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中国临床心理学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중국림상심리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影响因子: 1.4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3611
  • 国内刊号: 43-121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2-12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姚树桥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积极独处及其心理学意义

    作者:戴晓阳;陈小莉;余洁琼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独处这个概念.积极独处是一种人格特征,指个体在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的同时,也喜欢为自己保留一些时间独处的行为倾向.积极独处与孤僻和社交回避不同,它是个体一种有目的的主动选择并且伴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 大学男篮运动员赛前竞赛状态焦虑及其相关因素

    作者:何浩宇;崔寒尽;唐海波;郭峰;鲁超群

    目的:了解大学男篮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以参加2010年全国某杯大学生篮球赛的130名大学男篮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CSAI-2)和自编基本人口学资料问卷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男篮运动员认知状态焦虑和状态自信心得分高于CBA运动员样本(P<0.05);②不同场上位置的大学男篮运动员认知状态焦虑得分、竞赛状态焦虑总分有差异(P<0.05);③不同运动年限的大学男篮运动员各维度得分均有差异,运动年限小于5年的大学男篮运动员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和总分均高于其他组,状态自信心低于其他组(P<0.01);④不同场均上场时间的大学男篮运动员各维度得分均有差异,场均上场时间在10-30分钟的大学男篮运动员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和总分均高于其他组,场均上场时间小于10分钟的大学男篮运动员状态自信心低于其他组(P<0.05);⑤国家一级运动员焦虑水平低于国家二级运动员,状态自信心高于国家二级运动员(P<0.05).结论:运动员级别、运动年限、场均上场时间以及场上位置对大学男篮运动员赛前竞赛状态焦虑影响较大.

  • 大学生冲动攻击性和预谋攻击性特点及影响因素

    作者:陈瑞云;杨寅;林洁瀛;钱铭怡

    目的:旨在了解大学生的冲动攻击性和预谋攻击性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冲动/预谋攻击性量表、童年创伤问卷-短版和Barratt冲动性量表于2011年对来自北京三所大学共290名学生进行施测.结果:①在攻击类型的分布上,男女大学生类似,都是冲动攻击性主型的个体更多,都超过60%;②影响大学生冲动攻击性和预谋攻击性的因素有所不同:冲动攻击性的影响因素有运动冲动,以及情感忽视的童年创伤经历,而预谋攻击性的影响因素是注意冲动,以及躯体忽视的童年创伤经历.结论:大学生以冲动攻击性为主型的个体占大多数;影响大学生冲动攻击性和预谋攻击性的因素有所不同,冲动性和童年创伤经历的不同方面和两类冲动性存在有区别的联系.

  • 回避应对在完美主义和抑郁间的中介效应研究

    作者:杨丽;李娟;王岳飞;李静

    目的:在考虑完美主义的积极成分的调节效应的情况下,探讨回避应对在完美主义的消极成分和抑郁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近乎完美量表中文修订版、应付方式问卷和Beck抑郁问卷对454名大学生进行集体施测.结果:在整合模型中高标准调节了差异和回避应对的关系,回避应对部分中介了差异和抑郁间的关系.结论:在控制了高标准对差异和回避应对的调节效应后,回避应对仍然部分中介了差异和抑郁间的关系.

  • 羞耻和一般负性情绪的认知调节策略

    作者:高隽;钱铭怡;王文余

    目的:研究个体对羞耻与一般负性情绪的认知情绪调节的差异,以及高低特质羞耻者对羞耻与一般负性情绪的认知调节特点.方法:采用方便取样,500名大学生填写羞耻体验量表(Experience of Shame Scale,ESS)和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CERQ).结果:个体在羞耻情绪和一般负性情绪时使用的认知调节策略有显著差异;高羞耻和低羞耻者倾向于使用不同的认知调节策略,而且这种差异大体一致地存在于调节羞耻情绪和一般负性情绪时.结论:个体对羞耻情绪的认知调节不同于对一般负性情绪的认知调节,特质羞耻者有其独特的认知情绪调节方式.

  • 智力与人格预测高中生学业成绩:大五的视角

    作者:汪进阳;王孟成;戴晓阳

    目的:考查智力和人格特质对学业成绩的预测作用.方法:以392名高中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和长一鞍团体智力测验考查智力和人格特质.结果:①智力测验总分及三个分测验得分均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②大五人格的尽责性、开放性、神经质和宜人性四个维度及部分侧面特质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人格特质与智力之间除个别侧面特质外,基本不存在有意义的相关.③层次回归分析表明人格特质比智力对学业成绩更具预测力,而侧面特质又比人格维度对学业成绩更具预测力.结论:人格特质比智力对学业成绩更具预测力.

  • 应对消极学业评价:自我同情的作用

    作者:董妍;周浩;俞国良

    目的:考察自我同情在大学生面对消极学业事件时对其情绪、认知、行为倾向上的影响.方法:以95名大学生为被试,运用创设的实验情境结合自我同情问卷、学业反馈信息表、消极事件心理反应调查表进行测评.结果:在学业评价事件中,自我同情与消极学业评价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负性情绪有显著预测作用;自我同情也显著正向预测自我提升和行为忘却意愿.结论:自我同情对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保护作用.

  •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分离-个体化的关系:人格的调节作用

    作者:王树青;宋尚桂;佟月华

    目的:考察大学生的分离-个体化、人格与自我同一性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修订的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EOM-EIS-2)、分离-个体化问卷(SITA)和“大五”人格问卷(NEO-FFI)对113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当大学生具有较高水平的外向性、开放性和谨慎性时,消极分离-个体化水平越低则预测越高水平的同一性获得;无论开放性高低,高水平的积极分离-个体化均预测更高的同一性延缓,且开放性越低,积极分离-个体化对同一性延缓状态的影响越强;当开放性和谨慎性水平较低时,高的积极分离-个体化预测更高水平的同一性早闭.结论:人格在分离-个体化与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关系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 心理资本与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工作家庭促进的中介作用

    作者:李志勇;吴明证;张爱群

    目的:探讨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工作家庭促进与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资本问卷、工作家庭促进问卷、工作满意度问卷、生活满意度问卷测量426名中小学教师.结果: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工作家庭促进、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后,心理资本、工作促进家庭对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均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同时,心理资本对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的预测作用部分通过工作促进家庭来实现.结论:工作促进家庭在心理资本与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关系中发挥着中介作用.

  • 父母体罚的代际传递:体罚态度的中介作用

    作者:邢晓沛;张燕翎;王美芳

    目的:探讨不同违规情境中父母体罚的代际传递性及体罚态度在代际传递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方法:以332名小学儿童父母为被试,以父母儿时受体罚经历同卷测量父母儿时受体罚经历,以体罚态度问卷(ATPP)测量父母对待体罚的态度,以假设故事情境测量父母实施的体罚行为.结果:①父母可能体罚谨慎违规儿童,不可能体罚社会习俗违规儿童,年龄越大,受教育水平越低的父母越可能体罚社会习俗违规儿童;②年长父母比年轻父母更认可体罚这一管教方式;③父母体罚存在代际传递性,且父母体罚态度在父母儿时受体罚经历与父母对谨慎违规和道德违规儿童所实施的体罚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父母儿时受体罚经历与父母对社会习俗违规儿童所实施的体罚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 留守儿童家庭处境不利问卷的编制

    作者:范兴华;方晓义;陈锋菊

    目的:编制适用于留守儿童的家庭处境不利问卷.方法:基于文献分析和访谈结果,形成问卷的70个初始项目.以1085名农村儿童为被试,通过因素分析、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形成由51个项目构成的终问卷.结果:终问卷由缺少父母关爱、家庭气氛冷清、物质生活差、生活照顾不周、应对能力差、学习管理不善、监管不力、缺少沟通、放任、监护人心情差、命令强迫、严厉惩罚等12个维度构成;模型的拟合指数为:x2/df=2.131,NFI=0.960,RFI=0.956,IFI=0.978,TLI=0.976,CFI=0.978,RMSEA=0.046;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积极情感呈负相关,与消极情感、抑郁、孤独、问题行为呈正相关;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在各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父母监护的一般儿童;各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在0.504-0.871之间,重测信度在0.614-0.815之间.结论:自编问卷的信效度基本达到测量学要求.

  • 简易版三因素进食问卷的信效度及其在中国女大学生中的适用性

    作者:石明莉;孔繁昌;陈红;程丹

    目的:验证简易版三因素进食问卷(Three factor eating questionaire,TFEQ-18)在中国女大学生中的适用性及其信效度.方法:420名女大学生完成了翻译后的三因素进食问卷(简易版),其中30人在四周以后重测.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三因素进食问卷在中国女大学生群体中也包括情绪性进食(Emotional eating)、认知限制性进食(Cognitive restraint)、无法控制的进食(Uncontrolled eating)3个维度.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三因素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指标(NFI=0.89,CFI=0.86,NNFI=0.84,SRMR=0.92,RMSEA=0.068).中文版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4周后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83,同时该量表还具有良好的效标效度.结论:三因素进食问卷在中国女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筛选不良进食行为的有效工具.

  • 职业生涯韧性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作者:王明辉;李宗波

    目的:编制一份适用于我国企业情境的职业生涯韧性问卷.方法:在项目收集和预测的基础上,对247名在职员工进行测试,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正式问卷;然后通过对535名员工施测,检验问卷的效度.结果:职业生涯韧性问卷包含四个维度:职业目标、持续学习、(职业)冒险倾向和(职业)自我效能,共解释总变异的56.010%:四因素模型在验证性因素分析中得到了较好的验证;信度分析显示总问卷的α系数为0.895,各维度的α系数均在0.750以上.结论:编制的职业生涯韧性问卷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可用于相关的研究和实践中.

  • 基于神经网络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估模型

    作者:奚晓岚;程灶火

    将神经网络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相结合,提出基于BP网络和RBF网络的心理健康评估模型.此方法不仅为非线性资料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而且为在结构未知下的变量筛选开辟了途径.同时,神经网络模型能同时处理几百种因素,可使困难问题的求解更加精确.

  • 工作记忆中央执行系统不同子功能评估方法

    作者:赵鑫;周仁来

    中央执行性系统作为工作记忆的核心成分被认为是可分离的,转换、刷新和抑制被认为是三种相对独立的中央执行功能.在相关研究中,跟踪任务、字母(数字)活动记忆任务和n-back范式一般用来评估刷新功能;评估转化功能所采用的研究范式有:加法-减法转换任务、数字-字母转换任务、数字转换任务以及局部-全局任务;Stroop任务、停止信号任务和Go/No-Go任务被认为是测量和评估抑制功能的经典范式.进一步的研究需要做的工作应该包括:改进相关研究范式,进行工作记忆中央执行系统的全面评估;开发针对学习障碍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被试的中央执行功能评估工具;建立中央执行系统的认知神经评价指标和体系;开展中央执行系统训练研究.

  • 中文版自悯量表的信效度研究

    作者:陈健;燕良轼;周丽华

    目的:检验中文版自悯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用中文版自悯量表先后测量了660名大学生,并在两周后对其中50人进行了重测.部分被试完成了自尊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及正负性情绪情感量表.结果:①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均支持量表的六因素结构模型;②自悯量表总分与自尊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及正负性情绪情感量表的总分存在显著相关.控制自尊量表得分后,自悯量表总分与生活满意度量表及正负性情绪情感量表的总分仍存在显著相关;③总量表的克龙巴赫Alpha系数为0.84,两周后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89.结论:中文版自悯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用来测量我国大学生的自悯水平.

  • 家庭教养方式问卷的编制和信效度研究

    作者:程灶火;奚晓岚;陈媛媛;赵利云;易媛

    目的:编制本土化家庭教养方式问卷并验证其信度和效度.方法:根据中国文化背景结合国内外家庭教养方式研究文献,编制了包含20种教养行为的家庭教养方式问卷;在3976名基本样本(年龄范围9~26岁)、140名重测样本和158名效度样本中进行测试.结果:问卷的重测信度、分半信度和α系数分别为0.654~0.822、0.635~0.869和0.496~0.824 (P<0.001);条目与维度分有显著相关(r=0.26~0.73),维度间有较高的相关(0.32~0.81);因素分析获得3个因子,解释方差68%,各维度分与SCL-90多数因子分显著负相关(r=0.20~0.50).结论:新编家庭教养方式问卷的重测信度、同质信度、结构效度和实证效度均较理想,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 “大五”人格测验在我国使用情况的元分析

    作者:罗杰;戴晓阳

    目的:对过去15年里“大五”人格测验在我国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通过《中国期刊网》检索到公开发表的与“大五”人格测验有关的文献229篇,并对其进行编码,统计频数、百分比以及信度系数的Meta分析.结果:①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TDA各维度的α系数在三种代表性“大五”人格测验中是高的(除神经质维度外);②使用国外的测验工具时,无论何种“大五”人格测验的α系数,国内所得到的结果均低于国外的研究结果;③国内自编“大五”人格测验工具的α系数要高于通过修订和应用国外“大五”人格测验所得到的结果.结论:编制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大五”人格测验是有必要的.

  • 工作场所排斥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作者:蒋奖;鲁峥嵘;张雯

    目的:结合中国企业文化特点,区分不同来源的排斥编制工作场所排斥问卷.方法:1090位员工参与了本研究;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和改编国外问卷建立上司和同事排斥题库,经专家评定、频次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正式问卷;对多个样本施测,检验其信效度指标.结果:工作场所排斥包含上司排斥和同事排斥两个维度,各10道题目:该问卷受方法效应影响小;两个维度的单因素模型拟合指数良好,同工作场所融入和人际公平的区别效度良好,同效标归属感、抑郁、工作满意度和角色行为相关显著;上司排斥和同事排斥维度在3个样本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6以上,重测信度分别为0.76和0.72.结论:本研究编制的工作场所排斥问卷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可以作为评估职场排斥的有效工具使用.

  • 工作压力下员工偏离行为问卷的初步编制

    作者:姚艳虹;李源

    目的:探索工作压力下中国企业员工偏离行为结构,并编制工作压力下员工偏离行为问卷.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湖南、广东等地20多家企业共650名不同层次的员工,经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之后形成终问卷.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压力下员工偏离行为包括工作疏离、消极怠工、虚报工作、人际退缩、政治性打击、冲突攻击、对抗阻挠、敌对破坏八个维度共26个项目,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八维模型结构具有良好的会聚效度和区分效度,该模型较之其他模型拟合优度佳.结论:工作压力下员工偏离行为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在相关研究和实践领域使用.

  • 不拟合被试对测验信、效度的影响

    作者:刘拓;戴晓阳

    目的:考察样本中的不拟合被试对CTT框架下测验信度、效度和IRT框架下测验信息量的影响.方法:使用(Iz)指标和数据净化的方法,比较不拟合被试删除前后的分半信度、α系数、测验信息量的变化以及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效果.结果:①随着删除的不拟合被试比率的增加,E量表与N量表的分半信度、α系数提高;②删除不拟合被试后,E、N量表对两因素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拟合更好;③不拟合被试的删除,可以提高测验信息量,降低测量标准误.结论:样本中不拟合拟被试的存在,会造成对测验信度系数的低估,影响测验的结构.从IRT的角度而言,会造成测验信息量的降低.

  • 海洛因依赖者冲动特征及性别差异的比较分析

    作者:李质彬;袁颖;杜江;江海峰;赵敏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冲动特征及性别差异,为临床干预个体化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采用Barratt冲动量表(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 11th version,BIS-11)对128例健康人群和543例康复期海洛因依赖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海洛因依赖者的冲动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女性冲动水平显著高于男性.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具有较高的冲动特征,女性海洛因依赖者冲动水平更高,临床干预措施应考虑到冲动特征及性别差异以提高干预效果.

  • 执行功能与网络成瘾

    作者:张楠;汪凯;梁振;朱春燕

    目前对网络成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诊断标准及人格风险因素等传统心理学领域,而对其与认知功能关系的探索却相对缺乏.执行功能损伤是网络成瘾重要的认知功能障碍.本文在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上,综述了网络成瘾执行功能研究的主要实验范式;网络成瘾脑机制;网络成瘾与抑制、注意、决策等认知执行功能关系的研究成果.

  • 玉树震后半年灾区小学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及抑郁症状评估

    作者:赵品良;史占彪;王力

    目的:了解玉树震后半年时灾区小学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抑郁症状.方法:玉树灾区某小学845名4-6年级的小学生完成了加州大学创伤后应激障碍反应指数修改版(UCLA PTSD Reaction Index)和流调中心儿童抑郁量表(CES-DC).结果:①PTSD的筛查阳性率为12.5%,闯入症状表现明显(67.3%).②抑郁症状阳性率达61.7%,主要表现为积极情绪缺乏.③女生的PTSD检出率高于男生;5年级学生的抑郁阳性率高于4年级和6年级;曾目睹亲人死亡的学生PTSD检出率和抑郁阳性率都高于未曾目睹亲人死亡的学生.结论:玉树地震后灾区小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抑郁检出率都较高,应特别关注女生、5年级学生和曾目睹亲人死亡的学生.

  • 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父母抑郁及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张奕;易春丽

    目的:考察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父母的抑郁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157名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和青少年的父母采用应对策略问卷、照顾负担问卷、日常照料压力问卷、修订版家庭支持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罗森伯格自尊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进行测评,对130名正常儿童父母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进行测评.结果: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及青少年父母的抑郁检出率为26.11%,其抑郁分数显著高于正常儿童父母.抑郁和照顾负担中的所有维度(时间负担、发展负担、身体负担、社会负担、情绪负担)都有显著正相关;抑郁和情绪中心解决策略倾向有显著正相关,和问题中心解决策略倾向有显著负相关;抑郁和家庭月收入有显著负相关;抑郁和日常照料压力有显著正相关,和自我效能及自尊有显著负相关.多元回归结果表明,对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及青少年父母抑郁总分贡献大的因素是:照顾负担总分、问题中心应对策略、自尊和月收入.结论: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父母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儿童父母,照顾负担、应对策略、自尊水平和月收入与抑郁的形成有密切关联.

  • B群人格障碍症状与功能不良信念的关系

    作者:黄秋平;张倩倩;周世杰;伍露阳

    目的:探讨B群人格障碍症状与功能不良信念的关系.方法:采用人格诊断问卷第四版( PDQ-4+)中的B群人格障碍分量表、B群人格障碍信念问卷,对53名未成年劳动教养人员管理所中的成人学员和560名大学生施测.结果:B群人格障碍症状与功能不良信念呈显著相关;B群人格障碍及各亚型阳性组在相应功能不良信念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阴性组的得分;除自恋型外,反社会型、表演型和边缘型功能不良信念对其亚型症状都具有显著预测作用,解释率分别为22.3%、16.7%、26.5%,三种亚型信念共解释B群人格障碍症状总变异的38.3%.结论:B群人格障碍症状与特异性的功能不良信念关系密切.

  • 孤独症患者面部情绪认知研究进展

    作者:张玉凤;汪凯;朱春燕

    孤独症患者面部情绪识别困难不仅有一般性特点,还存在特异性表现,如注视局部细节等.孤独症患者情绪面部识别障碍可能与情绪识别特定的脑区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梭状回、杏仁核以及镜像神经元等.

  • 留守未成年犯攻击性与社会支持、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作者:赵兰;唐娟;李科生

    目的:探讨留守未成年犯的攻击性与社会支持、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关系.方法:采用攻击性问卷(A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Evaluation Scale,FACESⅡ-CV)对湖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800名男性未成年犯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留守和非留守未成年犯攻击性总分差异显著,除言语攻击之外,各因子上差异显著;②相关分析表明:留守未成年犯的社会支持、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攻击性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社会支持存在显著正相关.③回归分析表明:社会支持能够有效预测攻击性.结论:社会支持、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是影响留守儿童攻击性的重要因素.

  • 抑郁症患者主客观睡眠的对照研究

    作者:胡义秋;谢光荣;杨坤

    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的睡眠特点,探讨其主客观睡眠的异同点.方法:对30例抑郁症患者、20例正常人的主观睡眠(PSQI)和客观睡眠(PSG)特点进行测量.结果:抑郁症的PSG多项指标(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睡后觉醒次数、觉醒总时间、觉睡比、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维持率、S1、S2)与正常对照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抑郁症的PSQI多项指标(PSQI总分、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方面与正常对照有显著差异(P<0.01).抑郁症的PSQI和PSG在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的主观睡眠和客观睡眠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常,抑郁症患者有高估自己睡眠障碍的倾向.

  • 自闭症儿童母亲应对发展过程的质性研究

    作者:安芹;胡蘋

    目的:探索自闭症儿童母亲的应对发展过程.方法:结合方便抽样和目的抽样选取3位4-6岁自闭症儿童的母亲进行深度访谈.结果:①试图回避是母亲惯用的应对方式;②从消极认命到积极再定义是应对的力量源泉;③坚守训练是母亲积极的问题解决策略;④情绪压力与管理贯穿应对过程的始终;⑤试图寻求并发展社会支持是母亲的期盼.从初觉察孩子表现异常,到接受孩子患病事实,直至坚持训练,自闭症儿童母亲大致经历从试图回避到消极认命再到积极面对三个阶段.结论:母亲是自闭症儿童的主要照料者和压力承载者.

  • 不同亚型学习障碍儿童的执行功能特点

    作者:张妍;刘爱书;张修竹;于增艳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学习障碍儿童的执行功能特点.方法:采用汉诺塔测验、Stroop字色干扰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对163对不同亚型学习障碍儿童和正常对照组儿童的执行功能进行比较.结果:①汉诺塔测验中,RD组移动3个圆盘时间多于对照组;RD/MD组移动3个圆盘时间和次数均多于对照组.②Stroop字色干扰测验中,MD组只有3项指标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RD组和RD/MD组的各项指标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且RD/MD组的4项指标均高于MD组.③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中,不同亚型LD儿童的总应答数、总正确率、非持续性错误率等多个指标均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RD/MD组完成作业时间多于MD组.结论:各种亚型ID儿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执行功能缺陷,混合型学习障碍儿童的执行功能受损为严重.

  • 内外向人格特质的关联性负变电位研究

    作者:王国锋;彭小虎

    目的:考察内外向人格特质与关联性负变电位的关系,探索人格形成的脑机制.方法:在651名在校大学生中选取内外向典型被试各30名.此60名典型被试中各30名参与标准的和改进的CNV范式实验.结果:内、外向组在标准和改进范式下CNV面积、PINV面积均差异显著,而在改进范式下的差异大于标准范式;内向组的反应时大于外向组的反应时,差异显著.结论:CNV与内外向人格特质存在密切关系,CNV具有区分内外向人格特质的可能性.改进的CNV范式能选择性地放大内外向在CNV上的表现,更适合评测内外向人格特质.

  • 恐惧联结的习得及其脑机制研究

    作者:刘宏艳;王倩;胡治国

    恐惧联结学习是保证有机体生存和适应的重要手段,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方式:亲身体验、社会观察和言语指导,习得之后会对认知和社会功能产生重要影响.脑损伤、脑功能成像及神经核团水平的研究均表明,恐惧联结的习得主要与杏仁核和海马等脑区有关.

  • 个体不幸情境下的慈善捐赠-共情的中介效应

    作者:定险峰;刘华山

    目的:探讨个体不幸情境下慈善捐赠的影响因素及共情的中介效应.方法:269名大学生被试,先采用情境实验探讨人格宜人性、情境强度、捐赠关系和强化对慈善捐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再考查共情的认知和情绪反应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结果:①人格宜人性和情境强度对慈善捐赠有影响;仅在中等宜人性条件下捐赠关系和强化存在交互作用.②共情在宜人性对慈善捐赠的影响中是完全中介效应,而情境强度的影响主要是直接效应.结论:相比于群体灾难情境,个体不幸情境下,人格宜人性对慈善捐赠的影响完全通过共情机制实现,而情境强度则相反.

  • 外显自尊、相对内隐自尊和整体内隐自尊

    作者:艾传国;佐斌

    目的:通过自尊量表、内隐联想测验(IAT)和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三种方法测量自尊,并比较三者的关系.方法:外显自尊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的中文修订版,内隐自尊采用inquisit 3编制两个实验程序:我-他人IAT(实验1)和我SC-IAT(实验2).结果:①被试整体外显自尊水平比较高,我-他人IAT和我SC-IAT实验的内隐效应显著,并且都显示在内隐层面被试对自己有较高的评价.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均不存在性别差异.②外显自尊与我-他人IAT不相关,但与我SC -IAT呈显著负相关.我-他人IAT与我SC-IAT之间相关不显著.结论:我-他人IAT测量的是相对内隐自尊,而我SC-IAT测量的是整体内隐自尊,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结构.

  • 强迫症个体错误监测功能的研究

    作者:陶睿;王克永;朱春燕;谢雯;沈怡芳;庞礴;石嫦娥

    目的:探讨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个体错误监测功能是否存在损害.方法:将29例OCD个体与30例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E-prime编制的错误监测任务进行测试.结果:OCD个体和正常对照组在错误监测任务中的全对(FC)、全错(FE)、准确率、不确定以及脱失数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CD个体存在错误监测功能的损害.

    关键词: 强迫症 错误监测
  • 咨询关系:主要成分及其交互作用

    作者:倪竞;侯志瑾;邵瑾

    咨询关系是咨询过程-效果研究中的重要部分.本文以Gelso和Carter的咨询关系模型为基础,将咨询关系区分为工作联盟、移情/反移情和真实关系三大类,总结了它们各自的定义及研究工具,并综述了国外近10年来的新研究结果.在此基础上,作者讨论了在国内该领域未来研究的一些方向和趋势.

  •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姜桂芳

    目的:比较积极与传统心理干预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从湛江市两所重点中学的高一高二、初一初二年级随机抽取8个自然班,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积极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传统心理干预.结果:干预84周期间,干预组心理健康水平持续上升,对照组干预42周后心理健康水平上升,但43周-84周期间不再有改善.干预84周后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干预84周后,心理问题检出率干预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01);心理咨询的回访率,干预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提升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预防心理疾病,积极心理干预优于传统心理干预.

  • 电子邮件心理咨询的治疗性回复模型与技术的实证研究

    作者:赵嘉路;贾晓明;徐琳;周玥

    目的:探讨电子邮件心理咨询的治疗性回复的模型、技术特点及难点.方法:对8例邮件求助个案进行治疗性邮件回复,并对咨询文本、求助者反馈评估文本进行分析.结果:①治疗性邮件回复分为四个阶段:连结、理解、重构、行动;②各个阶段的特定回应分为感谢、感受再现、正面回应,问题重复、共情性表达、聚焦与深化,问题重构、思维突破;具体化建议、鼓励与祝愿;③电子邮件心理咨询的新技术有:多重反问技术,“那时那地”技术.结论:治疗性邮件是在一定的回复框架下工作,同时注意适当的回应方式以及技术的恰当运用,以使回复有所成效.

  • 美国初级保健与心理健康整合式服务

    作者:金泓;黄希庭

    近20年来,美国出现了一种发展初级保健与心理健康整合式服务的趋势,该服务整合了初级保健和心理健康服务,以治疗患者的身心疾病、维护人们的身心健康为目标.本文介绍了初级保健与心理健康整合式服务的概念界定、历史背景、实践模式、实践效果和存在问题,希望对我国的心理医疗保健发展有所借鉴.

  • 我国心理咨询培训研究现状与发展

    作者:张婕;邓云龙;谢丽琴

    心理咨询培训对从业人员的胜任能力培养起着关键作用.心理咨询培训的国外经验、国内现状、学员从业动机与心理特点、培训效果等方面引发了国内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对近年国内相关研究的主题、结论与研究方法进行了初步总结.

中国临床心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