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在先天性外中耳畸形面神经管影像测量中的对照研究

    作者:车子刚;孟玮;彭新桂;储成凤;葛洪;张庆宇;龚单春;张庆翔;于振坤

    目的:探讨MSCT容积扫描在评估先天性外中耳畸形面神经管各段影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4年10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病变组)和无颞骨病变患者(对照组) MSCT资料各18例(26耳),两组均常规采用多平面重建( MPR)和面神经管曲面重建( CPR)。在MPR图像斜矢状面、斜横断面测量面神经管各段长度、宽度、前后膝角度进行测量,并比较两组差异。在MPR和CPR图像上观察面神经管是否遮盖前庭窗。结果病变组面神经管迷路段、鼓室段、乳突段长度分别为(3.38±0.44) mm、(10.07±1.23) mm、(9.25±2.44) mm,第Ⅰ膝及第Ⅱ膝角度分别为65.10°±9.14°、103.52°±8.79°。对照组面神经管迷路段、鼓室段、乳突段长度分别为(3.72±0.30) mm、(11.4±0.55) mm、(9.92±1.67) mm,第Ⅰ膝及第Ⅱ膝角度分别为65.62°±6.30°、112.10°±5.84°。病变组面神经管迷路段长度、鼓室段长度、第Ⅱ膝角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面神经管乳突段长度、第Ⅰ膝角度测量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MPR与CPR显示面神经管遮窗的发生率均为46.15%(12/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 P>0.05)。结论 MSCT及后处理技术能够准确测量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面神经管各段长度及角度,并对面神经管病变进行准确评估,对临床诊疗有重要意义。

  •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作者:吴宝金;汤连志;刘志鹏;张浩;姜洪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CTP)评价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12月黑龙江省医院 CT室收集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CT影像资料.80例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20~75岁,均采用多层螺旋CTP指导静脉溶栓治疗.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病灶边缘区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和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结果 80例中,常规头部CT平扫显示责任病灶35例,灵敏度43.75%(35/80);多层螺旋CTP显示72例有责任病灶,灵敏度90.00%(72/80);两种方法灵敏度、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8.625、21.818, P值均<0.01).常规CT平扫在脑缺血24 h后才能显示出病灶区,采用常规CT平扫敏感性低.CTP的参数对比显示,治疗后rCBF(t=8.335, P<0.01)和rCBV(t=3.016, P<0.01)明显优于治疗前, MTT明显降低(t=5.226, 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层螺旋CTP技术能够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为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疗效提供依据.

  • 中央气道吸气相-呼气相的多层螺旋CT研究

    作者:李磊;韩新巍;曹靖;王素雅;华成飞;康泰

    目的 探讨呼吸运动对中央气道径线值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6年3—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招募60名健康成人志愿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5~54(34.0±9.1)岁.志愿者均行胸部多层螺旋CT(MSCT)检查,于深吸气末、深呼气末分别扫描全肺,薄层图像结合多平面重建技术(MPR),使用特殊纵隔窗(窗宽500 HU,窗位-100 HU)在吸气末、呼气末时测量中央气道横截面积,计算塌陷指数,测量左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夹角(隆突角,∠C)、右上叶-中间支气管夹角(∠RI)、右中叶-右下叶支气管夹角(∠RMI)及左上叶-左下叶支气管夹角(∠LUI),并观察吸气末、呼气末时中央气道的形态改变.结果 深呼气末,中央气道横截面积均少于吸气末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气管塌陷指数为19.7%±8.6%;右主支气管、中间支气管、右上叶支气管、右中叶支气管和右下叶支气管塌陷指数分别为21.4%±9.6%、14.7%±6.2%、15.5%±5.7%、10.1%±3.6%、24.5%±9.1%;左主支气管、左上叶支气管、左下叶支气管塌陷指数分别为24.0%±9.4%、15.1%±5.0%、27.6%±10.7%.左侧中央气道中,各级支气管塌陷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696,P<0.05);其中左主支气管、左下叶支气管的塌陷指数较大,与左上叶支气管塌陷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右侧中央气道中,各级支气管塌陷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154,P<0.05);其中右主支气管、右下叶支气管的塌陷指数较大,分别与右上叶支气管、中间支气管、右中叶支气管塌陷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呼气末与吸气末时比较,∠C增大,∠RI、∠RMI、∠LUI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其中∠LUI吸气-呼气差值大.深吸气末时,中央气道的轴位横断面多为类圆形或卵圆形.深呼气末时,气管85%(51/60)、左主支气管70%(42/60)、右主支气管82%(49/60)呈后膜变平或轻度前弓形态.叶支气管断面形态改变不明显.结论 MSCT为观察和测量中央气道径线的有效手段,根据不同呼吸时相的气管及各级支气管的横截面积和夹角变化程度不同,有利于指导临床选择合适型号的气道支架,也有助于探讨和研发更具有生理适应性的气道支架.

  • 股骨颈疝窝与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相关解剖学异常的多层螺旋CT研究

    作者:黄耀渠;李均洪;梁振华;陈卫国

    目的:探讨股骨颈疝窝与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 FAI)相关解剖学参数或结构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2月佛山市中医院CT室352例无髋关节症状行MSCT检查,扫描范围包括髋关节的患者的MSCT资料,其中诊断股骨颈疝窝且髋关节存在疝窝者(观察组)63例79髋(双侧16例,单侧47例),诊断股骨颈疝窝但髋关节不存在疝窝者(对照组)47例47髋,在余下的242例患者中按性别、年龄匹配63例非股骨颈疝窝且双侧髋关节均无疝窝患者为阴性对照组。测量各髋关节的股骨颈α角、股骨头颈偏距率、股骨头直径、股骨头颈交界部宽径、股骨颈上部宽径、髋臼前倾角、前髋臼角、后髋臼角及髋臼凹陷指数等参数。采用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各参数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髋关节的各解剖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头颈交界部宽度、股骨颈上部宽度及股骨颈α角均大于阴性对照组,股骨头颈偏距率则小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患者的股骨头直径、髋臼前倾角、前髋臼角、后髋臼角及髋臼凹陷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股骨颈疝窝患者存在股骨近端的形态异常,可能与Cam型FAI相关。

  • 肝外胆管供血动脉数字化三维重建图像与传统解剖学图像的比较

    作者:杨剑;彭戈;方驰华;杨舟;陈伟龙;黎佩雯;艾丹丹

    目的:对比观察肝外胆管供血动脉3D重建图像与传统解剖学图像,评价其各自的优缺点。方法2012年1—12月,对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一科的10例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将10例患者的上腹部亚毫米CT扫描数据导入腹部医学图像3D可视化系统(MI-3DVS)程序化构建肝外胆管供血动脉3D重建图像,并与传统解剖学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外胆管供血动脉3D重建图像真实,立体感强,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3D空间的解剖关系观察;传统解剖学图像只能显示平面的解剖结构,表现手法单一,但可根据手术显微镜所观察的尸体标本灌注情况,还原绘制胆管周围血管丛等3D重建图像无法显示的血管。结论3D图像真实直观,能真实还原组织器官结构的本来面貌,便于学习和理解,是解剖学研究和学习的新途径,也可以为个体化胆道外科手术方案提供指导,但不能完全替代传统解剖图像。

  • MR内耳水成像技术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全;周航;王鹏;薛炬君;常英娟;吕修林;王娜;孙臣义;姜洪

    目的 探讨MR内耳水成像技术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6年3月在黑龙江省医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128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男68例、女60例,年龄4~48岁,右耳植入101例、左耳植入27例.患者术前、术后均行头颅内听道螺旋CT及MR内耳水成像检查,并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患者内耳、中耳畸形及病变的检出率.结果 MR内耳水成像内听道总体异常检出率90.63%(116/128),CT检出率为76.56%(98/12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28,P<0.05).在前庭导水管异常、耳蜗畸形、内听道狭窄、耳蜗纤维化等疾病,MR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术后进行MR内耳水成像技术检查,可有效了解患者内听道解剖学信息,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性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原发性肝细胞癌及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汪春荣;沈比先;刘远健;谭四平;贾飞鸽;彭珂文;高德宏;钟文新

    目的:探讨MSCT血管成像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FNH)、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及肝血管瘤( HA)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3月—2014年3月在北大深圳医院做MSCT血管成像的肝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 FNH 19例(21个病灶)、HCC 19例(21个病灶)和HA 17例(22个病灶),采用MSCT血管成像技术对肿瘤血管进行3D重建,观察肿瘤供血动脉、动静脉瘘、门脉癌栓、引流静脉、供血动脉进入中心低密度及包膜影等影像学特征,并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FNH、HCC 和 HA 均多有供血动脉增粗表现,显示率分别为95.2%(20/21)、100.0%(21/21)、77.3%(17/22),3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HA除了供血动脉增粗外,均未见包膜影、门脉癌栓及动静脉瘘影等特征性表现,包膜影多见于FNH (66.7%,14/21)和HC(71.4%,15/21)。 FNH引流静脉、供血动脉进入中心低密度及低密度分隔影的显示率分别为61.9%(13/21)、38.1%(8/21)、61.9%(13/21),均明显高于HCC的9.5%(2/21)、0(0/21)、0(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548、7.560、18.828,P值均<0.05);FNH中未见动静脉瘘和门脉癌栓,而HCC常见动静脉瘘(19.0%,4/21)和门脉癌栓(28.6%,6/21)。结论 MSCT血管成像对于FNH、HCC和HA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有助于指导外科医生选择治疗方式。

  • 下胫腓联合解剖参数的多层螺旋CT测量

    作者:禹铭杨;孙强;于晓光;菜兆成;赵德伟;于海波;崔大平;苏云

    目的 利用MSCT扫描图像观察正常下胫腓联合的形态以及测量相关解剖学参数,为临床精确诊断下胫腓联合分离提供解剖学依据及有效的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2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45例行双踝CT检查的单侧踝关节外伤患者的健侧踝关节影像资料.取距离胫距关节面9~11 mm的水平位CT扫描图像分析下胫腓联合形态,并测量胫腓骨中心距离、胫腓骨间隙宽度及胫腓骨前缘距离,分析各组参数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45例下胫腓联合CT影像显示其形态有3种,其中为半圆形14例(31.11%),新月形15例(33.33%),矩形16例(65.56%).半圆形下胫腓联合的胫腓骨中心距离、胫腓骨间隙宽度和胫腓骨前缘距离分别为(2.69 ±0.19)cm、(2.45±0.46) mm和(8.48±2.30)mm,新月形的分别为(2.82±0.17)cm、(2.74±0.90) mm和(6.80± 1.62)mm,矩形的分别为(2.89±0.25) cm、(3.15±0.8)mm和(6.86±1.89) mm.其中,半圆形下胫腓联合的胫腓中心距离和胫腓骨间隙宽度均较矩形的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 =3.722、3.602,P值均<0.05);而半圆形胫腓骨前缘距离较矩形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 =3.217,P<0.05);但是,新月形的相关参数分别与半圆形和矩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国人的下胫腓联合在CT影像上可分为半圆形、新月形和矩形三种形态.以下胫腓联合前后缘的切线作为测量基线,可提高各参数测量的可重复性,为进一步研究国人下胫腓联合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 胸骨旁入路胸腔及心包腔穿刺相关的内乳血管CT影像学研究

    作者:倪建明;唐平;张雷;刘君

    目的 探讨内乳血管的解剖类型及内乳动脉(IMA)与第1~5肋间隙胸骨边缘距离的CT影像学特点,为胸骨旁入路穿刺路径设计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影像中心行胸部64排CT检查244例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其中,男129例,女95例;年龄27~90岁,平均(63.2±10.4)岁.通过冠状位薄块曲面大密度投影重建图像观察患者内乳血管在胸骨旁的走行特点,参照修订的Schwabegger分类法记录内乳血管的解剖类型,测量比较不同解剖类型、侧别、性别间两侧IMA与第1~5肋间隙胸骨边缘距离.结果 单根动脉伴单根静脉的Ⅱ型和Ⅳ型是常见的内乳血管解剖类型(左侧分别为73.7%、19.6%,右侧分别为61.2%、15.6%),其次为Ⅰ型、Ⅲ型和Ⅴ型(左侧分别为2.2%、2.7%和1.8%,右侧分别为12.5%、7.1%和3.6%).不同肋间隙左右两侧IMA距离胸骨边缘的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同一侧别不同肋间隙之间IMA与胸骨缘的距离由小到大依次为第1、3、2、4、5肋间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性左侧第2、3、5肋间隙和右侧第2肋间隙的IMA与胸骨边缘的距离均小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解剖类型各肋间隙之间IMA与胸骨缘的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可以显示内乳血管的解剖类型,并能够准确测量IMA与胸骨边缘的距离,为胸骨旁胸腔及心包腔穿刺的手术路径设计提供了精确的影像学信息.

  • 肾嗜酸细胞腺瘤CT及MRI特征分析

    作者:张钰;陈自谦;付丽媛;向娟

    目的 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RO)CT及MRI的表现特点,为RO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7年7月解放军福州总医院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RO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12例,年龄36~71(55.2±10.4)岁.患者术前行CT平扫及增强三期扫描,或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坏死、囊变及星状瘢痕,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病灶强化情况,以及有无肾周组织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结果 24例患者中22例行CT检查,5例行MRI检查.共发现25个病灶,23例为单侧单发,1例为双侧单发;9例位于右肾,16例位于左肾;病灶大径(3.4±1.2)cm.CT检查22例23个病灶,平扫13例病灶呈等密度,2例可见钙化,3例见囊状低密度影,12例见星状瘢痕;增强扫描均强化明显,动态增强曲线呈"速升缓降"型.MRI检查5例5个病灶,平扫5例T1 WI呈等、低信号,T2 WI呈混杂稍高信号,DWI呈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1例见囊状低密度影,1例见星状瘢痕.所有病例肾周脂肪间隙清晰,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内均未见瘤栓,肾门及腹主动脉旁均未见肿大淋巴结.结论 RO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术前提高对RO的认识,可减少不必要的根治性肾切除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多层螺旋CT在成人寰齿关节炎分级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林令博;孔祥荣;韩梅;熊春梅;李建志;刘凯;王道才;林祥涛;肖连祥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 MDCT)观察寰齿关节炎的发病及分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5月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传染病医院影像科和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行上颈椎MDCT检查的700例成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3例,女387例;年龄18.2~88.8岁,平均46.4岁。患者按不同年龄段分成≥18~25、>25~30、>30~40、>40~50、>50~60、>60~70,>70岁组,每组100例。使用16层MDCT机,运用多层面重建后处理技术,从任意角度观察寰齿关节情况,参照关节炎的四分之一分类标准对病例进行分级,观察统计不同年龄组寰齿关节炎的发病及分级构成情况。从700例中随机选出100例,评价采用MDCT对寰齿关节炎进行诊断及分级的稳定性。结果本组700例,寰齿关节炎男女发病率分别为54.3%(170/313)、53.2%(206/3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2, P>0.05);随年龄的增加,寰齿关节炎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9.725, P值均<0.01)。采用 MDCT对寰齿关节炎进行分级,结果稳定性较好( K =0.720)。结论寰齿关节炎不同性别的发病率无差异,但随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增加。 MDCT可以很好的显示并诊断寰齿关节炎,采用MDCT进行分级,稳定性良好。

  • CT与磁共振图像融合技术对显示正常内耳结构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向荣;马辉;韩萍;韩海伟;史河水;柳曦;刘永华;田志梁

    目的 探讨内耳CT与磁共振成像(MRI)图像融合的可行性以及融合图像对正常内耳结构的显示能力.方法 对20例(40耳)双侧内耳及内听道形态正常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行多层螺旋CT(MSCT)和MRI扫描,并应用西门子图像融合软件将CT与MRI图像进行配准、融合,然后半定量评价融合图像对正常内耳和内听道结构的显示能力.结果 CT与MRI融合可有9种融合模式,在不同融合模式的图像中CT不反相+MRI反相对骨迷路显示清晰;CT反相+MRI不反相、CT反相+MRI伪彩对膜迷路显示清晰、立体感强;CT不反相+MRI反相、CT与MRI均反相对面神经、听神经及蜗神经显示清晰、直观、立体感强;CT不反相+MRI反相、CT反相+MRI不反相、CT伪彩+MRI反相对蜗孔处蜗神经显示好.结论 CT与MRI图像可以进行精确配准和融合,不同模式融合图像对内耳不同结构的显示清晰度不同.

  • 腹部螺旋CT血管成像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关系

    作者:李伟;龙晚生;李卓永;梁启堂;胡茂清;金志发

    目的 探讨在行腹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时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关系,以求获得高的质量剂量比.方法 收集2008年3月至2012年4月在本院行腹部CTA的患者270例,随机分成管电压、管电流及螺距组,每组90例.管电压组分140、120、100 kV 3级,每级30例;管电流组分400、300、200 mA 3级,每级30例;螺距组分0.5、1、1.5 3级,每级30例.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从膈顶2 cm到腹主动脉髂总动脉分叉处,在腹主动脉近端设置触发兴趣区.当造影剂CT值达到120 HU时,触发扫描并记录辐射剂量.把动脉期容积数据发送到Vitrea工作站进行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T)处理,通过血管的显影、饱满度、整体性、对比度、伪影等的综合得分来评估图像质量,进而对比各组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结果 管电压组中随着管电压从140 kV下降到100 kV,腹部CTA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均下降,辐射剂量的下降程度更大(P<0.05).120 kV与140 kV的图像质量均在优良以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19),100、120 kV管电压下的图像质量比140kV时分别下降41.3% (P<0.05)、8.7%.患者采用的辐射剂量从140 kV下降到100 kV逐渐下降,3级管电压组之间辐射剂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20 kV的图像质量剂量比高.管电流组中,随着管电流从400 mA下降到200 mA,腹部CTA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同时下降,但辐射剂量的下降程度更大(P<0.05),300 mA与400 mA的图像质量均在优良以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21),200、300 mA管电流下的图像质量比400 mA时下降了40.4%(P<0.05)、10.6%.患者采用的辐射剂量从400 mA到200 mA逐渐下降,3级管电流组之间辐射剂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00 mA的质量剂量比高.螺距组中,随着螺距从0.5上升到1.5,腹部CTA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同时下降,辐射剂量下降程度更大(P<0.05).螺距1与0.5的图像质量均在优良以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20),螺距1.5的图像质量比螺距0.5、1时下降了50.0%(P<0.05)、10.9%.在患者采用辐射剂量上,螺距0.5、1、1.5 3级螺距组之间辐射剂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的质量剂量比高.结论 适当的降低管电压、管电流及增加螺距,图像质量虽有所下降,但能满足诊断要求,而辐射剂量下降的幅度更大,这有利于X线的全民防护.

  • 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张冰;李鹤平;谭国胜;谭永才;彭齐荣;张祥松;陈伟;杨建勇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病例63例,接受研究病灶75个(其中16个病灶长径小于5 cm,其余病灶长径大于5 cm),均行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治疗.术后2个月分别行CT检查评价粒子植入治疗效果.分别记录术前、术后3d、1个月、2个月肝功能变化及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75个病灶术后2个月CT检查评价治疗效果完全缓解(CR)4个,部分缓解(PR)10个,稳定(SD)39个,进展(PD)22个,总有效率为18.7%.然而对于长径小于5 cm的16个病灶,治疗效果评价完全缓解(CR)4个,部分缓解(PR)8个,稳定(SD)3个,进展(PD)1个,总有效率为75%.术后1、2个月复查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较术前升高;术后3 d ALT、AST与术前比较及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各时间血清总胆红素及白蛋白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内共出现粒子移位24例,针道种植转移2例,气胸2例,1例出现恶心、呕吐、纳差.结论 对于失去外科手术机会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治疗对于长径小于5 cm肿瘤病灶,有效率较高.放射性粒子植入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但未发现有致命性并发症发生.

  • 螺旋CT结合CA19-9在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鄂林宁;李健丁;张华;张瑞平;乔英;任卓琼

    目的 探索螺旋CT双期扫描与CA19-9检测相结合在胰腺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2月至2006年2月本院52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螺旋CT双期扫描结果和血清CA19-9检测结果进行胰腺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价. 结果 CT判断胰腺癌不可切除的准确率为100%,而判断可切除的准确率为73.30%.随着胰腺癌浸润程度的进展,CA19-9水平有增高的趋势.局部侵犯组CA19-9均值与可切除组和转移组CA19-9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CA19-9大于150 U/ml作为不可切除判断的临界值,在不可切除组41例患者中,只有10例患者的血清CA19-9水平大于150 U/ml,占24.39%. 结论 血清CA19-9水平随胰腺癌浸润进展程度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但CA19-9水平并不能反应胰周大血管受侵犯.CA19-9检测与CT结合在胰腺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价中的临床实用价值有限.

  • 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鼻咽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海南;汤日杰;张书旭;林生趣;张涛;彭俊琴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鼻咽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本院123例鼻咽部肿瘤患者行16层CT扫描后进行图像后处理,结合轴扫资料,与鼻咽纤维镜和活检病理所见对照分析.结果 与轴扫资料对比,采用后处理图像提供病变细节,增加诊断信息43例;复杂部位病变准确定位15例;直观显示病变范围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60例;无明显增加诊断信息5例.结论 鼻咽部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可有效增加和提高轴扫CT诊断信息及临床应用价值.

  • 海洛因依赖的AIDS患者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影像学分析

    作者:练旭辉;叶文钦;文康彦;谢品超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海洛因依赖的AIDS患者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X线平片及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静脉注射海洛因依赖的AIDS患者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临床资料、胸部X线平片及螺旋CT表现.结果 10例中,胸部X线平片和CT发现实变7例,肺气囊6例,小空洞5例,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5例,胸腔积液3例;两项或两项以上混杂8例;病灶可在短期内变化.结论海洛因依赖的AIDS患者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影像表现与其他非AIDS、非海洛因依赖者继发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相似,但表现更为多样,各种征象可单独出现,亦可混杂存在.

  • 急性胰腺炎胸部并发症的CT表现

    作者:邓立功;庞红全;许林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胰外胸部并发症的CT征象,及判断AP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 收集108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片,分析AP对胸膜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CT征象.结果 108例AP患者中,68例(63.0%)显示胸部并发症.其中30例显示双侧或一侧胸膜增厚(27.8%);36例(33.3%)合并胸腔积液;28例合并胸膜增厚及胸水(25.9%).结论 AP时胸水及肺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严重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的CT征象是判断AP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 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提高冠脉CTA图像质量中的应用

    作者:杨君;曲路;钟惠玲;吴清香;丁小容

    目的 探讨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提高冠脉CTA图像质量,以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方法 选取2011年7-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接受冠脉CT检查的患者1388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56例)和对照组(47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冠脉CT检查,观察组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进行冠脉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图像质量得分、缺陷率、患者及诊断医生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图像质量得分为(4.17±0.72)分,对照组图像质量得分为(3.04±1.0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74,P<0.01);观察组缺陷率(0.74%)少于对照组的(4.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73.14,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5.60%)和诊断医生满意度(98.00%)均高于对照组的88.60%和9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1.91,7.58;P <0.01).结论 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冠脉CT检查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冠脉CTA图像质量,提高了工作质量与效率.

  • 护理干预在64排螺旋 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迟华群

    目的:分析全面科学的护理干预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效果。方法选择某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3例采用一般护理,研究组75例由护理人员提供全面科学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造影效果和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初次造影即能显现3分以上影像占67.12%,患者满意度为80.8%;研究组患者初次造影即能显现3分以上影像占90.67%,患者满意度为96.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74,3.07;P<0.05)。结论专业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不确定性因素,保证一次性显现高质量的成像。

3070 条记录 3/154 页 « 12345678...15315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