,所占比例分别为98.46%、98.46%、72.31%、66.15%,NAR组心悸症状较AR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6,P<0.05);AR组咳嗽比例较NAR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36,P<0.05);AR组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前FEF25-75及FEF75较NAR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07±23.64)% vs (86.00±28.70)%,t=3.21,P<0.01];[(62.7±25.25)%vs(94.78±31.95)%,t=2.32,P<0.05)].AR组及NAR组FeNO值分别为48(7~266) ppb、17.5(5~131) pp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 9).结论 轻度持续哮喘患者症状存在异质性;合并AR轻度哮喘患者存在小气道功能受损,其机制与气道嗜酸粒细胞炎症及变应性体质相关.

101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