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儿童病毒性脑炎70例脑电图与脑电地形图分析

    作者:姚旭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及脑电地形图(BEAM)在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的结果,并和脑脊液、CT等的检查结果对比.结果首次EEG异常率为95.7%,BEAM的表现与之相符.治疗后多次复查EEG及BEAM,均恢复正常.结论 EEG及BEAM在儿童病毒性脑炎的早期发现异常、提供诊断依据、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评估疗效及预后等方面有着其它检测手段所不可取代的作用.

  • 动态脑电系统的设计研究

    作者:田蕴青;孙晓静;郝冬梅;邓崇云

    本文提出了动态脑电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法,介绍了各部分功能,并展示了其中三项分析结果.说明本系统在动态脑电的记录分析领域中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是诊断脑部疾病的有效手段.

  • 33例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地形图与CT的对比分析

    作者:闫雪丹;李克枢;陈淑华;赵建英

    目的探讨脑电地形图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3 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电地形图与CT检查结果.结果对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脑电地形图检查明显优于CT,其阳性率高.结论脑电地形图检查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

  • ZN系列脑电图/脑电地形图特殊故障一例

    作者:杨泉勇

    故障现象:计算机系统处于定标状态,开、关放大器电源.此时,该16道基线无起浮波动.16道定标全部成直线,但每五秒自动滚屏一次正常.

  • 脑电地形图在病毒性脑炎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张红群;张侠

    目的:探讨脑电地形图在病毒性脑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病毒性脑炎患者60例,采用脑电地形图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60例患者脑地形图均表现异常,其中局灶性高δ频段5例(8.3%),弥漫性α1频段、α2频段、α3频段和β频段降低或θ频段增高22例(36.7%),弥漫性θ频段和δ频段增高33例(55.0%)。结论:脑电地形图具有无创、重复性好的优点,在诊断病毒性脑炎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闭合性颅脑损伤后脑电地形图138例分析

    作者:孙淑芳;张瑛

    资料与方法1998年1月~2008年10月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138例中,男95例,女43例,年龄9~65岁,均有明显的头部外伤史.其中脑震荡93人,脑挫裂伤45人,颅脑外伤时有短暂意识障碍史者75例,无意识障碍史者63例,患者于受伤前均无神经精神系统及心脑血管疾病.

  • 脑电仪器的发展和临床应用

    作者:李延斌;刘大伟;吕希玉

    介绍了脑电仪器的新进展和临床应用.指出,随着脑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必将研制出更先进的脑电仪器.脑电仪器不但可以了解大脑的生理、病理状态,还广泛用于大脑疾病的诊断、病损部位的定位,疗效的评价及预后的判断.

  • 心身疾病“刚柔辨证”四种证候与脑电慢波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成;赵志付;李健

    目的:通过观察心身疾病患者脑电信号慢波δ和θ波的功率值改变,探究心身疾病“刚柔辨证”四种常见证候与脑电慢波改变的相关关系。方法“证病结合”“以方测证”为研究方法,采用脑电地形图为技术手段,把经显效方剂对应治疗2~8周后疗效为显效和临床痊愈的“刚柔辨证”主证为心肝火旺、心肝阴虚、肝郁气滞、肝郁脾虚证的患者治疗前脑电信号δ和θ波功率值与健康人对照组脑电信号δ和θ波功率值进行对照分析。其中心肝火旺证20例、心肝阴虚证32例、肝郁气滞证27例、肝郁脾虚证21例和健康人对照组23例。结果心肝阴虚证与正常人对照组比较,δ波在额区和额极区功率值增高(在FP1、F3、F4,P<0.005;在FP2,P<0.05),θ波在除了双颞区之外所有10个脑区功率值增高(P<0.005)。心肝火旺证、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虚证与正常人对照组比较,δ波和θ波功率值增高,以前头部为主,但此三组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初步揭示“刚柔辨证”四种常见证候与脑电慢波改变的规律性及特异性表现,初步从脑电生理学角度揭示“刚柔辨证”理论的物质基础和证候实质。

  • 中医不同证候抑郁症的脑电地形图研究

    作者:凃人顺;黄林英;陈仁波;许健;张国玺;王宪举

    目的 观察抑郁症不同中医证候的脑电地形图特征.方法 分别对入选的143例抑郁症患者和86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脑电地形图检查,并将抑郁症患者分为肝气郁结型、肝郁脾虚型、心脾两虚型、心肾不交型四种证候类型,比较分析各种证候的脑电地形图特征.结果 抑郁症组以肝气郁结型所占比例高,其次是心肾不交型;抑郁症组慢波频带,即δ、θ频带的相对功率总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抑郁症组肝气郁结型增高明显;抑郁症组的α1频带的相对功率总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只有肝郁脾虚型的减低具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症组各种证候所有导联的(δ+θ)/(α+β)比值均不同程度地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抑郁症患者的脑电地形图有改变,不同的中医证候之间也有差异,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其规律性.

  • 脑电地形图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爱玲

    目的 通过对脑肿瘤患者脑电图(EEG)及脑电地形图(BEAM)的特点进行分析,来探讨BEAM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8例经CT或MRI确诊为脑肿瘤的患者进行常规EEG、BEAM检测,研究BEAM各频带相对能量值在脑肿瘤定位定性中的价值,并将BEAM及常规EEG对脑肿瘤的定位准确率作比较分析.结果 58例脑肿瘤患者中,BEAM的阳性率达94.8%,29例可以观察到脑肿瘤病灶,恶性肿瘤的定位定侧率76.3%,良性肿瘤的定位定侧率68.7%,并且不同性质的脑肿瘤在BEAM上表现各有特点,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EAM对脑肿瘤检出的阳性率不仅高于常规EEG,而且对脑肿瘤的定位、定性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模拟循经感传时大脑皮层第一体觉区诱发电位地形图的观察

    作者:胡翔龙;吴宝华;许金森;张福强

    目的:应用脑诱发电位地形图技术,观察模拟感传时大脑皮层第一体觉区(SI)功能活动的变化,探讨循经感传的形成机理.方法:观察对象为26名健康的成年无感传志愿者,以脑电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自颅外记录SI的体觉诱发反应地形图.以柔软的画笔沿胆经的路线轻轻刷动,模拟循经感传.结果:对11名无感传健康志愿者进行模拟胆经感传的观察,在SI的下肢和面部代表区出现了诱发反应,与循经感传过程中SI的诱发反应的分布一致;对15名受试者进行了模拟胆经感传并绕行上肢的观察,发现除了在SI 的下肢和面部代表区以外,上肢代表区也出现了诱发反应,形成了一条与模拟感传路线经过的体区一致的高电位反应带.结论:沿经脉路线施与的外加刺激可以改变刺激穴位时SI诱发反应的分布,为"外周动因激发"是产生循经感传的决定因素的设想,提供了一定的实验根据.

  • 外加刺激对针刺穴位时大脑皮层体觉区诱发电位地形图的影响

    作者:许金森;潘晓华;胡翔龙;萨喆燕;郑淑霞

    目的:探讨外加刺激与皮层体觉诱发电位地形图变化的内在联系.方法:观察对象为33名健康成年无感传志愿者,以脑电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自颅外记录SI的体觉诱发反应地形图.外加刺激的方法:①以柔软的画笔仅在头面部、下肢部、躯干部轻轻刷动;④以柔软的画笔分别在下肢部、躯干部以及沿胆经的路线并绕行上肢模拟感传的速度轻轻刷动.结果:①以柔软的画笔仅在头面部或仅在下肢部或仅在躯干部轻轻刷动刺激时,在SEP地形图上只在下肢代表区出现了高电位反应.②以柔软的画笔分别在下肢部、躯干部以及沿胆经的路线并绕行上肢模拟感传的速度轻轻刷动时,毛刷下肢和躯干部时SEP地形图上的表现与前面一样,只在下肢代表区出现了高电位反应;而当沿胆经的路线模拟感传的速度轻轻刷动刺激时,在皮层第一体觉区的下肢和面部代表区同时出现了高电位反应,与循经感传时皮层体觉区诱发电位地形图的表现相一致.结论:沿经脉路线施加的外加刺激可以改变刺激穴位时SI诱发反应的分布,而仅仅在头面部或下肢部或躯干部施与的无规则的外加刺激不能改变刺激穴位时SI诱发反应的分布,再一次证实了外周动因激发是产生循经感传现象的决定因素.

  • 脑电图及脑地形图对病毒性脑炎的应用价值

    作者:程爱茹;苏书贞;李敏菊

    目的 研究脑电图(EEG)和脑电地形图(BEAM)对病毒性脑炎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4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患者进行EEG,BEAM检查,分析其脑电图、脑电地形图出现异常的机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7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EEG及BEAM异常,异常率为89.1%,其中度或重度异常脑电图的发生率为34.4%.结论 EEG及BEAM检查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病情估计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临床意义.

  • 脑电波分析在精神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李颖洁;朱贻盛;王继红

    在生存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精神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对它的诊断却一直未能达到完全客观准确.本文讨论了脑电技术中包括EEG、EP和BEAM在内的几种主要技术,在精神病诊断中的研究情况和应用现状.并对脑电在精神病诊断方面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的脑电地形图分析

    作者:侯永花;马全有;钱冬丽;成杰

    目的探讨脑电地形图(BEAM)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DEACMP患者进行BEAM检查.结果BEAM异常率100%,主要改变为δ频带功率增高(多在额颞区),θ频带功率减弱,其异常程度与痴呆程度基本一致.结论BEAM可以反映DEACMP患者的脑功能状况,为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 严重意识障碍患者康复过程EEG非线性特征与CRS-R评分相关性分析与可视化表征

    作者:郝学良;杨文伟;李景琦;刘小平;李轶;赵伟杰;杨勇

    研究严重意识障碍患者意识康复过程脑电非线性特征与行为学意识量表CRS-R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并将非线性特征用于脑功能的可视化表征,为建立脑电非线性特征用于评估严重意识障碍患者意识康复过程提供电生理学依据.采集严重意识障碍患者(小意识状态(MCS) 10例和植物状态(VS)8例)意识康复过程中前后两次安静状态的脑电数据,计算近似熵、样本熵、排列熵和复杂度LZC等4种脑电非线性特征,对比分析非线性特征变化与CRS-R评分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并利用脑电地形图将近似熵非线性特征进行可视化表征.结果表明,MCS组和VS组CRS-R评分变化均为显著差异(P<0.01);MCS组的近似熵和复杂度LZC变化为显著差异(P<0.05),而VS组只有近似熵变化为显著差异(P<0.05);MCS组近似熵、复杂度LZC的变化与CRS-R评分变化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1和0.693,呈显著正相关,VS组只有近似熵变化与CRS-R评分变化为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78;近似熵用于患者脑地形图可视化表征具有较好的效果.近似熵非线性特征用于评估严重意识障碍患者的意识康复过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利培酮治疗14例Tourette综合征

    作者:赵后锋;褚英

    本文报告1999年4月至2001年3月在徐州市精神病防治院与市儿保所门诊符合CCMD-2-R Tourette综合症(TS)诊断标准、耶鲁抽动症严重程度量表[1](YGTSS)≥50分共14例的TS患儿利培酮治疗总结.其中男11例、女3例,病程为1-2.5年,平均(1.2±0.9)年,年龄8-13岁,平均(10±1)岁,排除严重躯体疾病与神经系统病患.给药方法:利培酮初始剂量为0.5mg/日,每隔3-5天加0.5mg/日,大剂量为3.5mg/日,小剂量为1mg/日,平均日剂量为(1.7±0.3)mg.临床评价:以YGTSS总分与减分率作为判定疗效标准,≤5分-显著好转、≤10分-好转、0分且症状消失为痊愈,有效率=显著好转+好转+痊愈;并于第一、二、四、八周分别与疗前作比较,结果用t检验;副反应量表评定该药的副反应每周一次,并于用药前、用药后的第1、2、4、8周检查血常规、心电图、脑电地形图,用药前与用药后的第4、8周各检查一次肝功能.

  • 入静意念对脑电地形图的影响

    作者:单春雷;励建安;周士枋;阮晓宁

    目的:借助脑电地形图研究入静意念的客观作用.方法:选15名站桩练习者采取同一"三圆"站桩姿势,先后进行单纯站桩(不用入静意念)及入静站桩(用入静意念诱导入静),各30min.比较两种站桩前后脑电地形图各脑区α1、α2、β1、β2、δ、θ波的功率变化差异,从而判断入静意念这一大脑行为修正对脑电地形图的影响.结果:在入静站桩30rain后,受试者α2波功率在各脑区、α1波功率在部分脑区均较安静时显著增加(P<0.05-0.01),且大多数脑区的α1、α2波功率显著高于单纯站桩30min水平.单纯站桩30min后部分脑区β1波功率升高,个别脑区α1波功率降低,α2波功率升高,β2、δ、θ波功率入静与单纯站桩无显著差异.结论:入静意念可使脑电α波功率显著升高.

  •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缺血患者的经颅超声Doppler 和脑电图的影响

    作者:谢财忠;陈光;杨芳;刘亚红

    目的:探讨并比较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缺血周边及损伤侧病灶区的血液动力学和脑电图的影响.方法:脑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予脱水和血液稀释扩容等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组增加康复治疗,每日2次,每次45min.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前后检测病灶区血管Vm、PI、脑电图和事件相关诱发电位(P300).结果:康复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6.7%,对照组76.7%;两组治疗后脑血流量均明显改善,但康复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明显(x2=5.01,P<0.01);康复治疗组脑电地形图改善率95.8%,对照组78.2%(x2=5.35,P<0.05);P300潜伏期康复治疗后缩短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t=5.46,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提高脑缺血患者的脑血流量、改善脑电图和事件相关诱发电位,并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168例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白慧丽;郭永贵;石健

    目的:了解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的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方法:对1992年6月至2002年6月住院168例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临床资料患者进行分析.结果:主要精神症状出现率为:幻觉占50.8%,妄想占45.83%,智能障碍占30.1%,伤人损物占25%.伴发各种躯体疾病者为32.14%,再入院率21.3%.结论:慢性酒精中毒造成严重精神障碍,脑的器质性损害和躯体损害,开展反酗酒宣传势在必行,使酒精对人类的危害降低到低限度.

328 条记录 1/17 页 « 12345678...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