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口腔医学杂志

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杂志

Stomatology 구강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6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9872
  • 国内刊号: 32-125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7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口腔医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王林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L型钙通道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影响的研究

    作者:温丽;代媛媛;原工杰;陈昕;丁寅

    目的 研究L型钙通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SD大鼠BMSCs原代培养、传代;RT-PCR检测BMSCs钙通道基因的表达;取第3代BMSCs,分为2组,实验组加入L型钙通道阻断剂硝苯地平(nifedipine,Nif),对照组不加药.MTT法测量其吸光度(A)值、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RT-PCR结果显示,L型钙通道alC、CCHL2a亚基的mRNA呈高表达; L型钙通道阻断后,从BMSCs增殖第3天开始,实验组与对照组A值比较,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经Nif作用后,实验组S、S+G2M 期细胞比例减少,GO/G1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阻断L型钙通道可抑制BMSCs的DNA合成进而抑制细胞增殖.

  • 下颌管定位与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后感觉神经障碍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作者:马嘉;张扬;卢利

    目的 用CT扫描来确定下颌前突患者下颌支部下颌管的定位,并评价下颌管与颊侧骨皮质之间骨髓腔宽度与术后感觉神经障碍(NSD)之间的关系.方法 把通过下颌管先形成的平面作为基础平面1,紧邻下颌第二磨牙远中与平面1相垂直作为平面5,二者角分线为平面3,平面1和3,3和5的角分线分别为平面2和4,共5个平面,在每一平面测量颊侧骨髓腔的宽度.以问卷的形式描述术后下牙槽神经分布区域的感觉改变.测量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卡方检验评价骨髓腔宽度和术后NSD之间的关系. 结果 颊侧骨髓腔宽度左右两侧无显著性差异(t=-0.871,P=0.384),其宽度的总体变化没有规律,在3、4层面距离小,各层之间差异有显著性(F=2.795,P=0.017).颊侧骨髓腔缺如(接触和融合型),在3和4层面出现几率较高.颊侧骨髓腔宽度为0的27侧100%发生术后NSD.未接触组63侧有14.3%发生术后NSD,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25.941,P<0.05).结论 颊侧骨髓腔的宽度是术后NSD的风险因子,当下颌管和颊侧骨皮质之间的骨髓腔宽度是0.9 mm或更小时,NSD更容易发生,当颊侧骨髓腔缺失时,从外侧骨皮质中分离下牙槽神经十分困难.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正常与牙周炎牙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研究

    作者:陈慧;李纾;唐开亮;刘晓花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正常与牙周炎的牙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PV两步法,检测VEGF在20例健康成人与20例慢性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的牙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健康组牙龈组织VEGF表达局限于上皮的颗粒层与部分棘层,其下方的结缔组织呈弱阳性表达,实验组牙龈组织上皮全层及结缔组织均呈强阳性表达,实验组VEGF表达高于健康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皮区P<0.01,结缔组织区P<0.05).结论 VEGF可能参与了牙周炎牙周袋壁龈组织的病理改变过程,在牙周炎发生发展及修复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 人特异性蛋白激酶-15基因在药物性牙龈增生及正常牙龈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作者:梅幼敏;狄昌萍;苏毅;徐艳

    目的 检测细胞增殖相关基因人特异性蛋白激酶-15(specific protein kinase 15,NYD-SP15)基因在药物性牙龈增生(drug-induced gingival over-growth,DGO)及正常牙龈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RT-PCR法检测13例药物性牙龈增生患者牙龈切除术中切除的增生牙龈组织标本(A组:钙通道阻滞剂,B组:抗癫痫药物,C组:免疫抑制剂)及20例正常牙龈组织(取自外伤冠折后行牙冠延长术中切除的牙龈组织)中NYD-SP15基因的表达.结果 药物性牙龈增生组织中NYD-SP15的mRNA水平高于正常牙龈组织( P< 0.05).在增生牙龈组织中,各药物组间NYD-SP15基因的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 NYD-SP15的异常表达在人药物性牙龈增生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该基因高表达与药物性牙龈增生发生的相关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 伴放线放线杆菌光滑株与粗糙株生长及磷酸胆碱表达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晶;钟德钰;王楠;徐全臣

    目的 绘制伴放线放线杆菌同一菌株不同表型的生长曲线,测定菌体蛋白表达上的差异.方法 采用液体培养基TSB培养伴放线放线杆菌分离株D7S及其光滑型菌株D7SS,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菌密度,连续观测30 h,绘制生长曲线.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后考马斯亮蓝染色比较两种表型的细菌蛋白的差异.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两种表型细菌蛋白对单克隆抗体TEPC-15的反应情况.结果 D7SS菌株比D7S菌株更早进入对数期和衰亡期;两型细菌全细胞蛋白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时蛋白带未见明显差异; 免疫印迹分析 D7S菌株在分子质量接近10 ku的蛋白中存在磷酸胆碱,而D7SS中未发现.结论 伴放线放线杆菌D7S和其光滑型菌株D7SS的生长曲线以及对TEPC-15抗体的反应性明显不同.

  • 不对称牵引对成年SD大鼠髁突软骨中胶原类型影响的研究

    作者:吴拓江;许跃;李煌;瞿灵丽;陈扬熙

    目的 观察不对称牵引作用下,成年SD大鼠髁突软骨中胶原类型的变化.方法 选用10周龄雄性SD大鼠220只(随机分为轻力组104只、重力组104只、对照组12只),实验组动物使用关节外固定加力装置,分别施加0.39 N 和1.18 N(轻力组和重力组),加力第28天拆除加力装置.在加力后3、7、14、28 d以及停止牵引后3、7、14、28 d分别取得标本,进行苦味素-天狼星红染色,用偏振光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 不同类型胶原的主要分布位置和排列形态不同,Ⅰ、Ⅱ、Ⅲ型胶原出现的部位和数量随着加力的大小和不同的实验阶段出现变化.Ⅲ型胶原较多出现在受力较大、负荷出现时间较长的部位.结论 成年个体的髁突软骨在外力刺激下,仍然出现胶原合成和类型的变化,重力组的胶原类型更替在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后仍然持续进行.

    关键词: 牵引 髁突 胶原
  •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骨植入治疗根分叉病变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波;李月玲;杨德龙

    目的 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骨植入治疗根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根分叉病变患者施行根分叉刮治术,并植入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骨,观察其疗效.对所得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牙周袋深度减少2.93 mm,附着丧失平均获得1.35 mm,牙龈出血指数减少1.62,经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骨植入对治疗根分叉病变有一定临床价值.

  • 腮腺腺淋巴瘤的MRI表现回顾性分析11例

    作者:许为人;何建明

    目的 探讨腮腺腺淋巴瘤MRI表现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1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MRI的影像学特征,影像学分析包括病灶数目、部位、大小、形态及信号.为了探讨腮腺腺淋巴瘤发病部位特征,在腮腺矢状面将其分成4个象限.11例中男9例,女2例;50岁以上者7例.结果 11例患者15侧发病,共19个病灶,其中病灶位于腮腺后下象限者15个;多发者6例;15个病灶边界清楚.结论 5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MRI发现腮腺浅叶的后下象限病灶,边界光整,内部信号不均匀,有轻中度强化,而且多发者,诊断时应首先考虑腺淋巴瘤可能.

  • 大鼠磨牙牙髓组织在程度不同的机械性损伤刺激后HSP70的表达及意义的研究

    作者:赵紫婷;王建平;苏士文;王佩佩

    目的 检测大鼠磨牙在程度不同的机械性钻磨损伤刺激(浅磨、深磨、穿髓)后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动态表达.方法 采用"二步法"免疫组化法观察HSP70在正常组、浅磨组、深磨24 h组、穿髓24 h组、穿髓3 d组和穿髓7 d组牙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浅磨组和正常组HSP70在牙髓组织中有个别标本弱阳性着色,与后4组相比P<0.01;深磨24 h组可见成牙本质细胞、成纤维细胞阳性表达,血管内皮细胞弱阳性表达;穿髓24 h组和3 d组表现为急性炎症反应,HSP70在成牙本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中均呈强阳性表达,成纤维细胞呈阳性表达;至穿髓7 d时为弱阳性表达.结论 在程度不同的钻磨刺激下,HSP70在鼠牙髓组织中的表达有强弱不同的动态变化;HSP70在牙髓损伤修复过程中可能是主要介导牙齿矿化修复的细胞因子之一.

  • 猪小肠黏膜下层作为盖髓剂的初步研究

    作者:曹春花;邹德荣;华丽;陆家瑜;唐凤勤

    目的 探讨猪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的生物相容性及作为盖髓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用Abraham法制备的猪小肠黏膜下层,与人牙髓细胞(human dental pulp cells,HDPCs)在体外复合培养并进行矿化诱导,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分别在复合培养第7、14、21天检测牙髓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水平,无材料的牙髓细胞矿化诱导组作为对照组.结果 牙髓细胞在猪小肠黏膜下层上生长良好,细胞表面有矿化晶体形成,说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碱性磷酸酶活性水平在第7、14、21天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Abraham方法制备的猪小肠黏膜下层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体外能促进牙髓细胞矿化,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盖髓剂.

  • 微型平导与Nance弓结合矫治深覆(牙合)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田存美;宋洁

    目的 探讨研究微型平导与Nance弓结合后矫治深覆(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微型平导与Nance弓结合制作成整体的固定装置应用于需增强支抗而配合欠佳的深覆(牙合)患者,在矫治前后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对相关数值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矫治后SNA没有改变,SNB增长3.34°,ANB减少3.32°,前面高增加2.57 mm,后面高增加1.66 mm.覆(牙合)减少了2.59 mm,打开咬合效果较快.结论 本装置能够有效刺激后牙升高增加前下面部垂直高度,是一种快速有效地打开咬合和加强支抗的方法.

  • 兔关节盘前移位后髁突软骨PRG4mRNA表达改变的研究

    作者:冯剑颖;谷志远;林新平;吴梦婕;王伟

    目的 分析兔颞颌关节盘前移位后髁突软骨PRG4 mRNA表达的动态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62只日本大耳白兔,48只建立关节盘前移位的动物模型,分期处死.6只为手术对照组,8只为空白对照.合成兔PRG mRNA 探针,原位杂交检测关节盘前移位后髁突软骨PRG4 mRNA 表达的动态改变.结果 PRG4 mRNA表达于髁突全层软骨.关节盘前移位后, PRG4 mRNA表达一过性升高,8周后回落至正常.4只样本术区骨关节病样表现,软骨崩解区域PRG4 mRNA 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结论 关节盘前移位后,髁突软骨细胞PRG4 mRNA 一过性升高以保护髁突软骨表层的完整性,促进滑液润滑,有利于实现关节的适应性改建.

  • 超声冲洗联合镍钛器械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黄云;李萍;尤欣;殷忠平;董洁

    目的 对超声冲洗与镍钛机动器械联合应用于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对77例患者81颗牙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均采用镍钛根管预备后,实验组:43颗患牙进行超声根管冲洗,一次法完成根管充填治疗.对照组:38颗患牙进行注射器冲洗,一次法完成根管充填治疗.冲洗液均为0.9%生理盐水.观察根管充填1周后的术后疼痛反应及1年后的根管充填疗效.结果 1周后复诊2组术后疼痛反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复诊,2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超声冲洗与镍钛器械联合应用,对于治疗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法完成根管充填,可减少患者复诊次数,缩短疗程,同时提高根管充填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4种纤维桩的弯曲强度和显微结构的研究

    作者:翟家彬;夏阳;章非敏

    目的 测试不同纤维桩的弯曲强度,并研究纤维桩弯曲强度与结构特征之间的联系.方法 选择4种品牌的纤维桩进行研究,D.T.Light-Post(BISCO),ParePost Taper Lux(Coltene/Whaledent),LuxaPost(DMG),国产纤维桩(实德隆)各6根,随机选取5根进行三点弯曲测试,剩余1根及每种品牌中弯曲测试结果高和低者用于扫描电镜分析.结果 4种纤维桩的断裂载荷在127.80~157.40 N,弯曲强度在820.03~937.95 MPa,纤维/基质比值范围为54.56%~78.68%.各项分析结果显示纤维/基质比值与弯曲强度有相关性(P=0.024,r=0.976).结论 纤维桩弯曲强度与其结构特征相关,纤维/基质比值越高,弯曲强度越大.

  •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治疗现状

    作者:阿迪力江·赛买提;阿地力·莫明;买买提吐逊·吐尔地

    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有非手术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临床80%~85% 的髁状突骨折无需解剖复位,经过非手术治疗和功能改建即可获得满意的效果,手术治疗方法以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术为主,按骨折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及固定方法.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治疗方法的出现如内镜辅助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扩展了髁状突骨折治疗的发展空间.

  • 舒适达牙膏的脱敏作用观察

    作者:吕继新;张敬之

    目的 研究比较舒适达牙膏和安慰剂牙膏对缓解牙本质过敏的疗效.方法 这项两组、随机、双盲、平行设计的临床研究选用了63名受试者进行试验,试验周期为8周.通过触觉刺激、冷空气刺激反应对受累牙齿的敏感度进行了评估.结果 舒适达牙膏组空气敏感性VAS值(3.32±1.65)和触觉敏感性VAS值(2.67±2.37)均小于安慰剂牙膏组空气敏感性VAS值(5.72±2.23)和触觉敏感性VAS值(3.97±2.07),P<0.05.结论 含氯化钾牙膏(舒适达牙膏)能显著缓解牙本质过敏,改善患者的整体舒适度.

  • 光源辅助检测牙隐裂的实验研究

    作者:胡丙耀

    目的 寻找早期诊断牙隐裂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用200只无龋坏、冠部完整、未变色的离体后牙,对其中100只牙进行人工冠根联合纵裂,另100只不作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牙,然后将这200只牙在颈缘线以下用粉红色布胶严密包扎、编号、混匀,并随机进行光固化机光源在颊面作垂直照射来检测牙裂缝的存在.并将检测结果及揭去包扎布胶后的实际验证结果分别按编号填入对应的登记表中.结果 在200只实验牙中,通过光照检测认为有裂缝的有105只,实际验证证实只有99只牙确有纵裂缝,6只牙被误认为有纵裂缝,有1只牙确有纵裂但未被检测出.结论 采用光固化机光源辅助诊断牙隐裂有较高的检测正确性.由于此方法简便,能就地取材,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2×4"矫治技术治疗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应用16例

    作者:吴欣;季玉花

    目的 探讨"2×4"矫治技术对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矫治效果.方法 16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采用"2×4"矫治技术进行治疗,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矫治后所有患者反(牙合)解除,覆(牙合)覆盖正常,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结论 "2×4"矫治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解除替牙期前牙反(牙合).

  • 一种新的预测法在替牙期牙列预测中的应用

    作者:谢静忠;詹杭

    目的 建立预测尖牙和前磨牙宽度和的多元回归方程.方法 测量180例青少年牙齿的近远中宽度,将替牙期已萌的牙齿分成5组,以上下颌的尖牙与前磨牙宽度之和为应变量(Y),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比较Moyers预测法(75%水平)、Tanaka & Johnston预测法和本预测法的相关系数及95%区间.结果 本预测法的相关系数高于其余2种方法,95%区间也窄.结论 本预测法是一种较科学的预测替牙期未萌牙齿宽度的方法.

  • 颌面部交通事故伤患者191例的救治

    作者:包晨刚

    目的 总结口腔颌面部交通事故伤患者救治的要点. 方法回顾分析191例口腔颌面部交通事故伤患者救治的临床资料. 结果 本组191例,经过积极抢救,取得良好效果,均获治愈. 结论颌面部交通事故伤患者抢救要多科协作配合,采取综合抢救措施,密切观察病情是提高救治率的重点.

  • 26例替牙期骨性反(牙合)前方牵引治疗前、后X线片头影测量的变化

    作者:孙俊鹏

    目的 采用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并分析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变化.方法 对26例替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儿,使用口内(牙合)垫活动矫治器配合双杆式可调式前方牵引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并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观察颌面部软硬组织的变化,判断前方牵引的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解除前牙反(牙合),上颌骨均有不同程度向前下向生长;下颌骨前部向前生长受到抑制并顺时针旋转,上、下颌骨间不调改善;软组织侧貌改变明显,面下1/3前后关系协调.结论 前方牵引矫治替牙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效果显著.

  • 附着体用于活动-固定义齿联合修复牙列缺损187例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海鸿;杨英双;王鹏

    目的 观察附着体用于活动-固定义齿联合修复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院口腔科就诊的187例牙列缺损的患者采用附着体活动-固定义齿联合修复.共201 件修复体,其中上颌 76 件,下颌 125件.修复后定期临床追踪,以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评价修复效果.结果 至后1次复查,186 例患者临床检查未见修复体松动、折断、损坏,修复体固位好、稳定.结论 附着体式可摘局部义齿周围组织稳定,可用于牙列缺损的修复.

  • 重度磨耗伴末端游离缺失的套筒冠义齿咬合重建修复10例

    作者:林云红;丁仲鹃;李罡;谢志刚

    目的 探讨牙列重度磨耗伴末端游离缺失的套筒冠义齿咬合重建修复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10 例牙列重度磨耗伴末端游离缺失的患者进行套筒冠义齿咬合重建修复后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诊疗特点,总结诊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结果 牙列重度磨耗临床表现、并发症多样,牙合垫式活动义齿暂时性修复3 个月后,行单颌或双颌套筒冠义齿咬合重建,修复12个整牙列,随访2 年,患者满意度高,咀嚼功能恢复好,未出现再度磨耗,颞下颌关节稳定.结论 牙列重度磨耗伴末端游离缺失的套筒冠义齿咬合重建修复可行,诊疗过程较长,中短期疗效肯定.

  • 可乐丽菲露SE BOND防治固定义齿基牙牙本质过敏的疗效观察

    作者:金磊;李芳

    目的 探讨评价可乐丽菲露SE BOND对活髓基牙预备后牙本质过敏症的防治效果. 方法 将118例(共238颗基牙)行冠桥固定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可乐丽菲露SE BOND组、Gluma 脱敏剂组(对照组)、75%NaF组(对照组)3组,所有基牙采用暂时冠修复、氧化锌丁香油酚粘固剂粘固.7~10 d后试戴修复体,观察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经3种药物处理过的基牙过敏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可乐丽菲露SE BOND组(有效率95.18%)的疗效优于75%NaF组(有效率56.58%,P<0.05),而可乐丽菲露SE BOND组和Gluma 脱敏剂组(有效率92. 41 %)间则无统计学差异(P>0. 05) .结论 可乐丽菲露SE BOND可以有效防治全冠活髓基牙预备后牙本质过敏症的发生.

  • 改良平面导板在安氏Ⅱ类错(牙合)矫治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郭德胜

    我们在临床治疗中,对18例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磨牙远中关系的患者采用改良式平面导板打开咬合、加强磨牙的支抗作用,达到满意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06-2009年安氏Ⅱ类错(牙合)病例18例, 患者均为较重的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磨牙远中关系的拔牙矫治病例,Ⅱ~Ⅲ度深覆牙 合,覆盖大12 mm,小7 mm,Spee氏曲线深度大10 mm,小5 mm,均为非高角病例,年龄12~17岁,男10例,女8例,牙周情况良好.

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