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口腔医学杂志

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杂志

Stomatology 구강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6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9872
  • 国内刊号: 32-125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7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口腔医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王林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兔髁状突软骨细胞及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刘云生;杨兴华;慕宗秩;刘少华

    目的 观察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ree fluorescent protein,GFP)标记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cDNA转染兔髁状突软骨细胞后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方法 取兔髁状突软骨细胞体外培养至第2代,HGFcDNA转染软骨细胞,空白质粒组为对照组;噻唑蓝(MTT)检测软骨细胞的增殖能力,SABC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法测其Ⅱ型胶原在转染前后的变化与mRNA的表达.结果 髁状突软骨细胞在转染后可较长时间的保持其软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并可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SABC免疫组化测第Ⅵ代软骨细胞的Ⅱ型胶原表达仍呈强阳性,而对照组软骨细胞则明显减弱,说明HGF基因转染软骨细胞后可表达其生物学功能.基因瞬间转染率大约为31.23%.结论 GFP标记的HGF基因以脂质体为载体转染兔髁状突软骨细胞后可发挥其生物学功能,加速细胞的生长,在荧光显微镜下可直观地计算软骨细胞的瞬间转染率.

  • 彩色正畸不锈钢弓丝着色工艺研究

    作者:邵胜;樊新民;王林;赵春洋;曹荣;胡芳;陈文静

    目的 研制富有个性化的彩色正畸弓丝.方法 采用化学着色溶液,对不锈钢弓丝样品染色,通过控制化学着色溶液的温度和浓度,以及着色时间,着色过程中的电位变化来得到不同的颜色.结果 利用化学染色法,在不锈钢弓丝上得到了蓝、金黄、绿、桃红等多种颜色.结论 在80℃的硫酸铬酸溶液中,通过控制不锈钢试样的着色电位与着色起始电位(或者终止电位)的电位差使不锈钢弓丝着彩色,并且具有较好的重现性.着色时间、溶液浓度和温度是影响着色效果的主要因素,通过控制电位以控制着色色调,能消除这几个不确定因素对着色的影响.

  • 人釉原蛋白重组质粒PcDNA3-AMG在COS-1细胞系中的表达

    作者:章锦才;赵川江;徐琛蓉

    目的 研究人釉原蛋白(AMG)重组质粒PcDNA3-AMG在COS-1细胞系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脂质体载体法将釉原蛋白重组质粒PcDNA3-AMG导入COS-1细胞系,用Zeoin筛选得到稳定转染克隆,并经ELISA检测细胞内和细胞培养液中重组釉原蛋白AMG的表达.结果 在未经转染的对照组细胞内和细胞培养液中均未检测到AMG的表达,而经转染的实验组不论细胞内或细胞培养液中均检测到AMG的较高表达,重组质粒PcDNA3-AMG转染组细胞内AMG浓度达0.253 μg/ml.结论 PcDNA3-AMG具有较强的在真核细胞系中表达和分泌AMG的能力,适宜基因工程体外制备重组釉原蛋白.

  • IPS Empress-2全瓷修复体的临床研究

    作者:唐丽琴;邵康奕

    目的 评价IPS Empress-2全瓷修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 为51例患者制作了63件IPS Empress-2全瓷冠桥,戴用期为12~36个月,平均24个月,采用美国加利弗尼亚牙科协会评价标准,对修复体边缘完整性、解剖外形、颜色、表面等进行临床评价,并对修复体戴用后的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PS Empress-2全瓷冠桥的满意率为96.8%,边缘位于龈上和齐龈的冠桥修复体的牙龈健康状况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边缘位于龈下的修复体牙龈指数记分为2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IPS Empress-2全瓷修复体的近期修复效果良好.

  • 不同牙槽骨高度条件下上颌牙列牙周组织应力分布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作者:傅晓峰;王林;浦广益

    目的 研究不同牙槽骨高度条件下上颌牙列牙周组织的应力分布规律,为牙周丧失患者的正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所建上颌牙列、牙周膜、牙槽骨、MBT直丝弓矫治器的三维实体模型,通过ANSYS workbench软件转化为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对不同牙周丧失条件下的牙周组织应力和位移情况分别进行模拟分析.结果 随着牙槽骨高度的丧失,前牙的牙周膜应力和牙齿位移先减小后增大,后牙的牙周膜应力和牙齿位移持续增大,当牙槽骨水平吸收达4 mm时,第一磨牙的牙周膜应力值明显增加.结论 对于牙周丧失的患者,在使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以滑动法关闭间隙的治疗过程中,应增加磨牙支抗,矫治力值也应相应减小.

  • Bio-Liner软衬材料用于全口义齿效果的临床评价

    作者:王晟;安钢;胡孝渊

    目的 研究Bio-Liner软衬材料用于全口义齿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2例全牙列缺失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Bio Liner软衬材料全口义齿衬垫修复,B组采用常规方法未用软衬材料修复,分别于修复后1、3、6、12、24个月行满意度临床评价,Bidit统计检验两组有无差异.结果 修复后1、3、6、12个月,A组患者满意度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24个月后,两组患者满意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Bio-Liner软衬材料能在短期内提高全口义齿患者的满意度,缩短患者的适应期.

  • Carisolv化学机械法在龋病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陈舟;江勇

    目的 评价伢典(Carisolv)化学机械法治疗龋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中龋或深龋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Carisolv凝胶及专用工具去龋,消毒后光固化充填.对照组使用牙钻去龋备洞,消毒后光固化充填.同时选取新鲜离体牙10颗(中龋、深龋各5颗),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离体牙粘合界张力测定.结果 两种方法均将腐质去除干净,舒适度比较,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舒适(P<0.05);去腐时间比较,实验组(12.4±3.2)min较对照组(6.7±3.5)min长;充填后1年治疗成功率比较,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离体牙粘合界张力比较,实验组较对照组粘合张力强(P<0.05).结论 Carisolv化学机械去腐法是一种能准确作用于龋坏牙本质并将其轻柔去除的去龋新方法,相对于传统牙钻,具有安全、温和的优点,能大限度地保存健康牙体组织,可被大多数患者所接受.

  • 高强度玻璃离子非创伤性修复治疗儿童和老年人龋齿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凌厉;张轩;王学飞

    目的 评价高强度玻璃离子非创伤性修复治疗儿童乳磨牙龋和老年人根面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不同年龄组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非创伤性修复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窝洞预备技术,用高强度玻璃离子材料充填,随访2年.结果 试验组95.83%的儿童和93.94%的老年人接受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方法.术后1年及2年复查,不同年龄组两种充填方法成功率均随时间延长而下降,试验组与对照组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高强度玻璃离子非创伤性修复技术是治疗乳牙龋和老年人根面龋的简便有效方法.

  • 引导骨再生术和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根分叉病变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铁楼;王刚;陈婷;陈金平;刘国勤;季秋杰

    目的 探讨多孔矿化骨(Bio-oss)与双层胶原膜(BIo-gide)对牙周根分叉病变骨缺损治疗的临床效果和骨引导作用.方法 45例Ⅱ~Ⅲ度根分叉病变患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①植入Bio-oss组(GBR);②植入Bio-oss后覆盖Bio-gide组(GTR)和③对照组,即根分叉区行翻瓣术组(OFD).在术前和术后3、6和12个月观察牙龈指数(GI)、牙周袋深度(PD)、附着丧失(AL)、牙松动度(TM),X线片观察牙槽骨的变化.结果 术后3个月时,3组GI、PD、AL较术前均减少(P<0.01),GBR组或GTR组PD和AL比OFD组降低,X线片见GBR组或GTR组骨高度和骨密度轻度增加.术后6、12个月时,GBR组或GTR组PD、AL与OFD比差异有显著性,TM较术前减轻,GTR组的PD、AL比GBR组减少,松动度较GBR组轻度减轻,各组GI无明显差异,X线片见GBR组或GTR组骨高度比术前明显增加,GTR组比GBR组骨高度轻度增高.结论 Bio-oss和Bio-gide能有效修复根分叉病变的牙周骨缺损,改善临床指标,促进骨再生及牙周新附着形成,两者合用效果更好,其作用可维持1年以上.

  • 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的建立

    作者:孙明霞;赵华强;刘少华;谈万业

    目的 建立兔下颌骨牵张成骨动物模型.方法 随机选取新西兰大白兔28只,施行双侧下颌骨切开术,安放牵张器,间歇1周后以0.4 mm/12 h的速度牵张,牵张7 d后固定,在不同时间随机处死动物2只,取下颌骨标本分别行影像学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实验动物均耐受手术,并基本获得预期牵张距离,影像学和组织学观察发现,裂隙内随时间延长渐有骨形成.结论 以兔下颌骨建立牵张成骨模型经济、可重复性好.

  • 碳酸利多卡因在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王秦宁

    目的 观察碳酸利多卡因和盐酸利多卡因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局部麻醉的效果.方法 200例按照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盐酸利多卡因组(A)100例,碳酸利多卡因组(B)100例.分别观察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首剂量维持时间、阻滞范围、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及麻醉前后血压、心率、呼吸、心电图(ECG)和血氧饱和度.结果 碳酸利多卡因组的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较盐酸利多卡因组明显缩短,首剂量维持时间、阻滞范围无明显差异,但碳酸利多卡因首剂量维持时间有延长趋势.两组麻醉前后的血压、心率、呼吸、ECG和血氧饱和度均无明显变化.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碳酸利多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相比,起效快,阻滞作用强、阻滞完全时间明显缩短,不良反应小.

  • 口底癌34例临床分析

    作者:韩伟;唐恩溢;胡勤刚;王志勇;杨旭东

    目的 探讨口底癌的临床特性、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自1992-2002年住院治疗的34例口底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口底癌患者中,男28例(82.4%),女6例(17.6%),男女比为4.7∶1,平均发病年龄58岁.发病部位:前口底22例(64.7%),后口底12例(35.3%).淋巴结转移率41.2%.单纯手术组、化疗加手术组、放疗加手术组、化疗加手术加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5.5%、60.0%、50.0%、62.5%.结论 口底癌以中老年患者好发,男性居多.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综合疗法疗效较好.

    关键词: 口底癌 临床分析
  •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颌骨肉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冯红杰;陈伟良;李劲松;潘朝斌

    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颌骨肉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α和CD34在正常骨组织、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及颌骨肉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颌骨肉瘤中存在HIF-1α的过度表达;HIF-1α表达与微血管密度有关;HIF-1α表达与颌骨肉瘤大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初/复发等临床病理特征有关,与转移无关.结论 HIF-1α有促进颌骨肉瘤中肿瘤血管形成的作用,HIF-1α是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靶点.

  • Vitapex根充糊剂与玻璃离子水门汀联合修复磨牙髓室底穿孔的临床研究

    作者:房永兴;黄正蔚;韩俊力

    目的 研究Vitapex根充糊剂与玻璃离子水门汀(GIC)联合修复磨牙髓室底穿孔的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Vitapex作为垫底材料垫于穿孔下层,在其上充填GIC联合修复96例髓室底穿孔,1年后根据X线片和临床症状体征,评价Vitapex与GIC的联合治疗效果.结果 96例中成功82例,失败14例,成功率为85.4%,医源性穿孔的修复成功率高于病理性穿孔(P<0.05),穿孔直径小的成功率高于穿孔直径大者(P<0.05).结论 Vitapex与GIC联合修复磨牙髓室底穿孔的临床疗效比较满意.

  • 根尖定位仪应用于牙根纵裂的临床诊断

    作者:柏宁;梅予锋

    目的 研究应用根尖定位仪诊断牙根纵裂.方法 用根尖定位仪测量36例患牙的每个根管工作长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发生纵裂的牙根,其根管工作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牙根的工作长度,拔除患牙后证实:根纵裂的位置与测量结果一致.结论 根尖定位仪有助于牙根纵裂的临床诊断.

  • 成人双侧和单侧髁突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作者:肖红喜;胡敏;温伟生;许亦权;张健;李岩峰

    目的 对双侧和单侧髁突骨折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24例双侧髁突骨折患者和41例单侧髁突骨折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分别进行手术,并进行追踪随访.通过X线片检查、主观与客观的临床检查对两种骨折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在大开口度、下颌运动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开口时下颌偏斜、开口疼痛等方面发生率单侧组低于双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双侧髁突骨折患者相对较易发生颞下颌关节紊乱.

  • 高角型双颌前突矫治前后软硬组织改变分析

    作者:陈启锋

    目的 探讨正畸治疗对高角型双颌前突患者软硬组织矢状及垂直向的影响.方法 对18例高角型双颌前突患者在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后,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矫治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并对矫治前后软硬组织侧貌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①上下颌骨矢状及垂直向关系无明显变化;②上下前牙突度和倾斜度明显减小;③上下磨牙垂直向及矢状向支抗得到较好控制,(牙合)平面角无明显改变;④上下唇突度明显减小,上唇长度加长,下唇长度减小.颏厚度增加1.70mm,颏唇沟加深1.13 mm.结论 高角型双颌前突患者拔牙矫治后垂直向及矢状向支抗可得到较好控制,侧貌有明显改善.

  •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组织中Smad7蛋白的表达研究

    作者:柳志文;陈剑声;李琳;龚波涛;凌天牖

    目的 检测Smad7蛋白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探讨其在OS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抗生蛋白链菌素生物素复合体法(strept Avidin-Biotin complex,SABC),用Smad7兔抗人多克隆抗体检测20例OSF病变组织及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Smad7蛋白的表达及分布.结果 Smad7在OSF病变组织中为弱阳性表达,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为阴性表达,差别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Smad7蛋白在OSF病变组织中弱阳性表达,在OSF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 钛网成形复合自体松质骨移植修复大型下颌骨缺损

    作者:陈宁;万林忠;张双越;陶江丰

    目的 应用和观察钛网成形复合自体髂骨松质骨移植即刻修复大型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取全口模型,结合CT或X线片显示的病变大小和正常侧下颌骨的大小形态,用钛网预制再造的下颌骨支架;彻底切除下颌骨病灶;同期取自体髂骨骨松质,剪成颗粒状,紧密充填于预制的钛网内,调整咬合关系正常后,固定钛网.结果 共治疗15例大型下颌骨缺损的患者,术后观察0.5~8年.除1例患者因术后感染二次手术取出部分钛网,创口二期愈合外,所有患者未见肿瘤复发和骨吸收,颜面对称,固定良好,瘢痕不明显,咬合关系正常,张口度3.5 cm以上,张口不偏斜,其中8例已做义齿修复,患者对面形和功能恢复均感满意.结论 应用钛网成形复合自体髂骨松质骨移植即刻修复大型下颌骨缺损,方法简单,成功率高,是一种修复大型下颌骨缺损的理想方法.

  • 颌面部内固定钛板拆除原因分析

    作者:王凡;杨庆福;应凯;李静平;徐美丹

    目的 探讨颌面部拆除坚固内固定术后钛板的原因和适应证.方法 收集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2001-2005年内行颌面部坚固内固定术后87例取钛板患者,就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取钛板原因中患者要求31例、感染12例、钛板外露13例、影响发育12例、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9例、影响修复8例、其他2例.结论 颌面部钛板内固定术后取板原因和适应证包括心理因素、局部因素、功能障碍因素、其他因素.

  • 两种方法治疗年轻恒切牙冠折露髓的疗效比较

    作者:李斌;刘根娣

    目的 比较部分冠髓切除术和活髓切断术治疗年轻恒切牙冠折露髓的效果.方法 选择38例43颗冠折露髓年轻恒切牙,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部分冠髓切除术和活髓切断术治疗,随访2年观察疗效.结果 部分冠髓切除术组成功率为91.30%,活髓切断术组成功率为95.00%,两组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部分冠髓切除术是治疗年轻恒切牙冠折露髓的一种可选治疗方法.

  • 色素对激光龋齿探测仪探测影响初探

    作者:何美英;朱玲;吕雪芹

    目的 探讨色素沉着对激光龋齿探测仪(DD)探测龋齿结果的影响程度.方法 采用DD探测29例患者牙洁治前后颊、舌面的荧光值,分析不同的色斑计分等级对DD探测龋齿时的影响程度.结果 色斑各计分等级间DD差值均值、各组洁牙前DD均值与洁牙后DD均值的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从总体趋势来看,色素对DD探测龋病无明显干扰.

  • 正畸支抗种植体的研制

    作者:武建潮;黄吉娜;赵士芳

    稳定、有效的支抗是正畸和颌面矫形治疗成功的基础.利用种植体良好的稳定性可以达到增强支抗的目的.该文就各种正畸支抗种植体系统的形式、创新思路作一综述.

    关键词: 正畸 支抗 种植体 微型
  • 颌骨骨密度的检测

    作者:林梓桐;王铁梅

    由于颌骨形态的特殊性,颌骨骨密度可以分别从4个方面进行检测:①计算曲面断层下颌指数(panoramic mandibular index,PMI);②测量剩余牙槽骨的吸收指数;③定量CT(quantative CT,QCT)对髁突骨密度检测;④牙槽骨密度:可通过测量影像学骨高度来衡量,也可采用X线光密度法及双能X线吸收法进行测定.

  • 激光在口腔颌面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阎旭;周健

    激光在口腔颌面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该文就激光的种类、生物学效应及在口腔颌面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颌面部损伤伴复合伤76例临床分析与治疗

    作者:曹春雷

    目的 探讨颌面部损伤伴常见复合伤的伤情特点、救治原则及处理要点.方法 对76例颌面部损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颌面部损伤高发年龄段为20~40岁,占60%,致伤原因以交通事故居首位,占64%.患者经过及时、综合、多科联合治疗,除1例颌面部损伤并发颅底骨折、硬脑膜下血肿及另1例并发颈椎脱位而死亡,其余患者均获得渐愈或治愈.结论 在颌面部损伤患者的诊治过程中要做到及时抢救,全面检查,联合治疗.

    关键词: 颌面部损伤 复合伤
  • 瘤腔内结扎加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58例分析

    作者:黄林江;陈关福

    目的 探讨瘤腔内结扎加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1998年8月-2004年8月,对58例采用瘤腔内结扎加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58例均未出现面瘫、呼吸困难及组织坏死等并发症.治疗2周以后色泽渐趋于正常,2~3个月后组织逐渐恢复正常弹性及形态.观察12~30个月,48例瘤体全部消失,10例分别于治疗结束后3~10个月复发,再次瘤腔内注射后瘤体消失.结论 瘤腔内结扎加平阳霉素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方法简便,见效快,创伤小,无手术瘢痕,避免损伤瘤体周围的神经血管等器官,同时也降低治疗后的复发率,治愈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医源性急性龈乳头炎132例临床分析

    作者:吴金斌

    目的 探讨医源性急性龈乳头炎发病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 对132例医源性急性龈乳头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口腔治疗可导致急性龈乳头炎,自凝塑料塞入龈乳头、牙体修复时充填体悬突、全冠的边缘位置不当刺激诱发的急性龈乳头炎占前3位,分别为28.03%、20.45%、15.15%.结论 口腔治疗处置不当会导致急性龈乳头炎,规范操作技术是预防医源性急性龈乳头炎的关键.

  • Ni-Cr合金嵌体与银汞充填治疗磨牙龋源性垂直性食物嵌塞的疗效对比

    作者:陈键

    目的 对比铸造镍铬(Ni-Cr)合金嵌体与银汞合金充填治疗磨牙龋源性垂直性食物嵌塞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失败原因.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磨牙龋损导致的垂直性食物嵌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铸造Ni-Cr合金嵌体修复法和银汞合金充填法治疗并跟踪随访3年共180例患者,结合失败原因对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在重建邻接关系、修复体抗折能力、牙周组织保护、边缘密合性以及预防继发龋方面,Ni-Cr合金嵌体与银汞充填有显著性差异;在牙本质敏感及继发牙髓病变方面,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利用铸造Ni-Cr合金嵌体治疗磨牙龋源性垂直性食物嵌塞较传统银汞合金充填,更有利于邻接关系重建,同时在保护牙周组织健康、减少继发龋发生、修复体及牙体抗折、边缘密合性等方面具有更理想的临床疗效及较少的并发症.

  • 按摩法辅助治疗206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效果观察

    作者:杨淑琴;吴友农;熊世江;金和

    目的 观察按摩法辅助治疗颞下颌关节病的效果.方法 对206例非器质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采用按摩法治疗.结果 治疗后3个月复查,优158例,占76.70%;良36例,占17.48%;无效12例,占5.83%.优、良计为有效,有效率为94.17%.结论 按摩法可用于辅助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 近中水平阻生下颌第二磨牙的系列矫治

    作者:姜世同;张茹;刘美舟;姜晓蕾

    目的 探讨矫治近中水平埋伏阻生下颌第二磨牙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具有保留价值的近中水平阻生下颌第二磨牙4例4颗,其中骨埋伏阻生3例,软组织埋伏阻生1例.采用开窗粘贴牵引钩及利用变异舌弓进行远中(牙合)向闭合牵引、双S簧远中殆向移位、扁颊面管正轴及控根等系列矫治方法.使近中水平埋伏阻生的下颌第二磨牙萌出、直立、建(牙合).结果 4例4颗近中水平阻生的下颌第二磨牙均获直立,并取得正确的邻接关系及覆殆覆盖关系.结论 自制的各种矫治装置,设计合理,支抗稳固,施力准确、灵活、易控,可快速高效地直立近中水平埋伏阻生的下颌第二磨牙.

  • 涎腺多形性腺瘤253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新铭;庞桂兰;王尧森

    目的 分析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病概况、手术治疗及复发等情况.方法 对253例经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涎腺多形性腺瘤住院手术患者进行5~15年随访观察总结.结果 男87例,女166例.20~50岁142例,发病率高.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复发9例,占3.56%.结论 该病多发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好发部位为腮腺、颌下腺.恰当的手术可减少或避免肿瘤的复发.

    关键词: 涎腺 多形性腺瘤
  • 钴铬合金铸造可摘局部义齿卡环折断后激光焊接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峰;耿建平

    目的 探讨钴铬合金铸造可摘局部义齿卡环折断后的一种新的临床处理方法和程序.方法 8例卡环折断义齿采用激光焊接进行修理.应用普通藻酸盐材料连同可摘局部义齿一起取印模,超硬石膏灌注模型.结果 在保留旧义齿主体结构的情况下进行焊接修理后,义齿均就位顺利.经过15~24个月随访,均未再次折断,修理后的戴用时间均长于修理前的戴用时间.结论 激光焊接修理可摘局部义齿铸造卡环折断的方法,不仅完全能够满足患者对舒适、节省、快速的要求,而且质量可靠.

  • 右下颌第二磨牙根管变异1例

    作者:蒋金峰;姚萍;胡靖宇

    我科于2006年3月诊治1例右侧下颌第二磨牙根管融合为一粗大中央根管病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20岁,因右侧下颌后牙阵发性疼痛4 d就诊.

  • 不同年龄段口腔正畸患者心理行为特点及对策初探

    作者:叶珊珊;吴忠;熊建锋

    近年来口腔正畸患者逐年增加,正畸患者的心理行为特点和病程中心理行为变化规律正成为口腔正畸医生日益关注的领域.我们对门诊不同年龄段口腔正畸患者分别进行心理干预,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 遗传性上颌多生牙报道

    作者:庞敏;袁秀祥;吴凤鸣

    多生牙的病因很多,其中遗传可能为其原因之一.在修复科诊断出遗传性多生牙1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男,37岁.因上中切牙间多生牙偏小,曾多次修复脱落,2006年1月25日于本院门诊就诊.检查见(1⊥1)间一多生牙,牙冠短小,与两中切牙有间隙,龈缘略低于邻牙.覆殆覆盖正常.X线片示:根偏短,根尖无阴影(图1).诊断为多生牙、过小牙,给予重新冠修复.

    关键词: 多生牙 遗传
  • 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误诊1例

    作者:刘益龙;汪剑平

    1 病例报告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又名腺淋巴瘤,现多命名为沃辛瘤(warthin tumor),是临床上较少见的一种良性肿瘤.近年来多有学者认为此瘤系胚胎时期腮腺腺体组织迷走淋巴结而致,易误诊为淋巴结炎、淋巴结核或混合瘤,我科临床诊治1例因肿瘤与面神经高度粘连,术中误诊为黏液表皮样癌,现报告如下.

  • 离断为5段的腮腺导管显微修复成功1例

    作者:程瑞修;何玉宏

    1 病例报告患者女,52岁.因面部刀砍伤5 h入院.检查:左腮腺嚼肌区及颊区一长约20 cm斜行伤口,下頜骨升支骨面暴露,颊区伤口深达口腔黏膜下层,肌肉外翻,头皮、左眉弓及唇部另可见多处长短、深浅不一的伤口.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在耳屏至鼻翼与口角中点连线上,用9 mm银质探针探查腮腺导管,发现腮腺导管离断为5段,近心段(第1段)在腺体内,远心段(第5段)长约15 mm,中间3段,依次长5、6、8mm,其中第2、4、5段在伤口颞侧,其余2段在伤口颈侧.用1 mm硬膜外麻醉导管将离断的腮腺导管串联,在离断口处游离导管2 mm以防止周围软组织卷入导管内.在4倍双人双目手术显微镜下,9-0无损伤缝合线进行端端吻合,吻合方法为二定点缝合法,每个离断口缝合8针,边距距离离断口2 mm.抽出硬膜外麻醉导管,挤压腮腺,见唾液自腮腺导管口流出,各吻合口无溢液.冲洗创腔,严密缝合腮腺包膜、皮下组织及皮肤.术后加压包扎5 d,伤口一期愈合,无涎瘘形成,进食时无酸胀等导管阻塞症状,Lashley杯测定左侧腮腺唾液流量,酸刺激流率为2 ml/5 min.

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