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科学通报(英文版)杂志

神经科学通报(英文版)

神经科学通报(英文版)杂志

Neuroscience Bulletin 신경과학통보(영문판)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影响因子: 0.74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3-7067
  • 国内刊号: 31-1975/R
  • 发行周期:
  • 邮发: 4-608
  • 曾用名: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神经科学通报杂志(英);神经科学通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神经科学通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路长林(常务) 李朝义 赵志奇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大鼠发育过程中视皮层神经元视觉依赖性突触反应的变化

    作者:涂娅莉;刘应兵;张莉

    目的:研究大鼠不同发育阶段视皮层各层次神经元的被动膜学特性和突触传递特性,探讨视觉经验在视皮层发育过程中对神经元突触的修饰作用.方法:依年龄将57只4~28d龄SD大鼠分为两组:睁眼前组(即1,2周龄组);睁眼后组(即3,4周龄组),应用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获得视皮层神经元的全细胞记录,在电压钳下应用强度为0.1~1.0mA刺激来引起神经元的突触后电流(postsynaptic currents,PSCs).结果:156个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的PSCs可分为无反应型、单突触反应型和多突触反应型三种类型.大鼠睁眼前无反应型细胞的百分率为57.3%,而睁眼后下降至11.94%(P<0.001);多突触反应型细胞所占的百分率则由睁眼前的12.36%上升至睁眼后的31.34%(P<0.05).出生后1周内的细胞属于不成熟细胞:阻抗高(RN>1.0 GΩ)、峰值低(约0.87 mA)、下降时间短(约0.98ms).4周龄(22~28d)的神经元则属于成熟型细胞:阻抗低(RN<310 MΩ)、峰值高(约66 mA)、下降时间长(约225ms).1~3周龄神经元的电生理学特性则是介于上述两者之间.钳制电压为-70 mV时,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大,神经元PSCs的波幅也逐渐增大.与Ⅳ层组相比,Ⅱ~Ⅲ层组神经元PSCs的峰值明显增高(约34 pA),下降时间延长(约69 ms)、潜伏期延长(约5ms).结论:无形觉刺激的情况下,神经元突触多处于静息状态,出生后静息突触向功能突触的转变可能是突触联系的活动依赖性修饰的一种形式.视皮层神经元在出生后发育过程中,其功能的成熟表现为在视觉刺激下,视觉依赖性突触的形成和重新分布,表明了相邻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局部神经元网络的整合功能.在视皮层神经元突触联系的修饰中,视觉经验起决定性作用.

  • 化学性腹腔神经节毁损逆转胰腺癌痛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

    作者:汪涛;田伏州;蔡忠红;陈琪

    目的:探讨化学性腹腔神经节毁损对胰腺癌痛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B超介导细针穿刺,对32例胰腺癌患者腹腔神经节注射无水乙醇实施化学性毁损治疗,以缓解剧烈癌性疼痛.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7,15,30 d检测外周血CD+3,CD+4,CD+8和β-EP水平;3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治疗前,32例胰腺癌痛患者CD+3,CD+4,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化学性神经毁损后,癌痛组患者CD+3,CD+4,CD+8水平和血浆β-EP含量明显上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7 th day,P<0.05;P<0.01);β-EP变化(3 rd day,P<0.01)早于T亚群(7 th day,P<0.05).结论:化学性腹腔神经节毁损能明显改善胰腺癌痛患者T亚群抑制状态,β-EP可能参与这一免疫调节.

  • 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

    作者:盛春燕;尹岭;韩勇;郭清华;陈小星

    目的:了解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间的关系及叶酸对Hcy水平的影响和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作用.方法:24只糖尿病KKAy小鼠分为3组:糖尿病诱发饮食组(KA组);高蛋氨酸饮食组(KB组);喂养高蛋氨酸饮食的基础上加用叶酸组(KC组).16只C57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分为2组:糖尿病诱发饮食组(CA组);高蛋氨酸饮食组(CB组).测定血糖、体重、血浆HCY、叶酸浓度,并观察光镜下及电镜下坐骨神经结构变化.结果:糖尿病小鼠喂饲蛋氨酸后出现高Hcy血症,对照组无此改变.糖尿病小鼠的坐骨神经出现不同程度的缺血性改变,且与Hcy水平相关.叶酸可减轻坐骨神经损害的程度.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叶酸可起到干预作用.

  • 褪黑素抑制实验性老化大鼠海马注射Aβ1-40毒性作用

    作者:谢桂琴;孙秀兰;田苏平;陈启盛

    目的:观察褪黑素(melatonin,MT)对实验性老年性痴呆大鼠的防治作用.方法:连续6周腹腔内注射D-半乳糖,双侧海马内注射Aβ1-40造成AD模型.以Y-型迷宫、一次性被动回避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行为,测定大脑皮层脂褐素含量以及海马线粒体膜流动性、SOD活性、MDA含量,电镜观察海马超微结构.结果:褪黑素可显著改善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明显逆转海马SOD活性、MDA含量及皮层脂褐素含量相对其正常水平的增高,阻抑海马神经元的变性及凋亡.结论:褪黑素可能通过影响自由基水平对实验性老年性痴呆大鼠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 Bcl-2家族参与β-淀粉样蛋白对PC12细胞的致凋亡作用

    作者:邵梅;陈生弟;刘振国;刘军

    目的:研究bcl-2家族(主要是bcl-xl和bax)基因及相关蛋白是否参与水溶性淀粉样蛋白对培养的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应用电镜和DNA电泳判断细胞损伤途径,应用RT-PCR,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印迹判断bcl-2家族及其相关蛋白是否参与淀粉样蛋白的损伤作用.结果:10 μmol/L Aβ25-35作用24 h后,电镜和DNA电泳均显示Aβ25-35可以导致PC12细胞凋亡;RT-PCR表明药物作用后6 h,bcl-xl mRNA表达量减少而bax mRNA表达量增加;免疫印迹和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药物作用后24h,Bax蛋白增加而Bcl-xl无明显改变.结论:水溶性淀粉样蛋白可以导致神经细胞凋亡,bcl-2家族参与了作用环节,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起着重要的作用.

  • 大鼠短暂局灶性大脑中动脉缺血后calpain的表达

    作者:王宇卉;夏春林;强华;邵福源

    目的:研究calpain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进一步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分子机制,为治疗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Belayev改良的La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MCA)缺血/再灌注模型,TTC染色观察梗死灶的形成,分别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鼠脑中calpain mRNA与活性蛋白的表达.结果:缺血2 h再灌注24 h,TTC染色见明显的梗死灶形成,正常脑组织、假手术组及MCAO缺血对侧脑中有少量的calpainmRNA表达,但活性蛋白几无表达;缺血脑组织calpain mRNA表达及蛋白质活化均显著增加,呈双峰式,MCA缺血2 h增加,再灌注4 h减少,至24 h更明显增高,而48 h又有所下降.结论:Calpain参与了缺血性脑损伤过程,尤其在迟发性神经元死亡中起重要作用.

  • 32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ApoE基因型

    作者:王晓平;鲍远程;王新辉;刘际;周江宁

    目的:初步研究中国人肝豆状核变性的ApoE基因型特征.方法:提取32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抗凝全血标本中的DNA,对其ApoE基因型进行PCR测定,并结合临床症状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2例标本中ApoEε3/3基因型23例(71.9%),ApoEε2/3基因型4例(12.5%),ApoEε3/4基因型5例(15.6%).具有ApoEε3/3基因型患者起病年龄统计上较非ApoEε3/3基因型起病年龄显著延迟(t=2.17,P<0.05),但基因频率分布ApoEε2(0.063),ApoEε3(0.860),ApoEε4(0.078)与正常国人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且与国外肝豆状核变性研究结果明显不同.结论:纯合子ApoEε3/3可能是肝豆状核变性保护因子,但ApoEε4等位基因不能肯定为HLD这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危险因子.

  • Nurr1基因的克隆及其在C17.2神经干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刘卫国;陈生弟;李彪;陈琰;孙秀;陆国强

    目的:通过克隆Nurr1基因并在神经干细胞中表达,探讨其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特别是帕金森病提供基因工程细胞.方法:采用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 reaction)方法获取Nurr1 cDNA,并克隆至pcDNA3.1-hygro载体中,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再将Nurr1基因经Lipofectamine2000转染,在C17.2神经干细胞中稳定表达.结果:经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Blot印迹分析、鉴定Nurr1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正确.结论:Nurr1基因成功导入神经干细胞并表达,为实施基因工程细胞移植治疗PD奠定了基础.

  • 卵巢切除后脑缺血再灌海马CA1区ET-3和GFAP的表达

    作者:张志君;马志健;刘正清;蔡维君;文晓丹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损伤中雌激素与ET-3,GFAP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雌性昆明小鼠卵巢切除结合脑缺血再灌的动物模型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动物分为3组:①缺血再灌组(IR),双侧颈总动脉结扎7 min,再灌1,3,5,14 d;②卵巢切除/缺血再灌组(OVX/IR),在缺血再灌前1周作卵巢切除术;③假手术对照组.结果:对照组海马CA1区可见少量ET-3和GFAP免疫阳性细胞散在分布,IR组和OVX/IR组各时间点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缺血再灌1 d时,OVX/IR组ET-3和GFAP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IR组(P<0.01);5 d时,OVX/IR组和IR组ET-3和GFAP阳性细胞数达高峰,在时空变化上存在一致性.结论:雌激素可能在缺血再灌的早期参与对ET-3和GFAP的调控而起保护作用.

  • 大鼠生后发育中听皮层NR1 mRNA的表达

    作者:卢静萍;崔一蕾;毕彩霞;吴芳;董素珍;孙心德

    目的:研究大鼠生后发育过程中,听皮层神经元NMDA受体NR1 mRNA的表达.方法:采用特异性DIG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分别在动物出生后第7,14,21,28,35,42,49,56天和成年,检测听皮层NR1 mRNA阳性神经元的分布.结果:NR1亚单位mRNA阳性神经元从出生后第7天即可检测到,之后,随着天龄增加,阳性神经元分布密度呈明显递增趋势.期间,从生后第7天到第14天阳性神经元密度增加快,增加了33.80%.到生后第35天NR1 mRNA表达达到高峰,一直保持到成年.对称的两侧听皮层阳性神经元表达模式完全一致.结论:听皮层NR1 mRNA表达与动物年龄相关.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在皮层水平上探讨生后听觉功能发育可塑性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资料.

  • Nurr1在MN9D细胞中的过表达及其对酪氨酸羟化酶的影响

    作者:杨秋慧;杨慧;赵焕英;姜传涛;徐群渊

    目的:观察MN9D细胞中Nurr1的表达和分布及Nurr1过表达对酪氨酸羟化酶的影响.方法:应用高压液相色谱、免疫细胞化学、转基因、Western blot和Northern blot等方法检测了MN9D细胞中多巴胺及其代谢物的水平和Nurr1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建立了过表达Nurr1的细胞株并观察了Nurr1过表达对TH基因的影响.结果:MN9D细胞裂解液中含有大量多巴胺及其代谢物;Nurr1蛋白主要分布在MN9D细胞的胞质中,尤以核周多;MN9D细胞中有Nurr1的mRNA存在和蛋白质的表达;过表达Nurr1的MN9D细胞A1株酪氨酸羟化酶表达增高.结论:Nurr1与多巴胺能神经元发育有关,有可能用于帕金森病的基因治疗.

  • IL-1α对神经前体细胞Nurr1基因的诱导表达

    作者:孙秀;陈生弟;刘振国;刘卫国;梁粱;徐洁懿

    目的:了解中脑和纹状体神经前体细胞Nurr1基因的表达以及IL-1α对中脑神经前体细胞和纹状体神经前体细胞Nurr1基因的诱导表达作用.方法:采用RT-PCR,Westem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中脑和纹状体神经前体细胞内Nurr1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观察IL-1α对中脑和纹状体神经前体细胞Nurr1 mRNA的诱导表达作用.结果:中脑和纹状体神经前体细胞均表达Nurr1mRNA和蛋白质,中脑神经前体细胞的Nurr1表达量多于纹状体神经前体细胞.IL-1 α可诱导中脑神经前体细胞Nurr1 mRNA的快速表达,IL-1α(100pg/mL)作用1 h后,Nurr 1mRNA表达增加,3 h后Nurr1 mRNA表达达到高峰,24 h后恢复至基线水平.而纹状体神经前体细胞的Nurr1mRNA在IL-1α诱导后无明显变化.结论:IL-1α可能通过Nurr1的过度表达促进中脑神经前体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方向分化.

  • 微量海人酸注入大鼠延髓网状背侧亚核诱导的Fos表达及其与NADPH-d的共存

    作者:高永静;凌树才;倪衡建

    目的:研究大鼠网状背侧亚核的功能传出通路及该通路上NADPH-d的分布.方法:将微量海人酸注入大鼠延髓网状背侧亚核,2 h后灌注,脑片进行NADPH-d组织化学和Fos免疫组化染色.结果:Fos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中缝背核(DR)、中缝大核(NRM)、蓝斑(LC)、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vlPAG)和下丘脑室旁核.Fos/NADPH-d双标细胞主要分布于巨细胞网状核、下丘脑室旁核和中缝大核.结论:大鼠延髓网状背侧亚核与脊髓上中枢存在广泛的功能联系,而且在延髓网状背侧亚核的功能传出通路上有一氧化氮合酶的分布.

  • 蛋白偶联内向整流钾通道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煜;杨晓苏;龙小艳;肖波

    G蛋白偶联内向整流钾通道(GIRK)是内向整流钾通道中的一个亚家族,由5个亚单元GIRK 1~5组成.它能调节心率及神经细胞兴奋性和静息电位的水平,起慢突触后抑制作用.本文主要阐述GIRK在基因结构、分布、调控和病理生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GIRK 钾通道 weaver突变
  • 核因子-κB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长安;史锋;朱成刚;张耀洲

    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由两个亚单元组成,均属于Rel家族蛋白.它在细胞内与NF-κB抑制蛋白(I-κB)结合呈非活性状态,当被神经生长因子(NGF)、β-淀粉样蛋白前体(βAPP)等刺激物激活后便与I-κB解离而转入核内与特定的启动子结合,从而调控基因表达.NF-κB不仅促进神经的发育与神经可塑性,还与神经细胞的凋亡有关,在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分子*细胞生物学常用词汇(R部)

    作者:

    关键词: 分子 细胞生物学
  • 科学交流中的负责行为(续1)

    作者:

    关键词: 科学交流
神经科学通报(英文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