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间充质干细胞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免疫反应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黄艺;袁俐

    结核病(TB)每年导致200多万人死亡,在全球单一传染病死亡率中位居第二.尽管宿主产生了强大的免疫反应,但结核分枝杆菌(MTB)还是成功地逃避了宿主的免疫,并建立了一个持续性感染的状态.MTB以何种机制逃避有力的宿主免疫反应仍不完全清楚.有研究证实间充质干细胞(MSCs)参与了宿主抗MTB的免疫反应.MTB通过招募MSCs到达感染部位来抑制T细胞的免疫反应.MSCs渗入感染MTB的小鼠组织和T淋巴细胞中,参与肉芽肿的形成,诱导Tregs的分化和发育及建立T细胞耐受.MSCs可通过产生一氧化氮(NO)来抑制T细胞的免疫反应,及影响TGF-β受体Ⅱ的功能来增加TB的易感性.MSCs在MTB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望成为TB治疗的独特靶点.

  • 用PCR检测隐孢子虫

    作者:梁俊文;黄克和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是Tyzzer于1907年首先在实验小鼠胃肠道内发现的一种能广泛感染脊椎动物的寄生原虫。该虫已被公认为人和动物腹泻的重要病原体,是引起三大肠道病病原体之一,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腹泻病人中,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0.6%~7.3%与3%~13%。国内1986年陈义民等在兰州犊牛中首次发现隐孢子虫,次年韩范等在南京首次发现人体病例[1]。此后许多地区均报道有隐孢子虫感染。该病多发于免疫抑制的患者,而免疫功能正常虽无临床症状者但也能够排出卵囊,污染环境。更要注意的是隐孢子虫卵囊在自来水中存活率很高,在1993年正是隐孢子虫污染了饮用水,造成美国的Milnoukee暴发400 000人的大流行[2]。1995年报道小剂量(50%感染剂量ID50为132个卵囊)的卵囊足以引起血清呈阴性的健康自愿受试者感染[3]。由于隐孢子虫形体小,对恶劣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无特异性染色,光镜下缺乏明显特征,少量卵囊足以使人感染,因而建立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的检测方法是当前隐孢子虫病防治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有快速、简便、准确、高度敏感与高度特异等优点。Laxer等[4]和Webster等[5]先后将该技术成功地应用于隐孢子虫检测,为建立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隐孢子虫检测方法开辟新途径。本文就当前在检测隐孢子虫中所使用的PCR方法综述如下。

  • 狂犬病病毒感染免疫反应研究进展

    作者:金宏丽;王化磊;齐瑛琳;赵平森;赵丽丽;梁萌;杨松涛;夏咸柱

    狂犬病病毒感染机体后可引起严重的脑炎,病死率几乎为100%.暴露前预防免疫和及时的暴露后免疫可有效阻止脑炎的发生,一旦出现狂犬病临床症状后,几乎所有的治疗方法均无效.病毒感染机体后,激发机体产生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应答,而在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前,机体产生的免疫应答不足可能是免疫保护失败的原因之一.本文综述了机体对狂犬病病毒感染与疫苗免疫产生的免疫反应.

  • 调节性T细胞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唐春莲;蒋明森;董惠芬

    调节性T细胞具有免疫抑制功能,对于维持机体自身耐受具有重要作用.调节性T细胞表达多种分子如CD25、CTLA-4、GITR、CD103和Foxp3等,其中Foxp3为其特异性标志物.多种病原体可诱导宿主产生调节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可作为窗口有利于病原体逃避宿主免疫攻击.使用单克隆抗体封闭调节性T细胞则有利于宿主清除病原体,同时伴有宿主的病理损伤.

  • 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脓毒症与肠道细菌易位、炎症及免疫抑制的关系

    作者:朱云祥;韩波;李昊晋;许尚峥;巨森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脓毒症的发生与肠道细菌易位、炎症及免疫抑制的关系.方法 2012年3月-2016年10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SAP患者160例,按脓毒症诊断标准分为脓毒症组(63例)和非脓毒症组(97例).采集患者胰腺周围渗液进行细菌培养,同时留取尿液及血液标本用于肠粘膜通透性、炎症及免疫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 160例SAP患者胰腺周围渗液中共分离出225株细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81.78%),包括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杆菌、产气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18.22%)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脓毒症和非脓毒症组细菌构成基本一致;脓毒症组患者血清内毒素(ET)[(0.62±0.06) EU/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4.44±0.07) g/L]、白细胞介素1p(IL-1β)[(1.86±0.22) μg/L、IL-6(239.40±38.93)]、IL-8[(0.55±0.12) μg/L]水平,乳果糖与甘露醇排泄率比值(L/M) (0.54±0.08)以及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10.64±1.50)%]均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T辅助淋巴细胞1/2(Th1/Th2)值(0.84±0.34)低于非脓毒症组(P<0.05).结论 SAP脓毒症的发生与肠源性细菌易位、炎症因子的过度释放及免疫抑制等因素所导致的肠屏障功能受损密切相关.

  • 卒中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其与免疫系统功能变化的关系

    作者:石彦杰;郑惠;郑春雷;刘晓刚

    目的 分析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病原菌分布特征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探讨其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5例.患者入院后即进行NIHSS评分,根据评分将入选患者分为重症组(57例)和轻症组(38例);根据入院后1~2周内是否发生感染将患者分为SAP组(53例)和非SAP组(42例);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痰培养结果分析SAP患者病原菌分布特征;检测并比较各组受检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变化,分析其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SAP组NIHSS评分(15.3±5.4)分,与非SAP组(8.8±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例SAP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81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15株(18.5%),肺炎克雷伯菌12株(14.8%),金黄色葡萄球菌26株(32.1%),铜绿假单胞菌9株(11.1%),大肠埃希菌7株(8.6%),粪、屎肠球菌5株(6.2%),肺炎链球菌5株(6.2%),真菌2株(2.5%).卒中患者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重症组CD3+ (61.20±5.29)%、CD4+ (27.66±4.59)%、CD4+/CD8+值为0.91±0.46,轻症组分别为(66.61±4.98)%、(33.70±4.95)%和1.23±0.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CD3+(62.24±4.87)%、CD4+ (30.59±5.26)%,CD4+/CD8+值为0.98±0.45,与非SAP组(64.64士4.49)%、(33.13±4.90)%和1.21±0.5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值均与NIH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382、-0.521、-0.291,P均<0.05).结论 SAP患者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SAP的发生与卒中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制有关,且卒中病情越重,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越严重.

  • 肿瘤患者弓形虫感染调查

    作者:卢致民;张振明;牛发良;唐宏炜;刘金花

    弓形虫属于一种机会性致病原虫,对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及免疫抑制患者有潜在的威胁.现已证明,不少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于正常人,且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化疗及放射治疗,使患者免疫功能进一步降低,因而对机会性感染的病原体特别易感.本实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12例临床确诊恶性肿瘤患者和78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了弓形虫循环抗原(CAg)、抗弓形虫抗体IgM、IgG检测,了解肿瘤患者弓形虫感染状况,探讨弓形虫感染与该人群的相关性,结果报告如下.

  •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作者:肖超;张曦;常春康

    大颗粒淋巴细胞(LGL)白血病是一种少见的克隆性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WHO分类将其区分为三种不同类型: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NK-细胞的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CLPD-NK)和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虽细胞起源不同,但T-LGL与CLPD-NK在临床表现和治疗方面很相似,多数患者无症状不需要治疗,当出现明显的血细胞减少时,首先考虑免疫抑制治疗.相反,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和罕见的CD56+侵袭性T-LGL白血病呈暴发性病程,发病年龄更早,需要较强的联合化疗序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该类疾病相对稀少,故指导治疗的临床试验亦少.本文对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了综述.

  • 香菇多糖对抗模拟微重力环境培养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的实验研究

    作者:郝彤;王滟濛;李俊杰;杜芝燕;段翠密;王常勇;宋锦苹;王林杰;李莹辉;王妍

    本研究旨在探索香菇多糖对抗旋转式细胞培养系统(rotary cell culture system,RCCS)模拟微重力环境下淋巴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的作用.体外分离培养小鼠脾淋巴细胞,在正常重力环境和RCCS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分别添加10、20和40 μg/ml的香菇多糖溶液,培养24、48和72 h取样,用MTT法、ELISA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香菇多糖对细胞增殖度、细胞因子分泌量和表面标志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0、20和40 μg/ml香菇多糖在处理时间内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无明显促进作用;不同浓度的香菇多糖均可提高小鼠脾淋巴细胞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IL-2和IFN-γ的分泌量和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表面CD4和CD8分子的表达.结论:香菇多糖具有对抗模拟微重力环境造成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的作用.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作者:张翼鷟;达万明;黄文荣;高春记;郭博

    本研究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间充质干细胞(MSC)的免疫抑制作用.采集MDS患者的骨髓标本,分离、培养和扩增MSC,观察细胞形态并进行表型鉴定;将不同数量的细胞加入单相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MSC对自体及采自健康供者的异体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增殖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3 ×103-1×105个源于MDS患者的MSC可将自体PBL的增殖抑制到大反应的(66.9±20.1)%-(30.2±5.9)%,将异体PBL的增殖抑制到大反应的(56.6±14.7)%-(20.5±9.7)%,与培养自健康供者MSC的抑制作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S患者的MSC和健康者的MSC具有相似的免疫抑制功能.

  • CD34+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影响

    作者:苏永锋;霍思维;江小霞;刘元林;吴英;毛宁;张毅

    本研究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在抑制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发育过程中生物学特性的变化.将CD34+造血干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与MSC共培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共培养后(DC/MSC)的表型变化;RT-PCR检测造血和免疫相关分子的表达;用诱导实验观察其分化潜能的改变.结果表明:DC/MSC不表达CD31、CD34、CD45、CDl4、CD86.HLA-ABC、CD29、CD73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即对照组与共培养组阳性率分别为93.1% vs 13.44%,98.3% vs 78.8%,95.3% vs 75.9%.另外,DC/MSC表达TGF-β,M-CSF等细胞因子均有所增加;进一步将DC/MSC向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诱导后细胞内不能形成脂滴,但其仍保持向成骨分化的特性.结论:DC发育对MSC的基本特性产生一定影响,导致MSC表面间质性标志表达减少,分化能力降低,而造血及免疫相关因子表达则增加.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张伟;杨默;陈志峰

    本研究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HA)刺激引起的T细胞增殖的影响和可能机制.应用CD3+磁珠分选T淋巴细胞,从骨髓分离出的间充质干细胞经照射后与T细胞共培养过夜,经PHA(5μg/ml)作用72小时后,应用BrdU检测T细胞的增殖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的Annexin V/PI的水平.对未经照射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处理的T细胞,用PHA处理72小时后收集T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8以及CD4和CD25的表达,同时设立未经PHA处理的T细胞与照射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组,及未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处理的T细胞组.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抑制PHA引起的T细胞的增殖,但不诱导T细胞凋亡.与未处理组相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处理组中T细胞的CD4+ CD8+细胞比例无显著变化;但在PHA作用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处理组中T细胞的CD4+亚群显著增加,且呈剂量依赖性,但CD4+ CD25+细胞亚群显著减少.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抑制PHA刺激所引起的T细胞增殖,对CD8+T细胞的抑制作用更强,推测其可能的机制与CD4+调节性T细胞的参与有关,但与CD25+T调节细胞无明显关系.

  • 人胎盘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作者:韩之波;王有为;王涛;池颖;杨舟鑫;及月茹;孟磊;杨萍;韩忠朝

    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比,具有来源充足、免疫原性低、病毒污染率较低,且无社会伦理争议等方面的优点,使其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胎盘组织不但包括来自母体的绒毛膜组织、羊膜组织,还包括来自母体的底蜕膜组织,但底蜕膜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我们使用酶消化法分离底蜕膜来源间充质干细胞,通过短串联重复序列分析(STR)检测细胞是否均来源于母体组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方式,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表型,使用不同的诱导分化培养基检测其多向分化的能力.然后将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细胞与植物血凝素刺激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上清γ-干扰素的水平.结果表明:短串联重复序列分析证明所得到的细胞均来源于母体组织,底蜕膜细胞生长呈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形态.细胞表达常见的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CD90、CD73、CD105、CD44,不表达CD45,CD11b和CD34.在不同的条件培养基培养状态下,细胞均可向成骨、成脂和成软骨方向分化.结论:从胎盘底蜕膜获得的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特征,是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能抑制植物血凝素刺激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γ-干扰素,这使得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一个母亲自体间充质干细胞的重要来源,能安全的用于治疗母亲的免疫系统疾病.

  • 骨髓源与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征比较

    作者:韩振霞;时庆;汪大琨;李栋;吕明

    骨髓(bone marrow,BM)和脐带(umbilical cords,UC)是治疗用间充质干细胞(MSC)的主要来源.本研究旨在比较骨髓源和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征和体外免疫抑制能力.采用相同培养条件,原代扩增培养UC-MSC和BM-MSC,比较它们的生长动力学、细胞表型和免疫抑制能力.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比较这两种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表达基因组差异.结果表明,UC-MSC与BM-MSC在细胞形态和细胞表型上相似,但UC-MSC生长更快,可以在体外培养30代以上并不发生可见的形态改变,而BM-MSC生长缓慢,在培养6代以后倍增时间就显著增加.UC-和BM-MSC均可抑制PHA刺激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其中BM-MSC的抑制能力稍强.基因芯片显示,BM-MSC表达更多的免疫相关基因,而UC-MSC高表达的基因更多地集中于器官发育和生长类基因方面.结论:UC-MSC的高增殖率、低HLA-ABC表达和免疫抑制能力促进了其在细胞治疗中的潜在应用.BM-MSC和UC-MSC差异表达的基因是由它们的组织来源决定的,这将影响在细胞治疗中的选择.

  • IFN-γ增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抑制能力

    作者:刘小盾;刘东;臧传宝;张海燕;明奕;迟令龙;沈柏均;李栋

    本研究旨在探讨IFN-γ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抑制能力的影响.利用细胞因子刺激细胞表面受体的方法改变MSC的免疫抑制能力.用MSC与淋巴细胞共培养实验检测激活后MSC对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的变化.用荧光定量PCR实验和ELISA实验检测激活后MSC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表明:IFN-γ可以增强脐带MSC的免疫抑制能力,IFN-γ激活后的MSC能更有效的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上调MSC细胞内免疫抑制基因IDO1,COX2和HLA-G等的表达和可溶性免疫抑制蛋白HLA-G、KYN、IL-10、PGE2等的分泌,并在细胞共培养实验中将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提高2-7倍.结论:IFN-γ可有效提高MSC的免疫抑制能力.

  •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免疫抑制作用的比较

    作者:洪佳琼;高雅;宋洁;卓伟彬;孙海涛;平宝红

    目的:比较人羊膜间充质千细胞(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MSC)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MSC)的生物学特性及对异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生长曲线绘制、细胞周期检测、细胞表型鉴定、免疫荧光检测波形蛋白(vimentin)等方法对hAMSC和hBMMSC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与比较.建立MSC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共培养体系,采用CCK-8法比较两种不同共培养体系中淋巴细胞的增殖水平,采用ELISA法比较两种MSC共培养体系中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的分泌水平.结果:hAMSC与hBMMSC细胞形态相似,hAMSC可传至15代以上,hBMMSC传至第6-7代则开始老化、增殖能力明显减弱.两种细胞G2/M期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表型鉴定为:hAMSC和hBMMSC细胞表面均表达CD105、CD90和CD73,均不表达CD34、CD45、CD11b、CD19和HLA-DR,hAMSC表达Oct-3/4,而hBMMSC不表达;两者均表达波形蛋白(vimentin).hAMSC和hBMMSC均对PHA刺激的PBMNC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随着hAMSC和hBMMSC细胞比例的增高,抑制能力增强,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ELISA结果提示,hAMSC+ PBMC+ PHA共培养组上清中IFN-γ水平较hBMMSC+ PHA+PBMC组低(P>0.05),两者分别与PBMC+PHA组上清比较,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hAMSC比hBMMSC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和干细胞特性,二者均有免疫抑制功能,hAMSC与hBMMSC在体外均能抑制PHA刺激的异体淋巴细胞增殖并减少其IFN-γ的分泌.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间充质干细胞对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

    作者:刘丽辉;陈虎;陈斌;孙昭;叶丽萍;施兵;金建刚;赵春华

    本研究比较来源于正常志愿者和骨髓增生异常增生综合症-难治性贫血(MDS-RA)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免疫抑制作用的区别.培养12例正常志愿者和12例MDS患者的骨髓MSC,比较两组MSC的形态、细胞表型、细胞因子的表达,通过植物血凝素(PHA)刺激的T细胞增殖试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T细胞周期检测、T细胞凋亡检测等比较两组MSC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的区别.结果表明:两组MSC的形态、表型基本相同;MDS患者来源的MSC对PHA和同种异体抗原诱导的T细胞的抑制作用均低于正常志愿者来源的MSC;加入正常志愿者的MSC后有更多的T细胞阻滞在G0/G1期,但MDS来源的MSC的这种作用较弱;MDS来源的MSC抑制T细胞活化的能力也下降,但是抑制T细胞凋亡的能力增强.另外,MDS来源的MSC表达转化生长因子(TGF-β1、3)、FasL较正常志愿者MSC表达的明显减弱,而TGF-β2的表达却增加.结论:虽然MDS来源的MSC在形态、增殖和细胞表型上基本正常,但其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其异常是否与MDS的发病机制有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免疫酶技术在修饰的安卡拉痘苗病毒感染性滴度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陈丹;于亮;张银川;周东霞;黄小琴;褚嘉祐

    修饰的安卡拉痘苗(modified vaccinia Ankara,MVA)是MVA病毒在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中经过一系列的传代得到[1],在人体内可以表达MVA病毒蛋白及其携带的外源基因蛋白,但却不形成完整的病毒颗粒,为人体内复制缺陷性病毒[2],安全性好,即使在免疫功能缺陷病人和免疫抑制的恒河猴体内也未显示出明显的副作用.

  • 胞外囊泡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夏鹏;黄晶

    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释放到细胞外的膜性小囊泡,是传递细胞间信号的一种新方式,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发挥重要调节作用。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均可以产生并释放 EVs,尤其是肿瘤细胞[1-2]。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肿瘤来源的胞外囊泡能够通过传递囊泡中的内容物来改变受体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比如导致免疫抑制,诱导血管生成,甚至促进肿瘤转移[3-4]。近年来,关于胞外囊泡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病理学观察

    作者:陆江阳;李志宏;王晓虹;杨毅;李玲

    关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病机制,一般认为免疫系统的调节和制约是重要因素[1].树突状细胞是近年被认识到的一种极其重要的免疫辅助细胞,在启动免疫应答反应与调控细胞免疫功能方面具有关键作用[2,3].以往我们[4]经研究认识到树突状细胞参与了MODS免疫系统损伤的启动机制,是引发免疫功能紊乱和免疫抑制的重要始动因素.在此基础上,拟研究脾脏树突状细胞在MODS病程中的病变特点与意义.

2143 条记录 6/108 页 « 12345678...10710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