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生物反馈及电刺激配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疗效

    作者:李杰;贠艳丽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配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98例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接受生物反馈及电刺激疗法治疗的49例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盆底肌锻炼的49例为观察组.两组均于产后3、6个月随访产妇阴道肌张力、阴道肌电压、夜尿次数等指标,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及性生活质量.结果 产后3、6个月随访观察组阴道肌张力、阴道肌电压及夜尿次数均优于对照组(P <0.05,P<0.01).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性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配合盆底肌锻炼可减少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产后盆底肌肌张力,提高产后性生活质量.

  • 不同方法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阿依夏木古丽·沙得尔;赵洁;杨韵歆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112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3组,包括吞咽训练联合针刺及吞咽电刺激治疗组(A组)、吞咽训练联合吞咽电刺激治疗组(B组)、单纯吞咽训练组(C组),3组患者分别于入院当天治疗第21天后均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对吞咽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A组总有效率97.3%,B组总有效率78.9%,C组总有效率70.2%。A组总有效率与B、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分别进行组内比较,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积分、吞咽障碍评价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吞咽训练、针刺和电刺激治疗均能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功能,但A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B组、C组。结论 A组治疗疗效显著,易接受,对于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减少各种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方面都有重要价值。

  • 脊髓电刺激对糖尿病神经痛大鼠脊髓胶质细胞谷氨酸转运体-1和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的影响

    作者:黄翔;袁雅婷;李晓宏;李世杰;邓翠芬

    目的 观察脊髓电刺激对糖尿病大鼠痛性周围神经病变时脊髓胶质细胞谷氨酸转运体-1(GLT-1)和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GLAST)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雄性 SD 大鼠 48只,2 月龄,体重 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四组:对照组(C 组)、糖尿病神经痛组(D组)、假刺激组(N组)和脊髓电刺激组(S 组),每组 1 2 只.D、N 和 S 组腹腔注射 1 %链脲佐菌素 60 mg/kg制备大鼠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模型,C组注射等容量枸橼酸-枸橼酸钠缓冲液.N 组和 S组于造模后19 d在硬膜外间隙置入电极,S组于造模后26~28 d行脊髓电刺激.于造模前1 d、造模后 2、7、14、28 d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MWT).于造模后 28 d测定痛阈后处死大鼠,取 L4~5脊髓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和 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背角 GLT-1 和 GLAST 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结果 与C组比较,造模后 14、28 d D组、N组和 S组 MWT明显降低(P<0.05);造模后 28 d S组胶质细胞 GLT-1 及 GLAST 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造模前 1 d比较,造模后 14、28 d D、N、S组 MWT明显降低(P<0.05);与D组比较,造模后28 d S组MWT明显升高,脊髓胶质细胞GLT-1 及GLAST 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 脊髓电刺激减轻糖尿病大鼠神经痛的机制可能与上调脊髓胶质细胞 GLT-1 及 GLAST基因的表达有关.

  • 脊髓电刺激在脑缺血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杨晓笙;宣懿;朱晋;管宏新;仲骏

    自从20多年前Hosobuchi首次发现脊髓电刺激具有显著增加脑血流的作用后,该技术即在脑缺血治疗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学者进行了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使其成为继溶栓和介入治疗后的又一研究热点.文章对脊髓电刺激在脑缺血保护中的研究历史、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郑秀琴;于苏文;崔红霞;金犇;朱甜;薛阳

    目的 评价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 共纳入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NMES+ rTMS组和NMES+假rTMS组,每组各45例.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和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评价吞咽功能.结果 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和治疗后3个月时NMES+ rTMS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F=82.001,P<0.001)和SSA评分(F=33.743,P<0.001)均存在显著差异,治疗1个疗程(分别为P<0.01和JP<0.05)、治疗2个疗程(P均<0.01)和治疗后3个月时(P均<0.01)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NMES+假rTMS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F=53.647,P<0.001)和SSA评分(F=19.178,P<0.00l)也存在显著差异,治疗1个疗程(P均<0.05)、治疗2个疗程(分别为P<0.05和P<0.01)和治疗后3个月时(P均<0.01)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及治疗后3个月时,NMES+ rTMS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治疗1个疗程:=2.217,P=0.02;治疗2个疗程:=2.406,P=0.019;治疗后3个月:=2.128,P=0.037)和SSA评分(治疗1个疗程:=2.196,P=0.030;治疗2个疗程:=2.425,P=0.016;治疗后3个月:t=2.512,P=0.013)均显著优于NMES+假rTMS组.结论 高频rTMS联合NMES可显著改善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其疗效优于NMES.

  • 慢性电刺激疗法治疗肌张力障碍

    作者:倪黎冬;丁燕敏

    肌张力障碍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表现为持续肌肉收缩为特征的异常运动,引起颈部、四肢或全身扭曲、重复运动或异常姿势,有时在作家、打字员和乐手职业人群呈现为手部痉挛.

  • 低频率电刺激抑制杏仁核电点燃癫痫刺激模式依赖效应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扬;汪仪;许正浩;陈忠

    目的:研究不同刺激模式的低频率电刺激对杏仁核电点燃癫痫模型大鼠的抗癫痫作用。方法:采用电点燃刺激法建立大鼠癫痫模型,观察开环模式(电点燃前给予)、闭环模式(电点燃后立即给予)以及不同形式闭环模式(全程给予、癫痫早期给予)的低频率电刺激对大鼠癫痫形成过程的影响。结果:闭环模式中全程给予低频率电刺激能降低大鼠电点燃癫痫形成过程中的癫痫发作等级(P<0.01)及缩短后放电持续时间(P<0.05)。闭环模式中癫痫形成早期给予低频率电刺激能降低大鼠电点燃癫痫形成过程中的癫痫发作等级(P<0.05),主要表现在对癫痫0~3级发展过程的抑制(均P<0.05)。而开环模式给予低频率电刺激不能抑制癫痫的发作( P>0.05)。结论:低频率电刺激的抗癫痫作用存在刺激模式依赖效应,这一结果可为深部脑刺激应用于临床治疗癫痫患者提供理论依据。

  • 不同波形低频率电刺激对小鼠海马电点燃癫痫的作用比较

    作者:陶安风;许正浩;吴承昊;汪仪;侯伟伟;张世红;陈忠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脉冲波形的低频率电刺激对海马电点燃癫痫模型小鼠的作用差异。方法:采用电点燃刺激法建立小鼠癫痫模型,观察正弦波、单相方波、双相方波低频率电刺激对模型小鼠癫痫行为发作及后放电持续时间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时间点给予正弦波低频率电刺激的抗癫痫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正弦波低频率电刺激30 s能降低小鼠海马电点燃癫痫发作等级(2.85±0.27 vs 4.75±0.12,P<0.05)、减少大发作概率(53.6% vs 96.5%,P<0.01)和缩短后放电持续时间[(16.22±1.69)s vs (30.29±1.12)s,P<0.01],而单相方波和双相方波低频率电刺激30 s没有明显的抗癫痫作用。常用的单相方波低频率电刺激15 min能降低小鼠海马电点燃发作等级(3.58±0.16,P<0.05)、减少大发作概率(66.7%,P<0.01);但对海马后放电持续时间及大发作持续时间无影响(均P>0.05)。此外,电点燃刺激前预先给予或结束后3 s内给予正弦波低频率电刺激具有明显的抗癫痫作用( P<0.05或P<0.01) ,而电点燃刺激结束10 s给予正弦波低频率电刺激则无上述抗癫痫作用。结论:低频率电刺激抗癫痫作用受波形参数的影响,其中正弦波低频率电刺激能有效抑制小鼠海马电点燃癫痫的发作。

  • 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及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护理

    作者:林爱宝;应爱武

    子宫肌瘤和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是妇科常见疾病,我院自2002年5月开始,采用BBT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治疗子宫肌瘤43例,功血1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 牵引态下中药贴敷结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作者:董海欣;谢文霞;叶天申;金珍珍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中老年人多发病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和劳动方式的改变,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同时呈现年轻化趋势,且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笔者近年来采用牵引中给予中药贴敷结合低频电刺激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胃电起搏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电活动的影响

    作者:杨琰;王志红;石振旺;陈军;杨律;宋江梅

    目的 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胃电起搏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门诊或病房就诊的60例FD患者,其中30例仅经胃电起搏治疗(单一治疗组),另30例经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胃电起搏治疗(联合治疗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胃电图检测,对胃电参数进行分析,并对两组患者进行症状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结果 治疗12周后:(1)联合治疗组的胃电节律紊乱系数较单一治疗组的小[(12.08 ±2.23)分比(36.41 ±13.34)分,P<0.05)],慢波频率、餐后与餐前功率比值、慢波幅值、反应面积较单一治疗组的大[(3.12 ±0.39)CPM 比(2.33 ±0.23)CPM,(1.24 ±0.78)比(0.63 ±0.23),(187.62 ±61.79)μV比(138.25 ±33.94)μV,(60.34 ±20.56)μV· S比(48.99 ±22.27)μV· S,均P<0.05].(2)联合治疗组的临床症状评分较单一治疗组的评分显著降低[(3.07 ±1.87)分比(8.98 ± 3.92)分,P<0.05],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一治疗组的总有效率(56.67%比33.30%,P<0.05).(3)联合治疗组的HAMA评分显著低于单一治疗的组评分[(12.23 ±9.56)分比(20.65 ±7.82)分,P<0.05)];联合治疗组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单一治疗组的评分[(13.20 ±7.76)分比(18.87 ±9.52)分,P<0.05)].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胃电起搏可以改善胃电波形,迅速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

  • 手法和干涉波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效果

    作者:李金虎;黄勇;朱燕蓉;吴梅;王菊萍;祝敏

    目的:评定手法和干涉波结合主动运动训练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康复疗效。方法将72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采用手法及干涉波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手法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结合患侧肩部的主动运动训练。结果对照组治疗前肩关节功能评分:疼痛(6.12±2.54)分,关节活动度(10.20±4.48)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2.79±5.26)分;治疗后肩关节功能评分:疼痛(9.17±2.23)分,关节活动度(25.37±4.19)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4.49±4.64)分。观察组治疗前肩关节功能评分:疼痛(6.23±2.44)分,关节活动度(10.56±5.05)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3.22±4.85)分;治疗后肩关节功能评分:疼痛(12.26±2.33)分,关节活动度(33.75±4.27)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7.25±5.72)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三项评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愈率(65.8%比41.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手法及干涉波结合主动运动训练对缓解肩关节周围炎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功能,提高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良好效果。

  • 电兴奋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作者:张莉

    目的 观察电兴奋治疗联合局部肌肉训练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机制恢复的效果.方法 将61例2型糖尿病并发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除传统的护理方法外,增加电兴奋治疗联合局部肌肉训练.观察两组症状、体征及膀胱残余尿量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电兴奋治疗联合局部肌肉训练能明显促进膀胱功能恢复,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

  •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语言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作者:方翠霓;方碧兰;刘佳;邓景贵

    目的 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后语言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86例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纳入临床研究,将其按照就诊时间编号并采用单双号法分作两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共43例采取语言康复训练,双号为观察组共43例采取tDCS联合语言康复训练,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02%和62.7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67,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语言能力评分分别为(176.60±13.23)分和(144.62±10.29)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t=6.553、7.919,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30,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CADL评分分别为(85.86±6.87)分和(68.76±5.88)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t=6.879、8.472,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92,P<0.05).结论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后语言功能障碍可取得较理想效果,能改善患者语言功能,恢复其日常交流能力,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借鉴.

  • 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作者:王芳;骆婉莹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吞咽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的运用.方法:选择86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单纯训练组和联合训练组,每组43例.单纯训练组接受吞咽训练,联合训练组接受吞咽训练的同时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训练,两组患者其他康复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均完全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视频荧光成像法(VFG)和吞咽生活质量量表(SWAL-QQL)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联合训练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训练组(95.35%比69.77%,P=0.006).与单纯训练组比较,联合训练组治疗后VFG评分[(5.74±1.86)分比(6.88±2.32)分]明显提高,SWAL-QOL[(762.66±27.22)分比(648.22±29.62)分]评分明显减少(P=0.025, 0.001).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吞咽训练比单独的吞咽训练效果更好,更有利于吞咽功能恢复.

  • 生物反馈技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相关的性功能障碍

    作者:庄炫;邢金春;陈实新;徐胤烨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刺激治疗对慢性前列腺炎相关的性功能障碍的治疗价值. 方法 120例伴有性功能障碍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均分2组:对照组应用喹诺酮类常规治疗,治疗组应用生物反馈刺激治疗,每周3~5次, 1个疗程20次.采用前列腺炎相关的性功能障碍评分表(PSFI)评分,进行治疗前后的分析比较. 结果治疗组性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特别对射精痛的治疗效果良好,未发现不良反应. 结论生物反馈刺激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相关的性功能障碍有效、安全.

  • 盆底生物反馈及电刺激疗法联合阴道哑铃训练在盆底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吕岚;赖慧超;邱胜凤;李慧菁

    目的:研究盆底生物反馈及电刺激疗法联合阴道哑铃训练在盆底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92例产后患有盆底功能障碍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盆底生物反馈及电刺激疗法,研究组采用盆底生物反馈及电刺激疗法联合阴道哑铃训练疗法,疗程完成后分别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获得明显改善,研究组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达到了97.9%和52.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4%和35.4%(均P<0.05)。研究组子宫脱垂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59.3%和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3%和19.8%(均P<0.05);观察组尿失禁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6.8%和4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8%和26.0%(均P<0.05)。结论采用盆底生物反馈及电刺激疗法联合阴道哑铃训练,可以使得盆底肌肉的弹力得到恢复,而恢复其生理功能。

  • 脊柱侧弯患者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作者:李凤荣;刘峰

    脊柱侧弯是躯体前后位时脊柱的一段或几个节段弯向侧方形成一个弧度,胸廓肋骨也随之变形的一种病理性姿势,好发于青春期,病程长,发病率1.06%[1],如不加以治疗,会随年龄的增大加剧,严重者可影响心肺功能,甚至因脊柱压迫而出现瘫痪现象,应用支架疗法辅以体操疗法和电刺激疗法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对矫正脊柱侧弯有明显的成效,现将非手术治疗脊柱侧弯的护理介绍如下.

  • 脊柱侧弯矫形器的终检与医嘱

    作者:李向东

    1 概 论脊柱侧弯的矫形器治疗方法即通常所说的支具疗法,是矫正中度脊柱侧弯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于手术治疗适应证之外、需要非手术治疗的发育期儿童,装配一定形式的侧弯矫形器,同时采用侧弯体操疗法改善肌肉的矫正力量,采用牵引疗法改善脊柱的柔软性,能达到控制脊柱发育、防止畸形加重、矫正侧弯的目的。脊柱侧弯的矫形器疗法也是配合手术矫正、电刺激疗法的手段之一。在我国的骨科临床应用及矫形技术装配中,常见的侧弯矫形器形式有色努式、波士顿式、密尔沃基式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它支具形式。不同形式的应用不仅要针对侧弯的具体病理情况,还要针对患者的不同生活环境。如密尔沃基式矫形器较适应于湿热的气候条件,还可以适应生长期儿童的高度调节。色努式矫形器是法国色努博士于七十年代开发的侧弯矫形器形式,在近十年来得到广泛的应用。

  •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小儿充溢性大便失禁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金伟;李殿国;孙大庆;李金良;张丽;韩克;亓玉忠;陈雨历

    反馈联合电刺激训练是治疗充溢性大便失禁一种可以选择的有效方法.

365 条记录 12/19 页 « 12...9101112131415...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