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현대생물의학진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6273
  • 国内刊号: 23-1544/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14-12
  • 曾用名: 生物磁学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申宝忠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视觉刺激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作者:刘琳;董问天;裴新龙;阎浩;袁慧书;谢敬霞;杨甫德;张岱

    目的:探讨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对照视觉刺激的脑区激活的差异.方法:对10例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10名年龄、教育程度和性别匹配的健康人(对照组)进行视觉信息处理过程的检查,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采用组块设计,以翻转棋盘格为视觉信息输入,以"十"型为对照,比较两组脑区激活区域的差异.结果:两组在中枢视觉区都有激活.但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在视觉刺激时左侧顶下小叶激活增高.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视觉刺激后,左侧顶下小叶的异常激活,可能反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代偿性,是其视觉信息加工受损的影像学证据.

  • 新疆维吾尔族人载脂蛋白A5-1131T>C基因多态性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作者:赵龙;张向阳

    目的:为了探讨新疆维吾尔族人ApoA5基因-1131T>C基因变异的频率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对145例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维吾尔族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对ApoA5基因-113IT>C多态性进行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个体血脂水平的关系.结果:ApoA5-1131C等位基因的频率是33%.TT、TC和CC三种基因型中,TC型与CC型的血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高于TT型,而以CC型的TG水平高(P均<0.05),C携带者(TC+CC)较非C携带者(TT)的TG水平增高36.2%[(2.03+1.33)mmol/Lvs(1.49+1.06)mmol/L,P<0.05].结论:维族人群的ApoA5-113IT>C基因变异较常见,-1131C等位基因与血TG水平增高有关.

  • 组织蛋白酶S与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秦彦文;王绿娅;叶平;陈永福;杨娅;吕树峥

    目的:观察组织蛋白酶S(Cathepsin S)在不同周龄我脂蛋白E基因缺陷(ApoE-/-)小鼠主动脉的表达,初步探讨Cathepsin S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的影响.方法:将16只8周龄ApoE-/-小鼠随机分为两组:16周龄组(n=8),24周龄组(n=8),均饲以高脂饮食,分别在16周龄和24周龄处死动物.采用普通光镜、病理图象分析法测定主动脉As斑块面积及管腔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组织蛋白酶S(Cathepsin S)在不同周龄ApoE-/-小鼠主动脉的表达.结果:16周龄组ApoE-/-小鼠主动脉根部出现As病变;与16周龄组ApoE-/-小鼠相比,24周龄组ApoE-/-小鼠主动脉根部As病变显著增强(P<0.01),免疫组化显示Cathepsin S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Cathepsin S在ApoE-/-小鼠主动脉的表达随As病变程度增强而显著增加.

  • 鸦胆子油乳治疗肺癌肺叶切除术后胸液过多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学亮;刘阳;张竞;梁涛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剂胸腔内注射治疗肺癌肺叶切除术后胸液过多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80例肺癌肺叶切除术后第48.72小时胸液量>200ml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经胸腔闭式引流管注入鸦胆子油乳剂30 ml.夹闭胸管24小时后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40例中,术后第72-96小时胸液引流量<100 ml者37例,占92.5%;对照组40例中,术后第72.96小时胸液引流量<100 ml者8例,占20.0%;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为发热(<38.5℃)2例,胃肠道反应2例.胸痛3例.结论:鸦胆子油乳剂治疗肺癌肺叶切除术后胸液过多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

  • 人脑老化过程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变化

    作者:罗明英;伍校琼;朱武;黄良;罗学港;蔡维君

    目的:研究人脑老化过程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方法:两例人脑标本,样本一:女性,64岁,生前诊断有血管性淀粉病变;样本二:男性,16岁,死于急性心肌炎,两例标本均于死后12 h取脑,取皮质和海马部位,进行GFAP的常规免疫组化染色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老年脑星形胶质细胞呈明显激活状态,GFAP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增多,胞体增大,突起粗短,刚果红染色可见老年斑周围GFAP阳性细胞成簇聚集;年轻脑GFAP阳性细胞数目少,胞体瘦小,突起细长,未见GFAP阳性细胞成簇聚集.统计学分析表明GFAP阳性细胞数和蛋白质的表达变化在老年脑和年轻脑具有差别显著性(P<0.Ol) .结论:衰老和血管淀粉样病变在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和激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GFAP 人脑 淀粉样病变
  • 用SELDI技术预测吉非替尼治疗肺癌疗效的前瞻性研究报告

    作者:谢莉;马小军;魏淑青;李琦;李波;裴毅

    目的:介绍SELDL-TOF-MS技术预测吉非替尼治疗肺癌疗效观察,探索新的用药指征.方法:应用CM10弱阳离子芯片结合表面增强飞行时间质谱(SELDL-TOF-MS)技术检测9例晚期肺癌患者口服吉非替尼前血清样本的蛋白质谱,口服吉非替尼1个月后,根据实体瘤近期疗效标准分为服药有效组(CR+PR)(4例)和无效组(SD+PD)(5例),利用BiomarkerWizard软件比较各组间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结果:有效组与无效组相比有4个蛋白质峰有显著差异性,M/Z分别为4889,1576,1762和8693,与无效组相比.有效组上调的峰为2个,其M/Z为1576和1762,下调的峰为2个,其M/Z为4889和8693.结论:SELDI-TOF-MS技术可筛选出预测吉非替尼治疗疗效的相关蛋白质组指纹,此方法捕获的蛋白质组指纹,可作为一种选择用药的新指标.

  • 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复发性消化性溃疡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周放明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三联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复发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经内镜诊断并检测证实Hp阳性的复发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5例):埃索美拉唑20 mg+羟氨苄青霉素l g+黄连素300 mg,每日2次,共7 d;B组(45例):奥美拉唑20 mg+羟氨苄青霉素1 g+克拉霉素500 mg,每日2次,共7 d.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胃镜并检测Hp,观察腹痛缓解率、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等.结果:埃索美拉唑组第1天和第2天腹痛缓解率分别为34.6%和59.6%,高于奥美拉唑组的17.3%和38.5%(P<0.05 o埃索美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2-3%和88.5%,Hp根除率分别为88.5%和82.7%,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少,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复发性消化性溃疡安全有效,腹痛缓解速度优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

  • 丙种球蛋白在抗磷脂综合征所致复发性流产中的应用

    作者:马水根;朱付凡;陶光实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抗磷脂综合征(APS)所致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比较IVIG与传统治疗及阿司匹林+强的松+潘生丁治疗APS所致复发性流产的疗效差异.方法:248例APS所致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4组;组1:传统保胎治疗(54例,黄体酮+HCG等);组2:阿司匹林+强的松+潘生丁(84例);组3:IVIG(38例);组4:阿司匹林+强的松+潘生丁联合IVIG(72例).观察疗效、妊娠结局、不良反应及妊娠并发症.结果:MG组(79.76%)与阿司匹林+强的松+潘生丁组(73.68%)妊娠成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此二组与传统保胎治疗组(18.52%)妊娠成功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用药组(95.83%)妊娠成功率与其它三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任意两组妊娠并发症无显著差异(P>o.05).结论:阿司匹林+强的松+潘生丁联合IVIG治疗APS所致复发性流产,妊娠成功率较高,并发症无明显增加.

  • 敌百虫对兔食饵性动脉硬化加速作用

    作者:李荣霏;谢利;郭鹏程;朱炳阳;黄红林

    目的:观察低剂量敌百虫对高脂模型兔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新西兰兔32只,随机分为A组:喂饲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加敌百虫清晨空腹灌胃(18mg·kg-1·d-1);B 组:单纯喂饲高脂高胆固醇饲料.检测喂饲饲料前和喂饲后5周、10周、15周血清PON1、胆碱酯酶(CHE)、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C反应蛋白(CRP)和血糖(GLU):实验第5周、第10周每组处死5只兔,第15周处死全部剩余兔,取主动脉全段,苏丹Ⅳ染色,Photoshop系统测定粥样斑块面积占内膜面积的百分比:检测肝PON1活性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RR).结果:喂饲高脂高胆固醇后,A组和B组动物的TC、TG、HDL、LDL、CRP、GLU水平明显增高,但A、B组检测值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血清PON1、肝PON1活性降低,但A组PON1活性明显低于B组(P<0.05);A组和B组动物主动脉EDRR均降低,A组EDRR降低大于B((P<0.05);喂饲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各组动物主动脉均见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但A组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内膜面积百分比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敌百虫加速实验性高脂血症动物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其机制可能与降低PONl活性有关.

  •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氧糖剥夺条件培养液对PC12细胞活性的影响

    作者:侯金才;华茜;潘彦舒;陈会丛;杜欢;王筠;李澎涛

    目的:观察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氧糖剥夺后条件培养液对PC12细胞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传至三代.制备其正常、氧糖剥夺、复糖复氧三种状态条件液,并观察内皮细胞在这三种状态下的形态改变;将这三种条件培养液作用于PC12细胞,分4组:正常对照组(Normal)、正常内皮细胞条件液组(N-CM)、氧糖剥夺内皮细胞条件液组(I-CM)、复糖复氧内皮细胞条件液组(R-CM).每组分别设6h、12 h、24 h、48 h、72 h、96 h、120 h、144 h 8个时间点,MTS/PMS法检测三种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液作用后的不同时间点PC12细胞活性的变化.结果:氧糖剥夺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发生核固缩等明显病理改变,复糖复氧后这些改变有所恢复.N-CM组、R-CM组与相应时间点的Normal组PC12细胞活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和复糖复氧内皮细胞条件液显著抑制了PC12细胞的增殖和活性.N-CM组、R-CM组与相应时间点的I-CM组PC12细胞活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液抑制了PC12细胞的活性,氧糖剥夺后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务件液抑制效应消失,复糖复氧后,这种抑制效应也同时恢复.

  • 二巯基乙醇对大鼠骨肉瘤细胞增殖的诱导作用

    作者:韩艳;覃华;刘新友;杜晓燕

    目的:观察二巯基乙醇(2-ME)对大鼠骨肉瘤细胞增殖的诱导作用.方法:将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完全培养基分装成六瓶,每瓶100ml,一瓶不加2-ME作为对照组Ⅰ,其余五瓶分别加入不同剂量2-ME作为实验组,再设一个含10%胎牛血清的完全培养基一瓶作对照组Ⅱ,分别在96孔板中培养大鼠骨肉瘤UMR106细胞,24h、48h和72h后,观察细胞生长状态,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对照组Ⅰ生长缓慢,对照组Ⅱ生长状态良好,分裂增殖相较多.实验组随着2-ME浓度的增加,细胞生长的速度逐渐增快.其中0.3μl组生长速度适中,细胞生长状态与对照组Ⅱ相似.结论:二巯基乙醇有明显诱导大鼠骨肉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 一氧化氮对心肌细胞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肖娟;肖颖彬;陈林;钟前进;王学锋;陈柏成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对体外培养心肌细胞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分为4组进行干预:G1:对照组;G2:NO供体S-亚硝基-N-乙酰青霉胺(SNAP);G3:SNAP和一氧化氮清除荆氧舍血红蛋白(OxyHb);G4:SNAP和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oluble guanylylcyclase,sGC)特异性抑制剂1H-[1,2,4]噁二唑[4,3-a]喹喔啉-1-酮(1H-[1,2,4]oxadiazolo[4,3-a]qumoxalin-1.one,ODQ).运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心肌细胞中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 α(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coactivator-1α,PGC-1α)、核呼吸因子1(nuclear respiratory factor 1,NRF1)、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和线粒体DNA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Ⅰ,COX I)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NO供体SNAP单独作用能引起心肌细胞PGC-1α、NRF1、Tfam和COX I基因mRNA水平显著增高(P<0.05),OxyHb和ODQ能抑制SNAP的这一作用.结论:NO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的线粒体生物合成有促进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sGC-cGMP途径实现的.

  • 腺病毒介导的Her2基因RNAi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作者:高洋;杨红;闫岩;刘艳丽;张芳琳;吴兴安;辛晓燕

    目的:构建腺病毒介导的Her2基因RNAi栽体.方法:构建含有Her2基因片断的siRNA质粒Her2-pSuppressor,通过特异性酶切将目的基因与穿梭载体pshuttle相连,再通过特异性酶切位点将目的片断与腺病毒DNA相连,并用PCR和酶切鉴定方法进行筛选和鉴定,获得重组腺病毒DNA.以Pac Ⅰ酶切线性化后转染包装含有腺病毒E1的HEK293细胞.以软琼脂平板上的空斑数量计算重组腺病毒的的滴度.结果:Xba Ⅰ+Mlu Ⅰ双酶切鉴定Her2a-RNAi/pShuttle和Her2b.RNAi/pShuttle阳性重组子获得304bp的目的片段,重组腺病毒载体Adeno-Her2a-RNAi和Adeno-Her2b-RNAi经PCR扩增出同样大小片断,经线性化后用脂质体法转染293细胞,观察到细胞病变效应.病毒滴度达1.2× 108PFU/mL.结论:成功构建了Adeno-Her2-RNAi,为肿瘤的基因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皮肤成纤维细胞复合纤维修复前交叉韧带的初步研究

    作者:操石磊;张春礼;徐虎;陈辉;郑佳鹏

    目的:本实验采用皮肤成纤维细胞修复原位冻融的前交叉韧带,以探索皮肤成纤维细胞作为构建组织工程前交叉韧带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皮肤成纤维细胞(SF),传代培养之后将细胞复合纤维生物蛋白胶,将细胞.纤维蛋白胶复合物植入原位冻融的前交叉韧带处.12周取材切片行HE染色及天狼猩红染色,使用偏振光显微镜观察.并使用图象分析软件对Ⅰ、Ⅲ型胶原含量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采用皮肤成纤维细胞复合纤维生物蛋白胶修复原位冻融的前交叉韧带的Ⅲ型胶原含量较单纯冻融的前交叉韧带明显减少,而较正常前交叉韧带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皮肤成纤维细胞可作为构建组织工程前交又韧带的较为理想的种子细胞选择.

  • 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内皮素-1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周志雄;周钰娟;周泽美

    目的:测定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内皮素-1(ET-1)的含量,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DM)大鼠,分别在成模后2周、4周、12周时处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放免法测定肾组织中ET-1含量.结果:糖尿病大鼠2周、4周、12周时,血糖、内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量、肾重/体重比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P<0.01).ET-1主要分布于肾小球内皮细胞、系膜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中,髓质高于皮质.糖尿病大鼠2周时肾组织中ET-1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大鼠(P<0.01),并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r:0.75,P<0.05);而4周、12周时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ET-1含量明显升高,并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P<0.01).结论:ET-1参与早期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小球高灌注及肾小管间质损伤;糖尿病晚期时,可能参与肾小球硬化机制.

  • 直结肠癌BUBR1的过度表达与TP53突变及微卫星状态关系提示其过度表达与染色体不稳定表型有关

    作者:赵岩;张涛;郑志超;张剑军;赵宜良;前原喜彦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BUBR1监视微管与着丝点的结合,是保证染色体均等分离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BUBIB变异家谱研究及其敲除模型的研究表明,BUBR1缺陷与染色体不稳定性及肿瘤的发生直接相关.近来在数种人类肿瘤,对BUBR1蛋白过度表达有所报道.但在直结肠癌,BUBR1的过度表达是否与染色体不稳定性的发生有关目前仍无定论.在人类结直肠癌的遗传不稳定性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染色体不稳定性及微卫星不稳定性,它们提示了两条独立的肿瘤发生路径.一般认为不存在高频度微卫星不稳定性表型的肿瘤通过染色体不稳定途径癌变.P53蛋白通过多种机制对维护遗传稳定性起到重要的作用,TP53基因突变经常与染色体不稳定现象并存.DNA倍体情况也是染色体不稳定研究不可缺少的指标.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一组93例进展期散发结直肠癌BUBR1蛋白的表达情况,直接测序法检测TP53变异.高分辨率荧光标记微卫星不稳定检测技术检测微卫星状态,固相激光扫描细胞仪技术检测DNA倍体情况.我们分析了BUBR1表达与三种反映遗传背景的因子的关系.BUBR1蛋白过度表达在人结直肠癌较为常见.在非高频度微卫星不稳定的结直肠癌,BUBR1蛋白过度表达率明显为高(P<0.01),在TP53基因突变的病例其过度表达率亦较高(P<0.05).BUBR1蛋白的过度表达与DNA异倍体无统计学相关,但DNA异倍体病例的BuBRl过度表达有偏高倾向.BuBRl表达情况与常用的临床病理学指标无统计学相关.BuBRl过度表达同微卫星状态及TP53突变的关系明确的提示,在人类散发结直肠癌,BUBR1蛋白过度表达与染色体不稳定状态有关.BUBR1过度表达作为一种常见的分子异常,对于肿瘤的早诊预防提供新的标志物.并可能成为治疗的新靶点.

  • 健胃愈疡颗粒剂对大鼠胃溃疡模型溃疡愈合及胃组织IL-1β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廖书胜;周勇杰;戴幸平;蒋荣鑫;申定珠;李家邦

    目的:探讨健胃愈疡颗粒对大鼠胃溃疡模型溃疡愈合及胃组织IL-1β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Okabe改良法复制SD大鼠胃溃疡模型,观察溃疡指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胃粘膜组织形态及IL-1β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①健胃愈疡组的溃疡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和法莫替丁组;②HE染色法显示健胃愈疡组较模型组及法莫替丁组黏膜厚度增加,溃疡床及溃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纤维排列较为整齐.③IL-1β在正常胃组织呈阴性或偶有阳性信号表达,造模型7d后表达显著增加,健胃愈疡组和法莫替丁组低于模型组(P<0.01);14 d后各组的阳性信号表达均降至接近正常.结论:健胃愈疡颗粒能保护大鼠胃粘膜组织,降低胃溃疡大鼠模型溃疡指数,改善溃疡愈合质量,减少胃组织IL-1β蛋白的表达,促进溃疡愈合.

  • 环氧交联结合肝素改性对牛颈静脉抗凝血性能的影响

    作者:徐朝军;吴忠仕;胡铁辉;胡建国;冯耀光;马忠夏

    目的:研究环氧交联结合肝素包被对组织工程肺动脉带瓣血管支架-去细胞牛颈静脉带瓣血管的抗凝血性能.方法:采用环氧交联结合鱼精蛋白偶联技术将肝素结合于去细胞牛颈静脉带瓣血管的内膜面,通过体外凝血时间检测及循血流下观察肝素化牛颈静脉带瓣管道的长期通畅性和血栓形成情况,以评价血液相容性.结果:肝素结合到去细胞牛颈静脉带瓣血管的内膜面膜表面后.其凝血酶原时间、部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时间明显延长,重建犬右室流出道后10个月,牛静脉带瓣管道保持通畅,无血栓形成.结论:牛颈静脉带瓣管道通过环氧交联结合鱼精蛋白偶联将肝素结合其内膜面后具有良好而持久的抗凝血性能,表现出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 大鼠胰腺发育中原癌基因c-met的表达及蛋白定位

    作者:程梅;吴玉龙;贺秀香;徐仁华;孙丽红

    目的:研究原癌基因c-met在大鼠胰腺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及定位.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c-met基因在大鼠胰腺不同发育时期:孕15.5天(E15.5)和孕18.5天、新生、生后14天(P14)、P21及成年胰腺的表达.并用免疫组化技术对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蛋白在胰腺发育不同阶段的定位进行分析.结果:c-met基因在E15.5、E18.5较成年特异性高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c-MET在新生后的胰腺大量定位与胰岛细胞.结论:提示c-met可能在胰腺发育过程中起到调控作用,参与胰腺发育中新生后胰岛结构重塑过程.

  • 人胃癌细胞系中FHIT基因mRNA的表达及pcDNA3.1-FHIT的构建与转染

    作者:刘飞;黄照权;李楠;夏海鸣;黄培林

    目的:检测人胃癌细胞系中FHIT基因mRNA的表达状况及构建pcDNA3.1-FI-IIT真核表达载体.方法:RT-PCR法检测三种不同类型人胃癌细胞系中FHIT基因mRNA的表达,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FHIT,通过酶切法、PCR扩增法和DNA序列分析鉴定重组质粒后,用脂质体转染至FHIT基因mR.NA阴性表达人胃癌细胞系MKN-45,经G418筛选后RT-PCR鉴定.结果:FHIT基因在人胃癌细胞系BGC-823中呈阳性表达,在MGC-803、MKN-45细胞系中呈阴性表达.FHIT基因cDNA正确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栽体pcDNA3.1中,并成功转染FHIT基因mRNA阴性表达人胃癌细胞系MKN-45.结论:FHIT基因在不同类型人胃癌细胞系中表达各异.成功构建pcDNA3.1-FHIT,并转染到FHIT基因mRNA阴性表达人胃癌细胞系MKN-45,使其唧T基因阳性表达.

  • 环氧合酶-2在肿瘤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及治疗研究

    作者:吴永;王和勇;张培德;周彩存

    环氧合酶-2(COX-2)是合成前列腺素的性,其高表达可促进肿瘤转移.COX-2通过改变细胞表面粘着因子和细胞外基质、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以及改变肿瘤微环境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促进肿瘤转移.COX-2已成为预防和阻止肿瘤转移的药靶,COX-2抑制剂对肿瘤有一定疗效.现就近年来COx.2在肿瘤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及治疗研究作一综述.

  • 超声造影用于肾移植术后监测进展

    作者:傅强;翟庆华

    及时、准确地诊断肾移植术后并发症,与移植肾存活率密切相关.本文对超声造影剂及超声造影在肾移植术后发生的移植肾动脉狭窄、急性排斥反应、急性肾小管坏死等并发症的监测应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 脂联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芳;顾鸣敏;王铸钢

    脂联素(adiponectin)是一种由脂肪细胞特异性高分泌,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特殊蛋白质.它直接作用于肝脏、骨骼肌和血管,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增强脂肪酸β氧化,抵制血管炎症反应,新研究还发现脂联素和骨生成密切相关.与其它脂肪因子不同的是,循环中脂联素的浓度与人体脂肪含量成反比,会因TNF-α的作用而上调,会被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所抑制,还受到胰岛素抵抗和炎症反应的影响.脂联素受体有2类,分别为AdipoR1和AdipoR2,AdipoR1主要分布在骨骼肌上,AdipoR2则高表达于肝脏组织.本文主要综述了脂联素及其受体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和研究进展.

  • 基于免疫磁珠富集粪便脱落细胞的大肠癌筛选法

    作者:梁超;李丹滢;周国华

    大肠癌是目前发病率、致死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生活.现有的临床检测技术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的范围.与常规临床大肠癌检测相比,粪便脱落细胞检测法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性且容易被受试者接受等显著优点.作为新型的脱落细胞检测法一免疫磁珠富集粪便脱落细胞检测法除具有一般脱落细胞检测法的优点外,还具有细胞回收效率高、肿瘤细胞特异性高等优点.本文阐述了脱落细胞检测大肠癌的原理和基本方法,着重介绍了免疫磁珠富集脱落细胞的原理和操作过程以及针对脱落细胞进行大肠癌检测的多种方法,并对全自动、快速、高通量的自动化脱落细胞检测仪器应用于脱落细胞检测进行了展望.

  • 心血管系统建模的研究进展

    作者:鄂珑江;吴效明;胡玉兰

    心血管系统是较早引入模型方法研究的系统之一.本文就心血管系统模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以及心血管系统建模仿真的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 道路交通事故的法医学鉴定

    作者:杨芸;曾晓锋;赵丽萍;刘宏韬;王忠富;李桢

    本文结合相关专业及多年的工作经验,通过对交通事故的案例分析对道路交通事故的概念、道路交通中尸体检验与司法鉴定的内容和方法,以及法医学尸体检验与法医学鉴定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的重要作用等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为交通事故的调查和处理以及相关的尸体检验工作提供指导.

  • 干细胞、肿瘤干细胞与肿瘤

    作者:余强锋;周剑寅;王效民

    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无限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的细胞.而多数肿瘤是由不同增殖潜能的不均一性细胞构成.随着对干细胞的研究不断深入,使人们对肿瘤的发生机制重新进行了审视,并在造血系统、脑、肺、乳腺等部位肿瘤中发现极少量的具有与干细胞非常类似生物学特性的细胞,称之为肿瘤干细胞,它们很可能是肿瘤细胞的起源.肿瘤干细胞的提出.使得靶向性杀伤肿瘤干细胞从而使根治肿瘤和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成为可能.所以研究肿瘤干细胞的起源及其与肿瘤的发生关系,成为当前研究和治疗肿瘤领域的新热点.本文就肿瘤干细胞的存在证据、干细胞与肿瘤干细胞的异同点及它们与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作简要的综述.

  • 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药物治疗进展

    作者:陈永福;王绿娅;吕树铮;秦彦文

    动脉粥样硬化(As)不稳定斑块也称易损斑块.不稳定斑块表面溃疡形成、破裂及继发血栓形成,是引起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闹饕±砘?药物治疗对防治不稳定斑块破裂的发生,降低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治疗不稳定斑块的药物主要有他汀、抗氧化荆等,其主要药理学机制是抗炎、抗氧化、调节细胞因子、抑制MMPs活性等作用.本文对不稳定斑块有治疗作用的药物研究与应用进展做一综述,为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及线索.

  •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管理策略的近况

    作者:张筠婷;王绿娅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是脂质代谢疾病中严重的一种.FH引起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导致早期发生较为严重的冠心病(CAD).初步估计.目前世界范围内FH患者约10 000 000例,将其作为重点目标人群进行早期针时性干预对于CAD预防至关重要.FH已经成为世界性健康问题,国外已经制定相应的诊断、治疗指南来规范管理FH患者,而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极为缺乏.因此,制定我国FH患者相应的管理指南迫在眉睫,本文综述FH患者管理相关的研究进展.

  • 非编码RNA诱导的表观遗传学与肿瘤的发生

    作者:冯学知;贺修胜;庄英帜

    ncRNA可以通过多种遗传机理调控DNA的结构、RNA的表达和稳定性以及蛋白质的翻译和功能,近研究证实小RNA可以通过指导基因组表现修饰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引起癌遗传学途径基因失能与获能,增加基因组不稳定,印记丢失等途径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探索ncRNA对肿瘤细胞中基因的异常表达的影响和作用有助于将癌基因组学与表观遗传学的研究结合起来.为研发防治肿瘤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提供新的思路.

  • P-糖蛋白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云芳;裴得胜;梁国鲁;李名扬;崔宗斌

    P-糖蛋白是一类能量依赖性的转运蛋白,能将许多结构不同的化合物逆向转运出细胞.P-糖蛋白的过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密切相关,是导致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随着对MDR机制认识的深入,已针对P-糖蛋白的结构设计出多种形式的MDR逆转药物.近年研究发现,P-糖蛋白广泛存在于正常的组织和器官,参与药物和内、外源毒素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行使解毒和防御保护的功能.因此,通过转植P-糖蛋白基因可有效地降低经济鱼类、虾等水产品和经济作物中有毒污染物的积累,对保护人类健康将有着积极意义.

  • Ets-1和c-Jun在腺样囊性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研究

    作者:胡国斌;曾亮;邓亚平;刘志红

    目的:观察Ets-1和c-Jun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在肿瘤侵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80例腺样囊性癌病例,根据组织病理学观察分为侵袭组和非侵袭组,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分别检测Ets-1和c-Jun在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Ets-1、c-Jun在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25%(61/80),62.5%(50/80);(2)Ets-1和c-Jun表达在侵袭组和非侵袭组间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Ets-1和c-Jun表达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Ets-1和c-Jun表达与腺样囊性癌的侵袭有关.

  • 结核分枝杆菌Rv2461c基因的克隆、表达、纯化及其抗原性的初步检测

    作者:王庆忠;张鹭;马国举;廖海印;王洪海

    目的:探索结核分枝杆菌Rv2461c基因编码的elpP蛋白作为结核检测抗原的可行性.方法:克隆结核分枝杆菌clpP蛋白的编码基因Rv2461e,构建pET30a-Rv2461c重组质粒,并将其成功的转化到大肠杆菌JF1125克隆栽体中,测序鉴定结果正确.将pET30a-Rv2461c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茵BL21中,表达纯化目的蛋白进行质谱分析.制备clpP蛋白的多克隆抗体,通过亚细胞分离及Western检测分析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纯化的clpP蛋白通过间接ELISA实验进行抗原性的初步检测.结果:结核分枝杆茵clpP蛋白大量存在于细胞质中,少量存在于细胞壁和细胞膜中.重组抗原在检测肺结核病人中的检出率为38.3%(23/60),检测敏感性为38-3%,特异性为90%.结论:为后续深入研究clpP蛋白的生物功能、clpP作为诊断靶标、药靶候选蛋白的可行性提供了基础.

  • PLGA改性明胶的性质研究

    作者:林绍强;刘彬;谢嗣光;黄亚东;冯全义;李校堃

    目的:探讨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对明胶的改性效果.方法:(1)将PLGA和明胶分别以9:1,8:2,7:3,6:4,5:5,3:7质量比制成膜状试件.(2)以扫描电镜观察试件的微结构.(3)以材料试验机测试其力学性质.(4)以PBS(pH 7.4)为人工降解液考察其在体外在8周内的降解情况.结果:(1)在上述范围内支架均质程度和机械性能随明胶含量增大而变差.(2)体外降解期间支架大吸水率和失重速率随明胶含量增大而增大.结论:经PLGA改性后的明胶的上述各项指标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作为备选组织工程材料,复合体系申明胶含量不宜多于40%.

  • 罗氏海盘车(Asterias rollestoni Bell)体腔细胞及免疫功能的初步研究

    作者:于明志;王婷;张峰

    目的:本文在体外条件下观察了罗氏海盘车体腔细胞的形态特征.方法:采用镜下观察和化学发光法并在液体闪烁仪(LS-5801)检测.结果:观察发现罗氏海盘车的体腔细胞可分成:大颗粒细胞(桑椹细胞)、小颗粒细胞、大透明细胞、小透明细胞、柳叶形细胞、兼性大细胞和杆状颤动体;体腔细胞的浓度范围是:5.62~10.00 × 106个/mL.吞噬观察中发现小颗粒细胞伪足明显、吞噬力强,在不同温度下吞噬率和吞噬指数不同,14℃下高,分别为:62.6%和2.06.体腔细胞在吞噬过程中也会产生呼吸爆发现象,产生活性氧(O2)、(H2O2)、(OH.)、(1O2)等.在适宜条件下,体腔细胞吞噬酵母的化学发光规律随时间移动为一条有单峰值的曲线;在不同环境条件下,pH=6.81时,化学发光明显;在外界诱导物刺激下,酵母悬液浓度为1.00× 107cell/mL时,化学发光明显.结论:罗氏海盘车体腔细胞发挥了重要的免疫功能.

  • 添加壳聚糖的藻酸盐印模材料抗菌性能研究

    作者:赵红梅;孙桂兰;苗大刚

    目的:对添加壳聚糖的藻酸盐印模材料的抗菌性进行测试,为口腔抗茵印模材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分别以不同的添加比将不同分子量和脱乙酰度的壳聚糖加入藻酸盐印模材料中,采用薄膜密着法分别测试添加抗菌成分后印模材料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茵活性.结果:壳聚糖分别以1%和1.4%的添加比添加到藻酸盐印模材料中,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好的抗菌性.随着脱乙酰度的提高,抑菌率均可达到100%.结论:添加壳聚糖的藻酸盐印模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茵效果.

  • 恩施碎米荠硒多糖提取条件的研究

    作者:陈里;杨大伟;周海燕;吴永尧

    为了探索恩施碎米荠多糖的佳提取条件,以干制碎米荠粉末为试验材料,以双蒸水为浸提剂,在浸提温度、时间、浸取剂的用量、提取次数和pH等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四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g碎米荠干粉,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3 h-3.5 h、浸取剂的用量30mL、提取次数4~5次和浸提液的pH值为9是多糖适宜的提取条件.

  • 电脑游戏成瘾诊断标准研究进展

    作者:李洋;彭丽华

    电脑游戏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的休闲方式,随之而来的是对于游戏成瘾的担忧.但目前对于游戏成瘾的诊断标准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本文总结了以往关于游戏成痣的诊断标准以及研究游戏成瘾的样本采集方式,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 同伴合作对7-8岁儿童分类活动的影响

    作者:曹光前;冯喜珍;席红雷

    目的:考察性别、不同分组和言语对儿童分类能力的影响.方法:被试为122名小学一年级学生,年龄为7-8岁.实验材料为两套内容同质的分类卡片,每套卡片都存在四个维度的差异.首先通过前测将儿童的分类能力分为高水平、低水平两种类型,然后进行两两配对.因变量指标为:后测成绩与前测成绩之间的差值.结果:1.能力水平配对因素影响同伴合作.2.有无言语交流对分类成绩存在显著性影响,有言语交流组成绩明显高于无言语组.3.性别配对对同伴合作没有影响.4.能力水平配对与有无言语交流的交互作用明显,其中低.高组中有言语交流成绩明显优于无言语交流成绩.结论:与水平比自己高的同伴合作效果好于水平相当或比自己水平低的同伴之间的合作.言语交流的效果能明显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 任务负载程度影响内源性注意与外源性注意的相互作用

    作者:沈攀攀;王权红

    目的:探讨内源性注意与外源性注意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采用Yantis的非突现范式.结果实验一研究发现在较简单的探测任务下,内源性注意与外源性注意没有交互作用,互相独立.实验二研究发现在较复杂的辨别任务下二者存在交互作用.结论二个实验结果验证了Berger等人提出的理论,即任务负载程度决定内源性注意与外源性注意的相互作用,在低负载即简单任务下,内源性注意与外源性注意互相独立,而在高负载即复杂任务下,二者才存在相互作用.

  • 立体视觉中的牵挂现象及其神经机制

    作者:朱宪铎;张国;冯旻;汪亮;杨仲乐

    目的:探讨立体视觉中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之间的牵挂机制.方法:选择该校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的硕士研究生10名作为受试者,刺激呈现在校准过的SD2320W三维液晶显示器上.①一对具有清晰边沿的立方体,以及一对移除连接Y节点三条线后余下的立方体轮廓和Y节点所组成的图形,考察两组图形融合后,Y节点的深度情况;②三对连接Y的点的三条线是不连续的立方体,呈现一种逐渐变短的趋势,分别观察各组图形融合后,Y节点的深度变化.结果:①在实验1中,被试知觉到上面立方体的Y节点是突出来的,保证了一个完好的立方体结构,而下面立方体轮廓中的Y节点是凹进去的,离被试远.②在实验2中,被试知觉到随着连接Y节点的三条线逐渐变短,Y节点的深度逐渐增加,以至后完全陷了进去.结论:体视刺激的某些信息,当在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上发生了双重定义,且描述的深度信息不一致,便会产生视觉上的牵挂现象.

  • 成人数量加工系统的跨通道研究

    作者:王琪;刘强

    目的:本研究以由视听通道交互作用产生的错觉性闪光为工具,对成人的数量认知系统进行了探讨.方法:采用声音信号引起视错觉的实验范式,改变实验中闪光和声音的数目进行研究.结果:错觉性闪光的数目随着闪光和声音的数目增加而增加.预示着多感觉通道交互过程中接受变化频率较快的信息的通道对知觉有特殊作用.多感觉通道接受信息无交互作用的情况下,普通成人数量认知与婴儿和其他人群相比达到高度的自动化,对数量的相对变化判断有较高的准确率和稳定性.结论:成人数量加工在有交互作用的认知过程中受到了感觉通道对信息加工的影响.并不是完全相对于感觉通道独立的.而且,知觉过程中大数和小数的反应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二者加工机制的差异.

  • 高中一年级学生性意识与性道德冲突关系的研究

    作者:屈晓兰;何新文

    目的:探索高中一年级学生性意识与性道德冲突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法调查了200名高一学生.结果:①高一学生性意识的发展和性道德冲突显著正相关;其中性体验与性道德冲突正相关显著;②高一学生性意识存在性别差异,其中男、女生在性认知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性道德冲突的性别差异不显著.结论:高一学生的性意识与其性道德冲突显著正相关,他们在性认知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 仿生模式识别在细菌基因组水平转移基因预测中的应用

    作者:陈阳;王守觉

    水平转移基因的预测对于生物进化过程的理解和物种之间遗传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估计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利用仿生模式识别原理来对细茵基因组水平转移基因进行预测的方法.仿生模式识别是基于同调连续性原理一特征空间中同类样本的连续性特性,强调用"认识"模式取代传统的模式"分类"与划分,它更接近于人类"认识"事物的特性.仿生模式识别理论已经成功应用于多镜头人脸身份确认,人脸识别,图像复原,语音识别等领域.我们采用超香肠神经元网络对水平转移基因进行识别,结果显示,仿生模式识别方法优于目前预测结果好的八联核苷酸频率的打分算法,和基于支撑向量机的识别算法.特别是在对大肠杆菌(Eschefichia coli K12)基因组,识别率分别提高了42.3%和30.5%.

  • 胶带纸粘面上汗潜指纹的STR分型检测

    作者:秦洁;景强;赖跃;王传海

    目的:建立胶带纸粘面上汗潜指纹的STR分型检测方法.方法:采用EZ1 Tissue试剂盒与EZ1 BioRobot全自动DNA纯化装置提取纯化汗潜指纹中的DNA,低拷贝模板(LCN)STR复合扩增,荧光电泳检测.结果:胶带纸粘面上的汗游指纹可得到完整的powerplex16基因座的STR分型,经磺酸双三嗪类荧光显色液喷雾显现的胶带纸粘面的汗潜指纹可成功进行PowerPlex16位点的分型.结论:成功建立了胶带纸粘面上汗潜指纹的微量DNA检验方法.

  • 桂花不同花期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日变化研究

    作者:王丽梅;余龙江;吴耿;张帅奇;栗茂腾

    对不同花期桂花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日变化及二者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处于不同花期的桂花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典型的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蒸腾速率日变化总体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盛花期桂花净光合速率(Pn)大,蒸腾作用强,而且蒸腾作用的日变化大.水分利用率高.气孔导度与光合速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叶面温度、光照强度、水蒸气压浓度差与蒸腾速率有明显正相关性.

  • 肝素对逆转录抑制作用的研究

    作者:王萍;蒋立虹;孟明耀;李亚雄;陈智豫;邹弘麟;侯宗柳

    目的:研究肝素在逆转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提取人肺胚胎二倍体细胞和肝素抗凝血中总RNA,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RNA的质量好后,逆转录合成相应的cDNA,分别进行看家基因β-actin的聚合酶链反应(PCR),其产物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cDNA.将肝素抗凝血中提取的总RNA分为等量的两部分,分别用肝素酶或氯化锂处理RNA进行逆转录为cDNA和RNA合成cDNA后再用肝素酶或氯化锂处理,分别进行看家基因β-actin的聚合酶链反应(PCR),其产物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并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氯化锂处理RNA后cDNA.结果:二倍体细胞来源的RNA为模板,能扩增出β-actin产物,并且在基因芯片上有杂交点.肝素抗凝血来源的RNA,在肝素酶或氯化锂作用后行逆转录者,能扩增到β-actin的目的片段,且基因芯片上有杂交点;而在未处理者不能扩增到目的片段,且基因芯片上无杂交点.结论:肝素是一种逆转录的抑制剂.对RNA逆转录cDNA过程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 沿阶草属植物中甾体皂苷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作者:梅喆;彭振宇;孙振学;孟勤;石岩;陶娌娜;尹建元

    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具有抗炎、防治心血管疾病等作用,同时作为天然甾体皂苷类成分的重要来源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概述了沿阶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研究趋势进行了讨论.

  • 黄芪种衣剂包衣技术的研究

    作者:马伟;梁喜龙;马玲;姜波;王宝秋;谢家全;杨传平

    目的:在黄芪种子浸种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用量的黄芪种衣剂包衣和ND牌种衣刺包衣处理后膜荚黄芪种子的萌发率和出苗率的变化情况.方法:将精选的黄芪种子,经变温处理12 h后,用吸水纸吸至表面无水,于室温下风干30 min,然后用黄芪种衣剂(AM)和生产中常用的ND牌种衣剂(ND)进行包衣,AM所用浓度分别为种子干质量的2%、4%、6%和8%,ND所用浓度为种子干质量的8%,并依次标记为AM(2%)、AM(4%)、AM(6%)、AM(8%)和ND(8%),空白种子做对照(CK).结果:正确运用适量的黄芪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可以显著地促进种子萌发,提高出苗率.结论:运用适量的黄芪种衣剂结合本技术进行包衣处理,可以显著的促进种子萌发,提高出苗率.设计提出了黄芪种子包衣技术一套,该种包衣技术能除种子表面的抑制物质,较好的打破种皮障碍,并使种衣剂附着在种子的风干表皮上.包衣种子可在室外环境(晴天微风,温度为19℃)中放置3h,而不影响发芽率,因此适合大田作业与生产.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