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口腔医学杂志

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杂志

Stomatology 구강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6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9872
  • 国内刊号: 32-125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7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口腔医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王林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Demirjian法评估汉族人群第三磨牙的矿化发育

    作者:

    目的 运用Demirjian法评估汉族人群第三磨牙的矿化发育.方法 运用Demirjian法测定1 485名汉族人群的4个第三磨牙达到各个矿化发育阶段的平均年龄和正常范围,比较同性别人群左右侧、上下颌第三磨牙及不同性别人群第三磨牙矿化发育的差异.结果 第三磨牙发育女性早于男性,下颌早于上颌,左右侧无差异.结论 汉族人群第三磨牙的矿化发育有独特的规律.

    关键词: 第三磨牙 Demirjian法
  • 3种溶液对早期釉质龋再矿化作用的扫描电镜观察

    作者:

    目的 观察比较碳酸氢钠溶液、氟化钠溶液及碳酸氢钠与氟化钠混合液对人工釉质龋的再矿化作用.方法 选择因正畸拔除的前磨牙制备成牙釉质标本,用凝胶酸蚀法形成人工釉质龋模型,脱矿标本分别经碳酸氢钠溶液、氟化钠溶液及碳酸氢钠与氟化钠混合液及双蒸水浸泡1周后,扫描电镜观察比较经不同溶液处理的脱矿釉质标本表面形态差异.结果 经碳酸氢钠溶液、氟化钠溶液及碳酸氢钠与氟化钠混合液浸泡的脱矿釉质表面均有不同程度矿物质沉积,其中,经碳酸氢钠与氟化钠混合液浸泡的脱矿釉质表面形成的沉积物更规则、明显.结论 碳酸氢钠溶液能够促进脱矿釉质再矿化,且能增强氟化钠溶液对早期釉质龋的再矿化作用.

  • 电阻应变花测量法研究2种不同材料对全冠的力学性能影响

    作者: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合金对固定义齿刚性及粘结层破坏负荷的影响.方法 制作带有悬臂梁的轴面厚度为1.0 mm的铸造钴铬合金及金合金冠试件各5个,采用电阻应变花测量法分别检测冠在试戴和玻璃离子水门汀粘结状态下、咬合面中央和悬臂梁末端加载时的应力-应变情况及粘结层的破坏负荷.结果 粘结状态下悬臂梁末端负荷时冠的应变较试戴时显著减小,在悬臂梁正下方应变大.两种不同合金冠的应变及粘结层的破坏负荷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固定义齿粘结后其刚性增强;悬臂梁末端受力更易造成冠的变形和粘结层的破坏.

  • 宿迁地区单纯性Bolton指数不调情况的研究

    作者:

    目的 探索宿迁地区正畸患者中单纯性Bolton指数不调的分布情况和病因.方法 收集正畸患者共1024人,研究单纯性Bolton指数不调患者及亲代的不调量、不调部位、与亲子代间关联的等因素,并区分安氏Ⅰ类、Ⅱ类、Ⅲ类进行观测.结果 单纯性全牙列Bolton指数不调者占所有全牙列Bolton指数不调患者的48.51%,主要是由于前牙区Bolton指数不调所致,平均不调量为(-0.3±2.6) mm,不调部位和不调量在亲子代之间具有相关性,三类安氏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单纯性Bolton指数不调在正畸患者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主要是由前牙宽度不调引起,遗传因素在其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人工骨修复颅骨缺损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

    目的 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骨作为骨缺损修复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将人工骨材料的预制件植入人工形成的兔颅骨临界缺损区域内,通过大体标本观察、X线及锝(99mTc)亚甲基二磷酸盐核素骨显像检查评价该材料的骨缺损修复能力,并动态评价修复后受植区内的骨代谢变化.结果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生物活性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颅骨及其颅内代谢无影响,可在兔颅骨临界缺损区域内引导骨再生.结论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生物活性人工骨材料具备骨缺损修复材料所需的良好生物学特性.

  • 氟对体外培养人牙胚TGF-β1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

    目的 研究氟对牙胚发育早期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牙胚体外培养模型,观察低剂量(20 mg/L)和中剂量(50 mg/L)的氟作用于分泌前期牙胚后,TGF-β1表达情况的变化.采用图像分析仪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灰度分析,并对灰度值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在分泌前期TGF-β1的表达主要在造釉器,在20 mg/L、50 mg/L的氟条件下从培养第4天开始TGF-β1的表达显著降低.结论 在牙胚发育早期,TGF-β1主要在上皮表达, TGF-β1可能通过旁分泌和自分泌来调节内釉上皮细胞、牙乳头细胞的分化及基质的合成与分泌,低剂量和中剂量的氟显著抑制TGF-β1的表达,提示氟可能通过抑制TGF-β1的表达而抑制了内釉上皮细胞和牙乳头细胞的分化及随后的基质合成与分泌.

    关键词: 牙胚 培养 TGF-β1
  • 咽旁颞下区肿瘤的手术治疗探讨

    作者:

    目的 探讨咽旁颞下区肿瘤的有效诊治途径.方法 回顾2003-2006 年我科手术治疗咽旁颞下区肿瘤11 例.手术采用颌下进路和耳前颌下进路,恶性肿瘤术后行放疗或化疗.结果 11例患者10例手术患者肿瘤肉眼下全切除,1例放弃手术.术后病检:良性肿瘤2例, 恶性肿瘤9例.结论 ①CT 扫描和术中冰冻活检可有效指导手术治疗咽旁颞下区肿瘤.②颌下进路是该区肿瘤较好的手术途径,在累及腮腺、下颌升支的恶性咽旁颞下区肿瘤切除术中采用耳前颌下进路联合下颌升支切除中效果好.

  • Vitapex治疗成年患者根尖发育不全伴窦型慢性根尖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

    目的 观察Vitapex治疗成年患者根尖发育不全伴窦型慢性根尖周炎患牙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成年患者根尖发育不全并发窦型慢性根尖周炎患牙32颗,用Vitapex糊剂行根尖诱导术,定期复查,在确认根尖有硬组织形成,行永久性充填.结果 根尖发育完成5例,占15.6%;根尖形成钙化桥24例,占75%;失败3例,占9.4%.总有效率90.6%.结论 Vitapex治疗成年患者根尖未完全发育伴窦型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大学生牙科焦虑症及对选择种植修复选择的影响分析

    作者: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牙科焦虑症情况和牙科焦虑症对种植修复选择的影响.方法 用改良牙科焦虑量表对12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性别分析牙科焦虑症情况,并按问卷得分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组:牙科焦虑症患者和非牙科焦虑症患者.对两组的种植修复的选择情况进行分析,并按组统计不选择种植修复的原因.结果 大学生中女性牙科焦虑症发病率较男性高.牙科焦虑症患者对种植修复选择相对较少.不选择种植修复的原因以害怕手术和害怕疼痛为主.结论 提高对种植牙的认识,减轻对种植牙的焦虑,可以让更多人选择种植.

  • SEMA 3A及其受体NRP-1及Plexin A1在口腔癌中的表达及其可能的作用

    作者:

    目的 研究Semaphorin 3A(SEMA 3A)及其受体Neuropilin1(NRP1)和Plexin A1在口腔癌组织和细胞(ACC2,ACCM和TCa)中的表达情况,并推测其在口腔癌生成中的可能意义.方法 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ing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EMA 3A、NRP-1及Plexin A1在口腔癌(ACC2,ACCM 和 TCa)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所有口腔癌组织和癌细胞中均可检测到NRP-1和Plexin A1的表达,但SEMA 3A相对表达较弱.Western bloting、RT-PCR提示NRP-1,Plexin A1呈高表达,而SEMA 3A表达较低.在免疫组织化学中显示癌及癌周组织中NRP-1均呈高表达,且癌巢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间隙组织, SEMA 3A呈较弱表达.结论 三种不同头颈肿瘤及细胞系中NRP-1,Plexin A1表达均较高,提示在肿瘤的发展进程中,Plexin A1可能对肿瘤本身的发生,增殖及肿瘤的血管生成均可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通过其它的Semaphorin家族成员实现.

  • 手用ProTaper镍钛锉临床折断原因的初步分析

    作者:

    目的 通过记录手用ProTaper镍钛锉临床折断前使用次数,观察其断口形貌的改变,分析折断原因.方法 收集临床中记录的废弃手用ProTaper镍钛锉21套(S1-F2)共105支和一套未经使用的手用ProTaper镍钛锉对比,通过肉眼和扫描电镜对其外观和断口形貌进行观察,比较不同使用次数器械受损情况.结果 所有根管锉的切割刃肉眼观察无缺陷.SEM观测根管锉的侧面形貌显示在使用过的根管锉靠近断口区,有许多裂纹,呈锐利Ⅰ型平面断口,应属于弯曲疲劳折断,而未使用过的新根管锉表面未见裂纹.F2折断机会多,折断前使用次数少,一般在使用45~50次左右易断;S1在55~60次易断,其次为F1,不易折断的为S2.结论 在熟练掌握正确的使用技术后,手用ProTaper镍钛锉在使用40~50个根管后容易发生断针.

  • 早产儿乳牙釉质发育缺陷及患龋状况的临床研究

    作者:

    目的 研究早产儿乳牙釉质发育缺陷及龋病的发病率,并探讨两者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3~7岁早产儿及足月出生儿两组各173名,进行乳牙釉质发育缺陷及患龋情况的调查统计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 早产儿组釉质发育缺陷(DDE)的患病率(63.58%)明显高于正常出生组DDE的患病率(34.10%),其患病率男女性别间无明显差异.DDE好发于上颌切牙.早产儿组的患龋率(69.36%)与正常出生组的患龋率(71.68%)无明显差异.结论 早产儿的乳牙釉质发育缺陷率较高,做好早产儿的口腔保健及父母的口腔健康知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 苏州市7~14岁学生口腔健康综合干预疗效分析

    作者:

    目的 对苏州市7~14岁学生进行综合口腔健康干预,探索适宜的学生口腔健康干预措施.方法 分层抽取4所学校的学生608名,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给予口腔检查,对干预组学生采取强化口腔健康教育、右下第一恒磨牙做窝沟封闭和涂氟保护漆,1年后再次对2组学生进行口腔复查,记录结果并分析.结果 干预前,2组学生患龋率没有差异;干预后,干预组学生患龋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别;干预组新发病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 口腔健康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学生的患龋率及发病率.

  • 5种牙本质粘结系统粘结强度的比较

    作者:

    目的 用微拉伸粘结强度检测法评价5种不同类型的牙本质粘结系统与正常牙本质的粘结强度,用体视显微镜分析其断裂类型.方法 选择25 颗正畸治疗拔除的健康前磨牙,去除牙合面釉质层,随机均分为5组.选用5种牙本质粘结系统:传统三步法全酸蚀粘结系统All-Bond 2组、两步法全酸蚀粘结系统Prime & Bond NT组、两步法自酸蚀粘结系统 Fluoro-Bond组、一步法自酸蚀粘结系统Xeno Ⅲ组和一步法自酸蚀粘结系统iBond组,分别用于暴露的表层牙本质面上,再用蓝色复合树脂恢复牙冠至要求高度.用低速锯将牙齿片切为横截面积约0.81 mm2的长方体状样本,用微拉伸测试仪检测其粘结强度,加载速度为1 mm/ min.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样本断端形态.用SPSS 11.5对微拉伸粘结强度测试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种牙本质粘结系统的微拉伸粘结强度分别为All-Bond 2组 (28.74±5.15)MPa ,Prime & Bond NT组 (25.85±3.37)MPa、Fluoro-Bond组 (20.60±2.96) MPa、Xeno 组(22.93±3.97) MPa、iBond组 (25.67±4.72) MPa.All-Bond 2 组的微拉伸粘结强度与Prime & Bond NT组测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高于Fluoro-Bond组、Xeno 组和iBond组,后两者的测值间差异无显著性,Fluoro-Bond组和Xeno 组亦无显著差异.体视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样本的断裂类型都是粘结面型断裂.结论 5种牙本质粘结系统与正常牙本质的粘结强度存在差异,All-Bond 2 的粘结强度高,但临床操作复杂,技术要求较高;Xeno Ⅲ、iBond使用方法较简单,对牙髓的影响可能较小.

  • 颈侧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

    作者:

    目的 探讨以包含颈外静脉的颈侧皮瓣修复颊癌、舌癌、口底癌及牙龈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方法根据软组织缺损面积,设计蒂部位于颌后区,包含真皮层、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MAS,Superficial Musculoaponeourotic System)层、颈浅筋膜层及颈深筋膜浅层,且包含颈外静脉的皮瓣,待口腔肿瘤切除后,经皮下隧道修复术区缺损.蒂部宽4.0 cm,皮瓣大面积14.0 cm×4.0 cm.结果 临床应用20例,术后1例患者修复区的皮瓣完全坏死,逐步剪除坏死部分,终血供较好的皮瓣基底部与口底创面愈合,2例皮瓣远端出现部分坏死,经换药去除坏死皮瓣后愈合.结论 颈侧皮瓣手术方法简单,取瓣方便,血供较好,皮瓣长宽比较大,适合用于全身状况较差且组织缺损较小的患者.

  • 白细胞介素与牙周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是非常重要的细胞因子家族,它们在免疫细胞的成熟、活化、增殖和免疫调节等一系列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在牙周炎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入研究白细胞介素和牙周炎的关系,对牙周炎的病因研究、预防、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有深远意义.

  • 自贡市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发病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

    目的 调查自贡市3~7岁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发病情况.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由专职口腔保健医生在自然光线下采取视诊和探诊进行检查.龋病调查按龋病、牙周病全国性统一调查规定进行.结果 总患龋率56.84%,受检者龋均2.65,患者龋均4.66.结论 年龄、口腔卫生、生活条件等均与龋病发病有着密切关系,学龄前便应抓紧防治龋病工作.

  • 可吸收内固定板在上下颌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

    目的 探讨可吸收材料用于颌骨骨折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和不足之处. 方法选自2005年1月-2008年4月间行可吸收板切复内固定术病例共24例,随访3个月~3年,进行临床总结分析. 结果 24例手术均一期愈合,随访者未见严重手术并发症. 结论可吸收材料是上颌骨、颧骨颧弓、下颌髁状突骨折合适的内固定材料.

  • 超声波和中频电疗联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疗效观察

    作者: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6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患者,采用超声波和中频电疗联合治疗.中频电疗仪选用频率2 000连续治疗波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立即采用超声波治疗仪进行治疗.结果 经过上述方法的治疗,总有效率达96%.结论 超声波和中频电疗联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二者结合可起到协同促进作用,使疼痛明显缓解.

  • 正畸和美容修复治疗前牙间隙24例的临床体会

    作者:

    我们对24例因缺牙等原因引起的异常牙间隙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对异常间隙进行关闭和重新分配,并进行相应的修复治疗,观察修复后4~5年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间隙 美容修复
  • 后牙插销式分体桩的应用体会

    作者:

    后牙残根残冠的保存主要靠根管治疗后桩核冠修复来完成.本文介绍一种分体式后牙桩,以解决后牙桩不同就位道的瓶颈,提高后牙残根残冠的保存率.

    关键词: 桩核 后牙 残冠 残根
  • 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固定矫治治疗安氏Ⅰ类错(牙合)1例

    作者:

    1 病例报告患者,男,33岁,因上前牙间隙、前突,下前牙拥挤不齐就诊.临床表现及检查:两侧磨牙、尖牙关系Ⅰ类.面部比例协调、对称,轻度开唇露齿,软组织侧貌基本正常.所有恒牙已完全萌出建牙合(下颌第三磨牙除外).前牙Ⅲ度深覆牙合、覆盖7 mm,上颌间隙3 mm,下前牙拥挤3 mm, 31、41、32、42、33、43扭转.开闭口运动无异常,双侧耳屏前无压痛,开闭口无弹响.

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