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현대생물의학진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6273
  • 国内刊号: 23-1544/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14-12
  • 曾用名: 生物磁学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申宝忠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显微手术治疗正中神经开放性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任锴;蒋宏魁;冯亮;樊力;王军

    目的:分析显微手术治疗正中神经开放性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3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正中神经开放性损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的手术治疗,观察组行显微手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6~4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正中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SCV)以及正中神经功能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正中神经功能优良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MCV、SCV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5);治疗后观察组MCV、SCV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显微手术治疗正中神经开放性损伤效果显著,为神经损伤修复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不同亚低温治疗时间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患儿疗效的影响

    作者:杜成华;包金锁;孙志刚;姜岩;刘畅;王建

    目的:比较不同亚低温治疗时间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探讨亚低温治疗的优时间,并且观察此治疗对新生儿有无不良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亚低温治疗48 h组、72h组、96h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20例患儿.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亚低温组患儿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在出生后6h内加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四组患儿生后28 d时进行神经测定(NBNA)评分,出生18月时进行Bayley评分.患儿接受治疗7天后统计血小板减少、电解质紊乱以及血糖紊乱的发生例数.结果:72h组和96h组患儿生后NBNA评分、Bayley评分比48 h组和常规治疗组高(P<0.05),有统计学差异;72 h组和96 h组的NBNA评分、Bayley评分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48 h组和常规组的评分也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亚低温治疗96h组患儿中,发生血小板减少、电解质紊乱及血糖紊乱等不良反应的比例较48 h组和72 h组明显增多(P<0.05),有统计学差异;对比48 h组和72 h组不良反应的患儿比例,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72h对HIE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48h,产生的副作用小于治疗96h,建议临床亚低温治疗时间采用72 h以取得佳治疗效果,产生小不良反应.

  • 影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因素分析

    作者:苏晓;陈蒙华;林松;余丽菲

    目的:分析我院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98名行心肺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心肺复苏,并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复苏开始时间和地点、复苏过程和复苏结局等多项指标,统计分析复苏效果.结果:①198名患者,72例取得终复苏成功,心肺复苏成功率为36.4%;②不同年龄(=15.380,P<0.001)、基础性疾病(x2=11.465,P=0.043)、复苏开始时间(x2=57.968,P<0.001)、地点(x2=61.384,P<0.001)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16~60岁、非心血管疾病、心脏骤停5分钟内、院内开始心肺复苏者成功率较高;③复苏成功者和失败者复苏持续时间(t=-5.961,P<0.001)和气道建立时间(t=-4.045,P=0.004)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成功者复苏持续时间要短于失败者,而气道建立时间要早于失败者.结论:快速建立人工气道,不盲目延长心肺复苏时间,提高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 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

    作者:王静;张爱香;张璐璐;杨云鹏;吴海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我院治疗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生理盐水100 mg静脉滴注,2次/d;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g+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2次/d,14d为1个疗程.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NIHSS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MMP-9、VEGF水平以及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MMP-9、VEGF水平以及NIHSS评分均较低(P<0.05),且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能够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这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有关.

  • 综合性优质护理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徐春霞;郑文莉;李媛媛;洪威;赵颖

    目的:探讨综合性优质护理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AST、ALT及Child-Pugh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I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相关

    作者:谢荣华;庞琳烜;杜望磊;郭颖华;朱平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总共纳入180例RA患者,同时纳入6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检测所有参与者的血清25(OH)D水平及所有RA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沉.同时获取RA患者晨僵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表评分、乏力视觉模拟表评分、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健康评估量表得分、情绪变化量表得分等.利用RA患者28个关节疾病活动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 in 28 joints,DAS28)评估RA疾病活动度.结果:相对于健康对照组(43.89±16.28 ng/mL),RA患者的血清25(OH)D明显降低(28.52±8.95 ng/mL)(P=0.000).RA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越低,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越多(P=0.043,r=0.132;P=0.017,r=0.177),血沉、C反应蛋白越高(P=0.018,r=0.177;P=0.007,r=-0.200),同时DAS28评分越高(P=0.007,r=-0.201);患者的晨僵时间、疼痛评分、乏力评分、健康评估量表得分及情绪量表得分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负相关(P=0.043,r=-0.151;P=0.019,r=-0.175;P=0.006,r=-0.205;P=0.048,r=-0.147;P=0.017,r=-0.178).结论:RA患者血清维生素D普遍缺乏,并且与RA患者疾病活动度负相关.

  • 三种自体输血方法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适宜性分析

    作者:宋雪冬;杨文丽;王英;徐丽娟;薛振伟

    目的:分析三种自体输血方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可行性与易行性.方法:根据孕产妇的生理特点,分别对三种自体输血方法在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优缺点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分析.结果:贮存式自体输血在操作时间上较灵活,贮血量较大,但环节较多,相对繁琐;稀释式自体输血极为契合产妇的生理特点,可提供血液贮备,也能促进机体组织细胞对氧的摄取和利用,但一次性采血量会有局限;回收式自体输血无需对产妇本身进行直接操作,患者相对容易接受,但由于回收血液可能会受到羊水和胎儿血液污染,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很少.结论:三种自体输血方式各有利弊,但稀释式自体输血由于其简单易行且适合于产妇的生理特点,在剖宫产手术的应用中可行性更高.对于预计出血量极大的情况,可考虑两种或三种自体输血方式的联合应用.

  • 心脏瓣膜病患者围手术期血浆BNP水平的表达及与心功能的关系

    作者:刘正;霍强;木拉提;严飞;朱涛

    目的:通过探讨心脏瓣膜痛患者围手术期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表达与心功能的关系,为相关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共50例,分别于术前ld、术后6h、24 h、48 h和术后7d测量患者血浆BNP水平,并观测患者左心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分级、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以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浆BNP水平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767,P<0.05),心功能分级越高,血浆BNP水平越高;心脏功能Ⅳ级患者血浆BNP水平高于Ⅲ级,Ⅲ级患者血浆BNP水平高于Ⅱ级(P<0.05).术后LVEF<50%和LVEF≥ 50%患者,术前ld血浆BNP水平分别为(724.21±132.16)pg/mL和(428.64±149.3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28,P<0.001).不同时间点患者血浆BNP水平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003,P<0.001).与术前比较,术后24 h、术后48 h和术后7d时血浆BN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术后48h时BNP浓度高,随后开始下降.术后呼吸机辅助使用时间<24 h和≥24 h的患者,术前ld血浆BNP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8,P=0.021).结论:心脏瓣膜病患者围手术期血浆BNP水平的变化能够准确的反映患者心功能情况,对患者术前病情评估和术后临床处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不同手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观察

    作者:朱涛;马勇;杨乐;薛雨顺;王建萍

    目的:对不同手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4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09例(123眼),按照房角粘连状况和眼压大小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房角粘连≤ 180°、眼压S 30 mmHg的58例(65眼)患者为A组,采用房角分离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房角粘连>180°、眼压> 30 mmHg的51例(58眼)患者为B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眼压、视力、前房深度.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的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两组术后7d、1、3、6个月的眼压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前房深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对于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应按照患者房角粘连状况和眼压大小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

  • 重组bFGF滴眼液联合杞菊地黄丸对绝经后干眼症女性血清与泪液中MMP-2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冯延琴;王理论;边红莉;宗巧梅;刘娟

    目的:探讨重组bFGF滴眼液联合杞菊地黄丸对绝经后干眼症女性血清与泪液中MMP-2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绝经后干眼症女性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杞菊地黄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以及泪液中E2、MMP-2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以及泪液中E2水平均升高,而MMP-2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以及泪液中E2水平较高,而MMP-2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bFGF滴眼液联合杞菊地黄丸能够升高绝经后干眼症女性血清与泪液中E2水平,降低MMP-2水平,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作者:薛志丽;赵晔;苏芳;郝艳;刘瑞杰;杨梅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on-vasive Pressure Present Ventilation,NI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Type Ⅱ respiratory failure)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所选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鼻导管吸氧,研究组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FEV1及MVV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H及PaO2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aCO2则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H及PaO2高于对照组,而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能够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结直肠癌肝转移原发病灶切除后患者生存状况及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王亚儒;唐孝良;陈永乐;王世霞;姚远;闫平权;李晶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原发病灶切除后患者生存状况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并接受原发病灶切除术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中位生存时间,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对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原发病灶切除后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3.2%、67.8%及50.3%;中位生存时间为(22.9±5.56)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肿瘤形态学分型、原发肿瘤T分期、原发肿瘤N分期、原发病灶手术方式、肝转移时间以及肝转移灶局部治疗方式等6个临床因素是结直肠癌肝转移原发病灶切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原发病灶切除后患者预后的因素主要有原发肿瘤形态学分型、原发病灶手术方式以及肝转移灶局部治疗方式(P<0.05).结论:原发肿瘤形态学分型、原发病灶手术方式以及肝转移灶局部治疗方式是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进行早期明确诊断与手术治疗,并对肝转移灶局部设定合理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生存状况的提高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 使用脊柱SDS9900系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智泉;樊艳梅;李卫勤;高东;马琼;韩康;张伟;党培业;邢永军

    目的:探讨和总结使用脊柱SDS9900系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经过纳入及排除标准的2013.06-2015.06于我院行脊柱SDS9900系统治疗的共计16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每个患者均接受了至少6个月的治疗后随访.结合详实的随访资料,对治疗前后患者在受累节段椎间隙高度,疼痛,颈椎功能(NDI,neck disability index),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进行总结和比较.结果:患者在治疗后椎间隙高度(6.63± 0.87)较治疗前0.67± 0.86)明显增大(P<0.05);治疗后疼痛VAS评分(2.02± 0.87)及NDI(6.64± 3.17)分值明显低于治疗前(7.65± 1.01,12.49±7.42)(P<0.05).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所有患者中未出现并发症.结论:SDS9900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保守治疗中,能够显示其独有的特点和优势,在临床工作中可以进行进一步的使用和推广.

  • α-细辛脑注射液对哮喘患儿血清COX-2,IL-8及IgE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

    作者:夏明月;张秀亚;黄伟;李明丽;郭利丽

    目的:评价α-细辛脑注射液辅助治疗对哮喘患儿血清中COX-2、IL-8、IgE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哮喘患儿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α-细辛脑注射液,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并测量血清中COX-2、IL-8、IgE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352,P=0.0207);实验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及哮鸣音等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清COX-2、IL-8及IgE因子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细辛脑注射液辅助治疗哮喘的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患儿血清COX-2、Ⅱ-8及IgE水平.

  • 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于老年心衰抗感染治疗的指导意义分析

    作者:陈建鸿;詹开宇;张冬梅;陈仲桥;张家远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于老年心衰患者抗感染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130例老年心衰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决定是否使用抗菌药物,而观察组根据PCT变化决定是否使用抗菌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体温、PCT、WBC、CRP变化情况,治疗效果,住院情况以及抗菌素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在使用抗菌药物当日的PCT水平明显低于入院时,P<0.05,而体温、WBC、CR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使用抗菌药物3d后,血清PCT水平相比于使用抗菌素当日明显下降,体温相比于入院时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的二重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抗菌药物使用疗程、费用以及总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PCT指标应用于老年心衰患者应用抗菌素的指导治疗,能够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量,降低住院费用,减少住院时间,减少二重感染的发生率.

  • 肺癌数字化临床路径管理平台的构建和初步应用

    作者:马骁;董庆;刘恋

    关键词:
  •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的疗效比较

    作者:吴忠良;冯振宇;狄岩;刘丹;田进军

    目的:观察和比较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5月于我院(总院及分院)诊治的复杂性阑尾炎患者共131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实施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术中、术后临床指标.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置管引流时间、术后24 hVAS、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1%)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7.7%)(P<0.05).两组肠梗阻发生率相近,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较开腹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的优势,且安全性更高.

  • TNF-α,NF-KBp65,PAI-1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及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王少丽;董晋;张明;吕鑫荣;白金博

    目的:探究TNF-α、NF-KBp65以及PAI-1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和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自47例定期产检并且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分娩的47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血清和胎盘组织中TNF-α、NF-KBp65和PAI-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血清中TNF-α、NF-KBp65、PAI-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孕妇血浆的TNF-α和PAI-1表达水平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浆中PAI-1表达水平和TNF-α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843,P<0.001).观察组孕妇的空腹-OGTT、1h-OGTT、2h-OGTT、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01).胰岛素抵抗指数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浆中TNF-α的表达水平相关性高(Beta=0.769);口服葡萄糖耐受实验中1-h的血糖水平与PAI的表达水平相关性高(Beta=0.637).观察组孕妇的TNF-α、NF-KBp65和PAI-1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39,0.007).结论:血清和胎盘组织中的TNF-α、NF-KBp65和PAI-1可能参与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

  • 有创动脉压监测在危重肝胆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李刚;胡彬;马涛;郑军;白文娟

    目的:探讨有创动脉压监测在危重肝胆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与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2月到2015年4月在我院进行危重肝胆手术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在围手术期给予有创动脉压监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无创动脉压监测.除所用传感器不一样,均采用监护仪检测患者在围手术期内血压异常、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围手术期的血压异常率为36.4%,对照组为12.7%,治疗组的血压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中的平均动脉压(MAP)、每搏出量(Sv)、每搏指数(SD、心输出量(Co)和心脏指数(CI)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围手术期的感染、血肿、神经损伤、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动脉压监测在危重肝胆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反映血压异常情况,有利于进行心功能的判定,安全性好,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75例儿童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吴佳纹;李静;邹四新;周静;陈曼曼

    目的:探讨75例儿童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5年7月我院75例SSSS患儿的病历资料,探讨其临床表现、发病特点及治疗过程.结果:儿童SSSS的发病以婴幼儿为多主,农村的发病率大于城市,诱因以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为多见,临床分型主要为泛发性.加用头孢霉素组的触痛消失时间、红斑水疱进展停止时间和红斑消失出现脱屑时间与加青霉素组相比较均明显缩短;加用头孢霉素组的治疗时间为6.61±1.01天,与加青霉素组的7.45±1.22天相比明显缩短;病程与加青霉素组相比亦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SS以婴幼儿为多发,但大儿童亦存在发病的可能.SSSS可能有明显诱因,以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为多见.治疗时,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至关重要,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率,改善治疗效果.

  • 结直肠息肉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雷;张新;王瑞峰;凌霄华;庄丽维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与结直肠息肉的相关性,分析结直肠息肉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检测16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和153例对照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水平,分别比较结直肠息肉组与对照组、不同病理类型息肉组间、不同部位的结直肠息肉组间、不同性别的结直肠息肉组间以及不同大小息肉组间患者的血脂水平.结果:结直肠息肉组高脂血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男性结直肠息肉组高脂血症发生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息肉患者血清TC、TG和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半结肠+直肠息肉组高脂血症发生率高于右半结肠组,体重超重者(BMI≥ 24 kg/m2)结肠息肉发生率较BMI正常者高,息肉大于1 cm患者高脂血症发生率高于息肉小于1 cm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肥胖及男性是发生结直肠息肉的高危因素,而息肉大小、部位均与高脂血症的发生风险密切有关.

  • 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时机选择

    作者:林泽辉;杜永明;陈国宁;李泉;郑智超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时机选择.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先行气管插管有创通气治疗的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情得到控制后,按照拔管时间的长短分为A、B、C3组,各40例,其中A组在进行自主呼吸30 min后拔管,B组在进行自主呼吸2h后拔管,C组在进行自主呼吸24 h后拔管,拔管后全部患者均进行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及脱机成功率.结果:①3组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的呼吸频率、心率、氧合指数、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ph值均无明显差异(t1=1.402,t2=1.338,t1=0.738,t2=1.201,t1=0.969,t1=0.857,均P>0.05);②A组患者的脱机成功率为7.50%,显著低于B组的77.50%与C组的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再插管率为92.50%,显著高于B组的22.50%与C组的17.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为45.00%,显著高于B组的12.50%与C组的10.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自主呼吸超过2h后拔管,进行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可明显提高脱机成功率,降低再插管率和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单羧酸转运蛋白基因SNP与肝细胞肝癌预后的关联研究

    作者:王自义;汪鑫;刘晓南;何显力;瞿发林

    目的:探讨单羧酸转运蛋白基因(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MCT)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s)与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Sequenom iPLEX分型技术对830例原发性HCC患者MCT家族(MCT1、MCT2和MCT4)基因上的8个功能性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分析这些SNP与HC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MCT1基因rs1049434位点和MCT2基因rs995343位点基因型与HCC患者总体生存期及无复发生存期均显著相关(P<0.05).携带MCT1 AT基因型或TT基因型的患者死亡及复发风险均显著低于携带AA基因型的患者(HR=0.72;P=0.042或HR=0.64;P=0.002);携带MCT2 CT基因型或TT基因型的患者死亡及复发风险均显著高于携带CC基因型的患者(HR=1.64;P=0.018或HR=1.52;P=0.026).而且,MCT1基因rs1049434位点和MCT2基因rs995343位点对HCC预后存在显著的累积效应,携带2个危险基因型的患者死亡及复发风险分别是没有危险基因型患者的2.16倍和2.54倍.此外,携带2个危险基因型的HCC患者在术后行TACE辅助治疗后死亡及复发风险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MCT1和MCT2基因上的功能性SNP位点有可能作为HCC根治术后预后评估和TACE辅助治疗反应预测的独立标志物.

  • SCARF1在人THP-1单核源性巨噬细胞抗烟曲霉菌刺激中的作用

    作者:鄢雯;李囡;刘立新;夏山;刘扬

    目的:运用干扰腺病毒沉默THP1细胞中SCARF1基因研究其在体外抗烟曲霉中的作用.方法:用灭活的烟曲霉分生孢子(1× 105 CFU/mL)于不同时间点处理THP-1细胞,RT-PCR分别检测SCARF1和TNF-α mRNA的表达;将Ad-siRNA-SCARF1转导细胞24h后给予烟曲霉孢子刺激24h,通过RT-PCR法检测细胞中TNF-α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SCARF1表达以及NF-κB通路相关信号分子的活性.结果:RT-PCR证实烟曲霉孢子刺激能时间依赖性增强THP1细胞中SCARF1和TNF-α表达;Western法证实与Ad-GFP组比较Ad-siRNA-SCARF1组SCARF1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沉默效率为71%;与Ad-GFP组比较,Ad-GFP+Af组NF-κB亚单位p65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在Ad-siRNA-SCARF1 +Af组,磷酸化p65的产生明显减少,SCARF1沉默后细胞因子TNF-α的分泌明显减少.结论:烟曲霉孢子刺激能诱导巨噬细胞SCARF1的表达增加,诱导信号分子NF-κB的活化,导致相应的细胞因子分泌增加,从而在巨噬细胞抗烟曲霉中发挥作用.

  • 人血清淀粉样蛋白SAA1蛋白的原核重组表达

    作者:郝雪微;马翠;吴静红;李金桐;陈硕

    目的:重组及表达人血清淀粉样蛋白SAA1融合蛋白,为进一步制备早期诊断冠心病的单克隆抗体做准备.方法:应用PCR技术,以成人肝脏的cDNA文库做模板,扩增出长度为315bp的人血清淀粉样蛋白SAA1基因,并将其分别与带有HIS标签的PET-32a载体及GST标签的PGEX-4T-1载体连接,转化入DH5α感受态细胞中进行克隆并测序鉴定.并在大肠杆菌表达菌BL21菌中表达SAA1融合蛋白,之后分别应用SDS-PAGE及Westernblot技术检验重组蛋白的纯度.结果:经SDS-PAGE凝胶电泳后,我们分别看到了分子量为32kD和分子量为38kD的两个蛋白条带,这两个条带分别为PET-32a-SAA1重组蛋白和PGEX-4T-1-SAA1重组蛋白,且这两种蛋白在超声后存在于菌液的沉淀中,证明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不溶性的包涵体形式的表达,经Western blot鉴定,分别以HIS标签抗体和GST标签抗体为第一抗体,以鼠二抗为第二抗体,证明所表达的蛋白质为SAA1融合蛋白.结论:采用原核表达方法,经免疫纯化可获得高纯度的SAA1融合蛋白,为进一步制备相应的单克隆抗体和开发以SAA1增高为指标之一的冠心病诊断试剂盒打下基础,为冠心病的诊断开辟新途径.

  • 胶原酶缓释微球的研究

    作者:陶颖;徐明新;Jebun Nessa Diana;陈园园;袁伟恩

    目的:本实验旨在开发一种胶原酶缓释微球制剂,用以治疗手掌腱膜挛缩症,以减小现有水针剂的不足.方法:利用水相-水相乳化法和低温冷冻相分离法两种方法制备载药颗粒,分别将其包裹于PLGA微球内,制备成胶原酶微球,并用扫描电镜考察其表面形态,对其粒径进行统计学分析,测定体外释放行为并比较.结果:两种方法制备的微球表面光滑圆整,都可以达到缓释的效果,一个星期内释药完全.水相-水相乳化法制备的微球比低温冷冻相分离制备的微球粒径大,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水相-水相乳化法制备的微球粒径较均一,其体外释放更加平缓,突释较小.结论:本研究制得的胶原酶微球能实现理想的体外缓释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胶原酶粉针剂型快速释放并分散的问题.

    关键词: 胶原酶 缓释 微球 释放
  • miR-203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夏芊;陈永亮;张荣强;李玉华;张丽洁

    目的:探讨miR-203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7月在我院确诊为肝细胞肝癌的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4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两组血浆中miR-203的表达水平;将过表达的miR-203转染至人肝癌细胞系Hep 3B和JHH-1;采用CCK-8法检测miR-203对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transwell法检测miR-203对肝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miR-203在肝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未转染的肝癌细胞比较,Hep 3B和JHH-1细胞转染miR-203mimic后,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受到明显抑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203在肝细胞肝癌中呈低表达,而过表达miR-203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提示miR-203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抑制性microRNA.

  • H3K9me3参与调节高糖诱导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作者:李婷婷;陈明云;李梅芳;陆俊茜;李连喜

    目的:研究H3K9me3在高糖诱导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A7r5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高糖刺激下不同浓度的H3K9甲基转移酶SUV39H1特异性抑制剂Chaetocin(0、10、25、50、75、100 nmol/L)和50nmol/L H3K9甲基转移酶SUV39H1特异性抑制剂Chaetocin在不同时间点(24、48、72h和5d)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Westernbolt法观察50 nmol/L H3K9甲基转移酶SUV39H1特异性抑制剂Chaetocin在高糖浓度下干预A7r5细胞72 h后,对H3K9me3和p53表达的影响.结果:Chaetocin可显著抑制高糖诱导下A7r5细胞的增殖,且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与正常糖相比,Chaetocin可显著下调A7r5细胞在高糖诱导下表达增多的H3K9me3,同时显著上调在高糖诱导下表达减少的p53(P<0.05).结论:高糖可通过H3K9me3下调p53的表达促进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A7r5细胞的增殖,H3K9甲基转移酶SUV39H1特异性抑制剂Chaetocin可抑制上述过程,为减少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提供了治疗的新思路.

  • 小鼠去细胞拟胚体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体内生长的影响

    作者:吕卫东;张家东;张新伟;雷光焰;蔡琳;刘志刚;陆建荣

    目的:阐明小鼠去细胞拟胚体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在体内生长的影响.方法:先制备来源于小鼠胚胎干细胞的拟胚体,然后用SDS去细胞处理.实验分成3组:小鼠Lewis肺癌细胞与去细胞拟胚体培养组,癌细胞与Matrigel培养组和单纯癌细胞组(每组n=12).培养3天后注射入裸鼠体内,观察肿瘤生长情况.28天取出瘤体,Ki67和CD31免疫组化染色(n=12)检测细胞增殖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Western blot检测组织Paxillin,E-cadherin和β-actin水平(n=6).结果:去细胞拟胚体组肿瘤生长明显较单纯细胞组和Matrigel组慢.去细胞拟胚体组Ki67指数((17.1±2.6)%)明显小于单纯细胞组((34.5±4.7)%)和Matrigel组((48.4±8.6)%)(P.<o.05);去细胞拟胚体组的MVD(18.7±3.6个/mm2)明显小于单纯细胞组(32.1±6.4个/mm2)和Matrigel组(42.6± 7.1个/mm2)(P<0.05).Western blot结果提示去细胞拟胚体组的Paxillin表达小于单纯细胞组和Marigel组(P<o.05),而E-cadherin表达大于单纯细胞组和Matrigel组(P<0.05).结论:小鼠去细胞拟胚体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在体内有明显的促分化作用.

  • BMSCs选择性迁移对大鼠全脑缺血模型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韩峰;颜楠;霍军丽;李侠;屈延;费舟

    目的:探究不同时间点移植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选择性迁移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四组,全脑缺血再灌注组(model组,n=20),假手术组(sham组,n=20),造模1d后较早BMSCs移植组(early组,n=20),造模7d后较晚移植组(late组,n=20).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并结合低血压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后于不同时间点尾静脉移植GFP+BMSCs.造模后1、3、7、14d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模型损伤区域大鼠皮层和海马部位的SDF-1α和MCP-1的表达水平,28 d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检测认知改变,32 d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观察GFP+BMSCs的分布情况.结果:水迷宫实验表明细胞移植组相比sham组参数有显著提升,且early组相比late组表现更好(P<0.05);GFP免疫组化和western结果表明,early组BMSCs移植后分布于海马更多(P<0.05),而late组中BMSCs在皮层分布更多(P<0.05);ELISA结果表明,造模后1d模型大鼠海马区域的SDF-1α和MCP-1的表达水平呈现短暂的相对性上调(P<0.05),而造模7d后相关皮层区域的SDF-1α表达缓慢上调(P<0.05).结论:造模后早期(1 d)移植BMSCs比晚期能更好的改善模型大鼠的认知功能;造模后SDF-1α和MCP-1的时空变化可能介导了BMSCs的选择行迁移,后者直接决定了对模型大鼠的认知功能改善的疗效.

  • NDRG2和ZC3H12D在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陈家宽;王文辰;杨波;夏彦民;苏向妮;周琳;葛忠虎;杨峰;姜涛

    目的:通过建立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观察大鼠肺组织中N-myc下游调节基因2(NDRG2)和具有CCCH锌指结构域的蛋白质12d(ZC3H12D)表达水平的变化来讨论二者相互作用的机制.方法:4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LPS注射60min、120 min和180 min组,获取各组大鼠肺组织,行湿干重比值(W/D)检测、ELISA检测、病理田E)检测确定肺损伤模型是否建立成功;免疫组化、RT-PCR和Western-blot对NDRG2和ZC3H12D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各LPS损伤组与对照组相比,W/D比值显著升高,180 min组比值高,为5.68± 0.52 (P<0.05),血清和肺匀浆中TNFα和IL-1β含量明显增加(P<0.05);损伤组肺泡壁增宽,炎细胞浸润明显;肺组织NDRG2和ZC3H12D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都呈相降低后回升的趋势,180 min组NDRG2和ZC3H12D,蛋白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0.37和0.44倍(P<0.05).结论: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可同时下调肺组织中NDRG2和ZC3H12D的表达,并且NDRG2和ZC3H12D具有潜在的相关性,提示两者可能存在互相调节的机制,并通过调节NF-κB通路对肺损伤的大鼠起保护作用.

  • 油酸体外诱导细胞脂肪变性对脂质代谢及炎症的影响

    作者:林霖;盛夏;吉猛;伍开明;林勇;曾欣

    目的:利用不同浓度油酸处理人肝肿瘤细胞株HepG2,选取佳浓度油酸后,观察佳浓度的油酸对细胞脂质合成及代谢、肝细胞功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及NF-κB、IL-6通路的变化,建立稳定高效的肝细胞脂肪变性体外研究模型.方法:将HepG2细胞用不同浓度油酸(0、0.5、0.75、1.25、1.5 mM)处理,油红O染色选取佳浓度后,利用Realtime RT-PCR检测细胞内脂质合成、代谢及肝细胞功能相关基因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TLR4-TNFα-NF-κB及IL-6通路活性.结果:利用0.5 mM浓度油酸处理HepG2后,细胞未见明显死亡现象,细胞内脂质合成指标表达增多、代谢指标表达也明显增加,肝细胞功能相关基因表达下调,TLR4-TNFα-NF-κB、IL-6通路激活.结论:0.5 mM浓度油酸处理细胞可诱导HepG2脂肪变性,利用佳浓度油酸处理细胞可作为NAFLD体外研究的细胞模型.

  •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章威;陈晨;汪雷;李曼;郑安元;陶泽璋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是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主要病理类型,约占所有头颈部肿瘤的90%.而据我们临床所见,大约有70%~80%的患者就诊时已为局部晚期,其治疗效果欠佳,预后差.肿瘤标志物又叫做肿瘤标记物,是指特征性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或是由恶性肿瘤细胞异常而产生的物质,或是宿主对于肿瘤的刺激反应而产生的物质,并且能够反映肿瘤发生、发展,以及监测肿瘤对治疗反应的一类物质.作为近年来研究热点的肿瘤标志物,具有简便、经济、快速、无创的特点,更重要的是一些标志物在组织器官发生形态学变化之前就有表达.因此,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以及判断预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近几年来发现的可能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或者预后相关的肿瘤标志物.

  • 气候变化对虫媒病影响的研究现状

    作者:王华;吴晓东;陈义平;王淑娟;王志亮

    气候变化不仅对自然生态系统、农业和林业、人居、工业、水资源、社会、动物和人类健康产生影响,而且对虫媒病的分布范围造成影响.近年来,虫媒病的高发病率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本文全面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一些虫媒媒介传染病的扩散、病原、媒介的分布、虫媒的生命周期造成影响和机制.为制定良好的公共安全措施预防和控制这些虫媒病提供支持.

  • 脂肪干细胞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作者:肖波;王玉;彭江;卢世璧

    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是临床外科中的一个难题.尽管周围神经系统在损伤后具有内在的自我修复能力,但一般很难达到完全功能恢复,特别是近端的损伤或者大段的神经缺损.近年来,基于干细胞的细胞治疗为周围神经再生带来了曙光.大量研究表明干细胞可促进周围神经损伤的再生,然而其作用机制还不明确.为此,本文将对脂肪干细胞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作用包括向雪旺细胞分化、神经营养、血管形成、神经元保护、靶器官保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进行归纳,并进一步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

  •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心脏病研究进展及其机制

    作者:杨晨;邓子辉;靳丽媛;张泽宇;陈光辉;司艺玲

    糖尿病心脏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患者心脏病变弥漫、病变程度严重,患病率与死亡率逐年上升,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找到其他的治疗途径已成为一项重要内容.有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作为一种具有多分化潜能的细胞,能够通过多种机制作用于DCM的病理改变,提高心脏射血分数、改善心室重塑,是一种富有前景的治疗手段,本文着重就DCM的发病机制、MSCs对DCM的治疗机制及效果做一综述,为MSCs在DCM治疗中的应用提供重要的临床前实验依据.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