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固有免疫在HBV感染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屈晓晶;张璐;李明慧;谢尧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发病机制是宿主免疫系统和HBV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宿主免疫系统包括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现在认为,宿主对病毒及其蛋白的免疫反应是决定病毒清除、感染慢性化和肝细胞损伤的主要因素.固有免疫是宿主对抗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但许多研究显示HBV可以逃避固有免疫识别、干扰固有免疫信号通路并介导免疫抑制.对固有免疫在HB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和状态研究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根除HBV.本文对固有免疫反应的模式识别受体(PRRs)、树突状细胞(DCs)、自然杀伤(NK)细胞/自然杀伤T(NKT)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s)和干扰素(IFNs)的近期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EB病毒潜伏膜蛋白2的研究回顾

    作者:左建民;周玲;曾毅

    Epstein-Barr病毒(EBV)属于疱疹病毒科γ亚科,在人类中广泛传播.大多数EBV的初次感染是在患者幼儿时期,而且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终身携带病毒.EBV与越来越多的人类肿瘤相关,包括由于免疫抑制引起的免疫增生性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NPC、HD和多种T细胞淋巴瘤等疾病.

  • 环磷酰胺免疫抑制大鼠的皮肤感染模型建立

    作者:宋刚;王新;柳江枫;张金鹏;胡天驹;彭宜红

    目的 建立一个稳定有效的大鼠皮肤感染模型,用于评价外用抗感染药物的疗效.方法 成年SD大鼠皮下注射环磷酰胺建立稳定的免疫功能抑制状态后,在其背部行手术造创口,连续2d涂擦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肉眼观察伤口动态感染情况、伤口组织病理表现及伤口痊愈时间3项指标,作为判断建立皮肤感染模型的依据.结果 人工感染的实验大鼠皮肤伤口出现典型化脓性感染,其中环磷酰胺处理组比未处理组大鼠的伤口感染情况和病理组织感染指征更重、伤口恢复速度明显减慢,痊愈时间延后大于10 d.结论 在环磷酰胺免疫抑制SD大鼠中能成功建立皮肤外伤感染模型,可用于评价包括抗耐药菌株在内的外用抗感染药物的疗效.

  • 外周CD8αα+TCRαβ+调节性T细胞表型与功能初步研究

    作者:孙寒晓;胡志刚;曹雅楠;庄文芳;宣彬彬;Igor Maricic;盛慧明

    目的:研究外周CD8αα+TCRαβ+调节性T细胞的表型和免疫调节功能。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D8αα+TCRαβ+T细胞在 C57BL/6J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并对其进行了相关表型分析,随后采用anti-CD3抗体刺激,流式微球分析细胞因子分泌格局;采用流式细胞术分选和CFSE标记方法,在体外研究CD8αα+TCRαβ+T细胞调节抑制功能,并采用细胞过继免疫实验观察CD8αα+TCRαβ+T细胞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结果在C57BL/6J小鼠肝脏、脾脏和外周血中存在一群 CD8αα+TCRαβ+T 细胞与CD8αβ+TCRαβ+T细胞相比具有CD25+CD122highCD44highCD62LlowCD69highNK1.1+DX5+记忆效应表型,激活后能迅速产生IL-2,随后产生IFN-γ、TNF-α、IL-4和IL-17A以及微量IL-6和IL-10。体外功能实验表明CD8αα+TCRαβ+T细胞专一性抑制活化CD4+T细胞的分化(P<0.01),体内实验证明该群细胞具有抑制自身活化CD4+T细胞介导的EAE,延缓疾病发展和保护的效果( P<0.01)。结论 CD8αα+TCRαβ+T细胞是体内一群固有的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CD8+调节性T细胞,有望成为细胞治疗新靶点用于自身免疫性等各类疾病。

  • IFN-γ经共抑制分子B7-H1正向调控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抑制的研究

    作者:盛慧明;黄红宇;魏云玉;WANG Ying;王利;沈佰华;李宁丽

    目的 探讨IFN-γ通过137-H1/PD-1通路正向调节骨髓问充质干细胞(MSC)免疫抑 制作用机制,为MSC用于治疗免疫性疾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 首先体外获得纯化鼠源MSC 并进行三向分化鉴定;间充质干细胞和淋巴细胞反应体系进行共培养,3H掺入试验测定细胞增殖水 平;ELISA检测共培养上清中IFN-γ、TGF-β、TNF-α、IL-10因子的表达水平;流式检测共培养中MSC B7-H1分子的变化;siRNA干扰MSC B7-H1后,3H掺入试验测淋巴细胞增殖水平的改变,采用Tr-answell培养方法 确认MSC通过细胞间接触发挥作用.结果 体外鼠源MSC经过5代的反复贴壁纯化之后,形态均一纯度高,并具有向脂肪细胞、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分化的能力;MSC与混合淋巴细胞反应、Con A刺激的淋巴细胞反应以及anti-CD3/CD28刺激活化的淋巴细胞反应混合共堵养,3H掺入试验结果 均显示增殖反应被抑制(P=0.0167,0.0081,<0.0001),其抑制作用呈现对MSC细胞的剂量依赖;共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FN-γTNF-α均显著升高,而TGF-β、IL-10未检测到,同时共培养中MSC表面B7-H1分子明显表达上调(P<0.05);经B7-H1特异siRNA干扰MSC后,共培养并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细胞增殖水平明显较干扰前提高(P<0.05),Transwell膜分隔后MSC抑制干细胞活化明显减弱(P<0.05).结论 MSC经共培养环境中IFN-γ刺激后,表面B7一H1分子的表达上调并通过B7-H1/PD-1通路抑制T细胞活化增殖.将来这种MSC可以用于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 刺山柑果实总生物碱粗提物对小鼠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

    作者:邓丹丹;阿地拉·艾皮热;阿则古丽·哈木提;魏仙仙;李冠;李金耀;王新绘

    目的 探讨刺山柑(Capparis spinosa L.)果实总生物碱粗提物对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成熟的影响.方法 提取刺山柑果实总生物碱粗提物(Capparis spinosa fruit alkaloids,CSFA),高效液相色谱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用不同浓度(1、2、3 mg/ml)的CSFA处理DC,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活性、表面分子表达、抗原吞噬能力,ELISA检测细胞因子分泌.Western blot检测MAPK及NF-κB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活化水平.结果 CSFA单独处理时对DC细胞因子及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无显著影响,然而,与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联用时显著降低了LPS诱导的CD40、CD80、CD86及MHCⅡ的表达,IL-12p40及TNF-α的分泌,但是增加了IL-10的表达及DC抗原吞噬能力.进一步研究表明,CSFA降低了LPS诱导的p38、ERK、JNK的磷酸化及核内NF-κBp65的水平.结论 CSFA可能通过MAPK及NF-κB信号通路抑制了LPS诱导的DC成熟及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加了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及抗原吞噬能力,说明CSFA具有潜在的免疫抑制作用.

  • Galectin-9(Tim-3L)显著减弱小鼠移植排斥

    作者:何文涛;袁劲;方泽民;汪峰;徐逸;周鸿敏;高英;张维娜;王璐;陈忠华

    目的 探究Galectin-9(即T 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 protein-3 ligand,Tim-3L)的真核定位与功能,及其对同种异基因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PCR扩增Galectin-9片段,插入到pEGFP-N1质粒,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癌细胞系(CHO)行G418筛选,分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阳性细胞.免疫组化检测Galectin-9的表达,Alamar Blue法检测稳定转染Galectin-9的CHO细胞及其新鲜培养上清对脾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检测IL-2水平.给予BALB/c→C57BL/6心脏移植受鼠Galectin-9蛋白100μg×7 d.结果 Galectin-9表达于细胞浆,稳定转染Galectin-9-EGFP的CHO细胞上清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和IL-2的产生.上述效应可被Tim-3-Fc融合蛋白逆转.Galectin-9干预的心脏移植物中位生存时间明显延长[(22.7±1.2)d,(7.2±0.4)d)].结论 真核细胞中Galectin-9可通过分泌形式负调节同种异基因免疫;Galectin-9有望成为新型的抗排斥药物.

  • 卵巢癌细胞培养上清抑制CD8+ T细胞增殖及IL-2R表达的研究

    作者:李晓;吕卫国;谢幸;汪辉;叶大风;陈怀增

    目的研究不同卵巢癌细胞株培养上清液对CD8+ T细胞增殖功能和表面IL-2Rα、β、γc链表达的影响,探讨卵巢癌腹腔局部免疫抑制的形成机制. 方法将3种卵巢癌细胞株(OVCAR3,CAOV3,SKOV3)培养上清液和普通培养液混合培养CD8+ T细胞,MTT法测定CD8+ T细胞的增殖反应,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IL-2Rα、β、γc链的表达,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sIL-2R的浓度. 结果(1) 3种不同浓度卵巢癌细胞株培养上清液显著抑制CD8+ T细胞的增殖,并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和对照组比较,25%浓度时P值依次为0.004、0.006、0.013;50%浓度时P值依次为0.002、0.003、0.005;75%浓度时P值均为0.001.(2) 3种卵巢癌细胞上清均抑制CD8+ T细胞表面IL-2R表达,其中IL-2Rβ和γc链表达被显著抑制,P值依次为0.002、0.013、0.011和0.015、0.039、0.040,对IL-2Rα链表达有抑制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值分别为0.235、0.224、0.498.(3) 3种卵巢癌细胞株培养上清液均使CD8+ T细胞培养上清中sIL-2R浓度显著上升,P值分别为0.008、0.010、0.005. 结论卵巢癌细胞株培养上清液对CD8+ T细胞的增殖和IL-2R表达有抑制作用,可能是卵巢癌腹腔局部免疫缺陷的机制之一.

  • 短期运用免疫抑制药物对非去髓异基因骨髓移植方案诱导的混合嵌合体和移植耐受的影响

    作者:奉友刚;曾甫清;王光明;李爱玲;郝杰;李翀;袁国红;高翔;谢蜀生

    目的 探讨免疫抑制药物对CTLA4-FasL重组腺病毒和供者骨髓移植联合方案诱导的混合嵌合耐受的影响.方法 将BALB/c(H-2d)小鼠皮肤移植于C57BL/6(H-2b,B6)小鼠,同时经尾静脉给B6小鼠注射BALB/c小鼠骨髓细胞和腺病毒AdCTLA4-FasL,B6小鼠接受皮肤移植术后4周内每天注射环孢素A(CsA)或霉酚酸酯(MMF)或这两种药物同时注射;然后观察移植皮肤存活情况,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受体外周血Vβ11+的T细胞的水平和供体来源细胞的嵌合水平,通过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了解对供体抗原的耐受状态.结果 在CTLA4-FasL重组腺病毒和供者骨髓移植联合方案诱导的混合嵌合耐受模型中,短期运用免疫抑制药物均促进早期供体骨髓细胞植入,但注射CsA或CsA与MMF联用的受体小鼠在皮肤移植后140 d时混合嵌合降低到很低水平,且单用CsA或CsA与MMF联用的受体小鼠中供体皮肤平均生存时间显著低于不用免疫抑制药物或用MMF的受体小鼠(P<0.05);皮肤移植后21 d时单用CsA或CsA与MMF联用的受体小鼠Vβ11+的T细胞水平显著高于不用免疫抑制药物或用MMF的受体小鼠(P<0.05);皮肤移植后150 d时单用CsA或CsA与MMF联用的受体小鼠脾细胞未显示对同种抗原特异性耐受.结论 CsA或含CsA的免疫抑制方案对CTLA4-FasL重组腺病毒和供者骨髓移植联合方案诱导的混合嵌合耐受有抑制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早期外周供体特异性T细胞删除减少有关;而MMF与该嵌合耐受方案兼容.

  • HCMV IE2蛋白调控功能研究新进展

    作者:贾淑芳;毛有胜;计晓;王明丽

    人巨细胞病毒( human cytomegalovirus , HCMV)属于β疱疹病毒亚科,是人类疱疹病毒中大的一组病毒。在人群中,HCMV感染相当普遍,大多数感染呈临床隐性感染或潜伏感染;但在新生儿、免疫抑制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则可引起临床显性感染,出现明显症状,甚至发生致死性疾病。而在孕妇,则可发生垂直传播,导致死胎、畸形以及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智力低下等。 HCMV基因组全长超过240 kb的双链DNA,整个基因组含有250个开放阅读框( ORF )。在病毒感染过程中, HCMV基因的表达表现一定的时序性,可分为早早期( IE )、早期( E)和晚期( L)基因。病毒穿入细胞后, IE基因被宿主细胞因子激活并早表达,编码两种重要的调控蛋白 IE1( IE72)和 IE2( IE86)。其中 IE2( IE86)蛋白是从 HCMV 基因组的开放阅读框UL122上翻译过来的,是一种重要的反式激活因子并在HCMV感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IE2( IE86)能反式激活细胞周期蛋白cyclinE启动子,并能延缓宿主细胞进入S期[1-2]。近年有资料证实,IE2( IE86)调节许多与控制细胞周期相关的因子。 IE2( IE86)是一种重要的病毒蛋白质,而缺少IE2( IE86)的HCMV子代突变体不能进行复制。下面主要就IE2( IE86)蛋白对病毒蛋白表达调控的作用作一综述。

  • 老年脓毒症患者CD14~+单核细胞与HLA-DR抗原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周筱琼;严静;于小妹;张召才;王强;叶雄伟

    脓毒症是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危重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研究证实,脓毒症不仅存在促炎及抗炎反应导致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亢进,还存在着特异性免疫抑制,其后果是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及加速患者死亡[1].本研究以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化标志HLA-DR的表达及T、B、NK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在老年脓毒症患者中的变化规律,评价其在老年脓毒症的表达及预后判断的意义.

  • 携带HLA-G外泌体与肿瘤免疫

    作者:董杉杉;许惠惠;颜卫华;林爱芬

    人类白细胞抗原G(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G,HLA-G)属于非经典HLA I类分子,是机体内一种重要的免疫耐受分子。其表现形式多样化,初始转录产物经选择性剪接后可产生膜结合型与可溶型两种形式。 HLA-G可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肿瘤细胞侵袭与转移。外泌体是由绝大多数细胞释放的具有脂质双分子层和丰富内容物的纳米级微囊泡结构,作为一种全新的疾病标志物,广泛参与疾病发生及发展。近研究发现,外泌体上表达可溶性HLA-G。外泌体上HLA-G的发现揭示了HLA-G发挥免疫抑制作用,调节肿瘤微环境的另一种途径。本文就携带HLA-G外泌体在肿瘤免疫中的进展作一综述,为肿瘤早期发现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 调节性B淋巴细胞研究进展

    作者:洪超;邱翔;高晓明

    免疫系统依赖于一系列的调节机制来控制免疫应答的强度,包括调节性T淋巴细胞、抑制性细胞因子和抑制性膜分子等.近年研究发现,在某些条件下,B淋巴细胞同样可以发挥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同调节性T淋巴细胞相似,调节性B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抑制对维持免疫耐受有重要作用.调节性B淋巴细胞通过直接同T淋巴细胞接触或者分泌抑制性的细胞因子来抑制有害的免疫应答.目前调节性B淋巴细胞的研究引起了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近年已经有许多研究论文和综述发表~([1-4]),现概要介绍其现状和发展近况.

  • 卵巢癌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增高的可能机制

    作者:李晓;陈怀增;谢幸;叶大风;吕卫国;丁志明

    近期研究发现,人体内有一个具独特免疫调节功能的T细胞亚群--CD4+CD25+调节性T细胞,这群调节性细胞具有免疫无能和免疫抑制两大特性,即对高浓度的IL-2单独刺激或经TCR的刺激无应答,而活化的CD4+CD25+T细胞能抑制CD4+和CD8+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1,2].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其评分在严重多发伤伤情及预后中的意义

    作者:郝江;张音;文家福;边革元;张萍;柏力

    严重创伤后机体所产生的过度炎症反应,是引起内环境稳定失衡、细胞凋亡、免疫抑制、脓毒症休克、器官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1].因此,严重多发伤病人实施SIRS评分,对掌握伤情,判断预后,进行干预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的SIRS诊断标准过于敏感,争议较多.本文采纳了SIRS等级评分方法,对严重多发伤伤情及预后进行了评议.

  • 严重骨折患者血清白介素10水平与伤后抗炎反应和脓毒症的关系

    作者:于泳浩;陈亚军;曹沛宏

    伤后严重感染甚至脓毒血症是威胁重症创伤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多数研究认为免疫抑制是导致大手术或严重创伤后感染的主要原因[1],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笔者观察严重开放骨折患者伤后早期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与其伤后单核细胞表面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和脓毒症发生的关系,探讨严重创伤后抗炎反应及严重感染的发生机制.

  • 肺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临床与影像学特征对真菌病原体的提示

    作者:谷兴丽;曹明芹;徐思成;万秋风;刘光明;王静;刘文亚

    目的:探讨肺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对真菌病原体的提示意义。方法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 ICU 按序收集免疫抑制合并肺 IFI 的患者资料。IFI 诊断标准包括危险因素、临床表现、HRCT 特征与血清 GM试验或 G 试验阳性,符合2008年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真菌病研究组(EORTC /MSG)临床诊断(probable diagnosis)的定义标准,并且抗真菌治疗有效。采用χ2检验比较酵母菌和霉菌患者不同临床与影像学特征的差异性。采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判别分析,以准确率评价判别效果。结果有143例纳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分离酵母菌108例(75.5%)和霉菌35例(24.5%)。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糖尿病62例(43.4%)、慢性肺疾病46例(32.2%)、使用广谱抗生素(≥14 d)51例(35.7%)、恶性肿瘤33 例(23.1%)、使用糖皮质激素(≥14 d )33 例(23.1%)、慢性肾病肾脏替代治疗23 例(16.1%)和免疫性疾病15例(10.5%)。这些危险因素在两类真菌病原体分布差异的比较结果显示,使用广谱抗生素(≥14 d)多见于酵母菌感染(P <0.05),而有慢性肺疾病则有利于霉菌的产生(P <0.05)。纳入研究后合并细菌感染和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酵母菌比霉菌多发(分别 P <0.05)。胸部 HRCT 表现为支气管肺炎-肺实变76例(53.1%)、块状影42例(29.4%),小结节35例(24.5%),大结节27 例(18.9%),胸腔积液27 例(18.9%),晕轮征20 例(14%),以及空洞14 例(9.8%)等。这些影像学特征在两类真菌分布差异的比较结果显示,胸腔心包积液多出现在霉菌感染(P <0.05)。Logistic 回归模型判别两类真菌的结果显示,使用广谱抗生素(≥14 d)、机械通气和胸腔心包积液的判断价值大(均 P <0.05),预测判别的准确率为77.6%。结论对于免疫抑制合并肺 IFI 患者,多数危险因素、临床和 HRCT 主要特征不能提示真菌病原体,而且 BALF 分离的非隐球菌之类酵母菌可能是伴随菌或定植菌。

  • 血糖对严重脓毒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程序性死亡因子-1表达的影响

    作者:贾育梅;李春盛

    目的 探讨严重脓毒症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不同入院血糖水平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达的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cessed death-1,PD-1)及患者28 d预后的影响.方法 共有106例严重脓毒症合并T2DM患者和50名健康对照者纳入此项前瞻性研究.根据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分为三组:血糖<6.1 mmol/L组、血糖6.1~ 11.1 mmol/L组、血糖> 11.1 mmol/L组.随访患者28 d的生存情况,并检测其外周血PD-1+ CD4+T淋巴细胞和PD-1+CD8+T淋巴细胞水平.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血糖水平患者的28 d死亡风险.结果 严重脓毒症合并T2DM患者的外周血PD-1+ CD4+T淋巴细胞水平和PD-1+ CD8+T淋巴细胞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者.血糖<6.1 mmol/L组的病死率(56.52%)高于血糖6.1~11.1 mmol/L组(24.3%)和血糖> 11.1 mmoL/L组(28.3%)(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血糖<6.1 mmol/L的患者28 d死亡风险高于血糖6.1~11.1 mmol/L和血糖>11.1 mmol/L的患者(Log-rank检验值分别为6.523和5.794,P值分别为0.011和0.016).血糖<6.1mmol/L组的PD-1+CD8+T淋巴细胞水平高于血糖6.1~11.1 mmol/L组和血糖>11.1 mmol/L组(P=0.013).结论 入院血糖<6.1 mmol/L的严重脓毒症合并T2DM患者可能存在严重的免疫抑制,应更加重视这类患者的28 d死亡风险.

  • 小剂量肝素合并爱喘乐、喘乐宁吸入对重症哮喘的治疗价值

    作者:楼雅芳;赵建平;陈慧;李欣

    爱喘乐和喘乐宁联合吸入已成为支气管哮喘有效的平喘药物.肝素不仅具有抗凝和抗血栓形成作用,目前已证实具有免疫抑制和抗炎平喘作用[1].我们观察了小剂量肝素合并爱喘乐、喘乐宁雾化吸入对重症哮喘的治疗作用.

  • 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徐思成;董旭南;邓丽静;郭新红;桑晓红;邱丽华;任炳秀

    目的 研究影响侵袭性肺曲霉病(IPA)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2005年1月至2011年6月间诊断的65例成人IPA患者的资料,并且诊断符合2008年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真菌病研究组(EORTC/MSG)的定义标准.胸部CT特征由两位从事胸部CT的高年资医生采用盲法解读患者的初次胸部CT表现,并对异常影像进行分类.根据IPA诊断后3个月病情转归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43)和病死组(n=22).采用成组t检验、x2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行两组间变量的差异比较,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方法.结果 65例患者中,确诊23例(35%),临床诊断42例(65%).单因素分析发现3个月存活组和病死组之间肺外感染、基础疾病控制差和机械通气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但所有CT特征(包括实变/块影、大结节、梗死状结节、晕轮征、磨玻璃征、小结节、中央低密度征、空洞、新月征、小气道表现、支气管扩张/壁增厚、胸腔积液和纵膈病变)以及侵袭方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仅基础疾病控制差影响3个月预后(P=0.001,OR=0.024,95% CI:0.003 ~0.223,B=- 3.714,SE=1.129,Wald=10.821).结论 基础疾病控制状况是判断IPA患者3个月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本研究中CT特征不提示预后.

2143 条记录 7/108 页 « 12...45678910...10710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