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空输液袋瓶口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林艺红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通常一些用大玻璃瓶装的液体,例如氨基酸注射液、脂肪乳注射液、聚明胶肽注射液等瓶装液体,瓶盖往往很难直接用手拔开,有些护理人员会利用桌角来撬开瓶盖,可能一不小心滑脱导致玻璃瓶破碎;若用蛮力直接用拇指拨开可能导致指甲断裂甚至手指受伤。临床上一般都是用开瓶器来打开瓶口,但由于临床工作繁忙,寻找开瓶器往往会花费不必要的时间。为了节约成本,给护理工作带来方便,本人经临床实践,发现100 ml软包装空输液袋瓶口用于开启玻璃瓶瓶盖的便利性。现报道如下。

  • 20%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引起过敏反应3例

    作者:李月华

    20%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可为营养不良的患者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一般在临床使用中不良反应甚少,近期在使用20%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后出现3例过敏反应,现总结如下.

  • 三种市售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理化指标比较

    作者:张建中;姚帮新;吕迁洲

    目的 对3种市售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理化指标进行比较.方法 根据中国药典、美国药典和国家标准对脂肪乳的质量要求,收集上述市售产品各6个批次进行质量检验和对比.结果 产品A:pH为8.2-8.3;无大于5 μm乳粒,大于1μm乳粒占1.23%-1.53%;平均粒径为0.246-0.256μm,酸值为0.2,过氧化值为0;甲氧基苯胺值为0.9-1.4;溶血磷脂为0.6-0.9 g/L;脂肪、甘油和甘油三酸酯等含量均达到标示量的97%以上;磷含量为0.46-0.49 g/L.产品B:pH为8.2;无大于5μm乳粒,大于1 μm乳粒占0.81%-1.62%;平均粒径为0.239-0.241 μm,酸值为0.4-0.5,过氧化值为0;甲氧基苯胺值为0.8-1.4;溶血磷脂为0.2-0.6 g/L;脂肪、甘油和甘油三酸酯等含量均达到标示量的94%以上;磷含量为0.42g/L.产品C:pH为7.7-8.1;无大于5μm乳粒,大于1μm乳粒占0.42%-0.86%;平均粒径为0.249-0.262 μm,酸值为0.3-0.4,过氧化值为0;甲氧基苯胺值为1.8-2.9;溶血磷脂为0.5~0.8 g/L;脂肪、甘油和甘油三酸酯等含量均达到标示量的96%以上;磷含量为0.44~0.46 g/L.结论 3种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所有理化指标均符合目前国家药品标准的规定.

  • 两厂家市售脂肪乳注射液的质量评价

    作者:梅丹;李大魁;赵彬;孙佩东

    目的对市售两厂家产20%和30%脂肪乳注射液各3批进行质量比较.方法参考国内外同类产品质量标准,对两厂家脂肪乳注射液的性状、pH值、密度、乳粒大小、游离脂肪酸、甘油、甘油三酯、磷脂、溶血磷脂含量、过氧化值、甲氧基苯胺和细菌内毒素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A厂20%、30%脂肪乳外观均为白色乳状,pH值分别为7.90~8.10和8.31~8.45,密度0.9763~0.9860 g/ml,无大于5μm的乳粒,大于1 μm的乳粒占0.52%~0.71%,游离脂肪酸为0.62~0.72 mmol/L,甘油分别为22.07~22.20 mg/ml和16.16~16.48 mg/ml,甘油三酯含量为标示量的99.1%~100.5%,磷脂含量为标示量的97.74%~100.03%,溶血磷脂为0.289~0.488 mg/ml,过氧化值为0.04~0.13 mmol/L,甲氧基苯胺值为0.96~2.01,细菌内毒素小于0.3 EU/ml.B厂20%、30%脂肪乳外观亦为白色乳状,pH值分别为7.84~8.20和7.96~8.34,密度0.9767~0.9858 g/ml,无大于5 μm的乳粒,大于1 μm的乳粒占0.41%~1.26%,游离脂肪酸为0.62~0.86mmol/L,甘油分别为22.28~22.43 mg/ml和15.88~16.22 mg/ml,甘油三酯含量为标示量的95.4%~101.4%,磷脂含量为标示量的96.82%~102.78%,溶血磷脂为0.480~1.145 mg/ml,过氧化值为0.04~0.35 mmol/L,甲氧基苯胺值为2.10~4.12,细菌内毒素小于0.48 EU/ml.结论有必要提高对脂肪乳的质控标准.

  • 脂肪乳剂在全合一营养液中的稳定性研究

    作者:黎卫明;何瑾;廖颂明

    目的对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及中伥链脂肪乳注射液,分别配制成各种全合一(All-in-One)营养混合液,进行脂肪乳剂乳粒稳定性的对比研究.方法采用国产脂肪乳注射液、中伥链脂肪乳注射液,分别与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配制成(All-in-One).存放25℃1天,置4℃保存8天后25℃静置1天分别取样.同时用上市的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与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做平衡对照.用光散射分光光度计、库尔特微粒测定仪测定微粒的大小及其分布,较大粒子占理论总油量的质量百分比.并且测定样品的pH、渗透压等.结果在观察期内上市脂肪乳注射液和中伥链脂肪乳注射液其乳粒分布、乳粒大小、pH值和渗透压均无差别.

  • 脂肪乳注射液致不良反应2例

    作者:谢广艳;刘芳

    目前外科在手术前或手术后,经常使用脂肪乳注射液作为营养支持,尤其是重大烧伤、外伤、急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严重肠梗阻、急性胰腺炎、肠瘘)及肿瘤病人,以满足其能量和必需脂肪酸的要求.但是近来我们在临床使用脂肪乳的过程中,观察到2例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 脂肪乳注射液及氨基酸注射液持续合用致肝损害

    作者:马向民;苑树俊

    患者男,66岁.因结肠造瘘术后1年,要求行结肠造瘘还纳术,于2004年5月14日入院.查体:T 36.8℃,P 78次/min,P 18次/min,BP135/75mmHg(1mmHg=0.133kpa).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蠕动波,肝脏未见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HBsAg(-),抗HCV(-),HBV-DNA(-),ALT 14 U/L(正常值0~40U/L),T-Bil 12.7μ mol/L(正常值4.3~22.5 μ mol/L),D-Bil 6.7μ mol/L(正常值0~8.84 μ mol/L).于2004年5月28日在全麻下行结肠造瘘还纳术,手术过程顺利.

  • 脂肪乳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

    作者:关英

    患者女,76岁,2001年10月22日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部疼痛入院检查,患者主诉,右上腹部疼痛半年,加重2个月,查体:T 36℃,P96次·min-1,R 20次·min-1,BP 110/75mmHg,发育正常.

  • 50例脂肪乳注射液致药物不良反应调查分析

    作者:杨英;董莉蓉;柯英;滕美琼;王亚新

    目的 分析脂肪乳注射液致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 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收集1995-2008年国内医药学术期刊报道的有关脂肪乳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脂肪乳注射液致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多数为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以速发型为主,还有罕见的脂肪超载综合征,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应重视脂肪乳注射液使用的安全性问题.

  • 前列地尔注射液配伍试验中乳粒稳定性的探讨

    作者:潘伟祥;刘洁;何军;杨亚妮;卞玮;张薇薇

    目的:以平均粒径和大粒子比例(≥5μm)作为指标,考察2种市售前列地尔注射液的配伍试验中乳粒的物理稳定性.方法:参考国家标准和美国药典(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USP)的要求,考察样品不稀释,或与生理盐水/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混合后,室温放置8h内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变化.结果:A和B两厂家样品在8h内平均粒径与90%累积粒径均符合国家标准.A厂家样品不经稀释和用生理盐水稀释时,PFAT5(percentage of fat globules>5μm,表示体积径>5 μm的乳粒体积之和与分散相总体积的百分比)8h内符合USP限度(PFAT5≤0.05%);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4h内PFAT5符合USP限度要求,4h后PFAT5超出USP限度.B厂家样品在3组实验中PFAT5均超出USP限度.结论:动态光散射法(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法适用于测量脂肪乳注射液平均粒径,而光消减-单粒子光学传感(light extinction-single partical optical sensing,LE/SPOS)法是评价大粒子粒径分布更为有效的方法,因此建议采用2种方法相结合,从而对乳剂的粒径进行更全面科学的质量控制(包括平均粒径和大粒子).

  • 静滴脂肪乳注射液(C14-24)致精神症状1例

    作者:赵明;李春燕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90岁,因食欲减退伴进食哽噎于2007年11月23日收入我院消化师干病房,人院后诊断为壶腹癌伴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一般情况尚可,思维敏捷、主动交谈、回答切题.

  • 静滴脂肪乳注射液(C14-24)致溶血反应出现血尿1例

    作者:于淑萍;丛波;肖玉芹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0岁,因反复咳嗽30余年,加重伴咳少量血痰半月,于2007年10月2日步行人院.

  • 脂肪乳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作者:赵庆国;吴荣荣;何惠芳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8岁,汉族,因反复便血1年余,再发5 d于2009年8月13日入院.入院诊断为:1)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消化道出血;2)胆囊结石.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 丙泊酚脂肪乳注射液的乳粒检测方法

    作者:耿志旺;何兰;张启明;杨永健

    目的 建立可用于丙泊酚脂肪乳注射液质量控制的乳粒检测方法.方法 以4%氯化钠溶液为介质将得普利麻(R)和利泊芬(R)2种丙泊酚脂肪乳注射液稀释成不同浓度,以库尔特计数法测定各浓度下乳粒平均粒径,寻求该法的佳测定浓度.以水为分散介质,在大约10%的遮光度条件下测定上述2种脂肪乳注射液的粒度分布,比较2种方法的优缺点.通过加入氯化钙溶液不同程度地破坏上述脂肪乳注射液,分别用库尔特计数法和激光散射法考察各质量指标的变化以寻求能反应质量变化的关键指标.结果 库尔特计数法测定丙泊酚脂肪乳注射液有佳浓度条件,得普利麻(R)为15 μg· mL-1,利泊芬(R)为6μg·mL-1.库尔特计数法不能测得脂肪乳完整的粒径分布,但可以监测其中大粒子数,通过考察大于0.6 μm乳粒的比例可监测该注射剂的质量变化.激光散射法可测得脂肪乳注射液的完整的粒径分布和平均粒径,但对其中痕量大粒子的检测不灵敏,注射液破坏时,各参数变化不明显.结论 库尔特计数法在合理的测定条件下,测定关键指标,可有效的对丙泊酚脂肪乳注射液进行质量控制.

  •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中磷脂酰胆碱含量

    作者:余伟东;聂亮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脂肪乳注射液中磷脂酰胆碱(PC)含量.方法采用Lichrosher 100Diol柱(4.6mm×250mm,5μm),以正庚烷-异丙醇(86:114)为流动相A,正庚烷-异丙醇-水(31:62:12)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40℃;蒸发器温度80℃,空气,喷气流速为2.0 L·min-1.结果磷脂酰胆碱的线性范围为0.134~0.938 g·L-1,r=0.998 2(n=7),PC加样回收率为98.9%,RSD为0.3%(n=9).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准确、专属性高.

  • 63例脂肪乳注射液致药物不良反应调查研究

    作者:欧伟红

    目的 研究因脂肪乳注射液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ADR),以指导合理使用脂肪乳注射液.方法 调查研究该院2008年5月-2011年5月的63例脂肪乳注射液致药物不良反应病案,观察其临床反应,分析3种规格的脂肪乳注射液(10%500 mL,20%250 mL,30%250 mL)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 63例脂肪乳注射液致药物不良反应病案中,发热46例(73.02%),胸闷、心律失调6例(9.52%),哮喘4例(6.35%),恶心呕吐5例(7.94%),血压下降2例(3.17%),脂肪乳注射液药物浓度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关系为10% 500 mLADR 9例(14.29%),20%250 mLADR 20例(31.75%),30% 250 mLADR 34例(5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肪乳注射液致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为主,ADR发生率同脂肪乳注射液浓度成正比,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严格用药.

  • 脂肪乳注射液致药物不良反应的调查结果分析

    作者:张珏

    目的 研究分析脂肪乳注射液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与临床特点,以供临床给药给予参考,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检索1990年1月--2011年10月的中文医药卫生期刊,对其报导的104例有关脂肪乳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脂肪乳给药期间的注意事项.结果 脂肪乳注射液致不良反应,以男性,60岁以上多见.临床表现以变态反应为主,时间多发于输注后2 h以内,以速发型变态反应为主.其他为发热、脂肪超载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等不良反应等.结论 临床应用脂肪乳注射液需要注意了解患者的基础疾病,掌握脂肪乳注射液导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加强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静滴脂肪乳注射液引起严重不良反应1例

    脂肪乳注射液为复方制剂,在应用的过程中会使患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因此,在使用时应引起注意。

  • 脂肪乳注射液使用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研究

    作者:王雪莲

    目的 分析脂肪乳注射液所致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方法 收集2002年3月至2012年6月在重庆石油医院应用脂肪乳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76例患者病案记录,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转氨酶、血糖;显微镜法检测尿液红细胞并分析记录的临床表现.结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变态反应56.6%,心血管系统损害14.5%、肝功能损害13.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5.3%、中枢神经系统损害3.9%、肺功能损害2.6%、血糖降低2.6%和血尿1.3%.结论 脂肪乳注射液在临床应用较为安全,但须随时应对使用时发生的不良反应.

  • 脂肪乳剂预处理对大鼠布比卡因、左布比卡因致心脏毒性的影响

    作者:韩峰;程桥;杜艺

    目的 探讨脂肪乳剂对大鼠布比卡因、左布比卡因致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体重220-250g,随机分为五组(n=8).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布比卡因组,C组:布比卡因+脂肪乳组,D组:左布比卡因组,E组:左布比卡因+脂肪乳组.其中B、C、D、E组分为取材组和致死组两个亚组(n=8).A组以3ml·kg-1.min-1的速率持续静脉泵入生理盐水6min.B、C、D、E组以3ml·kg-1 min-1的速率持续静脉泵注生理盐水或脂肪乳5min,以2mg·kg-1·min-1持续静脉泵局麻药1min.在取材组中,泵注1min局麻药后处死大鼠;致死组中,持续泵注局麻药直到大鼠心跳停止.记录给药前动物的基础血压(HR)、心率(BP),并记录动物出现心律失常(以QRS延长至90ms)、出现心跳停止时的时间(心电图示心脏停搏后观察1min不再出现心电波形为标准),同时计算各对应时局麻药的累积剂量.对照组及取材组断头法处死,迅速取出心脏,液氮冷冻待测ATP酶活性.结果 致死组任意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ATP酶含量比较:A组>E1>D1>C1>B1,任意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旋布比卡因的毒性低于布比卡因.预先给予脂肪乳注射液可明显减轻布比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对大鼠的心脏毒性,其机制可能与增加心肌ATP酶活性有关.

61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