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현대생물의학진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6273
  • 国内刊号: 23-1544/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14-12
  • 曾用名: 生物磁学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申宝忠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肩背部软组织肉瘤术后缺损研究

    作者:刘剑帆;黄钢;徐学政;李林勍;罗毅

    目的:分析背阔肌肌皮瓣在肩背部软组织肉瘤扩大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方便性及优越性.方法:选取临床确诊肩背部软组织肉瘤患者8例,行肩背部病灶扩大切除术后,依据背阔肌肌皮辫解剖学特点,选择合适的背阔肌肌皮瓣转移修复肩背部缺损.结果:皮瓣全部存活,随访6月至28月,肩背部外形满意,日常活动无明显影响.结论:应用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肩背部软组织肉瘤扩大术后缺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临床效果明显.

  • 国产房缺封堵器治疗多孔型房缺

    作者:宗书峰;黄新苗;陈少萍;高力明;秦永文

    目的:评估国产封堵器治疗多孔型房缺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在X线及超声引导下时19例多孔型房缺植入国产房缺封堵器,术后常规进行心电图及经胸心脏超声随访半年.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房缺封堵,其中5例放置1枚国产普通型房缺封堵器,7例放置2枚国产普通型房缺封堵器,另7例则分别放置1枚细腰大边型房缺封堵器,术后即刻超声检查1例仍有少许分流,术后1月时随访分流消失,所有患者随访半年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国产房缺封堵器可安全应用于多孔型房缺患者的封堵治疗,在经验丰富的先心病介入治疗专科中心,封堵治疗可做为部分多孔型房缺患者的首选治疗.

  • 动力髋螺钉结合转子稳定钢板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作者:李朋斌;袁志;阚成双;李岩;于忠英;张伟

    目的:探讨应用动力髋螺钉结合转子稳定钢板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动力髋螺钉结合转子稳定钢板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共22例,统计骨折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平均随访16个月,所有病人骨折全部愈合,术后半年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90.9%.结论:正确的手术操作和恰当的术后康复锻炼,应用DHS结合TSP,治疗A2.2、A2.3型不稳定性骨折及外侧壁薄弱的经大转子骨折的转子间骨折,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活动半月板单髁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早期疗效分析

    作者:丁勇;马保安;吕科;李钊;胡运生;范德刚;王育才

    目的:分析活动半月板单髁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采用OXFord活动半月板单髁关节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23例25膝.结果:23例患者(25膝)随访3-8个月,无感染、假体位置不良及松动等并发症.HSS评分由术前56.9分提高至术后93.3分.结论:活动半月板单髁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短期疗效优良,成功的关键在于适应证的把握和手术技术的掌握,其远期疗效仍需观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张凯;宋振顺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术后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00年至2009年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5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临床资料,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1%(57/258).多见的并发症包括胰漏、胆漏、腹腔感染,出血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并发症有关的因素包括术前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术前血清白蛋白<30g/L,术中出血量>800 ML,年龄>60岁,术前血红蛋白<100g/L.结论:术前血清总胆红素>171 μmol/L,术前血清白蛋白<30g/L和术中出血量>800ML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其次的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术前血红蛋白<100g/L.手术者应掌握好手术时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从而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

  • 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清瘦素与内皮素-1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付建芳;涂艳阳;付菊芳;高彬;王莉;邢影;翟文松;赵昕;姬秋和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清瘦素(Leptin)和血浆内皮素-1(ET-1)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65例IGT患者、50名正常健康体检者和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Leptin和ET-1的含量,同时分别测定体重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 PBG)及空腹胰岛素(FINS),并用HOMA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糖尿病组、IGT组血清Leptin、ET-1、FBG、2hPBG、FINS、TC含量及HOMA-IR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血清Leptin、ET-1、FBG、2hPBG、FINS、TC含量及HOMA-IR指数明显高于IGT组(P<0.05).IGT组血清Leptin水平与BMI、血清ET-1、FBG、2hPBG、FINS、TC含量及HOMA-IR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IGT组血清ET-1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BMI、血清FBG、2hPBG、FINS含量及HOMA-IR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瘦素与内皮素-1均可能在IGT发展成2型糖尿病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步态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张彩芳;周军;史清钊;闫旭;尤少华

    目的:本实验通过对比老年人参加太极拳锻炼后的步态学参数的变化,旨在探究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步态稳定性的影响.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40名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练习太极拳两年以上者20人为实验组(练习内容均为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其中男女各10名;未曾练习太极拳而且未参加其他项目锻炼者20名为对照组,其中男女各10名.(2)测试方法:采用BIODEX步态训练仪对两组不同老年人进行步态测试.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步态稳定性逐渐下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女性的步态稳定性优于男性老年人,男性老年人步长大于女性老年人.女性老年人的左脚功能明显优于男性老年人左脚功能.长期参加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步态稳定性明显提高,在步速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加大步长,降低步频提高了步态的稳定性.结论:太极拳锻炼对促进老年人步态稳定提高平衡能力有显著效果,经常参加太极拳锻炼有助于老年人下肢功能的维持,应大力开展老年人太极拳锻炼.

  • 23例1型糖尿病初发患儿免疫学改变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

    作者:乔凌燕;陈志红;田飞;刘栋;李堂

    目的:观察1型糖尿病(T<,1>DM)初发惠儿细胞免疫与胰岛β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T<,1>DM组23例初发患儿均测定淋巴细胞亚群(T细胞、B细胞及NK细胞)、HbAlc、INS、C-P,正常对照组20例,测定淋巴细胞亚群.结果:T<,1>DM组CD4、CD4/CD8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CD8、CD3一CD56<'+>较对照组降低(P<0.05);CD4/CD8比值与FroAlc呈正相关(r=0.9451,P<0.01),而与INS呈负相关(r=0.1020,P<0.01),与C-P呈负相关(r=-0.6174,P<0.01);CD3<'->CD56<'+>与FibAlc呈正相关(r=0.1320,P<0.01),而与INS呈正相关(r=-0.0846,P<0.01),与C-P呈负相关(r=0.3224,P<0.01).结论:T<,1>DM初发患者CD4、CD4/CD8明显增高,CD8、CD3<'->CD56<'+>明显降低,提示细胞免疫功能改变与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密切相关.

  • HIF-1α的表达在肝移植后肝癌复发与转移中的意义

    作者:郭晓东;孟繁平;熊璐

    目的:探讨肝癌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与肝癌行肝移植治疗后肿瘤复发与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肝癌行全肝移植患者45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切除的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移植后肝癌复发与转移之间的关系和意义.结果:肝癌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X<'2>=6.39,P<0.01).HIF-1α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直径、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门静脉癌栓及肿瘤播散灶密切相关(P<0.01).复发转移组和未复发转移组HIF-1α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X<'2>=8.46,P<0.01).Cox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HIF-1α高表达是影响肝癌患者肝移植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结论:HIF-1α蛋白有望成为一个预测肝癌患者肝移植后复发和转移的重要指标.

  • 瑞芬太尼、芬太尼及瑞芬太尼-芬太尼联合应用对肥胖患者麻醉后苏醒质量的研究

    作者:司马靓杰;王胜;郭素香

    目的:探讨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分别应用于肥胖患者全身麻醉中苏醒质量的优缺点,对比研究两药联合应用对于提高肥胖患者苏醒质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体重指数>30的肥胖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应用芬太尼(F组)、瑞芬太尼(R组)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芬太尼(RF组)进行全身麻醉,麻醉时间2 d、时左右,从停止用药开始分别观察BIS值恢复时间,睁眼时间,5mi/kg潮气量恢复时间,每分通气量恢复时间,拔管时血压,定向力恢复时间,进行视觉模拟评分和镇静/警觉评分和拔管后动脉血气的测量.结果:RF组和R组的BIS值恢复时间和睁眼时间及每分通气量恢复时间无差异,均优于F组.而且RF组和R组中BIS值恢复时间和睁眼时间相关性良好,F组中两指标无相关性.停药后三组患者分别进行1小时、2小时4、4小时和24小时的VAS评分和OAA/S评分,VAS评分中R组在四个时相于其他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较两组高,F组和RF组在手术后1、2小时时相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OAA/S评分中,F组在1、2及4小时三个时相均低于其他组,R组和RF组在四个时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定向力恢复时间三组比较,R组和RF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均与其他两组有差别,且长于其他两组(P<0.05).血气分析结果中RF组优于其他组(P<0.05).全庥后的副反应中RF组的发生率较低.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应用芬太尼对于肥胖患者全身麻醉意识恢复快,通气恢复时间短,镇痛效果好,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质量高.

  • 诱导受体3(DcR3)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坤;李世平;魏发强;李俊杰

    目的:观察胆管癌组织及血清中诱导受体3(decoy receptor3,DcR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胆管癌、15例癌旁胆管正常组织中DcR3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31例胆管癌及18例胆道良性疾病患者和28例正常人外周血清中DcR3的水平.结果:45例胆管癌组织中DcR3阳性表达29例,阳性率为64.4%,胆管正常组织中无阳性表达.DeR3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肿瘤浸润和转移有关(P<0.05).胆管癌患者及胆管良性疾病患者血清DcR3水平分别为152.2535.94pg/ml,98.35 14.27pg/ml,均高于正常人.胆管癌患者与胆道良性疾病患者血清DcR3水平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DcR3在胆管癌组织中表达增高.DcR3的表达与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有关,可成为治疗胆管癌的一个新靶点.血清DeR3的检测对胆管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1200例孕中期产前筛查结果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张慧敏;丘文君;黎青;孙筱放

    目的:评价孕妇血清标记物(甲胎蛋白AFP、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雌三醇uE3)的孕中期三联筛查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200例孕中期(14~22周)孕妇进行血清标记物AFP、β-hCG和uE3的检测,结合孕龄、孕周、体重等因素,经专门的筛查分析软件,计算唐氏综合征,18三体及神经管缺陷(NTD)的风险率.如孕妇为高风险,则进行胎儿的超声检查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的产前诊断.结果:在1200例孕妇中,筛查高风险的孕妇有73例,其中唐氏综合征,18三体,NTD高风险孕妇分别为65例,5例和3例,假阳性率为6.08%(73/1200).中59例接受了产前诊断,占高风险孕妇的80.8%(59/73).共检出1例唐氏综合征儿和1例无脑儿,未发现18三体,检出率为100%(2/2),未有漏诊的情况.妊娠不良结局在筛查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的比率分别为17.1%和1.3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利用孕妇血清标记物(AFP、β-hCG和uE3)的孕中期无创伤性产前筛查,结合产前诊断,对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出生,具有重要意义,并且高风险的筛查结果对胎儿的预后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

    作者:刘晔;赵亚娟;王琴;陆燕;刘玉婷;孙亚琴

    目的:探讨妊娠期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对胎儿发育及结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分娩的糖代谢异常的331例单胎妊娠孕妇,分为糖筛查异常组69例、糖耐量异常组126例、妊娠期糖尿病(Gestaional DiabetesMellitus,GDM)组136例,并选择同期糖代谢正常的751例单胎孕妇为对照组,比较四组新生儿出生的终结局.结果:糖筛查异常组与对照组新生儿结局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糖耐量异常组中巨大儿及新生儿窒息、早产儿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GDM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母亲妊娠期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对新生儿影响不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异常与GDM一样对新生儿发育及结局均有影响,可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早产儿的发生率增高.

  • C-反应蛋白在不同程度急性心梗患者中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曹琳;陈雷旻;张晔凡;陈炼;楼丽娜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2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B型钠尿肽(BNP).结果:AMI患者血清CRP显著高于健康对照,AMI伴心功能Ⅲ,Ⅳ级者血清BNP、CRP显著高于AMI伴心功能Ⅰ,Ⅱ级者.结论:血清CRP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重要参考指标.

  • SPARC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蕾;崔竹梅;郑烨;刘芝华;颜丽丽

    目的:探讨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型蛋白(secreted protien,acidic and richin cysteine,SPARC)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SPARC在正常子宫内膜、增生的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SPARC在正常子宫内膜、增生的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55%、76.79%、59.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内膜癌中,SPARC的表达强度与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ARC表达的缺失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SPARC可为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进一步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脑转移瘤局部推量的临床观察

    作者:郑瑞鹏;刘大海;王剑峰;程光惠;姜德福

    目的:观察脑转移瘤放射治疗局部推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进行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病人,采用6MeV-X线,两侧平行相对野作全脑照射,临床靶体积(CTV)包括肿瘤靶体积(GTV)及周围水肿区,处方剂量为30~40Gy,分割次数为10~20次.其中27例缩野后局部推量20Gy.分析常规处方剂量后进行局部推量与未进行局部推量的两个组别局部区域复发率(LRR)、总生存率(OS)和KPS评分改变的差别.结果:中位随访6个月.局部推量组和未局部推量纽的LRR分别为18.5%(5/27)和27.8%(10/36);局部推量组和未局部推量组的OS分别为85.2%(23/27)和77.8%(28/36);局部推量组和未局部推量组的KPS>=70分别为18和19.结论:脑转移瘤常规处方剂量放疗后进行局部推量对脑转移瘤的局部控制率及KPS评分有益.

  • 人胱硫醚β合成酶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

    作者:王伟;杜美;陈欢;陆婕

    目的:构建人胱硫醚β合成酶(human cystathionine β-synthase,hCBS)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在E.coli BL21(DE3)中表达,并进行纯化和酶活性检测.方法:以胰腺细胞cDNA文库为模板,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hCBS基因蛋白编码区的全序列,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质粒pET32a(+)-hCBS.经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及DNA序列分析鉴定目的基因后与人CBS基因(基因bank号:BT007154.1)完全一致,转入E.coli BL21(DE3)中,由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结果:经SDS-PAGE、Western blot分析,证明诱导表达的蛋白为重组人CBS(rhCBS).再由Ni-NTA树脂亲和层析,并脱盐冷冻干燥后获得重组rhCBS(约19mg/L培养物),并测得其比活力约为57kU/g.结论:成功地表达纯化出具有功能活性的重组蛋白rhCBS,为进一步研究该酶的相互作用蛋白以及其在生物学和临床科学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一条大鼠睾丸新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真核表达

    作者:袁莉刚;刘英;黄布敏;王睿;曲亚玲

    目的:探讨大鼠睾丸组织一条新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和真核表达.方法:构建pEGFP-N1载体的融合质粒进行真核表达,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基因和蛋白功能.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RSA14-44的编码区序列与人类及鼠源RAS同源基因家族核酸序列达到85%以上的同源性;RAA14-44蛋白没有典型的跨膜结构域,也没有典型的N末端信号肽;与人类RhoA蛋白序列达到了89%的同源且具有Rho家族成员的GAAX盒和p-loop结构的基序特征;RsA14-44蛋白大部分氨基酸序列与Rho家族7个已知结构域高度同源;RSA14-44基因真核表达定位于细胞质.结论:RSA14-44基因真核表达定位于CHO-K1细胞质,;编码蛋白质与Rho家族同源性高,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

  • 1,25二羟基维生素D3对兔角膜碱烧伤朗格罕氏细胞影响

    作者:解玉军;高晓唯;李文静

    目的:研究1,25二羟基维生素D,(骨化三醇)对兔角膜碱烧伤后角膜朗格军氏细胞分布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在兔角膜制作碱烧伤模型,然后实验组局部和全身给予1,25二羟基维生素D<,3>,分别在第3,7,21天时对正常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家兔行角膜共聚焦显微镜,HE染色观察角膜病理改变.结果:正常组角膜中央在三个时间点均未检测出朗格罕氏细胞.实验组和对照组碱烧伤后3、7天角膜中央出现朗格罕氏细胞,对照组密度高于实验组(p<0.05);碱烧伤后21天两组朗格罕氏细胞密度相近(p>0.05).实验组炎性反应程度在第7,21天时轻于对照组.结论:1,25二羟基维生素D<,3>能够在兔角膜碱烧伤早期抑制朗格罕氏细胞的向心性迁移,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炎性反应.

  • 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检测缺氧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动态变化

    作者:莫镜;崔其亮;张费通;林黎黎;李颖;廖嘉仪

    目的:探讨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SCM)技术检测缺氧状态的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VEC)内钙离子(Ca<'2+>)浓度动态变化的价值.方法:HPMVEC常规培养,按观察时间点不同分为5个缺氧培养Ca(1h hyp组、2h hyp组、4h hyp组、6h hyp组和8h hyp组)以及1个对照组(Oh con组)共6个组,每组设8个复孔,应用LSCM技术测定缺氧后HPMVEC内Ca<'2+>浓度水平及随时间推移的变化.结果:LSCM技术显示HPMVEC内Ca<'2+>矿的荧光强度1h hyp组与Oh con组比较、2h hyp组与1h hyp组比较、4h hyp组与2h hyp组比较、6h hyp组与4h hyp组比较、8h hyp组与6h hyp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2+>荧光强度与缺氧时间成正相关(r=0.969,P<0.01).结论:HPMVEC内Ca<'2+>浓度随缺氧时间增长而增高;LSCM在动态检测缺氧状态下HPMVEC内的Ca<'2+>浓度变化中具有明显优势.

  • 糖尿病大鼠膀胱和骶髓背根神经节中NGF的表达与尿流动力学改变的研究

    作者:吴建红;邵怡;刘海涛;陈辉容;洪艳;夏术阶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膀胱与骶髓背根神经节(DRG)中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与尿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建立糖尿痛大鼠模型10只,对照组10只,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检测大鼠膀胱组织及骶髓DRG中NGF的变化情况,结合代谢笼及尿流动力学改变,探讨糖尿病膀胱病变的可能发病机制.结果:造模12周后,糖尿病大鼠膀胱容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大(1.47±0.28vs0.71+0.12,p<0.05),残余尿量明显增多(0.52+0.18vs0.07±0.08,p<0.01),排尿效率明显下降,膀胱及骶髓DRG中NGF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NGF在糖尿病大鼠膀胱和骶髓背根神经节中低表达,在糖尿病膀胱病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耐三苯氧胺乳腺癌异种移植瘤动物模型建立与评价

    作者:谌海燕;侯丽;陈信义

    目的:建立耐三苯氧胺(TAM)人乳腺癌的裸鼠移植瘤模型,为研究和治疗乳腺癌对TAM耐药提供研究工具.方法:采用雌激素受体阳性,对TAM耐药的人乳腺癌细胞系LCC2,接种于BALB/c裸鼠皮下,观察肿瘤生长趋势,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鉴定.结果:在接种细胞数大于5×10<'6>/只时,Matrigel能够显著促进移植瘤的生长.肿瘤组织病理学检测证实为浸润性导管癌,且PgP和Her-2为阳性表达.结论:该方法建立的耐TAM人乳腺癌移植瘤模型,周期短,成瘤率高,保留了与细胞系相同的肿瘤生物学特征.

  • Ghrelin对缺氧复氧状态下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高丽娜;张荣庆;李霜;尹志勇;范伟伟;王海昌;曹丰

    目的:探讨缺氧复氧损伤环境下Ghrelin对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MSCs)的保护作用,以寻求AD-MSCs心肌内移植的有利因素.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小鼠AD-MSCs,流式细胞术鉴定其标志.建立缺氧/复氧细胞模型,分3组:①对照组;②缺氧/复氧组(H/R);③H/R+Ghrelin(浓度分别为10<'-9>、10<'-8>、10<'-7>mol/L]L)干预组.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AD-MSCs CD44及CD90阳性,CD34、CD45阴性.AD-MSCs MTT分析显示在缺氧环境中,Ghrelin相比于单纯H/R组能够显著促进AD-MSCs的存活与增殖,并抑制其凋亡(P<0.05).结论:Ghrelin可以明显提高缺氧复氧环境下AD-MSCs的生存与增殖,抑制缺氧诱导的凋亡发生,有望为心肌梗死的干细胞移植治疗创造新的有利因素.

  • 原发性肝癌染色体8p、16q遗传变异的研究

    作者:周后龙;巩丽;李艳红;刘小艳;兰淼;张贺龙;张伟;冯英明

    目的:分析人肝癌(HCC)组织中染色体8p、16q部分基因及染色体片段的遗传变异及与临床病理关系,初步筛选HCC相关的抑癌基因.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银染法分析45例HCC组织标本中染色体8p和16q的杂合性丢失(LOH)及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结果:发生LOH的总频率为68.89%(31/45),其中D16S511位点的发生LOH率高为53.33%(24/45),其次是D8S261(39.02%,16/41)和D8S499(34.88%,15/43).MSI出现的总频率为11.11%(5/45),出现在三个微卫星位点(D8S261、D8S499及D16S511)上.结论:染色体16q23、8p22-21.3及8p12区域的LOH发生频率高,其可能存在与HCC发生发展相关的新的抑癌基因,特定位点的遗传变异可能与HBV感染、临床病理恶性程度等预后因素相关.

  • 衣霉素诱导大鼠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凋亡模型的构建

    作者:沈明志;刘佳妮;翟雅莉;赵萌;丁铭格;王博;岳劲;王晓明

    目的:通过衣霉素诱导内质网应激建立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模型.方法: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的衣霉素作用于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通过MTT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测定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和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CHOP表达水平.结果:①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衣霉素具有损伤心肌细胞的作用,并呈现剂量与时间依赖关系(P<0.05,n=12).②通过流式细胞术判断心肌细胞死亡的性质,当衣霉素浓度为100ng/ml,作用72h时,心肌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分别为57.4±3.2%(n=12),25.9±5.8%(n=3).提示衣霉素损伤细胞的形式主要为凋亡性死亡.③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和CHOP表达于6h开始增加,24h达到峰值,随后呈下降趋势.结论:应用衣霉素成功诱导SD乳鼠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凋亡模型,衣霉素的佳诱导浓度为100ng/ml,作用时间为72h.

  • 分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小量复制病毒增强其分泌表达的研究

    作者:李惠明;裘玮;王丰;韦芳;张巨峰;陈霞芳;黄倩

    目的:探讨复制型腺病毒能否增强增殖缺陷型腺病毒Ad5-hCNTF所携带外源基因的表达分泌.方法:亚克隆获得分泌型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的基因(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然后将此基因插入到穿梭质粒pshuttle.pshuttle-hCNTF经pmel酶切后,CIAP去磷酸化,利用Ad-EASY腺病毒制备系统,将其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同转化大肠杆菌BJ5183,通过同源重组,筛选出含目的基因的重组型腺病毒质粒的菌株,获得大量该质粒后转染病毒包装细胞AD-293,成功包装出一种血清5型增殖缺陷型腺病毒Ad5-hCNTF.结果:经PCR鉴定该病毒含有该基因片断,Western blotting证实该病毒感染细胞后能表达CNTF蛋白.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液证实感染细胞能高水平地分泌CNTF.结论:体外实验表明在不同滴度的复制型腺病毒Ad5-E1+E3+的带动下,该病毒感染细胞后分泌表达目的蛋白的水平显著提高,为今后应用Ad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提供实验证据.

  • 大剂量HBsAg对HBV转基因小鼠T细胞免疫调节的研究

    作者:刘博;苏文静;马力;潘蕾;连建奇;黄长形;白雪帆

    目的:研究大剂量HBsAg对HBV转基因小鼠其T细胞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用大剂量血源性HBsAg免疫HBV转基因小鼠,采用ELISA方法观察转基因小鼠所诱生的HBsAg特异性TH1类细胞因子的水平,ELISPOT方法检测不同免疫方案对小鼠HBsAg特异性分泌IFN-γT细胞数量的影响,同时检测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HBsAg组免疫后脾细胞产生的Th1类细胞因子(IFN-γ、IL-2)、HBsAg特异性分泌IFN-γT细胞及T细胞增殖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大剂量的HBs-Ag可以诱导乙肝转基因小鼠产生高水平Th1类细胞因子并打破免疫耐受.

  • 关于健康成人左右运动神经传导参数的比较

    作者:金春玉;王蕊;马场正之

    目的:研究正常人左、右侧的末梢神经传导特点及易损伤性,探讨生活习惯与末梢神经潜在性损伤的内在关联,提高电生理诊断准确率.方法:100名志愿者为对象,检测正中、尺、胫和腓神经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F波,观察左、右侧的神经传导参数及左右差值与生活习惯之间的联系.结果:左侧尺、胫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慢于右侧(P值各为0.013、0.011).MCV≤X-1S尺神经组的远端潜伏期(D Lat)、F波短潜伏期(F-Lat)延长于MCV>X-1S组(P值均为0.000).MCV≤X-1S胫神经组的近端波幅(P Amp)低于MCV>X-1S组(P=0.000).右侧腓神经DLat延长于左侧(P=0.007),DLat≥X+1S腓神经组的MCV、F-Lat平均值慢或延长于DLat

  • 生物活性肽Lunasin的原核表达和分离纯化

    作者:盖文丽;颜冬菁;王伟;陈孝平;陈正望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生物活性肽Lunasin.方法:将合成的Lunasin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的多克隆位点Nde I和Xho I之间,然后将重组载体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利用IPTG诱导表达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蛋白的表达.然后利用亲和层析技术将含有6x His标签的蛋白分离纯化、脱盐、冻干.结果:①鉴定结果表明在6kDa位置出现目的条带Lunasin重组蛋白.②亲和层析在100mM咪唑时得到了洗脱的重组蛋白.结论: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成功表达并且纯化出了生物活性肽Lunasin.

  • MicroRNA与胶质瘤的分子病理特征研究进展

    作者:宁宇;王健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非编码的内源性小RNA分子,通过调节mRNA的稳定性及蛋白翻译过程控制基因表达,从而发挥促癌或抑癌作用;研究表明,在胶质瘤的发生、进展、侵袭过程中,伴随发生了许多分子病理特征的改变,这一过程中miRNAs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此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载药纳米粒作为脑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

    作者:高冰;陶毅;张宏亮;苏政权

    血脑屏障使大部分的活性药物很难由血液进入脑内发挥作用.载药纳米粒具有脑靶向性,可显著提高药物在脑内浓度,成为药物突破血脑屏障的有效途径.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载药纳米粒透过血脑屏障的研究进展,并对纳米粒载中药入脑提出展望.

  • 胺碘酮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诊治进展

    作者:许宇静;洪侃

    胺碘酮是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但由于其富含碘及自身固有的特性,可导致一系列甲状腺功能的紊乱,甚至引发明显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对于胺碘酮所致甲减(AIH)的诊断和治疗目前比较清晰,但对胺碘酮所致甲亢(AIT)的诊断、鉴别其亚型及治疗有一定的难度.

  • EGFR突变种类与临床疗效关联

    作者:陈亚楠;张菊;刘文超

    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是应用靶向药物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治疗的一个重要相关因素及预测指标.对其突变的检测可以指导TKI类药物(TKIs)的佳应用.该种突变常出现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尤其是在亚洲女性、肺腺癌、非吸烟者中,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TKIs治疗的敏感性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探讨利用EGFR基因的已知突变热点的相关知识选择适合不同分子遗传学背景的群体或/和个体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终达到延长肺癌患者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双重目的.

  • 昆虫弦音器及其声音感受分子机制

    作者:那杰;车菲;王月婷;那宇鹏;周同庆

    弦音器是昆虫类特有的一种机械感受器,亦称弦音感受器或剑梢感受器.它主要具有感知外界声压和体内肌肉运动的听觉功能,研究弦音器的机能结构对揭秘昆虫听觉的神经机制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从弦音器多样性和进化入手,重点综述了弦音器的微细结构、基因功能定位、声音感受分子机制及其声压增幅分子生物物理学原理,为昆虫听觉仿生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S100A4在胰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贾富鑫;刘江伟;张东

    胰腺癌重要的生物学特性是容易发生转移和侵袭,致使很多患者无法得到根治性治疗.外科手术是胰腺癌惟一可能治愈的手段,但仅有10-20%的患者有机会手术治疗.错过早期诊断、常规疗法普遍不明显及快速肿瘤扩散共同导致患者的预后不良.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受多基因调控.S100A4基因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具有促肿瘤作用的基因,目前研究认为该蛋白在胰腺癌的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S100A4与胰腺癌的有关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关键词: S100A4蛋白 胰腺癌
  • 血红素氧合酶-1在脑损伤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志峰;刘绍明;修斌华

    来源于出血后血红蛋白或衰老细胞释放的血红素能够诱导血红素氧合酶-1(HO-1,HSP-1)的表达.血红素氧合酶-1 催化血红素生成气体介质一氧化碳,铁和胆绿素.胆绿素和它的代谢产物胆红素都是有效的抗氧化剂;同时铁诱导的铁蛋白和CO也发挥着各自的保护作用.因此,HO-1 的表达被看作一种重要的保护机制.在各种不同的脑病理改变发生后,如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创伤性脑损伤及神经变性疾病,HO-1 明显表达于小胶质细胞,星形细胞和神经元细胞,从而发挥其重要脑保护作用.

  • 脂肪细胞因子锌α2-糖蛋白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焕莉;肖新华

    锌α2-糖蛋白(ZAG)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内的可溶性糖蛋白,是I 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I)家族中的一员.ZAG被认为是不同类型癌可能的生物标志物,由于它的氨基酸序列与脂质动员因子(LMF)高度同源,因此它被认为是一个新的脂肪因子.它的表达受多种因素调控,在人体内能够发挥重要的功能.ZAG刺激脂肪细胞的脂质分解,并导致一些高分化癌症中脂肪的大量损失.本文主要从ZAG的基因结构、分布和功能等方面进行论述.

  • 灾难及突发事件住院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现状及趋势

    作者:封宗超;李运明;廖磊;蔡文军;孙娜;倪静;王艳萍

    信息工作是决策的依据和先导,如何准确、及时、高效地收集、整理、分析灾难及突发事件信息、伤病员基本信息、救治信息等,已成为医院管理信息学的研究热点问题,也是医院在灾难和突发事件大量伤员信息管理中面临的难点问题.本文就灾难及突发事件住院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现状及趋势进行综述.

  • 神经胶质瘤的治疗策略

    作者:刘华亭;杨天明

    神经胶质瘤是来源于神经上皮的肿瘤,是颅内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40%~50%.主要分为星型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等.如何提高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仍是神经外科医生面临的巨大难题.

  • 精子胞浆小滴的发现及研究进展

    作者:刘杰;李建远;王海燕

    精子成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精子从睾丸向附睾运行过程当中,精子表面的胞浆逐渐脱落,终精子成熟.各种原因引起的精子表面胞浆滞留终形成胞浆小滴.胞浆小滴在多种物种中均有发现,与男性不育相关.

    关键词: 精子 胞浆小滴 不育
  • 基于"肝肾失调"探讨阿片类物质心瘾形成的中医病理基础

    作者:宋月晗;李峰;刘燕;刘晓兰;刘洋;焦莹;赵雪松

    阿片类物质滥用是目前社会及医学领域的一大难题,其戒断复杂而艰难,关键问题在于阿片类物质心瘾难以戒除.阿片类物质心瘾是指物质滥用者对阿片类物质强烈持久的渴求和难以抑制的用药欲望,其形成的核心机制在于成瘾者对于阿片类物质的异常动机.异常动机的形成在于两个方面,即"产生动机不良"以及"控制不良动机能力下降",本研究即从异常动机形成的两个方面切入,通过类比法、引证法及演绎法进行理论研究,分析认为阿片类物质心瘤的形成与肝肾功能的失调相关相关性,研究认为不良动机形成的关键在于阿片类物质引起的肝失疏泄功能的异常,而控制不良动机能力下降则与肝胆主谋略司决断以及肾所藏之志功能的异常相关.

  • 基质衍生的血管生成抑制剂研究进展

    作者:刘锦;孙立;袁胜涛

    血管的生成与肿瘤密切相关,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可以调节肿瘤的生长.体内存在着内源性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抑制因子的平衡,当促血管形成因子增强就会产生新生血管供肿瘤生长,而当抑制因子增强则会抑制肿瘤的生长.本文即对细胞外基质衍生的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TSP、内皮他丁、Arresten;Canstatin、Endorepellin、Fibulin、Tumstatin等的特性、应用和作用机制等作一总结.

  • 脐血干细胞与创面修复

    作者:罗瞳;李利平

    脐血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祖细胞,具备自我更新和增殖的能力,在特定条件诱导下可以分化为不同细胞,逐渐作为临床组织工程的来源细胞.近年来随着对脐血干细胞的不断研究,发现其在创面修复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成为创面临床治疗的一条新途径.本文从脐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采集与冻存、体外扩增等方面对创面修复的研究进行综述.

  • 酵母产γ-氨基丁酸发酵条件的研究

    作者:胡超;左斌;谢达平

    目的:研究酵母产γ-氨基丁酸的发酵条件,提高其产γ-氨基丁酸的能力.方法:以高产γ-氨基丁酸的酵母突变株为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培养温度、摇床转速、接种量、种龄和培养时间等条件对菌株发酵生产γ-氨基丁酸的影响.结果:适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220 rpm,接种量4%,种龄为2d的种子菌,培养时间4d.在此发酵条件下,变异菌发酵液中γ-氨基丁酸含量高达2.588 g.L<'-1>,较优化前提高了53%.结论:发酵条件的优化,提高了菌株产γ-氨基丁酸的能力.

  • 硝酸铵水凝胶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作者:赵晨;胡莉莉;郑三婷

    目的:目前安全问题成为世界各国的首要问题,尤其是对炸药分子的检测.硝酸铵是硝铵炸药的主要成分.研究水凝胶分子印迹法对硝铵炸药分子的检测.方法:水凝胶分子印迹方法制备硝酸铵水凝胶分子印迹聚合物,运用静态结合实验时其结合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聚合物对硝酸铵具有良好的识别和吸附性能.印迹聚合物的解离常数为4.08g/L,大吸附量为3.51mg/g.结论:水凝胶分子印迹法可合成水溶性炸药分子印迹聚合物,并且识别及吸附性能良好.

  • 毛细管内均相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与核酸杂交偶联HRP催化化学发光比较研究

    作者:向安;汪钦;包晗;颜真;郭晏海

    目的:了解毛细管内核酸偶联和游离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化学发光差异.方法:不同浓度HRP和经核酸杂交固定于毛细管内壁HRP催化化学发光反应.结果:①游离HRP催化化学发光线性检测范围窄(2.7×10<'-5>-1.3×10<'-6>mg/ml,R<'2>>0.96),下限为1.0×10<'-7>mg/ml;②2.0×10<'14>-2.0×10<'6>copies/ml的5μl单链DNA杂交后,1.0-10min时DNA浓度M对数(1g<'M>)与化学发光I值线性相关(R<'2>>0.99),且大于阴性I值平均数+3倍标准偏差(s.d);③5.0×10<'11>-5.0×10<'6>copies/ml的5μl PCR产物杂交后,10min内PCR产物对数1g<'M>与I值线性相关(R<'2>>0.97),且大于阴性I值平均数+3倍标准偏差(s.d).4.0-7.0min内1g<'M>与I值的R<'2>>0.99,3次平行检测标准偏差<5.0%.结论:毛细管内核酸杂交的HRP催化化学发光检测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底物用量少,有望用于临床核酸分子杂交检测.

  • 薏米黄酒的急性毒性研究

    作者:吴海;申可佳;谭周进;朱伟;李珊;蔡锐

    目的:研究薏米黄酒的急性毒性,评价该酒的食用安全性.方法:以ICR小鼠为受试对象,一次性给予大剂量,观察薏米黄酒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测定薏米黄酒的LD<,50>和大耐受剂量.结果:小鼠无一只死亡,无法测出LD<,50>,大耐受量大于20400mg/kg.结论:实验检测表明,该黄酒无毒,为薏米黄酒的应用提供了毒理学依据.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