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SD 大鼠血常规参考值区间建立

    作者:王蕊;温贤涛;王辉;汤菊莉;管博;曾亚力

    血常规是医疗器械亚慢(亚急)试验中必须测定的项目,但由于血常规易受动物品种、来源、年龄、饲养环境、人员操作、检测试剂等因素的影响,各实验室有必要建立自己的血常规参考值区间。本文以建立我室大鼠血液学检测指标参考区间为目的,以我室常用的SD大鼠为研究动物,结合医疗器械亚慢(亚急)试验周期,90d、28d、14d,对不同周龄(8~10周龄、10~12周龄、19~21周龄)的大鼠进行常规血液学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95%可信范围得出参考值区间。分析发现,各周龄雌雄大鼠白细胞计数( WBC)、红细胞比容( HCT)及网织红细胞( RET)均有显著性差异,且随着周龄增加,各周龄雌雄大鼠红细胞计数( RBC)、血红蛋白测定( HGB)及血小板计数( PLT)等指标也开始出现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大鼠各项血常规指标受年龄及性别等因素影响很大,本研究所建立的血常规参考值区间非常有必要,为我室亚慢(亚急)试验提供血液学判定依据。

  • 山东省138家县级妇幼计划生育医疗机构实验室血常规随机盲样考核结果分析

    作者:张丽红;陈峰;张清松;江平;王时灿;杨萍;樊云井

    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是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为目标,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项目[1],血常规检测是其中的检测项目之一.为保证检验质量,2014年山东省妇幼计划生育检验质量监测指导中心采用常规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和随机盲样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承担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的138家县级妇幼和计划生育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进行了4项临床血液学检测质量评价,以通过2种实验室间质量检测结果对比分析,探讨和掌握这些医疗服务机构的血液检测实际能力与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 FW-II轴流泵短期辅助治疗心源性休克的临床前评价

    作者:陈海波;周建业;孙寒松;唐跃;张岩;柳光茂;胡盛寿

    目的:评价FW-II轴流泵短期辅助治疗心源性休克的有效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成年雄性羊12只(62±4.9) kg,随机分为对照组:麻醉成功后左侧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回旋支,建立心源性休克模型,给予常规支持治疗包括: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药物;轴流泵组:建立上述模型,安装FW-II轴流泵辅助72小时。观察两组以下指标: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心律失常的时间、持续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脏指数(CI)、肺动脉压力(PAP)和外周血管阻力(SVR);超声:左心室收缩/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颈动脉血流速度和流量;血液学检测:肌钙蛋白I(cTnI)、LDH、MDA、SOD;处死动物后注射伊文氏蓝检测梗死面积大小,取正常、交界和梗死区心肌组织行TUNEL染色,检测caspase-3活性、bax和bcl-2的表达。

  • 基于人体血液学检测的机器学习辅助泌尿系肿瘤筛查

    作者:王正;王金申;刘志;季凯;刘义庆;金讯波

    目的 探索应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单纯基于肝、肾功等血液学检查来辅助筛查泌尿系统肿瘤.方法 分别利用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算法对3136例正常人员和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肝肾功数据进行分析,找到肝肾功数据与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相关性.结果 对于泌尿系统恶性肿瘤通过5次交叉验证的优平均分类准确率达到了92.05%,支持向量机与神经网络算法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单纯通过肝、肾功等血液学检测分类正常人和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表明该方法有望成为一种泌尿系统肿瘤辅助筛查手段.

  • 危重患儿DIC与肝素治疗的进展

    作者:袁壮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凝血机能障碍的病理过程.既往认为危重患儿一旦发生DIC则预后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经笔者多年临床观察和DIC实验室血液学检测证明危重患儿并发DIC时若能在DIC早期(高凝期)给予肝素(普通肝素)等抗凝治疗预后多良好,而在晚期(继发纤溶亢进期),血液呈低凝状态,则多难以挽救生命.因此,DIC的诊断研究热点应放在早期.

  • 聚凝胺配血法检测出抗-Jkb抗体1例

    作者:于天华;辛然;许桂华

    目前已发现人类红细胞有27个血型系统400多个血型抗原.人类白细胞抗原和血小板也有各自不同的抗原系统.每种成分中的抗原都可作为免疫原致使受血者产生相应抗体,引起同种输血免疫反应.因此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检测十分重要.为向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成分以达到治疗目的,我科常规采用聚凝胺配血法以来,检测出不规则抗体数例,其中1例少见的抗-Jkb抗体.现报告如下.

  • 门静脉高压的无创诊断方法及进展

    作者:缪成成;诸葛宇征

    肝硬化是我国常见和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造成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往往不是肝硬化本身,而是门脉高压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包括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因此,准确测定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压力是评估患者病情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的关键.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HVPG)早已被证实是反映门脉压力的“金标准”,当HVPG >5 mm Hg(1 mm Hg =0.133 kPa)即可诊断为门脉高压.但HVPG测定属有创检查,操作复杂,且有一定的技术和设备要求,无法广泛开展.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简便无创的门静脉压力诊断方法.本文就现有的无创诊断门脉高压的方法及近年的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 梅毒不同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比较

    作者:陈远贵

    目前梅毒检测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甲苯胺红快速反应素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ELISA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聚试验(TPPA)等.在献血筛检中,选择使用敏感而特异的梅毒检测方法,对防止梅毒经过血液传播、保证输血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对PRP、TRUST和ELISA三种梅毒检测方法在献血筛检中的适用性作为探讨,报告如下.

    关键词: 梅毒 血液学检测
  • 东营地区不同献血人群血液检测阳性结果分析

    作者:赵树华;王珍;杨晓红

    随着血液检测技术的发展,降低了经血传播疾病的机会,HIV、HCV等输血传播疾病的急剧减少都是极好的证明.但是血液筛检结果会受窗口期和灵敏度的影响,此外,由于检测成本、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对所有经血传播疾病进行筛检.目前,街头献血已成为无偿献血的主要来源,为评价街头献血人群是否为适宜的献血人群,笔者将近5年来本市无偿献血者的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 1204例患者输血前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葛冰磊

    输血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但因输血感染某些疾病的例子亦有发生 [1,2].输血后患者血液出现乙肝、艾滋病、梅毒、丙肝等阳性,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输入带有病原微生物的血液而致感染;二是受血者在输血前就已经感染上述病原微生物.现行血站对献血者均进行相当严格的筛选,出库的血制品必须初、复检合格,且初、复检须由不同的工作人员使用不同厂家的试剂以增加检出率,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因输血感染上述传染病的风险.为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避免第二种原因给医院带来的医疗纠纷,也为了适应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举证倒置的原则,根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自2002年10月起笔者对输血前患者进行乙肝两对半、抗-HBcIgM、抗-HCV、梅毒(TRUST)、抗-HIV(1+2)的检测,TRUST阳性者进行梅毒确证TPPA试验,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血液学检测 输血
  • 2248名孕妇产前4项血液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王孝芹;冷会勇;逄明英;王冰清

    经母婴传播的疾病已为人们所共知.为做好经母婴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避免院内感染,明确病因,减少医疗纠纷,并使一些无临床症状的母婴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笔者对2002年1月~2003年5月2 248例孕妇的产前进行HBsAg、抗-HCV、抗-HIV、梅毒4项血液指标检测情况报告如下.

  • 池州市246例受血者输血前相关指标检测分析

    作者:何晓学;包建国

    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特别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和法律规定的举证倒置,"医疗纠纷"已成为医学界和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 血液学检测 输血
  • 两种方法制备去白细胞制品的效果比较

    作者:陆瑶;周晨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去除白细胞方法有两种,即手工或机器的方法压去白膜层[1]和使用去白细胞的过滤器[2].近年来我国大部分血站或医院均使用去白细胞过滤器进行去白细胞制品的制备,因此,如何保证安全又高效的制备尤为重要.

  • 女性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外周血红细胞实验参数分析

    作者:杨春年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贫血中的常见类型,在生育年龄妇女(特别是孕妇)和婴幼儿这种贫血的发病率很高.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妇女月经过多、青少年营养不良、中老年的消化道疾病和急慢性失血性疾病均会影响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生存与丢失而发生缺铁性贫血.近年来,由于血细胞自动分析仪的普遍应用,缺铁性贫血患者的MCV、MCH、MCHC及RDW-CV等参数变化已日益受到重视[1].

  • 女性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外周血红细胞实验参数分析

    作者:杨春年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贫血中的常见类型,在生育年龄妇女(特别是孕妇)和婴幼儿这种贫血的发病率很高.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妇女月经过多、青少年营养不良、中老年的消化道疾病和急慢性失血性疾病均会影响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生存与丢失而发生缺铁性贫血.近年来,由于血细胞自动分析仪的普遍应用,缺铁性贫血患者的MCV、MCH、MCHC及RDW-CV等参数变化已日益受到重视[1].

  • HIV感染者的血液学检测分析与研究

    作者:谢朝梅;曾希鹏;沈静

    目的:对HIV感染者做相关的血液学检测,分析HIV感染者合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的现状及其预后,为揭示HIV、HBV、HCV混合感染的规律,为预防、治疗及判断HIV混合感染的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检验标准,对我市120例HIV感染者进行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检测,HBV五项、抗HCV检测,检测结果做相关性和差异性统计学分析.结果:120例HIV感染者中,合并HBV、HCV感染者71例,占所有HIV感染者的59.17%,其中合并HBV感染者50例,占HIV感染者的41.67%,合并HCV感染者39例,占HIV感染者32.5%.HIV/HBV、HIV/HCV、HIV/HBV/HCV 3种合并感染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HIV单一感染者(P均<0.05),HIV/HCV、HIV/HBV/HCV混合感染者的ALT、AST异常比例明显高于HIV单一感染(P均<0.05).结论:HIV感染者合并HBV、HCV感染现状严重.HIV合并感染肝炎病毒后,可以加速肝脏和免疫系统的损害,导致HIV感染者更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加快HIV感染者疾病的进程,降低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效果,应引起更多的重视,尽早采取措施,提高HIV感染者的防治效果.

  • 孕妇产前血液学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明慧;杨霞;齐莹莹;孟晓燕

    目的 探讨孕妇产前检测HBsAg、抗-HCV、抗-HIV1+2、梅毒(RPR)等传染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围生期孕妇1024份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进行检测.结果 通过检测HBsAg、抗-HCV、RPR、抗-HIV1+2阳性率分别为6.45%、0.68%、0.29%和0.结论 加强围生期孕妇血液学传染病毒筛查,可以掌握孕妇情况,控制病情发展,有效阻止母婴传播,优生优育,避免和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医源性传播和院内感染.

  • 物理抗菌材料用于口腔癌术创安全陛的初步观察

    作者:周炳荣;邓润智;曾以周;符义富;卢明星

    目的:观察洁悠神物理抗菌材料用于口腔癌术后预防感染时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从手木当日开始,在口腔、口咽部、鼻咽部以及颈部术创创面(缘)喷洒洁悠神物理抗茵材料,同时行血液学检测.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痛、痒、过敏等症状,其中有11例患者初次使用时自觉气味欠佳,但仍能够接受并配合治疗.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用药后白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肌酐等检测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洁悠神物理抗菌材料作为辅助用药用于口腔癌术后预防感染尚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慢性肝炎患者肝脏B超形态学、周围血细胞计数与肝纤维化分期之间的关系

    作者:刘贵生;陈欣;王萍;袁农;王宪智;管湘平

    目的探讨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脏B超形态学改变、周围血细胞计数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2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行B超引导下肝活检及肝组织学纤维化分期;B超检查测定门静脉为主(MPV)、脾静脉(SPV)宽度及脾脏厚度;同时检测周围血细胞计数.比较上述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120例慢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分期结果为:S0期15例,S1期40例,S2期25例,S3期24例,S4期16例.从S1~S4期,MPV、SPV增宽及脾脏增厚的比率逐渐上升,但MPV、SPV增宽的比率各期差别不大(P>0.05),而脾脏增厚的发生率各期差别较大(0.01<P<0.025).从S1~S4期,周围血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及血小板(PLT)计数逐渐下降,尤以PLT下降明显,S3、S4期显著低于S1、S2期(P分别<0.05、0.01),其中S4期已在正常下限以下.RBC,WBC在S1、S2、S3期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S4期则较前面各期显著下降(P分别<0.05,0.01).结论肝脏B超形态学改变、周围血细胞计数对慢性肝炎患者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是有限的.脾脏肿大、SPV增宽、PLT计数下降可能对较严重的肝纤维化(S3或S4期)的诊断有一定作用.

  • 胶囊内镜联合血液学检测诊断小肠克罗恩病的价值

    作者:周谊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联合血液学检测诊断小肠克罗恩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40例经术后病理活检证实的克罗恩病患者均为本院在2012年3月-2015年9月收治,将其作为观察组,并分别进行胶囊内镜联合血液学检查与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同期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及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胶囊内镜对于小肠多发粘膜糜烂、小肠多发溃疡和结肉芽结节样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螺旋CT(P<0.05);同时,胶囊内镜联合血液检测法对于小肠克罗恩病的诊断准确率是95.00%,明显高于螺旋CT的70.00%,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囊内镜联合血液学检测诊断小肠克罗恩病有较好的临床价值,胶囊内镜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而血液学检查可为临床确诊提供重要线索.

2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