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仙灵骨葆胶囊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崔省珍;呼亚玲

    目的:研究仙灵骨葆胶囊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去卵巢大鼠模型,分A去势组、B假手术组、C去势服仙灵骨葆组、D去势服雌激素组.去势1个月后C、D组服药10周,放免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骨钙素(OC)、速率法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酯酶(ALP)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组间进行比较.结果:E2测定,用药后C组、D组E2水平均高于A组,且都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D组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测定,C、D组均低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测定,C组、D组均低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CP测定,用药后TRACP水平均下降,但D组下降水平更接近B组,C组与D组相比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仙灵骨葆胶囊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有增加E2、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的作用.

  •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153例临床观察

    作者:侯小赛;韩超前

    目的 观察围绝经期妇女不同时期骨密度的变化情况,为临床防治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153例围绝经期妇女为研究对象,按照绝经时间分为3组,绝经前期51例(A组),平均年龄(42.56±4.26)岁;绝经期48例(B组),绝经时间<1年,平均年龄(48.12±4.59)岁;绝经后期54例(C组),绝经时间>1年,平均年龄(52.23±4.33)岁,3组均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受试者腰正位(L2~4)及左髋部(股骨颈)、大转子、华氏三角区部位的骨密度(BMD)情况;同时检测其血清雌二醇(E2)水平、骨代谢指标[包括I型羧基末端肽(CTX)、氨基酸中段骨钙素(NMID)、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的情况.结果(1)C组较A组和B组各部位BMD显著降低(P<0.05);B组较A组腰L2~4、股骨颈部位的BMD显著降低(P<0.05)组较A组大转子、华氏三角区部位的BMD值降低不明显(P>0.05).(2)各组雌激素水平、骨代谢指标的情况表明,C组较A组和B组血清E2值呈显著下降趋势,NMID、CTX、PINP水平呈显著升高趋势;B组较A组血清E2值明显下降,NMID、CTX、PIN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妇女随绝经年龄增加,骨质疏松症明显上升,因此预防工作应尽早开始.

  • 骨代谢指标与骨关节炎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作者:赵玺;赵文;孙璟;彭海洲;李毅;赵太茂;熊中伟

    背景:研究显示,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及骨关节炎状态下,原本正常的骨转换平衡状态被破坏,血清、尿液中一些特异性指标可以较敏感地反映出骨转换的具体变化过程。
      目的:测量绝经后原发性膝骨关节炎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分析两疾病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特点。
      方法:选取248例绝经女性受试者,行骨密度、膝关节X射线片检查,终选出180例进入试验,分为骨关节炎组、骨质疏松组及对照组。对比分析各组观察对象的骨代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两疾病发病与各项指标间的相关性。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骨关节炎组腰椎骨密度升高,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值降低;骨质疏松组腰椎及全髋部骨密度降低,骨钙素、Ⅰ型胶原交联 C 末端肽、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 升高。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水平的降低与骨关节炎发病具有显著相关性;血清骨钙素、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 水平的升高与骨质疏松发病具有显著相关性。提示绝经女性骨关节炎患者骨吸收速率减低,骨质疏松患者骨转换率加快,骨代谢水平的差异导致两疾病患者骨密度呈现出负相关趋势。监测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骨钙素,特别是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血清水平对骨关节炎及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二次骨折风险评价:老年女性髋部骨折后6-12个月骨密度及骨代谢变化

    作者:张孜君;赵文;赵玺;彭海洲

    背景:国内外文献中关于骨折后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变化量的前瞻性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有文献报道,但主要集中于胫腓骨和踝关节骨折患者,且样本量较低。
      目的:观察老年女性髋部骨折愈合后(伤后6-12个月)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
      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7月北京航天总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女性髋部骨折患者48例,制定随访标准进行L1-4、患侧、健侧髋部骨密度测量及骨代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测定,并行骨折愈合后患侧全髋部骨密度与血清骨代谢指标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与结论:患者骨折愈合后,患髋及腰椎骨密度显著低于基线值,健髋部位骨密度与基线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患者在伤后6个月,即骨折完全愈合时,骨代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均显著高于基线值(P<0.05)。患者在伤后12个月,即骨折完全愈合6个月,骨钙素水平显著高于基线值,其余骨代谢指标与基线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骨折达到临床及影像学愈合后,血清骨钙素水平的改变量与患髋骨密度改变量的偏回归系数大。提示骨折达到临床愈合后,骨钙素血清水平对于评估骨密度回升速度具有较高价值。骨折愈合后监测相应的骨代谢指标可以提高判断骨密度变化的准确性,以降低罹患二次骨折的风险。

  • 胰岛素样因子、睾酮及骨代谢指标预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意义

    作者:刘宣民

    背景: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逐年提升,骨质疏松患者容易发生骨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但目前临床上仍缺少有效的筛选措施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目的:探究胰岛素样因子、睾酮及骨代谢指标水平在预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骨质疏松症男性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收治的非骨质疏松症体检健康的男性人群1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在年龄及体质量指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对两组受试者抽血检测胰岛素样因子、血清睾酮及骨代谢指标的水平。结果与结论:观察组患者腰椎侧位骨密度和左股骨颈骨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样因子和血清睾酮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Ⅰ型胶原C端异物肽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骨钙素(BGP)、血清钙、血清磷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果提示,通过检测老年男性血清中睾酮、胰岛素样因子及部分骨代谢指标的水平,可早期预测骨密度,为筛查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高危状态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骨代谢指标在骨质疏松患者椎体变形中的意义

    作者:高飞;乔巨峰;高锋;汤奇;莫继贤;李铭章

    背景:骨质疏松常导致胸腰段椎体变形,鉴于骨代谢指标可灵敏的反映个体骨转换过程,结合骨密度可减少漏诊,预测骨折风险,提前干预可降低重度椎体畸形的发生率.目的:分析骨代谢指标在骨质疏松患者椎体变形中的意义.方法:将157例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按是否存在椎体变形分为椎体变形组和椎体形态正常组,椎体变形组中根据骨密度的不同分为骨密度正常和骨密度减低亚组,进行骨密度和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β胶原特殊序列、N端骨钙素骨代谢指标进行检测,比较了2组间及椎体变形组内骨密度正常和骨密度减低亚组间各骨代谢指标的差异.结果与结论:椎体变形组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β胶原特殊序列、N端骨钙素水平较椎体形态正常组增高(P<0.05);骨密度正常亚组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与β胶原特殊序列水平较骨密度减低亚组增高(P<0.05),N端骨钙素在2亚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骨质疏松患者中椎体变形者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β胶原特殊序列、N端骨钙素的骨代谢水平高于无椎体变形者,在存在椎体变形的患者中,骨密度正常者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β胶原特殊序列的骨代谢水平高于骨密度降低者,骨代谢水平增高结合骨密度及椎体变形可用于骨质疏松的诊断和椎体脆性骨折的预测.

  • 橄榄油对大鼠去势后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的影响

    作者:黄惠娟;郑小花;李宝恒

    目的:观察橄榄油对去势后大鼠骨代谢和骨密度的影响,探讨并分析橄榄油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有效性及机理.方法:将30只5~6个月龄清洁型SD雌性大鼠进行随机分成四组:①假手术组 (Sham组)、②去卵巢组 (OVX组)、③去卵巢+橄榄油组(OVX+ Olive)、④去卵巢+雌激素组(OVX+ E).治疗组用药:(OVX+Olive)组及(OVX+E)组均采用经口灌胃方式进行用药,按1 ml/100 g体重,1次/天灌胃,连续12周.12周后分别左心室取血,检测血中雌二醇(E2)、血钙、血碱性磷酸酶(ALP)、白介素-6 (IL-6)水平,放血处死后取出腰椎及左侧股骨行双能X线骨密度(DEXA)测定.结果:OVX组中血E2明显低于Sham组和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ALP、IL-6值显著高于其余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E2、ALP、IL-6与Sha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中血钙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去势橄榄油组与雌激素组骨密度平均值均较OVX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该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橄榄油能有效地减轻大鼠卵巢切除术引起的骨质丢失,可能通过补充植物雌激素发挥拟雌激素样作用.

  • 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与抑郁合并发生时骨代谢水平变化

    作者:李宝新;周雪;梁璇璇;常文龙;赵树霞;郭淑芹;张云良

    目的 分析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密度水平变化.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2月就诊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临床心理科门诊就诊的绝经后女性及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汉密尔顿抑郁调查量表测定抑郁分值,将所有受试对象分为单纯绝经后组(A组)、绝经后合并抑郁组(B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C组)和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组(D组),记录各组年龄、BMI、绝经年限、糖尿病病程,测定FBG、PBG、HbA1C(%)、血脂、骨代谢生化指标及多部位骨密度,计算各组骨质疏松发生率.结果 各组间年龄、BMI、绝经年限无明显差异(P>0.05),C组和D组FBG、PBG、HbA1c和T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C组和D组TG水平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和D组OC和β-CTX水平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且C组较A组OC和β-CTx水平明显升高(P<0.05);B组、C组和D组25 (OH) D3水平明显低于A组,以D组水平低(P<0.05);B组和D组股骨颈、大转子BMD较A组和C组明显降低(P<0.05),B组(33.33%)和D组(46.00%)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18.00%)和C组(P<0.05).结论 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其骨代谢呈高转换型,且易发生骨质疏松.

  • 山茶籽油对广西壮族绝经妇女骨密度、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作者:陈建海;李海;黄海玲;王金花;黎飚;方晓燕

    目的:观察长期食用山茶籽油对绝经妇女骨代谢和骨密度的影响,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防治提供安全有效的新方法.方法:对百色壮族40~80岁长期食用山茶籽油绝经妇女和非食用山茶籽油绝经妇女进行足跟骨宽带超声衰减值(BUA)、血清雌二醇(E2)、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的测定,以每隔5岁划分为1个年龄组,比较食用山茶籽油和非食用山茶籽油壮族绝经妇女各年龄组骨密度、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的差异.结果:食用山茶籽油和非食用山茶籽油40~44岁组和45~49岁组BUA和血清E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食山茶籽油绝经妇女同一年龄组的相比食山茶籽油50~54岁、55~ 59岁、60~64岁、65~69岁、70~74岁和75~80岁组的BUA和血清E2水平较高,血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钙、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用山茶籽油组40~44岁和45~49岁妇女血碱性磷酸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食用山茶籽油能提高绝经时间较长妇女骨密度、降低绝经后妇女碱性磷酸酶,提示长期食用山茶籽油有延缓或减少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的作用.

  • 劲骨坚颗粒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作者:李岩;李跃华

    目的:观察劲骨坚颗粒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25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劲骨坚治疗组123例,西药钙尔奇D组127例,分别治疗3个月,比较2组骨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睾酮(T)、雌二醇(E2)、降钙素(CT)、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骨保护素(OPG)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劲骨坚颗粒能够有效降低ACP水平,提高患者的ALP、BGP、OPG、BMP、CT、E2水平(P<0.01或P<0.05).结论:劲骨坚颗粒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指标有一定良性促进作用.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检测骨代谢指标潜在的临床价值

    作者:谭立明;冯晓晶;焦安君;陈娟娟;谭福燕;何思齐;徐镠粤;蒋永清;罗姮;李华;吴洋;田永建;曾婷婷;余建林;曹莉萍;郑剑峰

    目的:探讨骨代谢指标和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在检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临床意义,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94例AS患者、239例其他病种对照和80例健康对照组,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S组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高于对照组,而骨钙素(OC)、25羟基维生素D〔25-(OH)D〕和甲状旁腺素(PTH)低于对照组(P<0.05);AS组C反应蛋白(CRP)和β-CTX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25-(OH)D呈负相关(P<0.05),其他骨代谢指标和CRP无相关性;AS组HLA-B27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且HLA-B27在诊断AS时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AS组25-(OH)D检测的敏感性高于β-CTX,但特异性低于β-CTX.结论:骨代谢指标对AS早期筛查,临床诊断有着重要价值,尤其是β-CTX和25-(OH)D的诊断价值更为明显.

  • 436例女性骨代谢生物化学指标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梁斌斌;张萌萌;张艳会;刘洋

    骨质疏松(OP) 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细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及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骨代谢指标可作为评价骨质量、预测骨折的手段[1-3].本文研究女性CTX-1、TRACP、BACP、BGP、CT、PTH、25(OH)D3与BMD的相关性,旨在评价骨代谢指标测定的临床意义.

  • 王不留行对去势大鼠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作者:黄庭惠;伍杨;郑永梅

    目的:评价中药王不留行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去卵巢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60只雌性大鼠,分假手术组、模型组(去除卵巢),雌二醇(E2)组(去除卵巢+尼尔雌醇)、药物组(去卵巢+王不留行)。术后3个月,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量大鼠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取大鼠血、尿检测骨代谢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BMD和BMC有显著提高。药物组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 ALP)明显升高,同时尿钙/肌酐、尿磷/肌酐、尿羟脯氨酸/肌酐、尿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肌酐均降低。结论王不留行可以有效地阻止去势骨质疏松大鼠的骨量丢失,具有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的作用,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 绝经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血清脂联素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作者:王景;蒋欣峰;李小梅;洪苑

    目的:探讨绝经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血清脂联素( ADP)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发病机制。方法测定112例绝经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实验组)和60例绝经后健康老年妇女(对照组)的血清APP、血清骨钙素( 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BA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25羟基维他命 D(25-OH-VD)和骨密度(BMD)等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各个检查部位 BMD 均有显著差异(均 P<0.05)。实验组血清ADP、BGP、BA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TRACP-5b和25-OH-V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绝经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血清ADP与BGP、BAP呈显著正相关(r=0.658,0.573,均P<0.01),与髋部BMD、腰椎BMD呈显著负相关(r=-0.476,-0.391,P<0.01,P<0.05)。绝经后健康老年妇女的血清ADP与髋部BMD、腰椎BMD呈显著负相关(r=-0.327,-0.425,均P<0.05)。结论血清ADP水平与骨代谢生化指标密切相关,可能成为反映骨代谢状态的新型预测因子。

  • 老年人甲状腺激素与骨代谢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广钊;何飞屏;梁杏欢;秦映芬;梁季鸿;冼苏

    目的观察甲状腺激素(TH)水平对老年人骨代谢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健康老人40例作为治疗组,选择健康老人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及甲亢老人28例作为甲亢对照组.治疗组每日服甲状腺片10 mg,连服6个月.所有受试者均检测FT3、FT4血清钙(Ca),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及尿羟脯氨酸/肌酐(Hop/Cr).结果甲亢对照组血清Ca、ALP、BGP及Hop/C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FT3、FT4水平呈正相关;治疗组经小剂量TH治疗后,可使血清TH水平升高,但骨代谢指标Ca、ALP、BGP及Hop/Cr改变不显著,与FT3、FT4水平呈零相关.结论过量TH(如甲亢)可使骨代谢指标升高,而小剂量TH的补充治疗可升高血清中TH水平,但对骨代谢指标无影响.

  • 老年人运动与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作者:陈彤丹;曾苏;边平达

    目的 调查70岁以上老年人运动与骨密度、骨代谢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787例老年人的运动情况进行调查,测量其骨密度(BMD)、血清骨代谢指标(BMMs),包括去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1NP)、25-羟基维生素D(25OHD)及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水平,并分析运动与BMD、血清BMMs之间的关系.结果 坚持运动的老年人其骨质疏松患病率为24.57%,明显低于未坚持运动老年人的40.54%(P<0.001);与未坚持运动的老年人相比,坚持运动的老年人其血清CTX和P1NP水平较低(均P<0.05),而25OHD水平较高(P<0.05).结论 老年人坚持运动有助于降低其骨转换水平,提高血清25OHD水平和BMD.

  • 中老年人群骨密度与血钙、血磷、骨转换指标的关系

    作者:谌红珊;胡藩;刘冬梅;冯建;赵长峰

    目的:探讨济南市366例社区中老年人群骨密度( BMD)与相关血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超声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桡骨远端BMD,根据BMD值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和骨质疏松(OP)组,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碱性磷酸酶(ALP)、血钙和血磷,对BMD值与各项血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正常组和OP组血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中老年人 BMD缓慢下降,OP发生率逐渐升高;60岁以后男、女BMD值下降明显,60~69岁、70~80岁年龄组女性OP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 OP组和正常组的ALP、血磷水平差异显著(P<0.05)。 BMD T值与ALP、血磷呈负相关,调整身高、体重、年龄之后,这些指标与BMD值的偏相关系数仍然有显著意义,其中OP组BMD和ALP以及正常组BMD和血磷的负相关程度较好(P<0.05,P<0.01)。结论 ALP是BMD减少的重要预测因子,其增加与 OP患病风险有关,检测骨代谢相关指标有助于早期防治OP。

  • 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

    作者:古剑珂;罗海龙;李杰

    目的:探讨中西医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共招募9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组和西医组各45例.中西医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组患者采取西医治疗;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测定治疗前、治疗后血清Ca、血清N-端骨韩素(N-MID)和骨密度(BMD)等指标,评判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西医组血清Ca和N-MID有所改善(P<0.05),中西医组也显著提高(P<0.01),并高于西医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西医组BMD水平有所提高但无显著性(P>0.05),而中西医组BMD水平显著提高(P<0.01),两组BMD水平相比差异显著(P<0.01).西医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55.6%,而中西医组则为77.8%,两组临床疗效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表现,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推广价值.

  • 清热益肾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李远峰;宋寒冰;陈伊;姜益常

    目的:观察清热益肾法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疗效及其对骨质破坏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清热益肾法(狗脊、申姜、杜仲、附子、怀牛膝、茯苓、防风、赤芍、川芎等组成)治疗,每日1剂,分2次早晚口服.对照组(40例)采用柳氮磺胺吡啶的基础上应用清热益肾法汤法干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西医临床症状、胸廓活动度、指地距、schober实验、晨僵时间、肿胀关节数、腰椎活动度等体征,疾病活动性指标( ESR、CRP)的变化治疗前后;评价AS功能指数(BASFI)、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安全性指标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的检测.结果:治疗组运用清热益肾法后中西医临床症状、胸廓活动度、schober 实验、指地距、晨僵时间、肿胀关节数、腰椎活动度、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指数(BASNI)等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ESR、CRP水平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清热益肾法对AS疗效具有明显的时效性,随治疗时间延长,疗效逐渐增强(P<0.05或P<0.01);中西医结合组起效时间早于中药组.长期服用安全性指标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未见明显改变.结论:清热益肾法治疗AS效果满意,疗效确切,对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免疫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治疗作用,安全性与依从性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开发价值.

  • 女性年龄相关的性激素水平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

    作者:潘丰慧;杨海燕;王惠;李曼;胡云

    目的:探讨女性性激素水平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202例女性按年龄分为<40、40~49、50~59、60~69、≥ 70岁组,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ES)和骨钙素(OC)、Ⅰ型胶原羟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比较各组间性激素水平与骨代谢指标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血清FSH和LH随年龄增长而升高,50岁以后达高峰;E2随年龄增长而降低,50岁以后各年龄组显著低于49岁以下年龄组(P<0.05);血清OC、β-CTX、PINP随年龄增长而升高,50岁以后各年龄组显著高于49岁以下年龄组(P<0.05).校正年龄后,血清FSH、LH与OC、β-CTX呈显著正相关,E2与β-CTX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将FSH、LH、E2水平由低到高分成四等分组,随着FSH、LH的递增,OC、β-CTX逐渐递增;随着E2水平的递增,β-CTX逐渐递减(趋势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FSH与β-CTX独立正相关(β=0.218,P=0.033),LH与OC独立正相关(β=0.322,P=0.004),而E2与OC、β-CTX、PINP均未见独立相关性.结论:女性骨代谢与循环中性激素水平变化有关,其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FSH、LH水平的增加,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可能起次要作用.

187 条记录 5/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