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中国微生态学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ecology 중국미생태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大连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1.1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376X
  • 国内刊号: 21-13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2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李兰娟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112株志贺菌菌群分布和药敏特点分析

    作者:沈显元;喻春红;丁正祥

    目的 研究本地区2001年至2005年志贺菌菌群分布及其药敏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抗菌治疗.方法 经大便培养筛选志贺菌,用生化和血清学方法鉴定菌群和血清型,采用K-B法检测病原菌耐药性.结果 在112例细菌性痢疾患者中,男女比例相似,年龄分布以婴幼儿高,临床表现不典型者较多,菌群分布以福氏志贺菌多,F2b为优势血清型,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近5年来本地区细菌性痢疾患者发病特点有年龄差异,菌群仍以福氏志贺菌为主,血清型以F2b为主,第3代头孢菌素是治疗细菌性痢疾佳的抗菌药物.

  • ICU常用抗生素应用与病原菌变迁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谢多希;吕百勤;王淑珠;周文斐

    目的 探讨ICU内常用抗生素的使用和病原菌在抗生素压力下产生菌种变迁的相关性,亦即有关抗生素的附加损害的另一种常见表现形式,并籍以进一步寻找控制ICU内耐药菌株有效对策.方法 将乐清市人民医院ICU 2003年7月至2006年12月常用抗生素使用情况并结合同期病原菌培养结果做系统回顾调查.结果 共获培养病原菌443株,其中378株为痰培养标本,42株为尿培养标本,23株来自血标本.443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289株,占65.24%;革兰阳性菌39株,占8.8%;真菌115株,占25.96%.调查了ICU内常见10种抗生素的应用及抗生素相关性继发感染菌株,发现抗生素这种以菌种变迁为表现形式的附加损害普遍存在,并有一定的规律性.产生耐药菌株时间从短到长依次为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亚胺培南、美洛西林……头孢米诺、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吡肟等相对"高档次"抗生素相关真菌感染率较高.而美洛西林相关真菌感染率较低.革兰阳性菌抗生素相关感染比例较高达到两位数的依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米诺;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应用后革兰阴性耐药株种类比较接近,特别是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多见.而头孢米诺抗生素相关感染则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少见.结论 选择诱导性较低的抗生素可以延缓抗生素附加损害发生的时间,延迟耐药菌株产生的时间;不同抗生素在诱导产生菌种变迁时对某些特定菌种各有一定程度的诱导倾向性;同一抗生素或抗生素附加损害类似的抗生素同一时间段内比较集中地应用,容易诱导产生相同的耐药菌株流行;控制和调节"高档次"抗生素的使用量,可能控制和调节真菌和革兰阳性菌感染在ICU的流行趋势;而在ICU病房内有目的轮流交替选择不同类型的能够互补抗菌谱敏感盲区的抗生素,有可能对控制和减少一些特定耐药菌株在ICU病房的流行,对降低ICU院内感染率起到良好的作用.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三种非发酵菌体外敏感性检测方法的比较

    作者:吕火祥;胡庆丰;沈蓓琼;王素梅;王爱香

    目的 评价不同方法检测无CLSI解释标准的3种非发酵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脑膜脓毒性黄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性情况,以利于检测方法的选择应用.方法 同时用标准K-B法、VITEK-32配套的药敏检测卡GNS-143法、E-test试条法检测临床分离的139株无CLSI解释标准的非发酵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并对3种方法相互间的符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3种方法检测80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6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23株脑膜脓毒性黄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分别为:46.3%、82.5%、45.0%,77.8%、44.4%、52.8%,69.6%、52.2%、56.5%;耐药率分别为:32.5%、10.0%、48.8%,19.4%、38.9%、38.9%,17.4%、39.1%、21.7%.139株细菌3种方法间的符合情况:K-B法与VITEK法比较,完全符合率为51.1%、部分符合率为22.3%、完全不符合率为26.6%;K-B法与E-test试条法比较,三者分别为61.9%、15.8%、22.3%;VITEK法与E-test试条法比较,三者分别为56.1%、16.6%、27.3%.结论 不同的方法检测同一种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药敏结果有较大不同,各方法间的可比性较差.嗜麦芽窄食单胞菌K-B法与E-test试条法符合性好于VITEK法,而其他2种细菌VITEK法好于K-B法.建议临床实验室对此类细菌的药敏检测仅报告实验检测结果,而不报药敏检测解释结果.

  • 8805例外科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董叶丽;陈坤;赵武英;李桂馥;袁斌;高建利

    目的 探讨外科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及细菌分布、耐药性,为临床采取防范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全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前瞻性地调查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并有样必采,进行微生物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外科术后患者医院感染人次发病率为2.2%,例次发病率为3.1%;鉴定出的226株病原体中,G+菌64株,占28.3%,G-菌126株,占55.8%,真菌36株,占15.9%.按分离菌株数排列,依序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热带假丝酵母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鲁氏不动杆菌、粪肠球菌、白假丝酵母菌、阴沟肠杆菌.MRSA和MRCNS检出率分别是66.7%和95.5%,大肠埃希菌等G-杆菌对3代头孢类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70%.结论 该院外科术后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符合一般规律,其病原体以G-菌为主,且对3代头孢类等高档抗菌药物多重耐药.

  • 肝硬化患者肠球菌感染及体外药敏监测

    作者:徐叶进;王晓东;陈永平;朱碧红;郑波;欧阳钦

    目的 研究肝硬化患者肠球菌感染的现状及药敏特点,以加强对肝硬化肠球菌感染的认识,指导用药.方法 留取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所有纳入研究范围的肝硬化患者共检出肠球菌112株,其中粪肠球菌89株,占79.5%,比例高,屎肠球菌占14.3%,居第2位.腹水中检出肠球菌64株,占57.1%,其次为痰和尿液,分别为38.1%和14.4%.肠球菌对红霉素、奈替米星的耐药率超过80%,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呋喃妥因的敏感率超过70%,对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为58.9%,对头孢唑啉、头孢派酮的敏感率分别只有25.0%和33.0%,检出高耐氨基糖苷类肠球菌(HLAR)58株,占51.8%,未检出耐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肠球菌,但检出万古霉素中介肠球菌4株,占3.6%.结论 肠球菌是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尤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屎肠球菌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是治疗肠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 培菲康对小儿细菌性腹泻的肠道屏障保护和炎性反应调控的研究

    作者:叶瑞华;叶子

    目的 观察培菲康对小儿细菌性腹泻的内毒素及TNF-α的影响.方法 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用氨苄青霉素40 mg/kg,治疗组用金双歧每次1粒,1日3次.3 d 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在显效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内毒素水平和TNF-α均有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的内毒素水平和TNF-α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培菲康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免疫调节作用,非免疫肠道防御屏障,调节与内毒素有关的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如IL-6,降低TNF-α等水平,并促进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增殖而发挥作用.

  • 不同来源株香港海鸥形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作者:任淑华;倪晓平;孙建荣;周田美;查捷;孔庆鑫;赵洪峰;金慧;徐虹

    目的 对分离自社区获得性胃肠炎患者及淡水鱼肠道内的香港海鸥形菌(Laribacter hongkongensis,LH)进行药敏试验,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2005年至2006年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肠道门诊从社区获得性胃肠炎患者中分离到4株及2种淡水鱼体内10株LH菌株,计14株,按美国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药敏结果显示,14株LH菌株对24种常用抗菌药物中的15种药物,分别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耐药率达62.5%;尤其对青霉素、头孢唑啉和头孢哌酮等3种药物,14株LH菌株均为耐药,耐药率为100.0%;其中人体株LHHZ26,对12种药物耐药、1种为中介.LH对3代头孢表现为较高的耐药性,3种头孢药物的耐药率为71.43%~100%;14株LH株对头孢吡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均为敏感.对氨曲南(14.29%)、庆大霉素(7.14%)、复方新诺明(7.14%)的耐药率较低;喹诺酮类、氯霉素、阿米卡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药物均敏感.结论 LH菌株对β-内酰胺类药物表现出耐药性,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广泛耐药.建议对LH感染患者喹诺酮类为首选治疗用药.

  • 区级医院重症监护病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调查和分析

    作者:程丹;王国文

    目的 通过对区级医院重症监护病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流行初期进行调查和分析,以防止MRSA的暴发流行以及能够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方法 对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区级医院重症监护病区患者、医务人员及物体上送检标本中被MRSA感染的病例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从重症监护病区患者、工作人员及物体上采集标本MRSA的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5%~47.6%、0%和20%.结论 此次有局部暴发趋势的MRSA感染由于发现及时、措施得当被控制住.医院必须加强监督抗生素的合理用药和耐药性的检测,严格医务人员洗手及实行消毒隔离措施,切断传播途径,防止MRSA感染在医院的发生和流行.

  • 慢性重症肝炎生化及凝血功能检测与预后的分析

    作者:杨永红;宁秀花

    目的 探讨慢性重症肝炎生化及凝血功能检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83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的生化及凝血功能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慢性重症肝炎的预后和血清谷草转氨酶与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比值、血清总胆红素、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总胆固醇、总胆汁酸、胆酶分离及低钠血症等密切相关.结论 临床及时检测以上项目是判断慢性重症肝炎预后的重要依据.

  • 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作者:王国文;程丹

    目的 探讨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在医院的发生、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注意问题.方法 回顾2005年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例情况,分析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28例病例中患者年老(大于60岁)体弱者为17人,占60.7%;22例存在侵入性操作,占78.6%;所有病例的住院天数都在13 d或以上,抗生素的使用都在2种或以上.结论 患者的体质和是否存在侵入性操作是感染的相关因素,临床诊断时要以症状和病原学的结果作为依据,治疗过程中要针对感染的病原菌合理使用抗生素.

  • 306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作者:张家敏;施新颜

    目的 调查杭州市某医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现状.方法 监测该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临床分离的306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性,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耐药性数据分析采用WHONET 5软件.结果 2004年至2006年3年间,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呈逐年增加趋势(从1.60%增至2.40%);临床分布以重症监护室(ICU)高(84/306),老年患者多见(131/306);有184株(60.13%)来源于痰液标本.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敏感,耐药率为4.6%;其次是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7.2%及8.5%;对3代头孢菌素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50.0%;同时发现185株(60.5%)为多重耐药菌株.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及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临床医师应注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 女性体检人群生殖道病原体的分布

    作者:戴美洁;周铁丽;张鸿翔;王赛芳

    目的 了解体检妇女人群生殖道感染情况,为女性生殖道感染的防治提供进一步的资料.方法 对1157例参加健康体检的妇女的阴道后穹窿及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显微镜镜检以检测阴道清洁度、真菌、滴虫等,同时采用培养法对淋球菌、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真菌等进行检测,沙眼衣原体则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女性生殖道感染的感染率为54.0%,其中混合感染率为9.3%,而清洁度异常率仅为23.8%;前3位病原体依次为解脲支原体(35.3%)、衣原体(22.2%)、真菌(5.5%);年轻妇女组与年老组支原体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女性生殖道感染情况严重,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隐匿,加强对育龄妇女的监测尤为重要.

  • 12 402例女性生殖道感染病原体分布以及耐药状况分析

    作者:费红军;陈群英;周丽萍;何立忠

    目的 了解宁波地区近年来女性生殖道感染病原体分布以及耐药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6年11月就诊于性病科、妇科、生殖中心、不孕不育科的拟诊生殖道感染患者,取宫颈分泌物进行病原体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 12402例中共检出生殖道感染患者4827例,感染率为38.92%,检出病原体6164株,1216人感染了2种或2种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率为9.80%.结论 感染病原体中,解脲脲原体占44.7%,且部分菌株耐药严重,临床医生治疗前应尽可能做药敏试验,做到合理用药,以提高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

  • 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菌群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作者:倪旭伟;张德忠;饶冠利;吴晓燕

    目的 了解引起血液透析感染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对革兰阴性菌采用ESBLs确认试验检测ESBLs,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AmpC.结果 本组分离的259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179株,占69.1%,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革兰阳性菌80株,占30.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居前2位.革兰阴性杆菌ESBLs、AmpC酶总检出率分别为42.4%、39.1%,单产ESBLs、单产AmpC、同产ESBLs+高产AmpC酶、ESBLs+诱导AmpC酶菌株依次占15.6%、12.3%、16.8%、10.1%.革兰阳性分离株除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利福平的耐药率较低外,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大于50.0%.革兰阴性分离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5.02%、3.35%和6.70%,产酶株较非产酶株具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细菌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为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对革兰阳性菌,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对革兰阴性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 血液病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败血症临床和耐药分析

    作者:钱红兰;陈怡;胡旭东;舒雪芹;廖洪菊;石娜

    目的 探讨血液病患者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00年至2005年住院血液病患者感染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临床及细菌耐药性.结果 3045例次住院血液病患者中,血液感染大肠埃希菌者38例,多数为恶性血液病,感染均发生在化疗、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或)广谱抗生素之后,除2例ITP外,中性粒细胞<0.5×109/L.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磺胺药耐率达90%以上,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氟氧沙星耐药率达80%以上,产ESBLs菌达58.8%.结论 血液病患者感染大肠埃希菌败血症,是由免疫功能受到严重抑制,粒细胞缺乏,菌群失调引起,以内源性感染为主,故应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对粒细胞缺乏者应进行肠道除菌,治疗上可选用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舒普深、头孢替坦等.

  • 934株自血培养分离致病菌的病原学分析

    作者:崔颖鹏;唐蕾;唐冰;曾燕

    目的 了解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2年到2005年自血培养标本中分离的致病细菌的耐药状况和菌群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血培养报阳后转种血平板,用VITEK-60鉴定所分离致病菌,药敏试验用K-B法.结果 4年间血培养共分离出934株病原细菌,其中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是该院引起血液感染的主要致病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性高,而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的敏感性高.结论 血液感染患者的死亡率较高,应重视导致血液感染致病菌的病原学研究,以利于疾病的治疗.

  • 留置导尿管致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分析

    作者:黄晓美;徐叶进;朱碧红;王晓东

    目的 了解近年留置导尿管致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留置尿管患者尿培养分离出的70株病原菌进行分析及其药物敏感趋势进行监测.结果 尿路感染的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占40.24%;其次为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低于30.0%,对碳青霉烯类、氨曲南、呋喃妥因的敏感率超过90.0%;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敏感率较高,超过80.O%.结论 留置导尿管容易并发尿路感染,应该进行病原微生物学监测,依靠药物敏感试验为临床提供敏感抗生素治疗的依据.加强预防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减少医院源性尿路感染,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十分重要.

  • 短小棒状杆菌对小鼠实体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吕鹏;李玲;吕申;张丽

    目的 研究短小棒状杆菌对H22荷瘤小鼠及其免役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抑瘤实验、小鼠碳廓清实验、MTT法观察短小棒状杆菌对小鼠实体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短小棒状杆菌可使荷瘤小鼠的碳廓清指数、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升高,并由刀豆蛋白(ConA)、脂多糖(LPS)诱导体外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能够抑制小鼠实体瘤生长.结论 短小棒状杆菌能够增强小鼠机体免疫功能,并有抑瘤作用.

  • 结核分枝杆菌滤过型的初步研究

    作者:朱明利

    目的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滤过型的生物学特性与检测方法.方法 菌阴肺结核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及其L型的液体培养物经0.45 μm滤膜过滤后,涂片观察细菌形态,滤液分别进行分枝杆菌及其L型培养,并采用荧光基因定量法进行结核菌DNA检测.培养物用免疫组化染色鉴定,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30例痰、血滤前、滤后FQ-PCR检测同时阳性为53%,同时阴性为13%,滤前、滤后FQ-PCR结果符合率为67%.滤过后液体培养9例涂片见少许抗酸颗粒或椭圆性球菌.透射电镜见细胞壁缺失的"致密体"样细菌和细胞壁缺如菌.结论 菌阴肺结核痰及血培养物中存在结核菌滤过型,滤过型携带遗传信息并可自我复制,采用生物学方法可以对其进行检测.

  • 三株益生菌粘附性质及机制的初步研究

    作者:陈臣;郭本恒;陈卫;王荫榆;吴正钧

    目的 研究3株益生菌株的粘附性质,初步探讨细菌与肠细胞的粘附机制.方法 选取已被深入研究的LGG作为阳性对照,应用显微观察和平板计数的方法测定3株乳杆菌和肠上皮细胞Caco-2的粘附,选择疏水性、表面电荷和自聚合能力3项指标来描述细菌的表面性质,应用粘附抑制试验和酵母凝集试验来测定糖类专一性粘附.结果 无论是用显微观察还是平板计数,ST-Ⅲ均是所测试的4株菌中粘附能力强的,当加入细菌和细胞比约为60:1时,ST-Ⅲ在Caco-2上的粘附数为(7.43±0.65)CFU/细胞,强于对照菌LGG[(3.99±0.57)CFU/细胞].在所测试的4株菌中,粘附能力和疏水性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同时自聚合能力对粘附也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除LGG外,D-甘露糖和甲基-a-D-甘露糖苷均能抑制另外3株乳杆菌的粘附,同时这3株乳杆菌也能不同程度地凝集酵母.结论 3株益生菌的粘附均涉及到非特异性的疏水结合和甘露糖特异性粘附两个过程;ST-Ⅲ是1株具有良好粘附能力的益生菌,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冰醋酸致小鼠实验性腹膜炎模型的研究

    作者:范红斌;李英;包菊平;邱丽颖;程建青;杨志勇;杜斌

    目的 研究建立小鼠实验性腹膜炎模型,探讨建立一种简便、易行、效果稳定、便于获取实验数据的实验方法.方法 小鼠腹腔分别注射2%冰醋酸生理盐水溶液0.1 ml(高浓度组)、1%冰醋酸生理盐水溶液0.2 ml(低浓度组),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及腹腔解剖情况,进行血细菌培养;肝、回肠组织病理学观察;比色法测定肝、回肠LDH活性和MDA含量.结果 注射不同浓度和剂量的冰醋酸,均表现出腹膜炎临床征象,高浓度组的小鼠模型病程快、死亡率高,血细菌培养有大量G-杆菌;低浓度组的小鼠模型,经21 d可自愈,无死亡.组织病理学观察,肝和回肠有病理改变.结论 高浓度组的小鼠腹膜炎模型可作为急性腹膜炎的实验研究模型,低浓度组的小鼠腹膜炎模型,可作为研究实验性腹膜炎自愈过程机体抗损伤机制的实验模型.

    关键词: 冰醋酸 腹膜炎 小鼠
  • 蚕蛹油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的影响

    作者:何自立;陈伟平;单巍

    目的 观察蚕蛹油对高脂大鼠模型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0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并参考血脂水平随机分为9组:空白对照组,高脂对照组,预防低剂量组,预防中剂量组,预防高剂量组,治疗低剂量组,治疗中剂量组,治疗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月见草油),分别喂饲各种饲料.于第11周处死大鼠,检测肝脏的肝重指数和肝脏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结果 实验11周末,预防组、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的肝重指数,肝脏TG、TC及MDA水平均明显低于高脂对照组(P<0.05),并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蚕蛹油可通过调整脂质代谢,具有十分显著的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的效果,优于月见草油.

  • Survivin、CyclinD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海明;王聪伟;李松林;许延发

    目的 观察Survivin和CyclinD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4例大肠癌组织、30例癌旁组织、10例正常黏膜组织中Survivin、CyclinD1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CyclinD1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O.05),正常黏膜组织无Survivin、CyclinD1表达;Survivin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组织类型及组织分级、大体类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显著相关(P<0.05),CyclinD1表达与大肠癌各临床病理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Survivin阳性生存率显著低于Survivin阴性患者,CyclinD1阳性生存率显著低于CyclinD1阴性患者(P<0.05);Survivin、CyclinD1在大肠癌中表达正相关(P<0.05).结论 Survivin表达与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密切相关,提示预后不良,可作为大肠癌侵袭性和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指标;CyclinD1表达提示预后不良,是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Survivin、CyclinD1在大肠癌的发生过程中既有独立的功能,又有协同作用.

  • 冷应激大鼠睾丸细胞AR和ABP的检测

    作者:王洪军;褚征;冯立;杨青;于宁;董玉;张志强;吴益民

    目的 为研究冷应激大鼠睾丸细胞雄激素受体和雄激素结合蛋白的变化,本实验检测了睾丸细胞雄激素受体和雄激素结合蛋白的含量.方法 采用放射配体一3H-睾酮结合分析法.结果 冷应激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雄激素受体大结合量(单位:fmol/mgDNA)为143.38±9.47和87.46±15.11;雄激素结合蛋白(单位:fmol/mgpro.)为34.98±8.16和12.94±3.6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冷应激导致睾酮水平下降的同时,反馈地引起其受体浓度增加的变化是机体代偿适应性反应.

  • 乳酸杆菌细胞裂解物对家兔实验性阴道炎的治疗作用

    作者:吴向军;袁杰利;梁红春;鲍威尔

    目的 观察乳杆菌DM8909裂解物及发酵物在体内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探索一种替代活菌制剂的生态制剂.方法 用阿莫西林和甲硝唑接种家兔建立脱污染模型,再用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混合液接种,建立实验性感染模型后,随机分为5组,分别用乳杆菌裂解物原液、裂解物稀释液、发酵上清液、乳杆菌活菌制剂及生理盐水(对照组)进行治疗,分析和考察阴道菌群变化.结果 德氏乳酸杆菌裂解物具有治疗实验性家兔细菌性阴道炎的效果,其疗效与活菌制剂相近.结论 德氏乳酸杆菌裂解物可作为乳酸杆菌活菌制剂的替代物.

  • 深圳地区CAP患儿流感嗜血杆菌对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作者:赵瑞珍;郑跃杰;马东礼;邓继岿;王红梅;孙丽芳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儿童流感嗜血杆菌(Hi)对7种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产酶率以及感染患儿的年龄分布情况,以有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E-test法测定从患儿的深部吸痰标本分离的嗜血杆菌72株对7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以头孢硝噻吩(Nitrocefin)棒测定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结果 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为25%,Hi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22.22%,对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克罗、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为0,对氧氟沙星、阿齐霉素的耐药率均为2.78%.氨苄西林的MIC9o为24 mg/L,要远远高于其他抗生素.结论 深圳地区Hi的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都较高,其作为首选药物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提醒临床医生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 鸡肠源芽胞杆菌的分离、鉴定和抗菌活性

    作者:张红英;杨霞;金钺;方丽云;赵旭阳;李金磊;崔保安

    从人工饲养的健康三黄肉鸡的盲肠和大肠中分离出10株芽胞杆菌,对其进行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染色、芽胞染色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确定为枯草芽胞杆菌、地衣芽胞杆菌、蜡状芽胞杆菌、巨大芽胞杆菌、球形芽胞杆菌、短小芽胞杆菌、凝结芽胞杆菌.同时测定了它们对动物病原性大肠埃希菌和链球菌的抑菌活性.其中有9株芽胞杆菌对大肠埃希菌有抑制作用,8株芽胞杆菌对链球菌有抑制作用.结果 表明芽胞杆菌分离株Y2、Y3、Y4、Y5、Y6、U7、Y8具有作为益生菌开发的潜力.

  • 产乳酸凝结芽胞杆菌N001的抗逆性研究

    作者:王金果;莫云;张玳华;张日俊

    目的 研究前期经初筛的产乳酸凝结芽胞杆菌N001芽胞的抗逆性.方法 在模拟饲料制粒条件下和动物消化道内逆境条件下的存活能力,测定N001芽胞的抗热、抗酸、耐胆盐性能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凝结芽胞杆菌N001芽胞具有很强的耐高温、耐酸、耐胆盐能力;同时N001芽胞对营养体敏感的抗生素也有良好的耐受性.结论 凝结芽胞杆菌N001芽胞具有很强的抗逆性,可以作为益生菌制剂的良好菌种.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厌氧菌有机酸代谢产物

    作者:王忠永;郑佳音;周铁丽;黄小侠;刘佳明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厌氧菌代谢发酵有机酸产物(乙酸、乳酸)的方法并用于测定乳酸菌代谢发酵产物中的含量.反相高效液相方法是一种简单、准确、灵敏的方法,可用于同时定量测定厌氧菌的有机酸代谢产物.

  • 临床标本细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探讨

    作者:余道军;童文娟;陈岳明;庄金凤

    目的 优化细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使其适合临床细菌分子生物学检测需要.方法 分别采用专用DNA提取液法、热裂解法、溶菌酶法、热裂解法与碱性裂解法组合改良法,对纯培养细菌和临床标本中细菌基因组DNA进行提取.结果 专用DNA提取液法、溶菌酶法提取成功率为100%,热裂解法革兰阳性菌提取成功率为0%,革兰阴性菌成功率为100%,碱性裂解液法在NaOH浓度大于4 mmol时提取成功,临床标本在NaOH溶液超过20mmol/L并含2%SDS时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成功率为100%.结论 热裂解法与碱性裂解法组合改良法提取细菌基因组DNA方便快速、简单实用,适用临床标本检测.

  • 乳酸杆菌对实验性急性胰腺炎损伤的治疗价值

    作者:张昆;张巍;孙玉鸿;李丽秋

    目的 探讨乳酸杆菌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家兔急性胰腺炎模型,其中实验组给予乳酸杆菌干预,检测实验组、对照组血清淀粉酶、血清钙和血糖3项指标.结果 实验组血清淀粉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乳酸杆菌对实验性急性胰腺损伤有修复作用.

    关键词: 乳酸杆菌 胰腺炎
  • 一种源于蜗牛的壳聚糖水解酶的纯化和定性

    作者:苏莉;辛毅;马郁芳

    目的 研究属于蜗牛的壳聚糖水解酶的纯化方法,得到壳聚糖水解酶的纯品,从而为氨基酸序列分析、基因克隆及工业菌制备奠定前期基础.方法 建立检测蜗牛壳聚糖水解酶活性的手段并考察影响酶活性的各种因素,比较现有层析方法纯化蜗牛壳聚糖水解酶的实际效果,确定纯化的佳条件,从而设计出合理的纯化方案.结果 经苯基琼脂糖柱层析,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 S-300凝胶过滤分离,得到高纯高活性蛋白质,在SDS-PAGE上用银染的方法呈单一蛋白质条带,比活性提高33.333倍,纯化倍数为18.272,得率为0.15.结论 实验建立了1种从蜗牛中分离高效高纯度壳聚糖水解酶的方法,为壳寡糖的酶解工业生产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 微生物分析法测定保健食品中叶酸

    作者:马景宏;张旭;王为黎

    1942年,STOKSTAD首次成功地合成了叶酸,并阐明了叶酸的化学结构.半个世纪过去了,叶酸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叶酸的化学名称为蝶酰谷氨酸,又叫维生素B11,通常意义上,叶酸指的是一组具有蝶酰谷氨的结构和相关生物活性的同效维生素,广泛存在于绿叶蔬菜中.

    关键词: 保健食品 叶酸 分析
  • 需氧厌氧培养方式对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检出率的影响

    作者:储从家;孔繁林;吴惠玲;王树坤;向秀华

    目的 探讨需氧和厌氧血培养方式的选择对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使用mini VI-TAL自动荧光血培养仪或BacT/Alert 3D培养仪对18 684例疑似血流感染患者血液(含骨髓)标本进行需氧和(或)厌氧培养(其中仅做需氧培养935例,仅做厌氧培养16例,需氧和厌氧配对培养17 733例,每瓶注入约5 ml血液).结果 18 684例血液标本,共分离到甲型副伤寒沙门菌3888例(20.81%).在17 733例需氧和厌氧配对培养中检出3613例,其中仅需氧阳性406例占11.24%(406/3613),仅厌氧阳性405例占11.21%(405/3613),需氧和厌氧培养均阳性者2802例占77.55%(2802/3613),需氧和厌氧均生长的阳性报警时间分别为(22.56±13.22)h和(26.69±15.80)h,仅需氧阳性的报警时间为(32.85±23.33)h,仅厌氧阳性的报警时间为(34.46±18.44)h.结论 需氧和厌氧血培养方式获得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阳性率相同,采用需氧和厌氧瓶配对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只做厌氧或需氧培养将有11.24%或11.21%阳性病例被漏检.

  • 血液脑脊液中检出蜡样芽胞杆菌

    作者:张国荣;袁满春

    蜡样芽胞杆菌又称为坚实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在实际工作中每年都能在血液、脑脊液、胸腹水、痰液等标本中检测到多例蜡样芽胞杆菌,而且纯度很高.但由于受教科书的影响,只有在食物中毒患者中检测到蜡样芽胞杆菌有临床意义,因而在临床标本中检测到都把它作为污染菌而漏检.从今年4月份以来,在血液和脑脊液中共检出4例蜡样芽胞杆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关系探讨

    作者:叶斌

    近来,每年都有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散发和不同程度的流行.肺炎支原体(MP)已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目前,肺炎支原体与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8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哮喘
  • 218例心房颤动的临床诊疗分析

    作者:徐云飞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率大约为1%[1].现将德清县人民医院2002年7月至2004年5月的218例房颤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分析如下.

  • 气论揭示生命奥秘——解读魏曦预言

    作者:胡桂芝

    已故魏曦院士是我国微生态学创始人和奠基人,他的研究在国内外有深远影响,他有阿个著名预言:"我相信,微生态学很可能成为打开中医学奥秘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微生态学与遗传学,(会)共同成为21世纪两支生命科学的劲旅,将为人类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关键词: 气论 生命
中国微生态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