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722型光度计误差大检修1例

    作者:赵立民;李启新

    故障现象 透过率"100%"数字显示"100.0"不稳定,误差较大.故障分析发现仪器数显不稳定时,先检查电网电压和仪器接地情况,应保证输入电压在220V±10%的范围内,仪器接地良好.同时,避免周围环境震动过大,空气流速过大及其他外界干扰.

  • 裙房建筑玻璃幕墙光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作者:刘晓晖;惠珂璟

    文章以裙房建筑所形成的光污染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成因及危害,从玻璃幕墙材料的制备角度提出了防治光污染的具体措施.

  • 超滤工艺对生脉注射液中有效成分透过率的影响

    作者:张坚;唐海涛;刘汉清;张平;于鹤云;徐杰

    目的:考察超滤工艺对生脉注射液中有效成分透过率的影响.方法:以人参皂苷Rg1,Re,Rb1,五味子醇甲透过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聚砜膜孔径、温度、压力对生脉注射液超滤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指标成分含量,流动相乙腈(A)-水(B)梯度洗脱(0 ~ 30 min,0% ~ 10%A;30 ~40 min,10% ~23% A;40 ~50 min,23%A;50 ~ 85 min,23% ~60% A;85 ~ 95 min,60%~100%A),检测波长203 nm.结果:佳超滤工艺为聚砜膜孔径50 000,温度45℃,压力11 psi;人参皂苷Rg1,Rb1,Re,五味子醇甲的透过率分别为80.26%,85.02%,50.69%,94.99%.结论:超滤工艺对生脉注射液中有效成分的透过率存在一定影响,为生脉注射液过滤工艺的优选提供实验依据.

  • 清开灵有效组分透过体外模拟血脑屏障的研究

    作者:高永红;王永炎;肖盛元;叶丽亚;娄晋宁;罗国安;王硕仁

    目的检测清开灵有效组分在体外模拟血脑屏障中的透过率.方法应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单层培养模型体外模拟血脑屏障,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LC/MS)分析方法,检测清开灵有效组分栀子苷、黄芩苷、牛胆酸、猪去氧胆酸、去氧胆酸在24h内的透过率.结果透过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栀子苷、牛胆酸、猪去氧胆酸和去氧胆酸.在滤液中未检测到黄芩苷.结论清开灵有效组分在体外模拟血脑屏障中有较高的透过率,其透过机制和药理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 陶瓷膜微滤过程中小檗碱与高分子物质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朱华旭;李益群;徐丽;姚薇薇;唐志书;邢卫红;黄莎莎;彭静;李博;刘红波;郭立玮

    目的 探究中药水提液中小分子药效物质膜滤过程的变化.方法 采用膜滤实验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预测小分子药效物质与中药水提液普遍存在的高分子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首先配制小檗碱+高分子混合模拟溶液,进行膜分离实验,以小檗碱透过率、高分子截留率以及两者的吸附率为指标,分析高分子物质的存在对小檗碱透过率的影响;再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建立模拟体系,计算小檗碱与高分子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分析高分子物质对小檗碱传质过程的影响.结果 高分子物质与小檗碱混合后,小檗碱透过率显著降低;高分子物质蛋白质、淀粉、果胶与小檗碱之间的总相互作用能分别为-122.723 3、-83.613 0、-125.815 9 kJ/mol,其中,淀粉与小檗碱的相互作用能小,蛋白质、果胶与小檗碱的相互作用能相差不大.结论 在膜分离过程中,高分子成分与小檗碱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小檗碱传质过程的主要因素,相互作用的强弱导致小檗碱透过率大小的不同.

  • 青蒿浓缩过程在线近红外快速检测模型的建立

    作者:徐芳芳;冯双双;李雪珂;吴建雄;毕宇安;王振中;萧伟

    目的 建立青蒿单效浓缩过程中近红外在线快速检测模型,并讨论吸光度的变化对其模型建立的影响.方法 在线收集9批浓缩液样本,偏小二乘(PLS)法建立定量校正模型,并用此模型对1批样品进行预测.结果 总酸和固含量PLS模型参数如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67 9和0.962 3,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C)分别为0.783 5和0.9488,交叉验证集均方根误差(RMSECV)分别为0.825 8和0.978 0.结论 青蒿浓缩液样品吸光度范围为0~2.0,该光谱建立的总酸和固含量的PLS模型的预测相对偏差(RSEP)值均在10%以内,能够满足青蒿生产过程中质量要求,说明当吸光度范围为0~2.0时,通过增加样品数和运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可消除吸光度太高(即透过率太低)对青蒿近红外模型建立的影响.

  • 香丹注射液超滤工艺的优化研究

    作者:王正宽;曹光环;曹苗苗;王振中;萧伟

    目的 考察香丹注射液制剂过程中超滤工艺对原儿茶醛、丹参素钠的透过率和除杂率的影响,评价香丹注射液制备过程中超滤工艺的适用性并进行膜超滤过程优化设计.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药液温度、pH值、超滤膜截留相对分子质量和膜进出口压差作为影响因素,通过检测超滤前后药液中原儿茶醛、丹参素钠的量和药液固含量,优选超滤过程的工艺参数.结果 药液温度、pH值和进出口压差3个因素对原儿茶醛、丹参素钠综合透过率和除杂率无显著影响,而超滤膜截留相对分子质量因素对其有显著的影响(P<0.01).结论 优选的超滤工艺适用性好.

  • 冰片对葛根素透过体外模拟血脑屏障的影响

    作者:杨乐;吴军勇;胡雄彬;向大雄

    目的 运用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制备血脑屏障(BBB)模型,探讨冰片对葛根素透过BBB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冰片促进BBB开放的主要途径.方法 MTT实验考察不同浓度冰片和葛根素对bEnd.3细胞的毒性作用,筛选实验药物浓度.应用BBB体外模型,以跨内皮细胞间电阻作为紧密连接程度的主要反应指标,观察冰片对其紧密连接的开放有无直接影响以及冰片对葛根素跨BBB转运的影响.结果 经MTT实验确定冰片和葛根素的实验药物浓度均为50 μmol/L.各组给药前与给药24 h后跨膜电阻(TEER)未见明显改变,葛根素组、冰片十葛根素组透过率分别为(59.96±5.90)%和(106.80±2.73)%,差异显著(P<0.05).结论 冰片联合葛根素用药可以一定程度上促进葛根素透过BBB,但其开窍机制还需通过细胞的相关紧密连接蛋白水平和腺苷受体信号通路进一步探讨.

  • 反相HPLC法测定体外透皮液中倍他米松的透过率

    作者:姜晓虹

    目的测定倍他米松骨架型缓释贴片体外透皮液中倍他米松的含量及透过率.方法反相HLPC法,以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流速:1 ml/m检测波长:UV 240nm.结果倍他米松在浓度0.2μg@ml-1~4 g@ml-1(r=0.9999,n=5)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倍他米松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RSD=1.23%),处方一的24h累积透过率达到(22.01±3.42)μg/cm2.结论反相HLPC法测定倍他米松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有效.

  • 妊娠期口服降糖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魏玉梅;杨慧霞

    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饮食控制失败后,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应用胰岛素治疗,由于妊娠期用药的特殊性,口服降糖药物一直被列为禁忌.近几年,由于第二代磺脲类药物格列本脲胎盘透过率极低,妊娠中晚孕期应用对母儿相对安全[1,2],使之成为研究热点.

  • 遮阳伞不能“晴雨两用”

    作者:

    突然下雨了,赶紧拿出平时装在包里的遮阳伞应急,然而,这场雨可能没有让你淋湿,却会在今后无形之中让你饱受太阳的"折磨".防晒伞之所以能防紫外线,是因为一些制伞布料,如棉、麻等,本身就有一定的防紫外线性能,再将其做一些技术处理,如在伞面上涂一层银胶,可以反射和阻挡一些紫外线的直射.遮阳伞若经常受雨水中的酸性和碱性物质影响,防晒伞银胶容易脱落,涂层可能会老化,降低防晒效果.另外,伞面在湿的情况下,由于水的光学传导作用,紫外线的透过率增加,防护效果会随之降低.因此,遮阳伞和雨伞好分开使用,并且湿伞也不宜用来防紫外线.

  • 休克肠淋巴液通过抑制F-actin表达提高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通透性

    作者:郭亚雄;孙改霞;张立民;赵自刚;牛春雨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肠淋巴液(PHSML)对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TAVECs)通透性以及细胞骨架蛋白F-a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40 mmHg,1.5 h),液体复苏后,常规方法引流PHSML,分为0~3 h和3~6 h两个亚组;原代培养大鼠TAVECs并传代,检测CD31表达;分别观察4%和10%的PHSML对TAVECs形态(光镜、扫描电镜)和活性( MTT法)的影响,并以LPS作阳性对照;应用Transwell小室,观察PHSML对TAVECs跨细胞电阻( TEER)以及FITC-白蛋白透过率的影响;检测F-actin表达。结果:原代培养TAVECs呈CD31阳性表达;4%和10%的PHSML 0~3 h或3~6 h以及LPS均在不同程度上使TAVECs出现结构损伤与活性降低,TEER与F-actin表达降低,FITC-白蛋白荧光通透系数增加。结论:失血性休克肠淋巴液可损伤TAVECs,增加TAVECs单层细胞的通透性,其作用机制与降低F-actin表达有关。

  • HBeAg阳性感染孕妇妊娠期中晚期接受替比夫定治疗对HBsAg、HBeAg及抗-HBc胎盘透过率的影响

    作者:吴全新;邓国宏;李俊男;李利;孙小雯;潘美明;黄鸿菲;何登明;晏泽辉

    目的 观察HBeAg阳性、HBV DNA高复制慢性HBV感染孕妇的HBsAg、HBeAg和抗-HBc胎盘透过率,进一步明确替比夫定阻断母婴传播的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本院例行孕期检查以及产科分娩的HBeAg阳性、HBVDNA≥106 IU/mL的慢性HBV感染孕妇84例,根据阻断HBV母婴传播方式不同分为常规双重免疫阻断组(常规组,15例)和双重免疫+替比夫定阻断组(替比夫定组,69例).检测妊娠中晚期、分娩时母亲和新生儿脐带血清HBsAg、HBeAg及抗-HBc水平.结果 两组之间母亲及新生儿HBsAg、HbeAg和抗-HB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孕妇分娩时:HBsAg P =0.058,HBeAg P=0.065,抗-HBc P=0.727;新生儿脐血:HBsAg P=0.761,HBeAg P=0.225,抗-HBc P=0.924),且两组之间的HBsAg和HBeAg胎盘透过率亦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172,0.163).两组新生儿脐带血抗-HBc透过率均为阳性.结论 妊娠中晚期替比夫定不能降低孕妇HBsAg、HBeAg水平和HBsAg、HBeAg的胎盘透过率,其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机制可能主要与有效降低孕妇HBV DNA水平有关.透过率与母亲HBsAg和HBeAg水平不成平行关系.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