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肺病和脓肿分枝杆菌肺病的CT影像学比较

    作者:贺伟;宁锋钢;李成海;李芳;周震;吕岩;周新华

    目的 探讨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MAC)肺病和脓肿分枝杆菌肺病的CT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并经临床及实验室证实的16例MAC肺病患者和15例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的CT及高分辨率CT(HRCT)的表现.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组的CT表现、常见病变的分布特点进行四格表x2检验.由于患者总例数<40例,用确切概率法计算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中肺实变影(28/31)、支气管扩张(28/31)、小叶中心性结节影及树芽征(28/31)的影像学表现多见.MAC肺病患者上叶发病优势(10/16)高于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2/15)(确切概率法,P<0.01).MAC肺病患者以空洞型为主(11/16),而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以结节支气管扩张型为主(11/15)(确切概率法,P<0.05).MAC肺病患者肺实变、空洞病变、小叶中心性结节影及树芽征累及肺区范围(分别为55/96,33/96,68/96)多于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分别为26/90,18/90,48/90)(确切概率法,P值分别为<0.01、<0.01、<0.05).MAC肺病患者于右肺中叶(11/16)及左肺舌叶(12/16)出现肺实变者多于脓肿分枝杆菌肺病(右肺中叶及左肺舌叶均为4/15)(确切概率法,P<0.05).结论 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MAC)和脓肿分枝杆菌肺病的CT表现有一定相似性,但亦有各自一定的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可提供一定的帮助.

  • 新法合成纳米银及其对鸟分枝杆菌的抗菌活性研究

    作者:王春花;李维宏;赵慧;穆成;孙蕊

    以山楂叶水提取物作为还原剂,采用生物法合成纳米银粒子.采用BACTEC MGIT 960 培养系统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和鸟分枝杆菌(ATCC25291)对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一线抗结核药物,以及纳米银终浓度为0.15、0.30、0.60、1.20 μg/ml等4个剂量组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发现当pH值为11、浓度为0.5 mmol/L硝酸银溶液29.9 ml与0.1 ml山楂叶水提取物混合,反应条件为80 ℃、水浴15 min时,合成的纳米银粒径为7 (±23%) nm,为佳合成条件.新法合成纳米银在较低浓度下(0.30 μg/ml)即显示出对鸟分枝杆菌和H37Rv具有抗菌活性.

  • 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肺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作者:张亚楠;段鸿飞

    近年来,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病的发病率在许多国家均有升高的趋势.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avium-intracellulare complex,MAC)属于非结核分枝杆菌,易引发MAC肺病.但由于该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缺乏特异性,往往容易造成漏诊、误诊,同时在治疗上也面临疗程长、易反复、易耐药等问题.作者对MAC肺病的诊断及包括大环内酯类在内的一线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初步评价大环内酯类药物用于MAC肺病治疗的价值.

  • 风文化与中药理论

    作者:步瑞兰

    风类药物的药用理论源于古人对生风之源的认识,随着对生风之源认识的变化,治风病所用药物也随之变化.古人原以为风由鸟生,因而用鸟治风病;又认为风由岩洞而生,天地间的风洞在西北高寒之地,所生之风寒冽杀生,故《神农本草经》用天雄、防风、当归类温热药祛风.取象比类是传统思维的主要形式,风之象有句有芒,风神名句芒,故后世治风病多用蒺藜、苍耳、石楠、飞廉等生有芒刺的药物,用钩藤、天麻、全蝎、蜈蚣等卷曲成句及生有回形纹的药物.风文化的形成与变化导致了风类药物理论的变化.

  • 广西凭祥地区莱姆病螺旋体检测和基因分型研究

    作者:韩华;万道正;张晓龙;梁中平;郭天宇;褚宸一;赵荣涛;石华;宋宏彬

    目的 调查广西凭祥地区莱姆病感染情况和基因型别.方法 2011年7月从广西凭祥地区采集蜱、啮齿动物和野鸟标本,分别采取煮沸法和Qiagen试剂盒提取蜱、啮齿动物脾脏以及鸟脾脏中莱姆病螺旋体基因组DNA;采用巢式PCR扩增莱姆病螺旋体5S~23S rRNA基因间隔区;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将序列结果与GenBank中莱姆病螺旋体5S~23SrRNA基因问隔区序列比对分析.结果 从3份啮齿动物标本中检测到莱姆病螺旋体5S~23SrRNA基因间隔区片段,啮齿动物的感染率为5.66%(3/53).其中一个序列与GenBank中Borrelia valaisiana基因型莱姆病螺旋体(序列号:HM100125.1,AB091455.1,AB091454.1,AB091453.1)同源性为100%;蜱和鸟标本中未检测到莱姆病螺旋体.结论 广西凭祥地区啮齿动物中存在莱姆病螺旋体B.valaisiana基因型感染.

  • H5N1禽流感病毒NS1蛋白与干扰素诱导蛋白10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贾晓俊;周剑芳;王晶钰;董婕;薄洪;李梓;李魁彪;蓝雨;舒跃龙

    目的 研究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H5N1病毒NS1蛋白对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的影响.方法 分别将禽流感病毒A/Anhui/1/2005(H5N1)的NS1基因、插入80-84位缺失氨基酸的NS1突变基因及流感病毒A/Puerto Rico/8/1934(H1N1)的NS1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转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细胞内IP-10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pEGFP-N1对照组相比,三种NS1蛋白均能下调BEAS-2B细胞IP-10的表达(P<0.01),但三者之间下调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Anhui/1/2005(H5N1)禽流感病毒单一NS1蛋白能够抑制BEAS-2B细胞IP-10表达,但这并不能完全阐明其与病毒致病性之间的关系.

  •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安徽株A/Anhui/1/2005感染人肺癌上皮细胞(A549)的差异表达分析

    作者:胡晓芬;刘琴芝;李川;董婕;周剑芳;王敏;舒跃龙;刘宏图;梁米芳;李德新

    目的 筛选人细胞中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致病相关的基因,探讨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机理.方法 分别用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安徽株和普通人流感病毒H1N1株分别感染人肺癌上皮细胞,通过人类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不同时段感染细胞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筛选出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相关的候选基因,以实时定量荧光PCR法验证差异表达基因.结果 获得了不同致病性流感病毒感染细胞后的差异表达谱,验证了细胞凋亡通路、mTOR通路中以及与免疫相关的16个基因的差异表达.结论 H5N1感染后与普通人流感病毒H1N1相比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趋势.

  • H9N2禽流感病毒反向遗传系统的构建和鉴定

    作者:刘丽琦;董婕;薄洪;温乐英;辛丽;张烨;李梓;董丽波;王敏;郭元吉;舒跃龙

    目的 建立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反向遗传系统,为人禽流感疫苗研制以及传播和致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技术平台.方法 使用RT-PCR方法获得禽流感H9N2亚型病毒A/Guangzhou/333/99(H9N2)的8条全长基因节段,然后克隆到双表达载体pCI-pol Ⅰ中,获得H9N2禽流感病毒的8个基因节段的8质粒系统.将构建好的8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后,收获上清接种鸡胚,然后对鸡胚尿囊液进行鉴定;对拯救的病毒进行鉴定.结果 8质粒系统转染293T细胞后可以成功拯救出H9N2禽流感病毒,血凝效价可达到29/50μl,生长特性与野生型病毒类似.结论 成功建立了H9N2禽流感病毒反向遗传系统.

  • 中国职业暴露人群感染H6N6禽流感病毒血清学调查

    作者:辛丽;舒跃龙

    目的 系统评估我国职业暴露人群感染H6N6禽流感病毒的状况.方法 本研究利用我国2009-2011年开展的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职业暴露人群血清学监测所采集的近15 000份血清标本,开展H6N6禽流感病毒血清学调查.结果 本研究中检测到H6N6禽流感病毒阳性血清共10份,分别来自不同的职业暴露人群,包括活禽市场、家禽规模养殖场、家禽散养户、屠宰加工场和野生候鸟栖息地.从地域上看该10份阳性血清来自8个不同的省份,分布在我国的南北方.结论 这是我国大陆地区首次报道人感染H6亚型禽流感病毒.

  • 中国人感染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病毒分离培养探讨

    作者:邹淑梅;张烨;李梓;董婕;赵新生;董丽波;温乐英;徐翠玲;王敏;郭俊峰;隗合江;高荣宝;王秀平;舒跃龙

    目的 分析中国大陆人感染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标本采集和病毒分离培养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005年10月至2009年3月中国大陆人感染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结果 标本采集时间主要集中在发病后的0~14 d,其中0~7 d采样的标本阳性率分布相对集中,病毒分离的效果要更加显著;标本采集类型主要为呼吸道标本,其中下呼吸道标本的病毒分离阳性率分布较集中,病毒分离效果也更明显.结论 人禽流感病例标本采集时间及标本的采集类型对病毒分离有一定的影响,应在发病的急性期侧重于采集下呼吸道标本,这样利于提高病毒分离的阳性率.

  • 猪在禽H9N2亚型流感病毒感染人中的作用

    作者:郭元吉;温乐英;张烨;王敏;郭俊峰;李梓;舒跃龙

    目的了解猪在禽H9N2亚型流感病毒感染人中的作用.方法用RT-PCR扩增目的基因,用PGEM-T Vector(美国Promega公司)4℃过夜连接,重组质粒转入dH5 α细菌,筛选阳性菌落,酶切鉴定,送六合通公司自动测序,然后进行进化树分析.结果两株山东猪H9N2毒株基因组与人及禽分离出的H9N2病毒均有差异,中国内地从人分离出的H9N2毒株的基因组接近鸡的毒株,而香港特区从人分离出的接近鹌鹑的毒株;禽H9N2毒株不仅宿主范围广,同时其基因组具有多样性.结论禽H9N2亚型毒株是直接感染人,而不是通过所谓的中间宿主猪,然后再感染人.

  • 含H5N1-HA基因重组腺病毒疫苗的构建及其诱导免疫应答的初步探讨

    作者:张晓光;李魁彪;马晶;王乃福;张晓梅;桑云虎;董婕;徐红;曾毅

    目的 构建包含H5N1-HA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疫苗并探讨其免疫效果.方法 用Admax系统构建包含H5N1-HA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疫苗,并用PCR、Western-Blot等方法对重组病毒疫苗进行鉴定;疫苗免疫小鼠后,通过HI实验和ELISPOT实验检测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评价其免疫效果.结果 成功得到了含有H5N1-HA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疫苗;基因表达鉴定表明,HA基因能够在细胞中进行表达;血凝抑制实验结果显示小鼠产生的针对HA抗体滴度在1:320和1:640之间;ELISPOT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PBS)相比斑点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免疫结果表明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可以诱导小鼠产生良好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结论 含H5NA-HA的重组腺病毒疫苗可以诱导小鼠产生良好的免疫反应,为研制人禽流感疫苗打下基础.

  • H5N1禽流感病毒HA假病毒的构建及特性研究

    作者:张玉松;王大燕;高荣保;董婕;李梓;张晔;白天;王敏;温乐英;舒跃龙

    目的 构建包膜蛋白为H5N1禽流感病毒HA蛋白的假病毒,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并将其初步应用于H5N1禽流感病毒的血清检测.方法 将我国分离的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的HA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质粒,得到pLP-HA,与假病毒构建体系的三种质粒pLP1,pLF2和pEmGFP,瞬时共转染人胚肾细胞293T,48 h收集假病毒上清,对其感染性,血凝活性进行测定,并应用于微量中和实验.同时,构建了优化HA基因的假病毒以及一株含有越南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假病毒,进行比较.结果 电镜下观察到假病毒颗粒的存在;Western-Blot表明HA蛋白存在于假病毒颗粒中;HA假病毒与野生型活病毒的微量中和实验相比,两者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 成功构建了不同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HA蛋白的假病毒,所构建的假病毒可以应用于微量中和实验.研究发现不同禽流感病毒株HA蛋白假病毒的包装效率不同,并且真核表达优化基因并不能显著提高假病毒颗粒包装效率.

  • 从人分离出两株甲型流感H9N2亚型毒株内部基因特性的研究

    作者:郭元吉;温乐英;王敏;郭俊峰;张烨;李梓

    目的了解2株从人分离出的H9N2亚型毒株内部基因特性,并弄清其来源.方法用R-PCR扩增目的基因,用PGEM-T Vector(美国Promega公司),4℃过夜连接,重组质粒转入dH5α细菌,筛选阳性菌落,酶切鉴定,送六合通公司自动测序.然后进行进化树分析.结果2株测定毒株内部基因均为G9基因系,它们相互间除PA基因有差异外,其余5个基因均相同.结论2株测定毒株的基因组均为G9基因系,它们是由携带不同基因特性H9N2毒株的禽群分别直接感染人,而不是来自同一禽的H9N2亚型流感病毒.

  • 流感病毒A/广州/333/99(H9N2)毒株基因组特性的研究

    作者:郭元吉;谢健屏;吴昆昱;董婕;王敏;张烨;郭俊峰;陈继明;陈稚峰;李梓

    目的了解一株再次从流感患儿中分离出禽H9N2流感毒株的基因组特性,并弄清它的来源.方法病毒在鸡胚中传代,从收获的尿囊液中提取RNA,通过逆转录合成cDNA,cDNA用PCR扩增.PCR产物用纯化试剂盒纯化,接着做核苷酸序列测定,然后用Meg Align(Version 1.03)和Editseg(Version 3.69)软件进行基因进化树分析.结果 A/广州/333/99(H9N2)毒株的基因组属于禽流感病毒,但它明显不同于A/Duck/Hong Kong/Y439/97毒株.同时不含有任何人流感病毒基因节段,其基因组中有4个基因节段(分别编码HA、NA、NP和NS蛋白)来自G9毒株基因系,而其余4个基因节段(分别编码PB2、PB1、PA和M蛋白)来自G1毒株基因系.结论 A/广州/333/99(H9N2)病毒是G9和G1毒株通过基因重配而来的重配株,它大可能性直接来自禽.进一步证实了禽H9N2毒株能感染人,同时首次证实了H9N2不同基因系毒株间,在自然界中也能发生基因重配.

  • H10N8禽流感病毒Real time 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薄洪;高荣保;李晓丹;张烨;邹淑梅;朱云;刘琳玉;王大燕;舒跃龙

    目的 建立针对H10N8禽流感病毒特异、灵敏的real time RT-PCR检测方法.方法 通过比对现有H10N8病毒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全长基因序列,分别针对HA和NA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6套(P1-P6)和3套(P7-P9),建立鉴别H10N8禽流感病毒real time RT-PCR方法,分别对筛选的引物进行特异性、灵敏性和临床标本检测适应性等评价.结果 特异性检测显示6套针对HA的引物和探针中的3套能够检测H10N8病毒,其中2套(P5和P6)与其他非H10亚型流感病毒无交叉反应;3套针对NA的引物和探针均能检测H10N8病毒,其中2套(P7和P9)与其他非N8亚型流感病毒无交叉反应.灵敏性检测显示,P5和P6以及P7和P9均能检出大稀释度为109的H10N8病毒RNA,重复性显示4组的Ct值CV均<3%.使用P6和P9对3例H10N8病例呼吸道标本份进行real time RT-PCR检测均为阳性,其中2例病毒分离阳性,4份病毒分离阳性的活禽相关环境样本检测均为阳性.结论 建立了H10N8禽流感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 非结核分枝杆菌71株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作者:崔岩飞;范大鹏;杨盛娅;孙丽芳;盛云峰;朱敏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NTM)是指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和麻风分枝杆菌外的一大类分枝杆菌.目前已发现 NTM种类超过150 种,致病性菌种有 50 余种.近年来,NTM感染呈快速增多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 ].

  • 中国大陆首例H5N1人禽流感肺炎报告

    作者:罗如平;祝益民;胥志跃;高纪平;于四景

    目的总结2005年中国首例确诊并救治成功的人禽流感肺炎病例的临床特征、诊疗经验.方法分析我院收治抢救的中国大陆首例人禽流感肺炎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诊疗体会.结果本例为9岁男孩,急性起病,但早期症状与普通呼吸道感染相似,早期症状轻,表现为发热、干咳,卡他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而耽误治疗;5~7 d进入进展期后,有进展快,肺部改变严重及血象白细胞低的特点.本例初期体温中度升高,能坚持上学;病程第7天病情加重,体温高,达40℃,精神差,伴气促,肺部湿啰音明显,胸片双肺呈现大片致密影,周围血象低,白细胞低为2.81×109/L,分类以中性核粒细胞为主.给予抗病毒和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体温在入院后第3天降至正常,胸片于第5天开始吸收,血白细胞于第6天恢复正常.未出现特殊并发症.在病程中早期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检测阴性,通过恢复期血清抗体4倍升高而确诊.本例没有使用达菲,服用金刚烷胺、利巴韦林5 d,同时采取抗感染和小剂量糖皮质激素3周等综合治疗痊愈出院.结论早期重视流行病学调查,可以达到人禽流感肺炎的早发现和早诊断,应用有效治疗可控制病情和改善预后.

  • 1998~2002年广州地区儿童流感病毒检测与分析

    作者:谢健屏;赖桂香;何翠娟;万根平;朱冰;陈焕辉;常汝虚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儿童是否有禽流感感染和近年流感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对儿童采取咽拭子分泌物,接种到MDCK细胞.放33℃温箱培养.MDCK细胞上清液进行血凝试验.结果 2 376例中210例分出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分离总阳性率为8.8%.1998年3月~1999年2月,年度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为15.1%,H3N2是优势株.1999年3月~2000年2月,年度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为7.2%,出现H3N2、H1N1和H9N2以及B型多种流感病毒感染亚型特点.2000年3月~2001年2月,年度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为6.9%.2001年3月~2002年2月,年度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为4.3%.1999年检出H9N2 禽流感病毒1株,患儿血清对H9N2血凝抗体1∶400抗体升高.结论 1998年3月~2002年2月, 广州地区主要存在三种流感病毒,1998~2000年,以H3N2流感流行为主,但2000年起出现H1N1流感病毒,而H3N2呈逐年下降.B型流感病毒呈散发流行.1999年广州市儿童曾出现禽流感病毒感染个案.

  • 禽流感的流行及其防制

    作者:金宁一;郭建顺

    禽流行性感冒(avian influenza,AI),简称禽流感,也称禽流感综合征.它是由A型流感病毒(AIV)引起的禽类的1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烈性传染病.该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A类传染病,并被列入国际生物武器公约动物类传染病名单.

51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