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生命早期及儿童期影响因素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影响

    作者:曲巍;翟淑娜;卢智泉

    目的:评价生命早期及儿童期影响因素与成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age-related cataract,ARC)发病的关系,为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ARC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我院2011-04/2012-10开展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由41~60岁的360例360眼施行白内障摘除术的患者所组成。对照组由与病例的年龄和性别进行匹配、因罹患各种与ARC无关的疾病、同期入住相同医院的360例非白内障的患者所组成。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包括研究对象的一般状况、生命早期影响因素,以及儿童期暴露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出生时胎龄越早,出生时体质量越低,均与发生ARC的危险性具有显著性关联(分别为 OR =1.152,95%CI:1.029~2.235, P=0.024;OR=1.374,95%CI:1.156~2.581,P=0.037);母亲孕前糖尿病( OR=1.587,95%CI:1.177~2.915,P =0.019)、孕期糖尿病(OR =1.763,95%CI:1.375~2.367,P =0.004)、先兆子痫( OR=1.581,95%CI:1.139~1.996,P=0.021),以及妊娠期高血压(OR=1.517,95%CI:1.032~1.963, P=0.024)均可使发生ARC的危险性升高;而儿童期的影响因素只有10岁时的身高低于同龄儿童和体质量高于同龄儿童才与发生ARC危险性具有十分显著性关联(分别为 OR=1.329,95%CI:1.072~2.351,P=0.038;OR=2.302,95%CI:1.323~3.196,P=0.011)。
      结论:出生时胎龄越早、低体质量出生、母亲孕前糖尿病、孕期糖尿病、先兆子痫、妊娠期高血压、10岁时身高较矮,以及体质量升高均是ARC发病的危险因素。但需要进一步开展历时长、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以证实我国人群ARC的早期危险因素。

  •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优势眼变化与视觉质量关系

    作者:李效领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手术后优势眼的变化以及与患者视觉质量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3-01/2014-11在我院治疗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02例204眼,根据术前佳矫正视力( BCVA)分为两组,其中双眼 BCVA 差别≥2行者78例156眼为A组,双眼BCVA差别≤1行者24例48眼为B组,于术前及术后1,3 mo进行优势眼检测,以及对比敏感度检查和视觉满意度调查。
      结果:术前优势眼矫正视力为0.34±0.11,明显高于非优势眼(0.15±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mo优势眼与非优势眼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mo有17眼发生优势眼转变,转变率为21.79%(17/78),B组术后3mo有5眼发生优势眼转变,转变率为20.83%(5/24),两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势眼发生转变组和未转变组患者不同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 mo视觉满意度问卷调查显示, A组评分为91.35±10.26分,B组评分为90.15±9.75分(P>0.05),优势眼发生转变组评分为90.08±9.77分,未转变组评分为91.43±10.2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存在优势眼转变,但对视觉质量无影响。

  • 小切口劈核术与超声乳化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对比研究

    作者:陈勇;夏林;边建军

    目的::探讨小切口劈核术与超声乳化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6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小切口劈核与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散光情况,手术前后角膜内皮变化,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2 wk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术后1d,1wk,1mo的术眼裸眼视力,术后1mo的散光度,术后2 wk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wk,两组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数、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均 P<0.05);但观察组术后2 wk的角膜内皮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小切口劈核术与超声乳化术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都具有视力恢复好、术后散光小、患者生活质量高等优势,但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内皮损伤较大,术后角膜内皮厚度更小。

  • 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关系

    作者:翟淑娜;李岩;姜腾轩;卢智泉

    目的:评价人群心血管疾病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 cataract,ARC)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2009-09/2011-03对360例病例和匹配的360例对照进行了调查.主要的测量指标为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与ARC关联的比值比(OR)及其相应的95%可信区间(CI).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年龄、职业,以及居住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调整了多种潜在性混杂因素后,空腹血糖受损的研究对象和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发生ARC的危险性分别升高了62.4%和69.8%(OR=1.624,95% CI:1.068~2.553,P=0.007;OR=1.698,95% CI:1.412~2.719,P=0.009);高血压患者与ARC的关联性较强(OR=1.431,95% CI:1.098~1.997,P=0.007);现行吸烟者和现行饮酒者发生ARC的危险性也显著增高(OR=1.712,95% CI:1.312~2.344,P=0.010;OR=1.912,95% CI:1.310~2.896,P=0.003).结论: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及饮酒可使发生ARC的危险性增加,终导致ARC的发生.

  • 甘肃省和政县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分析

    作者:陶然;孙悦;詹磊磊;高磊;许平

    目的:评价甘肃省和政县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5-10/2016-02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将确诊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并自愿接受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195例纳入本研究,分别于术前和术后6mo采用参考美国国立研究所开发的QOL问卷修订后制成的眼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本研究终回收有效问卷193份(99.0%).将量表各维度总分的1/2作为此维度的正常生活质量水平,本组患者在身体运动功能、独立性/生活自理功能、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精神心理健康维度得分均低于正常水平,且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低于术前(均P<0.001).视力损伤时间和双眼术后佳矫正视力提高值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影响显著.结论:手术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视力损伤时间和双眼术后佳矫正视力提高值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 晶状体蛋白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研究进展

    作者:姚瑶;徐国兴

    晶状体蛋白是晶状体内重要的结构蛋白,多种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 post 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 PTM)可引起晶状体蛋白结构、溶解度的改变并终导致白内障形成,而另一些翻译后修饰则可能与晶状体蛋白的保护作用相关。特别是α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活性的下降可导致其他晶状体蛋白的凝聚和酶的失活,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age-related cataract ,ARC)的发生密切相关。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为多因素疾病,目前确切病因不明,手术仍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主要手段,尚无有效可以延缓或预防该疾病的药物。本文就目前主要的晶状体蛋白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关系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临床护理路径在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作者:贾婷婷;徐娇娇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将75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分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和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评价指标包括:临床疗效、术前平均等待时间、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临床疗效包括术后佳矫正视力,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术前等待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观察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护理质量包括疾病知识掌握率、健康知识掌握率和满意率,观察组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中应用,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 水果和蔬菜摄入量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影响

    作者:卢智泉;闫佳;孙文慧;姜腾轩;张迪;翟淑娜;李岩

    目的:验证中老年人膳食水果和蔬菜摄入量增加能否使发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的危险性下降.方法:选取2009-09/2011-03因晶状体混浊进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年龄45~85岁的360例ARC患者为病例组,对照组由同期入住相同医院的360例非白内障的患者组成,采取1:1匹配.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以及既往史等,同时还采用一份有效的半定量化食物频率调查表(FFQ),获取研究对象膳食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估计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与ARC关联的比值比(OR)及其相应的95%可信区间(CI).结果:调整多种潜在性混杂因素后,水果、蔬菜以及总水果蔬菜摄入量与ARC呈显著性负相关,与摄入量为低四分位数的对照相比较,摄入量为高四分位数的病例发生ARC的危险性分别下降了19%(OR=0.81,95%CI:0.67~0.97),19%(OR=0.81,95%CI:0.69~0.94)和29%(OR=0.71,95%CI:0.60~0.93).随着水果(P=0.014)、蔬菜(P<0.001)以及总水果蔬菜(P=0.023)摄入量的升高,发生ARC的危险性逐渐下降.进一步进行分层分析后的结果表明,从不吸烟者和非糖尿病患者中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与ARC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依然存在.结论:膳食水果和蔬菜摄入量增加可使发生ARC的危险性下降,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可能有助于预防ARC.

  •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中医药治疗

    作者:孙熠;严宏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目前的治疗仍以成熟期手术摘除为主.药物治疗仍然面临挑战.中医药长期被用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早期治疗,近年来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多种内服和外用的中药制剂已应用于临床,其作用机制和有效性还有待于深入的验证.本文对我国十余年来中医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临床进展及药物的药理研究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为临床提供参考资料.

  •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角膜散光情况分析

    作者:李蕊;邓青;胡庆军;吴秋菊

    目的 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角膜散光特征.方法 对接受白内障手术的142例(266眼)患者在术前行角膜散光测量,对角膜散光大小和不同轴向散光所占比例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不同年龄组的角膜散光和散光轴向进行比较.结果 白内障患者术前角膜散光中位数0.75D,范围(0~3.75)D,0~0.49D占15.0%,0.50~0.99D占39.8%,1.00~1.49D占26.3%,1.50~1.99D占9.8%,2.00D以上占9.0%;顺规散光占24.4%,逆规散光占59.4%,斜向散光占14.7%,无散光占1.5%;角膜散光<1.00D和≥1.00D的眼所占比例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规散光、逆规散光、斜向散光的眼所占比例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角膜散光≥1.00D者接近一半,随年龄增长比例增加;逆规散光多见,随年龄增长,顺规散光有向逆规散光变化的趋势,在手术切口设计和人工晶体选择上需充分考虑患者角膜散光大小和轴向,以获得满意的术后视觉质量.

  • 非超乳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雷

    白内障是老年人常见的眼病, 占其发病率的80%以上[1], 对于白内障尚无特效药, 治疗仍以手术为有效.我院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178眼,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 50岁以上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眼生物学参数分布

    作者:薛中淇;马建青;徐曼云;张雯;迟昊;庄文娟

    目的 探讨50岁以上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眼生物学参数分布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997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采用光学相生物测量仪(IOL Master)对术前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进行眼生物学参数测量.结果 997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眼轴长度均值为(23.16 ±0.83)mm,前房深度均值为(2.98 ±0.40) mm,水平角膜曲率均值为(43.78 ±1.59)D,垂直角膜曲率均值为(44.82±1.68)D,眼轴长度、前房深度随年龄增长而减少(P<O.05),水平及垂直角膜曲率随年龄增长而变陡(P<0.05).男性眼轴长度、前房深度均值大于女性(P<0.05);女性水平及垂直角膜曲率均值均大于男性(P<0.05).眼轴长度与前房深度呈正相关性(r =0.398,P<0.05),与角膜曲率呈负相关性(r=-0.594,P<0.05);前房深度与角膜曲率呈负相关性(r=-0.112,P<0.05).结论 50岁以上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随年龄增长眼轴长度和前房深度呈递减趋势,而角膜曲率逐渐递增.应用IOL Master可以准确测量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眼生物学参数.

  • XPD基因多态性与年龄相关白内障的关联性研究

    作者:徐惠芳;张钏;彭亮;郭梦境;裴利国;霍正浩

    目的 探讨DNA损伤修复基因着色性干皮病D互补组基因(XPD)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年龄相关白内障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方法,通过PCR-RFLP和扩增阻滞突变系统方法,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XPD Lys751Gln(rs13181)与XPDAsp312Asn(rs1799793)位点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分布特征.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XPDAsp312Asn位点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明显不同,GA基因型会增加老年性白内障的患病风险(OR=4.510;95% CI:3.111~6.538,P<0.01).携带A等位基因的个体发生年龄相关白内障的风险增高(OR=2.978;95% CI:2.172~4.084,P<0.01).病例组与对照组XPD Lys751Gln位点多态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PDAsp312Asn多态性与宁夏地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有一定的关联性;XPDLys751Gln基因多态性与宁夏地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无关联性.

  • 祛障复明丸配合祛障穴冷冻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临床研究

    作者:曾春华

    目的:观察祛障复明丸配合祛障穴冷冻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用祛障穴冷冻治疗,观察组50例用祛障复明丸配合祛障穴冷冻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0%,对照组7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障复明丸配合祛障穴冷冻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

  •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屈光状态临床分析

    作者:武玲丽;张忠东

    目的 分析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屈光状态,明确该病早、中期除外晶体混浊视力下降的原因.方法 对58例(97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自初发期开始长期追踪观察8年,对其屈光状态变化、晶体混浊进展、白内障类型、分期,以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早中期患者多有屈光状态的改变,改变幅度不大(<2D),但矫正视力可有明显提高;(2)皮质性及后囊下者以远视(散光)为主,核性则多为近视(散光).结论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初发期和中期视力下降的原因不单纯归咎于晶体混浊,而屈光状态改变亦为一项重要因素.

  • 真菌性鼻窦炎伴眶内并发症1例

    作者:逯思;金永德

    患者,女,61岁。半个月前出现左侧颜面部级眼眶疼痛,伴轻度发热,曾口服抗炎药物,但疼痛无减轻。2日前疼痛加重,伴高热,左眼视力逐渐下降,体温高40.0℃,于2013年11月10日急诊收入我院。查体:体温40.2℃,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5mm,右侧2.5mm,左侧对光反射消失,左侧眼眶级眶周红肿,左侧上、下眼睑触痛阳性,左侧上颌窦区压痛阳性,左侧鼻腔内见浓性分泌物。鼻窦 CT:左侧上颌窦、筛窦及鼻腔内见软组织密度灶,密度不均匀,鼻窦骨壁骨质未见明显增生、吸收、破坏征象,左侧眼睑肿胀,眼外直肌外侧软组织密度灶。入院诊断:急性鼻-鼻窦炎,左侧眶周围炎。入院后给予抗炎及对症治疗。11月11日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术中切开左侧钩突,打开中鼻甲基板,开放左侧上颌窦窦口,将窦腔内的浓性分泌物清理干净,见窦腔内有真菌球样物,取出后送检病理,开放前、后组筛窦,开放蝶窦,打开部分框内壁以减压左眼球。术中病理回报证实为真菌性鼻窦炎。生理盐水冲洗窦腔,高分子海绵填塞鼻腔。术后给予抗炎、消肿等对症治疗。术后2天开始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眶周皮肤消肿明显,但左眼仍视物不清,眼眶增强MRI:左侧上眼睑区及眼眶外上限区(肌椎外)可见条片状等信号灶,DWI呈高信号,眶尖未见累及,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左侧眼球突出,视神经伸长,未见明显一场信号灶。眼部彩超:左眼前方及颞侧无回声暗区。考虑为眼睑级框内脓肿形成,诊断为左眼睑、眼眶蜂窝织炎,于11月17日行左眼睑及眼眶脓肿切开引流术。术中从上眼睑和眶腔吸出约10ml黄色脓样液体,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含30mg小诺霉素的生理盐水冲洗脓腔,置入胶皮引流条后缝合。术后给予抗炎级对症治疗,每日换药处置2次。药敏结果回报:粘质沙雷氏菌,药敏结果头孢类、青霉素类敏感,因患者有头孢类过敏史,故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静点。术后12天,患者无不良主诉,查:Vos无光感,左侧眼睑及眶周轻度红肿,引流口处脓性分泌物基本消失,腔内清洁。左眼结膜轻度充血、水肿,角膜透明,前房深度可,瞳孔散大,直径约5mm,直接对光反射阴性,晶状体透明度下降,眼底见视神经色淡,视网膜散在片状出血,眼压27.8mmHg。眼底血管造影:左眼视神经萎缩、视网膜出血。鼻窦 CT:左侧上颌窦内积液已基本吸收,左侧上颌窦及筛窦内积液较前明显减少,蝶窦及鼻腔内积液已吸收。补充诊断:左眼视神经萎缩,左眼视网膜出血,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病情稳定,于12月9日出院。

  •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评估的应用

    作者:金泰

    目的 探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进行术前评估的应用和优势.方法 使用 SDOCT对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进行黄斑区扫描,判断有无黄斑病变.结果 在150例白内障患者中,110例(73.3%)患者可成功通过SDOCT来检查黄斑区视网膜结构.其中发现的黄斑区异常有22例(14.7%),主要包括各期黄斑裂孔、视网膜前膜、玻璃膜疣、硬性渗出、黄斑水肿和视网膜劈裂等.结论 通过SDOCT检查,可对大多数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在术前进行详细准确的眼底特别是黄斑区检查,可及早发现并诊断黄斑病变,有利于对白内障术后视力预后的判断.

  • 临床护理路径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围手术期的应用实施

    作者:孙治碧

    目的 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68例作为研究对象,且条件符合进入临床路径要求,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84例,对照组按常规优质护理进行护理,即术前、术后随机向患者交待相关注意事项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则在原有护理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流程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知识知晓程度、满意度、视力恢复、手术并发症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服务路径实施护理,从大程度上规范了护理行为和护理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节省卫生资源,患者满意度及安全性高,有效促进医护患关系的和谐.

  •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娟;金龙山

    晶状体的透明特性及眼部压力范围的正常是眼部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在我国老年人中,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为常见.同时,两种疾病相互影响,逐渐改变眼部原有组织结构,使其失去原有的特性功能,加重视力的损害.随着我国和全球老龄化的加剧,这种现象表现的更加显著.随着近年来对于眼部组织结构的深入认识及手术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超声乳化吸除及植入人工晶状体手术及小梁切除术的日益普及,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绝大多数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本文将主要对超声乳化吸除及植入人工晶状体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时代在变,眼科领域也在变

    作者:孙兴怀

    疾病谱在变化1.人口老龄化导致年龄相关性眼病高发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201 6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3亿,占总人口的16.7%.上海市更甚,65岁以上户籍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18%.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眼睛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年龄大了,人眼会发生“老花”(医学上称之为老视),看近处或小字会比较困难,往往需要戴上老花镜才能看清.老视常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年纪越大,老视问题越突出.同时,一些常见的年龄相关性眼病也逐渐显现,如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黄斑变性(AMD)等.前者是造成低视力和失明的第一位因素,属于可逆性致盲眼病;后者目前已成为老年人的主要致盲眼病,且病变是不可逆的.

240 条记录 12/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