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蒙汉族下颌孔位置的CBCT测量对照研究

    作者:史小帅

    目的 本研究应用CBCT对内蒙古地区蒙汉族正常成人下颌升支区进行CBCT扫描.方法 选取牙合正常蒙汉族成年人各30名,采用CBCT进行下颌骨升支区扫描,利用应用软件Invivo-dental进行三维重建,定位标记点,测量下颌孔的位置.对所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各项测量值经统计学处理,获得蒙汉族正常成年人相关测量值.(2)蒙汉族左右两侧各项对应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下颌孔的位置蒙古族男女、汉族男女、蒙汉族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蒙汉族男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利用应用软件Invivo-dental进行三维重建和测量,图像清晰,数据准确.(2)总结了内蒙古地区蒙汉族正常成人下颌孔位置的解剖特点.

    关键词: 下颌支 下颌孔 CBCT
  • 新石器时代至近代成年男性下颌骨颏孔、下颌孔大小的变化

    作者:李海军

    目的 探讨中国全新世人群颏孔、下颌孔尺寸的变异.方法 用游标卡尺对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54例)、青铜铁器时代(186例)和近代(92例)共332例成年男性颏孔、下颌孔大小进行测量,然后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近代颏孔、下颌孔较大,新时器时代、青铜器时代的颏孔下颌孔较小.结论 从新石器时代经过青铜铁器时代到近代,颏孔、下颌孔有增大的趋势.这种变化主要发生于青铜铁器时代至近代,与下颌骨变小的时段一致.

  • 成年人下颌隆突解剖学观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永林;刘纯义;段坤昌;富长海;赵宇明;王振宇

    目的 观测成年人下颌隆突形态结构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为下颌隆突阻滞麻醉术的定位提供客观参数.方法 使用游标卡尺(精确度为0.1mm)圆规和直尺对92例(184侧)下颌骨下颌隆突相关解剖学标志进行形态学观测,记录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下颌隆突形态不规则,在下颌小舌上点处,下颌隆突的水平宽度为(8.67±1.65) mm,下颌神经沟的宽度为(12.44-± 1.81) mm.下颌隆突的垂直高度为(17.86±3.49) mm,下颌小舌的垂直高度为(9.63±2.23) mm.结论 本研究结果为临床下颌隆突阻滞麻醉的定位提供理论依据.

  • 新石器时代河南淅川下王岗人群颏孔 、下颌孔的形态

    作者:李海军;徐瑾如;方璐瑜;戴成萍

    目的:分析河南淅川下王岗人群下颌骨颏孔 、下颌孔的体质形态特点,并探讨相应的时代变异.方法:对44例下颌骨的颏孔 、下颌孔形态及位置特点进行分类和记录,然后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下王岗人群颏孔主要位于第2前磨牙(P4)下方,颏孔大多开口方向为后上,下颌孔水平位置大多位于下颌支中点之后,下颌孔垂直位置大多位于齿槽面之上.结论:下王岗与现生人群相比,颏孔位置有明显的"前移"演化特点.与全新世人群的对比显示,下王岗人群的下颌孔垂直位置稍偏上,水平位置较靠后.考虑到下王岗人群时代较早,下颌骨尺寸很大,似乎提示全新世时期伴随着下颌骨的缩小,下颌孔有"前移"和"下移"的演化趋势.

  • 中国近代人群颏孔、下颌孔位置的变异

    作者:李海军;赵永生;原海兵;周亚威;朱泓

    目的:对比分析颏孔、下颌孔的水平位置、垂直位置在不同时代间的表现特点及变化.方法:通过对中国新石器时代(55例)、青铜铁器时代(208例)和现代(113例)共376例成年男性下颌骨上颏孔、下颌孔位置的观测、记录,然后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从新石器时代以来,颏孔的垂直位置在上升.颏孔的水平位置变化为,在新石器-青铜铁器时代体现为前移,在青铜铁器-现代则体现为后移.下颌孔水平位置在新石器-青铜铁器-现代没有明显变化,垂直位置在现代人中较高.结论:颏孔、下颌孔的位置在不同时代人群中有所不同.

  • 教学中以下颌支外侧隆突为标志确定内侧下颌孔的体会

    作者:曹翠丽;池学谦;马常升;石葛明

    下颌支外侧隆突是指下颌支外侧面上中部骨面的突起,与下颌支内侧面的下颌孔有对应关系,大多在下颌孔的前上方,前后距离在1cm以内[1~6].局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发现,在面侧区深部“打开下颌管,除去下颌支”这一操作过程中,学生们会有很多疑惑.关键问题是不能准确定位下颌孔,从而不能推测出下颌管的走行,因此无从下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下颌支外侧隆突这一概念,依此来确定下颌孔的位置.由于下颌支外侧隆突的出现率>85%,所以大部分标本都能清晰显示(图1).

  • 成人下颌孔的位置及下颌切迹和下颌支的测量

    作者:黄靖

    目的通过对上海地区成人下颌骨的测量与分析,确定下颌孔的基本位置,并对下颌切迹的宽度、深度和下颌支的高度进行精确测量,旨在为临床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取上海地区成人下颌骨,男74例,女79例,以下颌孔大横径和大纵径交点为下颌孔中心,测量其至下颌支后缘近点的水平距离及下颌切迹凹处的垂直距离,从而确定下颌孔的位置;以下颌切迹宽处的距离测出下颌切迹的宽度,以下颌切迹低点至喙突和髁突顶点连线的垂直距离测出下颌切迹的深度;同时测出髁突高点至下颌角点的直线距离,作为下颌支的高度.结果下颌孔至下颌后缘和下颌切迹的距离在成年男性平均为16.75mm、24.50mm;成年女性平均为:16.08mm、23.13mm.下颌切迹的宽度和深度在成年男性平均为34.20mm、15.33mm;成年女性平均为32.69mm、14.49mm.下颌支的高度男女平均为:61.62mm、57.19mm.结论(1)下颌孔至下颌后缘的距离与下颌孔至下颌切迹凹点的距离在男女间无明显差异.(2)下颌切迹的宽度与深度在男女间无明显差异.(3)下颌支的高度在男女间亦无明显差异.

  • 下颌升支垂直/斜行骨切开术涉及骨性标志的测量分析

    作者:唐杰;姜德建;胡静;戚孟春

    目的 测量分析成年人下颌升支与垂直或斜行骨切开术相关的骨性标志.方法 收集成年离体下颌骨标本105例(男54例,女51例).测量下颌孔下点、下颌孔后点与升支后缘的水平距离;并观察下颌孔下点与下颌第二磨牙(牙合)平面的垂直向关系,翼肌粗隆上点与下颌孔下点的垂直向关系,以及下颌升支外侧隆突存在的比例.结果 下颌孔下点到升支后缘的平均距离男性为16.12 mm,女性为16.03mm;小距离男性为11.20mm,女性为10.68mm.下颌孔后点到升支后缘的水平距离男性为13.50mm,女性为13.60mm;小距离男性为10.06mm,女性为10.18mm.90.17%的标本下颌孔下点低于下颌第二磨牙(牙合)平面;85.34%的标本下颌升支翼肌粗隆上点超越下颌孔下点平面;72.41%的升支外侧隆突明显存在.结论 下颌孔下点及后点到升支后缘的水平距离男女相似,无性别差异.在下颌第二磨牙(牙合)平面水平距升支后缘8~10mm作骨切开线一般可以避开下齿槽神经血管束;升支内侧翼内肌附着有利于近心骨段的血液供应.

  • 下颌孔麻醉致暂时失语1例报告

    作者:王维民

    患者陈×,女,35岁,工人.因诊断(Γ)6牙髓炎,拟行干髓术.在作2%利多卡因左下齿槽神经麻醉,下颌孔上方进针,拔出注射器约1min,患者突然打手势并说不出话,见其面色苍白,双眼流泪,面容痛苦状,浑身颤抖,逐请内科会诊.查:神志清楚,血压正常,心率:105次,律齐,心电图正常.

  • 下颌升支高位截断腮腺深叶肿瘤摘除术

    作者:罗米祥

    腮腺深叶肿瘤突出于口内腭咽侧者,按照常规的手术进路,暴露欠佳,操作困难,有些学者曾提出口内切口或口内与口外联合切口摘除肿瘤的手术方法,但手术进路仍不理想.也有提出经口外离断下颌升支的手术方法,操作较为方便,但可导致下牙槽血管神经束的破坏,遗留下唇麻木,虽有文献报道1年内神经可恢复50%,但仍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我们采用口外切口加下颌升支高位截断的方法(即下颌孔平面以上).手术野暴露较好,操作方便,且保存了下牙槽血管神经,治疗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成人下颌孔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作者:赵晓萍;洪丽;安高;范松青;艾荷秀

    目的 通过对下颌孔位置进行测量,为临床美容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和依据.方法 100例干燥下颌骨,对下颌孔的位置、下颌体长、下颌体高等多项指标进行测量.结果 下颌孔至下颌支前缘、下颌支后缘、下颌切迹、下颌体下缘的小距离分别为(17.87±0.22)、(15.83±0.22)、(23.24±0.28)、(25.76±0.37)mm.下颌小舌在下颌骨下颌支内侧面有三种形式.结论 这些数据可为临床医生实行麻醉及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

  • 细长型髁突增生病下颌骨及下颌神经管位置CT形态学研究

    作者:张桂梅;王涛;毛晓斌;杨东昆

    目的 应用CT进行细长型髁突增生病(HE)下颌骨解剖学及下颌神经管形态学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19例HE患者进行多层CT扫描,采用Mimics 10.0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在不同断面重建图像,进行下颌神经管、下颌孔和骨皮质测量,并与无下颌骨病变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在第一磨牙中心长轴断面的舌侧、第二磨牙中心长轴的颊侧及上缘、磨牙后区中心至下颌角连线断面的颊侧、上缘及下缘、下颌孔下缘下5 mm处水平位断面的舌侧、前缘及后缘,2组下颌神经管外缘距下颌骨表面距离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一磨牙颊侧和下缘,2组下颌骨骨皮质厚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下颌孔至下颌升支前缘及下颌骨下缘距离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长型髁突增生病骨皮质厚度从下颌第一磨牙到下颌升支在各个方向均逐渐减小.与正常颌骨相比,下颌神经管在下颌第二磨牙及磨牙后区偏颊侧并靠上方,下颌孔在升支内侧较靠前并偏低.

  • 拔牙麻醉断针1例

    作者:李才友

    病人女,35岁.因拔牙时麻醉断针就诊.于就诊前5 h6侧下颌残根在当地医院行拔牙术.右下颌孔传导麻醉时,不慎将注射针头折断.当时取断针2 h未能取出,来我院就诊.

  • 下颌传导麻醉引起严重张口困难2例

    作者:解志考

    下颌传导麻醉是局部麻醉药注射在下颌孔附近,以阻滞下齿槽神经的传导.本方法以其麻醉效果好,操作简单而广泛采用.但如操作不当可引起并发症,现就术后引起2例严重张口困难报道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