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中国微生态学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ecology 중국미생태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1.1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376X
  • 国内刊号: 21-13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2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李兰娟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两种肠球菌致重症患者尿路感染的耐药性比较

    作者:叶小翠;姚建凤;黄荣富

    目的 研究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致重症患者尿路感染现状并对其耐药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监护室尿路感染患者分离的172株肠球菌进行分析,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2-Compact微生物鉴定仪鉴定肠球菌,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利用WHONET 5.6软件分析处理试验数据.结果 172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分别占68.0%和32.0%;药敏试验表明两种肠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都较敏感(耐药率<5.0%),未检出对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除这4种药物外,对其余12种抗菌药物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 =36.15,P<0.05).4年间粪肠球菌除对四环素、替加环素外,屎肠球菌除对四环素、庆大霉素(高浓度)、替加环素外,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的变化均呈显著升高的趋势(x2=16.71,P<0.05).结论 从该院重症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出的肠球菌多重耐药严重,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两种肠球菌的耐药性存在菌种差异,临床应加强细菌监测,治疗肠球菌感染时首选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替加环素.

  •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作者:薛继红

    目的 对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明确诊断的385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对其痰标本的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患儿痰培养阳性菌株134例,其中革兰阴性菌91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20.9%;革兰阳性菌40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9.7%;真菌3株,占2.2%.对5种主要病原菌检出年度情况分析,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逐年增加,肺炎链球菌检出率逐年降低,而金黄色葡萄球菌三年无明显变化.婴儿组、幼儿组病原菌检出率显著高于学龄前及学龄组,病原菌检出率在年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445,P<0.01).不同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均敏感,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对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敏感,对苄青霉素耐药率高.结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检出率在性别上无差异,婴儿、幼儿检出率高于学龄前及学龄儿童.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

  • 基层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杆菌医院感染及耐药性变迁

    作者:余悦能;金旭红;张祎萍;钱文坚

    目的 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在基层医院临床标本中的分布及其耐药趋势.方法 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检测,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ESBLs,采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菌株产碳青霉烯酶,并按年度统计其感染率及耐药性.结果 2011年至2014年肺炎克雷伯杆菌产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17.05%、17.76%、27.05%和30.93%,平均为25.04%.标本来源主要为痰,占67.84%;科室分布以ICU、神经内科、呼吸内科为主,分别为34.50%、20.47%和12.28%.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总体呈升高趋势,2013年和2014年共检出10株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菌株.结论 医院产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数量及检出率逐年升高,多重耐药日趋严重,临床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科学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延缓细菌耐药性的变迁,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扩散.

  • 金双歧辅助治疗小儿扁桃体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余霞辉;舒红文;罗健;常洪美;邓骥;邱有波;宋昔兰;薛成

    目的 探讨金双歧(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辅助治疗小儿扁桃体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在崇州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诊断为扁桃体炎患儿337例,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常规给予抗生素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金双歧口服辅助治疗,出院后继续服用4周;对照组常规给予抗生素和对症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住院期间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差异.出院后3个月内定期随访,观察两组患儿出院后3个月内发生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3%.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40,P=0.047<0.05).住院期间试验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为8.67%,对照组为1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87,P=0.008<0.01).出院后3个月内呼吸道感染以及肠道感染的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个月肠道感染x2=4.624,呼吸道感染x2=8.549;2个月肠道感染x2=5.684,呼吸道感染x2=11.712;3个月肠道感染x2=7.545,呼吸道感染x2=4.559,P<0.05).试验组服用金双歧期间,未见明显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金双歧辅助治疗小儿扁桃体炎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降低扁桃体炎患儿出院3个月内呼吸道和肠道感染的发生率,且服用安全.

  • 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吴晓红;贾红英

    目的 观察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秋冬季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患儿单用蒙脱石散,1.5 g/次,3次/d;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组60例患儿先服用蒙脱石散,剂量同上,间隔2h后,加服酪酸梭菌活菌散,1袋/次,3次/d,疗程为3~7d或治愈为止;在此基础上,两组患儿均给予补液(纠酸、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退热等治疗.观察两组患儿腹泻治疗效果(包括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和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组显效率为81.7%,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显效率为28.3%,总有效率为90.0%,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385,P<0.05);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组第3天大便次数相比对照组明显减少[治疗组(1.88±0.88)次/d,对照组(3.28±1.80)次/d,t=5.395,P<0.05)],大便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3.67±1.31)d,对照组(4.8±1.09)d,t=5.158,P<0.05)],呕吐消失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2.9±0.99)d,对照组(4.02±1.34)d,t=4.894,P<0.05)].结论 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未见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

    作者:林勇;叶丹;施正超

    目的 评价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瑞安市人民医院治疗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2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治疗8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CRP、ESR、内镜评分、疾病活动指数(DAI)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在治疗8周后,治疗组CRP、ESR、内镜评分及DA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且联合治疗明显优于单纯美沙拉嗪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核黄素磷酸钠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龚丽梅;胡国华;姚静婵

    目的 观察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RVE)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RVE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两组均行抗病毒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剂,<1岁0.125 g/次、2次/d,1~3岁0.25 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5 mg/(次·d),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50~100 mL中静脉滴注,3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为51.28% (20/39),对照组为28.21% (11/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3,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7% (37/39),对照组为74.36%(29/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0,P<0.05).治疗后热退时间、呕吐与腹泻停止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t=14.51、5.81、16.45,P<0.01).且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

  • 创伤弧菌感染13例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作者:郑小庆;盛吉芳

    目的 分析创伤弧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3年4月至2014年10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原学检查确诊为创伤弧菌感染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结局把患者分为治愈组和死亡组,统计分析使用SPSS 20.0软件,其中计数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有13例患者确诊为创伤弧菌感染,其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5例;11例有肝病基础;死亡患者3例,治愈患者10例;临床表现休克(3例vs 2例,x2=7.315,P<0.05)、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vs 1例,x2=9.547,P<0.05)、蜂窝织炎(3例vs 3例,x2=5.728,P<0.05)的患者数量在两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检测中,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9.00±1.73 vs 84.20±69.93,t=3.397,P<0.05)、凝血酶原时间(42.30±5.31vs54.08±22.44,t=-7.565,P<0.05)、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102.83±39.42 vs 54.38±22.44,t=2.653,P<0.05)、国际标准化比值(3.12±0.24vs 1.47±0.40,t=-5.400,P<0.05)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创伤弧菌感染在我国沿海地区散发流行,合并肝病的患者病死率更高,患者出现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蜂窝织炎以及血小板计数降低,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延长提示预后不良.

  • 78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

    作者:谢晓英;刘晓强;代鑫露;黄松音;李红玉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率,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从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统计分析.应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参照2013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判断药敏结果,以WHONET 5.6及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检出780株鲍曼不动杆菌,科室分布居前的有重症监护室、呼吸科、皮肤科、胸外科及神经科,标本来源构成比居前的依次是痰液、分泌物及血液.其中共检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 120株,占15.38%,重症监护室的CRAB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科室(x2 =12.147,P<0.05);痰液来源的CRAB分离率比其余标本类型高(x2=4.047,P<0.05).共检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 26株,占3.33%,其中各科室及各标本来源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 =0.692,P>0.05;x2=1.008,P>0.05).除了对一代头孢菌素、氨苄西林等的天然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二代头孢菌素、氨曲南及呋喃妥因耐药严重,均超过90.0%;其余的抗生素耐药率均在30.0%~50.0%,其中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也达30.0%以上;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低,为29.7%.重症监护室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为严重,对以上药物耐药率均超过50.0%.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标本来源与分离科室不同,CRAB检出率有差别,耐药率有较大差异,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使用抗菌药物.

  • 老年患者难愈性创面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作者:倪俊;许献荣;孙建文;顾海峰;陈瑞彩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难愈性创面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五医院烧伤外科收治老年难愈性创面患者创面分离出的病原菌,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病原菌进行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数据统计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结果 分离出病原菌13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8株(21.21%),革兰阴性菌104株(78.79%).常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42株,31.82%)、金黄色葡萄球菌(21株,15.91%)、大肠埃希菌(20株,15.15%)和鲍曼不动杆菌(16株,12.12%).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环丙沙星、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的耐药率高于7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达托霉素和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的耐药率均为0%.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高于70%,对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介于50%~70%,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于30%.结论 老年患者难愈性创面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居多,病原菌耐药严重,应引起临床重视.

  • 145例消化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分析及对策

    作者:张建海

    目的 探讨消化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等,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降低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风险.方法 通过前瞻性研究方法,组织专业的负责人员团队,通过在院记录及出院随访相结合的方式,对绍兴市立医院消化内科老年人的医院感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036例消化内科老年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45例,感染率为14.00%.感染率会随着住院天数,侵袭性操作,长期卧床,使用激素等危险指数升高而升高.不同管床大夫的调整感染专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发生感染的主要部位为下呼吸道及泌尿系,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结论 消化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住院天数、长期卧床等,需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引起注意.

  •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患儿血中炎症因子mRNA的表达

    作者:栾明春;安玉;陈玉凤;薄志坚;吕秋月;刘丹红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患儿血中炎症因子mRNA的表达.方法 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EV71感染轻症、重症患儿和正常儿童的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IFN)-α、IFN-β,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2的mRNA表达.结果 EV71感染患儿血中IFN-α、IL-6、IL-8、IL-12mRNA的表达增加(28±182.07 vs 5.5±0.79;30±103.30 vs 6±4.21;34±169.60 vs6.2±4.16;33.33±229.70 vs 2.6±0.92).轻症组与重症组间比较,IFN-α、IL-12 mRNA表达显著升高(40±275.86 vs 28±182.07;46.67±46.04 vs 33.33±229.7),IL-6、IL-8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103.3 vs 32±110.5;34±169.6 vs 36.67±195.4).结论 细胞因子IFN-α、IL-6、IL-8、IL-12参与抗EV71感染过程,其中IFN-α和IL-12可能是促进EV71感染发展为重症的关键因子.

  • 中药肝复康对TNF-α介导的炎症性肝损伤和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作者:贾玉杰;赵芳;张彩华;姜妙娜;孔露;李东宁;李骢

    目的 探讨中药肝复康对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介导的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kappa B,NF-κB)通路引起的炎症性肝损伤和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C)、模型组(M)和肝复康治疗组(高、中和低剂量组).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在蛋白水平检测各组肝组织TNF-α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在基因水平检测各组肝组织TNF-α、IκB激酶IKK-α、NF-κB的抑制蛋白IκB-α、NFκBp65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TNF-α在正常大鼠肝组织几乎不表达,而模型组有显著阳性表达(P<0.01);与模型组相比,肝复康中剂量治疗组TNF-α阳性表达明显减少(P<0.05).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TNF-α、IKK-α、NF-κBp65的基因表达在模型组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肝复康治疗组的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中剂量治疗组显著(P<0.01).TNF-α与NF-κBp65的表达成正相关,而与IκB-α的表达成负相关.结论 肝复康对炎症性肝损伤和肝纤维化有显著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NF-α介导的NF-κB信号转导通路来发挥抗纤维化的作用.

  • 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作者:王勇;殷冬冬;宫晓华;王瑞;许漩;唐井玉;兰梦蝶;王桂军

    目的 用RT-PCR技术扩增鸭坦布苏病毒(DTMUV) AH-F10株E基因,并克隆至pET32a(+)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E,表达E蛋白.方法 重组表达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胞BL21 (DE3),经IPTG诱导后,获得含6个His标签的融合蛋白,大小约54 kDa.表达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用纯化的E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血清.结果 SDS-PAGE和Western blot试验结果表明E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成功表达,并能与抗DTMUV多克隆抗体产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免疫小鼠后获得的多克隆抗体能与DTMUV反应.结论 本研究为DTMUV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盒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 携带IL-10基因的双歧杆菌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血浆及结肠组织NO和VEGF-A表达影响

    作者:黄云辉;张定国;杨根华;姚君;李迎雪

    目的 观察携带IL-10基因的双歧杆菌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血浆及结肠组织一氧化氮(NO)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VEGF-A)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携带IL-10基因的双歧杆菌治疗UC的相关机制.方法 筛选出能稳定表达具有生物活性hIL-10蛋白的BL-hIL-10菌株.用5%DSS诱导UC小鼠模型,50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UC模型组、BL治疗组、BL0治疗组和BL-hIL-10治疗组,每组10只.计算小鼠DAI、HE染色评估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测小鼠血浆及结肠组织IL-13、VEGF-A和NO的含量.结果 (1) BL-hIL-10可以降低UC小鼠DAI,减轻UC小鼠结肠组织炎症程度.(2) BL-hIL-10能降低UC小鼠血浆和结肠组织NO、VEGF-A和IL-13水平.结论 口服BL-hIL-10对UC小鼠的治疗作用可能与抑制NO产牛及下调VEGF-A表达有关.

  • 不同剂型七味白术散对肠道菌群失调小鼠小肠黏膜超微结构和sIgA的影响

    作者:孙必强;伍参荣;周英;刘卫东;刘碧源;陈超龙;陈伶俐;李杰;蔡锐

    目的 探讨七味白术散、七味白术滴剂和七味白术提取物对抗生素联合番泻叶致菌群失调小鼠小肠黏膜超微结构和sIgA的影响.方法 小鼠经头孢曲松钠和盐酸林可霉素加冰番泻叶灌胃造成菌群失调模型.将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造模成功后即为自然恢复组)、七味白术散煎剂组、七味白术散滴剂组和七味白术散提取物组.治疗后,进行小鼠肠组织超微结构观察,小肠黏膜组织sIgA含量和黏膜上皮细胞内sIgA的表达检测.结果 小肠超微结构显示,不同剂型七味白术散组均能明显改善模型动物小肠黏膜炎症病变和促进小肠肠道sIgA的增加.结论 七味白术散能有效提高小肠肠道sIgA含量,修复损伤小肠黏膜免疫组织,减轻菌群失调腹泻.

  •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产膜表皮葡萄球菌黏附作用影响初探

    作者:官妍;董仕政;石晶金;王艳;云云

    目的 通过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针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菌黏附抑制作用的研究,为临床抗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菌引起的相关感染探索新的研究方向和可能的治疗途径.方法 以红霉素为阳性对照,利用XTT减低法评价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表皮葡萄球菌初始黏附的影响.结果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1 000、100 mg/L浓度下对表皮葡萄球菌初始黏附均有抑制作用;以浓度为1 000 m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实验材料进行预处理,对表皮葡萄球菌初始黏附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特定浓度下对表皮葡萄球菌产生物被膜菌的初始黏附有抑制作用.

  • 细菌抗铜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李建凯;李珊;魏云林;林连兵;张琦;季秀玲

    随着重金属在冶金、化工、造纸、农业和医药业等方面的广泛应用,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也逐步凸现,其治理日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微生物不仅能在较高浓度的金属离子环境中生存,还在解除重金属对生物的毒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较全面地综述了细菌的几种不同的抗铜机制:细菌抗铜的cop系统、pco系统和MerR家族的转录因子调节,并对未来的相关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 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颜林志;张琼;淮丽;王乐丹;赵宇

    目的 观察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28例病例随机分为三组,观察组76例,对照组A76例,对照组B 76例.观察组在阴道放置甲硝唑片0.4g,每晚1次,连用7d后再在阴道放置乳杆菌活菌胶囊1粒,每晚1次,连用5d;对照组A口服甲硝唑片0.4g,每天2次,连用7d后再在阴道放置乳杆菌活菌胶囊1粒,每晚1次,连用5d;对照组B在阴道放置甲硝唑片0.4g,每晚1次,连用7d.观察治疗后三组总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11% vs 93.42% vs 90.79%) (x2=0.362,P>0.05);3个月后复发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47% vs 13.16%) (x2=0.055,P>0.05),对照组B分别与观察组及对照组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4.21% vs 14.47%;34.21% vs 13.16%) (x21=8.038,P<0.01;x22 =9.318,P<0.01);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与对照组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6 vs 1/76)(x2=0,P>0.05),对照组A分别与观察组及对照组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0/76 vs 2/76;10/76 vs 1/76)(x2 1=4.433,P<0.05;x 22=6.272,P<0.05).结论 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甲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快,副反应小,有利于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预防复发.

  • 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药敏状况

    作者:徐静;陈冬梅;赵辉;海晓欧;方芳;王澜;周园;张迎今

    目的 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支原体的感染状况及其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516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拭子进行支原体培养,并对阳性菌株进行10种常用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 516例患者中,支原体培养阳性263例,检出率为50.97%,其中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为237例(45.93%),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仅9例(1.74%),UU+MH17例(6.46%);三种类型感染均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比较敏感.结论 UU为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及美满霉素可作为治疗的经验用药,其中交沙霉素为首选抗生素.

  • 白芷对白色念珠菌毒力因子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赵波;许颖;李雪

    目的 研究白芷乙醇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抑菌效果及对毒力因子CPH1、EFG1转录或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建立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模型,MTT法计算白芷乙醇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抑制率;激光共聚焦观察不同浓度白芷乙醇提取物对相同时间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抑菌效果;RT-PCR技术检测在不同药物浓度作用下白色念珠菌毒力因子CPH1、EFG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白芷乙醇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抑菌作用随其浓度的增大而增强.激光共聚焦观察显示白芷乙醇提取物使生物膜内活菌死菌比例下降.RT-PCR结果表明白芷乙醇提取物在药物浓度为50、25、12.5 mg/mL时抑制白色念珠菌毒力因子CPH1、EFG1 mRNA的表达,在浓度为50 mg/mL时则完全抑制毒力因子EFG1mRNA的表达.结论 白芷不仅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对白色念珠菌毒力因子CPH1、EFG1表达过程产生抑制作用.

  • 富含色氨酸抗菌肽对种植体周围炎主要致病菌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作者:费涛;李冀寅;王一宇;何玉珠;马国武;刘慧颖

    目的 研究富含色氨酸短肽Pac-525对种植体周围炎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 应用二倍稀释法检测Pac-525对血链球菌、具核梭杆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小抑菌浓度(MIC)和小杀菌浓度(MBC)并绘制其Kill-time曲线.结果 Pac-525对血链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125 mg/mL和0.5 mg/mL,对具核梭杆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007 8 mg/mL和0.015 6 mg/mL,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062 5 mg/mL和0.125 mg/mL;Kill-time曲线显示,Pac-525可以降低3种细菌的生长速度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当浓度达到MBC时可完全抑制细菌在培养液中的生长繁殖.结论 Pac-525对种植体周围炎主要致病菌血链球菌、具核梭杆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均具有抑制作用.

  • 原花青素对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的体外抑制作用

    作者:朱彩莲;李鸣宇

    目的 分析原花青素对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96孔微量板液体微量稀释法进行抑菌试验,观察对变形链球菌生长的抑制情况.盖玻片上形成变形链球菌生物膜模型,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原花青素和对照试剂N-乙酰半胱氨酸对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的影响.结果 原花青素对变形链球菌的抑制作用比较强.原花青素在终浓度为2~5 mg/mL,N-乙酰半胱氨酸在终浓度为7.5~75 mg/mL对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均有明显的影响.N-乙酰半胱氨酸明显减少了生物膜的多糖,而原花青素明显减少了生物膜的蛋白.结论 原花青素和对照药物N-乙酰半胱氨酸具有不同的抗生物膜机制,原花青素对生物膜蛋白影响更多一些,而N-乙酰半胱氨酸对生物膜多糖的影响更多一些.

  • 登革热的传播模式、蚊媒及防控

    作者:杨正时;李雪东

    在自然界存在两种登革热传播模式:人-伊蚊-人循环,蚊媒是埃及伊蚊与白纹伊蚊.猴一伊蚊-猴循环,蚊媒是白纹伊蚊与白雪伊蚊群.我国学者首先于1975年从无输入性病例的我国西南边疆山林地区的白纹伊蚊体内分离到登革热病毒4型,门纹伊蚊承担两种传播模式的中介.本研究介绍了埃及伊蚊与白纹伊蚊的生态习性与全球及在中国的分布.认为在我国厦门地区迄今为止还未曾发现过埃及伊蚊的存在,也简介了沃尔巴克体新技术防控蚊媒研究的进展.

中国微生态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