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垂体腺瘤的质地及相关因素研究现状

    作者:林顺安;王守森

    垂体腺瘤是神经外科临床较为常见的颅内肿瘤,质地是其影响手术切除的重要因素,质地坚硬时很难做到全部切除.如果能准确预测瘤体的质地,对于评估手术风险、制定手术方案、确保手术安全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垂体腺瘤质地的研究现状做简要综述.

  • 垂体腺瘤侵袭性相关基因和蛋白分子研究进展

    作者:付朋;赵洪洋

    垂体腺瘤占颅内肿瘤的10%~20%,仅次于脑胶质瘤和脑膜瘤.绝大部分垂体腺瘤属良性,但部分具有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向鞍区周围组织浸润生长,破坏正常结构,称之为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性垂体腺瘤手术完全切除困难,且术后复发率高,治疗效果差,常需综合治疗,是目前神经外科领域的一个难题.关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的研究是目前研究热点,本文对与侵袭性相关的基因和蛋白分子研究作一综述.

  • 垂体腺瘤侵袭性相关蛋白研究进展

    作者:

    垂体腺瘤是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10%~15%.其中,侵袭性垂体腺瘤易向周围呈侵袭性生长,且临床演变急剧,易于复发,治疗困难,而倍受关注.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与p21蛋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Ki-67抗原等众多相关蛋白的异常表达有关,较为公认的相关蛋白可分为以下3个方面:①癌基因编码蛋白;②抑癌基因编码蛋白;③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相关的其他蛋白.其中癌基因编码蛋白和抑癌基因编码蛋白主要是由垂体腺瘤相关基因的研究引申而来.

  • 垂体腺瘤与妊娠

    作者:

    垂体腺瘤在临床上症状很多,主要表现为闭经泌乳(泌乳素腺瘤),肢端肥大(生长激素腺瘤)或库欣综合征(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等.垂体腺瘤常引起性腺轴的损害,导致患者生育能力降低.手术和药物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异常的激素水平,恢复生育能力,但妊娠期垂体腺瘤的治疗应该避免增加孕妇和胎儿的风险.本文综述了垂体腺瘤与妊娠的研究现状.

  • 功能性垂体腺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现状

    作者:郑川玉;丁学华

    垂体腺瘤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尤其是功能性垂体腺瘤,可分泌各种垂体激素,产生不同的临床症状,治疗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对功能性垂体腺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 促甲状腺素细胞腺瘤

    作者:窦万臣;王任直

    常见的垂体腺瘤为生长激素细胞腺瘤、泌乳素细胞腺瘤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的垂体腺瘤罕见,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细胞腺瘤(TSH-secreting pituitary adenomas, TSH-oma,TSH腺瘤)患者垂体前叶促甲状腺激素细胞无限制地增生,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TSH腺瘤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临床表现:多数患者表现为中枢性甲状腺功能亢进,仅少数表现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 垂体卒中

    作者:李家亮;于春江

    垂体卒中是由垂体腺瘤突然出血或梗死所引起的,以突发头痛、视觉障碍、眼外肌麻痹和意识障碍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由于肿瘤的扩展造成对周围结构的压迫所致.临床上可表现为急性神经功能障碍、昏迷、甚至死亡.如果延误诊断和治疗,将会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永久性失明、昏迷或死亡.一旦诊断为垂体卒中,应立即给予类固醇激素治疗和紧急手术减压,均有助于视力的恢复和神经功能的改善[1~3].垂体卒中也可以表现为亚急性的,临床过程进展缓慢,可从数天至数周[4].大多数暴发性卒中,如果不立即进行手术减压和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治疗,可导致患者很快死亡.

    关键词: 垂体腺瘤 出血 梗死
  • 雌激素诱发泌乳素垂体腺瘤的基础研究进展

    作者:罗斌;于春江

    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人群发病率为1/10 ~7/10万[1].泌乳素垂体腺瘤(prolactinomas)是常见的分泌性垂体腺瘤(40%~60%).由于血清泌乳素(prolactin,PRL)持续增高,临床上表现以性腺功能减低和泌乳为主的综合征.本病好发于育龄期,女性多于男性;儿童和老年人少见.

  • 垂体腺瘤合并脑膜瘤手术切除1例报告

    作者:李涛;王洪杰;苏刚;朱庆林;范薏

    患者,男性,29岁.因双眼视物模糊半年入院.查体:左眼视力0.2,矫正视力1.0,右眼视力15 cm指数.视野舣颞侧偏肓.眼底检查:左眼底视乳头色稍淡界清,中心凹反射清;右眼底视乳头色苍白界清,中心凹反射清.

  • 垂体外鞍旁垂体腺瘤引起的库兴病2例报告

    作者:幸兵;任祖渊;苏长保;王任直;杨义;马文斌;李永宁

    垂体外鞍旁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eorticotropic hormone,ACTH)腺瘤引起的库兴病临床上罕见,由于肿瘤位于垂体腺以外的部位,也称为异位库兴综合征(ectopic Cushing's syndrome,ECS).本文总结2例该病的诊治经验并复习文献,报道如下.

  • 垂体腺瘤合并脑血管病3例报告

    作者:林元相;何理盛;康德智;林章雅;张义成

    我院收治3例垂体腺瘤合并脑血管病,现报告如下:例1,男,45岁,因"视力下降、性欲减退2年,头痛2个月"入院.体检:神志清,胡须、阴毛稀少.视力:左0.8,右眼前手动.左眼颞侧、右眼周边视野缺损.双乳房可挤出稀白乳汁.血皮质醇:上午8时为422.29 nmol/l,下午4时为313.68 nmol/l;血泌乳素(prolactin, PRL)>9.1 nmol/l;雌二醇(estradiol,E)<70pmol/l,睾酮(testosterone, T)为5.86 nmol/l,其余正常.颅脑CT、MRI示3.7 cm×2.8 cm大小囊、实性肿块,位于鞍内及鞍上区,视交叉明显受压.行右翼点入路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右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有大小为3 mm的动脉瘤,给予夹闭.肿瘤位于视交叉前下方,有囊性变,质软易吸除.病理报告:垂体腺瘤.诊断:垂体腺瘤并动脉瘤.恢复顺利出院.随访5年无复发.

    关键词: 垂体腺瘤 脑血管病
  • 异位垂体腺瘤2例报告

    作者:王振宇;胡择勇

    异位垂体腺瘤发生于蝶鞍以外的异位垂体组织,它常独立存在,与鞍内垂体腺无关.迄今为止,文献中已有40多例异位垂体腺瘤的报道.本文报道2例发生于蝶窦与斜坡内的异位垂体腺瘤,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 垂体腺瘤切除术后低钠血症的病因和治疗

    作者:刘先进;孙青芳;卞留贯;赵卫国;沈健康;李小英;宁光

    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并发低钠血症是术后水钠失衡常见表现之一,通过分析110例垂体腺瘤手术病例,对发生低钠血症病因和治疗对策进行了相关研究.

  • 巨大垂体腺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贺昭忠;于新华;杨新生;胥建;杨文辰

    我院自1998年至2006年收治垂体腺瘤476例,其中符合巨大垂体腺瘤(肿瘤直径>4 cm)49例.我们应用显微手术技术,采取不同手术入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 垂体腺瘤外科治疗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师蔚

    一、垂体腺瘤手术史是医学科技发展结果人们对垂体腺瘤的认识已有上百年历史.自十九世纪以来,医学家对垂体腺瘤的外科治疗,进行了多方面、多种手术方法的研究和实践,经历了极其复杂的认识与探索过程,迄今已创立了十几种手术方法,但其设计思维主要是经蝶(颅外)和经颅(颅内)入路两种途径.

  • MicroRNA在垂体腺瘤中的研究

    作者:王雪峰;孙鹏鹏

    垂体腺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10%~15%[1].虽然大多数垂体腺瘤是良性肿瘤,但是它常常引起一些内分泌症状,如巨人症、闭经泌乳及Cushing综合征等;另外由于其在颅内的特殊位置,肿瘤的增大和侵袭往往引起头痛、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等症状.

  • 重视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基础研究

    作者:章翔;干小强

    近年来,垂体腺瘤的诊断和治疗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对于侵袭性垂体腺瘤(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IPA)来说,仍具有挑战性[1,2].有关IPA的治疗策略,除部分对溴隐停等药物敏感的泌乳素瘤之外,几乎均是采用手术切除和/或术后行放射外科治疗.

  • 提倡垂体腺瘤的个体化及综合性治疗

    作者:张剑宁;章翔

    垂体腺瘤的外科治疗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早期由于诊断技术落后,患者常常因肿瘤过大导致视力严重障碍或颅内压增高危及生命才来就诊,治疗以挽救生命及视力为主要目的.随着CT、MRI的普及应用,垂体腺瘤患者就诊时多以内分泌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部分伴有视力、视野障碍,因此,手术治疗多以改善内分泌功能为主要目的.

  • 加强垂体腺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作者:

    体腺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其人群发病率约为1/10万.在颅内肿瘤中,其发生率仅次于脑胶质瘤和脑膜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随着现代分子病理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神经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垂体腺瘤的发生和发展机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而伴随着神经影像学、内分泌学、微侵袭神经外科学和放射医学的快速发展,以及神经导航、神经内镜、术中影像技术和新型药物的应用,垂体腺瘤的临床诊治水平也获得了显著的提高.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垂体腺瘤发病的确切机制尚未彻底阐明,垂体微腺瘤的早期诊断仍有一定困难,一些巨大垂体腺瘤和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治疗效果尚难令人满意.因此,垂体腺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仍然是任重而道远,需不断地深入和加强.

  • 垂体腺瘤的基因治疗

    作者:马驰原;卢亦成

    垂体腺瘤是良性肿瘤,但肿瘤引起的激素过度分泌症状及占位效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迫切需要有效的治疗.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垂体腺瘤基因治疗研究已逐步展开.

    关键词: 垂体腺瘤 基因治疗
1844 条记录 84/93 页 « 12...81828384858687...929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