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中国微生态学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ecology 중국미생태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1.1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376X
  • 国内刊号: 21-13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2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李兰娟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患者肠道菌群变化

    作者:李菊兰;朱戎

    临床上许多疾病或病理状态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本文分析60例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并予微生态制剂治疗,报告如下.

  • 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及耐药趋势分析

    作者:张国荣

    目的:了解沙眼衣原体(Ct)在本地区的感染情况,分析耐药趋势,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立明"衣原体抗原免疫快速法.试剂盒由英国Oxoid公司提供.将含有标本的无菌拭子放入0.6 ml提取液中,并进行搅拌后放入(80±2)℃的加热器中加热10~12 min,反复搅拌后丢弃无菌拭子,在室温中冷却5 min后,向检测块标准窗中滴上5滴提取液,15 min后读取结果.结果:2002年总感染率16.3%,其中男性感染率20.0%,女性感染率11.1%.2003年(1~5月)总感染率28.4%,其中男性感染率39.2%,女性感染率10.7%.经统计学处理总感染率χ2=12.12,P<0.01,男性感染率χ2=15.54,P<0.01,女性感染率χ2=0.002,P>0.05.男女和男性Ct阳性支原体(Uu)阴性的感染率高于Ct和Uu同时阳性的感染率,而女性基本持平.2002年平均1.02个疗程即可转为阴性,2003年平均1.27个疗程才可转为阴性,耐药率已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经统计学处理t=3.23,P<0.05.结论:Ct感染率已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男性高于女性,疗程也显著延长,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 广谱抗生素应用对小婴儿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作者:庄兰春;黄玉春;李茹琴;程宪;郑洁;马晓晖

    目的:探讨抗生素对小婴儿肠道微生态的影响,评价便涂片法监测小婴儿肠道菌群变化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的3个月以下小婴儿(试验组)及32例同年龄正常儿(对照组),用便涂片直接镜检法进行肠道菌群的初步分析和监测.结果:应用抗生素3~15 d,试验组革兰阴性杆菌比例明显下降,革兰阴性杆菌生长受抑制,革兰阳性球菌渐表现出优势生长.因此,对应用抗生素的患儿应尽早应用微生态制剂调整肠道菌群.结论:应用便涂片直接检菌法可帮助临床医生初步判定小婴儿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简便、经济、实用.

  • 糖尿病患者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抗体检测分析

    作者:朱健铭;姜如金;吴晋兰;吴康乐;孙彩娟;范连兴

    目的:了解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运用捕获ELISA、间接ELISA对516例糖尿病患者及148例健康正常人HCMV-IgM、HCMV-IgG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HCMV感染状态,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初发年龄和病程的不同进行了分组探讨.结果:糖尿病患者HCMV-IgM、HCMV-Ig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始发病年龄越小及病程越短的糖尿病病人HCMV-IgM抗体阳性率明显升高;年龄较大及病程较长的糖尿病人HCMV-IgG检出率较高.结论:年龄小或病程短的糖尿病人以原发性HCMV感染为主,HCMV感染在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

  • 细菌自动培养仪厌氧培养的临床应用

    作者:孔繁林;储从家;管新龙;罗次节

    目的:探讨用细菌自动培养仪作厌氧培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用mini VITAL全自动荧光血培养仪检测常见临床标本5 472份(其中血液4 869瓶、胸腹水240瓶、脓腔及组织穿刺液175瓶、脑脊液122瓶、骨髓液23瓶、胆汁及其引流液21瓶、其他22瓶)厌氧培养结果,对其阳性检出率、检出细菌种类和时间、假阳性以及药敏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结果:设定收瓶时间为5 d,厌氧培养的阳性检出率为25.51%(其中胆汁76.19%,脓汁57.14%,血液25.28%,胸腹水14.17%,骨髓13.04%,脑脊液5.74%);共检出各种感染菌33属77种,专性厌氧菌、微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比例为4.8∶1.0∶94.2;专性厌氧菌的平均检出时间为(26.13±20.59) h;兼性厌氧菌的检出时间厌氧株比需氧株平均延长-0.54~4.7 h;假阳性率0.16%;药敏结果厌氧株的耐药率普遍较需氧株低.结论:仪器厌氧培养简便、快速、安全、有效,是临床常见标本检测厌氧菌值得推荐使用的方法;与需氧培养配对应用可提高培养阳性检出率.

  • 蜡样芽胞杆菌制剂临床用药调查

    作者:朱丽萍;雷招宝

    为临床合理使用蜡样芽胞杆菌制剂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1~12月门诊西药房蜡样芽胞杆菌制剂的处方,对其临床合并用药、与抗菌药的合并使用、与其他胃肠道药物合并使用等三方面情况进行统计,并参考有关文献对其临床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分析.结果:我院临床蜡样芽胞杆菌制剂的使用存在不少不合理的情况.结论:蜡样芽胞杆菌制剂的不合理使用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 大连地区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及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郑莉莉;崔昱;陶琳;陈凤义

    于2002年9~12月采用改良加腾氏法等方法对大连地区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开展调查并对此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在被检的10 865人群中,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4.38%(476/10 865),三个片区人群感染率分别为城市2.82%、郊区4.60%和区县7.79%;男性与女性所感染的寄生虫种类及感染率有所差异;在我们所检查出的寄生虫中主要是蛔虫,其次为鞭虫;农民肠道寄生虫感染率高(6.89%),其次是小学生(4.75%).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大连地区人群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已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感染率呈明显下降趋势.

  • 院内获得性肺炎致病菌及药敏分析

    作者:刘平

    对76例院内获得性肺炎(NP)病人致病菌及药敏结果分析,发现革兰阴性杆菌(GNB)占44例(57.90%),革兰阳性球菌23例(30.26%),真菌9例(11.84%).前6位病原体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15例(19.74%),绿脓杆菌12例(15.79%),金黄色葡萄球菌10例(13.16.),真菌9例(11.84%),粪链球菌8例(10.52%),硝酸盐阴性杆菌5例(6.58%).前3位致病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和绿脓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丁胺卡那霉素和氧氟沙星耐药率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唑啉和红霉素耐药率较低,对其他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结果表明,NP病原体构成以GNB为主,致病菌耐药率高.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申丽;苑广盈;刘宪东;孙玉国;江超

    目的:调查分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抗生素耐药情况.方法:对4年来我院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采用K-B法进行耐药性监测,并对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40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阳性标本中有36例为医院感染,对目前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较高,尤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应引起临床医生及检测人员的高度重视.

  • 晚期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

    作者:郑荣生;秦凤展;孙惠娟;吴穷

    目的:探讨晚期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学分类情况及抗生素耐药性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107例晚期肿瘤患者并下呼吸道感染痰菌分离的病原菌并分析其特点,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结果:137株病原菌,G 杆菌67株(48.9%),G+球菌44株(32.1%),真菌26株(19.0%).主要致病细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9.7%,金黄色葡萄球菌13.9%,肺炎克雷伯菌10.9%.万古霉素、新霉素、环丙沙星对G+球菌较敏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哌酮对G 杆菌作用较强,其他抗菌药物对各种病原菌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晚期恶性肿瘤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多为条件致病菌,耐药率高.应加强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监测,以指导临床科学使用抗生素.

  • 性病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耐药性调查

    作者:刘靳波;林燕英;廖勇梅

    目的:分析和探讨性病后泌尿生殖系统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及其对各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以协助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常规培养鉴定方法和1999年美国NCCLS药敏试验纸片扩散法检测泌尿生殖系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率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427例标本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36株,其中MRSA占43.6%.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16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小于20%有万古霉素、呋喃坦啶、阿米卡星、利福平.MRSA对上述外的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且耐药性均高于MRSS,呈多重耐药.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性病泌尿系统感染占首位,这些菌株对各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且呈多重耐药,应密切关注MRSA流行和播散.

  • 韶关地区NGU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药敏结果分析

    作者:蔡顺鑫;黄红玲;侯菊云;李莉娜;李建锋

    目的:了解近年来韶关地区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提供治疗支原体感染和抗生素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300例NGU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并对阳性标本做10种抗生素药敏试验.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300例支原体中阳性107例,感染率为35.7%.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UU+MH混合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7.3%(82例)、1.7%(5例)、6.7%(20例).UU对10种抗生素药敏敏感性高是交沙霉素(96.3%),其次是克拉霉素(92.7%);耐药性高是甲枫霉素(37.8%)和可乐必妥(37.8%).结论:性病门诊支原体感染率高达35.7%,主要以UU为主(占76.6% 82/107);交沙霉素是治疗尿道(宫颈)炎UU感染的首选药物.

    关键词: 支原体 药敏测定
  • 外科危重病人呼吸道院内感染的调查分析

    作者:方伟强;熊敏;余雪涛

    目的:了解外科危重病人呼吸道院内感染致病菌及其细菌耐药性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SICU1997年1月~1999年12月三年间从痰标本中所分离的致病菌及其细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外科危重病人呼吸道内感染仍以G 菌为主,占58.0%,其次真菌25.4%、G+菌16.6%,致病菌前四位分别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嗜麦芽窄食黄单胞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显示主要的致病菌均呈多重耐药特性.结论:本SICU呼吸道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仍以G 菌为主,致病菌呈多重耐药特性,掌握本科室呼吸道内感染致病菌谱及其耐药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 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结果分析

    作者:田越

    败血症(septcemia)是引起新生儿发烧、消瘦、黄疸迁延不消失的重要原因,若在抗生素治疗之前,进行血培养;而后,对症治疗,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279例以发烧、消瘦、黄疸迁延不退为主要症状的患儿血培养结果报告如下.

  • 遵义市美发用具的HBV污染调查

    作者:肖红;吴中明

    经饮食、输血、手术、母婴及性传播HBV早已被重视,但美容和美发用具在乙肝传染的调查仍不多见.为了解我市美发店的HBV的污染状况,给进一步开展卫生监督提供决策依据,我们于2001年2月~2002年6月,随机在遵义市美发店采集标本,分别用ELISA和PCR技术,检测标本的HBsAg和HBV DNA,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银杏叶提取物对高脂血症调脂机制的新探

    作者:张磊艺;王学翔;杨景云

    目的:通过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高脂血症病人调脂过程中肠道菌群的变化来探讨其调脂机制.方法:对于22名高脂血症患者给予银杏叶提取物9片/d,治疗4 w,检测其治疗前后空腹血脂变化,及高脂血症组治疗前与正常人肠道菌群变化,和高脂血症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结果:(1)高脂血症患者经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后TC、TG、LDL-C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2)高脂血症患者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前较正常人肠道菌群变化显著(P<0.01).高脂血症组银杏叶治疗后较治疗前肠道菌群变化显著(P<0.01).结论:(1)银杏叶提取物降脂有显著疗效.(2)脂质代谢紊乱时肠道菌群较正常人明显变化(P<0.01),尤其双歧杆菌、乳杆菌等明显减少,而治疗后肠道菌群得到调整,说明银杏叶可能通过扶植肠道有益菌生长繁殖,如双歧杆菌、乳杆菌等对脂质代谢发挥作用,达到其调脂目的.

  • 1998~2002年广州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变迁

    作者:曹文苓;李嘉彦;黎小东;李平;梁艳华;宋卫忠;颜景兰

    目的:了解1998~2002年广州地区淋球菌对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的变迁及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和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的流行状况.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低抑菌浓度(MIC)以及用纸片碘量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603株淋球菌检出PPNG 64株(10.6%)、TRNG 83株(13.7%),1998~2002年,PPNG、TRNG流行率及环丙沙星耐药率,经μ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性.头孢曲松、壮观霉素未发现耐药菌株,壮观霉素抗菌活性强.结论:持续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十分重要.

  • 128例尿培养结果分析

    作者:马颖;桓新;马瑞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之一.尿路感染多为细菌引起,这些细菌多与人类生活、环境和自身体表的细菌有关.而细菌L型又是尿路感染较常见的细菌之一.L型细菌培养国内外已开展多年,我室一直在进行需氧菌、厌氧菌、L型细菌同步培养法,现将我们所做的128例中段尿标本培养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 邢台市健康献血员TT病毒感染状况初探

    作者:张荣梅;陈联群;赵学森;周国芹;刘翠青;王锦;黄素贞;马晓晔;田新利;李广学;杨福江;彭宜红

    目的:探讨当地健康人群TT病毒(TTV)感染状况及其在人体内长期存在的意义.方法:选择邢台市志愿献血员(120名)进行TTV感染情况检测,利用N22 PCR和UTR PCR两种方法.结果:N22 PCR方法血清中TTV阳性率为30.00%,UTR PCR方法血清中TTV 阳性率为100%.结论:说明邢台市区健康人群中存在有TTV感染,并与贵州(6.45%)、深圳(7.80%)等地区报告的TTV DNA阳性率不同.

  • 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菌和非产酶菌的耐药性研究

    作者:张丁丁;范昕建;吕晓菊;陈文昭;雷秉钧;喻华;刘华

    目的:探讨阴沟肠杆菌分布特征及产AmpC酶菌和非AmpC酶菌的耐药性.方法:对临床分离的158株阴沟肠杆菌分布科室、感染部位及对16种抗生素耐药性进行分析,并通过酶粗提物头孢西丁三维试验结合PCR法检测AmpC酶.结果:标本来源主要为患者的痰液、尿液、创口分泌物等,科室以重症监护室为多,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耐药性较高的抗生素为头孢西丁、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等,158株阴沟肠杆菌中产AmpC酶菌株共33株,产AmpC酶阳性率占总菌株数20.9%,产AmpC酶菌株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比不产AmpC酶的明显增高.结论:阴沟肠杆菌的耐药与产AmpC酶有关,治疗首选亚胺培南.

  • 解脲支原体对兔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致病性研究

    作者:张帝开;贾继辉;邝健全;杨冬梓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对兔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粘附及其致病性.方法:采用雌性大白兔作为实验对象,用UU感染兔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经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UU对其粘附性和致病性.结果:UU感染后,兔输卵管管腔有较多渗出物,呈淡红染匀质状,黏膜层的上皮细胞轻度肿胀,黏膜下层有炎症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呈灶性浸润;在电镜下,UU粘附于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上,同时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纤毛互相粘连、倒状,纤毛细胞核膜欠完整,胞核染色质呈凝块状,胞浆内可见大量大小不等的空泡,无纤毛细胞顶面参差不齐,可见伪足样突出,微绒毛减少,胞浆内近细胞顶部有少量分泌颗粒和空泡变性,细胞间可见相嵌连接.结论:UU到达兔输卵管后可粘附于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上并导致损伤.

  • 激活蛋白1在双歧杆菌预防大肠癌生长中的作用

    作者:郑昌京;王立生;李俊达;陈观榕;马晓东

    目的:探索青春型双歧杆菌体内预防大肠癌的机制.方法:首先建立大肠癌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双歧杆菌预防组和肿瘤对照组,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检测了大肠癌组织激活蛋白1(AP-1)中的c-fos和c-jun的含量.结果:双歧杆菌预防组大肠癌移植瘤c-jun和c-fos的含量均明显低于肿瘤对照组(P<0.01).结论:青春型双歧杆菌可通过降低大肠癌移植瘤组织AP-1中的c-jun和c-fos的表达这一途径来预防大肠癌的生长.

  • 人乳头瘤病毒16型和11型L1基因双价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作者:庄敏;谷鸿喜;李迪;孔卫兰;林道红;凌虹;魏兰兰

    目的:构建人乳头瘤病毒16型与11型L1基因双价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质粒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采用PCR法从尖锐湿疣组织标本中扩增人乳头瘤病毒11型晚期基因L1,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人乳头瘤病毒16型和11型L1晚期基因共同装入杆状病毒转移载体中,分别位于强启动子Ppolh和弱启动子P10之下;利用酶切和PCR技术对双价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质粒进行鉴定.结果:PCR扩增法获得尖税湿疣组织中感染的人乳头瘤病毒11型的L1基因,得到人乳头瘤病毒16型L1和11型L1基因双价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质粒,经酶切电泳鉴定验证重组成功.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双价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质粒,为进一步构建双价L1蛋白表达系统进而建立双价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打下基础.

  • 低聚果糖体内外对肠道菌的影响

    作者:罗予;孟林敏;毛理纳;赵国新;蔡访勤

    目的:了解低聚果糖(FOS)体内外对肠道菌双歧杆菌、类杆菌和肠杆菌科菌的增殖作用.方法:FOS 1 g/(kg*bw*d),灌服(ig)小鼠,连续14 d后,取粪便,选择性培养基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各菌群.体外试验中,按1%的FOS添加到各人肠道分离菌培养液中,培养24 h后测其吸光度A值和pH值变化.结果:ig FOS的小鼠肠道双歧杆菌和肠杆菌数量分别是9.16±0.67和8.33±0.70 (log10N CFU/g),高于对照组(P<0.05).FOS体外对各肠道分离菌均有增殖作用,依大小分别是双歧杆菌、类杆菌和肠杆菌,其A值分别增加了0.8~1.192、0.802和0.198~0.461,其pH值分别降低了1.5~1.68、1.2和0.2~0.58.结论:FOS体内外有相对选择性增殖双歧杆菌的作用,对类杆菌和肠杆菌也有调整作用.

    关键词: 低聚果糖 肠道菌群
  •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型多态性检测细胞壁缺陷型淋病奈瑟菌cppB基因变异

    作者:魏荣旋;王和

    目的:检测与分析淋病奈瑟菌L型的cppB基因,探讨细胞壁缺陷对淋病奈瑟菌cppB基因的影响.方法:用青霉素诱导淋病奈瑟菌成为L型并获得稳定L型纯培养物,用cppB基因特异性引物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稳定L型纯培养物的cppB基因和进行单链构型多态性(SSCP)分析.结果:淋病奈瑟菌的细菌型及其L型都具有cppB基因扩增产物,但PCR-SSCP分析可见异常泳动DNA带型(细菌型有2条带、L型有3条带).结论:细胞壁缺陷淋病奈瑟菌仍然具有cppB基因,但其碱基序列可以发生改变.

  • 黑木耳多糖药理学研究进展

    作者:张秀娟;季宇彬;曲中原;王家栋

    近几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多糖、蛋白质与核酸一样是涉及生命活动本质的三类生物大分子之一.多糖(Polysaccharides,PS)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又称多聚糖.PS不仅是人体生命必需的成分,而且也存在于一切细胞膜结构中,并参与多种生命功能活动.

  • 仪器法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及耐药性监测

    作者:储从家;孔繁林;罗次节;吴惠玲;高晓玲

    自从1988年首次发现肠球菌(GRE)对糖肽类抗生素耐药以来,肠球菌己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给临床治疗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为了解我院肠球菌的流行及耐药现状,我们对我院1999年5月至2002年4月分离到的51株肠球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性作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羧甲基壳聚糖对口腔重要厌氧菌的抑菌性能评价

    作者:唐涛;薛毅;信玉华;谭巨莲;李岩

    目的:评价羧甲基壳聚糖对口腔重要厌氧菌的抑菌性能.方法:选择与口腔疾病密切相关的厌氧菌11株,采用梯度稀释法测定羧甲基壳聚糖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羧甲基壳聚糖对牙龈卟啉菌、放线共生放线菌、中间普氏菌、牙龈嗜二氧化碳纤维菌、黄褐嗜二氧化碳纤维菌、产黑色素普氏菌、白色念珠菌、牙髓卟啉菌、小齿普氏菌、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粘性放线菌的MIC分别为20,10,5,80,20,>80,20,5,20,10,60,40 mg/ml.结论:羧甲基壳聚糖对多数与口腔疾病密切相关的厌氧菌有一定抑制作用,而对产黑色素普氏菌的抑菌性不明显.

  • 口臭症口腔微生态学的研究

    作者:徐红云;林一南;范群

    目的:研究口臭症患者口腔菌群分布.方法:选择30例口臭患者和30例健康人,分别采集舌背舌苔和牙周袋菌斑作细菌的需氧、微需氧和厌氧菌的定量培养,并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及衣氏放线菌做抑菌试验.结果:口臭组舌背厌氧菌及微需氧菌总数(12.2±1.32)与健康对照组(9.5±1.24)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口臭组需氧菌总数与健康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口臭组牙周袋厌氧菌及微需氧菌总数(13.12±1.2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1.3±1.82),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需氧菌差异无显著性;口臭症舌背以小韦荣菌为主,其次是黑色普氏菌;牙周袋菌斑以牙龈卟啉单胞菌和黑色普氏菌为主,其次是衣氏放线菌.并筛选出两类抗菌漱口水和一种中外合资抗口臭牙膏,对舌背及牙周袋菌斑的主要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衣氏放线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口臭症患者口腔菌群分布和总数与正常人群存在显著的差异,与牙周病有关的致病菌数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据抑菌试验结果采用有效的漱口液及牙膏可明显降低口腔内致病菌和改善口臭症状.

  • 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FimA基因型在牙周病患者中的分布情况

    作者:黄定明;周学东;天野敦雄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FimA基因型在牙周患者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PCR技术对40例牙周患者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及其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牙龈卟啉单胞菌在牙周患者的牙周袋内检出率为87.5%,牙龈卟啉单胞菌FimA各基因型在牙龈卟啉单胞菌携带者的检出率分别为:Ⅰ型22.9%,Ⅱ型60.0%,Ⅲ型17.1%,Ⅳ37.1%,Ⅴ型未检出;基因Ⅰ型在牙周袋内未单独检出,与基因Ⅱ型混合感染.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FimA基因Ⅱ型和Ⅵ型是牙龈卟啉单胞菌在牙周病损部位的主要定植菌,两基因型可能与牙周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 微生态学教学工作总结体会

    作者:杨景云

    1 宣传动员开微生态学课进行微生态学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培养掌握微生态学的人才.因此,学组第一任组组郝维善教授带领全体学组人员在学会主任委员康白教授领导下,签名上书国家教委高教司,呼呈在全国相关院校和相关专业开设微生态学课.1987年国家教委高教司下达了关于在有关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开设微生态学课的批示,立刻得到了一些高校的响应.大连医科大学康白教授在全国首先开课,并组建了微生态学教研室.相继佳木斯医学院杨景云教授将微生态学列入必修课,为研究生、本专科班生、开设微生态学课.随后十几所院校开了选修课.到目前为止在全国相关院校已有三十余所开了微生态学课.其中黑龙江省所有高等医药院校已全部开课.一些院校虽然没有直接开课,但将微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结合到与微生态学相关的专业课进行讲授,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术后复数菌感染及菌株鉴定

    作者:陈嵘;陈剑;袁嘉丽;陈普;朱江

    颅脑术后复数菌感染较为罕见,2003年4月从一患儿脑脊液、切口分泌物中同时分离出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新型隐球菌,现报道如下.

  • 饮食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分离到类志贺邻单胞菌

    作者:向正华;张轶群;王琼;罗玉田;王树坤

    我们于2002年3月从一名饮食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粪便中分离到1株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微生态学研究与抗感染学术研讨会

    作者:

    关键词: 生态学研究 抗感染
中国微生态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