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植骨融合联合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作者:巩磊

    目的 观察植骨融合联合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4例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植骨融合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Cobb角改善情况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优良率达9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两组治疗后椎体前缘、后缘高度、Cobb角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 采用植骨融合联合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临床效果显著,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Cobb角改善显著,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值得推广.

  • 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疗效评价

    作者:任龙龙;张军武;马永刚;高智;李天清;王林

    目的:评价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n=60)行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观察组( n=60)行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VAS评分、JOA评分,以及随访12个月的椎体压缩程度及矢状面Cobb角矫正度丢失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VAS评分、JOA评分差异无显著性( P均﹥0.05);观察组随访12月的椎体压缩程度及矢状面Cobb角矫正度丢失均优于对照组( P均﹤0.05)。结论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疗效显著,且术后伤椎椎体高度保持和减少术后矢状面Cobb角丢失方面的远期疗效优于跨伤椎治疗。

  • GSS加伤椎置钉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可行性和手术疗效探讨

    作者:马晓宁

    目的:探讨GSS加伤椎置钉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可行性和手术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胸腰段脊椎骨折50例,对其行GSS加伤椎置钉系统治疗,并观察术后患者Cobb角变化、骨折复位以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5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随访1~2年.手术之前Cobb角(30.12±9.09)°,手术之后恢复到(5.21±6.34)°(P<0.05).手术之前椎体前缘高度为正常的(42.67±17.12)%,手术之后恢复为正常的(95.12±10.09)%(P<0.05).且手术之后未发性感染及内固定松动、断裂现象.结论:对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采用GSS加伤椎置钉系统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 应用改良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并截瘫16例

    作者:汪丙昂;杨培淮;孟新文;许向东;付清海

    我院1997年3月~1998年4月,采用张功林[1]改良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并截瘫1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钟毅

    目的:探究分析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近2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88例,均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前后椎体复位、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的脊椎前缘高度24.65±7.10 mm、后缘高度31.65±8.60 mm、脊髓神经功能D级(42.05%)明显高于治疗前的脊椎前缘高度18.20±5.80mm、后缘高度22.65±6.40mm、脊髓神经功能D 级
      (15.9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的Cobb角(2.20±0.60)°、脊髓神经功能B级(20.45%)明显低于治疗前的Cobb角(20.20±6.20)°、脊髓神经功能B级(48.8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进行治疗后,脊椎的稳定性能够得到有效恢复,同时感觉、运动功能也得到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效果分析

    作者:金德才

    目的:研究和分析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6例.采用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为对照组,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治疗为观察组.比较分析2组手术情况以及手术前后的伤椎前缘压缩率等.结果: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VAS评分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好,且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效果十分显著,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势,还能有效恢复椎体压缩度,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Silhouette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

    作者:贺石生;赵杰;侯铁胜

    椎弓根螺钉系统是目前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实用的后路内固定方法,近10年来已在国内广泛开展.我们自1999年4月以来应用Silhouette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16例.临床资料本组男12例,女4例,年龄25~59岁,平均42岁.骨折部位:T11 2例,T12 6例,L1 5例,L2 2例,L3 1例.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9例,车祸伤5例,压砸伤2例.CT示骨块突入椎管内大距离为6.5~15.5mm,平均9.5mm;椎管矢状径小于10mm者10例.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A级3例,B级5例,C级6例,D级和E级各1例.伤后1d内手术8例,2~5d内手术5例,5d后~2周内手术3例.2例患者术前有骨密度降低并有腰背痛,诊断为骨质疏松症;2例患者腰椎骨量减少,但术前无症状,可疑骨质疏松.该4例患者术中均见骨质硬度降低.

  • 重力传感器系统联合伤椎置钉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可行性和效果分析

    作者:于海国

    目的 探讨重力传感器系统(GSS)联合伤椎置钉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可行性和手术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57例,采用GSS联合伤椎置钉系统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椎体前缘、后缘高度及Cobb角.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治疗后A~D级所占百分率明显降低,E级所占百分率明显升高,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椎体前缘和后缘高度明显高于治疗前,正位和侧位Cobb角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GSS联合伤椎置钉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内固定对脊椎骨折患者术后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变化的影响

    作者:张瑞美

    目的 研究分析在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中实施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5例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全体患者均接受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术治疗,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伤椎前缘的高度、后凸Cobb角和矢状面指数情况.结果 在完成手术之后,患者的各项指标情况均显著优于实施手术前,手术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胸腰段脊椎骨折情况,运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术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经伤椎固定与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杜晓春;汤同军;丁骁鹏;王义国;胡继坤

    目的 探析在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中分别应用经伤椎固定与跨伤椎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2年6月—2017年2月来本院接收治疗的56例腰胸段脊椎骨折患者,按照抛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26例采用跨伤椎固定术,实验组30例采用经伤椎固定术.对比与分析两组术前术后凸Cobb角、椎体压缩率、随访3个月的Cobb角丢失、椎体高度丢失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实验组的凸Cobb角、椎体压缩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Cobb角丢失、椎体高度丢失、凸Cobb角、椎体压缩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经伤椎固定术对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具有理想疗效,并能提高预后效果,利于畸形矫正和骨折复位,增强固定的稳定性.

  • 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效果观察

    作者:金侃

    目的 对比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2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予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椎管形态、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变化情况.结果 无论治疗前后,两组的Cobb角、椎体前后缘高度均差别不大,而观察组Frankel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可有效改善患者椎管形态变化,减少神经功能损伤.

  • 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对高龄胸腰段脊椎骨折的疗效研究

    作者:冉仁国;王齐兵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对高龄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36例高龄胸腰段脊柱骨折的高龄患者经确诊后并成功完成手术选取为样本,并选取术后每一位患者进行1个月和6个月两个时间的随访记录,术后Cobb's角、椎管狭窄率、椎体压缩比率为本次研究主要统计指标,统计分析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对高龄胸腰段脊椎骨折的治疗情况。结果:36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透视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Cobb's角、椎管狭窄率、椎体压缩比率相比较术前有较大提高(P<0.05),选取的1个月和6个月两个时间的随访记录经统计分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骨水泥椎管渗漏的2例,发生内固定钉断裂的3例,未发生腹腔实质其器官损伤及退钉等等并发症情况。结论:通过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椎体成形术相结合治疗胸腰段脊柱具有优秀的生物力学性能,完善受伤椎体的形态完整及强度,术后病人预后效果好,效果较显著。

  •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及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

    作者:张振云;丁江平;李宗健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与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临床纳入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对照组为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观察2组患者一般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视觉模糊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等),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分别于术前、术后、术后12个月对患者伤椎前缘压缩率以及Cobb角度进行检测.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及术后12个月,研究组伤椎前缘压缩率为(3.7±5.0)%、(4.6±5.3)%,对照组伤椎前缘压缩率为(6.1±7.7)%、(7.5±7.9)%,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及术后12个月,研究组Cobb角度为(3.2±1.1)、(4.0±1.1)°,对照组Cobb角度为(6.4±2.1)、(7.9±2.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等优点,术后能够有效改善后凸畸形,恢复椎体压缩度,值得推广.

  •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

    作者:朱海涛;王水;朱余龙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椎置钉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9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45例;给予观察组患者以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行后路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来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伤椎前缘压缩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Cobb角度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可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方式进行治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对患者损伤小,亦可快速改善患者的后凸畸形,使患者受伤椎体尽早恢复压缩度,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伤椎置钉 GSS 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高立钊;李奇志;张尚普;张景利

    目的:探讨伤椎置钉GSS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5例行伤椎置钉GSS系统治疗的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者Cobb角明显优于手术前(P<0.05),除2例A 级患者外,其余患者术后脊髓神经损伤均有1-3级恢复,且本组患者均无术后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现象发生。结论:给予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伤椎置钉 GSS 系统治疗可取得良好的复位效果,且术后稳定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

    作者:管国义

    目的:探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胸腰段骨折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随访1~3年,比较手术前后伤椎前后缘高度、Cobb角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均获成功,均达到解剖复位.按照JOA评分标准,患者术后治疗优良率90.28%显著优于术前的12.50%(P<0.01);手术前后所摄X线片显示,患者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以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的恢复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能有效的使伤椎复位,重建椎体的稳定性,具有固定节段少、创伤小、固定可靠、手术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推广.

  • 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对老年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汤秋贤;龚燕华

    目的:研究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对老年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35例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患者术中情况调查研究,对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随访情况统计分析,分析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统计指标包括术后Cobb's角、椎体压缩率、椎管狭窄率。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29.4±60.5)min,术中平均透视时间为(14.7±3.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86.5±64.3) ml,术后的Cobb's角、椎体压缩率、椎管狭窄率较术前有很大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6个月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1例患者发生骨水泥椎管渗漏,1例患者出现内固定钉断裂,所有患者术中未出现腹腔脏器受损,退钉等并发症。结论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有良好生物力学特性,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疗效确切,临床上值得推广。

  • 胸腰段脊椎不稳定爆裂性骨折护理

    作者:徐春萍;郭冬梅

    胸腰段脊椎骨折合并截瘫是一种很严重的创伤,给病人造成不同程度致残.对于不稳定型爆裂性骨折损伤常伴有韧带损伤和附件骨折复位后容易移位,故椎板切除减压及脊柱内固定术(脊柱GSS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可靠而有效的方法.我院2006年7月~2010年8月应用钉棒系统GSS脊柱内固定后路侧方治疗109例,疗效满意.同时在围手术期采取整体化护理,平安渡过了手术期,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后路小切口微创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作者:万仲贤;陈泽;熊福生;李强

    观察分析后路小切口微创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30例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小切口微创椎弓根螺钉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Cobb角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08%,与对照组21.54%比较显著降低(P<0.05).针对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小切口微创椎弓根螺钉疗法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 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

    作者:张兴胜

    目的 观察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因胸腰段脊椎骨折住院患者63例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随访8~18个月,比较分析伤椎前后缘高度、Cobb角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伤椎前后缘高度[分别为(24.1±2.3)mm、(25.6±1.5)mm]较术前[分别为(9.7±2.1)mm、(18.9±1.9)mm]明显增大,Cobb角(2.1±1.1)°较术前[(17.9±2.8)°显著减小,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除7例全瘫患者,其余患者脊髓神经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结论 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手术治疗能有效的使伤椎复位,重建椎体的稳定性,维持脊柱的正常生理功能,疗效肯定,并且操作简单,对患者损伤较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